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应用电化学--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第八、九、十章电化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八、九、十章电化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八、九、十章电化学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 )A. 0.1 mol·dm−3 KCl 水溶液B. 0.001 mol·dm−3 HCl 水溶液C. 0.001 mol·dm−3 KOH 水溶液D. 0.001 mol·dm−3 KCl 水溶液2.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 变化为:( )A. κ增大,Λm 增大B. κ增大,Λm 减少C. κ减少,Λm 增大D. κ减少,Λm 减少3.分别将CuSO4、H2SO4、HCl、NaCl 从0.1 mol·dm−3降低到0.01 mol·dm−3,则Λm 变化最大的是:( )A. CuSO4B. H2SO4C. NaClD. HCl4.用同一电导池测定浓度为0.01 和0.10 mol·dm−3 的同一电解质溶液的电阻,前者是后者的10 倍,则两种浓度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A. 1 : 1B. 2 : 1C. 5 : 1D. 10 : 15.在Hittorff 法测迁移数的实验中,用Ag 电极电解AgNO3 溶液,测出在阳极部AgNO3 的浓度增加了x mol,而串联在电路中的Ag 库仑计上有y mol 的Ag析出, 则Ag+离子迁移数为:( ) A. x/y B. y/x C. (x-y)/x D. (y-x)/y6.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 mol/kg 和0.1 mol/kg 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 Ω和500 Ω,则它们依次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A. 1 : 5B. 5 : 1C. 10 : 5D. 5 : 107.在10 cm3浓度为1 mol·dm−3的KOH 溶液中加入10 cm3水,其电导率将:( )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8.下列电解质水溶液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A. 0.001 mol/kg HAcB. 0.001 mol/kg KClC. 0.001 mol/kg KOHD. 0.001 mol/kg HCl 9.浓度均为m 的不同价型电解质,设1-3 价型电解质的离子强度为I1,2-2 价型电解质的离子强度为I2,则:( )A. I1 < I2B. I1 = I2C. I1= 1.5I2D. 无法比较I1 和I2 大小10.在25℃,0.002 mol/kg 的CaCl2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1,0.02 mol/kg CaSO4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2,那么:( )A. (γ±)1 < (γ±)2B. (γ±)1 > (γ±)2C. (γ±)1 = (γ±)2D. 无法比较大小11.下列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大的是:( )A. 0.01 mol/kg NaClB. 0.01 mol/kg CaCl2C. 0.01 mol/kg LaCl3D. 0.01 mol/kg CuSO4 12.0.001 mol/kg K2SO4 和0.003 mol/kg 的Na2SO4 溶液在298 K 时的离子强度是:( )A. 0.001 mol/kgB. 0.003 mol/kgC. 0.002 mol/kgD. 0.012 mol/kg13.下列说法不属于可逆电池特性的是:( )A. 电池放电与充电过程电流无限小B. 电池的工作过程肯定为热力学可逆过程C. 电池内的化学反应在正逆方向彼此相反D. 电池所对应的化学反应Δr G m = 014.下列电池中,哪个电池的电动势与Cl−离子的活度无关?( )A. Zn│ZnCl2(aq)│Cl2(g)│PtB. Zn│ZnCl2(aq)‖KCl(aq)│AgCl(s)│AgC. Ag│AgCl(s)│KCl(aq)│Cl2(g)│PtD. Hg│Hg2Cl2(s)│KCl(aq)‖AgNO3(aq)│Ag15.下列电池中,哪个电池反应不可逆:( )A. Zn|Zn2+||Cu2+| CuB. Zn|H2SO4| CuC. Pt,H2(g)|HCl(aq)|AgCl,AgD. Pb,PbSO4|H2SO4|PbSO4,PbO216.下列反应AgCl(s) + I−→AgI(s) + Cl−其可逆电池表达式为:( )A. AgI(s) |I−| Cl−| AgCl(s)B. AgI(s) | I−|| Cl−| AgCl(s)C. Ag(s),AgCl(s) | Cl−|| I−| AgI(s),Ag(s)D. Ag(s),AgI(s) | I−|| Cl−| AgCl(s),Ag(s)17.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E/V=1.01845−4.05×10-5(t/℃-20)−9.5×10-7(t/℃-20)2, 298 K 时电池可逆放电,则:( )A. Q > 0B. Q < 0C. Q = 0D. 不能确定18.