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基本电路的搭建和测绘实验参考报告

合集下载

物理实验报告组装电路

物理实验报告组装电路

实验目的:1. 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连接方法。

2. 熟悉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和功能。

3.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实验器材:1. 电路板一块2. 电源一节3. 电阻若干4. 电容若干5. 电感若干6. 开关一个7. 灯泡一个8. 导线若干9. 电烙铁一个10. 剪线钳一把11. 万用表一个实验原理:电路是指用导线将电源、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元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以实现电能的传输、转换、控制等功能的系统。

本实验通过组装一个简单的电路,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连接方法。

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板:将电路板放置在实验台上,用导线将电源、电阻、电容、电感、开关、灯泡等元件连接到电路板上。

2. 识别元件:熟悉常用电子元件的形状、颜色、标识等,确保正确连接。

3. 连接电路:按照电路图的要求,将元件用导线连接起来,注意连接牢固。

4. 测试电路:闭合开关,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的电压、电流等参数,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5. 调试电路:根据实验需求,对电路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改变电阻、电容等元件的值,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实验结果:1. 电路组装成功,灯泡亮起,表示电路正常工作。

2. 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的电压、电流等参数,符合实验要求。

实验分析:1. 电路组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元件的识别和连接,确保电路正确无误。

2. 在测试电路时,要仔细观察万用表的读数,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3. 在调试电路时,要根据实验需求,对电路进行适当的调整。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连接方法,熟悉了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和功能,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物理实验能力。

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触电和烫伤。

2. 电路板、导线等实验器材要妥善保管,防止损坏。

3. 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实验报告人:XXX实验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基础电路实验报告

基础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常用电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的特性和测量方法。

2. 掌握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如串联、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电压、电流的计算。

3. 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对电路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器材1. 实验电路板:1块2. 电阻:10kΩ、1kΩ、100Ω各1个3. 电容:0.1μF、10μF各1个4. 电感:100μH、10μH各1个5. 信号发生器:1台6. 示波器:1台7. 直流稳压电源:1台8. 万用表:1台9. 连接线:若干三、实验原理1.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2.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3.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四、实验内容1. 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的参数(1)将电阻、电容、电感分别接入电路,使用万用表测量其电阻、电容、电感值。

(2)将测量结果与元件标签上的标称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2. 分析串联电路(1)搭建串联电路,包括电阻、电容、电感。

(2)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的电压、电流波形,分析电压、电流的分布情况。

(3)计算等效电阻,验证串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分配规律。

3. 分析并联电路(1)搭建并联电路,包括电阻、电容、电感。

(2)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的电压、电流波形,分析电压、电流的分布情况。

(3)计算等效电阻,验证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分配规律。

4.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搭建串联电路,包括电阻、电容、电感。

(2)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的电压、电流波形,分析电压、电流的分布情况。

(3)计算等效电阻,验证串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分配规律。

五、实验步骤1. 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的参数(1)将电阻、电容、电感分别接入电路,使用万用表测量其电阻、电容、电感值。

(2)记录测量结果,与元件标签上的标称值进行比较。

2. 分析串联电路(1)搭建串联电路,包括电阻、电容、电感。

基本电路组成实验报告(3篇)

基本电路组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的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学习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包括串联、并联电路的等效变换,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3. 通过实验,加深对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实验器材1. 电阻器(1kΩ、10kΩ、100kΩ)2. 电容器(0.1μF、0.01μF、1μF)3. 电感器(100μH、10μH、1μH)4. 二极管(1N4148、1N4007)5. 晶体管(2N3904、2N2222)6. 万用表7. 信号发生器8. 电路板9. 连接线三、实验原理电路由基本元件组成,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实现电路的各种功能。

本实验主要研究以下几种基本电路:1. 电阻串联电路2. 电阻并联电路3. 电容串联电路4. 电容并联电路5. 电感串联电路6. 电感并联电路7. 二极管电路8. 晶体管放大电路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电阻串联电路(1)连接电路:将电阻R1、R2串联,两端接电源。

(2)测量电阻值:用万用表测量R1、R2的电阻值。

(3)计算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公式,计算总电阻Rt。

(4)测量总电阻: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总电阻值。

2. 电阻并联电路(1)连接电路:将电阻R1、R2并联,两端接电源。

(2)测量电阻值:用万用表测量R1、R2的电阻值。

(3)计算总电阻:根据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公式,计算总电阻Rt。

(4)测量总电阻: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总电阻值。

3. 电容串联电路(1)连接电路:将电容C1、C2串联,两端接电源。

(2)测量电容值:用万用表测量C1、C2的电容值。

(3)计算总电容:根据串联电路的等效电容公式,计算总电容Ct。

(4)测量总电容: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总电容值。

4. 电容并联电路(1)连接电路:将电容C1、C2并联,两端接电源。

(2)测量电容值:用万用表测量C1、C2的电容值。

(3)计算总电容:根据并联电路的等效电容公式,计算总电容Ct。

基础电路实验的实验报告

基础电路实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基础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的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 掌握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包括串联、并联、分压、分流等。

