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功和能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七章功、功率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七章功、功率复习知识点

功、功率复习知识点第二节功1.追寻守恒量(1)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探究如图所示。

①过程:不计一切摩擦,将小球由斜面A上某位置滚落,它就要继续滚上另一个斜面B。

②现象:无论斜面B比斜面A陡些或缓些,小球的速度最后总会在斜面上的某点变为0,这一点距斜面底端的竖直高度与它出发时的高度相同。

③结论:这一事实说明某个量是守恒的。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这个量叫做能量或能。

(2)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4)能量转化:小球从斜面A上下落的过程势能转化为动能;沿斜面B升高时,动能转化为势能。

2.功(1)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三个因素:A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B 、力的作用点以地面为参照物的位移(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均可作为参考物);C 、力和位移夹角的余弦值说明:A 、功和物体运动的快慢、运动的性质、接触面是否光滑、物体质量的大小等都无关系。

B 、功是一个过程量,功描述了力的作用效果在空间上的积累,它总与一个具体运动过程相对应。

(3)做功的公式:W =Fl cos α,(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

(5)适用于恒力做功3.正功和负功功是标量,由W =Fl cos α可知:(1)当α=π2时,W =0,力对物体不做功,力既不是阻力也不是动力。

(2)当0≤α<π2时,W >0,力对物体做正功,做功的力是动力。

(3)当π2<α≤π时,W<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做功的力是阻力。

对功的理解利用公式W=Fl cosα计算时F、l需要带表示方向的正负号吗?提示:功是标量,没有方向,计算时力F和位移l都只要代入数值就行。

正功一定比负功大吗?提示:功是标量,功的正负既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比较功的大小,只需比较数值的大小,与正负号无关,所以正功不一定比负功大。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2册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1节功与功率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2册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1节功与功率

分析: 实际功率不一定总等于额定功率,大多数情况下输出的实际功率都比额定
功率小,但在需要时,短时间也可以输出更大的功率。题目中说“受到的阻力不变”,
表明本题对于较低速度行驶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只要求估算。
例 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是汽车长时间行驶时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
为60kW,在水平路面上行使时受到的阻力是1800N,求发动机在额定功率下汽车匀速行使的速度.在
D.由P=Fv可知,当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
解析:
A错:功率与做功的时间无直接关系。
B错:据P= 能计算出一段时间内平均功率的大小,不能求出任意时刻的瞬时功率。
W
t
C错:当牵引力一定时,根据P=Fv知,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与速度成正比。
D对:由公式P=Fv可知,当汽车输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汽车的速度成反比。
W Fl cos
(2)先求出各个力所做的功,再求其代数和.
W1 F1l cos1
W2 F2 l cos 2
W W1 W2 F1l cos1 F2 l cos 2
例 一个质量150kg的雪橇,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斜向上方的拉力,大小为500N,在水
W 0
一、功
1、定义: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的夹角余弦这三者的乘积.
2、公式: = (适用于恒力做功)
3、单位: 国际单位:焦耳(J) 1 J=1 N×1 m=1N·m
4、标量:遵从代数运算法则。
注意:功的一般表达式运用要注意两点
①力必须是恒力
(1)当
0 90 时,W > 0,力对物体做正功;