某燃料电池的反应为:H2(g) +O2(g) → H2O(g) 在400 K 时的Δr H m 和Δr S m分别为−251.6 kJ/mol 和−50 J/(K·mol),则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A. 1.2 VB. 2.4 VC. 1.4 VD. 2.8 V19.若某电池反应的热效应是负值,那么此电池进行可逆工作时,与环境交换的热:( ) A. 放热 B. 吸热 C. 无热 D. 无法确定20.某电池在标准状况下,放电过程中,当Q r = −200 J 时,其焓变ΔH 为:( )A. ΔH = −200 JB. ΔH < −200 JC. ΔH = 0D. ΔH> −200 J21.有两个电池,电动势分别为E1 和E2:H2(p)│KOH(0.1 mol/kg)│O2(p) E1H2(p)│H2SO4(0.0l mol/kg)│O2(p) E2 比较其电动势大小:( )A. E1< E2B. E1> E2C. E1= E2D. 不能确定22.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以实际工作电压E′放电过程中,电池的反应热Q 等于:( )A. ΔH −zFE′B. ΔH + zFE′C. TΔSD. TΔS −zFE′23.已知:(1) Cu│Cu2+(a2)‖Cu2+(a1)│Cu 电动势为E1(2) Pt│Cu2+(a2),Cu+(a')‖Cu2+(a1),Cu+(a')│Pt 电动势为E2,则:( )A. E1= E2B. E1 = 2 E2C. E1 < E2D. E1≥E224.在298 K 将两个Zn(s)极分别浸入Zn2+离子活度为0.02 和0.2 的溶液中,这样组成的浓差电池的电动势为:( )A. 0.059 VB. 0.0295 VC. −0.059 VD. (0.059lg0.004) V25.巳知下列两个电极反应的标准还原电势为:Cu2++ 2e →Cu,Ψ= 0.337 VCu++ e →Cu,Ψ= 0.521 V,由此求算得Cu2+ + e →Cu+的Ψ等于:( )A. 0.184 VB. −0.184 VC. 0.352 VD. 0.153 V26.电池Pb(Hg)(a1)│Pb2+(aq)│Pb(Hg)(a2) 要使电动势E>0, 则两个汞齐活度关系为:( ) A. a1>a2 B. a1= a2 C. a1<a2 D. a1 与a2 可取任意值27.下列电池中,液体接界电位不能被忽略的是:( )A. Pt,H2(p1)|HCl(m1)|H2(p2),PtB. Pt,H2(p1)|HCl(m1)|HCl(m2)|H2(p2), PtC. Pt,H2(p1)|HCl(m1)||HCl(m2)|H2(p2),PtD. Pt,H2(p1)|HCl(m1)|AgCl,Ag−Ag,AgCl|HCl(m2)|H2(p2),Pt 28.测定溶液的p H 值的最常用的指示电极为玻璃电极, 它是:( )A. 第一类电极B. 第二类电极C. 氧化还原电极D. 氢离子选择性电极29.已知298 K 时,Ψ(Ag+,Ag)=0.799 V, 下列电池的E 为0.627 V,Pt, H2│H2SO4(aq)│Ag2SO4(s)│Ag(s) 则Ag2SO4 的活度积为:( )A. 3.8×10−7B. 1.2×10−3C. 2.98×10−3D. 1.52×10−630. 当电池的电压小于它的开路电动势时,则表示电池在:( )A. 放电B. 充电C. 没有工作D. 交替地充放电31.下列两图的四条极化曲线中分别代表原电池的阴极极化曲线和电解池的阳极极化曲线的是:( )A. 1、4B. 1、3C. 2、3D. 2、432.在电解硝酸银溶液的电解池中,随着通过的电流加大,那么:( )A. 阴极的电势向负方向变化B. 阴极附近银离子浓度增加C. 电解池电阻减小D. 两极之间的电势差减少33.电极电势E 的改变可以改变电极反应的速度,其直接的原因是改变了:( )A. 反应的活化能B. 电极过程的超电势C. 电极与溶液界面双电层的厚度D. 溶液的电阻34.用铜电极电解CuCl2 的水溶液,在阳极上会发生:( )A. 析出氧气B. 析出氯气C. 析出铜D. 铜电极溶解35.25℃时, H2 在锌上的超电势为0.7 V,Ψ(Zn2+/Zn) = −0.763 V,电解一含有Zn2+(a=0.01) 的溶液,为了不使H2 析出,溶液的p H 值至少应控制在( )A. p H > 2.06B. p H > 2.72C. p H > 7.10D. p H > 8.0236.通电于含有相同浓度的Fe2+, Ca2+, Zn2+, Cu2+的电解质溶液, 已知:Ψ(Fe2+/Fe) = −0.440 V,Ψ(Ca2+/Ca) = −2.866 V,Ψ(Zn2+/Zn) = −0.7628 V,Ψ(Cu2+/Cu) = 0.337 V 当不考虑超电势时, 在电极上金属析出的次序是:( )A. Cu →Fe →Zn →CaB. Ca →Zn →Fe →CuC. Ca →Fe →Zn →CuD. Ca →Cu →Zn →Fe37.用Pt 电极电解CdSO4 溶液时,决定在阴极上是否发生浓差极化的是:( )A. 在电极上的反应速率(若不存在浓差极化现象)B. Cd2+从溶液本体迁移到电极附近的速率C. 氧气从SO42−溶液本体到电极附近的速率D. OH−从电极附近扩散到本体溶液中的速率. 38.298 K、0.1 mol/dm3 的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0.06 V,电解此溶液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E(H2)为:( )A. 大于−0.06 VB. 等于−0.06 VC. 小于−0.06 VD. 不能判定参考答案1.B2.B3.A4.A5.D6.B7.B8.D9.C 10.B 11.A12.D 13.D 14.C 15.B 16.D 17.B 18.A 19.D 20.B21.C22.B 23.A 24.B 25.D 26.A 27.B 28.D 29.D 30.A 31.B32.A 33.A 34.D 35.A 36.A 37.D 38.C二、计算题:1. 某电导池中充入0.02 mol·dm-3的KCl溶液,在25℃时电阻为250 Ω,如改充入6×10-5mol·dm-3NH3·H2O溶液,其电阻为105 Ω。

