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合集下载

亭廊的设计_实例分析

亭廊的设计_实例分析

从形状上看:功能形、抽象形、具象形和动物形等
从材料上看:铁制、合金钢、塑胶、玻璃钢、木 材、竹制、砼制、陶制及组合制等 从取出方式看:回转式、抽出内笼式、拆除支撑 配件、清出下部式及拆盖式等
实验三 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 (6学时)
一、目的 1、了解园林建筑小品在环境中的平面布局、 造型设计和空间组合; 2、熟悉人体活动尺度与室外空间的关系, 掌握园林建筑小品设计中的比例与尺度的推敲方 法; 3、掌握园林建筑小品设计的步骤与基本方 法,分析和比较方案,并用平、立、剖面图进行 表现。
§3.3 园林小品
--以垃圾箱为例
在保持园林环境 整洁中,垃圾箱 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园林设计中占 有重要位置,好 的垃圾箱给人一 种美感,为园林 增添景致。
南京的一些公 共场所,出现 了一批具有生 态美感的垃圾 箱,这些另类 木制垃圾箱内 不仅设置了不 锈钢分类环保 投放筒,而且 拥有鲜花铺罩 的外表,令人 耳目一新
泉州:中山公园环保公厕,一座投资40多万元, 具有节能、低碳、环保等特点的生态公厕
园厕
紧凑园厕
实验二 公园厕所的设计(6学时)
一、目的 了解公园厕所建筑设计中场地设计的基本要求,即 基于人流路线的组织及功能分区的平面布局;了解简单 的形体组合、建筑的立面划分、朝向要求、建筑材料与 构造的基本做法等。 二、设计要求 1、在某城市公园内建一中小型公厕,供游人使用。 公园性质及地形自定,占地面积150~200m2,层次结构 形式不限; 2、图纸要求: (1)局部环境总平面图1:500; (2)公厕平面图、入口立面及侧立面图、剖面图1:100; (3)透视图
第三章 实例分析
§3.1 亭廊榭舫 3.1.1 亭
请到图书馆或网上参阅《中国亭全览》 亭是供游人休息、赏景的地方,又是园中 一景,一般四面透空,多数为斜屋面。

第三章 休憩建筑——亭

第三章 休憩建筑——亭
第三章
休憩建筑—亭 榭 舫
清式亭构造
第一节 园林中的亭
►一
亭与园林景观融和 ► 亭,也叫亭子,四周敞开,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点式 建筑,供人停留、观览,也用于典仪,出现于南北 朝的中后期。
► 中国园林的其他建筑,如台榭楼阁,也都是起这个
作用,都是为了使游览者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也 就是突破有限,进入无限。
► 积累在于平时!!


③ ④
► ① ② ③

亭的屋顶 亭的屋顶有二重檐、三重檐、卷棚、歇山、盔顶、 露顶、平顶等; 国外亭也有欧洲古典、阿拉伯、伊斯兰等各地域民 族和宗教的形式。 近年来国内有些地方所建的亭的屋面形式多种多样。 要注意园亭平面和组成均甚简洁,观赏能力又强, 因此屋面变化无妨要多一些。如做成折板、弧形、 波浪形,或者用新型建材、瓦、板材;或者强调某 一部分构件和装修,来丰富园亭外立面。 仿自然、野趣的式样,目前用得多的是竹、松、棕 榈等植物外型或木结构,真实石材或仿石结构,用 茅草作顶也特别有表现力。拉膜亭等新式样,以其 自然柔和的曲线,很容易与周围现代环境相协调。
► 北京颐和园石舫(如图)
又名清晏航,位于万寿 山的西麓岸边。建于清 乾隆二十年(1755年)。 船体乃用巨石雕成,全 长36米。船上二层白色 木结构楼房,都用油漆 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 部有砖雕装饰,精巧华 丽,是颐和园内著名的 水上建筑珍品。
舫的设计实例
舫上舱楼原为古建筑形式,但在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 被焚毁。光绪十九年(1893年),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 改建成西式舱楼,并取河清晏之义,取名清晏舫。颐和园“清宴 舫”,选址就极为巧妙。颐和园的后山水面狭长而曲折,林木茂密, 环境幽邃,和前山的旷朗开阔有着鲜明的对比。

