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鉴赏部分知识点总结2

合集下载

音乐鉴赏学业考试复习知识点

音乐鉴赏学业考试复习知识点

音乐鉴赏学业考试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音乐的欣赏1、《少女的祈祷》钢琴独奏曲,变奏曲式。

波兰女作曲家苔克拉。

芭达捷芙斯卡所作。

2赋格曲:用复调手法写的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同时也是一种复调音乐曲式。

3赋格曲基本特征:由一个(有时有两个或多个)音乐主题在不同声部时隐时现、一再模仿、不断变化重现。

4赋格曲源于欧洲,在17-18世纪发展成熟和完善。

德国作曲家巴赫是欧洲复调音乐的代表人物。

5瞿小松中国当代作曲家,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涌现出来的新一代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作品:交响组曲《山与土风》小提琴与乐队《山之女》大提琴与乐队《山歌》等。

6音乐: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

7《山林之歌》是一部标题性的交响组曲,由五部分组成:A 山林的呼唤B 过山C 恋歌D 舞曲E 夜8《1812年序曲》俄国钢琴家、作曲家、莫斯科音乐学院创始人尼古拉。

鲁宾斯坦,邀请柴可夫斯基为莫斯科及工业博览会写的一部大型乐曲,供合唱队获管乐队使用。

9《马赛曲》法国国歌。

10柴科夫斯基:作品:舞剧《天鹅湖》歌剧《叶甫根尼。

奥涅金》钢琴独奏曲《六月—船歌》第二单元音乐的美1、音乐美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喜剧美、欢乐美、悲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2、优美是音乐美中最有普遍性的基本范畴,具有温柔、平和、纯净与细腻的特点。

3、优美的基本特征:舒展流畅的旋律、平稳有序的节奏、适中的速度与力度、均衡的结构形式。

4、壮美具有刚劲、果断、勇猛、粗狂的特点5、《牧歌》海默词,瞿希贤以内蒙古昭乌达盟的长调民歌,运用和声变奏手法改编成的一首无伴奏合唱曲6、#C小调奏鸣曲,也称《月光奏鸣曲》贝多芬作于1801年。

是一首钢琴曲7、《彩云追月》任光写的一首优美、典雅的民族器乐曲。

全曲为引子和带再现的三段体。

8、《国际歌》为带副歌的二段体结构,进行曲速度,大调式。

歌词由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所作,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为其谱曲。

《音乐作品鉴赏》重点知识点梳理

《音乐作品鉴赏》重点知识点梳理

《音乐作品鉴赏》第一章重点知识点梳理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音乐构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和声、旋律和主题。

这些基本要素相互配合,形成一种能够表情达意的音乐。

一、音乐鉴赏的能力:对音乐音响的辨(对音乐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别)对音乐音响的感受能力别能力(旋律感、节奏感、多声部的音乐感以及对乐曲结构的整体感知)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二、音乐的起源鸟鸣说、语言学说、劳动学说三、音乐的要素1、音高:指各种不同高低的乐音,即音的高度。

由发音体震动的频率(震动的次数)所决定,频率次数多则“音高”,频率次数少则“音低”。

音乐中的音高一般以钢琴音域的5个八度为限2、不同音高对人们情绪的影响高音使人情绪高涨(具有明亮、清脆、尖锐的特性,使人有单薄、紧张之感)中音使人有相对平静的感觉(使人感到松弛、舒畅)低音使人情绪压抑(使人感到沉重阴暗)1、音色:音的色彩,也称音质或音品,决定于泛音的数量和强度。

大体可分为乐器音色与人声音色两大类。

2、乐器音色西洋管弦乐器、民族管弦乐器、现代电声乐器(不同乐器和它们的不同音色特征的鉴别能力;更好地鉴赏作曲家在使用乐器和乐器组合时的表现目的)3、人声音色童声、男声、女声(高音、中音、低音)1、节奏:音与音在进行中连续或间断时间长短的现象。