完整版)电化学练习题带答案

完整版)电化学练习题带答案

完整版)电化学练习题带答案1.铁镍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池,其放电反应为Fe +NiO3 + 3H2O → Fe(OH)2 + 2Ni(OH)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O3,负极为Fe。

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 + 2OH- → Fe(OH)2 + 2e。

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 + 2OH- + 2e → NiO3 + 3H2O。

2.当镀锌铁发生析氢腐蚀时,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

正确的说法是:④在标准状况下有1.12L气体放出。

3.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如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 + O2 → 2H2O。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

B。

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e → 4OH-。

C。

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1.12L的H2.D。

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

4.如图是某公司批量生产的笔记本电脑所用的甲醇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

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和电子,电子经过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该电池总反应式为:2CH3OH + 3O2 → 2CO2 + 4H2O。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

右边的电极为电池的负极,b处通入的是空气。

B。

左边的电极为电池的正极,a处通入的是甲醇。

C。

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2CH3OH + 2H2O - 12e → 2CO2↑ + 12H+。

D。

电池正极的反应式为:3O2 + 12H+ + 12e → 6H2O。

5.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 + PbO2 + 2H2SO4 →2PbSO4 + 2H2O。

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A。

K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PbSO4 + 2H2O - 2e → PbO2 + 4H+。

B。

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Ⅰ中消耗的H2SO4为0.2mol。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电化学及其应用》含答案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电化学及其应用》含答案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电化学及其应用》1.(2021·全国高考甲卷真题)乙醛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可果用如下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合成。

图中的双极膜中间层中的2H O 解离为+H 和-OH ,并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分别问两极迁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Br 在上述电化学合成过程中只起电解质的作用B .阳极上的反应式为:+2H ++2e -=+H 2OC .制得2mol 乙醛酸,理论上外电路中迁移了1mol 电子D .双极膜中间层中的+H 在外电场作用下向铅电极方向迁移 【答案】D【分析】该装置通电时,乙二酸被还原为乙醛酸,因此铅电极为电解池阴极,石墨电极为电解池阳极,阳极上Br -被氧化为Br 2,Br 2将乙二醛氧化为乙醛酸,双极膜中间层的H +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移向阴极,OH -移向阳极。

【解析】A .KBr 在上述电化学合成过程中除作电解质外,同时还是电解过程中阳极的反应物,生成的Br 2为乙二醛制备乙醛酸的中间产物,故A 错误;B .阳极上为Br -失去电子生成Br 2,Br 2将乙二醛氧化为乙醛酸,故B 错误;C .电解过程中阴阳极均生成乙醛酸,1mol 乙二酸生成1mol 乙醛酸转移电子为2mol ,1mol 乙二醛生成1mol乙醛酸转移电子为2mol ,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可知每生成1mol 乙醛酸转移电子为1mol ,因此制得2mol 乙醛酸时,理论上外电路中迁移了2mol 电子,故C 错误;D .由上述分析可知,双极膜中间层的H +在外电场作用下移向阴极,即H +移向铅电极,故D 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D 项,故答案为D 。

2.(2021·全国高考乙卷真题)沿海电厂采用海水为冷却水,但在排水管中生物的附着和滋生会阻碍冷却水排放并降低冷却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在管道口设置一对惰性电极(如图所示),通入一定的电流。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阳极发生将海水中的Cl 氧化生成2Cl 的反应B .管道中可以生成氧化灭杀附着生物的NaClOC .阴极生成的2H 应及时通风稀释安全地排入大气D .阳极表面形成的2Mg(OH)等积垢需要定期清理 【答案】D【分析】海水中除了水,还含有大量的Na +、Cl -、Mg 2+等,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装置的原理是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海水,阳极区溶液中的Cl -会优先失电子生成Cl 2,阴极区H 2O 优先得电子生成H 2和OH -,结合海水成分及电解产物分析解答。

第10章--应用电化学--习题及答案

第10章--应用电化学--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 应用电化学习题及答案10-1 水的标准生成自由能是-237.191kJ mol -1,求在25℃时电解纯水的理论分解电压。

解:H 2O=H 2 +1/2O 2, 电子转移数为2,则有ΔG = - n F E mf = -237.191kJ mol -1(n =2), -237191=-2×96485×E mf , E mf =1.229V10-2 298.15K 时测得电池: Pt(s)| H 2( O p ) | HCl(b ) | Hg 2Cl 2(s) | Hg(l) 的电动势与HCl 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的关系如下b ×103/(mol kg -1) 75.08 37.69 18.87 5.04 E mf / V0.4119 0.4452 0.4787 0.5437求(1)O E 甘汞 (2)b= 0.07508 mol kg -1时HCl 溶液的±γ。