古建筑凉亭建造方案

古建筑凉亭建造方案

古建筑凉亭建造方案古建筑凉亭是一种中式建筑,起源于古代中国,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凉亭一般建在花园、公园、庭院等开放空间中,为人们提供休息、观赏景致的场所。

以下是一个古建筑凉亭的建造方案,介绍其设计、材料、结构和装饰等方面。

首先,凉亭的设计需要融入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可以选择传统的四方形式或者八角形式,具有屋檐、檐柱、飞檐和插角等特征。

同时,凉亭的墙体可以采用红色的琉璃砖或者青色的琉璃瓦,以展现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在材料选择方面,凉亭的主要结构可以采用木材,以展现中国传统建筑的质感和美感。

可以选择优质的桦木、松木或者柚木等木材,经过防腐处理和精细加工后使用。

同时,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可以考虑使用环保材料,如竹材或者木屑板替代传统的木材。

凉亭的结构需要坚固稳定,以确保其长期使用。

可以选择多柱支撑的结构形式,柱子可以采用圆柱形状,也可以采用方柱形状。

柱子之间通过横梁和脊檩相连,形成稳定的结构框架。

在建造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连接件和加固材料,确保凉亭的结构牢固可靠。

关于装饰方面,可以在凉亭的檐口、柱子和屋顶等部位进行装饰。

可以选择传统的砖雕、木雕或者石雕等工艺,以展示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工艺和艺术价值。

同时,还可以融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云纹、龙纹、凤纹等,使凉亭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感。

此外,凉亭的座椅和地面可以选择耐用舒适的材料进行铺设。

座椅可以选择实木板凳或者柔软的靠垫椅子,以满足人们休息和观赏的需求。

地面可以选择防滑的石材或者木质地板,以确保人们行走的安全。

最后,凉亭的建造需要考虑周围的环境和景观。

可以选择建在花园或者公园的中心位置,以便人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周围的自然风景。

可以在凉亭周围种植花草树木,打造一个绿意盎然的环境。

以上是一个古建筑凉亭的建造方案,介绍了其设计、材料、结构和装饰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材,建造出一个结构稳固、美观大方的凉亭,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息、观赏风景的理想场所。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亭共92页文档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亭共92页文档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Leabharlann ——周 恩来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亭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第三章 休憩建筑——亭

第三章 休憩建筑——亭

临 水 建 亭 的 不 同 地 点
► ①
2. 园亭的设计构思 首先是选择所设计的园亭,是传统或是现 代?是中式或是西洋?是自然野趣或是奢 华富贵?
其次,是同种款式中,平面、立面、大小、形样、 繁简也有很大的不同,须要斟酌。
► 再次,所有的形式、功能、建材是在演变进步之中
的,常常是相互交叉的,必须着重于创造。

榭与舫的异同: ① 同:都是临水建筑 ② 异:建筑形式不同 榭又称为水阁,建于池畔,形式随环境而不同。 它的平台挑出水面,实际上是观览园林景色的建 筑。建筑的临水面开敞,也设有栏杆。建筑的基 部一半在水中,一半在池岸,跨水部分多做成石 梁柱结构,较大的水榭还有茶座和水上舞台等。
2.
濯缨水阁——苏州网师园
第三章
休憩建筑—亭 榭 舫
清式亭构造
第一节 园林中的亭
►一
亭与园林景观融和 ► 亭,也叫亭子,四周敞开,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点式 建筑,供人停留、观览,也用于典仪,出现于南北 朝的中后期。
► 中国园林的其他建筑,如台榭楼阁,也都是起这个
作用,都是为了使游览者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也 就是突破有限,进入无限。
二 亭的类型 亭子的造型是多种多 样的,但它们的基本结 构是相同的。一个屋顶, 几根柱子,中间是空的。 1. 不通建筑类型的亭:有 半亭和独立亭、桥亭等, 多与走廊相连,依壁而 建。
2.
不同用途的亭:休息观景亭、碑亭、井亭、 宰牲亭、钟亭等。


