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囚绿记》知识学习总结要点语文版
2024年语文版九年级课文《囚绿记》教案

2024年语文版九年级课文《囚绿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语文版九年级教材第二单元《囚绿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精读,分析课文的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学习生词、短语和特殊句式;对课文进行朗读和背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陆蠡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领会课文的主旨和思想感情。
2. 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学会运用特殊句式,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3. 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学习生词、短语和特殊句式。
难点: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绿植图片,引发学生对绿色的向往,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全班同学齐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3. 讲解课文:分析课文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讲解生词、短语和特殊句式。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囚绿记》2. 作者:陆蠡3. 主题思想:对自由的向往,对生命的敬畏4. 艺术特色:细腻的描绘,丰富的情感5. 生词、短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囚绿”的理解。
答案示例:我认为,“囚绿”表面上是对绿色的囚禁,实质上是对自由的束缚。
作者通过对绿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敬畏。
2. 作业题目:运用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写一段描述春天的文字。
答案示例: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绿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曳。
这一切,仿佛是大自然在向我们展示她的生机与活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生词、短语和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囚绿记》知识点汇总2021最新

《囚绿记》知识点汇总2021最新高考语文学习虽然加大了复习与练习的比例,但大家不可忘记语文学习的规律就是“积累”两字。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囚绿记》知识点汇总2021最新,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囚绿记》知识点汇总2021最新一、作者简介:陆蠡,中国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著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果实累累(léi)罪行累累(lěi)疲累(lèi)累赘(léi)陆蠡(lǐ)蠡测(lí)抉择(zé)择菜(zhái)镶嵌(qiàn)淅沥(xī.lì)绿影(lǜ)绿林(lù)似的(shì)似乎(sì)束缚(shù)速度(sù)公寓(yù)向隅(yú)提防(dī)堤坝(dī)三、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炎热(yán)妍媸(yán)蔡琰(yǎn)姓焱(yàn)姓滕(téng)藤蔓(téng.wàn)直接(jiē)直截(jié)瞥见(piē)凋敝(bì)遮蔽(bì)舞弊(bì)清澈(chè)撤退(chè)涸辙(zhé)掣肘(chè)假日(jià)暇日(xiá)遐迩(xiá)瑕疵(xiá)绳索(shéng)纯粹(chún)嫩叶(nèn)洗漱(shù)掣肘:拉住胳膊,指阻挠别人做事。
直截(言语、行动等)简单爽快。
瞥见:一眼看见。
跌宕(diē)折叠(dié)迭起(dié)蕈菌(xùn)浆液(jiāng)兰桨(jiǎng)蘸酱(jiàng)再醮(jiào)猗郁(yī)抑郁(yì)葱茏(lóng)朦胧(lóng)骄傲(jiāo)娇弱(jiāo)矫健(jiǎo)乔迁(qiáo)揠苗助长(yà)偃旗息鼓(yǎn)繁茂(mào)蔑视(miè)跌宕:音调抑扬顿挫或文章富于变化。
《囚绿记》重难点讲解写作特点

《囚绿记》重难点讲解写作特点《囚绿记》重难点讲解1、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
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不仅写爱“绿”,更赋予了“绿”以时代需要的精神,我们从中可窥见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心灵”。
2、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恋绿、囚绿、释绿、思绿,这个过程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呢?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文章的最后,作者向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一株常春藤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一年后还在怀念并盼望再见,曲折有致地表现了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理历程。
