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带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共20分)1.下列句中空缺处的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____疫情影响多么严重,还是世界环境动荡不安,都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
②我不觉感到悲凉,这种不可的凄凉之感,使我无论作何设想也提不起任何兴致。
A. 不是驱除更正更正C. 不是祛除更改D. 不管驱除更改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中国作家曹文轩获得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他的获奖充分证明:一个作家只有立足于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生活,写出生活的真实与美好,才能获得世界的认可。
B.对于机器人是否比人类聪明,未来是否可能替代人类,假如机器人产业完全替代人类生产,人还能做些什么等问题,来合肥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C.把研究方向聚焦在威胁人类生命乃至健康的重大传染病防治上,把目标定位在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上,加上大团队合作,这些为青蒿素的发现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D.国家林业局着手编订《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计划在2016年至2050年间,完成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西南、京津冀及东北地区六大储备林建设基地。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为了堵住汩汩往外喷涌的缺口,消防队员前仆后继....,终于形成一道人墙,封住了洪水,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B. 水质污染,水位急速下降,空气能见度降低,我们不能再竭泽而渔....,要停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做法。
C.三娘这刺绣的手艺可是一绝,绣的那花仿佛就要开在眼前,绣的那鸟仿佛就要展翅高飞,这手艺精彩..绝伦..。
D.话剧《屈原》上演之后,观众口碑不错,都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表演到位,引人入胜....。
5.填空。
(5分)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表明作者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要振奋精神,重新投入新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08 综合性学习-5年(2016-2020)中考1年模拟语文试题分项详解(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08 综合性学习5年中考【2020年】1.【2020年中考安徽卷】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博物馆”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请按提示修改“实践活动注意事项”。
实践活动注意事项敬爱的同学们:为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请注意以下事项。
1.严格尊重活动安全的各项规定,确保人身、财物安全。
2.按照规定的时间,准时到达指定地点。
3.举止文明,保持安静,听从指挥,有序参观。
4.仔细观察,认真听讲,勤于记录,积极参与互动。
2019年10月15日九年级(1)班班委会①注意事项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②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注意事项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三道题,请你回答。
①在“建筑文化展厅”,导游介绍古代建筑亭、台、楼、阁时,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请你填写相应建筑的名称。
欧阳修宴饮________,笑谈“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陈子昂驻足________,慨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崔颢置身________,吟咏“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勃凭栏滕王阁,激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②在“文化名人展厅”,展示屏上有一道古代文化名人“名”与“字”的搭配题,请你将正确选项填入表格。
名人的“字”:A.幼安B.子美C.孔明③在“戏曲文化展厅”,大屏幕正在插放鲁迅小说《社戏》中演戏场景的视频,视里有一个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还有一个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女子。
这两个角色分别是“小旦”“老生”中的哪一个?请你回答。
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是___________;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女子是___________。
2.【2020年中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盛唐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
山水诗清新闲雅,空灵淡泊。
2016年上海市静安、青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6年静安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2._________________,闻郎江上唱歌声。
(《竹枝词》)3.此生谁料,心在天山,__________。
(《诉衷情》)4._____________,不逾矩。
(《孔孟论学》)5.问今是何世,__________,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丑奴儿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口口而今识尽愁滋味,口口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以下内容中与辛弃疾无关的一项是()(2分)A.南宋 B.豪放派代表词人B.班超投笔从戎 D.与陈亮志同道合7.根据作品内容,以下关联词语填入空格后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2分)A.因为……所以……B.虽然……但是……C.只有……才…… D.即使……也……(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清】郑燮①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②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③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
即如<</span>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
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
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8.本文所反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其弊端作者直接论述了两点,依次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点请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9.以下语句和本文第③段中作者所主张的读书之法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C.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D.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有曹太守其人,新屋落成欲图其楹庑,搜罗画家。
2016年花都区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

2016年广州市花都区语文模拟试卷一、积累运用(24分)1.古诗默写。
(每空 1分,共 10分)(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杜甫《望岳》(2)《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并透露出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3)子夏曰:“,。
,仁在其中矣。
”《子张》(4)完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诗默写。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
2.根据下面句子中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4分)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B.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
C.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D.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2015年4月25日上午,第68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临沂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24日下午,我国共有34个省(区、市)和地区的代表团报名参会,912家企业前来参展。
(2)一名独腿流浪大叔近日走红浙江金华,他耗时5小时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一幅6平方米左右的《蒙娜丽莎》,的画像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惊叹不已。
