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基定位规则
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律

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律(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如果苯环上已经有了两个取代基,当引入第三个取代基时,影响第三个取代基进入的位置的因素较多。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定性地说,两个取代基对反应活性的影响有加和性。
1.苯环上已有两个邻对位定位取代基或两个间位定位取代基,当这两个定位取代基的定位方向有矛盾时,第三个取代基进入的位置,主要由定位作用较强的一个来决定。
2.苯环上己有一个邻对位定位取代基和一个间位定位取代基,且二者的定位方向相反,这时主要由邻对位定位取代基来决定第三个取代基进入的位置。
3.两个定位取代基在苯环的1位和3位时,由于空间位阻的关系,第三个取代基在2位发生取代反应的比例较小。
苯环的取代定位规律的解释(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当苯环上连有定位取代基时,苯环上电子云密度的分布就发生变化。
这种影响可沿着苯环的共轭链传递。
因此共轭链上就出现电子云密度较大和电子云密度较小的交替现象,从而使它表现出定位效应。
①邻对位定位取代基的定位效应:邻对位定位取代基除卤素外,其它的多是斥电子的基团,能使定位取代基的邻对位的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增高,所以亲电试剂容易进攻这两个位置的碳原子。
卤素和苯环相连时,与苯酚羟基相似,也有方向相反的吸电子诱导和共轭两种效应。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但在此情况下,诱导效应占优势,使苯环上电子云密度降低,苯环钝化,故亲电取代反应比苯难。
但共轭使间位电子云密度降低的程度比邻对位更明显,所以取代反应主要在邻对位进行。
②间位定位基的定位效应:这类定位取代基是吸电子的基团,使苯环上的电子云移向这些基团,因此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
这样,对苯环起了钝化作用,所以较苯难于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③共振理论对定位效应的解释:邻对位中间体均有一种稳定的共振式(邻对位定位基的影响)。
在间位定位基的影响下,在三个可能的碳正离子中间体中,邻对位共振式中正电荷是在连有吸电子基的碳上,它使碳正离子中间体更不稳定。
所以间位碳正离子中间体是最有利的。
取代基定位规则

邻位效应
邻位效应的概念
邻位效应是指由于取代基的邻位 位置上的其他取代基的存在而引
起的效应。
邻位效应的影响
邻位效应可以影响取代基的电子分 布、键角和键长等,从而影响有机 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邻位效应的实例
例如,在某些烯烃中,由于邻位上 的取代基的影响,使得双键上的电 子云密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化合 物的反应活性。
05
CATALOGUE
取代基定位规则的应用
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取代基定位规则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应用,它可以帮助预测反应产物的结构和性 质。
通过了解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可以预测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化学, 从而优化反应条件和产物纯化过程。
在有机合成中,取代基定位规则还可以用于指导合成路径的设计,选择合适的反应 条件和试剂,提高合成效率和产物的纯度。
性和选择性等发生变化。
溶剂效应
溶剂效应的概念
溶剂效应是指溶剂的极性、离子强度和溶剂化作 用等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溶剂效应的影响
溶剂效应可以影响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光学性 质和电化学性质等。