在节拍的基础上,由各种不同时值的音符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多样化的形态2、节拍:相同时值的强拍与弱拍有规律地、周期地反复单拍子——每一个小节只有一个强拍复拍子——每一个小节有一个强拍和一个以上的次强拍3、节奏与节拍的区别:节奏具有多样性,在某种节拍基础上,不同时值的音组织形成灵活的、千变万化的形式;节拍具有均匀性,是强弱规律性的反复交替1、旋律:是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若干乐音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

建立在一定的调式和节拍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音高、时值和音量所构成的,具有逻辑因素的单声部进行的,称曲调。

2、旋律线的类型(1)波浪式(大波浪、小波浪)(2)直线上升式(3)直线下降式(4)水平式3、影响旋律的因素(1)受到时值、音高、和声、节奏节拍的影响(2)演奏方式的影响圆滑的、连续的演奏/演唱给人抒情、连贯的感觉;短促、分离的演奏/演唱给人欢快的、跳跃的感觉1、和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

大学生音乐鉴赏心得总结(3篇)

大学生音乐鉴赏心得总结(3篇)

大学生音乐鉴赏心得总结(3篇)大学生音乐鉴赏心得总结(精选3篇)大学生音乐鉴赏心得总结篇1音乐是生活的一种必需品。

柴米油盐酱醋茶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而音乐作为一种精神粮食则为我们的感官世界注入了活力,牵动着我们的喜怒哀伤。

音乐,以不同的形式,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席卷、充斥着每个人的生命。

经过了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不能说自己对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可能还只能从节奏的快慢,音调的高低中体会到情绪的变化,而不能真正把握音乐家想表达的主题。

但是在音乐的广度方面,在这一学期中,我真的领略了很多,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音乐之旅,享受了一次音乐的盛宴。

歌剧、摇滚乐、音乐与美术的关系以及用日常生活用具来演奏音乐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也会在这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了解与感受。

一:歌剧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以前的我对歌剧不感兴趣,所以了解甚少,但听了天才韦伯的《歌剧魅影》后,发现歌剧并不是我想象中那么枯索,它绕梁三日的动听乐章、富丽堂皇的舞台设计、精美绝伦的演出服饰都让我着迷。

现在的流行乐与之相比,真的显得十分单薄无力,最多是在疲惫时用来放松而已,很难给人震撼的感觉,一种身心完全脱离现实,仿佛进入梦境的感觉。

也许真的如老师讲的那样,我们还需锻炼我们的耳朵,提升它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不错失的经典,才能享受到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

《歌剧魅影》自20__年在中国开始演出以来,成为迄今为止在中国演出时间最长,场次做多的国外音乐剧,这也再次证明了经典的魅力。

我尤其喜爱其中的《allIaskofyou》,男女主角的深情对唱让人听着听着就会不觉地流泪,其歌词描述的爱情同样引起了我的共鸣。

二:摇滚乐年轻人似乎都会爱上摇滚这种令人疯狂的音乐,它充满激情、声嘶力竭,让人难以抗拒。

《WeAreTheChampions》和《WeWillRockYou》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但却不知出自谁手,包括我在内。

音乐鉴赏复习重点

音乐鉴赏复习重点

1、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素:旋律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和声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织体曲式2、民歌不仅是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也是专业作曲家创作的基础,是一切音乐艺术发展的源泉3、民歌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教育与传承功用人生礼仪功用祭祀与驱邪功用交际功用4、民歌的价值:民歌具有人文研究价值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民歌对专业音乐的影响民歌对一个民族而言,民歌具有很大的教育和传承作用5、民歌的艺术特点:诗与乐的高度结合长于抒发人的内心感情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即兴性、传承性和变异性6、体现中国文化传统的音乐:民歌戏曲民族器乐舞蹈音乐曲艺7、民歌:号子山歌小调8、中国民歌的特点:来源于生活自己创作自己演唱9、号子:又称劳动号子,是生产并应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共用的民间歌曲。

