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导师信息

合集下载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10年研究生复试成绩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10年研究生复试成绩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
76 机械原理 76 机械原理
76 67
材料力学
63 机械原理
63
第 1 页,共 4 页
201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成绩表
专业代码
080201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3 080203 080203 080203 080203 080203 080203 080203
313 372 364 356 372 363 347 340 360 352 347 340 293 313 332 311 311 321 333 314 291 301 314 321 371 333 363 335 317 326 343 311 65 65 70 80 70 75 70 70 75 65 65 60 85 55 60 50 60 60 65 70 60 55 50 60 88 75 65 70 80 70 75 65 37 89 86 82 76 70 71 70 49 61 60 68 71 85 66 88 75 57 39 46 69 67 60 39 93 85 62 76 75 74 55 84 85 90 93 83 78 81 84 89 90 85 90 82 90 89 85 81 80 83 86 85 89 88 80 82 88 86 88 82 90 85 83 88 57.8 79.6 81 81.4 74 74.2 73.2 73.8 67.6 67.4 68 67.6 80.4 73.8 67.4 71.4 70 63.4 58.8 63.4 69.4 66.4 60 56 90 81.2 68.4 74.8 80 74.6 68.6 77.2 60.68 76.48 76.08 75.28 74.24 73.24 70.92 70.32 70.24 69.2 68.84 67.84 67.32 67.08 66.8 65.88 65.32 63.88 63.48 63.04 62.68 62.68 61.68 60.92 80.52 72.44 70.92 70.12 70.04 68.96 68.6 68.2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 2 3 4 5 6 7 8

河南科技大学博导名单

河南科技大学博导名单

关于河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推荐人选的公示
经个人申请,学科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初审,周志立等62人作为博士生导师候选人向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推荐,现将名单公示如下:
机电工程学院
周志立邓效忠邓四二夏新涛朱文学邱明李济顺
崔凤奎王燕霜雷贤卿梁斌姬江涛魏冰阳薛玉君
马文锁郭志军杨建玺韩建海张明柱马伟师清翔
毛鹏军商建东徐斌马志豪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永振文九巴谢敬佩李全安张柯柯田保红任凤章
魏世忠宋克兴宋延沛王爱琴黄金亮陈拂晓杨永顺
苏娟华李继文上官宝贾淑果刘勇王文焱周宁生
张玉清李立本尹卫平
信息工程学院
孟庆虎顾建军赵力宋书中史敬灼普杰信杨宗霄
尚有林马建伟郑国强刘珊中殷勇丁孝全。

河南科技大学2010~2011学年教师教学优秀奖评选结果

河南科技大学2010~2011学年教师教学优秀奖评选结果

河南科技大学2010-2011学年教师教学优秀奖评选结果 河南科技大学2010-2011学年教师教学优秀奖评选结果 2010
学院 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化工与制药学院 化工与制药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 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 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 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 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 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化工与制药学院 化工与制药学院 化工与制药学院 化工与制药学院 姓名 陈庆东 霍玉敏 姓名 程东明 毛利霞 陈晓虹 杨 超 曹兰英 吴晓昊 姚 震 王淑英 白雪飞 姓名 张景会 顾少华 康怀彬 何 佳 刘丽莉 古绍彬 裴学胜 武瑞之 王小芳 申 柏 高克权 杨德五 刘伟庆 鲁 鸽 王海军 刘香茹 闫海涛 甄志强 毛 黎 王东洋 刘继刚 宋玉红 张景峰 李 静 梁爱强 苗贵山 李义军 张卫娣 袁 瑛 魏晓茹 张 岩 李 倩 卢加伟 郭晓晖 刘红星 张富军 张海琳 褚晓飞 朱北仲 学院 物理与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人文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经济学院 管理学院 医学院 医学院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学院 化工与制药学院 化工与制药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物理与工程学院 物理与工程学院 物理与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法学院 法学院 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 姓名 程相朝 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2011-2012学年河南科技大学第二学期必修和选修课停开课程

