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合集下载

历史学的概念

历史学的概念

历史学是研究过去事件的学科,它涉及对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以重建和解释人类历史的各个方面。

历史学不仅关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事件,还包括对个人、群体、社会结构、思想、艺术和科技等的研究。

历史学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时间性:历史学关注的是过去的事件,它通过时间的维度来考察事物的演变和发展。

2. 文献资料:历史学家依赖各种文献资料来进行研究,包括书面文件、图片、地图、实物遗存等。

3. 解释性:历史学不仅仅是描述过去,更重要的是解释和理解过去,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来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4. 多学科性: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考古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5. 主观性:历史学家的研究和解释往往受到个人观点、时代背景和价值判断的影响,因此历史学的研究成果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6. 知识传承:历史学通过对过去的研究,为现代社会提供知识和经验,帮助人们理解现在,并为未来提供参考。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从最初的叙述历史到后来的分析历史、社会历史、文化历史等,历史学不断地吸收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人类历史。

历史学的定义和分类

历史学的定义和分类

历史学的定义和分类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学科,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发展的研究,探究过去的经验、教训以及对未来的指导。

历史学的研究范畴广泛,可以包括古代和现代历史、国内和国际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

历史学的定义历史学是一门人文学科,研究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以及过去的事件、人物和社会发展。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研究,历史学试图揭示人类社会中的规律性、因果关系和变革过程,以此来理解人类社会的现状,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历史学的分类历史学可以按照不同的角度和研究方法进行分类。

下面就几种常见的历史学分类进行介绍。

1. 政治史政治史是研究政治组织和权力关系的历史学门类。

它通过对政治制度、政府形式、政党派系和领导人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不同政治体制下的政治发展和演变过程。

政治史可以包括国家政治史、地区政治史或特定时期的政治史等。

2. 经济史经济史是研究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变迁的历史学门类。

它主要关注社会经济制度、经济活动、贸易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经济史通过对各个时期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的分析,揭示经济发展的动态和规律。

3. 文化史文化史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和思想演变的历史学门类。

它关注文化现象、文化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

文化史通过对文化产品、文化传统和文化演变的研究,揭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变迁。

4. 社会史社会史是研究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的历史学门类。

它关注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等级和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研究。

社会史通过对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动态和社会关系的分析,揭示社会发展的进程和特点。

5. 思想史思想史是研究人类思想演变和思想传承的历史学门类。

它关注思想观念、哲学体系、宗教思想和学派学说等方面的研究。

思想史通过对思想文化的分析研究,揭示人类思想的多样性和进步。

综上所述,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学科,其定义涵盖了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发展的研究。

历史学的分类可以按照不同的角度和研究方法进行,包括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和思想史等。

历史学是什么

历史学是什么

历史学是什么历史学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门重要学科,关注人类社会及其文化发展的变迁和演变。

历史学家通过研究历史事件、人物和地理环境等重要因素,探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成长轨迹,并分析历史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历史学家将过去与现在相连结,为指导未来做出贡献。

历史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历史对象、历史过程、历史特征、历史影响和历史思维等。

历史对象是指历史事件和人物、地理环境等,是历史学的基本研究对象。

历史过程是指历史事件的发生、演变和影响等。

历史特征是指历史进程中独特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象等,反映出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影响。

历史影响是指历史事件和过程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历史思维则指历史学家在分析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时采取的思考方法和方式,目的在于让人们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及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历史学的学科范围极为广泛,涵盖了政治、文化、宗教、社会、经济、军事、科技等多个领域。

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事件时,常常需要运用到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如历史文献学、历史考古学、历史人类学、历史语言学等。

同时,历史学研究也需要对历史学的发展趋势、理论问题和方法论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

历史学的研究注重考究历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历史学家通过收集、整理和研究大量的历史文献、物品和资料等,挖掘出潜在的历史信息和事实,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理论阐述。

历史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为人类提供深刻而深远的启示,探寻人类的行为和作风,明确人类的文明发展历程,激发人们对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的思考和研究。

因此,历史学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非常重要价值和意义的人文学科。

总的来说,历史学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它通过研究历史事件、人物及其背景等,深入探讨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的发展历程,并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启示。

历史学研究的价值在于,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启示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的更进一步发展。

专业详解-历史学(历史学学士)

专业详解-历史学(历史学学士)

历史学(历史学学士)一、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4)熟悉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音韵训诂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或熟悉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历史学教学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历史学教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5)了解国内外史学发展及历史学教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7)具有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

