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诵读欣赏词二首习题课件苏教版
秋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五单元(共31张PPT)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9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9日星期四2021/9/92021/9/92021/9/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92021/9/9September 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92021/9/92021/9/92021/9/9
名师学案 同步作业课件
九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920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92021/9/92021/9/99/9/2021 1:58:27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92021/9/92021/9/9Sep-219-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92021/9/920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诵词欣赏《词二首》相见欢课件 苏教版

李煜 ,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史 称南唐后主。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
作 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极
欲。 975年,宋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
者 虽封作违命侯,实已沦为阶下囚。他
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
简 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
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反映亡国之
介 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 诗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 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 清照《一剪梅》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 清照《一剪梅》 试问闲愁有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 时雨。——贺铸《青玉案》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后人将 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 词》。
写作背景
写 亡国前耿于享乐、亡国后溺于
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
作 南唐亡国降宋后,李煜被幽禁 背 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中,过
着终日以泪洗面的凄凉日子,
景 《相见欢》写的就是这种囚禁
生活的愁苦滋味。《相见欢》 为词牌名。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晏殊 《蝶恋花》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柳咏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醉花阴》
“说无又言何”用不。愿说,无人说,说了也无人理解,赏析
“月如钩”残月象征着亲人的离散。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诵读欣赏 词二首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2.理解词大意,熟读并背诵这两首词。
(二)过程与方法:1.在阅读词的基础上,领会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赏析词中名句。
2.体味流畅的文思,醇美的意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愁苦情绪教学重点:景中寓情,感情真切教学难点:赏析词中名句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质疑自探1.情境导入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却也成就了他的文学成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相见欢》,还有同样寄予愁苦情绪的《浣溪沙》。
2.质疑自探(1)出示学习目标。
(2)结合课下注释了解作者及作品。
(3)朗读诗词,注意重音和节奏。
提出并记录下自己的疑问。
(包括生字词的音、义)然后自探。
自探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个标记。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1.明确任务(1).合作交流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根据文章的重难点精选主问题提供给学生。
①结合注释理解词意,领会诗人的情感②结合课下解释,赏析名句。
2.分组学习教师参与小组交流,组长负责给每位组员分配好展示任务。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1.展示点拨学生展示自探及合作交流的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适时点拨,尤其要点拨指导对关键句子的朗读。
2.释疑巩固(1)让学生提出合作、展示以后仍不懂的问题,教师指导。
(2)精讲学生没有解决的文章重难点。
(3)两人一组,有感情的朗读两首词,一人读,一人点评。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1.小结检测(1)师生共同系统小结,形成板书。
(2)出示检测题两人一组互背两首词,并默写。
2.拓展运用大家还知道哪些描写愁苦情绪的诗词?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板书设计:相见欢李煜西楼知人论世丝(思)意象助读梧桐景→愁滋味画面描述深院比较赏读(意象)(比喻)课后反思:。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诵读欣赏《相见欢》教学课件苏

小练笔
试将《相见欢》改写成记叙文,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400字左右。
生活的愁苦滋味。《相见欢》
为词牌名。。
感受音乐之美
1.自由朗读
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首词,读的过程 中揣摩该词所饱含的感情。
2.聆听范读。
3.模仿齐读。
4.欣赏歌曲
品读语言之妙
分享你喜欢的词句,简述原因。
示例:我喜欢的句子是月如钩,因为它运 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月亮的形状。
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 “独上” 勾勒出词人孤身登楼的身影,
“无言”加上“独上”仿佛使人看到一个“斯人
独憔悴”的孤独身影。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 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愁苦。
• “月如钩”此处若改成“月似盘”你觉 得如何呢?
1、不押韵。
2、残月可见时间已是有半夜,说 明词人夜不能寐,残月象征着人事 的缺憾,象征了词人的故国和人生 与全词基调一致。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 一切无不渲染出一份凄凉的意境, 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为下 阕抒情做好铺垫。 下阕又妙用 “丝”的比喻,用极其婉转而又无 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 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1.比一比,看谁回忆所学过的带月 字的诗词最多?
2.想一想,诗人为何喜欢以月入诗?
结课化情
品味画面之美
• 词人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 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 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 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 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 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 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用了拟人的手法,“寂寞” 的又何止是梧桐?寂寞的还有词人自 己,“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的秋 色?被“锁”的还有词人自己。
2019年秋九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课件:课外古诗词诵读 (共12张PPT)

