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与城市设计关系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论文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摘要】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流动人口的不断加入,特别是近几年高层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不仅成为现代城市化建设的风向标,更是成为城市空间不可缺少的元素。
高层建筑设计在空间上极大的扩展了城市的容载量,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高层层建筑技术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之间存在一定的缺陷。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城市空间;城市规划一、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概念高层建筑设计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城市当中的高楼大厦,它为城市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
对于城市空间来说,很多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于城市空间只能体会得到,但是想象一下相对来说比较抽象。
它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直到后来,空间才被当作一种概念推广开来。
城市空间关系着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这不仅缘于城市空间的容载量是否能够在其范围内,而且要保证除建筑之外的余留空间。
除了高层建筑之外还需要留有一定的空地用作城市的绿化建设,广场、公园、公共基础设施等等。
这样的城市空间才给人以立体、真实、直观的感觉。
城市空间与高层建筑的和谐才能给予公众更好的生活感悟。
二、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协调性为了保证城市居民有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建筑师在进行高层建筑的设计时应时刻想到与城市空间的和谐统一,但在现实的生活还存在一系列的不和谐性因素等缺陷。
(一)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的不和谐因素1、房地产开发商无休止的利益追求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高层建筑设计已成为城市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风向标,房地产开发商看准了高层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于是在城市中见到的景象就是遍地房地产开发,而且都是高层建筑设计,阻碍了城市空间中其它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到处都是高楼林立,这样的城市空间布局给人们很大的生活压迫感。
以至于出现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的不和谐。
2、现代老龄化的逐步加剧现代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城市当中的老龄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层建筑的设计为老年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尽管高层建筑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备,例如电梯等相对都齐全的情况下,对于老年人来说仍然不方便。
简述高层建筑、多层及单层建筑的概念

高层建筑、多层建筑及单层建筑是建筑学中常见的概念,它们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在本文中,将就这三种建筑形式进行详细的概念解释和特点分析。
一、高层建筑的概念高层建筑指的是建筑物的高度在50米以上,通常是由多层楼构成的,是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物。
高层建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的天际线上。
高层建筑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城市土地有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体现一种城市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形象。
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结构安全、空间利用率、建筑风格等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二、多层建筑的概念多层建筑是指层高超过一般住房的一层的建筑物,通常是由地上几层楼组成。
