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国学-梁冬对话陆广莘6讲合集》
《细品国学-梁冬对话张长琳3讲合集》

梁冬对话张长琳主讲:张长琳主持:梁冬目录20101204国学堂—梁冬对话张长琳第一讲 1本期主题:人体的彩虹(一)——看不见的佛光听不见的音乐主讲人:张长琳萧宏慈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 2010-12-04 21:30-22:15资源下载:/eajian文字整理:晴川鑫情 yhlj 雪狐慕越人子轩小鱼儿慧从卢溪20101212国学堂—梁冬对话张长琳第二讲12本期主题:人体的彩虹(二)——物理学家眼中的经络主讲人:张长琳萧宏慈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 2010-12-11 21:30-22:15资源下载:/eajian文字整理:晴川 yhjl 雪狐慕越人徒步去旅行赤梅舞雪小鱼儿慧从卢溪20101218国学堂—梁冬对话张长琳第三讲21本期主题:人体的彩虹(三)——物理学家眼中的色即是空主讲人:张长琳萧宏慈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 2010-12-18 21:45-22:30资源下载:/eajian文字整理:雪狐 yhlj 世界有我晴川 lym210 赤梅舞雪小鱼儿慧从卢溪20101204国学堂—梁冬对话张长琳第一讲本期主题:人体的彩虹(一)——看不见的佛光听不见的音乐主讲人:张长琳萧宏慈主持人:梁冬播出时间:旅游卫视 2010-12-04 21:30-22:15资源下载:/eajian文字整理:晴川鑫情 yhlj 雪狐慕越人子轩小鱼儿慧从卢溪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
我是梁冬,梁某人。
在以前做电台版《国学堂》的时候呢,有一次,我跟萧宏慈老师——游走中华大地、世界大地的游侠医萧宏慈老师聊天。
有一天他跟我讲到说,他在德国碰见一个人叫做张长琳教授,这是个物理学家,居然从一个物理学家的角度可以讲佛光,就是那个你看全世界什么基督啊……佛光到底怎么回事?然后可以讲经络到底怎么回事?甚至可以讲爱情,从物理学的角度,到底是怎么回事?哇,我觉得很有趣。
当时我们就透过邮件等等,种种机缘,终于等到了今天,在电视版的《国学堂》里面,请到了张长琳教授和萧宏慈老师。
20100502国学堂-梁冬对话曲黎敏第六讲

20100502国学堂-梁冬对话曲黎敏第六讲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5.02 23:00~23:30嘉宾:曲黎敏主持人:梁冬——《曲说六经》之《春秋》参与整理:lym210 半弯月鑫情慕越人清远小鱼儿夜未央慧从卢溪本期导视:旁白:为母如何教化子女?曲黎敏:这里边的母亲错误是什么?一开始你就情绪化了,因为你难产你就不喜欢他嘛,你就结怨,所以就说女人的情绪化,有可能会影响生活。
旁白:为子如何做人处事?曲黎敏:他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一个是不孝,一个是不兄。
这个孝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这个道德伦理给你折磨出来的,这个很难讲啊。
旁白:《国学堂》之《曲说六经》系列,梁冬对话曲黎敏教你如何用《春秋》的智慧为人母,为人子。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
我是梁冬梁某人,延续过去几周几天的精神,我们依然请到了中国文化学者曲黎敏老师,曲老师您好。
曲黎敏:您好,梁冬。
梁冬:跟曲老师每一次从这个《六经》里面挖一小耳勺东西,其实肯定不能讲什么了,只不过唯有希望这样激发大家兴趣而已。
曲黎敏:对。
梁冬:我们之前讲到《诗》、《书》、《礼》、《乐》、《易》,今天讲《春秋》。
(短片)旁白:《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儒家《六经》之一,传为孔子修定《鲁春秋》而成。
按照年月的次序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间共十二公的历史大事。
全书一万七千字,不叙史实过程,仅据纲目。
以一字定褒贬,微言大义,在政治及学术上有着至尊的地位。
曲黎敏:这是孔子的唯一自己写的一本书,而且是历史,所以说其实孔子和老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史官。
梁冬:嗯。
中国人文史哲都是打通的。
曲黎敏:对,都是通的嘛,那么这个《春秋》呢,那么在这《六经》当中实际上它也涉及到一个“道”的层面,就是子女之道,怎么造化子女,以及子女怎么来承载这个整个的这个家族给你的这个任务,所以这个《春秋》这个开篇非常有意思啊,实际上《春秋》开篇呢,孔子只说了几个字,叫“郑伯克段于鄢”。
梁冬对话萧宏慈(第02讲)