解:负极反应:H 2-2e -→2H +正极反应: Hg 2Cl 2 +2e -→2Hg +2Cl - 电池反应:H 2+ Hg 2Cl 2 →2H ++2Hg +2Cl -所以 有:E mf = E Θ-RT/2Fln ⎪⎪⎭⎫ ⎝⎛)()()()(22222Cl Hg a H a HCl a Hg a = E Θ-RT/2Fln ())(2HCl a a(HCl)=a (H +) a(Cl -)=(±γb/b Θ)2 E mf =O E 甘汞 - (2RT/F ) ln(b/O b )对于稀溶液,ln ±γ=-A ’(I/b Θ)1/2, 1-1价电解质I=b(1) E mf + (2RT/F ) ln(b/O b )=O E 甘汞 + (2RT/F ) A’ (b/O b )0.5 , 以E mf +(2RT/F )ln(b/O b )对(b/O b )0.5作图,直线的截距O E 甘汞=0.2685 V(2) E mf =O E 甘汞 - (2RT/F ) ln(b/O b ) - (2RT/F ) ln ±γ , ±γ=0.81510-3 298.2K 时,在有玻璃电极的电池中,加入pH=4.00的缓冲溶液,测得电动势为0.1122V;则当电动势为0.2305V时,溶液的pH为多少?解:pH x= pH s +F(E x-E s)/(2.303RT)= 6.0010-4 求298.15K时下列电池中待测液pH值(所需电极电势数值自查)。

应用电化学复习题(整理)

应用电化学复习题(整理)

应用电化学复习题1.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 )(A) 增大(B) 减小(C) 先增后减(D) 不变2.在298K的含下列离子的无限稀释的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a)A13+(b)Mg2+(c)H+(d)K+3.298K时,有浓度均为0.001mol·kg-1的下列电解质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大的是( )(a) CuS04(b) CaCl2(c) LaCl3(d) NaCl4.298K时有相同浓度的NaOH(1)和NaCl(2)溶液,两个Na+的迁移数t1与t2之间的关系为( )(a) t1 = t2(b) t1 > t2(c)t1 < t2(d)无法比较5.NaCl稀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与Na+、、C1-的淌度U+、U-之间关系为( )(a)Λm= U+ + U- (b)Λm=U+/F + U—/F(c)Λm= U+F + U-F (d)Λm= 2 (U+ + U-)6.Al2(S04)3的化学势μ与Al3+、SO42-的化学势μ+,、μ-之间的关系为( )(a) μ = μ++μ-(b) μ =2μ++3μ-(c) μ =3μ++2μ-(d) μ = μ+· μ-7.298 K 时,在下列电池Pt│H2(p∃)│H+(a=1)‖CuSO4(0.01 mol·kg-1)┃Cu(s)右边溶液中加入0.1 mol·kg-1 Na2SO4溶液时(不考虑稀释效应), 则电池的电动势将:(A) 上升(B) 下降(C) 基本不变(D) 无法判断8.下列对原电池的描述哪个是不准确的:( )(A) 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 电池内部由离子输送电荷(C) 在电池外线路上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D) 当电动势为正值时电池反应是自发的9.如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电池反应的∆H < Q p(B) 原电池反应的∆H = Q r(C) 原电池反应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减少值等于它对外做的电功(D) 原电池工作时越接近可逆过程,对外做电功的能力愈大10.若算得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时,表示此电池反应是:( )(A) 正向进行(B) 逆向进行(C) 不可能进行(D) 反应方向不确定11.当电池的电动势E=0时,表示:()(A) 电池反应中,反应物的活度与产物活度相等(B) 电池中各物质都处于标准态(C) 正极与负极的电极电势相等(D) 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K a=112. 在电池中,当电池反应达到平衡时,电池的电动势等于:( ) (A) 标准电动势 (B) ln RTK zF $ (C) 零 (D) 不确定13. 等温下,电极-溶液界面处电位差主要决定于: ( )(A) 电极表面状态(B) 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C) 电极的本性和溶液中相关离子活度(D) 电极与溶液接触面积的大小14. 某电池反应为 2 Hg(l)+O 2+2 H 2O(l)=2 Hg 2++4 OH -,当电池反应达平衡时,电池的 E 必然是: ( )(A) E >0 (B) E =E ∃ (C) E <0 (D) E =015. 测定溶液的 pH 值的最常用的指示电极为玻璃电极, 它是:( )(A) 第一类电极 (B) 第二类电极(C) 氧化还原电极 (D) 氢离子选择性电极16. 有三种电极表示式: (1) Pt,H 2(p ∃)│H +(a =1), (2)Cu │Pt,H 2(p ∃)│H +(a =1),(3)Cu │Hg(l)│Pt,H 2(p ∃)│H +(a =1),则氢电极的电极电势彼此关系为 :(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C) 不能确定 (D) 彼此相等 17. 对应电池Ag(s)|AgCl(s)|KCl(aq)|Hg 2Cl 2(s)|Hg(l)的化学反应是: ( )(A) 2Ag(s)+Hg 22+(aq) = 2Hg(l) +2Ag +(B) 2Hg+2Ag + = 2Ag +Hg 22+(C) 2AgCl+2Hg = 2Ag +Hg 2Cl 2(D) 2Ag+Hg 2Cl 2 = 2AgCl +2Hg18. 下列电池的电动势,哪个与Br -的活度无关:( ) (A) Ag(s)|AgBr(s)|KBr(aq)|Br 2(l),Pt(B) Z n(s)|ZnBr 2(aq)|Br 2(l),Pt(C) P t,H 2(g)|HBr(aq)|Br 2(l),Pt(D) Hg(l)|Hg 2Br 2(s)|KBr(aq)||AgNO 3(aq)|Ag(s)19. 298 K 时, 在下列电池 Pt │H 2(p ∃)│H +(a =1)‖CuSO 4(0.01 mol ·kg -1)│Cu(s)右边溶液中通入 NH 3, 电池电动势将:( )(A) 升高 (B) 下降 (C) 不变 (D) 无法比较20. 如果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1V ,则可逆电极的电极电势Ф0值和电池的电动势E 0值将有何变化 ( )(a)E0,Ф0各增加1V (b)E0和Ф0各减小1V(c)E0不变,Ф0增加1V (d)E0不变,Ф0减小1V21.下列电池中,电动势与Cl-的活度无关的是 ( )(a).Zn(s)|ZnCl2(a)|Cl2(p0)|Pt (b).Zn(s)|ZnCl2(a1)||KCI(a2)|AgCI(s)|Ag(c).Ag(s)|AgCI|KCI(a)|CI2(p0)|Pt(d).Pt|H2(p0)|HCI(a)|Cl2(p0)|Pt22.某电池反应为2Hg(1)+02+2H2O(1)=2Hg2++40H-,当电池反应达平衡时,电池的E必然是 (a)E>0 (b)E=E0 (c)E<0 (d)E=023.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 )(a)金属的表面性质 (b)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c)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d)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24.不能用于测定溶液pH值的电极是 ( )(a)氢电极 (b)醌氢醌电极 (c)玻璃电极 (d)CI-|AgCI(s)|Ag电极25.下列4组组成不同的混合溶液,当Pb(s)插入各组溶液时,金属Sn有可能被置换出来的是(已知Ф0 (Sn2+,Sn)=-0.136VФ0 (Pb2+,Pb)=- 0.126V ( )(a)a(Sn2+)=1.0,a(Pb2+)=1.0 (b)a(Sn2+)=0.1,a(Pb2+)=1.0(c)a(Sn2+)=l.0,a(Pb2+)=0.1 (d)a(Sn2+)=0.5,a(Pb2+)=0.526.常见的燃料电池为: Pt,H2(p1)|NaOH(aq)|O2(p2),Pt,设其电动势为E1,如有另一电池可以表示为:Cu(s)|Pt|H2(p)|NaOH(aq)|O2(p)|Pt|Cu(s),其电动势为E2,若保持各物质的活度相同,则E1与E2的关系为:()(A) E1>E2(B) E1<E2(C) E1=E2(D) 无法判断27.极谱分析仪所用的测量阴极属于下列哪一种?( )(A) 浓差极化电极(B) 电化学极化电极(C) 难极化电极(D) 理想可逆电极28.用铜电极电解CuCl2的水溶液,不考虑超电势,在阳极上将会发生什么反应。