多层建筑是城市住宅和商业建筑中常见的形式,它与高层建筑相比,更注重于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多层建筑在城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既可以实现单位面积上的居住和商业活动的密集化,又可以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
在多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到楼层结构、通风采光、消防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三、单层建筑的概念单层建筑是指建筑物只有一层楼高的建筑形式,它通常应用于农村地区、郊区或者庭院式居住区,也常见于工场、车间等生产和制造场所。
单层建筑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大,建筑风格简单,结构明快,适合于小规模的居住和生产活动。
单层建筑相对于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来说,它更强调的是与自然环境的通联和室内外空间的连续性,所以在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以及居住者的舒适性。
结语高层建筑、多层建筑及单层建筑是建筑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所和需求来合理选择建筑形式,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舒适生活。
以上就是对高层建筑、多层建筑及单层建筑概念的简要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高层建筑在城市空间中规划设计

探讨高层建筑在城市空间中的规划设计[摘要] 文章分析了高层建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列举了一些存在问题,同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办法供大家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空间1城市空间与高层建筑的关系1.1城市空间密集度城市建筑的聚集和分散是城市空间形态中最为主动的力量,主导着城市三维形态特征的演变。
高层建筑建设往往集中在某些城市中心区,促使这些片区的空间聚集度大大提高,改变了那里传统的高密度、低容积率的城市空间形态。
1.2城市尺度和天际轮廓线城市中的建筑高度不断增长,使城市整体空间尺度随之改变。
高层建筑以条带式、簇群式或散点式等布局方式大量出现,逐渐改变整座城市的三维空间形态,而向高空伸展。
优美而独特的天际轮廓线是良好城市整体和局部空间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识别城市的标志之一。
1.3城市山水景观视廊高层建筑的发展既给城市的自然山水景观和人工环境融合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一方面,它改变了以往建筑高密度的状况,提供了更多开敞空间,其本身高耸的建筑形体具有很强的识别性,还为城市提供了新的眺望点;另一方面,高层建筑在高度上容易造成视线阻隔,把具有城市特征的山水景观和城市内部分隔开来,破坏了城市整体空间体系。
1.4城市肌理和开敞空间城市肌理是每座城市在各自建设发展历程中积累、沉淀的空间特征。
高层建筑的大量建设,取代了以往小尺度密集分布的建筑形式,大大改变了城市的结构组织和肌理特征,容易导致趋同化而使城市特征消失。
城市开敞空间中受高层建筑影响最大的有街道、公园和广场。
高层建筑使很多街道和公园、广场的围合感大大增强,有时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压迫感。
1.5城市建筑形体和色彩高层建筑由于其建筑体量大,建筑形体和色彩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
高层建筑的外部形体是否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色彩是否能与城市或片区的基调色彩相融合,都会对城市空间环境品质带来很大影响,在彰显城市空间特色的敏感地段尤为如此。
探讨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

探讨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摘要:随着高层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元素,高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在成为城市风景的同时如何恰当的融入城市空间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使高层建筑设计趋于完善所追求的一种理念。
然而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依然存在一些缺陷,本文从城市空间的角度对高层建筑设计和规划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规划设计;城市空间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高层建筑的建造和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建筑类型。