萧宏慈:对,所以我想说它的那个药物的这种成份和散发的这种气场,恐怕还不完全一样。总而言之呢,他们有各种的草药,或者药酒,或者手法,用的都不一样,但是呢治病都很有效。比如说我还碰到一个,他是治儿科比较多的一个(医生),我说你怎么治病呢?当场我也看了一个,还当场拍了照,他说你看——他正好在抱怨,为什么呢?正好他的好像这个医师牌照也被取缔了。他说我已经行医这么多年了,不知道怎么又给我把它取缔了。我说是你整的不行吗?他说不是啊,他说即使这样,现在找他看病的还是很多。当场那天就看了一个,正好一个母亲带着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又发烧又拉痢疾还是怎么着,你看到他治病的方法非常简单,就在这个小孩的脊梁骨的某几个穴位用双手这样一捏,一掐。然后呢,你一看,就马上出了几个手捏掐的红印子。然后他再这么几拍,拍了几下,回头你再看这个小孩儿,刚才还是脸色蜡黄、痛苦不堪这个样子,不到一会儿,就马上这个气色就回来了,比如说烧也降了,肚子也不拉了。像这样的人看的还真不少,不止一例。我说挨个挨个的看,但那时候一边看一边采访。听他们的故事,为什么学医的,这样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一个是什么呢,就是家传,就是要么是他父亲,要么是他爷爷教他的。还有一种是什么的,还有一种是他当过赤脚医生。对了,话说回来,当赤脚医生呢是也有机缘,很多当赤脚医生的人也是因为要么他的父亲,要么他的爷爷或者他的某个叔叔,家里的某个人当过中医,对他有一定的影响,对他有一定的教学。包括我刚才说的那个十堰的那个大夫,他也是因为他好像是他爷爷教过他。后来在湘西碰到这样的—鄂西、湘西都是一样——碰见这样的家传的中医就越来越多。后来我也在想,那些地方他缺医少药的,如果没有这样一批民间的乡土医生存在的话,我都很难想象他们看病怎么看。因为有时候一走道,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路,怎么去才能到那个医院,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乡下看病难,的确是个大问题。所以像这样的土医生越多的话,其实越好。他解决实际问题啊。
国学堂--梁冬对话陆广莘4-疾病中学习2[皮肤和四高]
![国学堂--梁冬对话陆广莘4-疾病中学习2[皮肤和四高]](https://img.taocdn.com/s3/m/c5cff0e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d.png)
国学堂--梁冬对话陆广莘4-疾病中学习2[皮肤和四高]陆老在前两期节目的时候其实提到过类似的话题,不断的重复这几句话,其实世界上重要的东西也没有几句话的,值得反复讲,反复听,反复思考,每次想都有不同的境界。
说到这里就是陆老讲过“生命是有边界的”,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生命都必须要有一个边界的吗?如果一份爱情是要称之为一段有生命的爱情,那是不是这份爱情也需要某种形式的边界呢?继续结合真正关心的生活中问题,再反过来讲什么叫生生之德。
04—生命的边界陆老再次表达:中华文化的智慧就在于能够化害为利、化毒为药、化敌为友、化腐朽为神奇。
导致于说天生万物无一而非药石。
万物都可以当药,都可以当朋友,这个就是生态的境界。
再一次表达:大家都应该万物并立而不相害,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这个境界是中国的境界。
在《国学堂》学国学,学中国的学问,中国的学问最重要的是生命,天地之大德于生。
天地之间最伟大的事件就是在物质世界上出现了生命,所以对生命的尊敬,生命的可贵,怎么爱护这个生命,这是成为中国文化里面最核心的价值观念。
跟陆老聊天特别有意思,就是说,就是他从任何一点切入上,最后都能够深入浅出,最后都能去到这样一种大德的境界,大德就是世界有生命,就是宇宙之间有一样东西叫生命。
这个大德实际上就是指最伟大的事件:物质世界中出现了生命。
陆老讲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他说生命都是有边界的,这话很值得我们认真琢磨啊,一样东西如果你认为它是有生命的,那它一定是要有边界的。
“边界之外是物质,边界之内是生命。
”比如说这副皮囊也有物质基础,但是生命要比这个简单物质构成还要多。
刚才说了,吃进来的草挤出来是奶,这就是生命在加工,是生命把简单的草、低级的草成为富含营养的奶了。
这就是生命的价值,它有增值的能力。
生命需要有个边界,边界没有了,生生化化的功能也就没有了。
05—皮肤问题每一次从简单的话题开始,从不同的角度进来,最终归于终极的生生之大德的问题。
常海沧讲课内容

梁冬对话常海沧整理资料梁冬对话常海沧第一讲画外音:你可曾想过自己要活到多少岁?从理论上讲,你、我每个人都有条件活到125岁至175岁。
为什么大多数人活不到百岁?缺少这样的规划,你不晓得你自己还有条件活到百岁。
国学堂之孙思邈养生哲学系列,梁冬对话常海沧;逐层揭开孙思邈的养生秘决,告诉你中国人原来可以如此优雅的生活,轻轻松松活到120岁。
梁冬:大家好,我是梁冬,梁某人。
欢迎收看今天的一个节目,叫《国学堂》。
有一些年没有在屏幕上和大家这样见面了,主要的原因是在过去的这些年里面,我在学习中国的学问。