3. 学会使用万用表等常用电子仪器进行电路测量。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二、实验原理1. 电阻、电容、电感是电路中的基本元件,它们在电路中分别起到限制电流、储存电荷和储存磁能的作用。

2.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中,电压处处相等,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3. 分压、分流是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分别指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分配。

三、实验设备及器材1. 实验线路板1块2. 万用表1块3.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若干4. 电池1节5. 连接线若干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电阻特性实验(1)将电阻元件按照要求连接在实验线路板上。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元件的阻值,记录数据。

(3)分析电阻元件的阻值与温度、材料等因素的关系。

2. 电容特性实验(1)将电容元件按照要求连接在实验线路板上。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元件的电容值,记录数据。

(3)分析电容元件的电容值与材料、形状等因素的关系。

3. 电感特性实验(1)将电感元件按照要求连接在实验线路板上。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感元件的电感值,记录数据。

(3)分析电感元件的电感值与材料、形状等因素的关系。

4. 串联电路实验(1)将电阻元件按照串联方式连接在实验线路板上。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记录数据。

(3)分析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分配情况。

5. 并联电路实验(1)将电阻元件按照并联方式连接在实验线路板上。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记录数据。

(3)分析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分配情况。

6. 分压、分流实验(1)将电阻元件按照分压、分流方式连接在实验线路板上。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记录数据。

(3)分析分压、分流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分配情况。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电阻特性实验数据:电阻元件编号:R1阻值:X1 Ω温度:T1℃2. 电容特性实验数据:电容元件编号:C1电容值:X2 F温度:T2℃3. 电感特性实验数据:电感元件编号:L1电感值:X3 H温度:T3℃4. 串联电路实验数据:电阻元件编号:R2电流:I2 A电压:U2 V5. 并联电路实验数据:电阻元件编号:R3电流:I3 A电压:U3 V6. 分压、分流实验数据:电阻元件编号:R4电流:I4 A电压:U4 V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分配情况,验证分压、分流等基本概念。

电路实验的总结报告范文(3篇)

电路实验的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电路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电路搭建与测量,加深对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电路分析和故障排除能力,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1. 基本电路元件的识别与测量2.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分析与搭建3.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特性研究4. 交流电路的分析与测量5. 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三、实验过程1. 实验器材准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器材包括:数字多用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阻、电容、电感、导线、开关等。

2. 实验步骤(1)认识常用电子器件通过观察实物,了解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器件的形状、颜色、标识等信息,掌握其基本特性。

(2)搭建基本电路根据实验要求,连接电路,包括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

(3)测量电路参数使用数字多用表、万用表等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

(4)分析实验结果根据测量数据,分析电路的特性和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5)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通过观察电路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排除电路故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基本电路元件的识别与测量通过实验,掌握了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器件的识别方法,并能够准确测量其参数。

2.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分析与搭建通过实验,学会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根据电路要求搭建相应的电路。

3.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特性研究通过实验,了解了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特性,如电容的充放电、电感的自感等。

4. 交流电路的分析与测量通过实验,掌握了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根据电路要求搭建交流电路,并测量其参数。

5. 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通过实验,学会了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提高了故障排除能力。

五、实验心得体会1. 严谨的实验态度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验过程中,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3. 电路分析能力通过实验,提高了电路分析能力,能够根据电路要求搭建相应的电路,并分析其特性。

基本电路的测量实验报告

基本电路的测量实验报告

基本电路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基本电路的测量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基本电路的测量方法,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及其测量原理。

实验器材:1. 模拟万用表2. 直流稳压电源3. 多用电源线4. 小电灯泡5. 小电阻器6. 电池7. 实验板8. 实验用导线实验原理:1. 电压的测量方法电压是电势差,是电力源左侧和右侧的电势差。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模拟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2. 电流的测量方法电流是电子在电路中通过导线的流动。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模拟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3. 电阻的测量方法电阻是电路中电子流动受到阻碍的程度。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模拟万用表或小电阻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

