2018一轮复习 文言文实词与课内对接 课件(全国)(28张)

合集下载

2018年中考语文(云南地区)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第16篇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共28张PPT)

2018年中考语文(云南地区)总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第16篇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共28张PPT)

2.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B ) A.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以.中有足乐者/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学而.不思则罔 D.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其印为.予群所得
3.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女仆拿热水来(给我)浇洗,用被子围着、盖着(我),(我)很长时间 才暖和过来。
(2)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___热__水_____ 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古义:____借______ 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4)尝趋.百里外 古义:____奔______ 今义:快走,趋向
(5)主人日再.食 古义:___两__次_____ 今义:又一次,继续
(6)右备容臭. 古义:__气__味__,__这__里__指__香__气____ 今义:臭味
4. 你认为作者“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文段 回答,至少两点,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因为“我”好学,以读书为乐;因为“我”勤学好问;因为“我”不畏艰辛
5. 文中宋濂的求学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①学习要勤奋刻苦。②学习要以读书为乐。
强化训练
一、(2016昆明)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1~5题。 【甲】既加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 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①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 貌寝陋②,人咸易③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 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④,以自畅⑤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 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 、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⑥,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 默诵也。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 (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

最新-2018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之实词复习课件 精品

最新-2018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之实词复习课件 精品

三、借助语法分析作推断
句子的结构成分是基本固定的,词在句中所 处的语法位置,也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例1 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
麦。 城:构筑城墙
(07年海南、宁
夏卷)这个选项中,“城”解释为“构筑城墙”对
不对?
【推断】“城”后面是名词“州”, “城”处在谓语的 位置,名词作动词用。词义“筑城墙”显然是正确的。
2、利用对称结构推断法 古人喜欢讲究对称美,古诗文中的对偶句、排比句等对举的语
言现象非常多。这些结构相似的句子(或词组)中,位置对称的词
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对或相反。这样,我们就可以通 过已知词语的词义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
(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 思疏》
“简”与“择”相对应,理解为“选择、选
五、通假代入法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 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 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 词义。
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见项王
解析:蚤:跳蚤。无论怎么代入都 无法理解。
解答:蚤——通 “早”
(10山东新课标)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解析: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整合可知。 解答:籴——买进粮食
粜(tiào) ——卖出粮食
⑴用“贝” 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
例句: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贿赂)
《六国论》
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 ,将奈何?
《荆轲刺秦王》
﹙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⑵用“ 糸 ”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
如:秦桧炎炎 ,不附者惟卿一人。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板块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基醇点一文言实词课件新人教版 共73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板块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基醇点一文言实词课件新人教版 共73页
7.与 (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夫人之相与. (3)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4)恐年岁之不吾与. (5)吾与.点也
信物 确实 实在 随意 可靠 使者,送信的人
结交,亲附 交往 援助 等待 许可,同意
8.致
(1)其致.一也 (2)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3)而致.千里 (4)以致.天下之士 (5)乃能衔哀致.诚
5.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偏义复词: 父兄
6.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复词: 公姥
7.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义复词: 国家
8.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偏义复词: 巷陌
9.孰与君少长 偏义复词: 少长
释义: 兄长 释义: 婆婆 释义: 国 释义: 街巷 释义: 年龄大
10.去来江口守空船 偏义复词: 去来
文言实词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考生对文言实词掌握 的多寡,直接影响答题的质量,所以对文言实词的复习,应本 着实用、高效的原则,做到重积累,多训练,以取得最佳效果。 常考文言实词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 词、词类活用等五大类。
一通假字
“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
类别
释义
示例
假 借 字
两个读音相同 或相近、意义 毫不相干的字, 古代有时也可 以借代
《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 项王”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 它和“早”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 的意义。“早”是本字,是“蚤”的 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 “蚤”通“早”
古 今 字
一个汉字(古字) 原有几个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2016·山东高考,改编)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1)圣王之服, 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①

