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浦东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黄浦区2016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

黄浦区2016年度初三语文一模试题2016-1(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考生注意:1、本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草枯鹰眼疾,。
(《观猎》)2、,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3、八百里分麾下炙,。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
(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人名)。
(2分)7、下列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揭示的哲理最相似的一项是()(2分)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C、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8分)孔孟论学(节选)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
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奕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8、选文的作者孟子是时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0、孟子所说的关于弈秋的故事,意在告诫齐宣王:。
后来从以上节选部分还延伸出一个成语:(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管仲束缚①,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②封人③而乞食。
2016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综合运用汇编答案

2016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综合) 答案(运用汇编.虹口区:11.综合运用(三分)的读书活动,“班班有书声”班级为了响应学校倡导为活动编制有趣味的知班委会建议全班同学出谋献策,请你来完下列三个竞赛题缺少精准的答案,识竞赛题,成。
《煮酒论英雄》中曹操问刘备天下英雄,刘备回答24. 是这样三个人,根据已有答案,分别填入空格内(3分)称八俊,威震九C 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州: BA 血气方刚,江东领袖:A.孙策B.刘表C.袁绍25.请为下列两个赛题提供答案。
(4分)(1)下列名人中不属于明清小说家的一项是(C)A.施耐庵B.吴敬梓C.郑燮D.蒲松龄(2)下列作品中和其他不同类型的一项是(D)A.《煮酒论英雄》B.《范进中举》C.《明湖居听书》D.《白洋潮》26.《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挑着一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走得肚中饥饿,午时分,4‘三碗不过岗'。
”(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字:分)“三碗不过岗”是绝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它究竟蕴含着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妙的广告词。
答两点:)既劝诫常人(2(1)宣传酒的醇厚浓烈,吸引食客;不贪杯,又刺激有海量者多饮;4分))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以增加收入。
(3〈嘉定区:三、综合运用(11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23——25题(11分)号”线将联通于上海迪斯尼乐材料一:上海地铁“11园与江苏花桥,是上海目前运营里程最长、站点最多,也是一条独具特色旅游观光速度最快的单一地铁线路,线,仅嘉定段就精彩纷呈。
.号”线采用英语、普通话报站,11材料二:上海地铁“班里的同学展开了热烈也许将来还要用上海话报站呢,的讨论。
用国际友人频繁光顾,慧慧:上海是国际大都市,英语报站确很有必要。
许多国际大都市都只有自我觉得没有必要。
林林:己国家的母语报站哦。
与其用上外地人又听不懂。
莺莺:上海话蛮土的,海话报站,不如用普通话报两遍。
号”线沿途风景11 地铁“材料三:线嘉定段游览内容起往返时间讫景点点发车南翔古江南园林的典范,绿竹荷罗5:30 山漪园池美不胜收。
语文一模试卷习题包括答案杨浦.docx

杨浦区 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2017年1月[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 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0 分)(一)默写(15 分)1.昨夜江边春水生,。
(《观书有感(其二)》)2.,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雪尽马蹄轻。
(《观猎》)4.六十而耳顺,,。
(《孔孟论学》)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 7 题( 4 分)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 词中的“卷”字,既写出了出猎场面的,更表现了出猎者的精神面貌。
(2分)7.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本词开篇“聊” “狂”两字,虽不乏激愤之情, 但更多见作者豪迈气概。
B.本词中词人以孙权、冯唐自比,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
C.本词结句卒章显志,传神描绘了作者驰骋于沙场、为国杀敌的英雄形象。
D.本词表面写的是一次秋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
(三)阅读下文完成8— 10 题( 9 分)黔之驴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②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作者是代著名文学家。
( 2 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4 分)A.第①段交代了黔之驴的由来及虎初见驴时的反应。
浦东新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7届浦东新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浦东新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50分)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诗文阅读 (40分)(一)默写(15分)1.草枯鹰眼疾,。