高层建筑体量巨大,视觉冲击力强,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技术、美学、文化等魅力,对城市形态也有重要的影响。
高层建筑是否与城市空间融洽,其评价标准相当一部分取决于人处在所创造空间中的感受。
我国高层建筑的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热潮,随之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最显见的是城市整体空间形态遭破坏,城市空间失去识别感与归属感,高层建筑自身也缺乏美感。
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由于建筑设计者受条件限制(用地问题、造价问题等)往往不会考虑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因此,探讨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做到与城市空间的整合是有必要的。
这里从高层建筑形态设计为出发点,来谈谈其与城市空间的整合。
1.规划设计1.1 避免高层建筑密集高层建筑的密集虽然对于城市办公等条件方便有利,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挤,甚至是一些始料不及的污染和危害,比如一些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造成以前未出现过的光污染;还有就是形成高压风带和风1:3,这些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进行限制,避免高层建筑的集中分布.1.2 高层建筑与城市街道高层建筑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商业发达的地段,这些地段的街道本身交通荷载就较大,高层建筑将大大增加这些街道的交通压力,分布在这些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要尽量控制其层数和高度,同时在规划设计时要对这些街道进行扩展,加大其通行能力.1.3 控制超高层建筑数量超高层建筑往往以其象征性和代表性而存在,实际上这类建筑既不经济又不合理,一些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投人使用后表明收益并不乐观,可以说仅仅是体现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2.高层建筑整体设计高层建筑象征着城市的高级偶像的作用。
浅析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以长春市宏汇凯悦酒店为例

浅析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以长春市宏汇凯悦酒店为例摘要:高层建筑在城市发展迅速的条件下逐渐成为城市的标志物,近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更是如雨后春笋占据着城市的各个角落。
而高层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就成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就以长春市宏汇凯悦酒店为例,分析高层建筑与其所处城市环境的关系应如何协调。
关键词:高层建筑环境城市人类活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迅速,高层建筑鳞次栉比,高密度、高体量的特点使其成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高大、丰富多彩的挺拔体型,高层建筑不仅成为吸引人们视线的中心,也成为城市的象征和景观,因此它在城市总体环境中的作用以及周围环境对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层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与城市的一体化建设更是当务之急。
本文以吉林省长春市宏汇凯悦酒店及其周边环境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高层建筑在城市空间中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
1.基本概况1.1 地理位置宏汇凯悦酒店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与解放大路交汇的西北角,项目占地面积5800㎡,总建筑面积97243.90㎡,建筑地上高度169.99m,共43层,其中地上38层、地下5层。
建筑位于长春CBD 中心,周边不仅有政府机关、金融机构集聚,而且其所在位置还是城市中公园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以酒店为中心,北边是牡丹园;东边是东方大剧院和吉林省博物馆;南面紧邻(不到20米)吉林监管局18层大楼,马路对面是交通银行24层大楼;十字路口的东南角是三层楼高的浦发银行,酒店西侧为旧建筑群。
1.2道路概况作为贯通城市南北的主干线,人民大街一直都是企业办公的首选区域,无论是最早形成的西安大路CBD商务区,还是近来人民大街沿线涌现的办公楼宇,都是围绕城市主干线建造而成。
