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健康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_公众健康咨询信息
公民健康素养66条介绍

3.每项“重点内容”下包括基本信息和释义两部分内
容 基本信息:每条信息要尽量精练、通俗、准确,原则 上不超过30字。 释义:即围绕每条信息的基本知识点做出简明的解释, 原则上不超过150字。 4. 注明信息来源和主要参考资料。
2.组织编写与研讨
组织各相关领域专家共70余人
进行了20余次研讨
健康素养基本结构
(4)要整合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
信息入选标准
(1)与该领域主要健康问题密切相关的信息。
(2)与生活方式和行为密切相关的信息。
(3)全体公民应掌握和具备的信息。 (4)本领域最基本的信息。
写作要求
1.在总的信息量方面,把握平均每项“重点内容”不 超过5条。 2.提供的基本信息要按重要性排序。
膳食宝塔
饮 食 注 意
不暴饮暴食
大饥勿饱食,大渴勿过饮 勉强进食伤脾胃 饮食有度,饥饱适中 缩食减肥,节食益寿
按时进食
早餐好,午餐饱,晚餐少
饮食注意
冷热适度 快乐用餐 专心用餐 细嚼慢咽 宜忌适当(均衡营养) 五味调和 食后散步 漱口洁齿
(价格)
心理健康
适应能力
耐受能力
控制能力 社交能力 康复能力 荣辱、成功与失败、苦乐观
道德观
体重明显下降
癌 症 的 可 能 信 号
食欲不振,上腹饱胀 乳房肿块,乳头溢液 淋巴结肿大 持续性声音嘶哑
溃疡经久不愈
进行性吞咽困难 阴道不规则出血 便血、尿血、咳血 阵发性、刺激性干咳
预防癌症
多吃植物性食物,限制进食红肉及避免
使用加工肉类
每天做30分钟或以上任何类型的运动 以终生保持健康体重为目标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解读(一)

义 ,供 各 级 卫 生 计 生部 门 、 医疗 卫生 专 业 机 构 、社 会 机 庭成 员 、朋 友 、同事等 ) ,情绪 稳定 ,行 为有 目的性 。不 构 、 大众 媒体等 向公众 进行 传播 , 、 放纵 ,能 够应 对 生活 中的压 力 ,能够 正 常学 习 、工作 和生
与2 0 0 8年相 比 ,“健 康素 养 6 6条 ” 重 点 增加 了近 几 活 ,对家 庭和 社会 有所 贡献
近年 来 。我 国在 全面 建设 小康社 会 和构 建社 会 主义和 谐社 常遇到 的生 理 、心理 和环 境 等问题 ,养 成健 康 的行 为 习惯 会 的进 程 中 ,高 度重 视提 高全 民健 康素 质 ,大 力开展 健 康 和 生活 方式 ,切 实提 高 公众健 康素 养水 平 、
况 ,取 得 了积极 成 效
2 0 0 8年 1月 ,原卫 生部 首次 发布 了 《中国公 民健 康
健 康 不 仅 仅 是 没 有 疾病 或虚 弱 ,而 是 身体 、 心理 和 社会 适应 的 完好 状 态
‘
o
0,
啃
素养—— 基本 知识 与技 能 ( 试行 ) 》 。2 0 1 5年 1 2 月 ,国家
地工作和生活 这 两种 人 ,谁 更健 康 呢 ? 答 案 显 然是 后
“每 日一 万 步 ,吃 动 两平衡 ,健 康一 辈子 ”为切 入 点 ,以
公民素养66条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大力普及健康知识与技能,营造健康生活环境,引导形成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水平。
掌握《公民健康素养 66 条》内容有助于帮助公众正确处理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生理、心理和环境卫生问题,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维护自身健康。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3.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4.无偿献血,助人利己。
5.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7.成年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90mmHg且<140 mmHg,舒张压≥60mmHg且<90 mmHg;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心率60~100次/分。
8.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儿童出生后应当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9.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患流感后的症状。
10.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11.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当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12.坚持规范治疗,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并能有效预防耐药结核的产生。
13.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应当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当及时进行检查或接受预防性治疗。
14.家养犬、猫应当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当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和人用狂犬病疫苗。
15.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16.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食用野生动物。
居民健康素养66条

