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9初中生物中考复习学案: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三部分)
2023年中考生物总复习学案: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主题五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12课时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考情分析】考试内容要求年份/分值题型考查点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A 2015/0.25 选择题运动器官的类型2.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B2021/1 选择题关节在运动中的应用2019/1 非选择题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2017/1 非选择题运动系统的组成2015/1 选择题运动系统的组成3.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B2020/1,2021/1 选择题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018/1 非选择题繁殖行为2016/1 非选择题学习行为的判断4.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A【版本导航】人教版:八年级上P41~58;冀少版:八年级上P64~86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7页一、动物的运动1.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与动物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1)陆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行走、奔跑、跳跃、爬行,例如,蜥蜴的爬行,熊的行走。
(2)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游泳,例如,鱼靠鳍的摆动,海龟靠四肢的滑动。
(3)空中飞行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飞行,例如,一些鸟类和昆虫能够在空中振翅飞行或滑翔。
2.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1)骨: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在运动中,骨起杠杆的作用。
(2)关节①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
a.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它们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可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b.关节囊:内外都有韧带,可加固两骨之间连接;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c.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②关节既具有牢固性又有灵活性a.关节的牢固性与关节囊上的韧带有关。
b.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关。
③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落出来。
④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
(3)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其中肌腱可绕过关节连接在不同的骨上。
最新人教版中考生物同步知识点复习第五单元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的运动1.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肌肉组成。
(1)骨——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
(2)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
(3)肌肉——骨骼肌由两端的肌腱和中间的肌腹组成。
2.关节的结构及功能:(1)关节的组成:(2)结构与功能:名称结构功能关节软骨覆盖在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的白色的光滑的软骨组织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还具有弹性,可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和冲击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围绕整个关节,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韧带结缔组织的韧带可以把关节面两骨牢固连接,囊壁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关节腔由关节面和关节囊共同围成的空隙,内含少量滑液滑液有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的作用,使关节灵活自如3.骨骼肌:(1)结构:如图所示,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肌腱附在相邻的两块骨上。
(2)特性: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但只能牵拉骨,不能推开骨,所以骨连接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
4.躯体运动形成的过程:刺激——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收缩——骨骼肌受到刺激收缩↓运动——相应的骨受到牵拉,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1)屈肘运动是由肱二头肌收缩和肱三头肌舒张而产生的,如图所示。
伸肘运动是由肱三头肌收缩和肱二头肌舒张而产生的。
(2)躯体运动形成的关键:①一个调节: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三个结构。
骨:杠杆作用;关节:支点作用;肌肉:提供动力。
③能量供应: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参与配合。
5.运动的意义: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觅食、避敌和迁移到适宜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后代。
动物的行为1.动物行为的概念:动物所进行的这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
2.动物行为的分类:(1)按动物行为的功能可以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等。
人教九年级生物中考复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知识总结

来看,大致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
先天性行为。
2.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
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四、社会(群)行为
社会(群)行为的特征
项目
内容
概念 由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它们具有
肉配合活动,因而人体的任何动作都不是一块或一个肌群所能完成的,而是由多
块肌肉或多个肌群在神经系统的统一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例如:
膝关节的屈伸运动是当股三头肌收缩时,股四头肌舒张,便能产生屈膝动作;伸
膝运动则正好相反。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
的控制和调节,还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一、动物运动的结构及方式 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其形态结构与运动方式相适应。单细胞生物草履虫 利用纤毛在水中游动,变形虫以伪足,发生变形运动;低等多细胞生物涡虫利用 纤毛游动或爬行,水螅利用触手和口腕游动或翻滚爬动;甲壳动物利用斧足或腹 足爬行,水蛭和蚯蚓利用身体交替收缩和舒张蠕动;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依靠特 有的运动器官运动,如昆虫用足或翅爬行、跳跃或飞行,鱼类鳍配合身体摆动游 动,鸟类飞行,哺乳动物行走、奔跑或跳跃等。
的骨绕着关节活动完成的,所以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或肌肉) 组成。
1. 骨 ①骨的种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②骨的结构与功能(如图)