高考化学复习《电化学极其应用》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复习《电化学极其应用》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1.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3.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和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电化学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用和延伸,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

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判断、电解产物的判断、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查仍以选择题为主,在非选择题中电化学知识可能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新科技、新能源知识相结合进行命题。

复习时,应注意:1.对基础知识扎实掌握,如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燃料电池的分析等。

2.电化学问题的探究设计、实物图分析及新型电池的分析是近年来高考中的热点,通过在练习中总结和反思,提高在新情境下运用电化学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一、原电池电极的判断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1.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

一般是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3)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流动方向判断。

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

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电极增重或减轻。

工作后,电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电极(正极)放电,电极活动性弱;反之,电极质量减小,说明电极金属溶解,电极为负极,活动性强。

(6)有气泡冒出。

高考化学复习《电化学极其应用》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电极上有气泡冒出,是因为发生了析出H2的电极反应,说明电极为正极,活动性弱。

2.原电池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的书写(1)题目给定原电池的装置图,未给总反应式:①首先找出原电池的正、负极,即分别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②结合介质判断出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③写出电极反应式(注意两极得失电子数相等),将两电极反应式相加可得总反应式。

应用电化学(杨辉_卢文庆编)课后习题答案

应用电化学(杨辉_卢文庆编)课后习题答案

不同研究体系可以选择不同的参比电极,水溶液体系中常见的参比电极有:饱和甘汞电极(SCE)、Ag/AgCl电极、标淮氢电极(SHE或NHE)等。许多有机电化学测量是在非水溶剂中进行的,尽管水溶液参比电极也可以使用,但不可避免地会给体系带入水分,影响研究效果,因此,建议最好使用非水参比体系。常用的非水参比体系为Ag/Ag+(乙腈)。工业上常应用简易参比电极,或用辅助电极兼做参比电极。在测量工作电极的电势时,参比电极内的溶液和被研究体系的溶液组成往往不—样,为降低或消除液接电势,常选用盐桥;为减小末补偿的溶液电阻,常使用鲁金毛细管。
解:表面膜的转移反应。覆盖于电极表面的物种(电极一侧)经过氧化-还原形成另一种附着于电极表面的物种,它们可能是氧化物、氢氧化物、硫酸盐等。
(5)Zn?2OH??2e?Zn(OH)2;Zn(OH)2?2OH??[Zn(OH)4]2?
解:腐蚀反应:亦即金属的溶解反应,电极的重量不断减轻。即金属锌在碱性介质中发生溶解形成二羟基合二价锌络合物,所形成的二羟基合二价锌络合物又和羟基进一步形成四羟基合二价锌络合物。
第一章习题解答:
1试推导下列各电极反应的类型及电极反应的过程。
(1)Ce4??2e?Ce2?
4?解:属于简单离子电迁移反应,指电极/溶液界面的溶液一侧的氧化态物种Ce
态的物种Ce
(2) 2?借助于电极得到电子,生成还原而溶解于溶液中,而电极在经历氧化-还原后其物理化学性质和表面状态等并未发生变化, O2?2H2O?4e?4OH?
3.试描述双电层理论的概要。
解:电极/溶液界面区的最早模型是19世纪末Helmholtz提出的平板电容器模型(也称紧密层模型),他认为金属表面过剩的电荷必须被溶液相中靠近电极表面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层所中和,两个电荷层间的距离约等于离子半