我发现中国人,真的是一群很可爱的人,他们懂得如何地去养生,如何地去对待自己的生命,而且呢,在几千年之前的中国人,他们的life style就已经很好了。
为什么这样说?有一个教授叫王守常教授,他是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的老师、教授;他跟我们说,实际上中国这个概念并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或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多的它是一个文化概念;你居在中间,你可以告诉别人如何生活,那么你就是中国。
如果有一天你不能够告诉别人,如何更好地去生活。
作为一个人来说,你如何优雅得体而舒服而且高贵地生活,这实际上是一个蛮大的学问。
如果中国人不懂得告诉别人的话,让别人来告诉你,那别人就是中国。
我们就是外国,就是南蛮,就是东夷等等等等,这个不是我说的,这后面这句话是梁启超说的,所以我一直也希望说,做一件事情,帮助大家一起和我一起去学习,因为过去这些年,我一直在学习嘛,一起去看,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到底什么样的一种学问,才是能够让人感到喜乐的学问。
在我所喜欢的诸多的城市里面呢,有一个城市是西安。
我不认识一个没有文化的西安人,就像我不认识一个不聪明的湖南人一样,所有的西安人他们身上都带着某一种的古风。
有一天我认识了一位常海沧教授,他可是孙思邈的很好的研究者;所以今天我把常老师请到了我们现场,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关于孙思邈、孙真人的故事。
你好!常海沧:梁冬好。
国学堂--梁冬对话红叶2-1-中国饮食文化-饮食之道【含音频】

国学堂--梁冬对话红叶2-1-中国饮食文化-饮食之道【含音频】01—饮食的有滋有味红叶老师分享从孔子的生活观里,看到其如何过得有滋有味的。
其实在中国古人包括士大夫阶层,都很懂得如何好好地对待自己的身体和灵魂,让自己吃得舒服,吃得愉快,睡得舒服,睡得愉快。
从而透过自己愉快,令到自己的身心更加健康。
自从西方文明传来之后,其实接受了一种观念,就是一定要有足够的热量、能量、饮食、营养等等。
在追求这些东西的过程中,反而忽略了中国生命和生活观里那一种追求精致、雅细、舒服的境界,其实有些时候也觉得很有些遗憾。
也就是说当这样一种生活文化消失的时候,生活过得真的是太粗糙了。
红叶老师是一个专业的医生,其从医生的角度发现:原来让一个人过得舒服,是健康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源泉。
上一期提到了孔子的生活观、饮食观和文化观,接下来说说饮食的滋味。
现在所能见到的文化方面的发展,包括文化潮流,实际上都跟经济有很大的关系。
当西学东渐以后,当西方文化的思潮,包括市场经济的发展,带给东方思想,包括东方很多传统习惯一种妄图改变和颠覆。
在这种潮流之中,有两个门类,不光没有变化而且能够逆流而进。
一个是中餐,世界各地,中餐到处开花;另一个就是中医,中医有墙内开花墙外红之势。
其中还是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堡垒,中国文化的中坚,可以去发扬和去坚守的重要点位。
红叶老师作为医生,需要了解医疗以外内容,就象平常喝茶一样。
喝茶应该是心内求茶。
而学医到一定的层面后,需要医外习医。
就是说在医疗技术本身以外,或者医疗学科以外,找到别的学科对医疗能够产生启发的内容,这样的话就能够解决更多问题。
“心内求茶,医外习医”这是红叶老师近两年的体会,实际上在研究饮食的时候,一定要重视饮食味道。
美味的味道实际上也是中医的味道所在。
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阶层,一直在追求贵族的思想。
现在经济发展了,是有钱了,但丢掉了对贵族的追求。
怎么样才能把其找回来?考虑一下怎么样来寻找回已经遗失的久违的味道,不要光从营养上来考虑问题,毕竟现在大多数人都已经脱离了贫困。
梁冬国学堂2010年全集(目录)

20101105乱世中的富贵名医——李东垣.avi . 58.5MB20101105国学堂乱世中的富贵名医.mp3 . 11.6MB梁冬对话李东垣--乱世中的名医20101030:中国文化三大护身符系列(三)——生命本.avi .62.8MB 20101030国学堂生命本能的奥秘.mp3 . 8.2MB20101023:中国文化凝聚剂——汉字.avi .54.4MB20101023国学堂中国文化凝聚剂.mp3 . 7MB20101016中国文化未作古之谜.avi . 56.6MB20101016国学堂中国文化未作古之谜.mp3 . 9.4MB梁冬对话蒋晔-中国文化三大护身符系列20101009国学堂思辨汉字思维.mp3(1009视频缺). 8.4MB20100925汉字中的姓名文化.avi . 53.2MB20100925国学堂之姓名文化.mp3 . 10.7MB20100918汉字密码系列(十三)——汉字里的“中医药文化”.avi . 51.9MB 20100918国学堂之中医药文化.mp3 . 10.4MB20100911解“医”问“药”.avi . 