(3)毕淑敏说,参加“成语大会”的节目录制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在我最近的写作中,成语的使用地比以前多了,就像和老朋友见了面,对成语更有感情了。
A.截止栩栩如生不由自主B.截止惟妙惟肖情不自禁C..截至惟妙惟肖不由自主D.截至栩栩如生情不自禁5.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一组语意相关的排比句。
(4分)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
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二、阅读理解(46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 6—8题。
(10分)环滁皆山也。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2016·贵港模拟) 下列划线字的字形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詹(zhān)望脚踝(huái)吞噬(shì)浑身解(jiě)数B . 推崇(chónɡ)荫(yìn)庇焦灼(zhuó)精神抖擞(sǒu)C . 荇(xìnɡ)藻亵犊(dú)鲁莽(měnɡ)抑扬顿挫(cuò)D . 犷(ɡuǎnɡ)野胆怯(qiè)蹂(yóu)躏根深缔(dì)固2. (2分) (2020七上·渭滨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秋天到了,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烟消云散了。
B . 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C . 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D . 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3. (2分) (2018七下·高邮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 据统计,瘦西湖景区昨日半天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左右。
B .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道,如果美方公布新增1000亿征税产品清单,中方将毫不犹豫、立刻进行加大反击。
C . 随着大陆经济发展进一步向高质量水平提升,使广大台商台企相信只要抓住大陆经济发展的脉动,一定能够赢得更大更好的发展。
D . 国内萤火虫研究专家认为,在同一区域大规模捕捉或放飞萤火虫,不仅会给输入地生态带来负面影响,更易造成输出地萤火虫灭绝。
4. (2分)(2019·龙湾模拟) 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元丰六年、庆历四年、崇祯五年等都是采用年号纪年法。
《寻面记》被选入海淀区2016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寻⾯记》被选⼊海淀区2016年中考⼀模语⽂试题《寻⾯记》被选⼊海淀区2016年中考⼀模语⽂试题我的散⽂《寻⾯记》,发表于《散⽂百家》2016年第1期。
近⽇发现,被选⼊海淀区2016年中考⼀模语⽂试卷的现代⽂阅读理解试题。
原⽂约3300字,命题者将其删改到2100字,着实下了功夫。
看试题,应该也是⽤了⼼的。
想来,出题不偏,不会为难初三的学⽣。
⼀直觉得参加升学考的孩⼦都是不容易的。
我对于认真者素来尊敬,致以谢意。
【试题】海淀区2016年中考⼀模语⽂试题⼆、阅读《寻⾯记》,完成第14-17题。
(14分)寻⾯记①童年⼀碗⾯,魂牵梦绕40年。
②⼈说北⽅⾯条南⽅⽶饭,⽣为地道的南⽅⼈,我却对⼩麦⾯情有独钟。
我曾经简单地把这归结为我天⽣的北⽅情结,在记忆的海⾥打捞,童年那碗⾯不动声⾊地从幕后被推到台前。
③四岁?五岁?⽼⼈的回忆不甚清晰,我通过他们零星的词句连缀成关于我童年⽣活的⼀个⽚段。
我和⽗亲到三伯家做客。
那时的⼈们,普遍少油⽔,饥饿的肠胃对⼀切⾷物充满真实恳切的好感。
猝不及防,年幼的我和⼀碗拌⾯相遇。
翠绿的葱花,馋⼈的热猪油,油滋滋⾹喷喷光亮亮的⼀碗⾯,我双⼿捧碗,两眼发光。
⽗亲⼿持⽵筷,⼩⼼地挑起两三根⾯,放到嘴边吹⼀下。
我的嘴巴已经急不可耐,凑过去,⼀⼝咬住了筷⼦,猪油的鲜⾹,酱油的酱⾹,在这些⾹⾥穿梭的葱花的⽓息,活泼泼地和我的味蕾相遇。
我来不及咂摸其中的滋味,⾯条已被我吞下了肚,我的辘辘饥肠开始咕咕直响。
④⼀旁的三伯慈爱地看着我,明知故问,孩⼦,⾯条好吃吗?我腾不出嘴来回答,只顾点头。
那是我今⽣吃过的最为美味的⼀碗⾯。
⑤如今,⽗亲已经⼊⼟,慈祥的三伯,昨天刚得到肺癌晚期确诊的消息。
每次相见,我终究开不了⼝,求三伯再为我做⼀碗⾯。
我知道,那碗⾯,今⽣再也⽆法复制。
⑥⼀个⼈的旅⾏,也往往是寻⾯之旅。
我⼀直期待着,在万⽔千⼭的⾏⾛中,我和⼀碗⾯不期⽽遇,那碗⾯⾥有我童年的味道,有我四⼗多年真挚不变的情怀。
2016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和答案

2015学年奉贤区第一学期初三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6.1)一、文言文阅读(共39分)(一)默写(15分)1、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院》)2、_______________,为伊消的人憔悴。
(《蝶恋花》)3、半匹红绡一丈绫,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4、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5、自云先是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
(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下列对本诗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人在扬州写了本首诗来酬答白居易的赠诗。
B.诗人离开巴山楚水之地已经二十三年了。
C.诗人在巴山楚水听到了吹笛声,勾起了他对白居易的思念。
D.诗人用敬酒来感谢白居易为自己唱歌。
1.6 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7、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分)1.8 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8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8、文中的“予”指的是_______(人名),他是_______(朝代)哲学家。
(2分) 1.4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016年广州市花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5学年第二学期花都区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一、(6小题,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 契.约qì锲.而不舍qì咀嚼.jué味如嚼.蜡jiáoB. 绯.红fēi 受益匪.浅fěi 住宿.sù天上星宿.xiùC. 畸.形jī风光绮.丽yǐ抹.布mā拐弯抹.角mòD. 宽恕.shù恼羞成怒.nù单薄.bó日薄.西山bá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 ( ) (3分)A. 嶙峋粗制烂造臆测眼花瞭乱B. 烦燥翻来覆去徘徊相形见拙C. 斑斓断章取义琐事因地制宜D. 憔悴家徒四璧威摄姗姗来迟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①在填报中考志愿时,毕业班的学生都会_________,认真填写自己理想的学校。
②因为父母都离乡别井外出工作,所以大多数留守儿童只能与爷爷奶奶_______。
③学校社团的新成员在“超级演说家”活动中的表现虽有瑕疵,但也足以令人_______。
A. 处心积虑相依为命赞叹不已B. 深思熟虑相濡以沫叹为观止C. 处心积虑相濡以沫叹为观止D. 深思熟虑相依为命赞叹不已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A. 为保障万米高空的飞行安全,民航局发布了增强机场管理和机舱秩序维护水平的通告。
B. 山东“非法疫苗案”发生之后,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立即开展案件的处置和调查工作。
C. 广州少儿图书馆推出的“你拣书,我埋单,即借走”惠民服务,深受家长和孩子欢迎。
D.《广州市足球试点城市工作计划》出台后,足协机构改革已将要成为其中的重要议题。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①其临床表现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十分相似,且均为蚊虫叮咬传播,流行地区也相似②这种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在人和动物间传播,所引起的人类疾病被称为“寨卡热”③寨卡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蚊媒病毒④病症为轻度发热、皮疹、结膜炎、关节痛,手掌和足底红肿等⑤因此很容易造成误诊,往往需要通过实验室血清学检查才能确定诊断⑥人被蚊虫叮咬后,大约经过3~12天的潜伏期后发病A. ③②⑥④①⑤B. ③⑥②①④⑤C. ⑥②③④⑤①D. ⑥④②①⑤③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知识测试卷(初中语文)(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校区: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26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不屑置辨淅沥温文而雅典籍B、前呼后拥热衷老谋深算渺茫C、锲而不舍锤练冥思苦想附和D、光彩熠熠韶华死心踏地婉惜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本好书就如一座堡垒,抵御着来自花花世界的喧嚣,成为人们心灵宁静的港湾。
B.在北大,胡适与钱穆的讲座因精彩而风靡校园,他们在学生中也留下了“北胡南钱”的美誉。
C.少年时代总有人觉得时间如白驹过隙,有的是弥补的时候,转眼却已是青年。
D.最美丽教师张丽莉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人们面前,她英勇行为的每个细节如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催人泪下。