山 中 观 景 亭
3.
不同平面形式:方、长方、五角、六角、八 角、圆、梅花、扇形等。
舫的作用 舫在园林中,供游人游赏,饮晏以及观景、点景 之用

2. 舫的基本组成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船头、中舱及船尾等。 ① 船头前部有眺台,似甲板,船头常作敞棚,供赏 景用,屋顶常作成歇山式。 ② 中舱是主要空间,是休息、宴客的场所。其地面与 一般地面略低1-2步,有入舱之感;中舱两侧面, 常作长窗,以便坐着休息时,也具有畅通的视线, 其屋顶一般作成船蓬式样或卷棚顶。 ③ 尾舱一般为2层建筑,下层设置楼梯,上层作休 息眺望空间。 尾舱立面作成下实上虚形成对比,其屋顶常作成 歇山顶,轻盈舒展。

亭的设计

亭的设计

组合亭
2、按亭的屋顶形式分 (1)就屋檐分:单檐亭、重檐亭、三重檐亭等; (2)就亭顶分:攒尖顶、歇山顶、庑殿顶、盔顶、
十字顶、悬山顶、圆顶等。
重檐亭
攒尖顶
歇 山 顶
庑殿顶
盔顶
十 字 脊 顶
悬山顶
3、按位置的不同分 山亭、半山亭、桥亭、在廊间的廊亭、沿水亭、靠墙的半亭、 于路中的路亭、于花间的花亭。
亭的色彩,要根据环境、风俗、地方特色、气候、爱好等等来确定: 南北方不同,南方多以深褐色等素雅色彩为主;而北方则受皇家园林的影 响,多以红色、绿色、黄色并艳丽色彩为主,以显示富丽堂皇。
(4)位置的选择
亭的作用主要供游人游览、休息、赏景。在园林布局中, 其位置选择极其灵活,既可与山结合共筑成景,如山巅、山 腰台地、悬峭峰、山坡侧旁、山洞洞门、山谷溪涧等处;也 可临水建亭,如临水的岸边、水边石矶、水中小岛、桥梁之 上等处都可设立;还可以平地设亭,设置在密林深处、庭 院—角,花间林中、草坪之中、园路中间以及园路侧旁的平 坦之处,或与建筑相结合。位置选择不受格局所限,可独立 设置,也可依附其他建筑物而组成群体,更可结合山石、水 体、大树等等,得其天然之趣,充分利用各种奇特的地形基 址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意境。
在造型上要结合具体地形,自然景观和传统设计并以其特有的娇美 轻巧,玲珑剔透的形象与周围的建筑、绿化、水景等结合构成园中一景。
(2)亭的比例
古典亭的亭顶、柱高、开间三者在比例上有密切关系, 其比例是否恰当,对亭的造型影响很大。
—般情况下,亭子屋顶高度是由屋顶构架中每一步的举 高来确定的。每一座亭子的每一步举高不同,即使柱高等下 部完全相同,屋顶高度也会发生变化。但根据我国南北方气 候等条件的不同,其举高也确实有差异,类型的不同以及环 境因素的不同,使其比例影响较大。如南方屋顶高度大于身 高度。而北方则反之。

中国传统建筑——亭

中国传统建筑——亭

中国传统建筑——亭中国传统建筑——亭亭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建筑形式,我国汉代便有十里一亭,十亭一乡的建制。

亭的特点是轮廓优美、造型丰富,多用竹、木、草、砖、石等材料建成。

亭的类型很多,按形状分有三角亭、方亭、圆亭、六角亭、八角亭、扇形亭;按用途分有凉亭、井亭、碑亭、邮亭、书亭;此外还有湖心亭、半山亭、梅亭、棱亭、海棠亭等类型。

亭的主面有单檐、重檐之分,屋顶有歇山式、攒尖式、盔顶式、宝顶式之别。

亭,在中国传统建筑和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各式各样的亭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它既是中国建筑和园林景观美学的一种体现,也是各类文学、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在诗词、散文和小说中,处处可见到它的存在,以及对它的赞颂。