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课件张PPT

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课件张PPT
3、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 使、知州、知府、令等。
此外,还有一个常见词: 掾(yuàn):古代官署 属员的通称。如: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淄市 掾。
高考第一轮复习— — 文言文专题 课件 ( 共1 5 1 张)
高考第一轮复习— — 文言文专题 课件 ( 共1 5 1 张)
除以上有关官职常识外,阅读文言文 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文言实词推断(共120个) 2、部分文言虚词(18个,近年高考已取消, 但翻译中还应该注意) 3、文言句式 4、文言断句 5、文言翻译
“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课堂演练:
1、解释下列句中“于”字的意义
(1)乃设九宾礼于廷 ( 在)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被) (3)况于将相乎 ( 对于) (4)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 向) (5)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 从) (6)赵尝五战于秦(同, 跟) (7)长于臣(比 )
• ⑼贬(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 贬连州刺史。(《旧唐书 刘禹锡传》)
• ⑽黜(罢免官职)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⑾夺(削去、罢免)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高启《书博鸡者事》)
高考第一轮复习— — 文言文专题 课件 ( 共1 5 1 张)
高考第一轮复习— — 文言文专题 课件 ( 共1 5 1 张)
判断句,“也”表示判
五、看代入检验 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 课件 (共151张)
1、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线的字的意思,判断正
确的一项是( B ) “因”“乃”:“于是”
飞骑因番请见
“止”“仅”:“只”
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
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
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

2018届高考一轮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ppt (2)

2018届高考一轮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ppt (2)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三
文言文阅读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第一节
整体感知
真题剖析
——研透高考真题,探讨阅读规律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考查年份 考查点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 ★ ★ ★ ★ ★ ★ ★ ★ ★ ★ ★ ★ ★ ★ ★ ★ ★ ★ ★ 考查频率 2017 预测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2018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句式 课件(全国)(47张)

2018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句式   课件(全国)(47张)

(二)被动句 ——看清关键词,翻译成“被”的意思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 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 施事者。被动句主要有以下形式:
被动句的类型 “于”字句: 谓语+于 “见”字句: 见+谓语 或:见+谓语+于 “受”字句: 受+谓语+于
例句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 时 . (《师说》)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 欺 .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诚恐见 欺于 王而负赵 . .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 制 . 于 人 . (《赤壁之战》)
参考译文: 楚国的风俗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学,从三代以来就是这 样,现在更为严重了。一切疾病不考虑病的时间长短轻重, 药一旦入口不奏效,立即就摒弃不用。至于巫术,反复试验 十几次没有效果,也不悔改,并且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沉痛 自责,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 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 了。最终没有一句话是归罪于巫师的。所以功劳永远归于巫 师,而失败永远归于医生。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译文: (2)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 译文: (3)故有爱于主,则知当而加亲;见憎于主,则罪当而加疏。 译文: 解析:(1)句中的“见……于”表被动。(2)“前见贤而后获罪者” 中的“见”表被动。(3)“故有爱于主”中的“于”表被动,“见 憎于主”中的“见……于”表被动。 参考答案:(1)从前弥子瑕被卫国君主宠爱。 (2)弥子瑕的德行和当初一样没有改变,以前所以被认为孝顺而后 来被治罪的原因,是卫君对他的爱憎有了极大的改变。 (3)所以说,被君主宠爱时就认为他聪明能干,愈加亲近。被君主 憎恶了,就认为他罪有应得,就愈加疏远。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专题真题与教考衔接课件28张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专题真题与教考衔接课件28张