物理必修二功和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

物理必修二功和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

功和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建构】第一节 功 功率【知识梳理】 一.功1.概念:一个物体 ,如果在力的方向上 ,物理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2.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3. 公式: ,仅适用于__________做功,其中α是F 和l 的夹角.4. 功是标量但有正负:(1)当0≤α<90°时,0<αcos ≤1,则力对物体做 ,即外界给物体 能量,力是动力; (2)当090α=时,cos 0α=,0W =,则力对物体 ,即外界和物体间无能量交换. (3)当90o <α≤180o 时,-1≤αcos <0,则力对物体做 ,即物体向外界 能量,力是阻力.5.合力的功: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的机械能功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恒力做功:θcos Fs W = 变力做功功率平均功率:tWP =或θcos vF P = 瞬时功率:θcos Fv P =机车的两种启动方式以恒定的功率启动以恒定的加速度启动机械能动能:2k 21mv E =重力势能:mgh E =p弹性势能:)(212仅适用于弹簧kx E p =机械能:p k E E E +=基本规律功能关系:E W ∆= 动能定理:12k k E E W -=机械能守恒定律:p2k2p1k1E E E E +=+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图4―1―3二.功率1. 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 ,叫做功率.单位: ,符号: .2. 物理意义: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 的物理量.3.表达式:(1)定义式:P = ,(2)计算式:P =4. 额定功率:发动机铭牌上所标注的功率为这部机械的额定功率,它是指机械__________时的输出功率.实际功率:机械 的功率是实际功率.【考点知识解读】考点一、求力对物体做功的几种途径【例1】 质量为M 的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 的滑块以某一速度沿木板表面从A 点滑至B 点在木板上前进了L ,而木板前进s ,如图4—1—2所示,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摩擦力对滑块、对木板做的功各为多少?【变式训练1】某人利用如图4―1―3所示的装置,用100 N 的恒力F 作用于不计质量的细绳的一端,将物体从水平面上的A 点移到B 点.已知a 1=300,a 2=370,h =1.5 m .不计滑轮质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绳的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考点二、摩擦力做功的特点【例题2】、如图4-1-4所示,AB 与CD 为两个对称斜面,其上部都足够长,下部分分别与一个光滑的圆弧面的两端相切,圆弧圆心角为1200,半径R=2.0m,一个物体在离弧底E 高度为h=3.0m 处,以初速度V 0=4m/s 沿斜面运动,若物体与两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02,则物体在两斜面上(不包括圆弧部分)一共能走多少路程?(g=10m/s 2).【变式训练2】 如图所示,AB 为1/4圆弧轨道,半径为R =0.8m ,BC 是水平轨道,长S =3m ,BC 处的摩擦系数为μ=1/15,今有质量m =1kg 的物体,自A 点从静止起下滑到C 点刚好停止。

高一物理必修2 第二节 功和能

高一物理必修2 第二节 功和能

高一物理必修2 第二节功和能随着动力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了“功”和“能”的概念.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将力与路程的乘积称为“矩”;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德国哲学家、自然科学家、数学家)把与重量和高度的乘积等值的运动作为基本量来考察运动的量度—“活力”(1696年指出是“活力”的量度).知识与方法关键要点方法技巧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对比理解功能原理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概括归纳法1、功的原理:读教材P9第一、二段○理要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进一步可表述为:使用任何机械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思重点:“不省功”是功的原理的核心。

“不省功”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等于(理想机械);其二是大于,既费功(对非理想机械)。

费功是指使用机械,人们所做的功要大于不使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多做的那一部分功,就是克服机械自重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它对完成工作任务没有意义,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无用功或额外功。

○辨疑点:“使用任何机械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这一表述更具有普遍性。

“动力所做的功”和“使用机械,人们所做的功”相当;“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包括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即包括克服有用阻力所做的功(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及克服机械自重和摩擦所做的功。

○悟方法:对功的原理的正确理解,使我们认识到使用机械可省力或省距离而不可能省功的道理。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读教材P10第四段○理要点: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能量转化的过程伴随着力做功;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进行了转化。

○思重点:对功能关系的理解,要掌握两层含义:一是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能量转化的过程就是做功的过程;二是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也就是说可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教学课件 7.2 功和能(共11张PPT)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教学课件 7.2 功和能(共11张PPT)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182021/3/182021/3/182021/3/18
谢谢观看
教学目标:
❖ 知道能量的定义,知道对应于物质不同的 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能量.
❖ 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知道转化中能 量守恒.
❖ 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正确理解功和 能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及难点)
❖ 从能量及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 运动,解决有关问题.
问题:
什么叫能量? 举出自然界中具有能量的物体的实例. 自然界中存在不同形式能量之间是否 可以相互转化?
练习:
1.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和能的单位相同,它们的物理意义也完 全相同
√B.能量转化的多少可以用功来量度
C.做功越多,物体具人的能量就越大
D.外力对物体不做功,这个物体就没有能量
2.一个被压缩的弹簧把一个小球弹 出,若小球只受弹力的作用,弹力对 小球做功500J,则弹簧的弹性势能 减少了___5_0_0_J____,小球的动能增 加了____5_0_0_J_____.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二高中 7.2 功 课件 (共23张PPT)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二高中 7.2 功 课件 (共23张PPT)