亭之美翁秀美中国的古代建筑,亭台楼阁,山庄水榭,造型独特,精致大气。

而亭,却灵巧轻盈,楚楚动人。

各式各样的亭,遍布大江南北,亭亭玉立,风采翩然。

《释名·释宫室》云:“亭,停也,人所停集也。

”亭原是供旅人途中遮荫避雨,稍事停憩的简易建筑。

大多坐落在村头,路旁,渡口和山野之间,供过往行人歇脚,称为路亭。

有些路亭会有壁画和雕刻,有文人墨客途经此处,观其景致,品其联额,亦会借题发挥,即兴作诗,题于亭壁。

而有不同见解者,便又加以点评,路亭成了诗亭。

大凡风景胜地,多有亭缀其间。

泰山天柱峰顶西面有望河亭,每至晚霞西映,山亭一片火红,可观“黄河金带”和“云海玉盘”。

四川青城山的茅亭,杉木为柱,树皮盖顶,抑或干脆依树而建,就其干为柱,以其根为凳,枯枝古藤装修栏杆,不似雕工,胜似雕工,极具天然情趣,与清幽的山林景色融为一体,如自然生长,生机勃发。

遇雨时滴水不漏,天晴,则沥下点点甘霖。

绿盖红妆锦绣乡,虚亭面面纳湖光。

潋滟湖水之上,亭更有一番韵味和浪漫气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亭,自古送别之所,古驿站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楼中人望尽天涯路,柔肠百转难解相思苦。

寒蝉凄切之时,柳永与心爱之人对长亭,执手相看无语凝噎。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 园 林 建 筑 设 计 》
结论:
1、南方亭其屋顶高度大于亭身高度。 2、北方攒尖顶亭翼角起翘低而缓,南方攒 尖顶亭翼角起翘较高较陡,有轻巧欲飞之感。 3、柱子粗细不同
《 园 林 建 筑 设 计 》
① 体量
体量大小要因地制宜,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廓如亭(大)
螺髻亭(小)
亭子尺度的比较
《 园 林 建 筑 设 计 》
临水建亭
应尽量贴近水面,伸入水面,最好是三面临 水或四面临水。临水亭的造型宜低不宜高,其体 量大小应根据所临水面的大小而定。在小岛上、 湖心台基上、岸边石矶上临水设亭,体型宜小。
亭架临水上
水边建亭
水 上 桥 亭
《 园 林 建 筑 设 计 》
平地建亭
应尽量结合山石、树木、水池等,形成各具特 色的景观效果。通常位于道路的交叉口上、路的 一侧、林荫之间、花木山石之中,形成不同空间 气氛的环境;也可在主要景区的前方、园墙之中、 廊间重点或尽端转角处,用亭来点缀。
凡尔赛宫的镜廊
《 园 林 建 筑 设 计 》
《 园 林 建 筑 设 计 》
• 从横剖面的形状看,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 双面空廊(两边通透)、单面空廊、复廊(在双 面空廊的中间加一道墙)、双层廊(上下两层)
• 从整体造型及所处位臵来看又可以分为:直廊、 曲廊、回廊、爬山廊和桥廊等。
《 园 林 建 筑 设 计 》
《 园 林 建 筑 设 计 》
第三章 中国古典建筑设计
《 园 林 建 筑 设 计 》
第一节 亭
一、亭的概述
二、亭的类型和特点
三、亭的设计要点
《 园 林 建 筑 设 计 》
一、亭的概述
亭是一种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物,是中国 园林中应用数量最多,形式变化最为丰富的一 种建筑形式,是造园的重要素材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合形凉亭的平面柱网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④ 组合式亭 组合式亭是亭与亭、廊、墙、石壁等的组合;
或若干个亭子按一定的建筑构图排列而成,形成 一个丰富的建筑群和空间组合。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廊桂 组林 合芦
笛 岩 水 边 亭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二)按屋顶形式分类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四角亭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六角亭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重檐八角亭
结论: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1、南方亭其屋顶高度大于亭身高度。 2、北方攒尖顶亭翼角起翘低而缓,南方攒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亭架临水上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水边建亭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上 桥

