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种黄酮化合物

合集下载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O2
3 O 二氢异黄酮
O 查耳酮
O2
3 O 异黄酮 O
O 苯骈色酮
1 O2
3 4 O 二氢黄酮
O
黄烷类 O
花青素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由葡萄糖分别经莽草酸途径和乙酸-丙二 酸途径生成对羟基桂皮酸和三分子乙酸, 合成查耳酮,再经过查耳酮异构酶的作用 形成二氢黄酮。二氢黄酮再在各种酶的作 用下衍变为各类黄酮。
HO
O
Oglc
O 甘草苷(liquiritin),具有溃疡抑制作用
柚皮素(Naringenin):来源于芸香科植物柚(Citrus paradisi Macfadyen)的果实;具有抗菌, 抗炎, 抗癌,解痉 和利胆作用.
结构式:
HO
O
OH
OH O
4.二氢黄酮醇类(flavanonols)
1 O2
葛根总黄酮具有扩冠、增加冠脉流 量及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 大豆素具有类似罂粟碱的解痉作用。 大豆苷、葛根素及大豆素均能缓解 高血压患者的头痛等症状。
HO
O
O
化合物名称 取代基
大豆素 OH 大豆苷
葛根素
7,4'-二OH
4'-OH, 7-glc 7,4'-二OH,8-C-glc
7.二氢异黄酮类
O2
新红花苷(neo-carthamin)(无色) 氧化酶
SO2
HO
O
OH
O Oglc O
醌式红花苷(红色)
红花在开花初期,花冠呈淡黄色;开花中期,花冠呈深黄色;开 花后期或采收干燥过程中由于酶的作用,氧化成红色。
6.异黄酮类 (isoflavones)
O2
3 O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

1 简介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作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早在1930年代,就有学者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类维生素C的活性。

根据Pratt 的说法,黄酮类化合物是主要的抗氧化剂。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病的防治和抗氧化抗衰老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富含黄酮类植物资源的评价和筛选已成为农学、医学和食品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甘草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植物资源。

甘草黄酮是甘草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心血管功能、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因此,开展甘草深加工,充分利用甘草资源,提高资源附加值,前景十分可观。

1.1 甘草研究概况1.1.1甘草简介甘草(Glycyrrhizae radix,GR)又名甜草根、粉草、灵通、果老等,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甘草株高40~ 80cm,根茎粗壮,有地下茎,主根圆柱形,长1~ 2m,外皮红褐色至深褐色,茎横切面淡黄色或黄色,味甜,茎直立,密被白色短毛和刺状腺体,羽状复叶,小叶7 ~ 17片,卵形,圆形,长1~1 ~2.5cm宽3cm,总状花序腋生,花密:花冠蝶形,浅蓝紫色或紫红色,14~长25mm。

荚果长圆形、镰刀形或弯成环状,褐色,密被棘腺和短毛,种子2-8颗,扁圆形或肾形,黑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

《中国药典》记载的药用甘草为乌拉尔甘草、甘草黄酮和光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

甘草属心、肺、脾、胃经[1] ,自古以来就被广泛用于药用。

1.1.2甘草的功效、药理作用人类使用甘草已有近 2400 年的历史。

中国医学文献记载,甘草最早见于《神农百草经》,列为上品。

东汉医仲景(公元2世纪)邪气金疮肿,在《伤寒论》中,74%的方剂中都使用了甘草。

梁朝名医弘景(公元5世纪)在名医弘景(公元5世纪)编纂的《名医》中称其为“美草、蜜饯、古国”。

明世珍在其《本草纲目》中将甘草列为1074种中药的第一味,并入第一册12册。

清代吴启君在其《植物名实图》中也对甘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

黄酮类化合物分类

黄酮类化合物分类

黄酮类化合物分类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黄酮骨架的天然有机化合物,根据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黄酮醇类(Flavonols):如槲皮素(Quercetin)、芦丁(Rutin)、花青素(Anthocyanins)等,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

2. 黄酮酮类(Flavones):如黄酮(Apigenin)、山奈酚(Naringenin)等,具有抗菌、抗肿瘤和抗炎活性。

3. 黄酮甙类(Flavonoid glycosides):是黄酮类化合物与糖分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如异鼠李素(Isoquercitrin)、槲皮素-3-O-葡萄糖苷(Quercetin-3-O-glucoside)等,在草药中常见。

4. 黄酮类异黄酮(Isoflavones):如大豆异黄酮(Genistein)、大豆黄酮(Daidzein)等,是一类特有于豆科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雌激素样活性和抗氧化活性。