四、正功和负功
W = F l cosα
α取值
0≤α<π/2 α=π/2
cos α
W
含义
>0
W >0
力对物体做正 功
力对物体不做 0 W=0 功
力对物体做负
五、总功的计算
例4、一个质量m=2kg的小车,受到与水平方向成 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1=10N,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 离l=2m。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2=4.2N。求
N
G
例1.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重力及水 平面对小球的支持力是否做功?
N L
G
例2.物体受到斜向上拉力F作用在水平 面上运动一段距离L,拉力F是否做功?
F
αL
F
α
三、功的公式
1、力F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W=Fl
三、功的公式
1、力F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 W = F l
2、力F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成某一角度α时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62021/3/62021/3/63/6/2021 4:00:33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62021/3/62021/3/6Mar-216-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62021/3/62021/3/6Saturday, March 06,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62021/3/62021/3/62021/3/63/6/2021
(1)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
(2)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3)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4)各个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

高中物理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公式大全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1.功:W=Fscos&alpha;(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alpha;:F、s间的夹角}2.电功:W=UIt(普适式) {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3.重力做功:Wab=mghab {m:物体的质量,g=9.8m/s2&asymp;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4.电场力做功:Wab=qUab {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phi;a-&phi;b}5.功率:P=W/t(定义式) {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6.电功率:P=UI(普适式) {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7.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 {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8.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f)9.动能:Ek=mv2/2 {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10.重力势能:EP=mgh {EP :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11.电势能:EA=q&phi;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phi;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12.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Omega;),t:通电时间(s)}13.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W合=mvt2/2-mvo2/2或W合=&Delta;EK{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Delta;EK:动能变化&Delta;EK=(mvt2/2-mvo2/2)}15.机械能守恒定律:&Delta;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Delta;EP注:(1)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2)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3)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4)O0&le;&alpha;&lt;90O 做正功;90O&lt;&alpha;&le;180O做负功;&alpha;=90o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times;106J,1eV=1.60&times;10-19J;。

高中物理第二册功和能

高中物理第二册功和能

p
k
2
功能
(gōngnéng)
关系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W=△E
动能定理:
W合
1mv2 1mv2 2t 20
机械能 守恒定律
mgh 1m2v mgh 1m2
1
第三页,共二十二页。
21
2 2
2
功:W=FScos

功 和能 能
功率(gōnPglǜ): WFvcos
t
动能 : E (dòngnénkg)
3.20×103kw, 已 知 该 发 电 站 水 库 面 积 为
S=2.50×106m2 , 电 站 的 总 效 率 为 10% , 则 每 次 涨 、
落潮的平均潮差是___m。则该电站每天平均满 负荷发电的时间为___h。
第十九页,共二十二页。
❖分析(fēnxī):年总发电量除以365再除以4,得每
1mv2 1mv2 2t 20
机械能
守恒定律
mgh 1m2v mgh 1m2
1
第六页,共二十二页。
21
2 2
2
功:W=FScos

功 和能 能
功率(gōP nglǜ): WFvcos
t
动能 : E (dòngnénkg)
1 mv2 2
势能:重力势能 E mgh p
机械能:EEEmgh 1m2v
第一页,共二十二页。
请您欣赏(xīnshǎng
功:W=FScos

功 和能 能
功率(gōnPglǜ): WFvcos
t
动能 : E (dòngnénkg)
1 mv2 2
势能:重力势能 E mgh p
机械能:EEEmgh 1m2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第1讲 功 功率和动能定理考向一 功和功率的计算 (选择题)1.恒力做功的公式W =Fl cos α(通过F 与l 间的夹角α判断F 是否做功及做功的正、负)。

2.功率(1)平均功率:P =Wt=F v cos α。

(2)瞬时功率:P =Fv cos α(α为F 与v 的夹角)。

[例1] (2014·全国新课标Ⅱ)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

现用一大小为F 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 。

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 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 。

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WF 1、WF 2分别表示拉力F 1、F 2所做的功,W f 1、W f 2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WF 2>4WF 1, W f 2>2W f 1B .WF 2>4WF 1, W f 2=2W f 1C .WF 2<4WF 1, W f 2=2W f 1D .WF 2<4WF 1, W f 2<2W f 1 [思路探究](1)两次物体的加速度、位移存在什么关系?提示:因为前后两次t 相等,由a =vt ,x =v 2t 知,a 1∶a 2=1∶2,x 1∶x 2=1∶2。

