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县基本情况及旅游发展现状Word 文档

合集下载

凤凰县市场调研情况

凤凰县市场调研情况

凤凰县
区位:凤凰,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与泸溪县交界,南与麻阳县相连,西同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接壤,北和吉首市、花垣县毗邻。

人口:常住人口32.75万人;
交通:高速3条,凤大高速、杭瑞高速、包茂高速,距离城区2.8公里;火车站1个(新凤凰站),铁路线1条(张吉怀高速铁路),距离城区17公里;
经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7亿,比上年增长10.1%。

产业:主导产业旅游产业,全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1250万人次,旅游收入115亿元。

市场:
1、兰径市场,水果蔬菜、肉类;
2、兴隆市场,农贸市场;
3、土桥垅市场,农贸市场。

4、凤凰古城,土地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A 级景区;
物流:
全社会货物运输量51万吨,货运周转量8894.68万吨公里;旅客客运量617.1
万人,客运周转量39744.16万人公里。

全县通车公路里程1484.53公里。

物流园数量无。

电商:
电商交易额,电商园区1
1、凤凰县电子商务产业园,设立了电商办公区、电商产品体验区、电商孵化区、仓储区、综合服务区等。

建议:不推荐实地调研,凤凰县是以旅游业为主导,县里专业市场几乎全部空白,尤其是在五金建材、汽配,大多是沿街分布,没有大型的专业市场,有一定的整合机会,物流方面,由于没有大型的市场,物流主要以客运为主,不具备整合机会。

市场评级C。

凤凰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凤凰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凤凰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人们对休闲度假和旅游体验的需求不断增长,旅游业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增长驱动力之一。

凤凰旅游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区之一,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凤凰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凤凰旅游作为国内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之一,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而著名。

凤凰古城的建筑风格独特,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古建筑,这些古建筑融合了汉、苗、土家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给游客带来了独特的观光体验。

此外,凤凰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如苗绣、木雕等,使得凤凰的旅游吸引力更加突出。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凤凰旅游业近年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人们对旅游体验的提升需求,凤凰旅游区的游客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尤其是在中国日益增长的中产阶层和退休人员中,凤凰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目的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游客的青睐。

然而,凤凰旅游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旅游资源开发不平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凤凰古城是主要的旅游景点,而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却较为贫乏。

因此,凤凰旅游业发展需要更好地整合周边资源,使游客能够更好地进行旅游体验。

其次,凤凰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交通状况不佳,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提升旅游交通的便利性和效率性,是凤凰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未来,凤凰旅游业将面临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休闲度假和旅游体验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这为凤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凤凰旅游区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凤凰旅游业需要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和体验项目,满足多样化的游客需求。

此外,发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也是凤凰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提升旅游体验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凤凰旅游业可以更好地吸引游客,增强持续竞争力。

凤凰古城旅游发展与保护分析

凤凰古城旅游发展与保护分析

凤凰古城旅游发展与保护分析第一篇:凤凰古城旅游发展与保护分析凤凰古城旅游发展与保护分析目录1.凰古城的基本概况1.1 地理概况 1.2 人文概况2.凰古城开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 开发发展现状 2.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3.凤凰古城开发发展与保护的策略3.1 合理利用资源3.2 控制人口数量,缓解旅游环境承载压力3.3理清古民居产权, 加强政府管理 3.4 实施整体保护3.5大力宣传,加大保护力度增强游客保护意识4.结语一、凤凰古城的基本概况地理概况:凤凰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4A级景区,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地理位置可概括为:“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

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

古城建于清康熙年间,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人文概况:湘西凤凰山川秀美,更是人杰地灵,据不完全统计,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清光绪元年(1875年)短短的36年间,这里就涌现出提督20人,总兵21人,副将43人,参将31人,游击73人等三品以上军官。