5. 黄酮类黄酮酶抑制剂(Flavonoid enzyme inhibitors):如橙皮素(Quercetin)、杂黄酮(Luteolin)等,具有抑制多种酶活性的作用,如酪氨酸酶、脂氧合酶等。

以上是黄酮类化合物的一些常见分类,具体的分类还有很多细分的类别,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差异而来。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

一、性状
3. 旋光性
二氢黄酮(醇)、二氢异黄酮、黄烷醇——含手性碳 原子——具有旋光性,其它黄酮类不具有旋光。
黄酮苷—结构中引入糖基—具有旋光性—多为左旋。
二、溶解性
溶解度取决于存在状态 苷:亲水性 苷元:亲脂性
平面型分子
易溶热水、甲醇、乙醇;难溶CHCl3 易溶MeOH、EtOH、Et2O;难溶于水
+ H OO O O
4‘ H
+
O
+
7
+
O
-
O
P-∏共轭7 、4′OH 酸性强
O
-
三、酸性与碱性
(二)碱性
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γ-吡喃环上的一位氧原子,因 有未共用电子对,故表现出微弱的碱性。 • 与强无机酸生成盐,生成的盐不稳定,加水后即可分解。 • 黄酮类化合物溶于浓硫酸、盐酸生成的佯盐,常常表现 出特殊的颜色,可用于鉴别。

H+ O
+
O
X-
γ
O
OH
三、酸性与碱性
(二)碱性
各种黄酮类化合物溶于浓硫酸后生成的佯盐所呈 现的颜色如下: •黄酮,黄酮醇类 •二氢黄酮类 黄~橙色, 并有荧光 橙(冷时)~紫红色(加热时)
•查耳酮类
•异黄酮,二氢异黄酮类 •橙酮类
橙红~洋红色
黄色 红~洋红色
四、显色反应
(一)还原试验
1. HCl-Mg(Zn)粉反应:是检查中药中是否有黄酮类化 合物的最常用的方法。
而在木质部坚硬组织,则多为游离的苷元。
概述
生理活性
• 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银杏叶总黄酮:具有扩张冠状 血管作用,用于治疗冠心病; • 芦丁、橙皮苷、d-儿茶素: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和 异常通透性作用,用作毛细血管性出血的止血药及治 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辅助药; • 水飞蓟素、次水飞蓟素:肝保护作用 ,临床上用于治 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 异甘草素、大豆素:具有类似罂粟碱的作用,解除平 滑肌痉挛。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

HO
O
OH
O
大豆素
六)噢口弄类; 硫磺菊素。定位与其它黄酮类不同。
67 HO
5 4
O2 CH
3 O
2' 3' OH 4' OH
6' 5'
硫磺菊素
七)花色素类; 矢车菊素、飞燕草素。
O+ HO
OH OH
OH OH OH
飞燕草素
八)黄烷醇类; 黄烷-3-醇的衍生物称儿茶素类,
OH
H
O
HO
OH
H
OH OH
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类型
类型
基本结构 类型
基本结构
黄酮 黄酮醇 二氢黄酮
O
O O
OH O O
O
二氢黄酮 醇 异黄酮
二氢异黄 酮
O OH
O
O
O
O
O
查耳酮
二氢查耳 酮
花色素
黄烷-3-醇
OH
黄烷-3,4-醇
O
OH
双苯吡酮
O
O+
A OH
O
橙酮
OH
O
OH OH
O
O
O C H
O
一)黄酮和黄酮醇类
黄酮类;
例:从槐花米中提取芦丁
槐花米加约6倍量水,煮沸,在搅拌下缓 缓加入石灰乳至pH8-9,在此pH条件下 微沸20-30分钟,乘热抽滤,残渣同上再加 4倍量水煎1次,乘热抽滤。合并滤液在 60-700C下,用浓硫酸调至pH=5,搅匀,静 置 24 小 时 , 抽 滤 。 沉 淀 物 水 洗 至 中 性 , 60oC干燥得芦丁粗品,于水中重结晶, 70-80oC干燥得芦丁纯品。