人民大街和解放大路都是城市主干道,均有12个车道,两边为4米宽人行道。
调研时间是工作日的中午,街道机动车流量一般,行人较多。
此外,地铁1、2号线均途经长春宏汇国际广场,并且在大厦旁设有中转站。
高层建筑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

2 2 2 ・
工程科 技
高层建筑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
李立新 恰 尔滨富煜房地产开发有 限公 司, 黑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伴 随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的快速发展 , 城 市规划建设 日新月异 , 城市土地 资源随着高层建筑的建设 日益稀缺。高层建筑为 城 市居 民带来了更 多的使用空间、 更 多绿地 , 使 城市的现代化 气息越来越浓郁 , 但 同时也带来 了一 系列 问题。很 多建设的 高层建筑孤 立存
在于城 市环境 中, 忽视 了城 市整体设计 , 没有亲切感。再加上 交通 问题 , 高层建 筑对周 围环境的影 响也成为城市设计的一 个重要 问题。 关 键词 : 高层建筑 ; 城 市规划设计; 融合
1 概 述 以高度关注。临街高层建 经济 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现代 化的进程 , 使得城市土地资源 紧张 , 地价不断上涨 , 城市规模不 断向周边扩展。 为在较小 的用地面 筑主要考虑街道 行人的舒适度 , 高层建筑 主体 因为尺度过大 , 应该 积上建造更 多的使用空间是高层建筑产生的根本原因 , 也是社会发 从街道 向后退 , 底层裙房置于沿街 , 减少高层建筑对街道 的压迫感 , 展的必然产物 。 若退后尺度 不当 , 高层 建筑与街道分离 , 可能最终导 致与环境 失去 高层建筑可认为是 土地 、 金融 和技 术进步 、 以及其他 因素综合 联系 。为保持街道空 间及视觉连续性 , 高层建筑临街面应与沿街其 而成的结果 。高层建筑从功能上是将可用的楼层空间向高度发展。 他建筑一致 , 相互呼应。 使相同面积的土地获利更多 , 且可容纳更多 的人 。但也 出现 了土地 4整 体 尺 度 高价的经济结果 , 土地价值与城市 区位 因素有密切关 系。实 际上 高 整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裙房 、 主体和顶部等各构成 部分之间相 层建筑是一种商业建筑 , 可增加城市就业 , 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 并推 互关系 以及给人的感 觉。 均衡匀称建筑主体要通过理解 和运用有数 动 与之 相关行业发展 ,进 而对 整个 城市的发展有着 非常重要 的影 学关 系比例要求加以调节 , 营造 自 然 的愉悦 和谐效果 。能够满 足人 响。 的心理上 的需求 , 就很容易被人接受 , 即可称 之为成功的建 筑设计 。 2城 市 规 划 设 计 要 素 建筑物整体尺度在设 计时要 注意以下两点 : 2 . 1自然生态平衡设计 4 . 1各部分尺度比例协调 自然生态平衡设计是采用高新技术 、 适宜技术使城市规划相关 高层建筑 的美 通过裙房 、 主体 和顶部三者 相结合来 体现 , 三 者 技术为 自然生态平衡 服务 。树立保护 自然生态平衡理念 , 进行城市 处理 比例尺度关系统一的建筑物会 给人舒服的感 觉 , 再加入适 当装 规划设计 , 形成分散 、 多中心 的网络式城市群 , 使 自然生态环境得到 饰使建筑造型生动化 。 优化 。构筑基础设施 一体 化、 产业一体化 、 市场一体化 、 城乡一体化 4 . 2立面细部尺度应有层次性 的总体格局 , 建成有一流环境 品质和现代化城市运转效率 的城市连 立面设计结构 明确划分为水平和垂直 因素 。要使各要素 比例与 绵区。 整体关系相 配 , 达成令人 愉悦 的效 果。较低 矮而横向舒展的建筑物 2 . 2融人生态城市设计观念 窗户开间比例使宽 阔状为主导 , 高层建 筑以修长因素更有 利于使大 城镇 规划建设是保护 自 然 资源 , 与 自然互融 , 将自 然 绿地空 间 中有小 , 小 中有大 , 产生强烈协调性 和统一性 。 系统融人城市 , 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 随着科技 的发展 , 生态城市 5节能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 中的体 现 设计将会更科学 。 将节能思想体现在城市规划设计 中, 倡 导“ 偿还原 则” 对城市生 2 - 3城市 中空气污染 的控制 态环境进行保护 和利用 中。 在城市高层建 筑设计 中提倡紧凑型城市 汽车尾气是对城市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的重要因素 , 影 响人身 布局 , 对单体建筑 的能源优化设计采用节 能建筑 , 倡 导新 型的能源 健康与安全 , 并且汽车数 量的不断 大量 销售造成市 区交通拥堵 。国 概念。 外 已有很 多针对这些 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成功经验 , 中心环节是控制 优秀的现代建筑要 以低投入换取高产 出 , 尽可能 消耗 最少能源 城市 中心区汽车数量 。在城市 中心 区外设停车场 , 私人汽 车不 能驶 以提供高舒适度生活环境 。要综合考虑建筑室 内环境质量 、 建筑运 入 中心区 , 驾驶人员和乘 客步行进入 中心区或乘公共交通工具。 行成本 、 能源消耗等因素。 2 . 