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原文阅读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苏轼临江仙全词翻译及诗词赏析

苏轼临江仙全词翻译及诗词赏析

苏轼临江仙全词翻译及诗词赏析苏轼临江仙全词翻译及诗词赏析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译文] 人活一生,如逆水行舟般的艰难,而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行人。

[出自]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释:钱穆父:名勰,又称钱四。

元祐三年,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今浙江绍兴)。

元祐五年,又徙知瀛洲(治所在今河北河间)。

元祐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送。

都门:指汴京。

改火:本指四季以不同木材钻木取火,后多指寒食禁火三日后重新起火,故以一改指一年。

春温:如春天般温暖。

“无波”二句:化用白居易《赠元稹》“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句。

古井无波:古井枯竭,不起波澜,比喻人心寂然不动。

节:竹节,比喻人之节操。

筠:坚韧的竹皮,引申为竹之别称。

尊:酒器。

翠眉:指送别的官妓。

颦:皱眉。

宋代官吏宴饮,多有官伎歌舞侑酒,这里表面是劝歌伎不要悲伤,实际上是劝慰友人不必哀愁。

逆旅:旅舍。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译文:自从我们在京城分别,一晃又是三年了,你远涉天涯,一直奔走辗转在这人世间。

相逢一笑时,依然像春天般温暖。

你的心如古井水不起波澜,高风亮节像秋天的竹子。

我心惆怅,因为又要离别,你要连夜扬起孤帆前行,送行之时,云色微茫,月儿淡淡。

陪酒的歌妓不用对着酒杯太过凄婉。

其实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舍一般,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和你是一样的啊。

赏析:这首词是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途经杭州的老友钱穆父(名勰)而作。

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

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临江仙古诗全词翻译赏析

临江仙古诗全词翻译赏析

临江仙古诗全词翻译赏析临江仙古诗全词翻译赏析“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出自北宋文人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临江仙①·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忆昔午桥桥上饮②,坐中多是豪英③。

长沟流月去无声④。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⑤。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⑥。

闲登小阁看新睛⑦。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⑧。

注释①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

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②午桥:在洛阳南面。

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

③豪英:出色的人物。

这两句说:想从前在午桥桥头饮宴,在一起喝酒的都是英雄好汉。

④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

此句即杜甫《旅夜书怀》“月涌大江流”之意,谓时间如流水般逝去。

去无声: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

⑤疏影:稀疏的影子。

这两句说,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吹起短笛,一直欢乐到天明。

⑥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

堪惊:总是心战胆跳。

这两句说,二十多年好像一场春梦,我亲身经历了亡国的变乱,自己虽然还活着,回想起来总是胆战心惊。

⑦新晴:新雨初晴。

晴,这里指晴夜。

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

这三句说,百无聊赖地登上小楼,看看雨后初晴的月夜景色。

古往今来多少大事,也不过让打鱼的人编作歌儿在三更半夜里唱唱罢了。

⑧三更:古代漏记时,自黄昏至指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参考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

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

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赏析:《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北宋文人陈与义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

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

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徐昌图《临江仙》翻译赏析:饮散离亭西去

徐昌图《临江仙》翻译赏析:饮散离亭西去

徐昌图《临江仙》翻译赏析:饮散离亭西去
临江仙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注释】浮生:一生。

古人谓“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

飘蓬:飘浮无定之意。

【译文】在离亭那儿,我与友人痛饮送别酒之后,挥手乘船西去。

我漂浮不定的人生啊,恰如那随风飘荡的蓬草,充满了太多的遗憾与无奈。

此时,我回首而望,只见岸边如烟似雾的杨柳层层叠叠,遮挡了友人熟悉的身影。

我放眼远望,远处云淡天阔,孤雁远征,残阳如血,一片凄寒。

今夜我的画船将在何处停泊?纵然到了夜间,月色朦胧,潮平水落,泊舟淮水边,但酒消人醒之后,万籁俱寂之时,我怎能抵挡住那齐涌心头浓如黑夜的无边愁绪!那时唯有明灭的残灯相伴身旁,孤枕难眠,耳边传来五更时晚风卷起的暗浪,轻轻拍打着画船。

1 / 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晏几道《临江仙》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晏几道《临江仙》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晏几道《临江仙》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临江仙宋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1] 。

去年春恨却来时 [2]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3] 。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4] 。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5] 。

注释:[1]“梦后”二句:写酒醒梦觉后所见。

“楼台高锁,帘幕低垂”,表示人去楼空之意。

[2]“去年”句:追忆去年春间离别时的愁恨。

却来,又来。

[3]“落花”二句:全用五代翁宏《春残》诗:“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4]“记得”二句:小蘋,歌女名。

两重心字罗衣,指当时小所穿内外两层罗衣,衣领屈曲如篆体的“心”字。

两重心字,暗示心心相印,亦即“心有灵犀一点通”之意。

[5]彩云归:喻小蘋行动如彩云飘过。

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译文: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酒意消退但见帘幕重重低垂。

