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初三中考语文-2016年一模课外文言文(模考试题)

初中初三中考语文-2016年一模课外文言文(模考试题)

曹冲救库吏太祖①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

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②,犹惧不免。

冲谓吏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

”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③。

太祖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④固柱乎?”一无所问。

【注释】①太祖:曹操。

②首罪:自首请罪。

下文的“自归”也有自首的意思。

③闻:报告。

让……听到。

④县:通“悬”。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

(4分)(1)其主不吉 ( ) (2)今单衣见啮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冲于是以刀穿单衣13.4分)14.联系上下文,“”中填入合适的词语,应该是。

(2分)A.惊B.怒C.问D.笑11、(1)它的⑵被12、(2分,关键词“以”、“穿”)曹冲于是拿着刀戳穿(自己的)单衣13、(4分)单衣见啮(迷惑太祖)为库吏解围做准备14、(2分)D孙泰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

泰妻即姨妹○1也。

先是姨老矣,以二子○2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取其女弟○3。

”姨卒,泰娶其姊。

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

”众皆服泰之义。

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

【注释】○1姨妹:姨母的女儿○2二子:两个女儿○3女弟:妹妹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少.师皇甫颖少()(2)泰亟往还.之还()12、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那人身体有残疾,不嫁我孙泰就能出嫁了。

B.那人身体有残疾,不嫁我孙泰就不能嫁了。

C.其中一人身体有残疾,不嫁我孙泰就不能嫁了。

D.其中一人身体有残疾,不嫁我孙泰就能出嫁了。

13、孙泰“操守颇有古贤之风”的具体表现:○1;○2。

(4分)14、文中与“古贤之风”相照应的一个词是。

(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11、(1)小时候(2)归还(每格2分,共4分)12、B(2 分)13、①没听从劝告,娶了身体有残疾的姐姐②归还了银灯台(每格2分,共4分)14、义〔2分)孙期传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

南京市六合区2016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南京市六合区2016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南京市六合区2016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南京市六合区2016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6分)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诗句。

(4分)故山南望何处,秋草连天独归。

(唐刘长卿《瓜步送客》)2.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诗经周南》)(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5)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6)▲,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7)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8)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

(朱自清《春》)(9)人生征途中,我们总会遭遇挫折,这时我们不妨借用李白《行路难》中“▲,▲”两句诗来激励自己,努力到达理想的彼岸。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标致奥秘深恶痛极B.窒息驱除温声细雨C.萧瑟籍贯奄奄一息D.凌驾苍芒通霄达旦4.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填空。

(3分)前人对南京的评价中,有三句话最让南京人引为自豪:一是诸葛亮说的,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二是吴敬梓说的,金陵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三是朱自清说的,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

南京的山川形势,人物风流,古迹名胜,着实令人艳羡,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节选自薛冰《家住六朝烟水间》)(1)给加点字注音。

(2分)虎踞(▲)艳羡(▲)(2)“金陵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语出自清代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

上海市嘉定区2016届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上海市嘉定区2016届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6年嘉定区初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饯塘湖春行》)3.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

(《蝶恋花》)4.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

(《诉衷情》)5.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二)阅读下句,完成第6-7题(4分〉【甲】酒酣胸胆尚开张,鬂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乙】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诉衷情》)【丙】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6.以上作品都属于___ __(体裁)(2分)7.下列对以上作品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都反映了作者的壮志未酬的悲愤。

B.都表现出作者对前途无望的悲观。

C.都以鬓发的渐白衬托内心的悲叹。

D.都应以深沉、悲壮的情感来朗读。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題(9分)【甲】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乙】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丙】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知识积累表。

(6分)A.甲段改为“为人五,窗八,篛,篷,楫,炉,壶,手卷,念珠各—”表达效果更好。

B.乙段“撤屏视之,一人、一桌、—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而已”二字可以删去。

C.丙段交代了和作者一同游小石潭的还有哪些人,这是古人写游记作品常用的一种格式。

2016年上海市静安、青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6年上海市静安、青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6年静安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2._________________,闻郎江上唱歌声。