10、号子的双重作用:他可以鼓舞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11、在劳动号子中,最常见的歌唱方式是一领众和12、山歌是民歌中反映现实最快、最能体现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的一种体裁13、山歌特点:山里唱,一曲山里之歌,曲调较高亢嘹亮行腔自由节奏悠长14、四川的山歌------晨歌亦称“神歌”(山西----山曲陕北-----信天游云南地区----飞歌)15、小调分为吟唱调谣曲时调16、小调音乐的艺术特征:叙事与抒情相交融的表现方法和曲折、细腻的音乐性格规整、均衡的节奏、节拍曲折、多样的旋法曲式结构(包括对应式和起承转合十)17、南方曲笛------悠扬婉转北方邦迪-----高亢嘹亮18、维吾尔族民歌吸收了多地狱、多民族的音乐因素,发展了自身独特的音乐,具有深厚的音乐文化传统,由著名的大型套曲“木卡姆”,歌舞音乐“赛乃姆”、说唱音乐“达斯坦”和“可夏可”以及丰富多样的民族乐器和民间歌曲。

19、说唱,统称为曲艺,是用来讲历史、传说、故事及文学作品的艺术体裁,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

大学鉴赏音乐知识点总结

大学鉴赏音乐知识点总结

大学鉴赏音乐知识点总结一、音乐的定义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和乐器演奏产生的艺术表达形式。

它通常包括旋律、和声、节奏和音色等元素。

音乐可以激发情感、传达信息、表达思想和情感,对人们的情感和心灵产生积极影响。

音乐可以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多种类型。

二、音乐的种类1.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西方音乐传统中的一个分支,指的是从巴洛克时期到20世纪之前的音乐作品。

古典音乐以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贝多芬、巴赫、海顿等人的作品为代表。

古典音乐具有丰富的和声和旋律,常常运用交响乐队和室内乐队演奏。

2.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是20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音乐流派,包括摇滚乐、流行乐、爵士乐等。

流行音乐具有简单的旋律和节奏,通俗易懂,适合大众欣赏。

流行音乐以摇滚乐为代表,像披头士乐队、滚石乐队等都是著名的摇滚乐乐队。

3. 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是各种民族文化中的音乐表达形式,它反映了不同民族的习俗、文化和情感。

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比如中国的京剧、西方的爱尔兰民谣等。

三、音乐的基本元素1. 旋律旋律是音乐中的主要元素,是指一系列相继发出的音调。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它决定了音乐的情感和赏味性。

2. 和声和声是由不同音调同时发出而产生的音响效果。

和声给音乐增添了丰富的层次和声音。

3. 节奏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感和韵律感,它决定音乐的节奏和动感。

4. 音色音色是指不同音乐乐器所产生的音色质地的差异。

音色丰富的音乐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音乐鉴赏的方法主观鉴赏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情感和直觉来感受音乐,从而形成对音乐的评价和理解。

2. 客观鉴赏客观鉴赏是指通过对音乐的音乐结构、旋律、和声、节奏、音色等要素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

3. 直观鉴赏直观鉴赏是指通过直观感受音乐的音乐形式、情感表现和表演技巧来进行音乐评价。

4. 音乐史鉴赏音乐史鉴赏是指通过对音乐的发展历史和风格演变进行鉴赏,从而了解音乐的发展规律和文化特点。

五、鉴赏音乐的要点1. 首先要了解音乐的背景和作曲家的生平,掌握音乐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音乐欣赏基础知识

音乐欣赏基础知识

音乐欣赏基础知识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无尽的乐趣。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音乐欣赏仅仅停留在表面层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音乐欣赏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一、音乐元素音乐是由多个元素组成的,理解这些元素对于音乐欣赏至关重要。

常见的音乐元素包括旋律、和声、节奏和音色。

旋律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它是由一系列音符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的。

和声则指音符在不同音高上的组合,它使音乐更加丰富多样。

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感,它决定了音符之间的时值关系,有着重要的节奏结构。

音色则是不同乐器或声音产生的独特音质,它使得音乐具有个性化和变化丰富性。

二、音乐形式音乐形式是指音乐作品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常见的音乐形式包括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等。

奏鸣曲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第一个乐章是快速的,第二个乐章是慢速的,第三个乐章又回到快速。

交响曲则是一种庞大的乐曲,由多个乐章组成,包括序曲、开场乐、慢板、舞曲、终曲等。

协奏曲则是一位独奏家与管弦乐队合作演奏的作品,常见的有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等。