居民健康素养66条2020年1月,卫生部发布了《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的大体知识与技术》,这是我国健康教育领域发布的第一个政府公告,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份界定公民健康素养的政府文件。
公告界定的公民健康素养包括了三方面内容:大体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大体技术。
一共有66条,也确实是俗语说的《健康素养66条》。
一、大体知识和理念1.健康不单单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每一个人都有保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保护和增进自身健康。
3.健康生活方式要紧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稳4个方面。
4.劳逸结合,天天保证7~8小时睡眠。
5.抽烟和被动抽烟会致使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6.戒烟越早越好,何时戒烟都为时不晚。
7.保健食物不能代替药品。
8.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爱惜环境增进健康。
9.献血助人利己,提倡无偿献血。
10.成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腋下体温36℃~37℃;安静呼吸16~20次/分;脉搏60~100次/分。
11.幸免没必要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需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12.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爱惜的权利。
13.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14.肺结核要紧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高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15.显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不是得了肺结核。
16.坚持正规医治,绝大部份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
17.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可不能传播。
18.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19.异样肿块、腔肠出血、体重减轻是癌症重要的初期报警信号。
20.碰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21.应该重视和保护心理健康,碰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忙。
22.每一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忙、不歧视病残人员。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及释义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基本知识和理念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这个定义提示我们:健康不仅仅是无疾病、不虚弱,而是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
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恰当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等),情绪稳定,行为有目的性,不放纵,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压力,能够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
社会适应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每个人都有获取自身健康的权利,也有不损害和(或)维护自身及他人健康的责任。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采取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取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为主,越早越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人生投资。
提高公民的健康水平,需要国家和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健康的支持性环境。
3、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人类所患的许多疾病都与环境污染有很大的关系。
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源。
每个人都有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责任。
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遵守讲求卫生的社会公德,自觉养成节约资源、不污染环境的良好习惯,努力营造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环境,为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作贡献。
4、无偿献血,助人利己。
献血救人,是人类文明的表现。
无偿献血利国、利人、利己、利家人。
适量献血是安全、无害的。
健康的成年人,每次采集的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得超过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对献血者,发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作的无偿献血证书,有关单位可以给予适当补贴”。
中国公众健康素养之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中国公众健康素养之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1.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2.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3.膳食应当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
4.提倡每天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5.膳食要清淡,要少油、少盐、少糖,食用合格碘盐。
6.讲究饮水卫生,每天适量饮水。
7.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8.成年人每日应当进行6~10千步当量的身体活动,动则有益,贵在坚持。
9.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10.“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不能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
11.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戒烟越早越好,戒烟门诊可提供专业戒烟服务。
12.少饮酒,不酗酒。
13.遵医嘱使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等成瘾性药物,预防药物依赖。
14.拒绝毒品。
15.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16.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当主动寻求帮助。
17.勤洗手、常洗澡、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品。
18.根据天气变化和空气质量,适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19.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吐痰,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20.农村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
21.科学就医,及时就诊,遵医嘱治疗,理性对待诊疗结果。
22.合理用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23.戴头盔、系安全带,不超速、不酒驾、不疲劳驾驶,减少道路交通伤害。
24.加强看护和教育,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预防溺水。
25.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
26.主动接受婚前和孕前保健,孕期应当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
27.孩子出生后应当尽早开始母乳喂养,满6个月时合理添加辅食。
28.通过亲子交流、玩耍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发现心理行为发育问题要尽早干预。
29.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培养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预防近视、超重与肥胖,避免网络成瘾和过早性行为。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释义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释义
摘要:
一、健康素养的定义和意义
二、健康素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健康素养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提高健康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五、健康素养的未来发展
正文: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健康素养的提高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健康水平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据我国《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释义》,健康素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观念: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理解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健康信息获取:能够获取、理解、应用健康信息,包括个人健康信息、公共卫生信息和社会健康信息。
3.健康行为:形成并坚持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睡眠、戒烟限酒等。
4.健康维护:能够维护自身健康,包括预防疾病、管理疾病、康复疾病等。
5.健康决策:能够在需要时做出正确的健康决策,包括健康选择、健康咨询、健康评估等。
健康素养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预防疾病方面,健康素养高的人能够理解并遵循疾病防治的指导,如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等;在管理疾病方面,健康素养高的人能够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正确使用药物,管理慢性病等。
提高健康素养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包括健康教育、健康宣传、健康服务等。
其中,健康教育是最重要的途径,通过健康教育,个人可以获取健康知识,培养健康技能,形成健康行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素养的提高已经成为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05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北京市朝阳区通过健康教育普及和健康促进模式,提高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案例二
上海市静安区开展健康巡讲和健康咨询,向居民传递健 康知识和技能。
案例三
广东省深圳市通过立体化健康教育网络,提高市民健康 素养水平。
典型案例解析
案例一解析
朝阳区健康教育普及和健康促进模式的成功关键在于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以及健康教育 专业机构指导。同时,利用大众传媒广泛宣传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内涵
健康素养内涵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 为、健康技能与能力三个层面。
健康素养的重要性
1 2
促进健康
健康素养可以帮助个体获取正确的健康信息,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良好的健康素养可以改善个体的生活质量,减 少医疗负担,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3
推动社会健康
控制上网时间
适度控制上网时间,避免过度沉迷于虚拟世界中 ,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03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现状与问题
现状分析
1
虽然近年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水平有所提高, 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2
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群在健 康素养方面存在差异。
3
居民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仍有待 提高。
问题与挑战
01
部分公民缺乏对健康的基本认识和理解,难以保障自身健康。
02
不同人群在维护和促进健康方面存在差异,部分人缺乏健康技
能和自我保健能力。
缺乏健康素养教育、宣传和培训,导致公民难以获取健康知识
03
和技能。
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之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1.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2.每天刷牙,饭后漱口。
3.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4.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权利。
5.少饮酒,不酗酒。
6.不滥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剂等成瘾性药物。
7.拒绝毒品。
8.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
9.讲究饮水卫生,注意饮水安全。
10.经常开窗通风。
11.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
12.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13.膳食要清淡少盐。
14.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15.生病后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按照医嘱用药。
16.不滥用抗生素。
17.饭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
18.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
19.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20.妇女怀孕后及时去医院体检,孕期体检至少5次,住院分娩。
21.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6个月合理添加辅食。
22.儿童青少年应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
展。
23.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养成良好习惯。
24.孩子出生后要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25.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26.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
27.家养犬应接种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28.在血吸虫病疫区,应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及时预防性服药。
29.食用合格碘盐,预防碘缺乏病。
30.每年做1次健康体检。
31.系安全带(或戴头盔)、不超速、不酒后驾车能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伤害。
32.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预防溺水。
33.安全存放农药,依照说明书使用农药。
34.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
长沙县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