二、专业课程设置1、专业基础课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历史文选△、世界中世纪史△、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音韵训诂学、史、历史地理学△、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概论△、中国当代史、世界现代史△。

2、专业课政治学△、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历史文献学△、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马列经典著作选读、世界文化史、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现代思想史、中国史学史、中国近代文化史、西方史学史、文化学。

(1)教育教学管理方向管理学原理、现代学校管理、社会学、公共关系、历史教学方法论等。

(2)专业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讲座、中国近现代史讲座、中国婚姻史、中国古代社会史、中国近代社会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学术史、中国民主党派史、世界史讲座、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世界现代国际关系、西方古典文明赏析、世界三大宗教、外交史。

3、专业选修课美国史、法国史、中国旅游文化、明清史、文字学、历史地图绘制与运用、中国古代经济史、俄国史、考古学、中国古代书画赏析、近代中外关系史、中国古代思想史、行政管理学、中学历史教材分析、港澳台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思潮与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国儒学史、西方哲学史、书法、专业英语、普通话。

历史学概述

历史学概述
代表人物: [德]斯宾格勒 [英]汤因比
对历史有其独到 的眼光。他的十册巨 著《历史研究》讲述 了世界各个主要民族 的兴起与衰落,被誉 为“现代学者最伟大 的成就”。
阿诺尔德· 约瑟· 汤因比 Arnold Joseph Toynbee, (1889年4月14日–1975年10月22日)
研究内容的扩张 年鉴学派
历史
广义:客观世界一切事物以往的发展运 动过程。分为自然史和社会史两大方面 狭义: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
历史学
研究人类历史性活动,探求人类社会 以往运动过程轨迹的学科
历史学的形成

最早的萌芽:结绳记事
神话与传说

真正开始:文字产生以后记载与编撰
中国历史学形成 西方历史学形成


秉笔直书的史官
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学的影响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对旧学的批判
对新史学的影响
剧烈变革和迅速发展的中国史学
近代中国史学的新特点
新中国历史学的成就与挫折
“改革开放”后历史学的复兴
近代中国史学的新特点

放眼世界与进化史观的风行 理性的觉醒与实证史学的兴起 唯物史观渐居主流地位 学科化的完善和学科体系的建立 新史料的发现、研究的突破
历史学概述
一、历史学的形成与演进 二、史学研究模式的变革与新史学的崛起
三、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学的影响 四、剧烈变革和迅速发展的中国史学
历史学的形成与演进
为什么要学习研究历史?
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
历史学的形成 历史科学的起步
为什么要学习研究历史?
经世致用 以史为鉴 读史明智
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
吕西安· 费弗 尔

历史学的概念和定义

历史学的概念和定义

历史学的概念和定义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过去发展和变化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

历史学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和方面,例如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一般分为史料研究和历史理论研究两个方面。

史料研究是指通过史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以还原真实历史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

史料是历史学的基础和来源,它包括各种书籍、文献、纪录、图片、物品等。

史料的使用和处理需要历史学家具备一定的史学知识,例如文字学、古代文字语言学、古代文化艺术等专业知识。

历史理论研究是指通过研究历史事件、人物、事物等的规律和本质,从而得出历史的普遍性规律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

历史理论研究需要历史学家具备深厚的历史理论知识,例如历史哲学、历史学方法论、历史学理论等。

历史学的定义是多面的,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历史学是人们对过去发生事件进行的研究,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本质。

历史学的定义还包括了历史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例如为理解现实和预测未来等。

历史学的定义还涉及到历史学科的本质和特点,例如历史学科的客观性、完整性和系统性等。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而形成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历史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和创新。

例如近年来出现了新历史学的概念,它强调历史研究的主体性和多样性,旨在扩大历史学的视野和领域。

传统的历史学研究过于注重国家、政治和战争等,而忽视了社会底层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新历史学则关注更广泛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生态。

历史学是一门充满争议和挑战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都面临着各种复杂和多元的问题。

例如历史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历史的真实性和虚构性、历史的理性和感性等。

尽管如此,历史学依然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历史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历史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历史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学科,它主要关注人类社会的过去,并试图以此了解现在和未来。

要想真正掌握历史学,必须了解它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一、历史学的基础理论1.历史观历史观是历史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是指人们对历史的看法和认识。

历史观主要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两种,前者强调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后者则认为意识形态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现代历史学中,唯物史观被广泛应用。

2.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基于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历史理论,它强调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进步的基础,历史的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这些制度和方式是随着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历史唯物主义将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合理的、有规律的进步过程,而不是偶然性的结果。