三、音乐风格音乐风格是指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常见的音乐风格包括古典音乐、爵士乐、摇滚乐、流行音乐等。

古典音乐是西方音乐的重要流派,它包括巴洛克、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

爵士乐起源于美国,以即兴演奏和复杂的和声为特点。

摇滚乐是一种激情四溢、饱含力量的音乐形式。

流行音乐则是指当代流行的音乐作品,通常具有简单易懂、节奏明快的特点。

四、音乐表演音乐不仅仅是书面和听觉上的艺术,它还需要通过演奏和表演来展现。

音乐表演能够将音乐元素和情感完美融合,给人带来更直接和深刻的体验。

音乐表演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如独奏、合奏、管弦乐队演奏等。

音乐家需要具备良好的演奏技巧和表演能力,将音乐的精髓传递给观众。

五、音乐与情感音乐具有独特的感染力,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不同的音乐作品和风格会引发不同的情感体验,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鉴赏音乐的三个知识点总结

鉴赏音乐的三个知识点总结

鉴赏音乐的三个知识点总结一、音乐的历史背景1. 音乐的起源和发展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早期的音乐表现形式是原始音乐,它主要是通过敲击、吹奏、弹拨等方式来发出声音。

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出现了不同的音乐流派和风格。

在古代,音乐主要是为了宗教、宫廷和战争等特定场合而创作,如古希腊的庙堂音乐、中世纪的宗教音乐等;而在近代,音乐则更多地以娱乐和表达情感为主,如古典音乐、民间音乐等。

了解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功用。

2. 音乐风格和流派音乐风格是指音乐作品的整体风格特点和风格类型。

不同的音乐风格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

例如,古典音乐以其精致的曲调和丰富的和声而著称,代表作品有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等;而摇滚音乐则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放纵的情感而受到广泛的追捧,代表作品有滚石乐队的《滚石乐队之歌》和披头士乐队的《Let It Be》等。

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流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鉴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并从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情绪。

3. 音乐与社会文化音乐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它既反映了社会文化的特点,又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音乐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都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

例如,中国古代的音乐以其深厚的传统和优美的曲调而闻名,代表作品有《广陵散》和《梅花三弄》等;而西方的古典音乐更以其复杂的和声和富丽堂皇的乐曲而著称,代表作品有巴赫的《G大调赋格曲》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等。

了解音乐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二、音乐理论1. 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包含着多个基本要素,如旋律、和声、节奏、音色等。

旋律是音乐作品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它通过一系列的音高和音符来表达音乐的主题和情感,是音乐的灵魂所在;和声则是指多个音乐声部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的和声排列和组合来产生丰富的音乐效果;节奏是音乐作品中的时间感知要素,它通过不同的节拍和强弱变化来营造出音乐的节奏感;音色是指不同乐器和声音的独特质地和特点,它使得音乐作品在表现力和情感上更加丰富和立体。

音乐欣赏基础知识

音乐欣赏基础知识

音乐欣赏基础知识音乐是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欣赏音乐是发掘和体验音乐之美的途径。

本文将介绍音乐欣赏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一、音乐的元素音乐作品由多个元素构成,了解这些元素是进行音乐欣赏的第一步。

主要的音乐元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和结构。

1. 旋律:旋律是一段有机的音符组合,是音乐作品最为明显和易于记忆的部分。

它由音高的上升和下降以及音符的持续时间组成,是音乐作品的灵魂。

2. 节奏:节奏是音乐中有规律的时间流动,给音乐以明确的节拍感。

它由强弱、快慢和有规律的重复组成,是音乐的基础。

3. 和声:和声是多个音符同时发声所形成的音乐效果。

它能增加音乐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使作品更具层次感和和谐美。

4. 音色:音色是乐器、声音或歌唱声线的特质。

不同的音色给音乐作品带来不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

5. 结构:结构是音乐作品中各部分的有机组织,使整个作品呈现出完整和谐的形式。

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奏鸣曲结构、变奏曲结构等。

了解以上音乐元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从而提高音乐欣赏的水平。

二、音乐的流派音乐根据其特点和风格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流派。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风格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音乐流派:1.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源于欧洲,其特点是音乐结构复杂,表达深邃。