3.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接连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B. 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C.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2013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的原因,主要由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4.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诗。
B、《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惟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C、《西游记》中,唐僧在五行山下收孙悟空,在流沙河收沙僧,路经高老庄收猪八戒为徒。
从此,师徒四人开始了西天取经的漫漫旅程。
D、《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是东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本篇文章记叙了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
5. 你古诗文默写。
(8分)(1)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2),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诗人虽有乡愁但仍以忧国忧民、保家卫国为使命的句子是,。
(6)辛弃疾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立业。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句子是,。
6. 请仿照示例,选择《水浒》《昆虫记》《简爱》《骆驼祥子》四部名著中的一部,就作品的内容和阅读感受,写一则推荐语。
(50字左右)(6分)示例:《繁星·春水》推荐语:来读吧,来感受母爱的温暖、童心的纯真、自然的美好;读《繁星·春水》如品一杯茶,茶香满口,回味悠长。
选择《》。
推荐语:来读吧,二、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共16分)母亲的心⑴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⑵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⑶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
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⑷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
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
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⑸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
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⑹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⑺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⑻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
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⑼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
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
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⑽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
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
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选文略有改动)7.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请依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全⑴~⑼段的主要情节。
(3分)“我想吃螃蟹”——①——②——“母亲捞起螃蟹”——③8.阅读文章⑴~⑷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6分)9.第⑻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10.阅读第⑼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问题。
(2分)“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溪边”?11.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共12分)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
”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
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
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
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
学习是急不来的。
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
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
比方学游泳。
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
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
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
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习惯。
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
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
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
知道是知道,就是没养成习惯。
②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
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③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
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了一万字。
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
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不通的文章。
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功夫。
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
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
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⑤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
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
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
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
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
最好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
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功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
12.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3.请根据选文第①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出相应的内容。
(3分)选文第①段先针对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以为例,论证了的观点。
14.选文第④段中,作者反复说“是办不到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15.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
(4分)四、古诗文阅读(共16分)阅读《出师表》与《三国志.诸葛亮传》选段,完成16-19题。
(共12分)(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74)。
臣不胜受恩感激。
(二)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①写诚②,厚相结纳。
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③,而备失势众寡④,无立锥之地。
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⑤。
权酕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雄,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⑥,江南悉平。
后备又西取益州。
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⑦。
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注】①[解带]比吩敞开胸怀。
②[写诚]抒发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