4建筑规划的绿色容积率 我省冬 季漫长 , 节能方 面重点要 考虑冬季保温 , 通过 围护 结构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要求 的提高 , 绿化概念 已逐渐融入建 解决空气渗透 , 增强建筑的密封性 , 若密封性不好 , 保温层空气变冷 筑设计 中。植物提供 的浓荫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筑 的降温负荷 , 变湿会失去保温效果 。 外墙 的保热是在封闭的基础 上维护 系统性能 土壤也会有 助于减少地表径流。 绿化 可调 节温度 , 尤其是在夏季 , 树 重点 。 建筑耗能 中大部分是不可再生能源 , 要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 木浓荫 可遮 挡太阳辐射和地面 、 墙面 和相邻物 的反射热 , 能够有效 如在建筑设计中 , 将太 阳能充分利用 , 节 省大量 常规能源 , 对环境没 改善城 市生 态效益 ,在城建 可持续发 展 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 的作 有任何污染 。当前我国正处 在城市建设 高速发展 时期 , 应在高层建 用 。绿色覆盖率 是绿化 的最主要指标 , 已大量的实践于各种规划设 筑 中采用成本相对较低 的节能措施 , 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 计 中。也作为城市生态硬性指标应用于城市总体规划 中, 也可以作 念 , 降低对城 市规划设计 的影响 。 为设计理念被采纳于建筑设计 中。 将绿色容积率 的概念引入到城市 结 束 语 规划设计 中是城市可持续发展 的一个重要 步骤 。 高层建筑影 响城市环境平衡 , 设计必须采用协 调环境的方法 以 3 高层建筑对城市规划 的影 响 降低高层建筑对环境的干扰。高层建筑是城市主要建筑, 创造城市 高层建筑对其所在城 市规划具有重要影 响 , 尤其是对城市街区 美妙的天际线 , 影 响着城市活动场所 的公共空 间。 良好 的城市规划 集中化 、 行人对空间的感受以及街景举足轻重, 这些成为城市规划 是 未来城市发展 的必然条件 , 建 筑设 计者应根据城市 特点 , 研究其 设计考虑的主题和侧重点。 高层建筑发展可由规划者通过地方规划 发展规模和方 向 , 确定适合 城市 长远发展的建筑设计 , 尽 可能降低 控制 , 一 座高层建筑要成为整体联 系于城市形象 、 街 区及周 围建筑 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环境产生的影 响。 的重要联系 , 就应该适应 于街 道 、 现有 的土地利用 以及所 在街区特 参考文献 点。 … 张祖 刚. 生 态平衡 、 可持 续发展是城 市规划建设 与建筑设计 营造 高层建筑 的高度对城市 已有周 围环境 及尺度影 响随着建筑物 的基本理念『 J 1 . 建筑 学报 , 2 0 0 8 . 2 2 1 代琳. 浅论城 市规 划设计与建筑设计 的关 系『 J 1 . 山西建筑, 2 0 0 9 . 1 O 的高度而增大 , 进而可能引起环境条件不 断恶化 。高层建筑在城市 『 【 3 1 孟欣 慧. 城 市绿地 中园林 建筑及 小品规3 t , J 探 究[ J ] . 边疆 经济 与文 中会剥夺城市 居民的光线 、 E t 照及 自 然通风 , 对城市街 区小气候环 2 0 0 8 . 2 . 境造成影响。而且高层建筑能耗过大 , 如取暖和照明等需要较 大能 化 . 『 4 1 邵雅静 . 规划生态城 市 发展城 市建筑[ J J . 山西建筑, 2 0 0 8 . 1 . 量供应 , 从而产生大量热量 , 改变城市原有热平衡 , 影 响了市 民生存
高层建筑设计和城市空间合理化论文

浅探高层建筑设计和城市空间合理化【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高层建筑是兴建,如何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设计高层建筑不仅是每一位高层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对城市空间合理化利用的重要表现。
基于此,笔者将本文命名为《浅探高层建筑设计和城市空间合理化》。
首先就高层建筑的设计与城市空间这二者之间存在的关联进行了浅谈;其次探讨了基于合理化利用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设计原则;再次基于合理化利用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设计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了小结。
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不断提高高层建筑设计水平,达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城市空间的目的。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城市空间;利用;合理化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构建和谐城市是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
高层建筑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元素,如何更好的设计高层建筑,体现出设计魅力的同时还应实现城市空间的最大化合理利用,是构建和谐城市的核心内容之一。