重要实词教考衔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
答案: 乎,⒌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归去来兮 辞》:“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捕蛇者说》:“孰知赋敛之 毒有甚是蛇者乎﹗”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或舒缓。《召公谏厉王 弭谤》:“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始得西山宴游记》: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③〈词缀〉用于形容词、叠音词后面。《庖丁解牛》:“恢恢乎其 于游刃有余矣。”《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 止。”《五人墓碑记》:“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重要实词教考衔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尧卿从小聪明懂事,十二岁时父亲去世,他虽然年幼,但忧伤 悲痛如同成年人。见到母亲则能抑制住自己的情感,强忍哀痛,唯 恐让母亲伤心。 B.周尧卿为人简朴持重,不喜计较,对于不如自己的人,他会郑重 地以礼相待,让对方产生羞愧之心;虽然俸禄不多,但周济宗族朋 友,直到用完为止。 C.周尧卿为学注重独立思考,不迷信古人传注,而以通达文义为目 的,他认为解释《诗经》的《传》《笺》各有得失,学习时应当加 以分辨。 D.周尧卿学问品行俱佳,得到当世名臣范仲淹和欧阳修嘉许。范仲 淹曾举荐他,但未及任用,他就去世了;欧阳修为他的墓碑撰文, 对他褒扬有加。
重要实词教考衔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
答案: 乎,②〈助词〉语气词。⒈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唐睢不辱使命》:“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鸿门宴》:“壮 士,能复饮乎?”⒉用在句末,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 《鸿门宴》:“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陈涉世家》:“王 候将相另有种乎?”⒊用在句末,表示推测,相当于“吧”。《殽之 战》:“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庄暴见孟子》: “则齐国其庶几乎?”⒋用在句末,表示祈使,相当于“吧”。《冯 谖客孟尝君》:“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1.1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判断课件新人教版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1.1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判断课件新人教版