51.3MB20100911国学堂之解医问药.mp3 . 10.3MB20100904汉字密码系列(十一)——“十天干”中的殷商文化.avi . 49.5MB 20100904国学堂十天干中的殷商文化.mp3 . 10MB20100829十二地支中的生育密码.avi . 41.2MB20100829国学堂十二地支中的生育密码.mp3 . 8.3MB20100828重新认识中国数.avi . 42.9MB20100828国学堂认识中国数下.mp3 . 8.3MB20100822.重新认识中国数(上).avi . 40.9MB20100822国学堂认识中国数.mp3 . 8MB20100821.汉字中的“公、私”之分.avi . 40MB20100821国学堂汉字中的公私.mp3 . 8MB20100814从家探秘走婚文化.avi . 41.8MB20100814国学堂从家探秘走婚文化.mp3 . 8.4MB20100808探究法的真相.avi . 41.8MB20100808国学堂探究法的真相.mp3 . 8MB20100807拆字解密中国凤.avi . 42.8MB20100807国学堂拆字解读中国凤.mp3 . 8.3MB20100801拆字解密中国龙.avi . 43.4MB20100801国学堂拆字解读中国龙.mp3 . 8.5MB20100731孔子误读的那些字.avi . 41.9MB20100731国学堂孔子误读了多少字.mp3 . 8.2MB20100725论语你看懂了吗.avi . 41.7MB20100725国学堂论语你读懂了吗.mp3 . 8.1MB独立学者唐汉给我们说文解字20100724身体物语系列总结篇.avi . 42.1MB20100724国学堂身体物语总结.mp3 . 8.1MB20100718让人上瘾的那根“经”下.avi . 41.7MB20100718国学堂欺让人上瘾的那根筋下.mp3 . 8.1MB20100717让人上瘾的那根经上.avi . 43.5MB20100717国学堂欺让人上瘾的那根筋.mp3 . 8.4MB 20100711欺骗身体的健康减肥大法.avi . 42.8MB20100711国学堂欺骗身体的健康减肥大法.mp3 . 8.3MB 20100710危害健康的祸首——带“气”的脂肪.avi . 41.9MB 20100710国学堂危害健康的罪魁祸首.mp3 . 8.4MB 20100704脉诊——“摸出”你的健康?.avi . 41.5MB 20100704国学堂脉诊摸出的你的健康.mp3 . 8.4MB 20100703谁是你命运的“预言家”?.avi . 41.4MB 20100703国学堂谁是命运的预言家.mp3 . 8.2MB20100627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avi . 43MB20100627国学堂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mp3 . 8.7MB 20100626都是缺氧惹的祸下.avi . 42.9MB20100626国学堂都是缺氧惹的祸下.mp3 . 8.3MB20100620都是缺氧惹的祸.avi . 42.8MB20100620国学堂都是缺氧惹的祸上.mp3 . 8.5MB20100619从心认识自己.avi . 42.5MB20100619国学堂从心认识自己.mp3 . 8.4MB王唯工博士讲气的乐章20100613王东岳观点启示录.avi . 42.8MB20100613国学堂梁冬关于王东岳论点的课堂笔记.mp3 . 8.4MB 20100612拯救世界的文化孤本.avi . 43MB20100612国学堂王东岳从东西文化看国学11.mp3 .8.5MB 20100606诸子百家那些事.avi . 42.6MB20100606国学堂王东岳从东西文化看国学10.mp3 . 8.3MB 20100605诸子百家那些事上.avi . 43.5MB20100605国学堂王东岳从东西文化看国学9.mp3 . 8.5MB 20100530还孔子一个真面目.avi . 42.8MB20100530国学堂王东岳从东西文化看国学8.mp3 . 8.5MB 20100528穿越时空的老子思想.avi . 43.2MB20100528国学堂王东岳从东西文化看国学7.mp3 . 8.5MB 20100523.老子身世探秘.avi . 42.6MB20100523国学堂王东岳从东西文化看国学6.mp3 . 8.5MB 20100522.诸子百家第一家.avi . 42.3MB20100522国学堂王东岳从东西文化看国学5.mp3 . 8.4MB 20100516从巫觋文化到古儒文化.avi . 42.9MB20100516国学堂王东岳从东西文化看国学4.mp3 . 8.4MB 20100515脱去神话外衣的上古时代.avi . 42.9MB20100515国学堂王东岳从东西文化看国学3.mp3 . 8.4MB 20100509从中西方文化看中国趣味.avi . 43.2MB20100509国学堂王东岳从东西文化看国学2.mp3 . 8.4MB 20100508生存之道中的国学智慧.avi . 44MB20100508国学堂王东岳从东西文化看国学1.mp3 . 