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节庆文化

合集下载

云南民族节日都有哪些

云南民族节日都有哪些

云南民族节日都有哪些?云南民族节日都有哪些?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26个民族有不同的信仰和文化,不仅生活习俗有很大差异,服饰和民居也是千姿百态。

各个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从年初到年尾都喜庆不断。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火把节)主要是白族和彝族都盛行的节日,是一种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节庆活动。

火把节历史悠久,早见记载:白族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彝族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四。

节庆期间,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仪式和游乐方式。

白族和彝族,家家门前要竖起一个火把,村口要竖一个高15米左右的大火把,插花挂果,晚上,男女老幼汇集广场,点燃火把,围着火堆唱歌,还用烛光粉扑撒火把,气氛欢快、活泼,姑娘们要把五彩手镯线放在火堆上烘烤,藉以消除邪气;刚结婚的小伙们,当火把燃烧“开斗”掸下时,便一拥而上,抢其“开斗”上的模拟刀、戈,以求早得贵子;火把节之夜,各家还备一小火把,,人手一柱,人们举着火把,同行田间,有的还骑马举火把奔驰,远远望去形成一条弯曲的火龙,场面极为壮观。

这一夜,往往通宵不寐。

(白族本主节)“本主”意为“本境、本家族的福主”,是白族人民特有的宗教信仰。

村民不论升官发财、疾苦病痛、生儿育女都要去本主庙祈求保佑。

各村白族信奉的本主有神、烈女贞妇、孝子忠臣等都建有本主庙。

庙宇宏伟,本主像雕塑精湛,造型美观。

每逢本主诞辰,都要杀猪宰羊,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称之为“本主节”。

本主节十分隆重,有一套完整的祭祀礼仪,伴之悦耳动听的洞经音乐和各民间歌舞表演,形成了白族地区特有的本主文化。

(三月街民族节)“三月街”又叫“观音市”。

传说唐永徽年间,观音菩萨前来大理,用白语讲经说法,听众越集越多,形成集市。

由于大理是南方丝绸之路一博南古道的重要通商口岸,因此三月街商品经济日渐发达,逐渐演变为具有浓厚民族特点的集会。

每年农历3月15日至21日,是大理三月街的会期,1991年起又定为大理州民族节,故称“三月街民族节”。

云南傣族泼水节文化介绍

云南傣族泼水节文化介绍

云南傣族泼水节文化介绍
《云南傣族泼水节: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云南傣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泼水节是傣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新年(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傣族人民都会欢聚一堂,举行盛大的泼水节活动,以庆祝丰收和祈求来年的好运。

泼水节起源于傣族的传统信仰和文化,代表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也是一种祭祀和祈福的仪式。

在泼水节期间,人们会穿上传统的华丽节服,手持盛有清水的容器,相互泼洒水花,寓意祛除不祥和净化心灵。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还会举行跳神舞、打击花腰鼓等民俗活动,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快乐。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泼水节也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不仅傣族人民将这一传统活动传承下来,还加入了现代元素,如音乐表演、美食节等,使泼水节成为了一个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娱乐的大型民俗节日。

泼水节也成为了云南旅游的一大亮点,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和观赏。

泼水节代表了傣族丰富的文化和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它不仅让傣族人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领略。

在当代社会,泼水节的举办不仅仅是为了庆祝传统节日,更是传承和弘扬傣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希望泼水节这一民俗传统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让世世代代的傣族人民都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云南的特色高原少数民族节庆有哪些

云南的特色高原少数民族节庆有哪些

云南的特色高原少数民族节庆有哪些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节庆活动。

这些节庆不仅是民族传统的传承,更是展示各民族独特风情和魅力的重要窗口。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云南的特色高原少数民族节庆。

彝族的火把节堪称云南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左右,彝族同胞们便迎来了这一盛大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身着盛装,手持火把,在夜晚的田野和村庄中奔跑、舞动,寓意驱除邪恶,祈求丰收和平安。

火把节期间,还有斗牛、斗鸡、摔跤等精彩的竞技活动,以及热闹非凡的歌舞表演。

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品尝着特色美食,分享着喜悦和欢乐。

白族的三月街也是颇负盛名的节庆。

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大理古城便热闹起来。

这不仅是一个物资交流的集市,更是民族文化展示的舞台。

来自各地的商贩云集,各类商品琳琅满目。

同时,白族人民会举行赛马、射箭等传统比赛,还有大本曲演唱、洞经古乐演奏等文艺表演。

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尽情欢乐,感受着白族的独特风情。

傣族的泼水节更是闻名遐迩。

一般在傣历新年的 4 月中旬(公历 4月 13 日至 15 日)举行。

泼水节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寓意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

