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囚绿记》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 《囚绿记》课件 苏教版

H
18
H
19
H
20
学以致用
试着借鉴本文的写法, 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描述 一种景物,力求写出景物的 特征。
H
21
H
22
背景资料
○
本文选自《中国现代散文(1918~
194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版)第四卷,写于1938年秋,
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战爆
发第二年)。
《囚绿记》所表现的坚贞不屈的 精神,其实正是他的心灵的写照。
渐渐变老。
分析: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常春藤在窗
外自由自在、活泼可爱地生长着的情况。
H
6
2.文中哪些语言直接抒发了作者对
绿的爱意的呢?哪些语言又是侧面
描写对绿的爱意的呢?请找出一两
句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H
7
3.什么是象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 “绿”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 ○ 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 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 他对绿充满了
情又是怎样的呢?
思念 。
H
3
梳理概括
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
阅读全文,试着像 “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 括本文的写作思路。 爱绿 囚绿 放绿 思绿
H
4
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具体刻 画常春藤形象的语句,从语言和精神实质 等角度加以分析 。 2.文中哪些语言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爱 意的呢?哪些语言又是侧面描写对绿的爱 意的呢?请找出一两句来,并说说它们的 作用。
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
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
九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课件:24.囚绿记(共32张PPT)

11
一 读一读字音
xiá
急不暇择
xǐ
移徙
xī lì
淅沥
hé zhé
涸辙
yī
倚郁
部分来自《点拨》
yà
揠苗助长
liǎo
了截
mபைடு நூலகம்i
叶脉
魔法记忆之记少余多法: 含有些字的几种读音所对应的义项 多寡不一,我们只记住它极少数、特殊的音义就可以了。如 “脉”字在“脉脉含情”中读“mò”,其余读“mài”。
12
二 写一写字形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17
部分来自《点拨》
第一部分(①-④): 写“我”选择了可以看到绿色的房间。
第二部分(⑤-⑦): 写“我”享受房间的绿色。
第三部分(8-11):
27
喜爱绿影
赏绿
与绿沟通 喜
感悟绿色
酷爱绿藤
囚
引绿入室
绿
囚绿 观看绿友 赞
记
绿友病损
释绿
计算放绿 爱
提前开释
永不屈服黑暗 追求自由光明
思绿
怀念绿友
念
期盼重见
28
本文通过对一株不屈服于黑暗而永向光明的常春 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的 民族精神的深情赞美,并借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 向往之情。
来自《点拨》
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 是一位坚贞的爱国者,一位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1942 年,他以34岁的英年殉于日寇屠刀之下。1942年4月, 陆蠡工作的上海文化出版社遭日军搜查,当 时陆蠡恰 好外出,本应庆幸自己的脱险,但他出于责任感,独自 一人到捕房去问个究竟,结果被引渡到日本宪兵部。日 本宪兵问他:“爱不爱国?”他说:“爱国。”又问: “赞成不赞成南京政府?”