民国时,湘西凤凰出中将7人、少将27人。

当代以来,湘西凤凰人才辈出,涌现出一批将军、高级领导干部、作家、书画家、工艺美术家。

特别是随着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政治家、慈善家、教育家熊希龄,著名作家、历史学家沈从文,著名画家黄永玉的出现,湘西凤凰不仅闻名全国,而且蜚声世界。

凰山城依偎着沱江,群山环抱,关隘雄奇。

这里的山不高而秀丽,水不深而澄清,峰岭相摩、河溪萦回,碧绿的江水从古老的城墙下蜿蜒而过,翠绿的南华山麓倒映江心。

江中渔舟游船数点,山间暮鼓晨钟兼鸣,河畔上的吊脚楼轻烟袅袅,可谓天人合一。

赴湖南凤凰县学习考察古城景区开发和治理的调研报告

赴湖南凤凰县学习考察古城景区开发和治理的调研报告
二、凤凰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抓规划,高起点整合旅游资原
凤凰县按照“保护古城、改造旧城、开发新城、修复长城、打造名城”的思路,编制了“三大规划”,出台了“一个条例”。一是做好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了《凤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围绕“神秘古城、天下凤凰”主题,精心设计了名人文化、山水风光、乡村民俗和兵战文化4条主题路线。二是做好古城保护规划。编制了 《凤凰历史文化名域保护规划》, 出台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确定了古城保护核心区、协调区和控制区。三是做好城镇建设规划。编制了《凤凰县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城市扩容提质,扎实推进旅游城镇化建设,使原仅3.6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扩大到8平方公里。
(二)抓建设,高标准完善旅游设施
通过财政投资、跑项争资、招商引资等,加大旅游建设投入力度。一是加强景区景点建设。突出古城保护重点,先后筹措资金5亿多元,完成17条历史街巷的改造维修、1000余处文物景点和80余条历史街巷维修。全力推进景区景点扩容提质,完成了古城夜景亮化、“风、雨、雪、雾”四座景观桥、沱江风光带一二期工程,鹤舞公园、南华山扩容提质明显加快。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奇潭抢险公路、凤凰大桥、凤凰广场、城北大道、沱江大道、县城二级客运站、栗湾停车场、民俗园停车场、奇峰广场、民族体育场馆等项目建设。实施了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县城垃圾处理场和沱江污水处理管网工程,建成了全省第一座县级污水处理厂。目前正在建设G209绕城线、城北旅游连接线、城北旅游专用通道及城区改造等工程。三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设置古城标识标牌,新建星级厕所,大力实施星级酒店建设,提高接待水平。目前,城区共有酒店、宾馆、家庭客栈600多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二星级8家,总床位20290个), 居全州8县市之首。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旅游管理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杨文华谢晓曼凤凰古城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是我国著名的文化遗产地。

本文基于旅游者的视角,通过对凤凰古城的实地考察,发放问卷及访谈调研,分析总结出凤凰古城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其未来发展的对策。

对于凤凰古城旅游发展过程中现存问题的解决以及未来开发的方向,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整体保护的指导思想,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并确立文化基调,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用文化创意的理念发展旅游,使凤凰古城在保持原有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现代生活文化潮流。

一、凤凰古城简介凤凰县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尤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闻名于世。

凤凰西南,有一座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古城因此得名。

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一代文人沈从文的出生地,也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这座静默深沉的小城开始走向了世界。

沈从文曾经这样描述凤凰“若从一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当可有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名为“镇竿”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城市里,安顿下三五千人口”。

凤凰古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

城内石板小街,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城外沱江蜿蜒,河水清冽,浆声舟影,山歌互答,好一派宁静安祥的小城风光。

凤凰古城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不仅风景独特,依山傍水,名胜古迹众多,而且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其独特浓郁的湘西文化气息吸引了众多游客,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凤凰古城距离省会长沙市430公里,距离吉首37公里。