❖ 平地建亭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应尽量结合山石、树木、水池等,形成各具特 色的景观效果。通常位于道路的交叉口上、路的 一侧、林荫之间、花木山石之中,形成不同空间 气氛的环境;也可在主要景区的前方、园墙之中、 廊间重点或尽端转角处,用亭来点缀。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靠墙的半亭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廊亭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路亭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花木山石中的亭
2、亭的造型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一般小而集中,向上独立而完整。其造型完 全取决于其平面形状、平面组合及屋顶形式。
设计时要因地制宜,并从经济和施工角度考虑 其结构,根据民族风俗、爱好及周围环境确定其 色彩。
地,或次要山脊 设亭,亦可将亭 设在山道坡旁。 要避免视线受树 木遮挡,并有合 理的休息距离。
❖ 临水建亭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应尽量贴近水面,伸入水面,最好是三面临 水或四面临水。临水亭的造型宜低不宜高,其体 量大小应根据所临水面的大小而定。在小岛上、 湖心台基上、岸边石矶上临水设亭,体型宜小。
① 小山设亭
亭可建于山顶,以增加山顶的高度和体量,更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能丰富山形轮廓,但不宜建在山形的几何中心线 之顶,以防构图呆板。
② 中型山设亭
亭宜在山脊、山腰或山顶设亭,应有足够体量,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或成组设置,以取得与山形体量协调。
③ 大山设亭
一般在山腰台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从立面造型看,有单层檐、重檐及三层檐之分 ① 单层檐: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② 多层檐:在北方皇家园林中应用较多。
单层檐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重檐亭
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第屋3章第檐一节所中国组古典成建筑设的计亭亭子称为“重檐 亭” 。
就亭顶而言,既有古代形式的攒尖顶、歇山 顶、悬山顶、卷棚第3顶章第;一节中也国古有典建现筑设代计亭形式的平顶、蘑 菇顶等。
正方形亭的运用
正方形具有最第严3章第谨一节、中国古最典建规筑设整计亭 的特点,故用于 强调庄重、严肃的环境,更能体现其庄严的气氛。
正方形不但图形严谨、且中心轴线明确, 宜于布置在园林中轴线上,以强调其空间轴线中 心。
在规则式的园林环境中常设正方形平面的 亭,以求协调统一。
长方形亭的运用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长方形亭图案狭长,具有通过性与联系性 的特点,故可做桥亭等通过性联系性建筑。
长方形亭平稳、开阔,有时亦适于在园林 主轴线上做主体景物。
扇形亭的运用
扇形平面两边第均3章第为一节曲中国古边典建,筑设很计亭适于在弯曲地段, 如弯曲的池边、拐弯的道路等处。
在墙角处也可布置扇形亭,直角墙与扇面 亭之间形成小天井,更适于布置山石、花木, 变生硬、死板的墙角为精致、优雅的小院空间, 以供多 边形和圆形平面的亭子上。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② 歇山顶亭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③ 悬山顶亭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④ 卷棚顶亭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⑤ 现代式亭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三、亭的设计要点
1、亭的位置选择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正 多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异形亭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② 半亭
半亭的平面一般呈完整亭平面的一半。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③ 双亭 组合亭是由两个形状的亭子拼接组合而成。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六角、八角、圆形亭的运用
其形状上具多第边3章第、一节多中国古向典建的筑设性计亭 质,故可面对多 方位的景物,多向观景。
同样,亦可集纳多向视线于一体,故可建于 多向视线交集处的山顶、湖心、小岛、突出水体 的岸边、数条道路的交集点等。
3、亭的体量和比例
思考:看完下列几组图片后比较南北方亭造型
上的区别?
亭的位置是亭设计的一个关键,也是园林整体 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综合考虑观景(观赏距 离、观赏角度、景物的光景效果)和点景(点缀 风景)两方面的要求。
第3D章视第一线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知春亭
❖ 山地设亭
① 适于登高远眺第、3章第视一节野中国开古典阔建筑设;计亭 ② 丰富山形轮廓 ③ 供游人休息和赏景 ④ 控制全园景区,丰富园林的空间构图。
第三章 中国古典建筑设计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第一节 亭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一、亭的概述 二、亭的类型和特点 三、亭的设计要点
一、亭的概述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亭是一种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物,是中国 园林中应用数量最多,形式变化最为丰富的一 种建筑形式,是造园的重要素材之一。
园林中亭的特点: ① 体形小,种类多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② 结构与构造一般比较 简单
③ 功能单纯
④ 分布广,布局灵活
二、亭的类型和特点
(一)按平面形态分类 第3章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设计亭
1、单体亭: 最常见的是几何形亭,如正三角亭、正四角
亭、正六角亭、正八角、长方形、非正多边形 (圆形、异形) 。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仿生形 亭,如睡莲形亭、梅花形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