由图可知,骨具有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的功能。 ③骨的生长:骨两端软骨使骨长长,骨膜内的成骨细胞使骨长粗和修复。 ④人得四肢骨(如图)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案)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学生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不同动物的运动形式,本节在第一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原理,从而使学生对动物运动的本质获得更为深入的认识,为下节的动物行为的教学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各动物类群的特点,知道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而对动物运动行为的内在原因并不清楚。
从整体到内部,学生学习比较困难,但是学生的好知欲强,利用这点加上辅助教学,能够更好突破重难点,学生真正理解运动系统的协调运动。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亲身感悟、探究,明确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从而较好地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运动系统的组成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难点:1理解肌肉、关节的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例举法、演示法【教学准备】:预习课本、完成同步导学的知识优梳理【教具准备】:准备运动系统各成分的挂图、模型或标本、多媒体、视频展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A BC【板书设计】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一、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骨骼肌二、运动器官的协调配合1、运动的形成是由骨、骨骼肌、关节共同完成的。
2、曲肘和伸肘时肌肉的协作关系三、运动的意义1.有利于觅食避敌2.有利于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教学反思】本节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产生运动的结构基础,另一方面是介绍运动是如何在骨、关节、肌肉的配合下产生的。
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很难理解,需要教师运用直观道具辅助教学。
为此在介绍产生运动的结构基础时,使用直观材料——关节和骨骼动态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很好地认识各个结构,尤其是关节的结本节课有一些不足之处,让学生表现的机会较少。
【优质人教】2019-2020八年级生物上册 5.2《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一、复习目标1、掌握动物的运动、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的有关知识。
2、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完成有关的练习题二、复习重点掌握动物的运动、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的有关知识。
三、复习难点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完成有关的练习题四、复习过程(一)、投影出示复习目标。
(二)、投影展示复习提纲: 1、动物是怎样运动的? 2、什么是先天性行为?什么是学习行为? 3、如何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4、什么是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有哪些特征? 5、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有哪些方式?(三)、指导学生自学要求学生依据复习提纲阅读课本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解决提纲中的问题。
(四)、学生自学完毕后交流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时点评,并将本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1、动物的运动是由于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完成动作都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分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形成生来就有的本能不是生来就有的,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获得途径由遗传物质控制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适应性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进化趋势无脊椎动物主要的行为方式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在它们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所占比重也越大3、社会行为是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
4、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传递信息、用气味传递信息、用声音传递信息。
五、复习巩固后完成练习题。
1、骨的运动:骨的___的变化产生运动,骨的运动要靠___的牵拉。
2、骨骼肌的特性:骨骼肌有受___而___的特性。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案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案学习导引重点和难点本节学习的重点是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以及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难点是认识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关于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运动必须有运动系统的参与,但是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的。
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动物的运动是身体各系统协调配合的结果。
骨、关节和肌肉是动物运动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
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它们,同学们可以在超市或农贸市场上购买整只鸡(已收拾好的)、猪的大棒骨(有关节的)等进行观察,效果不错。
动物的骨骼哺乳动物等脊椎动物都是有骨骼的,而且骨骼位于身体内部,也称内骨骼。
内骨骼可与身体一起生长,它的作用是支持身体并提供肌肉运动的附着点,参与运动的完成。
许多无脊椎动物,比如节肢动物,无内骨骼,而在身体外部有外骨骼,从外部支持身体,同时肌肉附着在外骨骼的内部,进行伸缩时,形成运动。
外骨骼由柔性连接的若干板片构成,不能扩大,在动物生长过程中必须蜕皮,每次蜕皮后,再长出一个更大的外骨骼。
知识闯关1.下面关于哺乳动物关节的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关节窝和关节腔组成;B.由关节头和关节腔组成;C.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D. A、B、C都不全面。
答〔〕2.哺乳动物的运动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很好完成的,还需要:A.神经系统;B.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C.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D.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答〔〕3.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A.骨和关节;B.骨和肌肉;C.骨骼和肌肉;D.肌肉和关节。
答〔〕4.当我们做屈肘动作时,其相关肌肉的舒缩是: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D.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答〔〕5.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A.运动、保护和支持;B.运动、营养和保护;C.运动、调节和支持;D.运动、调节和保护。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课)