一 读一读字音
xiá
急不暇择
xǐ
移徙
xī lì
淅沥
hé zhé
涸辙
yī
倚郁
部分来自《点拨》
yà
揠苗助长
liǎo
了截
mபைடு நூலகம்i
叶脉
魔法记忆之记少余多法: 含有些字的几种读音所对应的义项 多寡不一,我们只记住它极少数、特殊的音义就可以了。如 “脉”字在“脉脉含情”中读“mò”,其余读“mài”。
12
二 写一写字形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17
部分来自《点拨》
第一部分(①-④): 写“我”选择了可以看到绿色的房间。
第二部分(⑤-⑦): 写“我”享受房间的绿色。
第三部分(8-11):
27
喜爱绿影
赏绿
与绿沟通 喜
感悟绿色
酷爱绿藤
囚
引绿入室
绿
囚绿 观看绿友 赞
记
绿友病损
释绿
计算放绿 爱
提前开释
永不屈服黑暗 追求自由光明
思绿
怀念绿友
念
期盼重见
28
本文通过对一株不屈服于黑暗而永向光明的常春 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的 民族精神的深情赞美,并借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 向往之情。
来自《点拨》
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 是一位坚贞的爱国者,一位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1942 年,他以34岁的英年殉于日寇屠刀之下。1942年4月, 陆蠡工作的上海文化出版社遭日军搜查,当 时陆蠡恰 好外出,本应庆幸自己的脱险,但他出于责任感,独自 一人到捕房去问个究竟,结果被引渡到日本宪兵部。日 本宪兵问他:“爱不爱国?”他说:“爱国。”又问: “赞成不赞成南京政府?”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囚绿记ppt课件

• 3.人是不能脱离自然环境的,而绿就是自然环境最好的代表,人不 能生活在缺少绿的环境之中。
• 4.示例:“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 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发了对绿的强 烈的热爱。
• 5.《囚绿记》中作者借常春藤的精神,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爱国情 怀;《绿》赞美梅雨潭的绿是为了表现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 上的思想感情。
囚
绿
陆
蠡
记
精品课件
1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它是生命, 它是希望, 它是慰安, 它是快乐。
精品课件
2
理清思路
( 恋 )绿
↓
( 囚 )绿
↓
( 释 )绿
↓
( 怀 )绿
精品课件
3
• 阅读课文5-7段(见《课后巩固》)
• 1.写“我”享受房间的绿色。
•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绿的热爱,对这样一格安宁、平和环境的追 求。从下文“囚绿”的内容来看,我并不能真的了解绿。
精品课件
8
3.结构图解
赏绿 囚绿记囚释绿绿
念绿
喜悦对自由 不恼祝快怒福光 向明往的
精品课件
9
4.主题解说 这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文章。作者在这篇散文中讲述了他孤旅生涯 中的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 自由的向往之情,含蓄地讴歌了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
精品课件
10
难点突破 对作者“囚绿”这个行为你是如何理解的? 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 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自私之举,是对绿的施暴之举,是对生 命的一种遏制、一种摧残。
精品课件
4
再读9-11自然段,勾画出文中描写常春
• 4.示例:“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 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发了对绿的强 烈的热爱。
• 5.《囚绿记》中作者借常春藤的精神,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爱国情 怀;《绿》赞美梅雨潭的绿是为了表现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 上的思想感情。
囚
绿
陆
蠡
记
精品课件
1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它是生命, 它是希望, 它是慰安, 它是快乐。
精品课件
2
理清思路
( 恋 )绿
↓
( 囚 )绿
↓
( 释 )绿
↓
( 怀 )绿
精品课件
3
• 阅读课文5-7段(见《课后巩固》)
• 1.写“我”享受房间的绿色。
•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绿的热爱,对这样一格安宁、平和环境的追 求。从下文“囚绿”的内容来看,我并不能真的了解绿。
精品课件
8
3.结构图解
赏绿 囚绿记囚释绿绿
念绿
喜悦对自由 不恼祝快怒福光 向明往的
精品课件
9
4.主题解说 这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文章。作者在这篇散文中讲述了他孤旅生涯 中的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 自由的向往之情,含蓄地讴歌了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
精品课件
10
难点突破 对作者“囚绿”这个行为你是如何理解的? 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 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自私之举,是对绿的施暴之举,是对生 命的一种遏制、一种摧残。
精品课件
4
再读9-11自然段,勾画出文中描写常春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件:23《囚绿记》 (共14张PPT)

字词理解 了截:明了简单 lǐ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 piē 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 xǐ 反而坏事 yī 猗郁:充满生气的样子 Xùn jùn 急不暇择:因过于急切而 来不及选择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作者叙述了一件怎样的事情?你能 用一句话作简要概括吗?
作者叙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 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
希望、生命
自由、光明
托 物 言 志
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探讨文章主旨
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 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 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 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 “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 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 日获得解放。
人生启迪
本文给了你什 么深刻的人生 启示?
是生命,是希望, 是安慰,是快乐
绿
蓬勃向上,充满生机 永远向着阳光,永不屈服黑暗
当我们的生命 之绿被囚住时,我们 不能失去生机,更不 能枯萎和凋零!要永 远向着阳光生长!勇 敢地追逐生命的美 丽和辉煌!