除知台州。朝士云:“李台州,曾觌姻家也。觌无

子,子台州之子。”予一见不敢再__,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 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予生八年,丧先太夫 人,终身饮恨。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 ) (选自《杨万里集笺校》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司马家人哀之 哀:同情,哀怜 憩:休息 )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
突破点一 文言实词、虚词的理
解和判断
【典题试做】
【例】(2016·天津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1、2题。
李台州传
[宋]杨万里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
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
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
用法。如“不拘于时”中,“于”表明“蟠”与“时”
的关系是被支配与支配的关系,是介词,表被动。
3.析位置 同一虚词,放在不同的位置,其意义、用法也就 不同。如“犹且从师而问焉”“且焉置土石”两句中, “焉”用在及物动词“问”之后,作宾语,代“他”;
“焉”用在动词之前,且句子为疑问句,则作疑问代
词,意为“哪里”。
情之后,哭泣不能停止,深受感动而为他作传。
【构建模型】 巧推文言实词含义五方法 1.双音节词推断法 古汉语词汇多单音节词,现代汉语词汇多双音节
词,两者之间绝大多数存在着一定意义上的联系。推
断某个单音节实词的含义时可以将其扩充为双音节
词,如“一言半辞”中“辞”,可扩充为言辞、文辞、
推辞、辞让、告辞等,再依据语境取舍。 2.字形分析推断法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形声字由“形旁”与“声旁” 组合而成。“形旁”往往能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卒 最终,终于。 例 1:又长于用车,卒 不能办。(2010 山东卷) . 例 2:后咸丰中乃卒 行之。(2012 广东卷) .
课内对接练 (1)盈虚者如彼,而卒 莫消长也《赤壁赋》 . (2)卒 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 (3)庶刘侥幸,保卒 余年《陈情表》 . (4)卒 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 (5)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 (6)始舍于其址,而卒 葬之《游褒禅山记》 . (7)臣精卒 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
14. 方 比拟,相当。 例1: 时以执法平恕方 戴胄。(2011浙江卷) . 例2:诸人咸以君方 乐广。(2012辽宁卷) . 课内对接练 (1)如今人方 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 (2)方 急时,不及召下兵。《荆轲刺秦王》 . (3)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 起。《张衡传》 .
答案: (1)相当,好像 (2)正在 (3)方向
答案:(1)回头看,引申为逃跑 (2)探问,拜访 (3)只是, 表轻微转折 (4)考虑 (5)只是,表示轻微转折 (6)四处看
10.已 停止。 例1:无已 。(2011山东卷) . 例2:奋力大呼,得贼乃已 。(2012大纲卷) . 课内对接练 (1)俯仰之间,已 为陈迹。《兰亭集序》 . (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荀子· 劝学》 .
答案:(1)致意,引申为劝酒 (2)通“嘱”,嘱托 (3)属 于,是 (4)相似 (5)等、辈 (6)是 (7)类 (8)部下,下属 (9) 附属 (10)撰写,作
2.易 (1)轻视。以公少年易 之。(2011江苏卷) . (2)更换。就院易 一员往漕闱。 (2012大纲全国卷) . (3)平坦。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以为易 也。(2011北京卷) . 课内对接练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 寡人之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 量《六国论》 . (3)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 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 (4)寒暑易 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
20.举 启动 将以次举 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2012广东 . 卷)
课内对接练 (1)举 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 . (2)今亡亦死,举 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 (3)永元中,举 孝廉不行《张衡传》 . (4)举 疾首蹙 而相告曰《庄暴见孟子》 . (5)杀人如不能举 《鸿门宴》 . (6)举 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孔雀东南飞》 . (7)有席卷天下,包举 宇内《过秦论》 . (8)戍卒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 . 答案:(1)举出,提出 (2)发动,举行 (3)推荐,推举 (4) 全,皆 (5)尽 (6)发言 (7)并吞 (8)被攻占,被占领
答案:(1)换,换取 (2)容易 (3)替换 (4)更换
3.躬 亲自。 例1:躬 耕以养弟妹。(2009辽宁卷) . 例2:庆礼躬 自其境。(2011辽宁卷) . 例3:躬 履途泥,率先期门。(2012山东卷) . 课内对接练 (1)祖母刘悯臣孤弱,躬 亲抚养。《陈情表》 . (2)臣本布衣,躬 耕于南阳。《出师表》 .
12.次 (1)旅途停留。舟次 彭泽。(2011福建卷) . (2)第二。 亮知荆州次 当受敌。(2013湖南卷) . 课内对接练 (1)陈胜吴广皆次 当行,为屯长。《史记· 陈涉世家》 . (2)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 进。《荆轲刺秦王》 . (3)《次 北固山下》(王湾) .
答案:(1)编次 (2)先后顺序 (3)旅途停留
答案:(1)终究,究竟 (2)终于 (3)终,善终 (4)终于 (5) 士卒 (6)死亡 (7)士卒
答案:(1)抬,昂 (2)假传 (3)矫正
19.夺 强行改变。亦不能夺 之矣。(2011江西卷) . 课内对接练 (1)行年四岁,舅夺 母志。(李密《陈情表》) .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 志也。《论语》 . (3)百亩之田,勿夺 其时。《寡人之于国也》 .
答案: (1)强行改变 (2)强行改变 (3)丧失,耽误