溶剂效应的实例
例如,在某些有机反应中,由于溶剂的不同,会 导致反应速率、产物分布和选择性等发生变化。
04
取代基的分类
01
02
03
第一类取代基
影响苯环上电子分布,通 常使苯环电子云密度降低 。
第二类取代基
影响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 的活性,随着取代基的供 电子性增强,反应活性增 大。
第三类取代基
影响苯环上取代反应的方 向,主要通过空间效应和 电子效应影响反应活性。
取代基的命名规则
系统命名法
根据取代基的来源、组成和取代位置 进行命名,优先列出取代基位次较小 的名称。
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律

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律(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如果苯环上已经有了两个取代基,当引入第三个取代基时,影响第三个取代基进入的位置的因素较多。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定性地说,两个取代基对反应活性的影响有加和性。
1.苯环上已有两个邻对位定位取代基或两个间位定位取代基,当这两个定位取代基的定位方向有矛盾时,第三个取代基进入的位置,主要由定位作用较强的一个来决定。
2.苯环上己有一个邻对位定位取代基和一个间位定位取代基,且二者的定位方向相反,这时主要由邻对位定位取代基来决定第三个取代基进入的位置。
3.两个定位取代基在苯环的1位和3位时,由于空间位阻的关系,第三个取代基在2位发生取代反应的比例较小。
苯环的取代定位规律的解释(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当苯环上连有定位取代基时,苯环上电子云密度的分布就发生变化。
这种影响可沿着苯环的共轭链传递。
因此共轭链上就出现电子云密度较大和电子云密度较小的交替现象,从而使它表现出定位效应。
①邻对位定位取代基的定位效应:邻对位定位取代基除卤素外,其它的多是斥电子的基团,能使定位取代基的邻对位的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增高,所以亲电试剂容易进攻这两个位置的碳原子。
卤素和苯环相连时,与苯酚羟基相似,也有方向相反的吸电子诱导和共轭两种效应。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但在此情况下,诱导效应占优势,使苯环上电子云密度降低,苯环钝化,故亲电取代反应比苯难。
但共轭使间位电子云密度降低的程度比邻对位更明显,所以取代反应主要在邻对位进行。
②间位定位基的定位效应:这类定位取代基是吸电子的基团,使苯环上的电子云移向这些基团,因此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
这样,对苯环起了钝化作用,所以较苯难于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③共振理论对定位效应的解释:邻对位中间体均有一种稳定的共振式(邻对位定位基的影响)。
在间位定位基的影响下,在三个可能的碳正离子中间体中,邻对位共振式中正电荷是在连有吸电子基的碳上,它使碳正离子中间体更不稳定。
所以间位碳正离子中间体是最有利的。
苯环定位规则

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取代基有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反应活性和进入位置两个方面。
通常,苯环上原有的第一取代基称为定位基,从大量实验事实的分析总结中发现,定位基的定位作用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一规律称为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律(又称定位规则)。
下面分别讨论定位基的类型;定位规则的理论解释;二元取代苯的定位规律;定位规律的应用。
(一)定位基的类型1.邻、对位定位基。
这类定位基的结构特征是定位基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不含不饱和键(芳烃基例外),不带正电荷,且多数具有未共用电子对。