(《竹枝词》)3.此生谁料,心在天山,__________。

(《诉衷情》)4._____________,不逾矩。

(《孔孟论学》)5.问今是何世,__________,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丑奴儿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口口而今识尽愁滋味,口口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以下内容中与辛弃疾无关的一项是()(2分)A.南宋 B.豪放派代表词人B.班超投笔从戎 D.与陈亮志同道合7.根据作品内容,以下关联词语填入空格后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2分)A.因为……所以……B.虽然……但是……C.只有……才…… D.即使……也……(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清】郑燮①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②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③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

即如<</span>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

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

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8.本文所反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其弊端作者直接论述了两点,依次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点请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9.以下语句和本文第③段中作者所主张的读书之法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C.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D.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有曹太守其人,新屋落成欲图其楹庑,搜罗画家。

北京市朝阳区2016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北京市朝阳区2016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一)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

(共20分)(一)古诗文积累(共8分)2016年 5月,朝阳区开展了“书香浸润人生”的诵读展示活动。

同学们在吟、诵、品、尚的过程中,提高了人文素养,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作为活动的一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列诗句中描写战斗生活场面的一项是(2分)A.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下列诗句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春光烂漫时节,海棠花溪游人如织。

溪岸边,花树下,小径旁,处处绿草如茵;西府、贴梗、八棱、垂丝 ... ... 各色海棠,千姿百态,争奇斗妍,令人应接不暇。

如果你也欣赏到了这种迷人的景致,会联想到哪联古诗?请简要说出这种情景为什么会让你联想到所写的古诗。

(4分)答:(二)名著阅读(共12分)4.阅读连环画,完成第(1)—( 4)题。

(共 8分)( 1)结合连环画的内容,推断 A处的人物是 ________。

( 2分)( 2)阅读第 9副画,简要写出当年曹操厚待“将军”的事例。

(2分)答: _________( 3)从连环画的内容来看。

曹操是在_______战败之后落荒而逃的。

(只填序号)(2分)A. 官渡之战B. 夷陵之战C.赤壁之战D. 徐州之战(4)“批评”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是用简洁的语言在文中空白处写上点评或注解的内容,表达自己的阅读时的体会和思考。

毛宗岗对曹操的“三笑一哭”批注道:“宜哭反笑,宜笑反哭,奸雄哭笑,与众不同。

”请你结合对《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了解,谈谈如此批注的依据(2分)答: _________5. 阅读《红岩》,完成第(1) -(2) 题。

( 4分)(1)在白公馆,面对徐鹏飞给出的选择,成岗朗诵了《我的“自白书”》。

2016年广州市海珠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6年广州市海珠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5学年第二学期海珠区九年级综合练习语文试卷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座位号;同时填写考生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将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5分)一、(6小题,20分)1.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骸.骨/惊骇.亘.古/断壁残垣. B.滑稽./绮.丽威吓./千山万壑.C.懊.悔/执拗.累.计/果实累累.. D.伫.立/贮.蓄恻.隐/深不可测.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须臾题纲相形见绌影影绰绰B.蓬勃簇新枭枭烟云销声匿迹C.琐屑撩拨猝然长逝如坐针毯D.佝偻赡养粗制滥造毛骨悚然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看完《疯狂动物城》后,同学们都津津..着执着于梦想的兔警官朱迪、诙谐幽默的..乐道狐狸尼克及说话做事缓慢的树懒“闪电”。

B.伟大的文学作品浸满了创作者的心血,每一个章节,每一段话语,每一处文字,甚至每一个标点,都是作者费尽心机....的结果。

C.在两亿零八百万年以前,地球上又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的灾难发生了,首当其冲....的是海洋生物,一部分陆生动物也未能幸免。