人们在街头巷尾欢快地泼水,还有花车巡游、章哈演唱、跳舞斗鸡等活动。

整个城市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让人充分感受到傣族人民的热情与奔放。

哈尼族的长街宴也是极具特色的节日。

在哈尼族的传统历法中,每年的十月是新年之始。

在这个时候,哈尼族村寨会摆起长长的宴席,各家各户将自家的美食端出,摆放在街道上,形成数千米的宴席。

人们沿着长街依次入座,共同品尝美食,分享丰收的喜悦。

期间,还有哈尼族的传统歌舞表演,展示着哈尼族丰富的文化内涵。

纳西族的三朵节同样不容错过。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纳西族人民都会祭祀本民族的最大保护神——“三朵神”。

这一天,人们盛装出行,到“三朵阁”烧香拜神,并举行赛马、对歌、跳舞等活动。

此外,还有纳西族特色的传统美食供大家品尝,充分展现了纳西族的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

云南的风俗有哪些

云南的风俗有哪些

云南的风俗有哪些
云南是中国的多民族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和风俗。

以下是一些云南常见的风俗习惯:
1.庆祝活动:云南的各个民族都有丰富多样的节日和庆典,
如彝族的火把节、哈尼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


些节日通常伴随着舞蹈、歌曲、祭祀等仪式,人们戴上传
统服装,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2.各民族服饰和传统手工艺:云南各民族的服饰和手工艺品
非常独特。

例如,傣族的傣锦、彝族的绣花、白族的蓝染
等,这些传统手工艺展示了各民族的独特工艺技能和艺术
美感。

3.特色民宿和民族村寨:云南的部分地区有许多特色的民宿
和民族村寨,可以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

例如,丽江古城、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等,这些地方保存了传统的建筑风格、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4.茶文化:云南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茶文化在云南
非常重要。

普洱茶是云南的特产,茶艺表演和泡茶仪式是
云南的传统风俗,人们喜欢聚在一起品茶、阅读、交流。

5.民间音乐和舞蹈:云南民间音乐和舞蹈风格多样,如彝族、
傣族、白族、哈尼族等,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舞蹈和音乐
传统。

这些舞蹈通常伴随着传统乐器的演奏和歌唱。

以上只是云南风俗的一些代表性特点,实际上云南拥有多个民
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各地的风俗都代表着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惯,使云南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的地区。

云南泼水节传统节日介绍

云南泼水节传统节日介绍

云南泼水节传统节日介绍
《云南泼水节》
云南泼水节,又称傣族泼水节,是中国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每年的4月13日至15日,傣族的各个家庭都会在自家门前或
者村庄广场上打起水仗,欢庆这一传统节日。

泼水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傣族的古老传说,据说在远古时代,一个饥荒的村庄里有一只凶恶的怪兽,它吃掉了村庄里的人们。

为了消灭这只怪兽,傣族勇士们用水把它冲走,自此以后,泼水节就成为了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在泼水节的三天里,傣族人民会穿着节日盛装,在家门前或者村庄广场上聚集在一起,用各种容器装满水,互相泼水,还有跳广场舞、唱傣族歌曲、玩传统游戏等活动。

整个节日氛围非常喜庆,人们都会享受到无尽的欢乐。

除了泼水,泼水节还有很多其他传统习俗,比如会为佛像浇水,向祖先敬酒,以及有祈祷家庭幸福和平安的仪式。

整个泼水节期间,人们忘记了烦恼,充满了愉快的心情。

泼水节不仅吸引了国内外游客,也吸引了很多傣族外地人回乡参加泼水节。

在这个节日里,大家不分彼此,一起泼水一起欢笑,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和友谊。

总的来说,《云南泼水节》是一个欢乐、喜庆的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个节日的举办不仅让傣族人民感受到了浓浓
的民族情谊和传统文化,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云南旅游,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云南的传统节庆体验浓厚的民俗文化

云南的传统节庆体验浓厚的民俗文化

云南的传统节庆体验浓厚的民俗文化云南,作为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多民族省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活动,给人们带来了浓厚的民俗文化体验。