圈点批注 1.学习《绿》一文的圈点批注法, 研读课文,进行圈点批注。 2.交流。
囚 绿 记
陆 蠡
作者简介
陆蠡(1908— 1942),现代散文家、 翻译家,抗日烈士。 散文集有《海星》 《竹刀》《囚绿记》 等,翻译著作有俄国屠格
:
涅夫的《罗亭》,英国笛福 的《鲁滨逊漂流记》,法国 拉· 封丹的《寓言诗》和法 国拉马丁的《希腊神话》。
【字词掌握】
正音: 陆蠡 瞥见 移徙 猗郁 蕈菌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再读课文,思考: 1.围绕“绿”,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用小标题的方式展示出来。 2.作者的情感随之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写作思路
赏绿(1~7)
苏教版九年级囚绿记课件

小时候我曾多次问妈妈:您老家在广东中山市左步村,离黑龙江几乎万里之遥,怎么就到了黑龙江这么遥远的地方?我们也都成了东北女儿。妈妈人爸爸。他们成家后第三年即1958年,正赶上国家发起十万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爸爸三番五次打报告坚决要去转业前往。就这样,我的妈妈随同爸爸去了东北。我也曾多次随妈妈回过 广东探亲,广东冬天的温润以及温润气候下茵茵的绿色,和北方冬天的萧杀荒凉,产生强烈对比。因此喜欢上了妈妈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千古一楼,千古一梦。我想,如果有一场雨,烟雨濛濛中,岳阳楼一定宛如仙子,美艳惊鸿。雨中的岳阳楼最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k7的轮盘
序:
我的妈妈姓欧,她的老家在中山市南朗镇左步村。一直深爱着我的妈妈,那是来自骨子里的血脉亲情。妈妈在世的时候,我们还在遥远的黑龙江,听妈妈断断续续说起她的家事。她的爷爷叫欧开祥, 当年追随左步同族兄弟欧庚祥一起到了武汉,欧庚祥正是追随孙中山到武汉建造铁路,并成为粤汉铁路总监,他肩挑粤汉铁路建设大梁。
直到人到中年,工作调转来到中山市西区中学,很快就把自己具有的一半南方血统,迅速融入到妈妈家乡的风土人情里。
千古一楼,千古一梦。我想,如果有一场雨,烟雨濛濛中,岳阳楼一定宛如仙子,美艳惊鸿。雨中的岳阳楼最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k7的轮盘
序:
我的妈妈姓欧,她的老家在中山市南朗镇左步村。一直深爱着我的妈妈,那是来自骨子里的血脉亲情。妈妈在世的时候,我们还在遥远的黑龙江,听妈妈断断续续说起她的家事。她的爷爷叫欧开祥, 当年追随左步同族兄弟欧庚祥一起到了武汉,欧庚祥正是追随孙中山到武汉建造铁路,并成为粤汉铁路总监,他肩挑粤汉铁路建设大梁。
直到人到中年,工作调转来到中山市西区中学,很快就把自己具有的一半南方血统,迅速融入到妈妈家乡的风土人情里。
第23课囚绿记课件苏教版九上(6)

象征意义 (主旨)
向往光明
思绿(14)—— 惦念牵挂 坚贞不屈
六、速读散文的方法
•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 2、品味哲理性语句,把握主旨。
七、作业
课文采用象征手法 来描写景物,试着借鉴 本文的写法,调动你的 情感和想象,描述一种 记陆
蠡
一、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1、请快速阅读课文,看看哪几段是写囚绿的? 囚绿之前,之后,分别写了什么?