3.历史辩证法历史辩证法是一种基于辩证法哲学观点的历史理论,它认为历史发展是一种矛盾运动和斗争的过程。

在历史辩证法看来,不同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之间的冲突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历史辩证法也强调矛盾统一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为矛盾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因素。

二、历史学的方法1.史料收集史料收集是历史学的一项重要方法,它是指历史学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整理和分析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史料资料。

史料包括历史文献、实物资料、口述资料等等。

史料收集不仅要广泛涉猎,而且要具有科学、系统的方法和手段,以便在其中挖掘出所需的历史信息。

2.史料分析史料分析是历史学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指历史学家对史料进行筛选、分类、归纳和分析。

史料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从而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解读。

3.历史比较历史比较是历史学的一种常用方法,它是指将不同历史时期的事件、现象、过程进行对比和分析,以便从中发现规律性和共性。

历史比较可以帮助历史学家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演变规律。

4.历史分类历史分类是历史学的一项重要方法,它是指将历史事件、现象、过程进行分类和系统化,以便在大量史料中找出规律性和内在联系。

史学概论

史学概论

史学概论一:历史学1.历史的定义a、历史:独立于史学家意识之外的、已经消失了的、人类社会的客观运动过程,也就是说,是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

b、第二种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指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不仅仅包括文字记录。

二是指历史是一门学问,即历史学-乃是指研究人类社会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客观历程的学科。

2. 历史学包含的三个层次a.历史的叙述,古人对历史留下的记录,反映史实,是历史学最基础的层次。

b.历史的理解和阐述,可以称为史学(不是古代史学,是学的层面。

),是对第一个层面的阐释。

c.历史诠释学,是对第二个层面的进一步阐发。

3. 历史学历史学的产生,是由人类对于本身社会活动的记忆行为,经过外化而形成。

4.中国史学的产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与王室都有了历史记载,现存《春秋》一书就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记录经修订而成的。

战国时期产生了完备的编年史《左氏春秋》,即《左传》。

中国史学已奠定了基础。

5. 西方史学的产生西方早期最重要的历史著作是希罗多德的《历史》(Historia),又称《希波战争史》,赢得了西方“历史之父”的称号。

6. 历史学的学科结构历史学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学科群,它包括了一些更为具体、更为细密的分支学科。

1.中国历史学科内部结构划分(1)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a.按研究的空间范围划分:中国史、世界史。

b.按研究的时间跨度划分:通史、断代史(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宋辽金史、元史、明清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

暗含以中国历史的状况为依据。

c.按历史的活动领域来划分,如经济史、军事史、文化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等专门史。

这是其他学科“蚕食”历史学内容的“边境地区”。

(2)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口碑资料、风俗资料等等,历史文献学、历史器物学、历史考据学、历史地理学、历史年代学等。

(3)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史学史、史学理论、历史编纂学、史学评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有二义/albums/94887/94887.html -0$d048adde9258553ecdbf1ae5因历史学家们考察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而有“活动”说、或“学术”说、“知识体系”说、“科学”说、“艺术”说和“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诞生之前,人们一般从广义上来界定史学,即对史学的定义与对历史的定义一个词:History,History第一义项即指“历史学”—去事件;第三义项实际上是从第一义项中引申出来的——对过去事件的系统叙述。

可见,“历史学”和“历史”是其本义。

在西方历史学家对历史学的定义或解说中,History一般应视具体的文本语境而定。

性、技艺性的学问。

这种认识与西方近代历史学家“历史学是艺术”的界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作为人类过往社会客观存在的“历史”与作为一种专门性学问的人们对它进行认识、描述的活动及其结果的“史学”,最后实现了初步的分离,这是古代历史学家经过数千年探索的结果,亦是他们在史学认识上的最大成就之一。

/albums/94887/94887.html -0$e865a6992a4ac96e6e068c97苏州大学历史学“历史”与“史学”因背出分训、并行分训和同时合训而“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简易)也,变易也,不易也”[3],——“史”因一字多意同时合用亦总有二义,这种情况在近代依然顽固地维持着。

因此,近人对史学的定义,并不比古人高明多少,亦往往不能彻底分割克丽欧女神的双面性。

/albums/94887/94887.html -0$6c63514a8148c24508f7eff0“一般来讲,所谓历史,不外是以往可谓各家纷纭,莫衷一是。

“活动”说。

瞿林东先生在兼具文化活动和政治活动而主要作为政治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的“综合活动”特性,并没有改/albums/94887/94887.html -0$72ccb7775710367db051b9ce2,约120—180年左右。