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之间不仅保留了自己的传统节庆,还相互融合、借鉴,形成了独特而多元的文化景观。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云南的传统节庆,感受其中的魅力。

一、春节:云南花灯园游园会春节,在中国各地都是最重要的节庆之一。

而在云南,春节期间的花灯园游园会是一大亮点。

在这个时候,各个城镇的广场、公园都会举办盛大的花灯展览,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花灯造型各异,主题鲜明,充分展示了云南各个民族的特色文化。

此外,游园会上还有各种传统表演、民俗舞蹈和手工艺品展示,让游客们全方位地感受到了云南的传统节庆气氛。

二、过花山:傈僳族的盛大节庆傈僳族是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过花山是傈僳族人民最盛大的节庆活动。

过花山通常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举行,集合了傈僳族各个部落的人们。

在这一天,人们身穿传统服饰,手持鲜花,组织成行列游行,最后聚集在山顶,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

整个过程伴随着鼓乐声和歌舞表演,形成了独特壮观的场景。

这个节庆不仅是傈僳族人民对自然的感恩表达,也是他们展示独特文化风貌的重要方式。

三、火把节:彝族的壮观盛会云南是彝族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他们举办的火把节是盛名远扬的云南传统节庆之一。

每年的农历十月二十四日,彝族人民会在夜晚点燃火把,聚集在村落广场上举行盛大的节庆活动。

人们手执火把,载歌载舞,绕着村落燃烧点燃的篝火,边走边跳,形成一条欢快而壮观的火把队伍。

整个节庆活动以火把为特色,传递出温暖、祈福和欢乐的寓意,也是彝族人民流传的独特文化瑰宝。

四、泼水节:傣族狂欢盛宴云南的傣族人民以泼水节闻名遐迩。

每年的农历三月中旬,傣族人民会在村庄、城市的街头举行盛大的泼水活动。

人们手持着水枪、水桶,相互泼水,尽情欢笑,场面非常热闹。

泼水节不仅是傣族人民迎接新年、祈求好运的方式,更是展示他们热情好客、开朗豪爽性格的窗口。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云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节日。

这些节日反映了云南少数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以下将介绍一些在云南盛大庆祝的少数民族节日。

1. 正月节(景颇族)正月节是景颇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举行。

在这个节日里,景颇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祭祀祖先,祈求丰收和吉祥。

此外,人们还会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跳上丰富多彩的舞蹈,品尝美食,举行传统民俗游戏。

整个节日充满欢乐和热闹的气氛。

2. 灯节(彝族)彝族的灯节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也是彝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点亮彩灯,悬挂彩带,举行舞蹈演出,庆祝新年的到来。

人们还会在路边搭建彩灯展览,供游人观赏。

热闹的街头巷尾充满了欢声笑语,彝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3. 抓马节(藏族)抓马节是藏族人民庆祝丰收和迎接新年的重要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举行。

这是一场融合了祭马、跳舞、唱歌和其他民族表演形式的盛大庆典。

人们会在广场上聚集,穿着藏族传统服饰,庆祝丰收。

节日中最重要的活动是追逐马匹,象征着被年轻人抓住的幸运和吉祥。

4. 泼水节(傣族)泼水节是傣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四月举行。

这个节日持续三天,人们会用清水和花瓣相互泼洒,祈求吉祥和幸福。

节日期间,人们还会进行唱歌、跳舞、击鼓等各种文化表演。

此外,人们还会让水从象征福气的檐头细流而下,洒向民众身上,寓意着洗去不祥和病恶,带来好运和吉祥。

5. 火把节(纳西族)火把节是纳西族最重要的节日,通常在农历十月十九举行。

这个节日是纳西族人民祈求神明庇佑和驱走恶灵的传统仪式。

在这一天,人们会点燃火把,穿着盛装,参加盛大的游行队伍。

期间,人们会唱歌、跳舞,载歌载舞,庆祝丰收和吉祥。

火把节是纳西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和传承纳西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这只是云南众多少数民族节日的一部分,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庆祝方式,这些节日不仅是展示少数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也是加强各民族团结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云南有什么节日

云南有什么节日

云南有什么节日
云南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节日。

以下是一些在云南地区庆祝和举办的重要节日:
1.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云南的各个民族都
会过春节。

庆祝活动包括贴春联、赏花灯、放烟花爆竹、
舞龙舞狮等传统习俗。

2.火把节:火把节(亦称瓦秧节或瓦塘节)是云南彝族的传
统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