(1)下表是 2016 年 5 月 18 日生产的某饼干包装袋的部分说明:
商品名称 ××饼干
配料
小麦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鸡蛋、食盐、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钠、柠檬酸等)
规格 180g
保质期 10 个月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饼干的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鸡蛋 ,其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 4 种;
该饼干目前已不宜再食用,原因是 已过保质期 。 ②碳酸氢钠俗称 小苏打 ;在医疗上,它是治疗 胃酸过多 症的一种药剂。
2.必需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如缺铁会引起 贫血 ;缺 锌 会 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缺 硒 会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缺 碘 会引起甲 状腺肿大;缺氟易产生 龋齿 ,过量会引起 氟斑牙 和氟骨病。
练 习 4.医生建议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吃海带等海产品,因为海带中含有较丰富的
(B ) A.氟
③考虑到营养均衡,把榨好的蔬菜汁放在面粉中和面,做成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 蔬菜馒头,这种馒头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和 维生素 。
(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日常生活中常用 肥皂水 来区分硬水和 软水,可用 煮沸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人体中的元素包含 常量元素 和 微量元素 ;某人发现患了骨质疏松症,可能 是缺 钙 所致。
2.蛋白质是由多种 氨基酸 构成的复杂化合物,也是构成 细胞 的基本物质,每 克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约 18 kJ 的能量。 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 能使蛋白
质变质,可用来浸泡动物标本。
3.糖类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基本单位是 葡萄糖 ,它是人类的主要供能
物质,每克葡萄糖完全氧化约放出 16 kJ 的能量。 4.油脂在人体内主要作为备用能源,每克油脂完全氧化约放出 39 kJ 的能量。 5.维生素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多数在体内不能合成。缺乏 维生素A 会引起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诵读欣赏_词两首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第五单元《诵读欣赏—词两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在诵读吟咏中感受本词的语言特色。
2.体会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
【学习重难点】品味语言,体会词的意境,朗读背诵。
【自主学习】1.什么是词?它有哪些发展及历史演变过程?2.什么是词牌?《相见欢》与《浣溪沙》这个词牌的特点是什么?3.了解李煜(生平、他词的风格、文学地位)。
4.了解晏殊(生平、词的风格、“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创作来历、文学地位)。
5.熟读两首词,对照课文小字内容,初步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词中所蕴含的复杂感情。
【共同探究】(一)检查预习。
(二)赏析品评。
第一首《相见欢》1.学生自学。
思考如下问题:①这首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妙在何处?④“别是一番滋味”指得是什么?“别”字的告诉我们作者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经历?他的词风发生了那些变化?2.小组交流。
3.组际交流。
4.学生背诵。
5.师生总结。
第二首《浣溪沙》1.学生自学。
思考如下问题:①这首词上下阕分别写什么内容?“不变”的是什么?“变的”是什么?②本词有“喜”,也有“悲”,情感跌宕起伏,试着简要说明。
③“夕阳西下几时回?”包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⑤请你把这首词改成一段简短的现代文,重点抓住环境描写和作者的心理感受,体味作者含情凄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2.小组交流。
3.组际交流。
4.学生背诵。
5.师生总结。
【达标检测】1.诗词中常借梧桐抒发内心的愁闷。
搜集含有“梧桐”的诗句,加以体会。
2.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回答问题:浣溪沙·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①有人说本首大晏的词作,用语明净,下字修洁,表现出闲雅蕴藉的风格,但显得凄厉哀伤,你同意这种观点吗?②本词是《晏殊》的代表作。
九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课件:第五单元 诵读欣赏(共19张PPT)

浣溪沙①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② 。 夕阳西下几时回③ ? 无可奈何④花落去,似曾相识⑤燕归来⑥。 小园香径⑦独⑧徘徊⑨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02021/9/10Friday, September 10,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02021/9/102021/9/109/10/2021 4:45:57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02021/9/102021/9/10Sep-2110-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02021/9/102021/9/10Friday, September 10, 2021
诗词赏析: 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作者自吟自饮,他所
感受的并不是欢乐,而是怅惘,而且是经年以来就埋藏 在心底的一种深沉的无法排遣的寂寞与惆怅。这自然就 很快地勾起对往事的回顾,“去年天气旧亭台”就是写 词人由今思昔,对去年一次欢聚的追忆。欢愉之情是令 人难了。词人从人事的变迁,想到流
相见欢①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②。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③。 别是一般④滋味在心头。
注释: ①选自《全唐五代词》正编卷三。相见欢,唐教坊曲名,
后用为词牌,又名“乌夜啼”。本篇是李煜降宋后囚 居汴京时作。 ②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一般:一种。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 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 “寂寞”的实非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