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冯延巳的赏析

合集下载

冯延巳词作鉴赏

冯延巳词作鉴赏

冯延巳词作鉴赏冯延巳(903年一960年)是五代时词人,广陵人。

字正中,一说名延己,但支持延巳的较多。

南唐时官至宰相。

是后主李煜的老师。

有《阳春集》传世。

冯延巳词风清丽,善写离情别绪,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被认为开创“以景写情”的手法,对李煜影响很大。

冯延巳、李煜被认为直接影响了北宋以来的词风。

有“吹皱一池春水”名句。

代表词作目录:1•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2•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3•鹊踏枝(几度凤楼同饮宴)4•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5•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6.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7•酒泉子(芳草长川)8. 清平乐(雨晴烟晚)9. 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10谒金门(风乍起)11. 虞美人(玉钩鸾柱调鹦鹉)12. 虞美人(春风拂拂横秋水)13. 归自谣(春艳艳)14. 归自谣(寒水碧)15.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16长命女(春日宴)17. 抛球乐(酒罢歌余兴未阑)18. 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19. 菩萨蛮(娇鬟堆枕钗横凤)20. 三台令(春色)21. 三台令(明月)22. 三台令(南浦)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鉴赏】“谁道闲情抛弃久;是说我曾经致力于抛弃闲情,冯正中的词,如按西洋的悲剧精神来说,他是晚唐词人最富悲剧精神的人物。

悲剧的精神有两点特色,一是要奋斗挣扎的努力,二是要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冯正中的词不但表现了一种境界,而且还带有奋斗挣扎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温、韦、冯词时,各选了他们一句词来代表其特色说:“‘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已语也。

其词品亦似之;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

和泪”是一种悲哀,“和泪试严妆”是说冯正中的词中对自己的感情有一种固执,有一种操守。

冯延巳词赏析

冯延巳词赏析

一、独特的风格



[清]张惠言《词选》卷一:“忠爱缠绵,宛然 《骚》、《辨》之义,延巳为人,专蔽嫉妒,又 敢为大言,此词盖以排间异己者,其君之所以信 而弗疑也。”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此词因心中所 思之人久出不归,遂疑其别有所欢,故曰‘香车 系在谁家树’。后半阕前三句,言消息不知,后 二句,言愁思甚苦也。其中既有猜忌,又有留恋 与希冀之意。其情感极其曲折,此张惠言所谓 ‘忠爱缠绵’,能使其君信而弗疑也。” “臣妾心态”——香草美人、比兴寄托
二、风格成因


孙晟:“君常轻我,我知之矣。文章不如 君也,技艺不如君也,谈谐不如君也。然 上置君于亲贤门下,期以道义相辅,不可 以误国朝大计也。延巳失色,不对而起”。 ([宋]史虚白《钓矶立谈》) “五鬼”:冯延巳、冯延鲁、魏岑、陈觉、 查文徽。
二、风格成因




3、世风 陈世修《阳春集序》:“公(指冯延巳)以金陵 盛时,内外无事,朋僚亲旧,或当燕集,多运藻 思,为乐府新词,俾歌者倚丝竹而歌之,所以娱 宾而遣兴也。日月寝久,录而成编。观其思深辞 丽,韵律调新,真清奇飘逸之才也。” [宋]史虚白《钓矶立谈》:“(韩熙载)后房蓄 声妓,皆天下妙绝。弹丝吹竹,清歌艳舞之观, 所以娱宾客者,皆曲臻其极。”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一、独特的风格




3、疏密自如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 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 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浣溪沙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 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 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中山诗话》:晏元献尤喜冯延巳歌词。其所自 作,亦不减延巳乐府。

临江仙冯延巳翻译赏析

临江仙冯延巳翻译赏析

临江仙冯延巳翻译赏析临江仙冯延巳翻译赏析临江仙这首词抒发了一个萍踪游子的旅愁和乡情。

下面请欣赏临江仙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陽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释】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

字用修,号升庵。

新都(今属四川)人。

淘尽:荡涤一空。

渔樵:渔父和樵夫。

渚:水中的的小块陆地。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浊,不清澈,与“清”相对。

【古词今译】波涛汹涌的长江日夜不停地向东奔流,多少英雄豪杰都像那翻飞的浪花一样消逝了。

是非,成败,荣辱,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眼之间都会过去的,只有青山绿水依旧,日落日升依然。

那江上打渔砍柴的白发老翁,早已了然了春夏秋冬的变化。

和老朋友难得见面,痛快的畅饮一壶浊酒,古往今来的诸多大小事情,都成了闲谈的`,下酒的菜肴。

【赏析】这是杨慎所做《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清初一毛一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移置于《三国演义》卷首。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一流人物”,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苏轼《赤壁怀古》里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一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

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

“是非成败转头空”,这一句是对上两句所描述的历史现象的经典总结,同时我们从中也不难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观。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陽红”,青山和夕陽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哀、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陽都不会因之改变,在字里行间有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