人们会手拿火把,绕
着村寨燃烧火把,驱走恶灵,祈祷丰收和好运。

3.寿宴节:寿宴节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它是为庆祝族内老
人的寿辰而举行的盛大宴会。

人们会准备丰盛的酒菜,邀
请亲朋好友共同庆祝老者的长寿。

4.每娃节:每娃节是云南傣族的传统节日,通常在牛年农历
十四到十五之间举行。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以各种节目、舞蹈和音乐庆祝丰收和祈福。

5.西双版纳水灯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每年农历十一月十
六至十九之间会举办盛大的水灯节。

人们会在河流中放置
装饰精美的彩灯,庆祝节日并祈祷福运和顺利。

6.拉祜族泼水节:拉祜族是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举办
泼水节庆祝传统节日。

在泼水节中,人们会相互泼水,象
征着祛除不祥、祈求幸运和欢乐的到来。

这些节日只是云南地区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之一,还有许多其
他民族的节日和庆典活动也是云南的特色。

这些节日丰富了云南的文化,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感受和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龙族“卡雀哇”
独龙族的“卡雀哇”节即祭天节是其惟一一项传统节 日。“卡雀哇”既是独龙语过年,过去,一般以农历 十二月二十九日为除夕,三十日为新年之首,为期三 天。“卡雀哇”是以狩猎为生的独龙族欢庆捕获归来 、庆祝胜利并祈求来年顺利的节日。 节日第一天,妇女们一大早就把自己精心纺织的麻布 毯挂在竹竿上,们在木屋前挂上旗幡,燃起松枝,敲 起锣,欢庆一年一度的卡雀哇。入夜,在各自的家中 备办酒肉膳食等用品,举家喝酒卜卦,祈祝来年丰收 ,年轻人聚集起来到各家轮流跳舞祝贺。 第二天,全村人身着盛装,成群结队从四面八方汇集 到村头的一块空阔草坪上,举行最为隆重的涉猎和剽 牛祭天仪式。剽牛是独龙族预卜吉凶和祈祝节日的一 种最高形式。剽牛意味着把牛献给神,希望神保佑来 年能猎到野兽,祈求丰收和平安。之后,人们当场把 牛肉煮熟,凡参加者都有,边吃边跳,共祝节日快乐 。来年平安,人寿丰年。
甘肃:
浪山节
藏历六月初 九举行,一 连三天 在郎木寺举 行。
兰州中国丝 绸之路节
每年9月1017日
在兰州举行, 专门组织有 敦煌之旅
山西:
添仓节
每年旧历 正月的二 十五日
寄托了人们 对于来年粮 食丰收的良 好愿望
寒食节
清明节 前一天
晋中家家户户 不生活不做饭, 吃冷食 ,纪 念介子推
走麦罢
当地麦 收结束 后

第一天为除夕,傣语叫“宛多桑勘”,各地举行划龙 船、放高升或丢包活动; 第二天(有时是两天)为空日,傣语叫“腕脑”,既 不属于旧年,也不属于新年,是“空”下来的,在这 一二天里,人们可以在家里静静地休息或上山打猎 第三天为元旦,傣语叫“麦帕雅晚玛”,即“日子之 王到来的第一天”,天一亮,人们就在佛寺的院子里 用堆成三五座金塔,塔高约三四尺,上面插上几根缠 着红绿布条的竹枝。人们围塔而跪,听佛爷、和尚诵 读经文。中午,全寨妇女各挑一担水给佛洗尘,以便 得到佛的保佑,“浴佛”完毕,男女青年之间,甚至 是老人与老人之间互相泼水祝福。下午几个村寨的未 婚青年男女,就集会在广场上,举行“丢包”活动。 泼水节是傣族风情集中展示的节日,是一个狂欢的节 日,是参与性特强的节日。

谈谈自己家乡特有的一些 特有节日
花卉节
上海:
• 每年四月举办,每两年 一届。 • 长风公园,世界各地的 奇花异草 • 每年3-4月间举办 • 南汇是最重要的赏花地 之一 •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前 后 • 在老城隍庙表演,猜灯 谜
桃花节
城隍庙元 宵庙会
曲阜孔 子文化 节
• 每年9月26日到10月10日 • 在孔庙大殿前举行祭孔乐舞, 纪念孔子
山西晋南特有 的风俗习惯, 新女婿带着新 麦子做成的馍 去看丈母娘
湖北:
端午龙舟 土家女儿 会 牛王节
• 农历五月初五 • 荆楚纪念屈原,吴越纪念伍子胥
• 农历七月十三日 • 恩施石灰窑一带,土家族苗族青年 赶女儿会 • 农历四月初八 • 鄂西的土家族、苗族都过这一节日, 当天不让牛耕田
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一览表
盘王节