常见的邻、对位定位基及其反应活性(相对苯而言)如下:强致活基团:―NH2(―NHR,―NR2),―OH中致活基团:―OCH3(―OR),―NHCOCH3(-NHCOR)弱致活基团:―ph(―Ar),―CH3(-R)弱致钝基团:―F,―Cl,―Br,―I这类定位基多数使亲电取代反应较苯容易进行,但卤素例外。
2.间位定位基。
这类定位基的结构特征是定位基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一般都含有不饱和键(-CX3例外)或带正电荷。
常见的间位定位基及其定位效应从强到弱顺序如下:―N+H3,―N+R3,―NO2,―CF3,―CCl3,―CN,―SO3H,―COH,―COR,―COOH,―COOR,―CONH2等。
这类定位基属致钝基团,通常使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较苯难进行,且排在越前面的定位基,定位效应越强,反应也越难进行。
(二)定位规则的理论解释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是亲电取代反应。
因此,从反应活性的角度分析,凡有助于提高苯环上电子云密度的基团,就能使苯环活化,反应活性提高;反之,凡是使环上电子云密度降低的基团,就能使苯环钝化,反应活性降低。
从反应位置的角度分析,当苯环上没有取代基时,环上六个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是均等的;但当苯环上有取代基时,由于取代基的电子效应沿着苯环共轭体系传递。
在环上出现了出现了电子云密度的疏密交替分布现象。
第二个取代基总是进入苯环上电子云密度相对较大的部位,从而使这些碳原子上的取代物占了多数。
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律

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律(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如果苯环上已经有了两个取代基,当引入第三个取代基时,影响第三个取代基进入的位置的因素较多。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定性地说,两个取代基对反应活性的影响有加和性。
1.苯环上已有两个邻对位定位取代基或两个间位定位取代基,当这两个定位取代基的定位方向有矛盾时,第三个取代基进入的位置,主要由定位作用较强的一个来决定。
2.苯环上己有一个邻对位定位取代基和一个间位定位取代基,且二者的定位方向相反,这时主要由邻对位定位取代基来决定第三个取代基进入的位置。
3.两个定位取代基在苯环的1位和3位时,由于空间位阻的关系,第三个取代基在2位发生取代反应的比例较小。
苯环的取代定位规律的解释(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当苯环上连有定位取代基时,苯环上电子云密度的分布就发生变化。
这种影响可沿着苯环的共轭链传递。
因此共轭链上就出现电子云密度较大和电子云密度较小的交替现象,从而使它表现出定位效应。
①邻对位定位取代基的定位效应:邻对位定位取代基除卤素外,其它的多是斥电子的基团,能使定位取代基的邻对位的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增高,所以亲电试剂容易进攻这两个位置的碳原子。
卤素和苯环相连时,与苯酚羟基相似,也有方向相反的吸电子诱导和共轭两种效应。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但在此情况下,诱导效应占优势,使苯环上电子云密度降低,苯环钝化,故亲电取代反应比苯难。
但共轭使间位电子云密度降低的程度比邻对位更明显,所以取代反应主要在邻对位进行。
②间位定位基的定位效应:这类定位取代基是吸电子的基团,使苯环上的电子云移向这些基团,因此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
这样,对苯环起了钝化作用,所以较苯难于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③共振理论对定位效应的解释:邻对位中间体均有一种稳定的共振式(邻对位定位基的影响)。
在间位定位基的影响下,在三个可能的碳正离子中间体中,邻对位共振式中正电荷是在连有吸电子基的碳上,它使碳正离子中间体更不稳定。
所以间位碳正离子中间体是最有利的。
苯环上的定位规则

苯环上的定位规则一、引言苯环是有机化合物中最基本的结构之一,由六个碳原子构成一个六角形的环。