D.《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这些家书是一位严厉、尽责的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导,凝聚着父母亲对子女的深切期望。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地震之后的救灾工作千头万绪,但最重要的当务之急是要先提供足够的避难处所来安置当地灾民。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6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6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读赋宜纵水狂呼可以旋风
1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 分) (1)吹笙鼓.瑟以扬芳 (3)恨.其易竭
(2)空山悲号. (4)苦于艰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 分)
宜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
13.曹同学根据甲文提出了阅读名著的建议,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读《水浒传》宜舞枪弄棒以助兴。
间。不知是风抑或鸟雀带来的草籽,草的家族便在此扎根发芽,一代又一代,故事在秋风里摇曳着。
昔日,我们村就有窑场,烧过青砖、烧过青瓦,村里却没有几处青瓦堂舍。“满朝朱紫贵,不是养蚕人。”
我总觉得青瓦的诞生向来都不是为布衣百姓,过去在乡村,只有有钱的乡绅才能盖起瓦屋,百姓都是黄土和
泥筑墙,麦草、稻草、茅草作瓦,柴扉为户,家有老小,外加一头驴,一头猪,一群鸡,一只看家的黑狗,
4.下列加点字 注音全对 的一项是 (
)(2 分)
A. 潜.(qián)行
脸 颊.( x iá)
一气 呵.(hē) 成
B. 拮据.(jū)
怪 癖.( p ǐ)
奄.( yān)奄 一息
C. 星宿.(sù)
匀 称.( c hèng )
断壁 残垣.(yuán)
D. 绯.(fēi) 红
挑 剔.( t ī)
怒不 可遏.(è)
战事不休。三苦“ (2) ”,三春之时仍白雪覆盖。
征人怨何其深!诗人运用了昭君青冢的典故,意在
(3)

(1)a:
b:
(用诗中词语填空)(1 分)
(2)
(根据语段内容,填写一个字)(1 分)
(3)
(2 分)
(二)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回答问题。(20 分)
【甲】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16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16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16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一、积累运用(3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挫折(cuò)奖券(juàn)创伤(chuāng)义愤填膺(yīn)B.模板(mó)木讷(nè)内疚(jìu)锐不可当(dāng)C.解元(jiè)教诲(huì)处子(chǔ)前仆后继(pū)D.颔首(hán)巢穴(xué)宽恕(shù)满载而归(zǎi)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莱昂纳多在第88届奥斯卡奖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我们不要把地球给予我们的一切看做天经地义,就如我不会把今晚的荣耀看做理所当然.”B.我们学生与其停在原地自怨自艾自己,还不如从现在开始努力,争取下次的成功C.两会期间,新闻发言人傅莹声称:社会上慈善组织蓬勃发展,像雨后春笋一样,这代表着我们国家文明的提升D.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漫画家们未雨绸缪,努力寻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漫画创作之法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针对社会关注的“校园欺凌”事件,教育部长表示,要坚决制止、坚决防范此类事情,尽最大努力使发生率降到最低B.19日,白岩松第二次登上“扬州讲坛”演讲时认为:天下大事,都是从细节开始做起;所以,所有的事不是从大事开始,就是从小事开始C.3月,首届红山樱花节正式开门迎客,近两万株樱花竞相绽放,织成了一幅天然的瑰丽画卷.D.15人小分队开发的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了韩国围棋手李世石,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机器的胜利,而是一群人战胜了另一个人4.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A.“亲”“尘”“羊”“舌”这四个字都是上下结构B.“险象迭生”“独立思考”“沧海桑田”“大名鼎鼎”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C.“鲁迅从年轻时代起,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伟志向.”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鲁迅立下志向”D.“只有每一个扬州人都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规范,才能将扬州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城市’,扬州也才能真正彰显它迷人的魅力.”这个复句的第一层是递进关系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散文《春》《绿》《背影》都是朱自清的代表作,前两篇都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背影》则表达了父子之间的深情B.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以完全写实的手法描写了格列佛游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故事,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C.孔子及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写的《论语》,孟子及其弟子编写的《孟子》,与《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D.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赞美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同为宋代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政治抱负6.根据拼音写汉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撷取(xi) 馈赠(ku) 谆谆教导(zhūn) 恪尽职守(k)B.默契(q) 迤逦(lǐ) 戛然而止(ji) 如法炮制(po)C.缄默(jiān) 戏谑(n) 浑身解数(xi) 苦心孤诣(y)D.喷薄(b) 阔绰(chu) 鲜为人知(xiǎn) 鳞次栉比(zh)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热忱娇健险象环生一泻千里B.阴霾羁绊持之以恒兴高采烈C.拂晓沉湎妇儒皆知锐不可当D.曙光桑梓因地治宜迫不及待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非友好关系是双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B.在读书汇报会上,李文同学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D.韩文佳同学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中脱颖而出,进入全国35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型文化传承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