05 人类活动对动物运动和行 为的影响
城市化对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影响
城市扩张
城市扩张导致动物栖息地丧失,迫使动物向人类居住区迁移,增加 了与人类接触的风险。
噪音污染
城市噪音干扰动物交流和活动,影响动物寻找食物、繁殖和迁徙等 行为。
生态环境破坏
城市发展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动物生存和繁衍。
环境污染对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影响
举例
狼群捕猎,蜜蜂的分工合作等。
影响因素
动物的群居习性、社会结构和个体间的相互关系。
03 动物行为与环境适应性
温度调节行为
体温调节
某些动物通过行为来调节体温,例如 ,在太热时寻找阴凉处或水域降温, 在太冷时蜷缩身体或集群取暖。
季节性迁移
许多动物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迁移,以 寻找更适宜的生活环境。例如,候鸟 会跟随季节的变化,从寒冷的地区飞 往温暖的地区。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课)
contents
目录
• 动物运动方式 • 动物行为特征 • 动物行为与环境适应性 • 动物行为的学习与遗传 • 人类活动对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影响
01 动物运动方式
陆地动物的运动方式
01
02
03
四足行走
如猫、狗、狮子等,四肢 协调,行走稳定。
爬行
如蛇、蜥蜴等,通过身体 的扭曲和摆动前进。
散居迁移
当栖息地受到威胁时,动物会离开原来的栖息地,寻找新的栖息地。例如,当 森林被砍伐时,树栖动物可能会被迫迁移到其他地方。
04 动物行为的学习与遗传
模仿学习
定义
模仿学习是指动物通过观察其他个体或物种的行为,从而习得该 行为的过程。
例子
小鸡模仿母鸡的啄食行为,猴子模仿成年猴子的攀爬技巧。
中考生物分类:7.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含解析答案)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一、选择题1.(2019·淮安)雄麋鹿个体之间经常为争夺配偶而发生争斗,这种行为属于()A.繁殖行为 B.争斗行为 C.防御行为 D.社群行为【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的分类。
解答时可以从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方面来分析。
【解答】解:A、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
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B、争斗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
C、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
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
D、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
雄麋鹿个体之间经常为争夺配偶而发生争斗,这种行为属于同种动物为了争夺配偶而发生的攻击行为。
故选:B。
2.(2019·德州)2019年央视春晚的节目《沙场砺兵》中,杂技演员潘跃新的表演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飒爽英姿。
潘跃新表演动作的完成中,关节所起的作用是()A.支点作用 B.动力作用 C.调节作用 D.润滑作用【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解答】解:人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的。
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
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
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关节的结构⎩⎪⎨⎪⎧ ⎭⎪⎬⎪⎫关节头关节窝关节面:表面有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囊:使关节牢固关节腔
专题八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动物的运动
考点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1.动物的运动依赖__运动__系统。
(1)运动系统的组成:
(3)下图是关节的结构图,请完成序号所对应的结构名称:
①_关节头__
② _关节囊__
③ __关节腔____
④ __关节窝____
⑤ __关节软骨____
2.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运动的意义:
(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_生活环境___相适应。
①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游泳(如鱼)、漂浮、划水等。
②动物在陆地的运动方式:蠕动(如蚯蚓)、行走、爬行、奔跑、跳跃等。
③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如鸟)、滑翔等。
(2)运动的意义:动物通过运动可以主动觅食、避敌和迁移到适宜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后代。
考点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3.运动的产生: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它所附带的骨,骨就绕着关节活动,于是就产生了运动。
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至少有__两组__肌肉配合,
例如: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例题讲解
【例】关节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 B )
A .动力
B .支点
C .控制
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
所以关节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是支点。
故选B。
答案:B
第二部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考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动物行为的概念:一般说来,行为是指动物的动作,是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
2.从获得途径看,动物的行为分为。
例题讲解
【例】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C)
A.蜜蜂采蜜
B.蜘蛛结网
C.鹦鹉学舌
D.孔雀开屏
解析:蜜蜂采蜜、蜘蛛结网、孔雀开屏,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鹦鹉学舌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所以选C。
答案:C
第三部分:社会行为
考点一:社会行为的特征
1.社会行为的概念: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___分工合作____,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所表现出的行为。
2.群体的组织特征为:
(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__组织___,
(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分工__,
(3)有的群体还形成____等级制度____。
举例:白蚁的群体生活,狒狒的群体生活。
考点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3.通讯:有利于群体中的不同个体之间随时交流信息,方式多种多样,如声音、动作___和_气味___等都可作为通讯的方式。
4.社会行为的意义:使群体更好地适应复杂的__生活环境___,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例题讲解
【例1】狒狒群中有首领、有分工。
这是下列哪种行为的主要特征?(B)
A.攻击行为
B.社会行为
C.繁殖行为
D.防御行为
解析:社会行为的特征是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
狒狒群体中有首领、有分工,属于社会行为。
所以选B。
【例2】为防治菜青虫害,人们采用喷洒昆虫激素(微量且对昆虫起作用)等各种方法。
下列治虫的方法中,不可取的是(B)
A.喷洒昆虫激素缩短幼虫期
B.喷洒有毒农药杀虫
C.喷洒昆虫激素阻止成虫交配
D.大力保护各种鸟
解析:喷洒有毒农药虽然可以杀虫,但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所以选B。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