(《观猎》)2.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3.,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4.向来枉费推移力,。
(《观书有感(其二)》)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这首词的作者是(姓名),词牌名是。
(2分)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不识”是因“少时”纯真无知,“识尽”是因“而今”饱尝忧患。
B.上片抒发少时不谙世事的闲愁,下片感慨当下“欲说还休”的悲愁。
C.上片慷慨豪放,下片哀婉凄绝,上下两片的词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却道天凉好个秋”一句,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之“愁”的深沉厚重。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记承天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画线句中“”交代了作者夜游的起因。
(3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标题的意思是记述作者夜游承天寺之事。
B.张怀民与作者的遭际相同、情感相通。
C.“水中藻荇交横”描绘出清澈空明的月色。
D.本文意在表达作者对悠闲安逸生活的追求。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甲文鉴 得归乡里。
于时所在饥荒,州中之士素有感其恩义者,相与资赡 。
浦东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

浦东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内容预览:浦东新区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的答案在答题卷中完成,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42分)(一)默写(18分)1.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2.,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登高》)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剪梅》)5.子曰:“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6.酿泉为酒,。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第7——8题(4分)四块玉?别情(元)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7.曲中“杨花雪”的意思是(2分)8.下列选项对此曲理解适当的一项是()(2分)A.“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写出了女子与爱人在分别之时,难舍难分,哀婉凄切之情。
B.“凭阑袖拂杨花雪。
”作者凭栏远眺,凝望爱人远去的背影,伤心欲绝,眼前美景却衬托的是离别的悲情。
C.此曲的末尾,把相思之苦推向高潮。
写出了与爱人别离的伤痛,以及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全曲围绕“送别”,在写出女子与爱人别离后的难过的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女子不顾山水之隔,要去与恋人团圆的急迫心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016年上海市浦东区初三一模与二模语文试卷(以及答案)

2016年浦东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风劲角弓鸣,(《观猎》)2、,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其二》)3、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5、青山绿水,。
(《天净沙·秋》)(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
(4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梁州”和“天山”都代指。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觅封侯”写出了诗人当年建功立业的抱负。
B、“尘暗旧貂裘”流露出诗人消极颓废的情绪。
C、“胡未灭”三句写出诗人悲愤、不甘等复杂感情。
D、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
(8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完成下列基础题。
(5分)①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的作者是;乙文选自《》一文。
(2分)②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9、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作者“处江湖之远”不忧其民;B、乙文作者“以物喜,以己悲”。
C、甲乙两文的作者都以百姓之乐为乐;D、两段选文中加点词“归”的意思相同。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自言改过,且曰:“子既以赦宥①,幸无使王烈②闻之。
”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③遗之,或问其故,烈曰:“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语文一模试题(Word版,含答案)

浦东度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满分:150分 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2018 • 1 •一、 文言文(40分)(一) 默写(15分)1、 向来枉费推移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 ,尘暗旧貂裘。
3、 了却君王天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弛担持刀。
5、 山水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霜”在词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 以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狂”在这里不是狂妄、疯狂,而是有“激情”“豪情壮志”的意味。
B 作者在云中以孙权、魏尚自比,希望能重新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C “酒酣胸胆尚开张”表明词人在尽情畅饮之后胸襟开阔,更显豪情。