B.我市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作为环保目标,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存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

C.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空中无线网络服务的乘客愿意牺牲舒适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服务。

D.《新华字典》自1953年起,历经10余次大规模上百名专家学者的修订,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高的字典。

5.对下面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杂诗近寒食雨草萋萋,著①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注释】著:吹拂A.前两句描写了春天芳草萋萋、风吹麦苗、绿柳拂堤的景象。

B.三四句的意思是同样有家归不得,杜鹃你还是不要再啼叫了。

C.这首七言诗的朗读节奏均为二二三式,句式整齐划一,从而加强了诗歌的韵味。

D.整首诗写得委婉曲折,表达了游子思乡,有家归不得的感伤之情。

二、积累与运用(共15分)6.名著阅读。

(4分)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B.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

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

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B段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

7.阅读下面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提取主要信息。

(2分)2 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MH370客机失联后,我国交通运输部、国防科工局、国家海洋局、中国海警局、军方等有关部门共派出18艘船只与军舰、8架直升机、5架固定翼飞机,协调66艘过往中国商船和20艘渔船协助搜寻,动用21颗卫星并协调国外,16颗卫星提供数据支持,全方位搜寻。

截至4月28日,中国政府已累计为在京家属开展医疗和心理巡诊8067人次、医疗处置1138人次、心理干预797人次,为262名有需要的家属安排体检,组织航空航天和法律等领域专家举办专业知识咨询讲座6次,1000余人次参加。

8.综合性学习。

(3分)莱芜地处泰沂山区中段,钟灵毓秀,旅游资源丰富,山、水、林、洞,峡、泉、潭、瀑,种类齐全。

有水光潋滟的雪野湖、沟深壑险的齐鲁大峡谷、风光旖旎的雪野农博园、天上人家王石门;更有雪野鱼头、棋山炒鸡、莱芜羊汤、口镇南肠等地方特色美食。

①《莱芜日报》要在专版刊登美丽莱芜魅力莱芜宣传栏,请你仿照示例为该专版再拟写一个栏目。

示例:探寻莱芜最美乡村栏目:②假如你校将在山东省旅游网站用对联的形式发一条微博宣传推介莱芜,上联已拟好,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要求:与上联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上联:房干山上观流泉瀑布品山珍野味,嬴牟风景果然好下联:9.填空。

(6分)①衣沾不足惜,。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②,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③,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④辛弃疾《西江月》中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同的诗句是:,。

⑤杜甫在《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水字的诗句(连续两句):,。

三、文言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4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乙】郑同北见赵王。

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

赵王曰:寡人不好兵。

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①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

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

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②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

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

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③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

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

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

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

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①长跪而谢之②寡人谕矣③亲尝教以兵④许由无天下之累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B.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C.休祲降于天时宿于野D.若士必怒王若无兵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②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13.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的性格特点。

(2分)14.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和郑同劝谏方式有何不同?(3分)四、现代文阅读。

(共3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22题。

(一)孔孔洞洞话峄山梁金惠①峄山,山并不高(海拔高度582.80米),然有史则古;山也不大(周长10公里许),但有文则名,故称之为古老名山倒也实至名归。

②峄山的古在于山上的石头,它的石头形成于25亿年前太古代后期。

在漫长的外力地质作用条件下,岩石经受风化、剥蚀、崩塌、跌落,地质学上有一个专门用来描述花岗岩类岩石风化的术语叫球状风化,其结果就是形成了大大小小、奇奇怪怪的浑圆体,叫做漂砾。