2011-2012学年河南科技大学第二学期必修和选修课停开课程
已选人数
12 4 1 1 11 4 12 4 2 2 14 3 2 8 9 9 13 9 3 7 1 0 3 1 6 0 0 0 0 2 0 5 0 0 2 6 1 7 6 2 11 12 13 4 2 4
课程名称 教师姓名 课程性质 计量技术基础 李云峰 选修 电子产品制造技术 徐恺 选修 冶金化工原理 姚怀/王维 选修 计算机在冶金中应用 王维 选修 数据库原理 贺智涛 选修 计算机控制系统 高春艳 选修 工业控制网络 张聚伟 选修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 邱联奎 选修 电子测量原理 王勇 选修 计算机仿真技术 郜彦华 选修 网络编程 沈森 选修 锁相技术 宁永海 选修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 向菲 选修 大学英语A(2) 唐会玲 必修 大学英语A(2) 唐会玲 必修 大学英语A(4) 韩培毅 必修 大学英语A(4) 韩培毅 必修 大学英语A(4) 左巨森 必修 大学英语A(4) 孙颖 必修 大学英语A(4) 高国庆 必修 大学英语A(4) 高国庆 必修 大学英语A(4) 何明刚 必修 化工传递过程 刘振 选修 化工传递过程 陈雅维 选修 结构与物性 刘汇慧 选修 羽毛球 吴海涛 选修 羽毛球 吴海涛 选修 羽毛球 吴海涛 选修 旱农学 刘领/王小东 选修 特种经济植物栽培 覃德华 选修 农业科技论文写作 尹飞 选修 农田水利概论 石兆勇/郭大勇 选修 设计管理 尤阳 选修 表演艺术基础 王晓丹 选修 美术考古学 申柏 选修 中国药膳 任国艳 选修 食品工程仪表自动化 段续 选修 食品卫生检验 吕璞 选修 动植物检疫 吕璞 选修 科技论文写作 麻开旺 选修 科技论文写作 冯文坡 选修 现代医学检测技术进展 左艳君 选修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 左艳君 选修 妇女保健学 崔旭红 选修 临床营养学 吕姝焱 选修 夏晓燕/冯艳铭/符幸涛 流行病学 选修

封闭式周转轮系功率流的简易算法_杨巍

封闭式周转轮系功率流的简易算法_杨巍

若系统 H为输出件 ,轮 1为主动件 ,功率合理 流向如图 4所示。两种情况都表明功率合理流动 ,在
差动轮系中两中心轮 a和 b要同时为输出 (或输入 )
件 ,都存在
N N
a b
>
0
( 7)
由式
(
5) 可得
N N
a b
=
Maka Mbkb
=
-
Maka Ma iHabkb
=
-
iab iaHb
,

式 ( 7)可得无功率倒流的条件
中心轮
a、
b

输入件
,

N N
a b
>
0,或
Na NH
<
0、
N N
b H
<
0,
其功率为合理流动。
在差轮系中 ,若中心轮 a、 b中有一为输出件 (设
b
为输出件
)
,

N N
a b
<
0,

N N
a H
<
0,
N N
b H
>
0(因 b、 H
均为输出件 ) ,其功率出现倒流。
图 2a所示 ; 若 iaHb > 0,该周转轮系为正号机构 [2 ] , 如 图 1b、图 2b所示。
Ma (ka - kH )+ Mb (kb - kH )= 0
( 4)
由式 ( 4)、 ( 1)得
Mb= - Ma iaHb
( 5)
由式 ( 3)、 ( 5)得
M H= Ma ( iaHb - 1)
( 6)
2. 2 功率流类型的确定 2. 2. 1 非 H封闭式周转轮系

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

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张亚楠

刘振江
瞿秋白农民观探析
37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刘泊辰

宋清华
奥古斯丁个体身心和谐思想研究
38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刘娇娇

丁泽勤
《乐记》中的“德治”思想研究
39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严博

张发祥
西方旅游景区官网中意义构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40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郑国强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动压电能量供给系统研究
19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
杨丽君

普杰信 张志勇
多媒体社交网络下的数字权利传播路径发现及风险评估
20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王丽娟

普杰信 王丹
基于隐藏导频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
21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王斌

付主木
张英英

任培红
基于语料库的中美英文报刊中的批判性话语分析 -----以关于人民币升值的报道为例
41
外国语学院
英语语言文学
陈蓉蓉

许德金
叙述评论和意识形态——《大海》和《我父亲的梦想》的比较研究
42
经济学院
区域经济学
曹丹丽

张纪 马凌
制造服务业发展与洛阳制造业升级问题研究
43
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马小晋
59
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学
王瑞芳

河南最好的大学是洛阳的河南科技大学(原洛工)

河南最好的大学是洛阳的河南科技大学(原洛工)

普通二本,河南的大学在全国都是比较差的。

不过理工大的煤炭专业很不错,不过听说现在是单独招生,不在本科二批里面招了,要是能上这个专业,最起码工作是不用发愁了。

我一个同学上的还是理工大下面的一个民办三本万方学院的煤炭专业,出来之后在新郑的一个煤炭勘探单位里混得是风生水起!就一挖煤的学校,很差劲,除了挖煤专业凑合,其他特别垃圾。