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浪又一浪地把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
3、《囚绿记》重点分析:一课文细致地描绘了常春藤在自由环境中活泼可爱的情貌和被囚禁后的反抗精神,从而显现其令人敬仰的品格。
课外查阅资料或请教老师,了解课文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所处的环境,从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本文是抗日战争爆发一年之后写的,作者回顾了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
在述说之中,有懊悔,有自责,表现出对常春藤品格的敬佩。
在写作本文时,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的自由解放,已成为每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的共同呼声。
陆蠡在这篇讴歌绿的文章中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囚绿记》写作特点1、结构精巧、变化多姿。
文章以对“绿”的情感为线索,本文以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结构,形成作品特有的节奏。
“赏绿”部分用大量篇幅极言对绿之爱,为“囚绿”铺垫;接着用繁笔写“囚绿”之执著,甚至在第9段还轻宕一笔,写从前在乡间草屋的事情,这些都是致力于表达对“绿友”的爱之深,以至恼之切。
“囚绿”如此固执,却为何又要“放绿”?“放绿”部分是文章主题所在。
有前两部分的恣情抒写,步步“放纵”,到这一部分文意逆转,猛然收住,就像逆水行舟,先有意识地竭尽全力将船推至感情激流的高峰,而后突然篙松桨停,不仅造成了文势的变化多姿,在主题的揭示上更是发人深省。
初中语文九年级(语文版)上册 第二课 囚绿记

2 囚绿记教学目标一、领悟文章深邃的思想意境以及深厚的时代背景二、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三、掌握文章咏物的抒情方式第1课时教学步骤一、释题“囚”为关押、囚禁的意思,“绿”在文中指常春藤,可见文章叙述了作者囚禁常春藤一事。
二、从文中找出能明显表达作者对常春藤的感情变化的语句,而后加以归纳。
提示:语句——课文中划横线语句以示感情变化:喜悦——怜悯——祝福——牵挂感情在各个阶段不同,作者对待常春藤的态度各不相同,请各用一词概括。
提示:赏绿——囚绿——释绿——思绿三、根据感情变化发展给课文划分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内容。
第1部分(1~7):作者抒发了对常春藤的喜爱之情。
——赏绿第2部分(8~11):作者着意表现他囚绿的固执和常春藤不甘被囚的执著。
——囚绿第3部分(12~13):作者点明文章的主旨。
——释绿第4部分(14):含蓄表达作者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
——思绿四、第1部分解析1、第1自然段表达了怎样的内容以及思想感情?提示:交代时间,单独成段,可见作者对囚绿一事难以忘怀。
2、第2、3自然段描绘公寓的什么特点?有何作用?提示:表现公寓的简陋、狭小、炎热的特点,然而却选择了它,作者感到喜悦满足,设置悬念,从而引出下文内容。
3、第4自然段公寓里的伙计对作者的断然决定感到惊奇,说明了什么?提示:侧面突出了作者喜绿的程度,为下文作者囚绿做好感情上的铺垫。
4、第5自然段的语句理解(语句在文中用划线以示)提示:①点明作者喜欢绿的原因,揭示了绿的象征意义;②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写出作者对“绿”的渴望之极;③语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作者的心理感受,现实生活让作者孤独,而常春藤却给了作者快乐与充实以及心灵上的自由。
5、第6自然段提到常春藤给予作者怎样的启迪?提示:常春藤让作者感悟到“绿色”对于身处逆境的人的重要性。
第2课时一、第8自然段解析1、如何理解语句“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提示:语句表现了我想将常春藤独自占为己有的心理。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囚绿记》知识点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囚绿记》知识点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囚绿记》知识点第2课《囚绿记》一、文学常识陆蠡,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
原名陆圣泉,浙江天台人。
著有《海星》《竹刀》《囚绿记》《陆蠡散文集》,翻译外国作品《葛莱齐拉》《罗亭》《烟》《鲁滨孙漂流记》《希腊神话》等。
二、字词陆蠡(lí)瞥(piē)见孔隙(xì)涸辙(hézhé)移徙(xǐ)脉络(màiluò)淅沥(xīlì)浆(jiānɡ)液葱茏(cōnɡlónɡ)猗(yī)郁镶嵌(qiàn)蕈菌(xùnjūn)纤(xiān)细揠(y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也说拔苗助长。
揠,拔。
急不暇(xiá)择:因过于急切而来不及选择。
淅沥:形容轻微的雨声。
猗郁:充满生气的样子。
瞥见:一眼看见。
至宝:最好的宝物。
流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三、中心内容作者通过写自己在孤旅生涯中“囚绿”的故事,借窗前一株永向光明的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四、写作特点1.结构精巧,变化多姿。