基于此,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作出以下几点分析与探讨。
1.高层建筑的设计与城市空间这二者之间存在关联的浅谈所谓城市空间,就是包括了城市内的建筑物、道路、广场、公共设施、绿地以及人们一切能感受到和看到的空间均为城市空间。
高层建筑又是城市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元素。
因而高层建筑的设计必须考虑空间元素,使所设计的高层建筑与城市的空间相和谐,而不能将其设计成城市空间的奢华独立的个体,应与城市环境融合起来,可以说,高层建筑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空间,而又对城市空间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而在设计高层建筑的同时必须致力于和谐的城市空间环境的营造,才能更好的构建和谐城市,从而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好的诠释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之中[1]。
2.探讨基于合理化利用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设计原则为了更加合理的利用城市空间,作为高层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
具体来说,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则:2.1高层建筑设计必须坚持与城市空间相协调一致的原则高层建筑设计中,首先应将高层建筑集中起来,形成具有群落形态的布局,从而将高层建筑群形成统一有机的整体,便于高层建筑的统一设计,从根本上确保城市空间合理利用的最大化,从而确保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协调一致,成为组成城市的主要元素,形成城市的特色风格。
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城市化设计倾向探析

l ina d nt nsaeo hg reb i ig — t n a o ci c i i ul n n o p f hs d
d s r a i a in s a e u u b z o p n t c .A 1 5,t e u h r d s t 0 t h a t o T N h n — h n I ig y A G Z e g z e g
摘 要 : 一个 成功的 高层建筑底 部空 间 , 不仅
是建筑与 城市 良好的过渡 ,本身也是城市 公共 空间的~ 个有 益的组成部分 。本文 旨在通 过对 高层建 筑底部城市化空间一般形态 、 交通组 织、
t o p eesvl a z e ea Ofgrt n oc m rh ni ya l egn r C n uai , e n y l i o tf cognzt n evrn n cnieainr— rf raiao , ni met osdrt e a i i o o
物质要素指高层建 筑本身和地表 面两部分 , 靠界面来构 成的 , 括绿化 、 路、 面、 是 包 道 水
维普资讯
高 层 同 , -建筑底 部 空 间的城 市 化设 计倾 向探析 t_ -= -! .
Pr a y E port no e Ur a ia in De inn n e c fHih ie i r x l a i f h b nz t sg ig Te d n y o g r m o t o s Bulig F n u a e i n u d sSp c d
组 成 部 分 , 城 市 空 间 系统 联 系 : 是 建 筑 物 内 部 秩 序 的外 延 , 道 路 、 场 、 地 等 公 共 空 与 又 与 广 绿
间 有 机 结 合 。 着 高 层 建 筑 的迅 速 发 展 , 底 部 空 间对 城 市 的 影 响 也 日益 明显 。 文 旨 在通 随 其 本 过 对 高 层 建 筑 底 部 城 市 化 设 计 倾 向 的 分 析 研 究 , 如 何 将 高 层 与 城 市 有 机 融 合 , 造 一 个 为 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高层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关系摘要:高层建筑是城市空间的元素,优秀的高层建筑并不是排斥城市空间的明星建筑而是一个能创造人性的场所,又融入文脉的关系,不去破坏城市空间的和谐。
优秀的高层建筑要考虑使用者的需要,以城市的公众利益为追求的目标。
我们必须在高层和城市的发展中取得平衡,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城市景观和适合人们生活的环境,才能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健康地发展下去!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设计尺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不断扩张,城市的土地日趋紧张,高层建筑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在全国各个大中城市拔地而起。
它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使用空间,更多的绿地面积,同时也丰富了城市的轮廓线,使城市变得更加美丽。