《应用电化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应用电化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应用电化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电化学理论基础1.什么是电化学体系?基本单元有那些?(1)由两类不同导体组成,且在电荷转移时不可避免地伴随有物质变化的体系,通常有原电池、电解池、腐蚀电池三大类型。

(2)1.电极2.电解质溶液3.隔膜2.试举例说明隔膜的作用。

隔膜是将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区和阴极区,以保证阴极、阳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不互相接触和干扰。

例如采用玻璃滤板隔膜、盐桥和离子交换膜,起传导电流作用的离子可以透过隔膜。

3.试描述现代双电层理论的概要.电极\\溶液界面的双电层的溶液一侧被认为是由若干“层”组成的。

最靠近电极的一层为内层,它包含有溶剂分子和所谓的特性吸附的物质(离子或分子),这种内层也称为紧密层、helmholtz层或tern层,如图1.5所示。

实际上,大多数溶剂分子(如水)都是强极性分子,能在电极表面定向吸附形成一层偶极层。

特性吸附离子的电中心位置叫内holmholtz层(IHP),它是在距离为某1处。

溶剂化离子只能接近到距电极为某2的距离处,这些最近的溶剂化离子中心的位置称外helmholtz层(OHP)。

非特性吸附离子由于电场的作用会分布于称为分散层(扩散层)的三维区间内并延伸到本体溶液。

在OHP层与溶液本体之间是分散层。

4.什么是电极的法拉第过程和非法拉第过程。

电极上发生的反应过程有两种类型,法拉第过程和非法拉第过程。

前者是电荷经过电极/溶液界面进行传递而引起的某种物质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时的法拉第过程,其规律符合法拉第定律,所引起的电流称法拉第电流。

后者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在一定电势范围内施加电位时,电极/溶液界面并不发生电荷传递反应,仅仅是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发生变化,这种过程称非法拉第过程。

5.试述电极反应的种类和机理。

电极反应种类:(1)简单电子迁移反应;(2)金属沉积反应;(3)表面膜的转移反应;(4)伴随着化学反应的电子迁移反应;(5)多孔气体扩散电极中的气体还原或氧化反应;(6)气体析出反应;(7)腐蚀反应电极反应的机理:(1)CE机理:指在发生电子迁移反应之前发生了化学反应,其通式为:某O某+neRed如:酸性介质中HCHO的还原反应:OHH2CHCHO+H2OC步骤OHHCHO+2H++2e→CH3OHE步骤(2)EC机理:指在电极/溶液界面发生电子迁移反应后又发生了化学反应,其通式为:O某+Ze→Red某如:对氨基苯酚在Pt电极上的氧化反应(3)催化机理a、“外壳层”催化:EC机理中的一种,指在电极和溶液之间的电子传递反应,通过电极表面物种氧化—还原的媒介作用,使反应在比裸电极低的超电势下发生,其通式可表示如下:某+neRedE步骤Red+某O某+YC步骤如:Fe3+/Fe2+电对催化H2O2的还原反应:1/2H2O2+e→OH-Fe3++e→Fe2+Fe2++1/2H2O2→Fe3++OH-b、“内壳层”催化:也称为化学氧化—还原催化,即当反应物的总电化学反应中包括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时,发生在电子转移步骤的前、后或其中而产生了某种化学加成物或某些其它的电活性中间体,总的活化能会被某些“化学的”氧化—还原催化剂所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应用电化学--习题及答案应用电化学习题及答案10-1 水的标准生成自由能是-237.191kJ mol-1,求在25℃时电解纯水的理论分解电压。

解:H2O=H2 +1/2O2, 电子转移数为2,则有ΔG = - n F Emf = -237.191kJ mol-1(n=2),-*****=-2×*****×Emf, Emf=1.229V10-2 298.15K时测得电池: Pt(s)| H2( pO) | HCl(b) | Hg2Cl2(s) | Hg(l) 的电动势与HCl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的关系如下b×103/(mol kg-1) Emf / V 75.08 37.69 18.87 5.04 0.4119 0.4452 0.4787 0.5437 求(1)EO甘汞(2)b= 0.07508 mol kg-1时HCl溶液的??。