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有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

2.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以其通俗易懂和时尚的特点而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

它包括摇滚、流行、爵士、嘻哈等多种风格。

3. 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是各个民族独有的音乐形式,反映了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情感表达。

如中国的古筝音乐、印度的印度音乐等。

4. 电子音乐:电子音乐以电子合成器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创造出富有未来感和科技感的音乐作品。

它包括舞曲、电子流行音乐等。

通过了解不同的音乐流派,可以拓宽音乐欣赏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音乐品味。

三、音乐的表达与情感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通过音乐作品我们能够体验到艺术家的情感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梆笛和曲笛的区别:中国传统竹笛一般分为曲笛和梆笛两种。

梆笛短小,曲笛粗长,梆笛多演奏北方民歌,因为多为梆子戏,所以称为梆笛,曲风欢快,音色明亮,多用花舌,吐音,垛音等技巧;曲笛主要演奏江南丝竹音乐,因为多演奏昆曲,所以称为曲笛,曲风以悠扬,抒情为主,音色低沉。

技巧多用打音,颤音,震音。

曲笛主要用于昆曲伴奏以及中国南方各种地方乐的合奏,故又称昆笛。

南方曲笛音乐的一般风格特点为音调丰厚圆润,,柔美流畅,旋律往往呈波浪式起伏,旋律往往呈波浪式起伏,节奏较为舒展平稳。

乐曲情绪顿挫有致,抒情委婉,赋予歌唱性。

《金蛇狂舞》:1934年聂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乐曲的旋律昂扬,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力。

渲染了节日的欢腾气氛。

乐曲是三段体结构,旋律始终具有鲜明的节奏特点。

第一段。

乐曲一开始,就以明亮上扬的音调不断地呈现出欢乐、昂扬、奔放的情绪,让人耳目一新;第二段。

由两小节打击乐器音响引出的更加热情昂扬而且流畅明快的旋律,令人感到充满生机而富有生命之活力;第三段。

作者巧妙地借鉴了民间锣鼓点中“螺丝结顶”的结构形式。

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速度逐渐加快,加之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器的节奏烘托,使情绪逐层高涨,直至欢腾红火的顶点,生动地再现了民间喜庆时巨龙舞动、锣鼓喧天的欢乐场面,洋溢出鲜明的民族性格特色和生活气息。

全曲以激越的锣鼓伴奏,更渲染了热烈欢腾、昂扬激奋的气氛。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刚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

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单乐章奏鸣曲式结构,有小标题。

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钟。

中国民族音乐特点:中国民族音乐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是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民族音乐在音高方面的特点是声可无定高,如很多民族音乐中都有吟、揉、滑等指法,使声音产生波动,余音袅袅独具韵味。

具有本土性,面积宽广,本土特征浓郁;具有民族性,多民族国家,源远流长,体现民族的音乐特点,是民族精神的象征,鲜明的民族个性。

传统民族器乐曲都有标题,分标名和标意两类。

创作中各种变奏技法被广泛运用。

维也纳古典乐派背景:产生于18世纪中后期,这个时期正值欧洲社会大变革,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思想文化方面,欧洲社会的变迁都对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

当时正值欧洲启蒙运动的兴盛时期,具有资产阶级思维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博爱”、“平等”、“人权”、“理性”等新兴口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诞生也大大受到了这场思想运动的洗礼。

自18世纪下半叶开始,欧洲各国相继进入了资产阶级革命阶段。

资产阶级取代贵族势力,夺取政权,使资本主义逐步取代封建主义,成为新的政权形式。

同时也将资产阶级的思维方式和统治模式灌输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当时的音乐创作中也不乏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状态的体现。

维也纳古典乐派在这样动荡的政治环境下,创作出与社会进程密切相关的音乐艺术,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其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

在社会经济发展一片繁荣的欧洲,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增强了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人们已经不满足原有的艺术形式,而开始追求更高雅的艺术氛围,这也就从客观上促进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诞生和发展。