8.6MB王东岳老师从东西方文化看国学20100502曲说六经之春秋篇.avi . 42.4MB20100502国学堂曲黎敏说六经系列6.mp3 . 8.6MB20100501曲说六经之易经篇.avi . 42MB20100501国学堂曲黎敏说六经系列5.mp3 . 8.2MB20100425曲说六经之礼乐篇.avi . 237.5MB20100425曲说六经之礼乐篇改.avi . 66.3MB20100425国学堂曲黎敏说六经系列4.mp3 . 8.3MB20100424曲说六经之仪礼篇.avi . 43.3MB20100424国学堂曲黎敏说六经系列3.mp3 . 8.7MB20100418曲说六经之诗经篇.avi . 42.1MB20100418国学堂曲黎敏说六经系列2.mp3 . 8.4MB20100417曲说六经系列开篇.avi . 42.7MB20100417国学堂曲黎敏说六经系列1.mp3 . 8.3MB今天开始曲黎敏教授讲六经20100411.国学视角看阿凡达.avi . 42.7MB20100410知道者享天年.avi . 42.9MB20100404.黄帝内经灵枢经之天年系列十二.avi . 41.6MB 20100403.黄帝内经灵枢经之天年系列十一.avi . 42MB 20100328.黄帝内经灵枢经之天年系列十.avi . 42.9MB 20100327.黄帝内经灵枢经之天年系列九.avi . 43.4MB 20100321.黄帝内经灵枢经之天年系列八.avi . 41.7MB 20100320.黄帝内经灵枢经之天年系列七.avi . 42.6MB 20100314.黄帝内经天年系列六.avi . 42.3MB20100313.黄帝内经天年系列五.avi . 42.3MB20100307.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四).avi . 41.1MB 20100306.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三).avi . 41.9MB 20100228.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二何以为人何者为神.avi . 43.3MB 20100227.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一如何才能颐养天年.avi . 43.7MB 20100221.如何提升你的生命质量.avi . 42.4MB20100220.孙思邈养生哲学系列.avi . 43.9MB20100213.孙思邈养生之道七.avi . 43.7MB20100207.如何掌控生命的节奏.avi . 42MB20100206.孙思邈的养生哲学系列.第五集.avi . 42.7MB 20100131.好好爱你的心肝宝贝.avi . 43.8MB20100130.孙思邈的养生哲学.avi . 43.5MB20100124.何为阴阳.avi . 42.2MB20100123.孙思邈养生之道三.avi . 42.9MB20100117.未病先防的现代启示录.avi . 44.8MB20100116.孙思邈的养生之道.第二集.avi . 43.5MB20100110.你能活到120岁.avi . 42MB20辅佐中国文化发扬光大.avi . 44MB20100411国学堂从国学视角看阿凡达.mp3 . 8.3MB20100410国学堂知道者享天年.mp3 . 8.6MB20100404国学堂黄帝内经灵枢经之天年系列十二.mp3 . 8.4MB20100403国学堂黄帝内经灵枢经之天年系列十一.mp3 . 8.3MB 20100328国学堂黄帝内经灵枢经之天年系列十.mp3 . 8.7MB 20100327国学堂黄帝内经灵枢经之天年系列九.mp3 . 8.6MB 20100321国学堂黄帝内经灵枢经之天年系列八.mp3 . 8.1MB 20100320国学堂黄帝内经灵枢经之天年系列七.mp3 . 8.6MB 20100314.黄帝内经天年系列(六).mp3 . 8.2MB20100313国学堂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五).mp3 . 8.2MB20100307国学堂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四).mp3 . 7.9MB20100306国学堂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三)(徐文兵).mp3 . 8.1MB 20100228国学堂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二)(徐文兵).mp3 . 8.5MB 20100227国学堂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一).mp3 . 8.5MB20100221国学堂如何提升你的生命质量.mp3 . 8.4MB20100220国学堂孙思邈养生哲学系列.mp3 . 8.5MB20100213国学堂孙思邈养生之道七.mp3 . 8.8MB20100207国学堂如何掌控生命的节奏.mp3 . 16.5MB20100206孙思邈的养生哲学系列五.mp3 . 8.3MB20100131国学堂好好爱你的心肝宝贝.mp3 . 8.6MB20100130国学堂孙思邈的养生哲学.mp3 . 8.8MB20100124国学堂何为阴阳.mp3 . 8.2MB20100123国学堂孙思邈养生之道三.mp3 . 8.4MB20100117未病先防的现代启示录.mp3 . 8.8MB20100116你能活到120-2.mp3 . 8.6MB20100111你能活到120-1.mp3 . 8.5MB20100110辅佐中国文化发扬光大.mp3 . 8.6MB。