解:负极反应:H2-2e-→2H+正极反应:Hg2Cl2 +2e-→2Hg +2Cl- 电池反应:H2+ Hg2Cl2 →2H++2Hg +2Cl-?a2(Hg)a2(HCl)?Θ?所以有: E mf= E-RT/2Fln?= E-RT/2Fln?a2(HCl)? ?a(H)a(HgCl)?222??Θa(HCl)=a (H+) a(Cl-)=(??b/bΘ)2 E mf=EO甘汞- (2RT/F) ln(b/bO) 对于稀溶液,ln??=-A’(I/bΘ)1/2, 1-1价电解质I=b(1) E mf+ (2RT/F) ln(b/bO)=EO甘汞+ (2RT/F) A’ (b/bO)0.5 , 以E mf+(2RT/F)ln(b/bO)对(b/bO)0.5作图,直线的截距EO甘汞=0.2685 V(2) E mf=EO甘汞- (2RT/F) ln(b/bO) - (2RT/F) ln?? , ??=0.815110-3 298.2K 时,在有玻璃电极的电池中,加入pH=4.00的缓冲溶液,测得电动势为0.1122V;则当电动势为0.2305V时,溶液的pH为多少?解:pHx= pHs +F(Ex-Es)/(2.303RT)= 6.0010-4 求298.15K时下列电池中待测液pH值(所需电极电势数值自查)。

(1)Pt |H2 (pO )| pH(x)|甘汞电极(cKCl=0.1mol dm-3)Emf=0.7940V (2)甘汞电极(饱和)|pH(x) ,Q H2Q | Pt Emf=0.2310V 解:(1)pH(x)=[ Emf -EO(0.1甘汞)]/ (2.303RT/F)= 7.78(2)pH(x) =[EO( Q H2Q) -EO(饱和甘汞)- Em]/ (2.303RT/F)= 3.84 EO(0.1甘汞)=0.3338V; EO(饱和甘汞)=0.2415V10-5 在298.15K时将摩尔甘汞电极与醌氢醌(Q?H2Q)电极组成电池测量溶液的pH值(1)若Emf=0.0V, 则溶液的pH值为多少?(2)当被测溶液的pH值大于何值时,醌氢醌电极为负极?(3)当被测溶液的pH值小于何值时,醌氢醌电极为正极?解:pH(x) =[EO( Q H2Q) -EO(摩尔甘汞)- Em]/ (2.303RT/F)(1)若Emf=0.0V, pH=7.1(2)当pH7.1时,Em0,醌氢醌电极为负极.10-6 现拟将大小为100cm2的金属薄片两面都镀上一层0.05mm厚的镍,如所用的电流为2.0A,而电流效率为96.0%,假定镀层均匀,金属镍的密度为8.9g cm-3,则获得这一镀层需要通电多长时间?[Mr(Ni)=58.70] 解:ρV/ Mr =ηI t / (nF) t =4.23 h10-7 298.2K、pO时,用铂做两电极电解浓度为1mol dm-3的NaOH溶液:(1)两极产物是什么?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2).电解时理论分解电压是多少?已知EO(O2+2H2O+4e→4OH)=0.401V,EO(Na+e→Na)= -2.714V2--+-解:(1)阳极: O2+2H2O+4e- →4OH- 阴极: 2H2O+2e- →2OH- +H2 (2)E=EO(O2+2H2O+4e- →4OH-)- (RT/F) ln[H+] =1.229V10-8 298.2K, 以铜为电极电解0.05 mol dm-3CuSO4和0.001mol dm-3H2SO4的混合溶液,H2在铜上的超电势为-0.23V,若H2气体压力为100kPa,求H2在铜上的析出电势。

解:E j=EO( H+ +e- →0.5H2)+(RT/F) ln[H+]+η = -0.39V10-9 溶液中Ni2+ ,Cu2+ 的活度均为1.00mol kg -1,298.15K电解时(1)在阴极上何种离子先析出来?(2)第二种离子析出时,先析出离子的浓度为多少?解:(1)EO( Cu2+ +2e- →Cu)=0.337V, EO( Ni2+ +2e- →Ni)= -0.25V, Cu2+先析出(2)EO( Cu2+ +2e- →Cu) + (RT/2F) ln[Cu2+]=EO( Ni2+ +2e- →Ni), [Cu2+]=1.4×10-20mol kg -1 10-10 在锌电极上η(H2)= -0.75V,电解一含Zn2+的浓度为1.00×10-5 mol kg-1 的溶液,为了不使H2 析出,溶液的pH值应控制在多少为好(在298.15K 、pO下)?解:-(2.303RT/ F) pH+η(H2) EO( Zn2+ +2e- →Zn) + (RT/2F) ln[Zn2+], pH2.72O10-12 用铂电极电解水:已知?fGm(H2O, l , 298.15K) = -237.191kJ mol-1,求电流密度为50.0A m-2时[η(H2)=0.0V,η(O2)=0.487V.]电解酸性水溶液[a(H+)=1.0]的分解电压(忽略η电阻,η浓差)。

解:ΔG = - n F Emf , Emf=1.229V , 分解电压E= Emf+η(O2)- η(H2)= 1.72V10-13 估算在298.15K 、pO下用金作阳极,镍为阴极电解1.00mol kg-1 硫酸溶液的分解电压是多少?已知氢在镍上的超电势是-0.14V ,氧在金上的超电势是0.53V。