18种黄酮化合物

18种黄酮化合物

18种黄酮化合物1.⼉茶酸【中⽂名称】⼉茶酸【英⽂名称】 Catechin【⽤途】:可⽤作抗氧化剂。

与维⽣素E、⼭梨酸、L-抗坏⾎酸有协同的抗氧化效果,宜配合使⽤。

【物化性质】:淡黄⾊⾄淡褐⾊⾮结晶粉末。

对热稳定。

分d、L两种异构体,混合熔点132℃。

溶于⽔、⼄醇、丙⼆醇、⽢油等强极性有机溶剂,不溶于油脂。

在碱性介质中易被氧化。

L型的熔点为175~177℃,⽐旋光度[α]D20为-16.8。

d型的熔点为175~177℃,⽐旋光度[α]D20为+16.8。

2.表⼉茶素【中⽂名称】表⼉茶素【英⽂名称】Epicatechin【别名】EC, Epicatechol【分⼦式】C15H14O6【分⼦量】290.26806【化学分类】Catechins,Tannins【性状】⽩⾊粉末3.葛根素【中⽂名称】葛根素【英⽂名称】 Puerarin【别名】葛根黄素,葛根黄酮,黄⾖甙元8-C-葡萄糖甙【化学名】 8-beta-D-葡萄吡喃糖-4',7-⼆羟基异黄酮;4,7-⼆氢基-8β-D葡萄糖基异黄酮【分⼦式】 C21H20O9【分⼦量】 416.38【来源】为⾖科植物葛 Pueraria lobata(Willd.)Ohwi 根,野葛 P. thunbergiana Benth.根。

【物理性质】低含量的为棕⾊粉末,⾼含量为⽩⾊针状结晶粉末, mp 187℃。

甲醇中溶解,⼄醇中略溶,⽔中微溶,氯仿或⼄醚中不溶。

如果是针剂现在基本为要求99.5%以上的含量,⽽且有要求相关物质。

4.杨梅黄素(myricetin)5.葡糖苷(glucoside)【中⽂名称】葡糖苷【英⽂名称】glucoside【简介】⼀种以葡萄糖作为糖成分的配糖体。

是具有各种配质与葡萄糖还原基结合的结构,这类化合物总称为葡糖苷。

作为配质的有醇(例如⼭萝⼘叶⽚的甲基萄糖苷);酚(Vaccinium oxycoccus叶⽚的氢醌葡糖苷);异硫氰酸[例如芥(Brassica cernuaHemsl种⼦和⼭萮菜根茎的⿊芥⼦硫苷酸钾(sinigrin)];⾹⾖素;黄酮6.异槲⽪素【中⽂名称】异槲⽪素【英⽂名称】isoquercetin【物化性质】:⼜称异槲⽪素,罗布⿇甲素。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

常用CHCl3-MeOH作为流动相。
OH HO O
HO
OH O OH
OH
O
OH
O
硅胶柱色谱,以CHCl3-MeOH作为流动相
硅胶柱上各种溶剂的洗脱能力:
石油醚 < 苯 < 氯仿 < 乙醚 < 醋酸乙酯
< 吡啶 < 丙酮 < 乙醇 < 甲醇 < 水
(2) 聚酰胺柱色谱
原理: 通过分子中的酰胺羰基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上的酚羟 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吸附作用。
OH
O O OH
OH OH O O
2.6.2 柱色谱法
常用吸附剂或载体有硅胶、聚酰胺及纤维素粉等,
也有用氧化铝、氧化镁及硅藻土。
(1) 硅胶柱色谱:
此法应用范围最广,主要适于苷元的分离,异黄酮、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及高度甲基化的黄酮及黄酮
醇类。少数情况下,在加水去活化后也可用于分离
极性较大的化合物,如多羟基黄酮醇及其苷类等。
O
2
名称 黄酮醇类 Flavonols 异黄酮类 Isoflavones
三碳链部分 结构
O OH O
O
3
O
O
O
OH
O
O
其他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类型:
黄烷-3-醇类 Flavan-3,4-ols
O OH
橙酮类 Aurones
O CH
O
黄烷-3,4-二醇类 Flavan-3,4-diols
O OH OH
口山酮类 Xanthones
O
O
O
花色素类 Anthocyanidins
+ O
高异黄酮类 Homoisoflavones

中草药中共有的黄酮类化合物

中草药中共有的黄酮类化合物

中草药中共有的黄酮类化合物
中草药中共有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
1. 黄芩苷:存在于黄芩、黄柏、穿心莲等中草药中,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2. 槲皮素:存在于槲皮、栀子等中草药中,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作用。

3. 黄连素:存在于黄连、黄莲等中草药中,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4. 益母草素:存在于益母草、淫羊藿等中草药中,具有活血通经、抗炎、抗菌等作用。

5. 大黄素:存在于大黄、生大黄等中草药中,具有泻下、排毒、抗菌等作用。

6. 柚皮苷:存在于柚子皮、佛手等中草药中,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

7. 马钱苷:存在于马钱草、马鞭草等中草药中,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癌等作用。

8. 柴胡素:存在于柴胡、柴胡油等中草药中,具有镇静、抗抑郁、抗菌等作用。

以上只是一部分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中草药中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黄酮类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儿茶酸【中文名称】儿茶酸【英文名称】Catechin【用途】:可用作抗氧化剂。