(2)两次合力做功存在什么关系?提示:由动能定理知W 合1∶W 合2=1∶4。

[解析] 由x =v t 知,前后两次的位移之比x 1∶x 2=1∶2,由W f =fx 知W f 1∶W f 2=1∶2;由动能定理知,WF 1-W f 1=12mv 2,WF 2-W f 2=12m ·(2v )2,所以WF 2-W f 2=4(WF 1-W f 1),又因为W f 2=2W f 1,所以4WF 1-WF 2>0,即WF 2<4WF 1,C 正确。

[答案] C [感悟升华]计算功和功率时应注意的问题1.(2014·模拟)如图所示,自动卸货车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液压机的作用下,车厢与水平面间的θ角逐渐增大且货物相对车厢静止的过程中,下列说确的是( )A .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增大B .货物受到的支持力不变C .货物受到的支持力对货物做正功D .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对货物做负功解析:选AC 货物处于平衡状态,则有mg sin θ=f ,mg cos θ=N ,θ增大,f 增大,N 减小,A 正确,B 错误;货物受到的支持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始终相同,做正功,C 正确;摩擦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始终垂直,不做功,D 错误。

2.质量为1 kg 的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

从t =0时刻起,物体受到向右的水平拉力F 作用,第1 s F =2 N ,第2 s F =1 N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 s 末物体的速度是4 m/sB .2 s 物体的位移为3 mC .第1 s 末拉力的瞬时功率最大D .第2 s 末拉力的瞬时功率最大解析:选C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第1 s 和第2 s 的加速度分别为2 m/s 2和1 m/s 2,第1 s 末和第2 s 末的速度分别为v 1=a 1t 1=2 m/s ,v 2=v 1+a 2t 2=3 m/s ,A 错误;2 s 的位移x =v 1t 12+v 1+v 22t 2=3.5 m ,B 错误;第1 s 末拉力的瞬时功率P 1=F 1v 1=4 W ,第2 s 末拉力的瞬时功率P 2=F 2v 2=3 W ,C 正确,D 错误。

3.(2014·一模)质量为m =2 kg 的物体沿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t =0时刻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 作用,如图甲所示,此后物体的v ­ t 图像如图乙所示,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g =10 m/s 2,则( )A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B .10 s 末恒力F 的瞬时功率为6 WC .10 s 末物体在计时起点左侧2 m 处D .10 s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34 J解析:选CD 由题图乙知前后两段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 1=2 m/s 2、a 2=1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 +μmg =ma 1,F -μmg =ma 2,联立得F =3 N 、μ=0.05,A 错误;10 s 末恒力F 的瞬时功率为P =Fv =18 W ,B 错误;由速度图像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知,10 s 物体的位移x =-2 m ,即在计时起点左侧2 m 处,C 正确;10 s 物体的路程为s =34 m ,则10 s 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μmgs =34 J ,D 正确。

考向二 机车启动问题 (选择题或计算题)1.机车输出功率:P =Fv ,其中F 为机车牵引力。

2.机车启动匀加速过程的最大速度v 1(此时机车输出的功率最大)和全程的最大速度v m (此时F 牵=F 阻)求解方法:(1)求v 1:由F 牵-F 阻=ma ,P =F 牵v 1可求v 1=PF 阻+ma。

(2)求v m :由P =F 阻v m ,可求v m =PF 阻。

[例2](2014·五校联考)如图所示为修建高层建筑常用的塔式起重机。

在起重机将质量m=5×103 kg的重物竖直吊起的过程中,重物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0.2 m/s2,当起重机输出功率达到其允许的最大值时,保持该功率直到重物做v m=1.02 m/s 的匀速运动。

取g=10 m/s2,不计额外功。

求:(1)起重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2)重物做匀加速运动所经历的时间;(3)起重机在第2 s末的输出功率。

[审题指导](1)题干中“重物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说明起重机以恒定的加速度启动。