梁冬语录大全

梁冬语录大全梁冬语录大全导读:经典语录梁冬语录大全1、每一个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找他自己,这个世界永远有机会,不要放弃。
2、现代工业把人异化了,福特说,我明明雇佣的是两只手,怎么后边站着一个人?在一系列的简化和假设的基础上产生了牛顿物理学,又产生了一个世界观: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被标准化、流程化。
现代西医就是在这个历史过程当中产生,它把人视为理性的、冷冰冰的一团。
把工人阶级的操作逻辑应用到了医学上。
3、真正的美是可以让你感受到有流泪冲动的力量。
美女就像出土文物,眼看手勿摸。
4、女人的主要作用也许就是为了让男人不开心,除此之外就是让男人开心。
5、对于每个人,诚实是最重要。
人要对自己诚实,“这件事情我能不能做?我的底线在哪里?”同时,人也要对其他人诚实。
诚实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它关乎道德,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关乎效率。
当一个人比较诚实时,他的效率就比较高。
6、在中国几乎所有的职业都不能引发人们的尊重,写书的不认为自己是作家,说自己是码字的;主持人觉得没什么的,我就是说说话的人;一个医生说我也没什么,就是开个方子,吃点回扣的人,诸如此类,整个社会缺乏对自身职业的尊重。
其实,任何一个职业都可以在里面找到价值和成就感。
7、我现在的知识水平,对生命的承担,连前清的秀才都达不到,但我可以做主持人,和有文化的人对话,这不是我的喜剧,这是时代的悲剧。
8、我认为读懂《庄子》就能学会一套精神广播体操,做一个无条件的快乐主义者。
庄子告诉我们三件极难处理事的答案:如何保全自己。
如何处理与领导和下级的关系。
如何获得灵魂的自足。
9、生活和工作它就像水一样在你的身边流淌过。
有一天当你不再属于这个河流的时候,你只记住了曾经有过的那种关系而已,但是它并不属于你,你也不属于它。
我们并不属于任何别的东西,我们只是自己一个特别孤单的人,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特别孤独的个体。
10、所有科技进步都是以伤害人的本能作为代价的。
以前一个人把车从单位开回家是理所应当,自从有了GPS很多人就消失了自己回到家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0108国学堂—梁冬对话陆广莘第一讲本期主题:百年中医存废之辩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
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国学堂》。
我是梁冬,梁某人。
一直以来呢,关于中西医废存的问题,变成了一百年的话题。
其实到了去年的时候呢,中国的各个层面的领导人,也都提出来说,要大力发扬中医。
但是,背后为什么大家一直会觉得说中医和西医之间有这样的一种矛盾呢,它的背后又是不是反映出了一种有趣的文化的冲突呢?现在我们的《国学堂》进入了2011年,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一年哦。
我们今年呢真的很有幸,请到了国医大师陆广莘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个话题。
陆老,您好!片花:陆广莘,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院资深研究员,著名中医理论学家、临床家。
师出中医的他为何中途学西医?又是为什么最终回归中医?学贯中西的他又如何看待中西医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梁冬:陆老一再强调要问题驱动,而不要介绍人,所以陆老就一直说他关心的是问题。
那陆老,作为一个国医大师,那么您以前又是研究西医的,做了那么多年的西医的医生,现在又在研究中医(后来又开始研究中医嘛)。
那您觉得对于当前的问题来说,您最想问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如果您要对中国当前中国的医疗问题提个问题的话,您想问什么问题?陆广莘:我纠正,我先是学中医的。
考了以后呢,到北京大学学了五年西医。