实验步骤:1. 连接直流稳压电源将直流稳压电源连接到实验板上,接线应注意极性。

2. 连接小电灯泡电路将小电灯泡接在实验板上,并用导线将电灯与电源连接起来。

3. 测量电压使用模拟万用表,将表头置于直流电压档位,将两个接线头连接到电路的两端,即可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4. 测量电流使用模拟万用表,将表头置于直流电流档位,将表头与电路连接,即可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5. 测量电阻使用模拟万用表或小电阻器,将表头置于电阻档位,将两个接线头连接到待测电阻的两端,即可测量电路中的电阻。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测量出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掌握了基本电路的测量方法,并进一步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及其测量原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我们加深了对基本电路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了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概念及其测量方法,为以后的电子技术实践奠定了基础。

电路实验报告及总结(3篇)

电路实验报告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和测试电路,加深对基本电路理论的理解,掌握电路分析和实验操作技能,包括电路元件的识别、电路连接、电路参数测量以及电路故障排查等。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涉及的基本电路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串联、并联和组合电路,以及基本的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振荡电路。

通过这些基本电路的学习和实验,可以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数字万用表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5. 电路板6. 连接线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基本元件识别与测量- 识别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规格和参数。

-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的实际值。

2. 串联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

-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3. 并联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并联电路,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

-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4. 放大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共射极放大电路,使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元件。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分析电路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5. 滤波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低通滤波电路,使用RC网络。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滤波效果,分析电路的截止频率和滤波特性。

6. 振荡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RC振荡电路,使用运算放大器作为振荡元件。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振荡波形,分析电路的振荡频率和稳定性。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基本元件测量- 电阻、电容、电感的实际值与标称值对比,分析误差来源。

2. 串联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与理论值对比。

3. 并联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与理论值对比。

4. 放大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分析电路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5. 滤波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滤波效果,分析电路的截止频率和滤波特性。

大学基础电路实验实验报告

大学基础电路实验实验报告

大学基础电路实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大学基础电路实验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了解电路元件的基本特性和工作原理;2. 掌握基础电路的搭建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电路定律和电路特性。

实验材料:1. 电源2. 电阻3. 电容4. 电感5. 示波器6. 万用表7. 导线等实验原理:电路是由电源、电路元件和连接导线构成的闭合路径。

电阻、电容和电感是常见的电路元件。

实验步骤:1. 搭建串联电阻电路:将两个电阻依次连接起来,接入电源。

2. 测量电压: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之间的电压。

3. 搭建并联电阻电路:将两个电阻连接在一起,接入电源。

4. 测量电流:使用万用表测量并联电阻电路的电流。

5. 搭建电容充放电电路:将电容器与电源相连接,并接入电阻。

6. 观察电压变化:使用示波器观察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电压的变化。

7. 搭建RL串联电路:将电感与电阻串联连接,并接入电源。

8. 测量电流:使用万用表测量RL串联电路的电流。

9. 观察电感电流变化:使用示波器观察电感电流的变化。

10. 搭建LC并联电路:将电容与电感并联连接,并接入电源。

11. 观察电压变化:使用示波器观察LC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串联电阻电路:通过测量电压可以得到两个电阻的电压值,根据欧姆定律可计算出电路中的电流值。

2. 并联电阻电路:通过测量电流可以得到电路的总电流,根据并联电阻电路的特性可以计算出各个电阻上的电压。

3. 电容充放电电路:通过示波器可以观察到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电压的变化曲线。