河南理工的不要反驳,确实如此,理解河南高等教育的都明白。

能出省就出省,上个好重点学校,别上河南理工河南科技的当,还不如河南师范河南农业。

河南理工比河南其它学校特殊的地方就是校友中当厅长市长省长的远远强于河南其它二本院校 ......................................【如是说】河南最好的大学是洛阳的河南科技大学(原洛工)【如是说】河南最好的大学是洛阳的河南科技大学(原洛工)笔者所在的山东,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国企,外企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时候在河南往往只选择河科大,其实不管有的高校再吹牛,就业质量还是有最终说服力的!早就应该进211和985可惜被一直压制着。

不过还有外国语。

在外面还是有影响力的.出来了才知道,原来郑大,河大,河科大都是一样的学校,在省外人家根本分不清你是不是重点或者211。

要埋头做事情,少吹牛。

进了211工程也不是说你人比较厉害了,只能说明你学校受到国家照顾了。

我们公司有两个个宁波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感觉真是笨的要死,宁大还是国家211工程的呢,计算机本科毕业的还没有我河南科大材料学院毕业的计算机基本功扎实。

哈哈哈,在他们眼里,河科大比他们学校牛多了。

洛工五十年的时候就是本科院校,他们1978年才建校,虽然进了211,但是人才的培养还是不行的。

不过他们学校盖的好,那是真的没得说。

大连理工,华南理工,北京理工,华东理工,武汉理工都不错。

好像大连理工最强,其次华南,再次北京。

平庸的大学生都是相似的,优秀的大学生各有各的辉煌。

支持河南的大学。

985 别梦了 211 都别想了除了工业设计轴承方向就啥都没了北京理工华东理工、南京理工华南理工、大连理工、武汉理工不算军校和“工业大学”,名字含有“理工”,基本是这三个档次,同档次不分先后我是洛工的,其实已经是科大毕业生了,07年毕业现在在北京工作,仪表主管,手下有北理北航今年毕业生,感觉不如去年我毕业的能力自己的生命,一切都靠自己!河科大主要的一本专业还是老洛工的几个强势专业,南方江浙一带的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洛阳工学院,当时不归国家教育部管,是归国家机械工业部管的!其它专业这几年有所进步,但还是跟其他学校有很大差距的!我是06届的新到奇瑞的!奇瑞确实是招聘时说好3年,结果合同时变成了5年,我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但是大家应该看到现在好多国企也都是这样,也是5年!没有办法,因为奇瑞打着自主研发的大旗,让你签3年有一定的风险!还有我现在来奇瑞刚刚进行了10天的军训,中间穿插一些公司的讲座!共有4人给我们作了讲座,其中竟有2位是洛阳工学院毕业的!这两位都是公司的副总经理,并且一位是发动机公司的总经理冯总,一位是轿车公司的樊时伟总经理,当他们说他们来自洛阳工学院时,我感到很骄傲,虽然我还没有正式开始工作,我为洛阳工学院感到骄傲!河南工业大学的前身郑州粮食学院,郑州工业高专(后升本改名郑州理工学院但没挂牌就合并了)都是部属好学校,粮食学院是当时亚州唯的一个以粮食加工为主的本科部属院校(粮食部),郑州工业高专是全国专科里排名第三的机械工业部部属院校怎和农业部洛阳的老农校比(老农校在60-70年代80%是中专生20%的专科生.我师妹研究生毕业去浙江台州一学校应聘,人事处的人问:哪个学校的?我师妹曰:河南科技大学,人事处老师曰:没听说过。

双喷嘴挡板力反馈两级电液伺服阀的物理建模

双喷嘴挡板力反馈两级电液伺服阀的物理建模

Vol. 45 No. 4Apr. 2021第45卷第4期2021年4月液压与'动Chineso Hydraulics & Pneumatics doi : 10.11832/j. issn. 1000-4858.2021.04.011双喷嘴挡板力反馈两级电液伺服阀的物理建模李跃松(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摘要:电液伺服阀集机械、电子、磁场、流体传动、传感和控制等多学科技术于一体,其数学模型涉及领域较多,造成其模型结构复杂,工程应用通常只能采用简化模型。

