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文言文注释(填空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三峡》注释、翻译、默写、简答

《三峡》注释、翻译、默写、简答

《三峡》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9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一、重点注释默写:1、【自】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

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空隙、缺口。

3、【自非】如果不是。

4、【亭午】正午。

【亭】,正。

5、【夜分】半夜。

6、【曦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陵】指水漫上山陵。

【襄】,升到高处。

【陵】,山陵。

8、【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9、【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10、【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11、【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急流。

12、【回清】回旋的清波。

13、【绝巘】极高的山峰。

14、【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15、【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荣】,茂盛。

16、【良】甚,很。

17、【晴初】天刚放晴。

18、【霜旦】下霜的早晨。

19、【肃】肃杀,凄寒。

20、【属引】接连不断。

【属】,连接。

【引】,延长。

21、【妻异】凄惨悲凉。

22、【响】回声。

23、【哀转】声音悲凉婉转。

二、重点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翻译: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6、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翻译: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2023年《三峡》阅读附答案

2023年《三峡》阅读附答案

2023年《三峡》阅读附答案2023年《三峡》阅读附答案1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小题1: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乘奔御风:飞奔的马B.素湍绿潭:白色的急流C.属引凄异:接连不断D.哀转久绝:与世隔绝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小题3:按要求填空。

明末清初的张岱曾说:“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作为山水游记文学的巨擘,郦道元确实是写景高手。

寥寥几笔,突出了山峡的山____ 、_____ 的特点(自己用四字短语概括);写水,先用“_____ 、_____ ”写夏水的盛大(用原文的四字短语填空),又用“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江水的湍急。

山是水的伏笔,水是山的呼应,山水相得益彰,真是天地大书中一幅绝美的插图。

小题4:__结尾引用渔人的歌谣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小题1:D小题2:⑴若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⑵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啊。

小题3:连绵不绝,高耸挺拔;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小题4: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氛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

试题解析:小题1:D中“绝”:消失。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要求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

小题3:本题考查理解__的能力。

只要读懂__,此题便会迎刃而解。

小题4: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

解答此题时,一定要联系上下文。

2023年《三峡》阅读附答案2阅读《三峡》、《与朱元思书》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中考文言文阅读《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一)【甲】《三峡》【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

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

”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

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

”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

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解】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

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横山、庐山。

③: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1)不以疾也()(2)谒妙用真人祠()2.翻译下列语句。

(4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然十一二峰者不可悉见。

3.请写出甲、乙两段文字所抒发的共同的思想感情。

(2分)(二)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沿溯阻绝()⑵)属引凄异()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你的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4.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2分)(1)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

说到三峡,你想到的古诗句是(),()。

(2)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想到的古诗句是(),()。

(三)【甲】《三峡》【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

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全)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比较阅读《三峡》含答案

(全)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比较阅读《三峡》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文言文比较阅读《三峡》含答案《三峡》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6——9题【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

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

岩前有庵。

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

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三姑:地名。

幔亭峰:山峰名。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沿溯阻绝溯:__________ (2)属引凄异引:__________(3)不及返顾顾:__________ (4)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即:__________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分)译文: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2分)译文:9.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5分)〖二〗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6——9题[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三峡》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

《三峡》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

《三峡》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三峡》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峡》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峡》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文言文阅读答案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良多趣味( ) (2)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 )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中用“________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_________”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3. 昔日郦道元笔下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加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征及时代变化。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

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

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三峡》注释、翻译、简答题及答案

《三峡》注释、翻译、简答题及答案

《三峡》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9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重点注释默写:1、【自】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

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空隙、缺口。

3、【自非】如果不是。

4、【亭午】正午。

【亭】,正。

5、【夜分】半夜。

6、【曦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陵】指水漫上山陵。

【襄】,升到高处。

【陵】,山陵。

8、【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9、【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10、【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11、【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急流。

12、【回清】回旋的清波。

13、【绝巘】极高的山峰。

14、【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15、【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荣】,茂盛。

16、【良】甚,很。

17、【晴初】天刚放晴。

18、【霜旦】下霜的早晨。

19、【肃】肃杀,凄寒。

20、【属引】接连不断。

【属】,连接。

【引】,延长。

21、【妻异】凄惨悲凉。

22、【响】回声。

23、【哀转】声音悲凉婉转。

二、重点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翻译: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6、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翻译: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三峡》比较阅读4篇(含答案)

《三峡》比较阅读4篇(含答案)

《三峡》比较阅读4篇(新)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12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六里,渡一溪,颇大。

又南,有峰东环而下。

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

……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

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选自《游大理日记》)【注释】①派:量词。

②界:隔断。

③清碧:溪水名。

④下流:河流的下游。

⑤蹑:踩、踏。

⑥穹:隆起。

⑦骈:并列。

10.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1)略无阙.处: (2)沿溯.阻绝:(3)有峰东环.而下: (4)乃.西向觅小径入峡: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13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16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注释、翻译、阅读及答案

《三峡》注释、翻译、阅读及答案

《三峡》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9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注释默写:1、【自】于。

这里是“在”的意思。

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空隙、缺口。

3、【自非】如果不是。

4、【亭午】正午。

【亭】,正。

5、【夜分】半夜。

6、【曦月】日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陵】指水漫上山陵。

【襄】,升到高处。

【陵】,山陵。

8、【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9、【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10、【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11、【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急流。

12、【回清】回旋的清波。

13、【绝巘】极高的山峰。

14、【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15、【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荣】,茂盛。

16、【良】甚,很。

17、【晴初】天刚放晴。

18、【霜旦】下霜的早晨。

19、【肃】肃杀,凄寒。

20、【属引】接连不断。

【属】,连接。

【引】,延长。

21、【妻异】凄惨悲凉。

22、【响】回声。

23、【哀转】声音悲凉婉转。

二、重点句子翻译: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翻译: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6、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翻译: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文言文注释(填空及答案)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是、和的总称。

郦道元:字,范阳涿县人。

地理学家。

所撰,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等。

1.自.三峡七百里中:
2.略无:
3. 阙: 4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5. 自非:
6.亭午:
7.夜分:
8.曦月:
9.曦:10.襄陵:11. 襄:12. 陵:13.沿:14.溯:
15..沿溯阻绝:
16.白帝:17.江陵:
18.奔:19.不以疾:20.素湍:
21.湍:22. 回清:23.绝巘:
24.飞漱:25.清荣峻茂:26.荣:
27.良:28.晴初:29.霜旦:30.肃:
31.属引:32.属:33.引:34.凄异:
35.响:36.哀转:37.巴东: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

北魏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

2.自.三峡七百里中: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2.略无:完全没有。

3. 阙:同“缺”,空隙缺口。

4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5. 自非:如果不是。

6.亭午:正午。

7.夜分:半夜。

8.曦月:日月。

9.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10.襄陵:水漫上山陵。

11. 襄:冲上、漫上12. 陵:山陵。

13.沿:顺流而下。

14.溯:逆流而上。

15..沿溯阻绝:意思是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16.白帝:古地名,故址在今重庆奉节东瞿塘峡口。

17.江陵:古地名,在今湖北荆州。

18.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19.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20.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21.湍:急流。

22. 回清:回旋的清波。

23.绝巘:极高的山峰。

24.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25.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茂。

26.荣:茂盛。

27.良:甚,很。

28.晴初:天刚放晴。

29.霜旦:下霜的早晨。

30.肃:肃杀,凄寒。

31.属引:接连不断。

32.属:连接。

33.引:延长。

34.凄异:凄惨悲凉。

35.响:回声。

36.哀转:声音悲凉婉转。

37.巴东: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