一说约125—192年。

约80篇杂论,《论撰史》,之美”、“真实美”和“条理分明的秩序之美”等表现形式,但是,这些都不是构成历史学的本质的东西;历史学按其特性、本质和目的来讲,是一门实用之学,而非一门有如诗歌那样的欣赏之学。

卢基阿努斯《论撰史》所表述的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要点如次,文中“历史”是“史有二义”中的“历史学”之义:“历史家的首要任务是如实叙述。

”“历史必须努力尽它的本分,那就是写出真实。

”“历史只有一个任务或目的,那就是实用,而实用只有一个根源,那就是真实。

历史中可欣赏的成分无疑是外加的东西,不是历史的本质。

”,而是今后将读到他的史著的人。

”的。

”“历史如果是夸夸其谈,就连欣赏的价值也没有了。

”“历史家的气质不能不”“历史是”“历史家在歌颂的时候务必着眼于后世的读者。

”只求风格本身之美;只有这种美是华而实,可惜今日的史家往往忽略了这种真实美,却舍本求末,鱼目混珠,贩卖无中生有的浮词。

”“历史家的能事也是如此:他的艺术在于给复杂错综的现实事件赋以条理分明的秩序之美,然后以尽可能流畅的笔调把这些事件记载下来。

如果听众或读者觉得有如亲历其境,目击其事,而且称赞作者的技巧,那么历史家的雕像就算达到完美的境界,他的劳动就不是白花了。

”/albums/94887/94887.html -0$969cbf4479c5dde4b3b7dcfd历史学研究“我们既然认为历史精神的目的在于坦率诚实,从而历史风格也应该相应地力求平易流畅,明若晴空;既要避免深奥奇僻的词句,也要避免粗俗市井的隐语。

我们希望俗人能了解,文士能欣赏。

词藻应该雅而不滥,毫无雕琢的痕迹,才不使人有浓羹烈酒之感。

”“你不要给读者这样的印象,以为你舞文弄墨,夸夸其谈,而不顾历史的发展。

”(这里的“历史”,指的是历史客观存在。

——作者注)“历史家务使自己的头脑有如一面明镜,清光如洗,纤尘不染,照见人脸,丝毫不爽;这样,他才能如实反映出生活的现实,既不会歪曲真相,又不会使之失色。

”历史家“搜集材料不应粗心大意,而必须惨淡经营,反复调查;如果有可能,历史家应该亲临其境,目睹其事;不然的话,他也应该采用不偏不颇的报告,选择那些不会因偏见而夸大或贬抑的口证。

”“我的模范的历史家是这样的人:他无所畏惧,清廉正直,独立自主,坦白诚实,是非分明,不为一己的爱憎所左右,不因怜惜或敬佩而笔下留情;他是大公”的影响”;“必须只对真理馨香顶礼,绝不膜拜其他神灵;一切神灵都不在他眼内,他的唯一原则与坚定信仰是:绝不考虑今日的听众,而只想到未来的读者。

”“我的理想历史家必须”“歌颂者的唯一任务是颂扬与取悦他的对。

“诗享有无限的自由权,诗只遵守一条法律——诗人的想像。

”因此,在卢基阿努斯看来,“不能区别诗与史,确实是史学之大患”。

[9]0$58c3acb706b6899231add1d8历史学变迁卢基阿努斯关于“诗与史”、“实用的历史”与“欣赏的历史”之间异同关系的辨析,开启了后“历史学是科学,不多也不少”,还是相对主一半是艺术”等等表述形式不尽相其实均未超出卢基阿努斯所达到的认识水平和划定的疆界。

基阿努斯开辟的认识路径,从历史学与文学的区别中把真实性确定为历史学的本质特性之一;另一方面,沿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开辟的辩证的、历史的和唯物的认识路径,从历史本体论和史学本体论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历史学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从而为历史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无疑是外加的东西”然后以此为据,的老调。

8090是科学吗?”作为一个准“假问题”——何先生没有直接认定它是一个“假问题”,而只是认为它是“唯科学观点”的一种表现,故我们用准“假问题”来称之——来清理。

从他发表的一些文章中,如《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历史学两重性片论》、《历史两重性片论》、《历史学家、历史学和历史》[11],以及被他收入自己的“学术文化随笔”集中的《〈历史与历史学〉自序》,等等,不难发现他的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超科学”之说:0$62667cd0641814e9a0ec9ca7历史学“人们对历史的研究和认识则构成为历史学。