然而它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有很多高层建筑的建造忽视了城市设计,孤立的存在于城市环境中,没有亲切感,使人们对之产生畏惧感。
再加之交通问题,高层建筑与周围环境关系已成为目前城市设计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如何解决就要以高层建筑的产生、发展作为切入点,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
一、高层建筑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理由产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大工业的兴起使人口集中到城市中来,造成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不断向周边扩展,但城市空间仍然局促。
为了在较小的用地范围内建造更多的使用面积,建筑物不得不向高空发展。
也是高层建筑产生的根本原因。
也可以说高层建筑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概括而言,高层建筑类型可以被认为是土地经济、金融、城市运输、投资机遇和技术进步、再加上其他原因造成的结果。
简单地讲,高层建筑是在一个不大的底层上叠加许多层。
从功能上,它能使可用的楼层空间向高出堆积。
从商业上,它能使其所有者从土地上获利更多,并且可以放置更多货物、更多的人,和在一个地方收入更多租金。
它在经济上的存在是土地高价的结果,土地高价与城市交通便利密切相关,也是配套基础设施和土地利用的必然结果。
高层建筑实际上是一种商业建筑类型,它的开发将增加城市的就业及生产力,促进城市的有益发展。
同时由于它的发展也推动了与之相关的建筑结构、技术、材料、交通等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发展。
二、高层建筑对城市产生的影响高层建筑对其所在的城市街区具有重要的影响。
仅以它绝对的规模和人口总量,就对城市街区的集中化、对街上的行人以及街景本身都具有明显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将这些归于高层建筑的环境关系,它必须成为在一定位置上的有效的城市设计方面的主题。
在这个层面上,高层建筑的发展可以由规划者通过地方规划来加以控制。
一座高层建筑必须首先与城市达成的协议,就是那里的现状,例如:它如何决定体量的问题,以及新的塔楼以何种尺度才能为整体联系于城市的形象、城市的街区和周围的建筑,最重要,它必须决定如何适应于街道的边沿、周围的人行道尺度、现有的土地利用以及它所在街区的特点。
由于其相对体量和高度,高层建筑对城市已有的周围环境及尺度影响甚大。
不论是独立的或是混入在城市环境里,建筑物的体量越大,影响也就越大。
不断增大尺度的高层建筑的空前激增已引起环境条件不断的恶化,因而变成城市生活质量的祸害。
高层建筑插入到城市环境中,这些大都市里深谷剥夺了城市居民的光线、日照、和自然通风,对城市街区及其周围小气候环境的造成很大影响。
诸如在阳光照到街面上的主要几个小时以内,高层建筑可能投下的阴影。
这些阴影可能极大地改变着该区域的性质,影响着小气候以及遮断视景。
塔楼也可能在底部造成强力的下行风和不舒服的旋风,那是很令人讨厌的。
还有这些大型建筑项目的能耗过大,如空调、取暖和照明等需要较大的能量供应,从而产生大量的热量,改变了城市原有的热平衡关系,加剧了城市的热岛现象,恶化了市民的生存环境。
总之,在城市整体环境中,高层建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高层建筑的体量大高度大,在城市设计中主要控制高层建筑的高度和体量这两方面,既建筑的尺度。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尺度(对城市、其系统和天际线方面)一座城市中所有的新建筑皆对城市的形式及其系统产生影响。
不过,高层建筑对于城市,以其绝对的强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它得与城市达成协议,就是那里的现状。
它必须决定体量问题,以及新塔楼以何种尺度才能作为整体联系于城市的形象、城市的街区和周围的建筑。
从对城市整体影响的角度来看,表现在高层建筑对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影响,城市的天际轮廓线有实、虚之分,实的天际线即是建筑物的轮廓,虚的天际线是建筑物顶部之间连接的光滑曲线,高层建筑在城市天际线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天际线会成为城市标志,高层建筑构成各种形象并深印到人们心里,甚至人们已经把天际线看作他们的城市、地区,有时还包括他们生活方式的象征。
因此,高层建筑尺度的确定应与整个城市的尺度相一致,而不能脱离城市,孑然孤立,不利于优美、良好天际线的形成,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
高层建筑对城市局部或部分产生的影响,是指从市内比较开阔的地方,如:广场、道路、开放的水系和绿地所看到的天际线,会直接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
因此,城市天际轮廓线不仅影响人从城市外围所看的景观,也直接影响到市内居民的生活与视觉观赏。
高层建筑对城市各构成要素也产生重大的影响,高层建筑的位置、高度的确定,也应充分地考虑该城市尺度、传统文化。