[跟进矫正] 五年高考实词与课内实词对接练 1.属 (1)托付。 例 1:遂属 其家(沈)通明。(2009 江苏卷) . 例 2: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 公。(2012 大纲全国卷) . (2) 撰写。 例 1:未及属 稿。(2010 福建卷) . 例 2:少聪敏好学,善属 文。(2013 新课标卷 2) . (3)连接。继迁兵相随属 。(2010 江西卷) .
答案: (1)已经 (2)停止
11.累 (1)堆砌,累积。有累 三四序而不止者矣。(2011天津卷) . (2)屡次。与林邑累 相攻伐。(2013大纲卷) . 课内对接练 (1)九层之台,起于累 土。《老子》 .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 召不应。《后汉书· 张衡传》 .
答案: (1)堆砌,累积 (2)屡次
答案: (1)亲自 (2)亲自
4.称 称赞。 例1: 犹称 所长而达之。(2012山东卷) . 例2:或过称 其文字。(2012浙江卷) . 课内对接练 (1)令作诗,不能称 前时之闻。《伤仲永》 . (2)相如每朝时,常称 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
答案:(1)相当 (2)声称
5.延 邀请,召请。 例1:延 余两人坐。(2009安徽卷) . 例2:邓愈镇江西,数延 见。(2011大纲全国卷) . 例3:延 坐后堂。(2012福建卷) . 课内对接练 (1)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 (2)悔相道之不察兮,延 伫乎吾将反。《离骚》 . (3)秦人开关延 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
13. 第 (1)考取,考中。 例1:第 明经。(2011浙江卷) . 例2:有夙儒张覃者未第 。(2013广东卷) . (2)住宅。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 。(2010重庆卷) . 课内对接练 (1)进士及第 。 . (2)王公府第 。 . (3)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 。《求谏》 . 答案:(1)考取,考中 (2)住宅 (3)顺序
答案:(1)更 (2)放
17. 比 (1)并排 屋比 延烧,不足忧也。(2011江西卷) . (2)并列。是君与寡君之贼比 也。(2009天津卷) . 课内对接练 (1)比 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 . (2)又比 见人来奏者,多有怖慑。《求谏》 . (3)鳞次栉比 。(成语) . 答案:(1)比较 (2)近来 (3)并排
18.矫 假托,假传。 例1:臣请归节,伏矫 制之罪。(2011江西卷) . 例2:杖矫 命者,逐之。(2012江苏卷) . 课内对接练 (1)策扶老以流憩,时矫 首而暇观。《归去来兮辞》 . (2)至邺,矫 魏王令代晋鄙。《信陵君窃符救赵》 . (3)以身作则,力矫 颓俗。《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
15. 病 (1)祸害。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2009浙江卷) . (2)批评。而考亭先生尝病 其俗。(2011湖南卷) . 课内对接练 (1)三岁余,王病 ,赐武马畜、服匿、穹庐《苏武传》 .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 . (3)百年多病 独登台《登高》 . (4)余久卧病 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脊轩志》 .
答案: (1)邀请 (2)久久 (3)迎击
6.刺 撑。 例1:刺 船而去。(2011四川卷) . 例2:见一丈人,刺 小船。(2013重庆卷) . 课内对接练 (1)能面刺 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 (2)是何异于刺 人而杀之? 《寡人之于国也》 .
答案: (1)劝谏 (2)刺杀
答案:(1)患疾病 (2)生病 (3)疾病 (4)疾病
16.加 (1)超过。 例1:而乐无加 乎此。(2009安徽卷) . 例2:不又加 于古人一等乎。(2011湖南卷) . (2)施加。君有加 惠于其臣。(2009天津卷) . 课内对接练 (1)邻国之民不加 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寡人之于国也》 . (2)樊哙覆其盾于地,加 彘肩上。《鸿门宴》 .
课内对接练 (1)举酒属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 . (2)属 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3)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 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 (4)神情与苏、黄不属 《核舟记》 . (5)若属 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6)时维九月,序属 三秋《滕王阁序》 . (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 (8)召令徒属 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陈涉世家》 . (9)单车欲问边,属 国过居延《使至塞上》 . (10)衡少善属 文,游于三辅《张衡传》 .
7.籍 (1)名册。车数持刀兵者,悉籍 记之。(2010 四川卷) . (2)登记,没收。 例 1:籍 之以为厢兵。(2010 湖北卷) . 例 2:檄营帅籍 所掠赴郡讯之。(2011 重庆卷) . 例 3: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 其家。(2012 江西卷) . 例 4:遂受而籍 之以归。(2013 北京卷) .
课内对接练 (1)籍 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 . (2)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 《赤壁赋》 .
答案: (1)登记 (2)也写作“狼藉”,凌乱。
8.趣 赶快。 例1:贼非吾主敌,盍趣 降?(2010新课标全国卷) . 例2:即驰书告台省趣 发饷。(2011重庆卷) . 课内对接练 兵法,百里而趣 利者蹶上将。《史记》 . 答案:谋求
9.顾 (1)回头看。公仰视木顾 使者曰。(2011重庆卷) . (2)反而,却。而顾 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2011湖北卷) .
课内对接练 (1)赢得仓皇北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2)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 (3)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 不知计所出耳《荆轲刺秦王》 . (4)大行不顾 细谨《鸿门宴》 . (5)顾 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 . 传》 (6)每移案,顾 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