与维生素E、山梨酸、L-抗坏血酸有协同的抗氧化效果,宜配合使用。

【物化性质】:淡黄色至淡褐色非结晶粉末。

对热稳定。

分d、L两种异构体,混合熔点132℃。

溶于水、乙醇、丙二醇、甘油等强极性有机溶剂,不溶于油脂。

在碱性介质中易被氧化。

L型的熔点为175~177℃,比旋光度[α]D20为-16.8。

d型的熔点为175~177℃,比旋光度[α]D20为+16.8。

2. 表儿茶素【中文名称】表儿茶素【英文名称】Epicatechin【别名】EC, Epicatechol【分子式】C15H14O6【分子量】290.26806【化学分类】Catechins,Tannins【性状】白色粉末3. 葛根素【中文名称】葛根素【英文名称】Puerarin【别名】葛根黄素,葛根黄酮,黄豆甙元8-C-葡萄糖甙【化学名】8-beta-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4,7-二氢基-8β-D葡萄糖基异黄酮【分子式】C21H20O9【分子量】416.38【来源】为豆科植物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 根,野葛P.thunbergiana Benth.根。

【物理性质】低含量的为棕色粉末,高含量为白色针状结晶粉末, mp187℃。

甲醇中溶解,乙醇中略溶,水中微溶,氯仿或乙醚中不溶。

如果是针剂现在基本为要求99.5%以上的含量,而且有要求相关物质。

4. 杨梅黄素(myricetin)5. 葡糖苷(glucoside)【中文名称】葡糖苷【英文名称】glucoside【简介】一种以葡萄糖作为糖成分的配糖体。

是具有各种配质与葡萄糖还原基结合的结构,这类化合物总称为葡糖苷。

作为配质的有醇(例如山萝卜叶片的甲基萄糖苷);酚(Vaccinium oxycoccus叶片的氢醌葡糖苷);异硫氰酸[例如芥(Brassica cernuaHemsl种子和山萮菜根茎的黑芥子硫苷酸钾(sinigrin)];香豆素;黄酮6. 异槲皮素【中文名称】异槲皮素【英文名称】isoquercetin【物化性质】:又称异槲皮素,罗布麻甲素。

黄色针状结晶(水),熔点225~227℃,几乎不溶于冷水,微溶于沸水,溶于碱溶液显深黄色。

黄色结晶),熔点206~208℃和232~236℃。

淡黄色针晶,熔点220~222℃(分解)。

结晶(热水),熔点230℃。

存在于锦葵科植物草棉(Gossypiumherbaceum L.)的花,夹竹桃科植物红麻(Apocynum lanci-folium Rus.)的叶中,也可化学合成制得。

动物实验具有降血压作用。

毛细血管渗透性等试验表明具有抗炎作用。

对棉蛉芽虫的幼虫有毒杀作用。

具有降酶作用,为田基黄治疗肝炎的有效成分。

7. 黄芩素【英文名称】:Baicalein【别名】:黄芩苷元,黄芩黄素,Noroxylin。

【化学名】:4H-1-benzopyran-4-one,5,6,7-trihy-droxy-2-phenyl-【来源】:提取来源:唇形科植物高黄芩的叶;并头草的叶和根;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种子和茎皮;车前科植物大车前的叶。

【性状】:黄色针状结晶(由乙醇中)【熔点】:264℃-265℃【溶解性】:溶于甲醇、乙醇、丙酮、醋酸乙酯及热冰醋酸,微溶于氯仿,溶于稀氢氧化钠呈绿棕色,但不稳定,易氧化成绿色。

【分子式】:C15H10O5【分子量】:270.24【旋光度】:-14°(水),-139°(吡啶)。

8. 杨梅黄素【中文名称】杨梅黄素【英文名称】myricetin;myricetol;cannabiscetin【别名】杨梅树皮素,杨梅酮(杨梅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

杨梅素,杨梅苷,杨梅甙,5,7-三羟基-2-(3,4,5-三羟基苯基)-4H-1-苯并呋喃-4-酮。

【分子式】:C15H10O8【分子量】:318.24【物化性质】:黄色针状结晶(稀乙醇,熔点357~360℃。

微溶于沸水,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氯仿和醋酸。

存在于杨梅科植物日本杨梅(Myrica nagiThunb.)的树皮,杨梅(M. rubra Sieb.etZucc.)的树皮中。

也可化学合成。

具有抗菌、抗癌、祛痰、利尿、升高血压等作用。

其抑制眼醛糖还原酶的作用可能对治疗糖尿病、白内障有用。

9. 三叶豆甙【中文名称】三叶豆甙【英文名称】Trifolin【别名】车轴草甙【分子量】448.38【物化性质】黄色粒状晶(甲醇),mp253~254℃,[α]21/D-36°(c=0.15,甲醇)。