2、哪一段,哪几段写的能够打动你,做一下 记号,待会我们要好好朗读和品味。
3、质疑。有疑惑的地方打个问号。
二、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 孔隙(xì) 涸辙(zhé) 移徙(xǐ) • 茎叶(jīng)婆娑(suō) 猗郁(yī) • 蕈菌(xùn) 瞥见(piē) 陆蠡(lǐ)
• 3、面对列强入侵,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 能无动于衷吗?他写这篇文章真的就没 “言外之意”吗?请从文中圈画出表达作 者思想感情而又富有哲理的语句,说说 “绿”的象征意义。
囚 绿 记
寻绿(1~4)—— 喜悦满足 观绿(5~7)—— 急不暇择 囚绿(8~12)—— 爱绿至极 放绿(13)—— 诚意祝福
囚 绿 记
寻绿(1~4)—— 喜悦满足 观绿(5~7)—— 急不暇择 囚绿(8~12)—— 爱绿至极 放绿(13)—— 诚意祝福 思绿(14)—— 惦念牵挂
四、圈画语句,品悟主旨
• 1、作者为什么对绿如此挚爱?请你从文中 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 2、还有没有其他的缘故呢?请你找出文中 能体现作品写作背景时间的语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囚绿记课件苏教版PPT

一、(1-7)对“绿”(常 春藤)的喜爱之情,为下文 囚绿做铺垫。
二、(8-11)囚绿的过程。 着意表现他囚绿的固执和常 春藤不甘被囚的执著。
赏绿 囚绿
三、(12、13)释放“绿”, 表达对光明的呼唤和追求。
释绿
四、(14)对“绿”的思 念之情。
思绿
“绿”给你什么深刻 的人生启示?
是生命,是希望, 是安慰,是快乐。
陆蠡
当你在春天发现第一棵破土的嫩芽时 你是否感到惊喜
当你在夏日看到绿满大地时 你是否感到惬意
当你在阳光下, 看到层层绿叶衬托下的鲜艳花朵时
你是否升起一层敬畏
绿色是幸福的天使
没有绿色,阳光将失去作用
有人说:绿色是阳光的种子
囚 记陆
蠡
触摸绿之魂 作家其人
陆蠡(1908—1942),原名圣 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作 家、翻译家。1931年毕业于上 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 办泉州语文学社。1933年至 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太平 洋战争爆发后,由于在沦陷后 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 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 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 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 岁。
小结:
强不屈的广大中国人
托 物 象征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言 志
作者通过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
的精神,颂扬了向往光明、自由、坚强
不屈的广大中国人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抒发了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
1.作者为什么要囚住绿色?请以作者 口吻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向“绿”表 白。(请选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
爱
我囚禁你,因为你
检查预习
• 一、正音:
• 陆蠡 lǐ
• 瞥见 piē
• 移徙 xǐ
初中语文2018年苏教版九年级上册PPT课件 第六单元 囚绿记

坚贞不屈的抗战精神 以小见大
征
生命的绿叶
⒈不应凋零的绿叶 ①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因丈夫遇难无限郁闷,用粉 红色的丝袜缠到自己的脖子上… ②中国天才青年诗人---海子在诗歌和人生的理想幻
灭后,把头枕在冰凉的铁轨上 ……
③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海明威经受不住病痛的 折磨,用双筒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答案:文章的四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
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 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 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 反抗的反映。因此,“囚绿”最能突出文章的主旨,所以
命题为“囚绿记”。
在文中,陆蠡说,“绿色是多宝贵的啊!”“我怀 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 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
地点又是烽烟四逼中的旧都,这就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
体味到,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
黑暗”的常春藤,正是我们多灾多难而又坚韧不拔的民 族的象征,体味到作者祝福它“繁茂苍绿”中所包含的 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念,也体会到作者含而不露地抒 发了对破坏和毁灭生命的侵略者的抑郁愤懑心情。
作者简介
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
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入侵租界为 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作者当时 就是自告奋勇留在上海的文艺工作者之一。《囚绿记》就 写于抗战前期(1938年)“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 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树常春藤。生 活在阴暗潮湿的房间里,绿色常春藤无比眷恋,于 是作者由于恋绿,将常春藤从窗外牵进阴暗潮湿的房间, 囚系住它,引为“绿友”,来“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
征
生命的绿叶
⒈不应凋零的绿叶 ①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因丈夫遇难无限郁闷,用粉 红色的丝袜缠到自己的脖子上… ②中国天才青年诗人---海子在诗歌和人生的理想幻
灭后,把头枕在冰凉的铁轨上 ……
③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海明威经受不住病痛的 折磨,用双筒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答案:文章的四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
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 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 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 反抗的反映。因此,“囚绿”最能突出文章的主旨,所以
命题为“囚绿记”。
在文中,陆蠡说,“绿色是多宝贵的啊!”“我怀 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 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
地点又是烽烟四逼中的旧都,这就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
体味到,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
黑暗”的常春藤,正是我们多灾多难而又坚韧不拔的民 族的象征,体味到作者祝福它“繁茂苍绿”中所包含的 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念,也体会到作者含而不露地抒 发了对破坏和毁灭生命的侵略者的抑郁愤懑心情。
作者简介
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
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入侵租界为 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作者当时 就是自告奋勇留在上海的文艺工作者之一。《囚绿记》就 写于抗战前期(1938年)“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 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树常春藤。生 活在阴暗潮湿的房间里,绿色常春藤无比眷恋,于 是作者由于恋绿,将常春藤从窗外牵进阴暗潮湿的房间, 囚系住它,引为“绿友”,来“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16
4
再读9-11自然段,勾画出文中描写常春
品味语言 藤的句子,说说作者笔下的常春藤有
什么特点?