在有机化学中,苯环上的取代基对于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苯环上的定位规则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二、苯环上的基本结构苯环由六个碳原子组成,每个碳原子都与两个相邻的碳原子相连,并且每个碳原子都与一个氢原子相连。
这样的结构被称为“芳香性”,因为它具有类似于芳香物质(如香料)的气味。
三、苯环上的取代基在苯环上,氢原子可以被其他官能团所取代,这些官能团被称为“取代基”。
常见的取代基包括甲基、乙基、羟基、氨基等。
四、苯环上的定位规则1. 取代位置编号法在苯环上,每个碳原子都可以被视为一个编号点。
按照国际惯例,我们把其中一个碳原子标记为1号点,并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标记2号点到6号点。
当一个取代基出现在苯环上时,我们可以使用“取代位置编号法”来确定它的位置。
具体方法如下:(1)找到取代基所连接的碳原子。
(2)将这个碳原子视为一个编号点。
(3)从这个点开始顺时针方向数第几个碳原子,就把这个取代基标记为“第几号位”。
例如,苯环上有一个甲基取代基连接在2号碳原子上,则我们可以称之为“2-甲基苯”。
2. 位移法位移法是一种简便的定位规则。
当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时,我们可以直接使用位移法来确定它的位置。
具体方法如下:(1)将苯环中所有氢原子视为等同的。
(2)将取代基视为一个“整体”,并根据其对氢化学位移的影响,判断其在NMR谱图中出现的位置。
例如,苯环上有一个甲基取代基,则它会使相邻氢原子化学位移发生变化,从而在NMR谱图中出现两个不同的峰。
通过测量这些峰的化学位移差值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我们就可以确定甲基所处的位置。
3. 取代效应苯环上不同位置的取代基对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有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为“取代效应”。
一般来说,取代基对苯环的稳定性、反应活性和化学位移等都有影响。
例如,取代基越多,苯环就越稳定;而取代基的位置也会影响苯环上其他官能团的反应活性。
取代基定位规则

定位规律
第二类定位基称为间位定位基。它们使新引入基 团主要进入定位基的间位。间位定位基都是吸 电子基,使芳环上电子云密度降低,钝化芳环, 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小于苯。它们定位能力强弱 的次序为: -+NH3>-NO2>-CN>- SO3H>-COOH>-CHO甲酰基>-COCH3酰基 >-COOCH3酯基>-CONH2二取代酰氨基
化工
苯同系物的命名-二元取代
• 二烃基苯有三种异构体,用取代基的位置 命名,或用最低系列编号表示取代基在苯 环上的位置。例如;
o-
Xylene 邻二甲 苯
间 二 甲 苯
mXyleneLeabharlann 对二甲苯 p-Xylene
化工
苯同系物的命名-三元取代
• 三烃基苯有三种异构体,其命名方法与二 烃基苯相似。分为连,偏,均。
1.邻、对位取代基对苯环的影响,以甲苯、苯酚和氯苯为例。
(1)甲苯
在甲苯中,无论从诱导效应还是共轭效应,甲基都表现为供电 子性,使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增加,更有利于亲电试剂的进攻。 所以说,甲基使苯环活化。但由于在共轭体系中,电子云的 传递
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
是交替极化,即使甲基的邻位和对位上
H
0.96
OCH3
NH2
O
O
O
O
(3) 氯苯
在氯苯中,具有与苯酚相似的情况。即共轭与诱导
效应方向相反。但不同的是,在氯苯中, ︱+C︱< ︱-I︱,总的结果是苯环上电子云密度 O
Cl O
降低。因此,氯苯比苯难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如
氯苯硝化比苯慢33倍。但由于共轭效应使苯环的
定位基定位规则

取代定位规则的理论解释★★★ → 间位定位基的影响这类取代基的特点是对苯环有吸电子效应,使苯环电子云密度下降,这种正碳离子中间体能量比较高,稳定性低,不容易生成,因此使苯环钝化。
但是间位定位基对苯环的不同位置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例如,硝基对苯环吸电子诱导效应(-Ⅰ)和共轭效应(-C),两者都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