瑶族的盘王节是其最重大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十月十 六日举行。这一天瑶族男女穿上节日盛装,祭祀缅怀盘王 瑶族民间有关盘王节的传说很多,主要有两种;1、盘瓠 说 2、创世说 盘王节有固定的程序,首先就是敬奉盘王。过节时要设置 祭坛,悬挂诸神像,正中最大的一张就是盘王像,左右是 真武、功曹、田公、地母等的神像。祭祀开始,鸣火枪三 响,接着鞭炮齐鸣。在鞭炮声中,族老寨老在神像前供奉 猪头、糯米粑、鸡肉、酒等祭品,人们面对神像,低头默 祷,表示敬仰、怀念。祭毕,众人唱盘王歌,跳盘王舞。 《盘王歌》瑶书中有记载,主要是以诗叙述盘王一生的事 迹,七字句式。诗句洗炼,曲律古雅而浑厚。"盘王舞"以 鼓锣伴奏,舞步动作忽而上跳,忽而下蹲,忽而左转,忽 而右旋,动作健美、威武,再现了瑶族先民耕种狩猎、出
驱旧与迎新是传统年节的两大主题。以岁首为界
,岁前驱邪除秽,通过扫除屋尘、沐浴、理发等方式 除旧迎新,举行一系列严肃的仪式将旧年送走;岁后 迎新纳福,通过各种仪式和手段努力为新年开一个好 头祈求来年的幸运、吉祥。
年节同时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的重要组成
部分。云南有些少数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 历法,如藏历、傣历、彝族的十月太阳历、 苗历、佤族的星月历、哈尼族及独龙族等民 族的物候历,这些历法发育程度不一,但都 因之形成了本民族的年节,如藏历新年,傣 历年(泼水节),彝历十月年,哈尼族的“ 扎勒特”、“嘎汤帕节”,基诺族的“特懋 克节”,傈僳族的“盍什节”,独龙族的“ 卡雀哇”等。
节日的基本构成要素
①确定的日期。节日具有定期、周期性的特点。传统 节日一般以年为单位周期性轮回进行,年复一年,周 而复始。当地也有一些民族的节日活动不是以年为周 期的。如苗族的牯脏节(祭鼓节、拉鼓节等),多数 地区以13年为周期,也有以5年或7年为周期的。 ②一定的仪式。节日有一定仪式(rite,ritual),有 固定的程序和模式。人类学家认为,仪式通常是与宗 教或巫术有关的按传统所定的顺序而进行的一整套或 一系列的活动,通过仪式表达对神圣者的敬畏或祈求 的感情。节日的仪式赋予节日一种神圣性与庄严性。 从而强化了节日的功能。 ③衍生的民俗事象。在节日活动中有特定的器物、用 语、禁忌、饮食、服饰、歌舞、娱乐,以及有关于节 日起源的神话传说等衍生的民俗事象,它们同仪式一 道成为节日的构成要素。
二 宗教节日 人们对自然的感受是神秘的,因而经常地礼敬膜拜各 色神灵或避忌恶鬼,从而形成了一定的信仰。围绕着 一定的信仰,人们经常地甚至是定期的采取多种手段 讨好、取悦甚至威逼神灵为自己服务,希望在各种庆 典与仪式中取得与自然的沟通,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就是原始的祭祀。这种反复出现的定期性的祭祀 与攘除活动,逐渐转化为特定的节日。大多数节日是 由宗教祭祀活动直接演化形成的。定期的节日祭祀活 动逐渐成为人们年度生活的主要内容,人们往往以祭 祀周期,作为时间段落的分界,依据节日安排自己的 生产与生活。 各民族历史悠久、富有传统色彩的节日往往都具有浓 厚的宗教或巫术色彩,但是在传承的过程中,它整合 了越来越多的内容,综合经济生产与消费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信仰祭祀民俗预计游艺娱乐民俗等事 象上,展现出来鲜明的兼容性,不再把宗教祭祀为主 要内容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有56个民族 ,云南除汉族外,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还聚居着25 个民族。这些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的宗教和民 族传统,也有自己民族独有的节日。你要是想完全 试着过一遍这些节日,那可能一年到头都过不完。 云南民族节日繁多,各种类型的节日一应俱全。不 同的民族,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都在自身的历史 发展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 特点的民族节日。 云南民族节日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不同民族之间 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情况较为普遍。 云南民族节日的审美性特点同样十分突出。节日有 时候更是通宵达旦,抒发欢愉之情,祈求丰年顺景
云南民族的节庆 文化
专门史 李辉 12011082805
节日的定义
节日是各民族依据传统的宗教祭祀、农事生产、历法等 因素而形成的有相对凝固的时间及地点、活动方式的社 群活动日。 它具有以下特征: 集体性:全民族的社会成员共同参加的活动,