D 词中描写了出猎情景,抒发了作者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迈气概。
(三) 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题(9分) 岳阳楼记(1)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檣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 极而悲者矣。
(2)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____________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8、 选文作者是 (朝代)的 。
(2分)9、 选文①、②段凑够听觉角度描写的句子分别是、 。
2016届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5学年浦东新区第一学期初三质量检测(2015.12.28)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阅读(共39分)(一)默写(15分)1、风劲角弓鸣,。
(《观猎》)2、,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其二)》)3、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5、青山绿水,。
(《天净沙·秋》)(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
(4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梁州”和“天山”都代指。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觅封侯”写出了诗人当年建功立业的抱负。
B、“尘暗旧貂裘”流露出诗人消极颓废的情绪。
C、“胡未灭”三句写出诗人悲愤、不甘等复杂感情。
D、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
(8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完成下列基础题。
(5分)①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的作者是;乙文选自《》一文。
(2分)②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9、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作者“处江湖之远”不忧其民;B、乙文作者“以物喜,以己悲”。
C、甲乙两文的作者都以百姓之乐为乐;D、两段选文中加点词“归”的意思相同。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自言改过,且曰:“子既以赦宥①,幸无使王烈②闻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浦东新区2016年度初三语文一模试题2015-12(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考生注意: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风劲角弓鸣,。
(《观猎》)2、,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其二)》)3、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学而不思则殆。
(《孔孟论学》)5、青山绿水,。
(《天净沙·秋》)(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
(4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梁州”和“天山”都代指。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觅封侯”写出了诗人当年建功立业的抱负。
B、“尘暗旧貂裘”流露出诗人消极颓废的情绪。
C、“胡未灭”三句写出诗人悲愤、不甘等复杂感情。
D、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
(8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完成下列基础题。
(5分)①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的作者是;乙文选自《》一文。
(2分)②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9、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作者“处江湖之远”不忧其民;B、乙文作者“以物喜,以己悲”。
C、甲乙两文的作者都以百姓之乐为乐;D、两段选文中加点词“归”的意思相同。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自言改过,且曰:“子既以赦宥①,幸无使王烈②闻之。
”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③遗之,或问其故,烈曰:“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
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④之中,行路老父担重。
人代担行数十里。
问姓名,不以告。
翌日,老父失剑于路。
人拾而守之,还见之,前者代担人。
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
烈遂使人推⑤之,乃昔时盗牛者也。
【注】①宥:原谅、赦罪。
②王烈:三国时人,以品德高尚闻名;③端:古布帛长度名。
④闲年:隔年。
⑤推:推举,褒奖。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盗者自言改过()(2)幸无使王烈闻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
12、根据本文情节内容填空。
(2分)——王烈嘉奖知耻恶者——盗牛者行善受人敬。
13、下列启示与选文无关的两项是()()(4分)A、要充分相信别人。
B、知耻恶者能从善。
C、要勇于改正错误。
D、行善意在图回报。
E、要宽恕他人的过错。
二、现代文(共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
(19分)灶头画①灶头画是民间艺人用水彩、水粉等颜料绘制在农家柴火灶上的各种吉祥图案和花边纹样,又称“灶画”、“灶壁画”。
②据资料记载,灶头画大约起源于隋唐,兴盛于明清,距今将近1500年了。
在江南农村,“有家必有灶,有灶必有画”。
③灶头画主要绘制在灶身、烟箱、灶山、灶帽上。
灶头画相传与供奉、祭祀灶神有联系,一般以吉祥喜庆为主题,主要有神像、历史故事、山水风景、动物植物等题材,常见的图案有“迎财神”、“拜灶君”、“松鹤延龄”、“鲤鱼跳龙门”。
民间艺人依灶而画,适形造型,随笔运行,一气呵成,不讲究所绘景物的造型是否准确,只求大红大绿、大吉大利,以寄托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④灶头画结构主次分明。
主体画面有单幅和多幅之分,单幅灶画构图完整、造型简单;多幅画面组合时,大小有别,错落有致,图文并茂。