2002年,凤凰古城被国务院命名为第101 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内的青石板街道、沱江边的吊脚楼、众多的古建筑,以及浓厚的苗族风情,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湘西韵味。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docx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docx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docx凤凰古城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个极具人文风情的旅游胜地。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旅游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凤凰古城的旅游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凤凰古城的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充分。

虽然凤凰古城的古迹、传统民居、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在开发利用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些景点过分商业化,失去了历史文化的原有魅力;一些景点的宣传推广力度较弱,游客了解程度不够,不利于开发利用;同时,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品、特色美食等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但是相关产业的发展却受限于产业链不完整、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

其次,凤凰古城的旅游服务质量需要提升。

旅游是服务业,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满意度和口碑传播效果。

然而,凤凰古城的旅游服务质量在散客游客层面上并不是很高。

一些小商贩与游客的关系紧张,一些店铺的产品质量、价格与实际情况不符,甚至出现欺诈行为。

此外,凤凰古城的旅游服务资源也相对匮乏。

大多数旅游服务机构和旅游从业者还没有接受过足够多的专业培训,也缺乏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该利用可行性研究、规划、评估等手段,推动旅游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并积极配合旅游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研发和推广,进一步提升凤凰古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优化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旅游从业人员应该接受相关培训,提高服务技能水平,加强行业自律和服务标准。

游客提供的反馈和建议则可以作为评估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政府和旅游企业要积极关注并改进。

三、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挖掘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

政府能够加强文化旅游产业的规范和扶持,引导旅游企业将文化、历史和旅游体验融入到旅游产品中,打造更具文化内涵的、对游客普及文化知识更有帮助的旅游线路和项目,形成更为完善的产业链。

凤凰县基本情况及旅游发展现状Word 文档

凤凰县基本情况及旅游发展现状Word 文档

凤凰县基本情况及旅游发展现状凤凰县位于湖南省西部边陲,湘西自治州西南部,东与泸溪县交界,南和怀化地区麻阳县接壤,西同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相连,北与吉首市、花垣县毗邻。

总面积1759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27个民族,人口40.36万,其中苗族人口22.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6%,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县,其中凤凰所在地沱江镇现有人口数77039人。

随着凤凰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截止2011年底,全县星级宾馆达到12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二星级8家,城区共有宾馆、家庭客栈400多家,16352多个床位。

县内共有旅行社8家,24家旅行社服务网点。

以旅游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超过65.38%。

旅游产业为凤凰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全县涉旅从业人员共计6万多人。

我县坚持以文化旅游主导产业带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战略,围绕旅游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工业、服务业、高效农业、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商品加工、旅游服务等,县域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旅游产业发展为全县经济主导产业凤凰县2001年-2010年旅游统计表单位:万元、万人次市场特征:凤凰县主要客源市场,省内长株潭及广东、珠三角等较成熟的旅游市场。

以重庆为主的西南、以上海为主的华东、以北京为主的北方市场拓展,以港澳台、日韩市场为主的境外游客增长。

2010年境外游客5.1万人次,比增61.9%。

2010年购票游古城省内游客有40.7万人次,占购票总人数的57.65%,广东达3.38万人(次),占购票总人数的4.79%,江苏、浙江、上海等华南地区游客达13.26万人(次),占购票总人数的18.78%。

散客和团队相当。

2010购买凤凰古城门票总人数72.7万人次, 其中团队43.5万人次,占总人数的60%。

考虑到散客零门票游古城较多的现象,散客和团队应当差不多。

—其他数据。

凤凰县破解发展难题 1-9月实现旅游收入53.75亿元

凤凰县破解发展难题  1-9月实现旅游收入53.75亿元

凤凰县破解发展难题 1-9月实现旅游收入53.75亿元
10月27日,笔者从凤凰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上获悉,该县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做到“学教”、“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1-9月,全县接待游客685.88万人次,旅游收入53.75亿元,同比增长7.29%、11.26%;接待境外游客20.58万人,增长54.6%。