3解:E j(阴极)=EO( H+ +e- →0.5H2)+ (RT/F) ln[H+]+η = -0.14VE j(阳极)= EO(O2+2H2O+4e- →4OH-)- (RT/F) ln[OH-]+η =1.759V , 分解电压E=1.9V10-14 298.2K两种金属M1,M2的可逆电势相差0.3V,当电解含该两种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其中[M1+]=[M2+],M2首先在阴极析出,则M1开始析出时,溶液中M2的浓度为起始浓度的百分之几?(活度系数均为1).解:-0.3= (RT/F) ln{[M2+]/[M2+]0}, [M2+]/[M2+]0=0.00085% 10-15 298.2K、pO时,用电解沉积法分离Cd2+和Zn2+,设溶液中Cd2+和Zn2+浓度均为0.1molkg-1,不考虑活度系数的影响,并知EO(Zn2++2e- →Zn)= -0.763V,EO(Cd2++2e- →Cd)= -0.403V。

问哪种金属首先在阴极上析出?当第二种金属开始析出时,前一种金属离子的浓度为多少?解:EO(Zn2++2e- →Zn)<eo(cd2++2e- →cd), cd先析出.eo(zn2++2e- →zn)+ (rt 2f) ln[zn2+]0="EO(Cd2++2e-" →cd)+ ln[cd2+], [cd2+]="6.6×10-14molkg-1"></eo(cd2++2e-> 10-16 298.2K、pO时,用铁作阴极电解含Fe2+离子的溶液,已知a(Fe2+)=0.8,EO(Fe2++2e- →Fe)= -0.440V ,H2在铁上的超电势为-0.35V ,若不希望有H2析出,则溶液的pH最低为多少?解:-(2.303RT/ F) pH+η(H2) EO( Fe2++2e- →Fe) + (RT/2F) ln[a(Fe2+)], pH2.7210-17 在某一溶液中NiCl2的浓度为0.2 mol dm-3,NaCl的浓度为0.1mol dm-3,已知EO(Ni2++2e- →Ni)=-0.25V, EO(Na++e- →Na)=-2.714V, EO(Cl2+2e- →2Cl-)=1.36V, EO(4H++O2+4e- →2H2O)=1.229V,在镍上η(H2)=-0.42V, η(O2)=0.1V,Е(Cl2)=0,若在298.2K、pO时以镍为电极,电解此溶液,通过计算说明两极首先发生什么反应? (活度系数均为1).解:阴极E j(Ni)= EO(Ni2++2e- →Ni)+ (RT/2F) ln[Ni2+]=0.229V 4E j(H2)=EO( H+ +e- →0.5H2)+ (RT/F) ln[H+]+η = -0.834V , 阴极反应为;Ni2++2e-→Ni阳极: E j(Ni)= EO(Ni2++2e- →Ni)+ (RT/2F) ln[Ni2+]=0.229V Ej(O2)=EO(4H++O2+4e- →2H2O)+ (RT/F) ln[H+]+η=1.329VE j(Cl2)= EO(Cl2+2e- →2Cl-)- (RT/F) ln[Cl-]=1.39V , 阳极Ni →Ni2++2e-10-18 在298.2K、pO时,以铂为阴极,石墨为阳极,电解含有FeCl2 (b=0.01 mol kg-1 ,??=1)和CuCl2(b=0.02mol kg-1,??=1)的水溶液.若电解过程中,不断搅拌溶液,并设超电势可略而不计,问:(1)何种金属先析出?已知EO(Cu2++2e- →Cu)=0.337V, EO(Fe2++2e- →Fe)= - 0.440V, EO(Cl2+2e- →2Cl-)=1.3595V,EO(O2+2H2O+4e- →4OH-)=0.401V,(2)金属析出时,至少加多少电压?解:(1)阴极 E j(Cu)= EO(Cu2++2e- →Cu)+ (RT/2F) ln[Cu2+]=0.286VE j(Fe)= EO(Fe2++2e- →Fe)+ (RT/2F) ln[Fe2+]= -0.499VE j(H2)=EO(H++e-→0.5H2)+(RT/F)l n[H+]= -0.414V , 阴极;Cu 先析出(2) 阳极: E j(O2)= EO(O2+2H2O+4e- →4OH-)- (RT/F) ln[OH-]=0.815V E j(Cl2)= EO(Cl2+2e- →2Cl-)- (RT/F) ln[Cl-]=1.39V , 阳极O2先析出金属析出时至少加电压0.53V10-19 在298.2K、pO时外加电压使下述电解池发生电解作用Pt(s) | CdCl2(1mol dm-3)+NiSO4(1mol dm-3) | Pt(s)(1)当外加电压逐渐增大时,两极上首先发生什么反应?此时外加电压至少为多少?(假设不考虑超电势,且各电解质溶液的??=1). 已知如下数据:EO(Cd2++2e- →Cd)=-0.403V , EO(Ni2++2e- →Ni)= -0.250V , EO(Cl2+2e- →2Cl-)=1.3595V,, EO(O2+2H2O+4e- →4OH-)=0.401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