音乐家们利用较从前更有利的物质条件,得以创作出更加顺应社会发展和听众思维需求的独具特色的新音乐派别。

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家族是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

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

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了他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

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

贝多芬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

贝多芬是一位颇具有创造性的作曲家,他给音乐带来的变化中有许多已经产生了流芳百世的效果。

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他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

他的作品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他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

他扩大了管弦乐队的规模,增加了交响曲的长度,扩大了它们的领域。

他证明了钢琴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为使它成为第一流的乐器做出了贡献。

贝多芬代表了音乐从古典式向浪漫式的转变。

他的作品给许多富有浪漫色彩的乐曲带来启迪。

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贝多芬的交响曲创作多采用扩充的奏鸣曲形式,他的创作构思宽广、宏伟,思想深邃,形象对比鲜明,丰富多样,在曲式的处理上都达到了作品整体上的高度统一,在创作之中把原交响曲中的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改为谐谑曲,把歌剧中对人世间矛盾冲突通过斗争取得胜利的戏剧性表现手法运用到交响曲中,在第九交响曲中甚至加入了合唱,
扩大了交响曲的表现能力与氛围。

另外,在交响曲的创作中,贝多芬在配器方面作了大胆的创新,确立单簧管在乐队中的地位,在第九交响曲中使用四支长号等等,形成了一个新颖的风格,开始了一个新的领域,用这种创新的音乐形式充分表达了他的内心世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思潮,将欧洲古典乐派的音乐发展到了最高峰,开创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之先河。

但贝多芬最后的晚年是他一生最悲惨、最痛苦的年月,孤寂和贫困的威胁使他穷愁潦倒,孑然一身,1827年3月26日病逝于维也纳。

据说在他临终的一刻,暴雨雷电交加,贝多芬举起干枯的手臂向天空作最后的奋击。

这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全部贯注在他那些不朽的巨作中。

如果说这位超乎时空的最富有天才的作曲家饱尝了失聪的辛酸,不如说那就是对命运的一种最无情的嘲弄;如果说贝多芬不顾失聪的痛苦,以一种超人的毅力继续保证了作品的质量,那么这就是一种鼓舞人心的、近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功绩。

但是事实比想象的还要出人意料:实际上贝多芬在完全失聪的岁月里,谱写出的乐章超出了他早期作品的水准。

一般人认为他在晚年的岁月里创作的作品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杰作。

他的作品把完美的想象和奔放的感情有机地融为一体。

贝多芬用自己的演奏扣动了人们的心弦,他们再也不认为器乐是一种次要的艺术。

他一方面有着卓越的音乐天赋、炽热的叛逆气质和巨人般的坚强性格;另一方面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崇高思想,形成他作为一个音乐家的特殊品质。

他通过自己的创作,特别在他的九部交响曲中,反映了那个时代伟大的人民运动和最进步的思想。

他以时代和个人的命运为题,通过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艺术形象相结合,写出了一系列交响乐作品,表现了从斗争到胜利、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快乐的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历程,他的九首交响曲象珍珠一样永远闪闪发光。

创作:维也纳古典音乐中切分音的大胆使用、转调的运用、速度的变化起伏和作品力度强弱的强烈对比,都促进了调式、调性的完善和音乐色彩及风格的多变。

这一特点在贝多芬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他的“命运”、“英雄”等交响曲中都大胆采用音响的强烈对比和结构的宏大比例,使作品形成戏剧化的尖锐冲突和鲜明的创作热情。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具有一定的规模。

充分展示了音乐家的思想空间,给音乐家提供更广阔的发挥余地,创作者可以运用多个乐章对思想感情进行完整的诠释,对音乐手法和演奏方法进行充分的发挥。

从交响曲的“主题——乐段——乐章——音乐诗篇”的发展过渡,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音乐规模的不断加大。

在维也纳古典音乐创作中,加入了长号、单簧管等从前较少使用的乐器,海顿还将弦乐四重奏取代了钢琴,管弦乐队取代了管风琴,开创了新型器乐体裁的演奏形式。

这些变化都使音乐色彩变得更加浓厚,大大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