学了五年西医的任务是什么呢?就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当时是这么个观念。
梁冬:那个时候国家这么高瞻远瞩啊!陆广莘:1951年我们就参加了血吸虫病的防治。
因为那个时候西医没有多少,很多预防工作,爱国卫生运动,都是中医参加的。
梁冬:让我想起来,好像以前讲过1949年、1950年的时候有什么爱国卫生运动啊,那个时候大家都是很积极的。
那个时候,好像所有的人都很热情在我的想象(中),就我们看到那个刚刚解放时候那种情景。
陆广莘:所谓爱国卫生运动,是针对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细菌战,用细菌来杀灭中国人。
所以中国这个全国动员起来,全民动员起来,搞爱国卫生运动。
梁冬:还有这么一个背景?陆广莘:那当然了。
梁冬:我以前一直以为,爱国卫生运动就是一个……就像现在的学雷锋啊或者什么,就是那么个运动。
它背后有这么深刻的政治的(一个)因素。
陆广莘:对,中国的科学家,比如说大连医学院的卫希教授,以英国的皇家协会的会员的身份签发考察的结果,(是)他们美国人在用飞机投寄生有细菌、病毒的昆虫。
那么国内怎么办呢,国内就是发动全体老百姓从事一个爱国卫生运动。
那么,我们中医首先就参加了,因为当时没有多少西医呀。
梁冬:那个时候您已经执业了?那已经有多大年纪了?陆广莘:我22岁。
梁冬:22岁一个人就可以执业了吗?陆广莘:我1945年学的,18岁学中医。
梁冬:四年学完中医,当时就可以出来执业了吗?陆广莘:对啊。
梁冬:所以那个时候满大街中国很多中医了?陆广莘:当时全国的西医大概不到4万。
梁冬:4万。
陆广莘:中医60万。
梁冬:60万?陆广莘:60万。
梁冬:现在的中医有多少人?陆广莘:现在中医大概30万人。
梁冬:好,咱们回到历史。
1948年的时候,您开始执业了。
在当时的情形你还记得那个时候的中国的民间的状况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就医这个事情上来说。
因为,我总感觉那是一个万恶的旧社会,那个时候大家看病怎么看呢?陆广莘:这个时候呢,国家发现了一个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南方有一亿多人感染了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呢,后来变成大肚子了,肝硬变腹水了,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
譬如说有一个村,我们青浦县的那个任屯村,那么基本上就类似于绝户了。
梁冬:死到没人了?陆广莘:对。
那么这个呢,就引起中央的重视。
所以就是我就1951年就参加血吸虫病的防治。
梁冬:当时用什么办法来对抗血吸虫病呢?陆广莘:它是杀虫的话就用锑,“金”字旁一个弟弟的“弟”。
梁冬:这是一个什么东西?陆广莘:一个金属,一种金属。
这个药物来杀死这个血吸虫的……梁冬:那这个东西是西医的方法了?陆广莘:西医的方法啊。
梁冬:那你们中医用什么方法呢?陆广莘:那么中医呢……打针也是中医啊,管病房也是中医啊,因为西医没有多少人呢。
所以就是西医学院的办班,中医听课,中医就参加到这个工作里面去。
梁冬:换句话来说,当时是用西医的方法,但是一帮中医的人在做这个事了?陆广莘:对!但是就发现一些腹水的病人,他就没法用锑剂的时候,中医这个方法上去了……梁冬:当时你们用了什么方法呢?陆广莘:那中医治疗是草药,吃草药嘛,这个大概是第一次中西医的合作。
梁冬:合作……当时这个血吸虫病,跟这个帝国主义对我们的侵略没关系吧。
陆广莘:当时我们有一个误解,就是认为这个血吸虫从病源学的考察,它叫日本血吸虫。
是不是日本传过来的?那么现在看来呢,不能这样说。
梁冬:对,稍事休息一下。
这个《国学堂》呢,本来我想一开始就进入主题,就向陆老请教这个中西医的问题,想不到掀开了一段历史,讲到当年的爱国卫生运动,居然是和一段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这个东西)有很深刻的关联。
这个故事后来有怎么演绎,又如何影响到中西医的结合呢?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
片花:……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
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
请来的仍然是国学大师陆广莘老师和我们一起来聊聊中西医的话题。
话说刚才讲到当年的爱国卫生运动,居然是和大家怀疑是帝国主义对我们投毒有关。
那时候为什么觉得血吸虫病,这个蔓延全国的血吸虫病,可能也和日本帝国主义有关呢?当年是怎么样一回事,陆老?陆广莘:那么从病源学考察,这个命名叫做日本血吸虫,是日本科学家首先发明的,所以命名为日本血吸虫,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日本人把这个虫子传过来的。
梁冬:但是当时很多人这么认为喽?陆广莘:当时我们是幼稚的时候,觉得好像是。
但是实际上这是个命名呢,是一种学科分类。
哪个科学家,这是埃及的血吸虫,这是日本的血吸虫……是这样分类。