针对这个问题,基于SCnulink 多领域建 模工具箱Simcape 建立了双喷嘴挡板力反馈两级电液伺服阀的多学科物理模型,并对其性能进行仿真分析。

结果表明,只需要理解电液伺服阀的结构及工作机理就可以建立其物理模型,且仿真不涉及复杂的数学公式,准确性也较高。

关键词:伺服阀;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喷嘴挡板中图分类号:TH1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0-858 (2021 )04-0069-05Physical Model of Two-staae Nozzle -Eapper ElectrohydraulicS —vv -vo I vo whW Forcc FeedbackLI Yue-sony( SchooeotMechaiaonicsEngineeaing , Henan UnieeasiiyotScienceand Technoeogy , Luoyang , Henan 471003)Abstract : Electrohydraulic Serve ev W v ( EHSV ) intefrates multi-disciplinara technoloyes , such as mechanical ,electronic , maanetic field , fluid transmission ,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Its mathematical model is vera complee , whoso simplified model is usully used in engineOng applicat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 a multidisciplinaraphysical model of the tro-stage nozie-Eapper EHSV with forca feedback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SirnuUnk multi ­domain modeling toolbox simcape , and its performanco is simulated and analyzed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ysccaemodeeotEHSVcan beeasceyesiabecshed oneybyundeasiandcngcissiauciuaeand woakcngmechancsm , andiheaesueisaaeaesoaccuaaie.Key woddt : seaeo-eaeee , physccaemodeecng , maihemaiccaemodee , no z ee-teappea引言双喷嘴挡板力反馈两级电液伺服阀线性度好,动 态性能好,受温差变化影响较小,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 泛的一种电液伺服阀[1-2];但由于其涉及机械、电子、磁场、流体传动、传感和控制等技术,描述其工作机理的数学模型十分复杂且不便于分析和仿真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马伟,男,1955年9月出生,汉族,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会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轴承》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洛阳市优秀专家。

主要从事机械结构振动理论及动态信号处理技术,反求理论及逆向设计技术应用研究。

近年来,在机械工程和车辆工程领域主持或承担完成国家863、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和国防项目5项,省部级及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

出版专著2部。

主持开发的动平衡机、东方红系列轮式拖拉机、重型卡车等产品已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申请专利5项。

目前承担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项)2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企业委托项目3项。

近年来毕业的研究生有的在攻读博士学位,有的在高校、科研院所或大型企业的技术部门工作。

2 .马文锁,男,山西省阳城县人,1969年10月生,工学博士,机械工程专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6年获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特种加工技术及其工艺装备、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几何结构和力学性能。

近年来,主持完成河南省教育厅基础研究项目“三维管状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和河南省科技厅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基于空间群的三维编织材料几何结构”。

参与完成有关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项目有:上海市科委项目“复合材料界面的力学分析及算法”,“复合材料结构破坏机理研究与计算机仿真”等课题。

在《科学通报》(Chinese ScienceBulletin)、《复合材料学报》、《功能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

论文“三维编织几何结构的群论分析”在编织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

主编河南省统编教材《新编机械设计基础》,参编国家级统编教材《机械设计基础》(高教出版社出版)。

有关编织复合材料的正在研究的项目两项。

近年主要研究编织复合材料的基础理论和新三维编织工艺的实现、新三维编织设备研制。

欢迎在机械设计制造、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固体力学等方面有特长的同学报考。

3.牛荣军,男,1977年4月出生,博士,副教授。

2007年获华南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为:轴承设计及摩擦学分析、轴承动力学分析。

近年来,主要参与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的子项目“超高密度磁头磁盘系统设计方法及理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能量原理的摩擦特性与机理的研究”、国防科工委项目“航空润滑油弹流流变特性测试系统”等项目。

在国内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篇。

6. 邓四二,男,1963年5月生,河南科技大学轴承研究所教授,中国轴承工业科技专家,洛阳市“5525人才工程”人才,河南省教育厅“555人才工程”人才,国防科工委项目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为:滚动轴承动力学性能分析,滚动轴承有限元分析,滚动轴承降振与减噪技术,滚动轴承测试技术和滚动轴承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

主持或者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二十多项;目前正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滚动轴承仿真技术研究”;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贰等奖贰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有关轴承方面的学术论文40多篇。

7.邓效忠,男,1957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

研究方向为齿轮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

所负责的科研项目“新型非零变位锥齿轮及双曲面齿轮技术及其推广”,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螺旋锥齿轮设计、分析与仿真的理论与技术”,2005年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螺旋锥齿轮数值仿真及其高重合度设计理论与技术”,2004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轴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 2004年获得河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在《机械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中国机械工程》、《航空动力学报》等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被EI收录。

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螺旋锥齿轮超声振动复合研磨加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8.仲志丹,男,1975年2月生,工学博士,讲师。