当硝基苯在受亲电试剂进攻时,形成的中间体正碳离子可以用下列共振结构表示:在硝基苯的邻位和对位受到进攻时所生成的正碳离子共振结构中,(Ⅲ)和(Ⅴ)带有正电荷的碳原子都直接和强吸电子的硝基相连,使正电荷更加集中,能量特别高,不稳定而不容易形成。
但在亲电试剂进攻间位的共振结构时,带正电荷的碳原子都不直接和硝基相连,因此进攻硝基间位生成的正碳离子中间体比进攻邻、对位生成的正碳离子中间体的能量低,比较稳定。
所以在硝基间位上发生的亲电取代反应要比在邻对位上快得多,取代产物也以间位为主。
因此硝基苯进行亲电取代反应的速度比苯慢。
如图8-6所示。
取代定位规则的理论解释★★★ → 邻、对位定位基的影响这类取代基的特点是对苯环有斥电子效应,从而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加。
(1)甲基。
甲基与苯环相连时,可以通过它的诱导效应(+Ⅰ)和超共轭效应(+C)把电子云推向苯环,使整个苯环的电子云密度增加。
甲基的这种斥电子性,有利于中和正碳离子中间体的正电性,同时使自身也带有部分正电荷,这一电荷的分散作用使正碳离子获得了稳定性。
因此甲基可使苯环活化,所以甲苯比苯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但亲电试剂进攻甲基的邻、对位与进攻间位相比,生成的正碳离子的稳定性是不同的。
进攻邻位时,生成的正碳离子从共振观点看,它是正碳离子(Ⅰ)、(Ⅱ)和(Ⅲ)三种共振结构的杂化体:三种共振结构式中,(Ⅲ)是叔正碳离子,而且带正电荷的碳原子和甲基直接相连,虽然甲基的斥电子效应是遍及整个苯环的,但这个碳上的正电荷可直接被中和而分散,因此这个共振结构具有较低的能量,是一个特别稳定的结构,由于它的贡献,使邻位取代物容易生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CH3
NH2
O
O
O
O
(3) 氯苯
在氯苯中,具有与苯酚相似的情况。即共轭与诱导
效应方向相反。但不同的是,在氯苯中, ︱+C︱< ︱-I︱,总的结果是苯环上电子云密度 O
Cl O
降低。因此,氯苯比苯难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如
氯苯硝化比苯慢33倍。但由于共轭效应使苯环的
O
邻、对位电子云密度增加,所以总的结果使苯环邻、对位电子云密 度下降的较少。亲电试剂主要进攻电子云密度较高的邻、对位。 所以,氯苯是钝化芳环,邻、对位定位基。
NO2 + H2O
CH3 混酸
30度
CH3
CH3
NO2
+
58% NO2
+ HNO3 (发烟)
NO2 38%
发烟 H2SO4 95度
NO2
93.3% NO2
课题讲述
一、定位规律 1、邻、对位定位基(要记常见定位基的定位能力大小
顺序) 2、间位定位基(要记常见定位基的定位能力大小顺序) 二、定位规律的解释 1、邻、对位定位基(甲苯、苯酚、氯苯) 2、间位定位基(硝基苯) 三、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律 1、定位规律一致 2、定位规律不一致
可以看出,这些可以芳环发生P-超共轭,使芳环 上电子云密度增加。
定位规律
第二类定位基称为间位定位基。它们使新引入基 团主要进入定位基的间位。间位定位基都是吸 电子基,使芳环上电子云密度降低,钝化芳环, 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小于苯。它们定位能力强弱 的次序为: -+NH3>-NO2>-CN>- SO3H>-COOH>-CHO甲酰基>-COCH3酰基 >-COOCH3酯基>-CONH2二取代酰氨基
1.邻、对位取代基对苯环的影响,以甲苯、苯酚和氯苯为例。
(1)甲苯
在甲苯中,无论从诱导效应还是共轭效应,甲基都表现为供电 子性,使苯环上电子云密度增加,更有利于亲电试剂的进攻。 所以说,甲基使苯环活化。但由于在共轭体系中,电子云的 传递
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
是交替极化,即使甲基的邻位和对位上
H
0.96
mXylene
对二甲苯 p-Xylene
化工
苯同系物的命名-三元取代
n 三烃基苯有三种异构体,其命名方法与二 烃基苯相似。分为连,偏,均。
连(或1,2,3-) 偏(或1,2,4)三甲 均(或1,3,5-)
6.6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一、定位规律 在前面亲电取代反应中可以看出:
混酸 50-60度
一、定位规律