下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着一份常人难以体会的的宁静与淡泊。

这位老者,绝不是一位一般意义上的普通的打渔、砍柴的老翁,而是一位通晓古今的贤士,是一位视世事红尘如清水的世外高人,其淡泊超脱的襟怀,也正是作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人格。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原文及翻译赏析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原文及翻译赏析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原文及翻译赏析原文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朝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

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稀疏的花影中,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经历好似一场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

闲来无事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转瞬即逝,只有把它们编成歌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

注释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

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午桥:在洛阳南面。

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

豪英:出色的人物。

这两句说:想从前在午桥桥头饮宴,在一起喝酒的都是英雄好汉。

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

去无声: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

疏影:稀疏的影子。

这两句说,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吹起短笛,一直欢乐到天明。

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

堪惊:总是心战胆跳。

新晴:新雨初晴。

晴,这里指晴夜。

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

三更:古代漏记时,从黄昏至拂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赏析陈与义词作虽少,但却受后世推重,而且认为其特点很像苏东坡。

南宋黄升说,陈与义“词虽不多,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

”(《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一)清陈廷焯也说,陈词如《临江仙》,“笔意超旷,逼近大苏。

”(《白雨斋词话》卷一)陈与义填词时是否有意模仿苏东坡呢?从他的为人,诗作可以看出,他并不是有意模仿,而是感情的`自然抒发。

陈与义作诗,近法黄(庭坚)、陈(师道),远宗杜甫,不受苏诗影响。

至于填词,乃是他晚岁退居时的遣兴之作,他以前既非专业作词,所以很不留心当时的词坛风气,可见并未受其影响。

譬如,自从柳永、周邦彦以来,慢词盛行,而陈与义却未作过一首慢词;词至北宋末年,专门雕饰,有矫揉造作之感,周邦彦是以“富艳精工”见称,贺铸亦复如是,而陈与义的词独是疏快自然,不假雕饰;可见陈与义填词是独往独来,自行其是,自然也不会有意学苏(东坡)的。

《临江仙》原文及赏析

《临江仙》原文及赏析

《临江仙》原文及赏析《临江仙》原文及赏析1原文:月黑星移灯屡闪,依稀打过初更。

清游如此太多情。

豆花凉帖地,知雨咽虫声。

渐逼疏蓬风淅淅,几家茅屋都扃。

茨茹荷叶认零星。

不知潮欲落,渔梦悄然生。

诗词赏析:此词首两句点明时刻,以下写景,呈现出一片朦胧夜色。

荒村人静,遂觉茨菇荷叶,凡舟中所能辨识者莫不饶有诗趣。

“渔梦”语双关,可解作静极欲眠,亦可释为隐遁之想。

“凉帖地”之“凉”字,“咽虫声”之“咽”字,均可见作者体物炼字之工。

《临江仙》原文及赏析2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赏析】黄昏送别,孤帆远征。

回头重重烟柳,淡云暮烟。

待到酒醒人静,只见狐枕残灯,淮月朦胧。

晨风轻浪,离愁更浓。

这首词抒写了离别之痛,相思之苦。

风格柔丽,抒情宛转。

语言美,意境尤美。

沈雄《古今词话》:《尊前集》有徐昌图《临江仙》、《河传》二首,俱唐音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写江行夜泊之景。

“暮天”二句晚霞如绮,远雁一绳。

“轻浪”二句风起深宵,微波拍舵,淰淰有声,状水窗风景宛然,千载后犹相见客中情味也。

昌图爵里无考,选词家有列入唐词末者。

《柳塘词话》卷二沈雄云:有以徐昌图之《临江仙》为仙侣,而牛希济之《临江仙》为南吕者,其宫调自别,亦可也。

《临江仙》原文及赏析3原文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

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翻译庭院很深很深,不知有多少层深,云雾缭绕的楼阁门窗经常关闭。

骋目四望,只见柳梢返青和梅枝吐蕊的景象越来越分明了。

在古秣陵城的周围,树木渐绿,宣告春已归来,但我却无家可归,看来要老死建康城了。

忆往昔多少回吟赏风月,饮酒作诗,那是多么幸福啊,而如今却人已老去,什么事也做不成了!还有谁会怜悯你的憔悴与衰败?元宵试灯也好,踏雪赏景也好,都没有这份心情了。

晏几道《临江仙》赏析

晏几道《临江仙》赏析

晏几道《临江仙》赏析晏几道《临江仙》赏析在平凡的学习生活当中,相信大家都接触过很多的古诗词赏析吧,那么怎么赏析一首古诗词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晏几道《临江仙》赏析,欢迎阅读!晏几道《临江仙》赏析1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简析】小晏平生最愉快的,莫过于在沈廉叔、陈君龙家与莲鸿、频、云等歌女共处的'一段日子。