药化作用浓度为50μg/mL时,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为16.1%。

【成分分类】黄酮甙flavonoidal glycoside10. 紫云英苷【中文名称】紫云英苷【英文名称】Astragalin【别名】紫云英甙; 黄芪苷【分子式】C21H20O11【分子量】 448.3811. 槲皮素【中文名称】:槲皮素【中文别名】:栎精,槲皮黄素【英文名称】:Quercetin,Meletin , Sophretin【植物来源】: 壳斗科植物伊比利亚栎Quercus iberica 皮和叶,小檗科植物红八角Dysosmaveitchii(Hemsl.et Wils.) Fu,金丝桃科植物红旱莲(湖南连翘)Hypericum ascyron L.全草,夹竹桃科植物红麻 Apocynum lancifolium Rus. 叶。

【分子式】:C15H10O7【分子量】:302.23【含量】:98%【分子结构式】:12. 毛地黄黄酮【中文名称】:木犀草素【英文名称】:Luteolin【中文别名】:黄色黄素黄示灵5,7,3′,4′-四羟基黄酮毛地黄黄酮【分子式】:C15H10O6【分子量】:286.23【物化性质】:木犀草素属于黄酮.,熔点:328℃-330℃(一水合物)微溶于水,溶于碱溶液【临床应用】:木犀草素抗菌、抗炎、心血管作用、解痉、祛痰、抗癌、抑酶作用,抗氧化剂、利尿利胆。

【化学名】:5,7,3′,4′-四羟基黄酮【产品简介】:木犀草素为黄色晶体,属于黄酮. 熔点:328℃-330℃(一水合物)微溶于水,溶于碱溶液(一水合物)含量 98%以上(HPLC) (%)13. 山萘酚【中文名称】:山萘酚【英文名称】:Kaempferol【中文别名】:3,4,5,7-四羟基黄酮【分子式】:C15H10O6【分子量】:286.24【产品简介】:有害物质,-20℃保存,熔点: 276&ordm;溶于乙醇:20mg/ml(常温下)外观: 黄色粉末。

用途: 制造专用医药品安道尔班系列专用医药14. 芹菜素【中文名称】:芹菜素【英文名称】:Apigenin【中文别名】:芹黄素,4,5,7-三羟基黄酮【分子式】:C15H10O5【分子量】:270.24【检测方法】:HPLC【物理性质】:黄色粉末,熔点347-348℃,几乎不溶于水,部分溶于热酒精,溶于稀KOH溶液。

15. 异鼠李素【中文名称】异鼠李素【英文名称】Isorhamnetin【化学名】3,5,7-三羟基-2-(4-羟基-3-甲氧基苯基)苯并吡喃-4-酮【分子式】C16H12O7【分子量】316.27【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 fhamnoides L.的果实。

【物理性质】淡黄色针状结晶,熔点307°C【药理作用】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

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跌扑瘀肿、瘀血经闭。

16. 杜鹃素【中文名称】杜鹃素(中药祛痰镇咳平喘药)【英文名称】Farrerol【中文别名】法尔杜鹃素【成分】本品为杜鹃花科植物满山红,所含祛痰有效成分已能人工合成。

【性状】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熔点229-232℃。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易溶于丙酮。

【药理作用】本品具有粘痰溶解作用,用后可使痰内酸性粘多糖断裂,痰的粘滞性降低,痰液变稀,易于咯出。

因此,痰量逐渐减少,咳嗽亦减轻。

17. 栀子宁【中文名称】栀子宁【英文名称】Gardeniae【别名】黄栀子,山栀子【科属】茜草科【形态特征】具六稜及六刀状可作染料或入药18. 白杨黄素【中文名称】:白杨黄素【英文名称】:Chrysin【别名】:白杨素,5,7-氢黄酮,5,7-二羟基黄酮,柯菌【分子式】:C15H10O4【分子量】:254.24【检测方法】:HPLC【物理性质】:淡黄色棱柱形结晶熔点285℃,溶于氢氧化碱溶液,室温下溶解丙酮,微溶于乙醚、乙醇和氯仿,不溶于水。

【药理作用】:白杨素能抗癌、降血脂、防心脑血管疾病、抗菌、消炎等【产品来源】: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种子、茎皮【生产工艺】:主要由醇提、萃取、层析、结晶等工序完成【保存方法】:阴凉干燥、避光、避高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