常春藤
我
依旧伸长、攀缘、舒放
欢喜
蓬勃
对生命的热爱
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交代“卢沟桥事 不快 件”与被囚的常
向阳
对光明春、藤自由有的什追么求关联?不原谅自己
? 固执 不屈 对顽强不屈抗敌精神的赞美
2020/10/16
8
3.结构图解
赏绿 囚绿记囚释绿绿
念绿
喜悦对自由 不恼祝快怒福光 向明往的
2020/10/16
9
4.主题解说 这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文章。作者在这篇散文中讲述了他孤旅生涯 中的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 自由的向往之情,含蓄地讴歌了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
2020/10/16
12
一粒沙里见世界 半株藤上说人情
2020/10/16
13
以小见大,是《囚绿记》这篇散文的主要写作手法。文中选定可以
看到绿色的房间和“囚绿”“放绿”这样几个很小的生活细节,提
取出了“大”的意蕴与内涵: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
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
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请运用“以小见大”的写
作手法写一段文字,要求语意连贯,内涵深刻。(不少于200字)
【例文】
放学回到家,书桌上摆放着的一本新书立即跃入了我的眼帘。果然,
正是我梦寐以求的那本《名家作文例释》!我抑制着内心的激动,
翻看着书的内容,眼睛湿润了:这本小书,不仅是我作家梦的开端,
2020/10/16
陆 蠡
囚
绿
记
1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它是生命, 它是希望, 它是慰安, 它是快乐。
2020/10/16
2
理清思路
( 恋 )绿
↓
( 囚 )绿
↓
( 释 )绿
↓
( 怀 )绿
2020/10/16
3
• 阅读课文5-7段(见《课后巩固》)
• 1.写“我”享受房间的绿色。
•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绿的热爱,对这样一格安宁、平和环境的追 求。从下文“囚绿”的内容来看,我并不能真的了解绿。
2020/10/16
5
一个怎样的陆蠡
2020/10/16
0/16
7
1.走近作者 陆蠡(1908~1942),原名陆圣泉。原籍浙江天台。资质聪颖, 童年即通诗文,有“神童”之称。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 家。1942年4月13日,被日寇秘密杀害。 2.背景链接 《囚绿记》写于抗战前期(1938年),当时正是“祖国蒙受极大 耻辱的时候”,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常春藤。
代表着我的理想,更凝集着妈妈那份沉甸甸的母爱。妈妈,您的爱
不仅能帮我快乐成长,更能助我早日成才!
2020/10/16
14
再见
2020/10/16
15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谢谢大家!本文档为精心编制而成,您可以在下载后自由修改和打印,希望下载对您有帮助!
2020/10/16
10
难点突破 对作者“囚绿”这个行为你是如何理解的? 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 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自私之举,是对绿的施暴之举,是对生 命的一种遏制、一种摧残。
2020/10/16
11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译文】宁愿做高贵的玉被砸碎,也不愿做低贱的瓦得以保全。 【感悟】人的一生,会面对很多诱惑和抉择。我们要坚守心中 的道德底线,明白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不轻易向现实妥协,向 困难低头。
• 3.人是不能脱离自然环境的,而绿就是自然环境最好的代表,人不 能生活在缺少绿的环境之中。
• 4.示例:“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 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抒发了对绿的强 烈的热爱。
• 5.《囚绿记》中作者借常春藤的精神,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爱国情 怀;《绿》赞美梅雨潭的绿是为了表现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 上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