然随着陈病沈亡,歌女易主,那段日子就成了美好的过去。

梦后、酒醒,就是这个意味。

楼台高锁、帘幕低垂,则是词人想像中两家衰落的情境,落花时节,细雨霏霏,双飞之燕,独立之人,构成一种有意的情境。

语虽出于唐人翁宏诗句,用来却有新意,如自己出,故成隽语。

孤独中,便记起小频,而第一印象最难忘怀。

还记得当时她穿着两重心字图案为饰的罗衣。

两重心字能引起心心相印的联想。

还记得当时她演奏过一曲琵琶,是爱情曲,小频该是一位多么美丽而又慧心的少女呀。

晏几道《临江仙》赏析2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

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重点字词解析】①“梦后”二句:梦后、酒醒为互文。

楼台高锁与帘幕低垂,写居处环境的冷落寥寂,隐喻往昔欢娱的消逝难见。

②“落花”二句:出自五代翁宏《春残》诗。

③小蘋:一歌女的名字。

④心字罗衣:指衣领绣有心字图形。

两重心字,重叠的心字图形。

⑤“琵琶”句: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本句由此化出。

⑥彩云: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此词由李白诗化出,喻指小蘋。

【赏析鉴赏】这首《临江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为怀思歌女小蘋所作。

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

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

全词在怀人的月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冯延巳《蝶恋花》赏析

冯延巳《蝶恋花》赏析

冯延巳《蝶恋花》赏析冯延巳《蝶恋花》赏析蝶恋花冯延巳谁道闲情抛却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注释>1.闲情:闲愁。

实际指爱情、相思。

2.病酒:饮酒过量,醉酒。

3.青芜:丛生的青草。

<韵译>春天悄悄来临了。

请看那河畔的青草,堤上的嫩柳,无不带来了春意萌动的消息。

然而,对于被恋情所困扰的人来说,万物的复苏同样也催发了心中沉埋的惆怅情绪。

于是词人就每日借酒驱愁。

但这又何补于事呢?这种铭心刻骨的痴情似乎是与身俱在的。

任你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

因此,就只能拖着瘦赢的身躯,伫立在风紧人静的小桥上,和那一钩孤凄的新月默默无言地相互对视……<评析>【赏析一】“谁道闲情抛掷久?”关于“闲情”,历代注家们有解释颇多,但多不甚明了。

叶嘉莹先生认为,闲情是“只要一闲下来就无端地涌上心头的一种感情”①,也就是一种无可名状的情思状态。

也许就连词人自己也无法为这徘徊不去的哀愁命名,只能名之曰“闲情”。

然而这“闲情”真的无法命名吗?真的没有确定的所指吗?如果单就这首词而不结合其他作品来看,把闲情解释为“忧来无方”的情绪,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待把冯氏全部词作读完,我们发现这“闲情”并非空无依傍,甚至可以确切地说,这闲情正是词人那排遣不去?欲拂还来的孤独感。

“河畔青芜堤上柳”以及“花前常病酒”告诉我们,此时正是浓春时节。

草正绿,花正红,满眼的绚烂和生机。

浓春,一如节日,本是人们共在的时间,但对天性敏感又正处孤独之境的灵魂来说,就是特别不幸的时间。

词人是孤独的,他因孤独而敏感,因敏感而使自己更易感受到孤独。

看到林间的戏蝶,看到空中的双飞燕,看到水中双宿双栖的禽鸟,他都会被刺激而反观自身的孤独:泪眼倚楼频独语。

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

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的译文与鉴赏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的译文与鉴赏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的译文与鉴赏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是北宋词人晏几道(一作晁补之)所作的一首词。

上片主要描写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下片是对两人欢聚场面的描写。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的译文,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这首小词是酒席间的赠人之作,多是为友人所作。

《小山词》中多写爱恋相思,此篇则例外。

原文:《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

明年应赋送君诗。

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

东溪春近好同归。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注释: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

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身外”二句:一作“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

稀,一作“移”。

细从今夜数:一作“试从今夜数”。

相会:相聚。

浅酒欲邀谁劝:一作“浅酒欲邀谁共欢”。

东溪:泛指风景美好的地方。

近,一作“尽”。

诗意:这世间充满闲愁,所见所闻没有乐事,皆是悲苦。

眼前虽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别你了。

从今夜开始细数,到明年分离时还有多少相聚的时候呢。

浅酒无别人可劝,惟你能劝;深情无别人可知,也只有你才能知道。

春天将尽,东边的溪山风景秀丽,可以与你同游,去观赏那江水中倒映柳树的影子和隐在雪中的梅花零落。

鉴赏:小晏多愁善感,对于人生,总是放不下他的思考,欢会之际难遣闲愁,春日临近顿生希望,悲愁与欢乐,聚合与离散,总是此消彼长起伏回旋,在他的心灵之中形成大大小小的波澜。

这首《临江仙》词,就可以看作是他的感情长河中泛起的一朵浪花。

词的上片写的是与友人在一起的酒筵欢会,却以“眼中欢事常稀”来表现,使欢乐也蒙上一层愁苦的阴影。

因为聚会稀少,故而特别珍惜;因为珍惜,故而更怕这段欢事的终结;因为怕它终结故而要仔细地数一数究竟还有多少个相聚的日子。

作者真切地表述了细腻的心理活动,很是耐人寻味。

下片当以“东溪春近好同归”为核心,表述了作者对生活的取向和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