由此可以看出,当芳环上已有取代基时,新引入基团是 否容易,进入哪个位置,主要由芳环原来取代基的性 质所决定。我们把芳环上原来的取代基叫做定位基。 而把定位基支配新引入基团进入芳环的位置和定位能 力的大小称为定位规律或定位效应。
第一类定位基称为邻、对位定位基,它使新引入的基团 主要进入定位基的邻、对位。除卤素之外,它们都是 供电子基,使芳环上电子云密度增加,活化芳环,亲 电取代活性大于苯。它们定位能力强弱的次序为:- O->-N(CH3)2(取代氨基)>-NH2>-OH>- OCH3(酰基)>-NHCOCH3(酰氨基)>-R烷基>- C6H5>-F>-Cl>-Br>-I
间
对 邻
反应进程
(2) 苯酚
我们只从反应物的电子效应云解释: 诱导效应使芳环电子云密度降低,用“-I”表示。 共轭效应使芳环电子云密度增加,用“+C”表示。 O 但在苯酚中,︱+C︱>> ︱-I︱,所以总的结果 使苯环电子云密度增加。与甲苯相似。。。
OH O
O
由于P->-,所以,羟基的供电性大于甲基的供电性。苯酚 比甲苯更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与苯酚相似的还有:
电子云密度增加的更多些,量子化学计 H C H
CH3
算,甲苯中各碳上电子云密度分布如图。 O 所以亲电试剂主要进攻邻位和对位。
从反应历程和-络合物的稳定性看:
H
+E
H
慢
E
E
O
1.017
0.999
O
1.011
H
快 E
E
-H
-络合物
由反应历程看, -络合物越稳定,反应的活化能越小,越容易 反应。
可以看出,间位定位基(除带正电荷的-+NH3外) 都是由电负性较大的原子组成,且含有不饱和 键,可以与芳环发生-共轭,使芳环电子云 密度降低。
二、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
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可从反应物的电子效应和-络合物 的稳定性两方面去解释。
对苯环来说,环上电子云密度是平均分布。但当引入一个取代 基后,由于取代基的影响(供电子或吸电子),会使苯环上电 子云密度分布发生变化。由于苯环共轭链的传递作用,一般 使电子云密度出现交替分布的现象。结果造成苯环各位置上 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
O
中电子云向氧一边偏移,表现为吸电子性。 N O
用“-C”表示。总的结果是:诱导和共轭
NO2 0.70 0.705 0.79
0.72
O N
O
方向一致,都使苯环电子云密度降低。亲电取代比苯更难。
与硝基苯相似的还有苯磺酸、苯甲酸、苯甲腈等。
三、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律
当苯环上已有两个取代基时,第三个取 代基的位置由原来两个取代基共同决定。 根据定位是否一致,又分为两种情况。 1.两个取代基定位效应一致,进入共同决 定的位置。 2.两个取代基定位效应不一致时,第三个 取代基进入的位置主要由定位能力强的决 定。又分为两种情况: (1)两个取代基属于同类 (2)两个定位基不同类,邻、对位定位基定 位能力强于间位定位基。
与氯苯相似的还有氟苯、溴苯、碘苯。
2. 间位定位基对苯环的影响
以硝基苯为例:
NO2
由于N、O的电负性大于碳,诱导效应
使芳环上电子云密度降低,用“-I”表示O。
O
π 从共轭效应看,硝基有一个
4 3
键,当它
与苯环相连时,就与苯环的大键发生- O
共轭,形成
π10 9
大共轭体系。在这个大共轭
体系中,由于氧的电负性较大,使共轭体系
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
当亲电试剂进攻甲苯时,可能形成三种-络合物,即
可以看出,当亲电试剂 进攻邻、对位时,甲基
CH3
O
H
EO
与带部分正电荷的碳 O
O
相连,使正电荷得到
分散,这两种络合物 E
CH3
O
H OE
CH3
O
O
E
O
H
就较稳定,而进攻间
位时,正电荷得不到 分散,就不稳定。络 合物越稳定,过渡态 就也稳定,活化能就越低。
苯同系物的命名-一元取代 化工
n苯的一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因为苯环上的六个碳是
命名是以苯环为主体,烷基做 等价的 取代基;EG;
甲 乙 苯
化工
苯同系物的命名-二元取代
n 二烃基苯有三种异构体,用取代基的位置 命名,或用最低系列编号表示取代基在苯 环上的位置。例如;
o-
Xylene 邻二甲 苯
间 二 甲 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