不当的尺度会对城市产生不良的影响,改变了城市传统的历史文化,也改变了原来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有机协调的比例关系,如:西安市,兴善寺为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房地产开发使得兴善寺周边建设了一些高层建筑,削弱了兴善寺作为该区的标志性建筑群,从而失去了该区特色。
而以钟楼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建筑高度的控制,是比较成功的,虽然开元庞大的体量对其造成压迫。
2、街道尺度(对城市街区、人行道和街景方面)街道尺度是根据街道生活来确定的,显然最重要的是街道上行人与大楼之间的关系。
高层建筑必须形成与周围建筑物的联系以加强城市结构,并促进在其底部的城市生活。
如果这些被忽略,高层建筑将孑然孤立,缺乏与街区的任何联系或不承认自己属于城市街区,而它却是其中的一部分。
为避免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分离,可以使高层建筑的立面正好位于街道线上,而且在其门厅内部结合着过渡区的话,那么这座高层建筑的底部就能将内部空间与外面的街道生活联系起来。
具体的说街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临街面的尺度对街道行人的视觉影响。
这是人对高层建筑近距离的感知,也是高层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高层建筑的底部必须与街区的城市结构联系,并与城市的水平尺度比例相当。
其设计应该对周围建筑的场地范围予以密切注意。
临近街道的高层建筑部分的尺度确定,主要考虑到街道行人的舒适度,高层建筑主体因为尺度过大,易向后退,使底层的裙房置于沿街部分,减少了高层建筑对街道的压迫感,但如果退后尺度不当,高层建筑就变得与街道分离了,并可能变得与其环境失去联系,还有高层建筑物之间的地面场地不要仅仅作为行车道路,而应该加入更多的街道生活,使环境丰富生动起来。
为了保持街道空间及视觉的连续性,高层建筑临街面应与沿街的其他建筑相一致,宜有所呼应,但每个建筑都必须拥有各自的特点,这样除了丰富空间外,还可以缓解人的视觉疲劳。
对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使周围建筑与之相协调,但不能过多的采用保护建筑的元素,以免削弱原有保护建筑的特征,如泉州清净寺街区的改造。
3、整体尺度(建筑本身及造型方面)整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各构成部分,如:裙房、主体和顶部等主要体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给人的感觉。
一个十分均衡匀称的建筑体,就是要通过理解和运用有数学关系的比例系统并征对实际被感受到的各种条件要求加以调节,营造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愉悦、和谐的比例感受的效果。
如果一座建筑的各部分比例合理且相协调,同时能够满足正常人的心理要求,那么它就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也可称之为成功的建筑。
因此,建筑物的整体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在设计时要注意下面的两点:1)各部分尺度比例的协调不难看出一个美的高层建筑是裙房、主体和顶部三者相结合的产物。
当其三者合理的处理比例尺度的问题,同时这种尺度比例关系应是统一的,这样建筑物才会给人舒服的感觉。
然后在加入适当的装饰手法,使建筑造型生动化。
总之这三部分的比例关系使高层建筑形象设计的重点;2)高层建筑中立面细部尺度应有层次性立面设计的结构构成必须明确划分为水平因素和垂直因素。
一般都要使各要素的比例与整体的关系相配,以达成令人愉悦的观感效果。
因此很自然的,较低矮而横向舒展的建筑物,其窗户开间之类,其比例必定使宽阔状为主导,而高层建筑则以修长的因素更有利于综合微型和巨型因素,使大中有小,小中有大。
这一原则使高层建筑产生强烈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除了需注意以上三点外,还应考虑细部尺度。
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应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结合城市尺度、街道尺度、整体尺度、细部尺度等综合考虑。
高层建筑不是单个存在,而是整体存在。
城市设计及城市规划应将高层建筑群集中设计,以形成城市的主节奏,使城市天际线统一且富于变化。
然后根据不同街区的需要设计具有该区特色的高层建筑,最后使高层建筑与外部街道生活及周围环境相适应,最终达到城市设计的目的。
总结:高层建筑影响一座城市环境的平衡,集中注意高层建筑对环境质量的责任,对城市及周围的影响,这和建筑本身的功能方案一样,对设计者都是根本的问题。
高层建筑设计必须用协调环境的方法以尝试保持最少的环境干扰性。
高层建筑是城市的主要建筑大厦,创造着城市引人注意的轮廓线,它们限定着创造城市活动场所的公共空间,为城市中人们的活动提供布景。
参考文献:《高层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美国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协会著《高层建筑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雷春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