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

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身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

琵琶轻弹委委诉说相思滋味。

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评析:此词记初见歌女小蘋,所受之艺术冲击,以及所激起的情感涟漪。

词之开篇,写得迷离惝恍,如真似幻。

“落花”二句,纯系借用翁宏诗句,但在整首词婉约的风格中,显得特别清壮顿挫、高华熨贴。

过片二句,如电影特写镜头,定格住初见小蘋时的讶异,也定格住小蘋的永恒之美。

“琵琶”句由“色”的描写转入“声”的描摹,更有“心”的悸动。

结二句写曲终人散的怅惘之情,全以兴象出之,意在言外,余味无穷。

作者简介:晏几道(1038—1110),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的幼子。

监颍昌许田镇。

崇宁四年(1105),为开封府推官。

几道生于宰相之家,而无贵家子弟习气。

黄庭坚撰《小山词序》,说他有“四痴”:一、沉于下僚,而不肯“依傍贵人之门”;二、文章“自有体”,不肯“作新进士语”;三、不善理财,费资千百万而家人饥寒;四、待人厚道,“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临江仙》[明] 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1488-1559)淘尽:荡涤一空。

渔樵:渔父和樵夫。

渚:水中的的小块陆地。

浊:不清澈;不干净。

与“清”相对。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空”可以说是本词的词眼,几多惋惜,几多悲愤,尽归其中。

这首词,词牌叫“临江仙”为杨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麼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於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这首词虽为《说秦汉》的“开场词”,但作者的视野并没有局限在秦汉两朝具体的史实上,而是高屋建瓴,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经历中概括出一些古代社会人们始终能产生共鸣的思想感情。

上片只写古来多少英雄是非成败,犹如大浪淘沙转眼成空。

头两句化用了杜甫《登高》诗“不尽长江滚滚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抒发对历史变迁、英雄随着时光消逝的感慨。

第三句则是作者经过思考后,透过历史的表象得出的结论。

作者认为,英雄豪杰们长眠地下之后,生前的是非得失,荣辱成败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一句贵在一个“空”字。

“空”可以说是本词的词眼,几多惋惜,几多悲愤,尽归其中。

它不仅是作者追溯历史后的结论,而且是他对待自己历尽坎坷人生的达观态度。

“青山”句乃是写自然,意为“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夕阳”句亦写自然,“几度”谓“难得”,而“夕阳红”象征人生中短暂的美好时光,它在横亘古今的“青山”面前是微不足道的。

这两句看似写景,其实在景语中蕴含了丰富深邃的人生哲理,只要稍加体会,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感伤情结。

欧阳修《临江仙》原文及注释

欧阳修《临江仙》原文及注释

欧阳修《临江仙》原文及注释欧阳修《临江仙》原文及注释●临江仙欧阳修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欧阳修词作鉴赏此词写夏日傍晚,阵雨已过、月亮升起后楼外楼内的`景象,几乎句句写景,而情尽寓其中。

柳何处,词人不曾“交待”,然而无论远近,雷则来自柳的那一边,雷为柳隔,音量减小,故曰“轻雷”,隐隐隆隆之致,反异于当头霹雳。

雷柳外,而雨到池中,池水雨水难分彼此。

雨来池上,雷已先止,唯闻沙沙飒飒,原来是“雨声滴碎荷声”。

奇不两个“声”字叠用。

奇雨声之外,又有荷声。

荷声乃其叶盖之声。

又着“碎”字,盖为轻雷疏雨,雨本一阵,而因荷承,声声清晰。

雨本不猛,旋即放晴故曰“小楼西角断虹明”。

断虹一弯,忽现云际,则晚晴之美,无以复加处又加一重至美。

又只下一“明”字,而断虹之美,斜阳之美,雨后晚晴的碧空如洗之美,被此一“明”字写尽,因为它表现了极其丰富的光线、色彩、时间,境界深远。

断虹现于小楼西角。

由此引出上片闻雷听雨之人。

其人独倚画阑,领此极美的境界,久久不曾离去,一直到天边又见了一钩新月,宛宛而现。

“月华生”三字,继“断虹明”三字,美上增美,其笔致温丽明妙,匪夷所思。

下片继月华生而再进一层,写到阑干罢倚,人归帘下,夜深了。

凉波比簟纹,已妙极,又下“不动”字,下“平”字,写透静处生凉之境。

水晶枕,加倍渲染画栋玉钩,是以精美华丽之物写理想的人间境界。

而结以钗横,则写出夏夜人不寐的情状。

杨慎诗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译文赏析

杨慎诗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译文赏析

杨慎诗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译文赏析《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代·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滚滚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

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到头来都是一场空。

只有青山依然存在,太阳依然日升日落。

在江边的白发隐士,早已看惯了岁月的变化。

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

古往今来的多少事,都付诸于人们的谈笑之中。

【注释】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等六种。

常见者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东逝水:是江水向东流逝水而去,这里将时光比喻为江水。