2.文章以对“绿”的情感为线索行文,并以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结构形成作品特有的节奏。
3.借物抒情,以小见大。
五、重点问题1、“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为何后来又“放绿”?“我”囚绿的原因是想借助自己喜爱的绿色来驱散自己心中的郁闷,为生活增添一点亮色。
后来,作者要走了,出于对它的挚爱;也是因为作者被它顽强抗争的性格、追求光明自由的执著精神所感动了,从中看到了自己的性格和命运,所以放了“绿”。
2、作者“囚绿”后,常春藤的生长状况如何?“他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它渐渐失去了清苍的颜色”,“好象病了的孩子”。
3、作者描写“绿”被囚的生长状况以及自己的心态有何用意?展现青藤形象,突出青藤的不甘被囚、追求光明的个性特点,而叙述自己的心态,从另一个角度表现青藤的不屈与执著。
九年级语文上册《囚绿记》知识点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囚绿记》知识点语文版一、走近作者陆蠡,天台平镇岩头下村人,学名陆圣泉,原名陆考原,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
资质聪颖,童年即通诗文,有"神童"之称。
巴金认为他是一位真诚、文如其人的作家。
著作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曾翻译俄国屠格涅夫的《罗亭》,英国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法国拉·封丹的《寓言诗》和法国拉马丁的《希腊神话》。
二、重点字词1、字音涸辙揠苗助长淅沥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猗郁:茂盛的样子。
蕈菌:蘑菇。
攀缘;攀拉援引。
陆蠡纤细:细长柔美葱茏:形容草木青翠而茂盛2、解释孔隙:窟窿眼;缝。
纤细:非常细。
纤,细小。
囚系:关押,拘禁。
系,打结。
慰安:这里指让人欣慰涸辙的鱼:指在干涸的车辙里的小鱼,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三、文结构《囚绿记》为人们所称道,是因为它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艺术上也闪烁着自己特有的光彩。
新奇精巧的结构。
的开篇不是采用破题法,而是从"去年夏间的事",娓娓道来,逐层展开。
先写"我"何以一下子就选定着简陋、炎热的房间,接着补叙理由:能见到一片绿影。
进而写"我留恋于这片绿色"。
其间穿插"我"对在乡间草屋床下的嫩绿被友人剪除的惋惜。
至此,作者才借写"绿友"点出"文眼":它是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于是决定开释这位绿友。
最后以怀念这圆窗和绿友为结。
全文详略得当,虚实相生,富有变化,平中见奇,出奇制胜。
四、后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涸辙gù淅沥xī揠苗助长àB、婆娑sha流连lián急不暇择xiá、珍重zhēn猗郁qī毫不犹豫ùD、蕈xùn菌囚系ì永不屈服ǒ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葱笼淅沥攀缘怜悯B、莫生脉络纤细繁茂、公寓喜悦常春藤诚心诚意D、猗郁琼浆玉液直接了当简漏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年华。
课文笔记《绿》《囚绿记》(20201111074325)

《绿》1、 主题。
【对生机勃勃的梅雨潭的绿的欣赏和赞美,反映了作者热爱音春生命和积极向上乐观的情感.格调高昂,节奏明快,充满生命活力和勃勃生机,也反映了作者在时代的感召下勇于进取的精神。
】2、 作者第一次去仙岩是春天,景色更美,为什么反而第二次秋天时写文章赞美绿色?【1、政治原因:侦4年处于大革命时期,作者心情明朗激动,五四余情未消 2、秋天一般在文人心中是一个悲凉的季节,但是此时此地竟有这样充满生命力的绿,实属难得,这就使作者“惊诧” 了,而春天具有活力乃是正 常之象。
】3、 诗人笔下的绿的特点。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嫩绿、明亮、轻盈2、曰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浓绿、宁静、深沉】4、 文章观景的立足点是什么?【移步换景。
J 走到山边2、坐在亭边3、站在水边。
由远而近,由高而低,由略而详】5、 请以古文形容文章关于梅雨瀑和梅雨亭的情状?【1、梅雨瀑: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听觉、视觉、颜色,远望、仰视角度观察) ;2、梅雨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鉴赏见下。
近看、平视 角度观察)】6、 请鉴赏:“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1、比喻修辞,把亭子比作展翅欲飞的鸟儿 2.以动写静3、生动形象写出了亭子的地理位置(高踞 在突出的岩石上),上下悬空,四角翘起的情状4、突出其凌空欲飞的动态美和险峻之状。
】7、“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
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
”在文中的作用。
L 反映作者闲适的心境2、点明季节,暗示秋季有这样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绿色很是难得。
】8、 为什么“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 ?【1、岩面本身就有绿色苔薛 2、岩石表面因为溅了水花,产生镜面效果,映出了周边的绿色,鲜明而有活力。
】9、 为什么此时瀑布似乎分外响了 ?【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