2007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先进能源技术。

近年来从事与完成的课题主要有:"复杂零件精密形貌测量中的虚、实基准及其融合"、"数控机床智能故障诊断系统"、"智能喷油泵实验台控制系统"、"多功能超声振动切削装置研制"、"等高弧齿锥齿轮的磨削技术研究"、"芯辊运动参数对套圈冷辗扩圆度影响因素研究"、"凸度滚子超精导辊曲面廓形加工方法研究"、"十米车床主轴改造"、"两轮电动车"、"Z260-1普通车床全功能数控化改造"、"停车厂收费系统软件"、"20米车床数控改造"等项目。

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在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Power Sources》发表4篇,被SCI收录5篇次,EI收录6篇次。

9.任小中,男,1957年5月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9年9月至2000年3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日本研修;2001年10月至2003年7月,受中国教育部委派,赴埃塞俄比亚执行援外教育任务。

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技术。

近年来,主持完成了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机床计算机辅助模块化设计” (项目编号:022*******)和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组合机床模块化设计”(项目编号:20024600006)。

参加完成了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冷轧花键轴滚轮的设计理论及计算机仿真”等。

出版著作4部。

在CN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目前主持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数控内齿轮成型磨齿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参加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数控内齿轮成形磨齿机的开发与中试”(第三)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直廓内齿轮行星传动的动态特性及成形磨削方法”(第三)。

重点开展新型制造装备的研制和传动件先进制造技术方面的研究。

欢迎有志于从事CAD/CAM、数控装备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方面研究的同学报考。

11. 刘延斌,男,1971年11月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4年3月获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为:并联机构学及应用、非完整冗余驱动系统动力学及控制、现代鲁棒控制和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机电系统数字仿真技术、目标识别及动态跟踪技术、虚拟样机设计技术。

目前主持的项目包括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联机器人建模及解耦控制研究”、河南教育厅自然科学计划项目“并联机构学及其控制研究”。

近年来,先后在《兵工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光电工程》、《光学精密工程》、《系统仿真学报》、《机械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与研究》等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3篇,EI收录5篇。

欢迎在三维实体造型设计与运动仿真、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VC++编程、图像识别与处理、现代控制理论、Matlab科学计算与仿真等方面有兴趣或特长的同学报考。

12. 刘红彬,男,1974年10月出生,博士,副教授。

2007年6月获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表面磨损视频监控、润滑数值计算、激光表面处理技术。

近年来,完成了国际合作项目“激光表面纹理润滑特性研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在国内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近10篇。

13.刘建亭,1958年出生,大学本科,副教授。

研究方向现代制造技术,CAD/CAM。

曾主持完成的项目有:《组合机床液压系统CAD》,《组合机床电气系统CAD》,《差速器壳体生产线的设计与制造》等项目。

获奖的有:《PMS镜面钢超塑性研究》获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加强机电综合能力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人才需求》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差速器壳体生产线的设计与制造》获河南省机械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

15.库祥臣,男,1968年12月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

2007年获西北工业大学机械电子专业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测控系统设计等。

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国防科工委、河南省科技厅等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EI与ISTP收录3篇。

目前在研项目有: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复杂异形弹簧的特征提取及三维建模”;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异形弹簧的特征表达及数控编程”;企业委托项目“航天轴承振动自动监测系统”、“C61250卧式车床数控设计与制造”等。

欢迎在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测试仪器、工业自动化等方面有兴趣的同学报考。

16. 张丰收,男,1972年生,副教授,博士。

主持负责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参与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11项;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8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厅级科技奖2项。

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

欢迎在图像处理、图像识别、逆向工程、数控加工等方面有兴趣或特长的同学报考。

17. 张占立,男,1965年4月出生,博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7年获江苏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为界面控制科学与技术。

近年来,参加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

在《摩擦学学报》、《农业机械学报》、《传感技术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SCI、EI收录4篇)。

目前主要从事仿生摩擦学及表面改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欢迎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材料科学及力学等专业的同学报考。

18. 张明柱,男,1964年生,博士,教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007年获西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数控装备设计技术,车辆传动与控制技术。

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河南省高校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项目“新型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开发”、“数控螺旋锥齿轮研齿机开发”、省科技攻关项目“数控砂轮修整装置研究”、“数控内齿轮成形磨齿机的开发与中试”等基金项目15项。

主持完成“凿岩机冲击能试验台开发”、“拖拉机电控系统虚拟终端研究”、“Y2726数控直齿伞齿轮铣床开发”等企业合作项目近20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