灶头画的花边纹样也很有特点,它既是单幅的边饰,又是多幅画面组合的通联图案,尤其是通过各种回纹式的、水波式的、竹节式的装饰,将不同内容的画面衬托得鲜艳夺目,一眼望去像是多景式集中展示的壁画。
⑤灶头画()特殊的文化表征,()有与众不同的技术工艺。
⑥在颜料调制上,灶头画大多使用水粉或水彩,基本色为红、黄、蓝三原色。
为使颜色鲜艳且能渗入灶壁不流滴,嘉兴民间艺人摸索出一种特殊的颜料调制方法,即在各色颜料中掺入白酒进行调制。
作画时颜料因酒精的挥发,很快渗入石灰灶壁。
这种在水粉或水彩中调入白酒的技法,已广泛运用于灶头绘画中。
⑦在绘画技法上,灶头画通常采用湿壁作画,就是在灶壁石灰尚未全干的时候开始作画。
这样画上去的色彩容易渗入潮湿的灶壁,色彩与壁面混在一起,日后随着灶火的烘烤加热及自然挥发,灶壁面渐干,灶上所绘的图画、纹样历经十载二十载不脱落、不褪色。
这种画法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一种壁画画法——“湿壁法”十分相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⑧灶头画是江南民间壁画艺术中的瑰宝,是我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的建设,煤气灶逐渐取代了传统柴火灶,灶头画逐渐被印有吉祥图案的现代瓷砖所取代,灶头画艺人也越来越少。
政府与民间正在积极行动,采取一系列措施,抢救与保护灶头画艺术。
如今,灶头画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盐博物馆“泥香室”陈列的灶头画图片,成了对当地青少年进行民间艺术教育的活教材。
14、灶头画“与众不同的技术工艺“具体是指(1);(2)。
(4分)15、第⑤段括号内填写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之所以是因为B、只要就C、除了还D、虽然但是16、第⑦段中画线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3分)17、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灶头画历史悠久,在江南农村流传很广。
B、灶头画依灶而画,题材单一而内容丰富。
C、花边纹样是灶头画的次要部分。
D、灶头画艺术体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E、灶头画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得到很好的保护。
18、把下面这段蚊子插入选文②③段之间,有没有必要?为什么?(5分)江南农家灶头的形状有三类:一是花篮形,人称“花篮灶”;二是长方形,人称“小方灶”;三是书桌形,人称“桌灶”。
灶的大小按家庭人口的数量和需要,砌成两眼灶、三眼灶、四眼灶。
灶头看似简单,但构造极其复杂,灶的正面有灶脚、灶身、灶台、烟箱、灶山和灶帽等;背面由下灶山、烧火口、出灰口等几个部分组成。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1分)心守一事①人生在世,能够结识几个隐藏民间的高手,是福气,也是运气。
②三月份的时候,我随朋友去普洱澜沧,专程采访做了一辈子茶的茶妈妈。
第一眼见到茶妈妈,觉得她真年轻,完全看不出她已经六十多岁了。
茶妈妈穿戴着布朗族的传统服饰,站在茶树林小路旁的一棵树下,双手交叠在身前,面带笑容,欢迎每一个前来参加茶祖祭祀的客人。
③祭茶祖仪式那一整天,茶妈妈都很忙,我只有短暂的机会与她面对面聊天。
从十六岁开始,她就在景迈山上学习制茶,一做就是四十多年,从一个小小的学徒做到古茶公司的老总。
她把这片高原深山上的古茶园当成自己的孩子,也当成家,浑然不觉劳累寂寞。
她清楚地记得景迈山有多少棵古茶树,也清楚地知道,熟茶发酵时,应该洒多少水、开多大窗、盖多厚的被子。
直至现在,她年纪大了,依旧会亲自去茶园采摘茶叶、制茶。
她不是茶商,而是茶人。
我问她:“茶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梦想?毕生追求?”她看着我,笑着摆了摆手:“没有那么伟大,我只是喜欢茶。
”④我还认识几个一辈子坚守一件事的人,他们都鲜为人知。
⑤老鲁,他在街上摆一个水果摊,就养活了全家老少,儿子还是研究生毕业。
平时,像老鲁这样的人,挤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你根本不会发现他这人有啥不平凡的地方,更不知道他有绝技在身。
正月里的一天,老鲁邀我上山,他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开始模仿马在奔跑,受惊、疲惫时的不同叫声,简直惟妙惟肖,让我叫绝。
老鲁说他还会模仿虎xiào猿tí、虫鸣鸟叫、雨打风吹等各种声音,这是他从小开始独自一人在山上练成的。
我问老鲁:“你的口技这么好,为啥不去《星光大道》表演?”他嘿嘿一笑说:“没啥意思没啥意思,我也就是找个乐。
”⑥老朱个能在在米粒上刻字的人。
他用一把小钳子夹住一粒大米,用一支缝衣针大小的特制刻字笔,几分钟就能把“粒粒皆辛苦”五个字刻在了米粒上,当然,要用放大镜看。
老朱是十多年前练就这个绝活的,我建议他用这门绝活去挣点钱,他笑着说:“我这活,是用来养心的。
”我曾经想找他学学,老朱摆摆手对我说:“这活可不容易练,要耐得住寂寞。
”⑦老柏是一个诗人,早年写了很多诗,但名声不大。
过了六十岁,他开始惜墨如金,一年也就写十多首,读他诗的人更少。
有一年秋天,他一个人在巫峡,满山红叶如霞,他在诗里写道:“黄昏时分热烈的峡谷,像为人布置的新房,而我只在幽暗处,静静守望……”他的诗句,仿佛在沸水里滚煮过,拎出来却又平和冷静,像是自言自语。
我看见平时的老柏,大多是紧闭嘴唇,有时刚一张开嘴巴,又迅速合上了,让你感觉是早期无声黑白电影里的一个人物。
在这个崇尚物质的时代,像他这样追求精神享受的诗人是稀缺的,也注定是寂寞的。
⑧还有我认识的纺棉花的吴大爷、做传统老秤的张胡子、在屋顶上顶一锅盖唱京剧的宋二宝……我偶尔与这样的寂寞高手相处,感觉自己平淡的日子,也涌动着热烈的人间烟火。
⑨心守一事,一生专注。
当一件事情成为你生命中心甘情愿的必须时,你就能忍受寂寞和艰辛;有了这样的态度,在任何领域,不管做什么事,都可能成为高手。
19、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虎xiào猿tí()。
(2分)20、第③段加点词“茶人”的意思是(3分)21、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表。
(8分)22、对选文主旨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能够结识几个隐藏民间的高手,是福气也是运气。
B、不必追求梦想,只要自己喜欢,人生就有意义。
C、一生只需做一件事,不要因贪多而事事无成。
D、专注一事,甘于忍受寂寞艰辛,才能成为高手。
23、请从语言表现力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的妙处。
(5分)三、综合运用(11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1分)【材料一】从2006年“中英诗歌进地铁”,到2010年“当诗歌遇上地铁”,再到2015年“中外诗歌进地铁”,上海地铁已经举办了三次诗歌进地铁活动。
今年,“中外诗歌进地铁”系列活动以“穿越时空激荡心灵”为主题,在上海地铁全网14条线各打造一列“文化列车”,用“车、墙、屏”全方位展示近200首中外经典诗歌,营造优雅美好的地铁文化氛围。
【材料二】2012年,上海充分利用城市地铁公共空间,积极实施“文化地铁”工程,制订了《上海地铁公共文化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文化展览、展演、展示等“进地铁”系列活动,使乘客在不经意间便能惬意地享受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