”“……人们对历史的体验(历史学)……”“历史学本身就包含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历史学Ⅰ)是对史实或史料的知识或认定,第二个层次(历史学Ⅱ)是对第一个层次(历史学Ⅰ)的理解或诠释。

”“历史学Ⅰ所给定的数据可以为有一个‘实’似于艺术的敏感性。

”“历史学之成为历史学,其关键乃在于历史学Ⅱ,而不在于历史学Ⅰ。

历史学Ⅰ是科学,历史学Ⅱ是哲学。

”“科学地对待历史学,就必须承认历史学中的非科学成分。

”否则,“历史学就连所谓‘科学的’历史学都谈不上,更遑论‘人文的’(它是科学与非科学兼而有之,所以是超科学的,但不是反科学的)历史学了”。

“历史学不能单纯考虑物质方面,也不能单纯考虑精神方面,而是要把二者综合为一个整体;思想史则是其中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思想史的对象则是一切人文动机(人们的思想、理论、见解、愿望等等)如何参与并形成了历史的整体”;“思想史所论述的是人们的想法和看法,包括最广泛意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贯穿着人的全部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的是人的思想的整体,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思想史”;“人类的思想文化不妨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积累的,一类是非积累的……历史中……属于人文范围的成分,大抵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涉及知识性的和技术性的,一类是涉及非知识性和非技术性的。

前一类是可以积累的,后一类则否”;“思想和现实构成为一个整体,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及其内涵。

”/albums/94887/94887.html -0$373bc4b43ff1ab158bd4b2a0历史学“历史学并不是一门实证的科学,你无法进行可控的实验来证实它或者证伪它……就物质层次的历史而言,事物的发展有其必然的规律;但就人文层次的历史而言,则其发展并没有物质事物发展那种意义上的必然规律……现代化的历史学正在要求人们放弃前一个时期近代化史学思想所要求于人们的对所谓历史规律也像对自然科学规律那样的无限崇拜和无限信仰”。

何兆史学Ⅰ”、至于历史学概念本身是否能够做出如则尚无人去深究。

综观何先生的有关论述,不妨概括为:历史学是以思想史为其中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由人们对历史的研究、认识和体验所构成,一门兼具科学、哲学、艺术而又非科学、非哲学、非艺术,不是实证的人文学科。

这种史学解说,实际上是新卢基阿努斯之辨,不同于卢氏的是,何先生把卢氏的“实用的历史”和“欣赏的历史”用折衷主义的手法捏合在了一起,使历史学改性成了一个两性人。

或者说,通过变性手术,历史学从20世纪末的科学时代又返回到了它的素朴的不定性的童真时代。

按照何兆武先生的相关论述,历史学的这种既是又非的两重性,根源于历史的两重性。

所谓“历史具有其两重性的论点,即作为自然人,人的历史是服从自然和必然的规律的,但作为自由和自律的人,他又是自己历史的主人,是由他自己来决定自己的取向的”[12]。

/albums/94887/94887.html -0$148f28d3152433663af3cfa1历史学这样,通常人们所理解的历史定义的一般内涵——人类社会的客观进程,——就被大大化约为“原来这就是痛哭流涕的原因!”“科学”说。

1902年,(JohnBagnell Bury,1861—1927Sir John Emerich Edward DalbergActon,1834—1902一句话语作为结束:[13]这是历史学家们探讨历史学是什么的问题时引证得较多的一句名言。

在当代中国历史学界,“科学”说目前大致有三种代表性意见:一般“科学”说;“具有特殊性、综合性、整体性、真实性的具体的和实证的科学”说;“整合学”说。

1999年出版的新版《辞海》“史学”条:“亦称‘历史学’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14]“史学是一门反思的科学,”[15] “具论与方法》一书中辟专章,从“历史学是科学的根据”、“历史科学的特性和任务”,以及历史科学的研究对象等方面,探讨科学的历史学是什么及其与一般历史学的根本区别问题。

根据他的论述,历史学可区分为两种:一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产生之前的一般历史学,它还不成其为科学,充其量不过是描述和研究人类过往社会客观存在及其过程的一种专门的知识体系;一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它是迄今为止唯一科学的历史学。

确切地说,科学的历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供的一般规律指导下,通过[对]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无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分析研究,以理解它们的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一门具有特殊性、综合性、整体性和真实性等显著且重要特征的具体的和实证的科学。

[16] 与以往大多数历史学家不同/albums/94887/94887.html -0$d002b34b8223f69682025cb3学的特性和任务”两章中的有关历史科学概念的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