(2)题干中“匀速运动”说明重物所受的起重机的牵引力与重物的重力平衡。

[解析](1)重物匀速上升时有F=mg可得起重机的最大输出功率P m=Fv m=mgv m=5.1×104 W(2) 设重物匀加速阶段受到的牵引力为F1,匀加速运动阶段的末速度为v匀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g=ma又有P m=F1v匀mv匀m=at1解得t1=5 s(3)设第2 s末重物的速度为v2,由运动学公式知v2=at2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1-mg=ma且P=F1v2解得P=2.04×104 W[答案](1)5.1×104 W(2)5 s(3)2.04×104 W4.(2014·质检)某车以相同的功率在两种不同的水平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分别为车重的k 1和k 2倍,最大速率分别为v 1和v 2,则( )A .v 2=k 1v 1B .v 2=k 1k 2v 1C .v 2=k 2k 1v 1 D .v 2=k 2v 1解析:选B 该车在水平路面上达到最大速率时,处于平衡状态,即该车此时的牵引力F 1=k 1mg ,F 2=k 2mg ,两种情况下,车的功率相同,即F 1v 1=F 2v 2,解得v 2=k 1v 1k 2,B 正确。

5.(2014·模拟)质量为8×102 kg 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 m/s ,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F 与对应的速度v ,并描绘出F ­1v 图像如图所示(图中AB 、BO 均为直线),假设电动车行驶中所受的阻力恒定,求此过程中(1)电动车的额定功率;(2)电动车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多长时间,速度达到2 m/s ?(3)若过B 点后16 s 达到最大速度,则电动车所走的总路程是多大?解析:(1)分析图线可知:电动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额定功率后,做牵引力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最大速度v max =15 m/s 时,牵引力为F min =400 N ,由平衡条件得恒定阻力f =F min =400 N额定功率P =F min v max =6 kW(2)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v =PF max解得v =3 m/s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F max -fm解得a =2 m/s 2电动车在速度达到3 m/s 之前,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求时间t =v ′a解得t =1 s(3)设在匀加速阶段到达B 点的位移为x 1,则v 2=2ax 1 解得x 1=2.25 m从B 点到达最大速度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Pt ′-fx 2=12mv 2m -12mv 2解得x 2=24 m故总的位移x =x 1+x 2=26.25 m 答案:(1)6 kW (2)1 s (3)26.25 m考向三 动能定理的应用 (选择题或计算题)[例3] (2014·模拟)如图所示,水平路面CD 的右侧有一长L 1=2 m 的板M ,一物块放在板M 的最右端,并随板一起向左侧固定的平台运动,板M 的上表面与平台等高。

平台的上表面AB 长s =3 m ,光滑半圆轨道AFE 竖直固定在平台上,圆轨道半径R =0.4 m ,最低点与平台AB 相切于A 点。

当板M 的左端距离平台L =2 m 时,板与物块向左运动的速度v 0=8 m/s 。

当板与平台的竖直墙壁碰撞后,板立即停止运动,物块在板上滑动,并滑上平台。

已知板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μ1=0.05,物块与板的上表面及轨道AB 的动摩擦因数μ2=0.1,物块质量m =1 kg ,取g =10 m/s 2。

(1)求物块进入圆轨道时对轨道上A 点的压力;(2)判断物块能否到达圆轨道的最高点E 。

如果能,求物块离开E 点后在平台上的落点到A 点的距离;如果不能,则说明理由。

[思路探究]在DC 段由动能定理求物块和板整体到达BC 时的速度→对物块在板和平台上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求物块到达A 点的速度→在A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求物块受到的支持力→由牛顿第三定律求物块对A 点的压力→假设物块能过E 点,由动能定理求物块经过E 点的速度→与物块刚好经过E 点的速度比较判断→若能经过E 点,物块做平抛运动。

[解析] (1)设物块随板运动撞击竖直墙壁BC 时的速度为v 1,由动能定理得-μ1(m +M )gL =12(M +m )v 21-12(M +m )v 2设物块到A 点时速度为v 2,由动能定理得-μ2mg (s +L 1)=12mv 22-12mv 21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 -mg =m v 22R解得N =140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块对轨道A 点的压力大小为140 N ,方向竖直向下。

(2)假设物块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且在最高点处的速度为v 3,则有-mg ·2R =12mv 23-12mv 22解得v 3=6 m/s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v 满足的关系为mg =mv 2R解得v =2 m/s因为v 3>v ,所以假设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