那么在防御和爱国卫生运动中间,中医需要学习现代的防御技术,那防御技术里边有非常重要的观念,就是致病因素决定疾病的性质。
梁冬:此话怎讲?这是什么意思?陆广莘:这是说这个病(比如)疟疾,疟疾是疟原虫引起的,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引起的。
梁冬:这有什么问题吗?没问题啊!陆广莘:这个问题接下来,那么自然第二个问题就是只有认识这个病原体,才能确诊,只有消灭这个病原体才能消灭疾病。
对,而且是科学的。
梁冬:大家不都这么认为吗?陆广莘:这问题就来了。
中医治疗麻疹,小儿麻疹没有抗病毒,治疗乙脑也没有抗病毒,治疗天花也没有抗病毒……一直到非典型性肺炎,我们也没有去抗病毒,但是好了!梁冬:这个很有意思哈,不科学,但是好了。
陆广莘:这个却成为百年来中西医论证的一个大问题。
所以一百年前呢首先从清华,清华的四位国学大师中间有一位叫梁启超,他提出一个问题,百年的问题,就是“中医诚能愈病”,中医确实能治好病,“纵无人能语其愈病之理由于人”,这是文言文。
中医没有人能够把治好病的道理跟理由告诉大家,就成为我们百年的争论的开始。
梁冬:开始了,从这儿开始,原来还跟梁家有关,真是有意思。
陆广莘:你们梁家,哈哈哈……梁冬:所以今天需要找梁家的另外一个人出来澄清,也算是历史的和合的过程。
陆广莘:这个问题是中性的。
那么如果按历史的程序来说,最早回答的还是谁啊?梁冬:是谁啊?陆广莘:还是毛泽东。
他1913年在湖南师范念书,有一个笔记本,这个笔记本里他讨论问题,他就发言,中西医道,各有所长,这么一个观念。
梁冬:这话没错啊。
陆广莘:这个观念是中医也好,西医也好,各有所长。
中医讲什么,“中言气脉”,中医讲气脉,血脉。
西医讲什么?西医讲实验。
句号。
梁冬:句号,哈哈,哈哈……陆广莘:然后他发表意见了,然……梁冬:逗号。
陆广莘:这个时候他的年龄有多大?梁冬:当年的毛泽东多大呢?陆广莘:20岁,1893年至1913年梁冬:然什么?逗号后面说什么?陆广莘:然,然而的然。
梁冬:对,后面说什么?陆广莘:“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一般的人不容易理解,不容易认识。
“故失之于虚”,中医说的话,看病这词,太玄,太虚。
梁冬:不是肾虚就是脾虚,都是虚的。
陆广莘:气虚。
梁冬:血虚什么的。
陆广莘:这第二句话很有意思。
很多人都知道,他说西医言实验,“言实验者专求质”,物质的质,“而气则离”,气就离开了,没有了,“故常失其本”。
本质本质呀,光有质没有本了,1913年时毛泽东回答的问题,当然了他是没发表,他的身份还是比较……就是学生了。
梁冬:对,卑微。
陆广莘:但是北大的名家就回答问题了。
谁?陈独秀。
陈独秀给青年的一封信,就是1915年。
梁冬:陈独秀1915年给青年写了什么呢?稍事休息,马上继续回来《国学堂》。
片花:……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
继续回来到《国学堂》。
刚才讲到了这个百年中医存废之争的时候呢,陆老就讲到一个话题,说当年呢,关于中西医的问题呢,梁启超提了问题之后,年轻的毛泽东虽然有很好的回答,但是因为当时太过年轻,太过卑微了,没有影响力,倒是另外一位大家,陈独秀给予了回答。
他在1915年写给青年的信,大家都喜欢写给青年的信,现在各个老师都喜欢给青年写信,当年的导师,陈独秀老师也是这样,给青年写信。
1915年他写了什么呢?陆广莘:他说,为什么中医能治好病?而回答不了中医为什么治好病的道理,这是由于中医不是科学。
梁冬:不是科学?陆广莘:不是科学。
因为什么呢?三条:第一条,不解人体的构造,不理解人体的构造,不从事人体的解剖分析。
梁冬:就不把它拉剌开看。
陆广莘:因此无法回答这个病在什么地方。
第二,不从事药性分析。
就是中药的化学物质基础是什么啊?也没有从事化学分析的手段。
第三呢,菌毒传染无闻矣,就是细菌和病毒的传染,没听说过。
这符合事实吗?符合历史事实。
因为中医这几千年来,它不能等到有显微镜,有发现了细菌病毒,有化学分析,没有,也没有人体解剖,这时医学就出现了。
医学不能等到你出现了细菌病毒,出现了解剖学,出现了显微镜才有医学啊,在几千年前就有了。
所以中医诚能愈病,是没有借助于细菌病毒,也没有解决药物的成分是什么,也没有回答疾病的位置在什么地方的解剖学定位,这是事实。
那么,陈独秀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回答中医愈病之理,治好病的道理,必须借助于科学。
有什么方法呢?就要回答这个病在什么地方?什么性质?什么原因?然后这个药怎么能够杀灭细菌病毒的,怎么能纠正这个病理的,怎么能清除这个病灶的……梁冬:就是你不能用这套方法来说,你就不是科学。
陆广莘:对,还不是科学。
北大的第二个人是胡适,胡适呢,就说明了一个事实,什么事实呢?就西医啊,能说清楚他得的什么病,你到医院给你检查了,啊,这个病因是什么,病理是什么,解剖定位是什么,说清楚了。
虽然治不好,但西医是科学的。
梁冬:他也知道西医治不好,但是也是科学的!陆广莘:诶,为什么?因为他从认识论的角度回答了病从何来的问题。
病从哪里来的?致病因素是什么?在什么地方?什么性质?他回答了这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