淘尽:荡涤一空。

成败:成功与失败。

青山:青葱的山岭。

几度:虚指,几次【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

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

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

江渚就是江湾,是风平浪静的休闲之所。

一个“惯”字让人感到些许莫名的孤独与苍凉。

幸亏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酒逢知己,使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一份慰藉。

“浊酒”似乎显现出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

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也算得了什么。

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且谈且笑,痛快淋漓。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原文、译文及注释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原文、译文及注释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

原文: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代-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对照翻译: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注释:⑴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

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⑵旧游:昔日的游览。

洛中:指洛阳一带。

⑶午桥:在洛阳南面。

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

⑷豪英:出色的人物。

⑸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

月去无声: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

⑹疏影:稀疏的影子。

⑺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

⑻堪惊:总是心战胆跳。

⑼新晴:新雨初晴。

晴,这里指晴夜。

⑽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

三更:古代漏记时,自黄昏至指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明朝时期,有三个聪明绝顶的文人才子,被称为明代三才子。

他们分别是唐伯虎,文征明以及杨慎,大家可能对影视作品当中的唐伯虎以及文征明更为熟悉一些,然而在这三者当中,排在第1名的却是最不出名的杨慎。

杨慎生于明孝宗弘治元年。

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杨廷和之子,属于顶级官二代。

而作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的才华更甚解缙一筹,12岁所作诗文名震天下,24岁状元及第。

凭借父亲的人脉和自己的才名,仕途将会是不可限量。

然而杨慎虽然才华过人,但情商着实不行。

与明朝集团两位大领导明武宗朱厚照及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都意见相左,故一生仕途坎坷。

最终落得被放逐滇南三十多年,整个世宗朝一共有六次大赦,然杨慎都没能回到家乡。

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六日(1559年8月8日),在昆明病逝,时年七十二岁。

本期和诗友分享一首他的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释
(1)东逝水:是江水向东流逝水而去,这里将时光比喻为江水。

(2)淘尽:荡涤一空。

(3)成败:成功与失败。

《战国策·秦策三》:“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於成败之事。


(4)青山:青葱的山岭。

《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


(5)几度:虚指,几次、好几次之意。

(6)渔樵:此处并非指渔翁、樵夫,联系前后文的语境而为动词:隐居。

此处作名词,指隐居不问世事的人。

渚(zhǔ):原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此处意为江岸边。

(7)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

也指美好的岁月。

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8)浊(zhuó):不清澈;不干净。

与“清”相对。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9)古今:古代和现今。

《史记·太史公自序》:“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
略协古今之变。


(10)都付笑谈中:在一些古典文学及音乐作品中,也有作“尽付笑谈中”。

译文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惯于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鉴赏
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
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这首临江仙不仅仅是感慨历史变迁的之作,更是这位大才子的一生写照。

1511年(明朝正德六年),杨慎获殿试第一。

1524年因得罪世宗朱厚熜,被发配到云南充军。

他戴着枷锁,被军士押解到湖北江陵时。

正好,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在江边煮鱼喝酒,谈笑风生。

杨慎突然很感慨,于是请军士找来纸笔。

写下了这首《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东逝水:是江水向东流逝水而去,这里将时光比喻为江水。

淘尽:荡涤一空。

词人看着滚滚长江裹挟着浪花向东奔腾而去,想到了历史长河中多少英雄人物像着翻飞的浪花一般消失得不见踪影,化作滔滔一片潮流。

这两句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

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

“是非成败转头空”,由此生发开来,历史的脚步是不停歇的,总是不断地向前推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逝者如斯,谁也留不住时光的脚步。

发出了,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到头来都是一场空的感叹。

这句是对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结,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观。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几度:虚指,几次、好几次之意。

只有青山依然存在,太阳依然日升日落。

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衰、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渔樵:此处并非指渔翁、樵夫,联系前后文的语境而为动词:隐居。

此处作名词,指隐居不问世事的人。

渚(zhǔ):原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此处意为江岸边。

在江边的白发隐士,早已看惯了岁月的变化。

一个“惯”字让人感到些许莫名的孤独与苍凉。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

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也算得了什么。

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且谈且笑,痛快淋漓。

人的一生,你穷也好,达也罢,你得到的、你失去的,不也就在生命消亡的同时烟消云散了吗。

所以,只要有一壶浊酒,有几个知己,就应该很满足了。

漓江
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

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历史固然是一面镜子,倘若没有丰富的甚至是痛苦的残酷的人生体验,那面镜子只是形同虚设,最多也只是热闹好看而已。

正因为杨慎的人生感受太多太深,他才能看穿世事,把这番人生哲理娓娓道来,令无数读者产生心有戚戚的感觉。

青山不老,看尽炎凉世态;佐酒笑语,释去心头重负。

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总会在奔腾中沉淀下些许的永恒。

与人生短暂虚幻相对的是超然世外的旷达和自然宇宙的永恒存在。

宇宙永恒,人生有限,江水不息,青山常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