即使有的活动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举行的,也是民 族同步进行的(纳西族的春秋冬三次“祭祖节”)
很早以前,有一个凶恶的魔王,他身有魔法,落在水 里漂不走,掉在火里烧不烂,刀砍不烂,枪刺不入弓 箭射不着。他自持法力过人,傲慢自大,整天横行霸 道,为非作歹。对人民欺压掳掠,无恶不作。那时, 天有十六层,他就成了其中一层的霸主。他已经有了 6个美丽的妻子,他又抢了一位美丽、聪明的妻子。


有一年,正是人间过年的那一天,魔王在宫中饮酒 作乐。酒过三巡,机已经醉醺醺的了。小妻子婻粽布 【也有一说叫侬香】乘对魔王称颂道:“我尊贵的大 王,您法力无边,德行高尚,凭着您的威望,您完全 可以征服天堂、地狱、人间,您应该做三界的主人。 ”魔王听了洋洋得意,沉思了一会儿,转过脸对爱妻 说:“我的魔力确实能征服三界,但是我的弱点是谁 也不知道的。”小妻子接着又问道:“大王有如此魔 力,怎么会有弱点?”魔王向四周张望,确定安全后 ,小声回答:“我就怕别人拔我的头发勒我的脖子, 这会使我身首分家,你可得经常看着点儿。”她假装 惊讶的追问:“能够征服三界的大王,怎么会怕头发 丝?”魔王又小声的说:“头发丝虽然小,但我的头 发丝却会勒断我的脖子,我就活不成了。”
云南民族节日的类型

年节 宗教节日


农事节日
娱乐节日 商贸节日



年节
各民族依传统庆祝的新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具有综 合性的节日。年节由多样式、多层次、多方面的活动 所定,集喜庆仪式、祭礼习俗、节日服饰饮食习俗、 游艺竞技习俗、乡里社交习俗等之大成,成为展示民 间百俗的综合性大节。年节反映着人们除旧布新、生 命轮回、祈神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等文化意识
泼水节

傣历新年傣语叫“桑勘比迈”,“棱贺桑勘”,因节 日期间人们要互相泼水祝福,以消灾除难,祝福在新 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而被称为“ 泼水节”。傣历新年是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 ,这个节日一般在傣历六月下旬或七月初(公历4月 中旬),节期共三天(有时四天)。
关于节日传说
特征

传承性:民族节日是年年如此、代代相传,节日活动中所
蕴含所强化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情感寄托是全民族所认同,
属于民族群体共同遵循和继承的一种仪式和活动。
综合性: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具有十分浓郁的包含和涵盖特性。
大多数节日并不是一项单纯的活动,而是包含着社会 的多种活动事项在内,它在许多文化的集合体,是民 族文化的一种展览会和多棱镜。一些大的节日,“几 乎是政治、经济、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宗教信 仰、文化艺术、社会交往、民族心理等的综合反映, 具有全息性质。”由此带来了民间节日的多功能性, 如关于人际的团结,社会规范的保持,技能的表现, 医药的运用,以及对心理的慰藉等等。即使是一些起 源、活动内容单一的节日,但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 随着人们心理上或实际生活中的多种多样的需要,逐 渐整合进了越来越多的内容,从而具有鲜明的综合性 特征,如大理“三月街”最初的形成与宗教有关,是 白族人民从事佛事活动的日子,后来逐渐演变成街期 ,日益成为一个跨地区、跨民族的大型春季物资交易 会。经历了一千多年历史发展的三月街已经从单一的 宗教活动、繁荣的经贸市场发展成为各种对歌、象棋 擂台赛等文艺活动、体育竞技、物资交流的综合性民 族文化的展览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