这些形态各异的漂砾又层层叠叠、零零散散地堆积在原岩的表面,从地貌学的角度来讲,就形成了属于残积地貌的峄山形态景观。

③而从人文学的角度来欣赏,留在半山亭门柱上的郑燮所作的楹联就表达得极为准确:孔孔洞洞山,玲玲珑珑石,蜿蜿蜒蜒路,晶晶冷冷泉。

如果游山从西路开始,第一次读到该楹联时尚不明其意,待游山结束,你才能从回味中体会出它的真实。

假若不从孔洞中爬着钻上五华峰,再从山顶躺着钻下来,怎能领教孔孔洞洞山的意蕴?而它的孔洞是因浑圆状的极大漂砾相互抵触在一起而留下的孔隙,满山遍野如禽如兽的怪石数不胜数,被人们美化为各种形象的名称,象形惟妙惟肖,远眺、近视、上仰、下俯,变幻无穷,千姿百态,使峄山缺了雕琢,多了野趣。

峄山的灵性不在单体的怪石上,而是因其层叠累加、千奇百怪地组合在一起,千姿百态,万形必俏,山如全卵,大小亿万,以堆石为奇功,郑板桥说其玲玲珑珑石真是忒妥帖了。

那么要想在这怪石阵中走出一条路来,自然是困难重重。

尽管现在已经人工修建了游山阶梯,但可以想象早先起起伏伏、弯弯曲曲的幽径,状如羊肠,称之为蜿蜿蜒蜒路,也真多亏他能写得出来。

又因为山上石多无土,下雨时雨水落下顺岩石缝隙而漏入地下,又从不同的低处潜流出来,晶晶亮亮、泛泛滥滥漫散开去,谓之晶晶冷冷泉也确有情趣。

④峄山的真正有名,还在于它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

不消说孔子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叹,也不消说李白有峄山孤桐,石耸天骨。

根老冰泉,叶苦霜月。

斫为绿绮,徽声粲发。

秋风入松,万古奇绝的赞赏。

再看那白云宫里正殿大门廊柱上的楹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前廊柱上更有传说为太上老君所作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的楹联,却用道家密语写成,其楹联上的每一个字都让人驻足思量;门额上则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的玉皇殿三个大字。

这些精彩的经典足以让人流连忘返了吧,然而还有较这一切更为让人神往的所在:刻于北齐武平年间的摩崖石刻《文殊般若经》,隶书中彰显着浓郁的魏碑风格,刚劲中隐含着古朴,庄重里流动着婉约。

在这些遗迹里,儒释道三家的文化争相生辉,真使人叹为观止。

更有那李斯为歌颂秦始皇功绩的峄山碑,那可是七雄争霸秦朝当立之后,全国第一次统一度量衡和文字的小篆体,是我国文字规范化的开始。

单从书法的角度来讲,篆隶魏楷行,再加上历代君王墨客留题的石刻、楹联、匾额等字迹,都为峄山增添了奇异的历史文化光彩,汉字与书法演化的足迹可见一斑。

⑤如果因此而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心中尚有不服的话,那峄山之麓的春秋书院、孤桐书院、峄阳书院的遗迹与现存则可以说明齐鲁文化的源远流长了。

而由当代大书法家杨萱庭题写的高15米、宽8米的独体鼇字,称得上当世单字石刻之最,可称奇绝的是在此字的左肩上又篆书有民族魂三字,单字均在一米以上,如同把民族魂扛在了肩上,且都深深雕刻在东部山顶的一块完整的石壁上,正代表了独占鳌头民族魂的独特含义,极其形象又淋漓尽致地总结表达了峄山的文化特征。

⑥正像台湾学者南怀瑾先生所言,中国一切文化的根源在于易经,而易经的根本在于其三大原则,即变易、不易和简易。

峄山的变化在于它的演进,不易的是它的坚硬和顽强。

简而化之,如同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她古老而又孕育着青春,永不止息!(选自2014年《齐鲁晚报》)15.峄山形态景观是怎样形成的?阅读第②段用一句话概括。

(3分)16 .第③段开头画线句引用郑燮的话有何作用?(3分)17.简要说明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分)假若不从孔洞中爬着钻上五华峰,再从山顶躺着钻下来,怎能领教孔孔洞洞山的意蕴?18.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峄山文化和精神的认识。

(5分)五、写作(共5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