充电过程中电压逐渐上升,放电过程中电压逐渐下降。

4. RL串联电路:通过测量电流可以得到电路中的电流值,使用示波器可以观察到电感电流的变化曲线。

电感对电流的变化有一定的滞后性。

5. LC并联电路:通过示波器可以观察到电压的周期性变化曲线,这是由于电容和电感的特性所致。

实验结论:1. 串联电路中电阻之间的电压等于各个电阻的电压之和。

2. 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压相等,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个分支电流之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线性电阻元件(白炽灯)实验数据 2-2 限流电 阻位置 I(mA) R=U/I () 0 4.94 1 5.29 0.0275 5.20 2 5.94 3 6.66 4 10.16 0.0517 5.09 5 14.53 0.0744 5.12 6 36.00 0.244 6.78 7 52.6 0.704 13.4 8 127.9 4.22 33.0
桥式全波整流:
(二) 、在全波整流滤波电路基础上,利用 LM7805 搭建提供直流稳压的电路如图,
6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其输出电压 5.03 V。 (三) 、测量线性和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测量线性电阻、白炽灯元件在直流电路中伏 安特性) ①伏安特性是指元件的端电压与通过该元件电流之间的函数关系。一般线性电阻元件的 伏安特性满足欧姆定律。可表示为:U=IR,其中 U 为元件两端的电压,I 为通过元件的电流, R 为常量,称为电阻的阻值,它不随其电压或电流改变而改变。非线性电阻元件不遵循欧姆定 律,它的阻值 R 随着其电压或电流的改变而改变,即它不是一个常量。 ②测量内容: (测量 1K电阻与白炽灯的伏安特性曲线) 。 a、在九孔插接板上搭建电源为直流输出的分压电路,调节分压电阻旋钮,使旋钮分别处 在 a、b、c、d、e、f、g、位置,并测量流经负载 R 的电流值及两端电压 U,并计算对应的电 阻值。数据记入表 1‐1、1‐2 下图为实验连接图:
②数字示波器
使用示波器的自动方式:将待观察的信号经由数据线接入示波器的输入端子,按下 Auto 按键,示波器会处于自动方式并在无外部触发状态下采集波形。
(三) 、实验电路介绍
一般电路可分为电源、 控制电路和测量电路三部分。 控制电路就是控制负载的电流和电压, 使其达到预定要求。物理实验常见的电路有:限流与分压电路;RC、RL 暂态电路;滤波电路; 稳压电路;电桥电路等;本次课仅对限流与分压电路、整流电路进行实际操作。 1、限流与分压电路。如图 8、图 9: 图 8 限流电路 图 9 分压电路 2、整流电路 电力网供给用户的是交流电,而各种无线电装置需要用直流电。整流,就是把交流电变为直 流电的过程。利用具有单向导电特性的器件,可以把方向和大小交变的电流变换为直流电。下 面介绍利用晶体二极管组成的各种整流电路。
d 41.50 0.295 7.11
e 59.30 0.910 15.3
f 83.50 1.92 23.0
g 127.6 4.17 32.7
I(mA) U(v) R=U/I ()
结论(伏安特性) : 白炽灯电阻随着其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为非线性电阻 电流值及两端电压 U。数据记入表 2‐1、2‐2
图 13 线性电阻元件的分压实验线路
7
图 14 非线性电阻元件分压的实验线路 线性电阻元件(1K电阻)测量数据表 1‐1 分压电阻位置 a b c I(mA) U(v) R=U/I () 0 0 / 460 0.462 1.00k 1.50.53 0.989k f 4.29A 4.24 g 5.04A 4.96
图 12 整流、滤波、稳压电路
5
四、实验内容
(一) 、根据图 10、图 11 组装半波整流电路、全波整流电路并通过数字示波器观察未整 流的电信号和整流后的电信号。 (注意:先用变压器将 220V 交流电变压成 12V 的交流电,再进 行示波器的观测和整流。整流电路的输入、输出端千万不能接错!否则会使电源短路! ) 请在下面画出在示波器上看到的整流前和整流后的电信号图形 半波整流:
1.00k 0.992k
0.988k 0.984k
结论(伏安特性) : 线性电阻元件电阻并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满足欧姆定律 。 非线性电阻元件(白炽灯)实验数据测量数据表 1-2
分压电阻位置
a 0 0 /
b 17.20 0.0918 5.33
c 27.27 0.156 5.72