]10、为什么作者认为梅雨瀑更应该叫扬花瀑? "、溅起的水花晶莹闪亮,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故而叫梅雨瀑2、作者以为,溅起的水花更像点点扬花,更加轻盈、飘散、细碎,而且细、轻、冷、滑, 所以觉得叫扬花瀑更贴切。
【最新】2019最新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拓展资料 :《囚绿记》课文赏析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最新】2019最新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拓展资料:《囚绿记》课文赏析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囚绿记》结构美管窥林承雄英国画家霍嘉兹说:“直线与曲线结合起来,形成复杂的线条,这就使单纯的曲线更加多样化,因此有更大的装饰性。
”直线明快,曲线飘忽,两相交互,更具吸引力。
散文线索直曲交互,是结构美的一大要素。
《囚绿记》这篇散文主体部分从表层看是按时间的顺序来叙述,这是典型的直缀式结构,单纯、连贯;从深层看是以情感的流向为中心轴线,柔缓轻徐,错落有致。
时间延伸线之直与情感心理线之曲,相映成趣,使本文的结构有一种尺水兴波、曲径通幽之美。
从全篇看,文章用的是倒叙。
起笔“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独句成段,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出语平淡,含而不露。
是什么样事情值得我追述呢?开篇即在读者的心海里投下一粒石子,荡漾起层层涟漪。
主体部分按爱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这样的心理情感线来经营材料。
作者善于蓄势,落笔并不急于写绿,而是用了两段文字先介绍公寓的空间格局。
“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突出居所之简陋。
然后着意介绍窗户,突出光线的充足。
接着用一句“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来表明“我”对房间的感情,再用“那是有一个小小理由”来设置悬念,掀起波澜。
到第四段,才点明真相:这个朝东的房间的南墙上有一个小圆窗,通过它,可以看到阳光照过墙外的常春藤繁密的枝叶而透射到屋内的绿影。
正是这绿影让“我”“感觉到一种喜悦”,使“我”“毫不犹疑”决定住下来。
情感流变,逻辑分明。
作者细致交代圆窗上的“大孔隙”,为下文的“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设下了伏笔,可见作者思维的缜密。
为什么“我”对“绿”一见钟情?第五段一上来就快意淋漓地直抒胸臆了:“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上册《囚绿记》知识点语文
版
www.5y
kj.co
m 一、走近作者
陆蠡,天台平镇岩头下村人,学名陆圣泉,原名陆考原,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
资质聪颖,童年即通诗文,有"神童"之称。
巴金认为他是一位真诚、文如其人的作家。
著作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曾翻译俄国屠格涅夫的《罗亭》,英国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法国拉·封丹的《寓言诗》和法国拉马丁的《希腊神话》。
二、重点字词
1、字音
涸辙揠苗助长
淅沥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
猗郁:茂盛的样子。
蕈菌:蘑菇。
攀缘;攀拉援引。
陆蠡
纤细:细长柔美
葱茏:形容草木青翠而茂盛
2、解释
孔隙:窟窿眼;缝。
纤细:非常细。
纤,细小。
囚系:关押,拘禁。
系,打结。
慰安:这里指让人欣慰
涸辙的鱼:指在干涸的车辙里的小鱼,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三、课文结构
《囚绿记》为人们所称道,是因为它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艺术上也闪烁着自己特有的光彩。
新奇精巧的结构。
的开篇不是采用破题法,而是从"去年夏间的事",娓娓道来,逐层展开。
先写"我"何以一下子就选定着简陋、炎热的房间,接着补叙理由:能见到一片绿影。
进而写"我留恋于这片绿色"。
其间穿插"我"对在乡间草屋床下的嫩绿被友人剪除的惋惜。
至此,作者才借写"绿友"点出"文眼":它是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于是决定开释这位绿友。
最后以怀念这圆窗和绿友为结。
全文详略得当,虚实相生,富有变化,平中见奇,出奇制胜。
四、课后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涸辙gù
淅沥xī
揠苗助长yà
B、婆娑sha
流连lián
急不暇择xiá
c、珍重zhēn
猗郁qī
毫不犹豫yù
D、蕈xùn菌
囚系jì
永不屈服yǒ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葱笼淅沥攀缘怜悯
B、莫生脉络纤细繁茂
c、公寓喜悦常春藤诚心诚意
D、猗郁琼浆玉液直接了当简漏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年华。
B、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
c、我不得不变更的计划……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D、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猗郁:
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婆娑:
www.5y
kj.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