为破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难题,该县继续完善旅游管理服务新体系,加快实施文化旅游扩容提质系列工程建设,推进旅游市场秩序、旅游行业价格体系、古城环境、服务行业等六大整治行动。

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举办苗族“四月八”跳花节、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节等重大节会活动,组织参加韩国首尔第八届哈拿多乐旅游博览会,国内中长线游客及境外游客不断增多,旅游发展效益不断提升。

同时,该县切实抓好铭城公司、城投公司、广源公司、展凤公司等国有平台公司建设,积极探索BT、BOT、TOT、PPP等融资模式,先后引进北京首创集团、开行基金、宏达集团、华夏集团、嘉福集团等大企业落户凤凰,破解项目融资难题。

并且,该县认真抓好土地征收、储备、出让工作,盘活土地资源,全县土地储备达5000余亩,今年新增建设土地储备1016亩,解决项目落地难题。

据了解,该县今年形成大建设大发展的共识与合力,实施政府主导投资项目81个,重点推进30个重大项目建设。

铜仁〃凤凰机场改扩项目、G209绕城线项目、城北旅游专用通道项目、城区道路改造项目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完工;“烟雨凤凰”实景剧场项目、熊希龄展馆项目等十大文化旅游扩容提质工程建设项目顺利竣工;城北旅游综合服务区、红旗新区建设,保障性住房、城北安置区、红旗
新区安置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凰县基本情况及旅游发展现状
凤凰县位于湖南省西部边陲,湘西自治州西南部,东与泸溪县交界,南和怀化地区麻阳县接壤,西同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相连,北与吉首市、花垣县毗邻。

总面积1759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27个民族,人口40.36万,其中苗族人口22.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6%,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县,其中凤凰所在地沱江镇现有人口数77039人。

随着凤凰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截止2011年底,全县星级宾馆达到12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二星级8家,城区共有宾馆、家庭客栈400多家,16352多个床位。

县内共有旅行社8家,24家旅行社服务网点。

以旅游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超过65.38%。

旅游产业为凤凰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全县涉旅从业人员共计6万多人。

我县坚持以文化旅游主导产业带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战略,围绕旅游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工业、服务业、高效农业、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商品加工、旅游服务等,县域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旅游产业发展为全县经济主导产业
凤凰县2001年-2010年旅游统计表
单位:万元、万人次
市场特征:
凤凰县主要客源市场,省内长株潭及广东、珠三角等较成熟的旅游市场。

以重庆为主的西南、以上海为主的华东、以北京为主的北方市场拓展,以港澳台、日韩市场为主的境外游客增长。

2010年境外游客5.1万人次,比增61.9%。

2010年购票游古城省内游客有40.7万人次,占购票总人数的57.65%,广东达3.38万
人(次),占购票总人数的4.79%,江苏、浙江、上海等华南地区游客达13.26万人(次),占购票总人数的18.78%。

散客和团队相当。

2010购买凤凰古城门票总人数72.7万人次, 其中团队43.5万人次,占总人数的60%。

考虑到散客零门票游古城较多的现象,散客和团队应当差不多。

—其他数据。

2010年1至12月全县旅游接待520.06万人次(人数170万人),旅游收入30.02亿元,门票收入1.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2%、1.51%, -2.58%。

合人数大约170万人,约有60万人购古城门票,游古城。

2010年游客平均停留天数1.5天,过夜人均花费687.54元∕人次,552.5元∕人次。

2011年过夜人均花费764.54元∕人次,645.3元∕人次。

四星级酒店1家,客房538间,床位1000张,平均房价300元∕间,年均入住率80%;三星级酒店3家,总客房数432间,总床位852张,平均房价200元∕间,年均入住率85%;二星级酒店8家,客房总数560间,总床位1107张,平均房价120元∕间,年均入住率70%。

凤凰县星级饭店一览表
凤凰县星级饭店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