b、在九孔插接板上搭建电源为直流输出的限流电路,调节限流电阻旋钮,测量负载 R 的
图 15 线性电阻元件的限流实验线路
8
图 16 非线性电阻元件的限流实验线路 线性电阻元件(1K电阻)测量数据表 2-1 限流电 阻位置 I(mA) U(V) R=U/I () 0 2.51 2.51 1 2.60 2.57 2 2.84 2.81
(一) 、基本电路构建平台(九孔板)
① 九孔板及配套的各种元器件模块 1、本实验构建基本电路的平台是九孔插件板(九孔板) ,它是一种多孔插件模式,实验 用的独立元器件可在上面任意安装、组合、拆卸。如图 1。
1
九孔组
图 1 九孔插件板 在它的基板上设置有若干九孔组 (图 1 共有 24 组) , 每一个九孔组中的九孔内均设有电极 片,且电极片之间相互连接,即:每一个九孔组的九个孔均为等电位点,而两个九孔组之间没 有任何连接。 与之配套的实验元器件一般选用两脚模块和四脚模块, 元器件模块上的相邻各脚 之间距离刚好可以使其插接在九孔组之间。这样,元器件模块就可在插件板上自由安装。正是 九孔插件板的这种结构, 可以使我们在其上自由的连接各种元器件模块, 如同搭积木一样实现 各种电路的连接。 ②九孔板提供的 LM7805 三端集成稳压器(稳压、降压作用的集成电路器件)(图 2)
分压电阻 限流电阻
图 4 交流变压器 图 5 限流和分压电阻 九孔插件板提供的变压器,如图 4,可将市电 220V 交流电压分别转换为交流 6V、12V、18V。 ⑤限流电阻和分压电阻 (如图 5) 限流电阻:通过改变串联在电路中的电阻大小改变电路的电流 分压电阻:通过选取定值电阻中,不同阻值上的电压来获得不同电压值
(二) 、测量用仪器 ①数字万用表使用
图 6 数字万用表 图 7 数字示波器
3
数字万用表测量时注意:
①测量前,先确定好测量量,选择好正确的输入接口、功能档和量程; ②测量电流时(根据要测量的电流大小,将红表笔连至 A 或 mA/μA 端子,黑表笔连接至 COM 端子) ,必须把万用表串接在电路中!即:先将待测电路连接完整,然后断开待测的电路 路径,用测试表笔衔接断口。 ③测量电压时 (根据要测量的电压大小, 将红表笔连至 V 端子, 黑表笔连接至 COM 端子) , , 必须把万用表并接在电路中!即:将表笔直接接触待测的电路测试点处进行测量。 ④测量交流电压、电流时,屏上所显示的数值是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使用时,电流表串 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交流电压表、电流表没有极性之分,但应该注意量 程的合理选择。 ⑤无论测量什么量,绝不允许长时间将表笔接通在电路中!
图2
LM7805 稳压器
图 3 运算放大器(电压放大)
电子产品中,三端稳压集成电路有正电压输出的 LM78ⅹⅹ系列和负电压输出的 LM79ⅹⅹ 系列。顾名思义,三端 IC(集成电路模块)是指这种稳压用的集成电路只有三条引脚输出, 分别是输入端(IN) ,接地端(G)和输出端(OUT) 。输入端可输入 7V-35V 范围内的电压。
4
①半波整流电路 是一种最简单的整流电路如图 10。它由电源变压器 E、整流二极管 D 和负载电阻 Rfz , 组成。变压器把市电电压(多为 220 伏)变换为所需要的交变电压 E2,D 再把正弦交流电压 E2, 变换为单向脉动电压。
图 10 半波整流电路 图 11 全波整流电路 ②全波整流电路(本实验使用桥式整流电路) 桥式整流电路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整流电路。这种电路,只要增加两只二极管连接成“桥” 式结构,便具有全波整流电路的优点,如图 11。 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E2 为正半周时,对 D1 、D3 加正向电压,Dl,D3 导通; 对 D2 、D4 加反向电压,D2 、D4 截止。电路中构成 E2 、Dl、Rfz 、D3 通电回路,在 Rfz , 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半波整流电压,E2 为负半周时,对 D2 、D4 加正向电压,D2 、D4 导通; 对 D1 、D3 加反向电压,D1 、D3 截止。电路中构成 E2 、D2 、Rfz 、D4 通电回路,同样在 Rfz 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另外半波的整流电压。 3、滤波电路 经整流电路后输出的电压是含有波动的单向脉动电压,脉动较大时会难以达到稳压的效 果,故通过两个滤波电容,利用电容的充、放电作用,滤掉高高低低的脉动,使输出电压趋于 平滑,达到输出直流电压的效果。
2
LM78ⅹⅹ或 LM79ⅹⅹ后面的数字代表该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如:LM7805 表示 输出电压为正 5V;LM7909 表示输出为负 9V。 ③运算放大器(Dual Amplifier) (图 3) 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是具有很高放大倍数的电路单元。在实际电路中,它是把输 入的电压信号类比成数字,而输出信号可以是输入信号的加、减或微分、积分等数学运算的结 果。由于早期应用于模拟计算机中,用以实现数学运算,故得名“运算放大器”。 运放是一个从功能的角度命名的电路单元, 可以由分立的器件实现, 也可以实现在半导体 芯片当中。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 大部分的运放是以单芯片的形式存在。 运放的种类繁多 (本 九孔插板提供的“运放”仅仅是电压放大器) ,组成的电路五花八门。 ④变压器
二、 实验仪器
九孔插件板及配套元器件、数字万用表、数字示波器。
三、 实验原理
基本电路的搭建是物理实验教学最基本的技能训练,也是今后学习电子技术必须掌握的 知识。所谓基本电路是指由电器设备和元器件,按基本电路原理以分立元件连接起来的电路, 如利用元器件电源、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IC(集成电路模块)和开关构成的限流电路、 分压电路、电表扩程、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RC、RL 暂态电路、电桥电路等
实 验 名 称 : 基本电路的搭建和元件特性测量实验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同组人 评

桌 号
0.989k
3 3.10 3.08
4 3.45 3.43
5 3.71 3.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