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无障碍通道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无障碍通道设计规范

无障碍通道设计规范

一、无障碍通道1、坡道和升降平台1)建筑的入口、室内走道及室外人行通道的地面有高低差和有台阶时,必须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坡道和两级台阶以上的两侧应设扶手。

2)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形,不应设计成弧线形和螺旋形。

按照地面的高差程度,坡道可分为单跑式、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

3)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0m。

在坡道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4)建筑入口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m,室内走道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00m,室外通路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0m。

5)建筑入口及室内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室外人行通路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6。

6)坡道高度的限定每段坡道的高度,其最大容许值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 每段坡道高度与长度的限定坡度(高/长) 1/12 1/16 1/20容许高度(m) 0.75 1.00 1.50水平长度(m) 9.00 16.00 30.007)在坡道两侧和休息平台只设栏杆时,应在栏杆下方的地面上筑起50mm的安全档台。

8)供轮椅通行的坡道面层应平整,但不应光滑。

也不应在坡面上加防滑条和作成礓礤式的坡面。

9)自动升降平台占地面积小,适用于改建、改造困难的地段。

升降平台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50m X 1.00m,平台应设栏板或栏杆及轮椅进出口和启动按钮。

2、出入口1)大、中型公共建筑入口的内外应留有不小于2.00m X 2.00m轮椅回旋面积,小型公共建筑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m X 1.50m轮椅回旋面积。

2)建筑入口设有避风阁,或在门厅、过厅设有两道门,在两道门扇开启后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

3)供残疾人使用的门,首先应采用自动门和推拉门,其次是平开门。

不应采用旋转门和力度大的弹簧门。

4)轮椅通过自动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1.00m,通过推拉门与平开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0.80m。

5)乘轮椅者开启推拉门或平开门时,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0m的墙面宽度。

建筑物无障碍通行设计指南

建筑物无障碍通行设计指南

建筑物无障碍通行设计指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平等和包容的追求,无障碍设计成为了建筑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无障碍通行设计指南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为身体残障人士提供更加便利和安全的出行环境,使他们能够享受与其他人一样的权益和机会。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无障碍通行设计指南的重要性和一些具体的设计要点。

首先,建筑物无障碍通行设计指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残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出行。

建筑物无障碍通行设计指南的制定,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无障碍的环境,使他们能够自由自在地行动。

这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增加他们的社交机会和参与度。

此外,无障碍设计也符合人类平等和尊重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进步。

其次,建筑物无障碍通行设计指南应该关注的要点有很多。

首先是建筑物的入口和出口设计。

入口通道应该宽敞平坦,没有台阶或者坡度过大,以便轮椅用户和行动不便的人士能够方便地进入建筑物。

同时,出口通道也需要保证同样的无障碍性,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

其次是建筑物内部的通行设计。

走廊和门的宽度应该足够宽敞,以容纳轮椅用户和行动不便的人士的通过。

此外,建筑物内部的斜坡和楼梯也需要符合无障碍通行的要求。

斜坡的坡度应该适中,方便轮椅用户上下。

楼梯则应该设置扶手和防滑措施,以确保行动不便的人士的安全。

还有一个重要的设计要点是建筑物内部设施的无障碍性。

例如,电梯是行动不便的人士必不可少的设施,因此电梯的设计应该符合无障碍通行的要求。

此外,无障碍厕所、无障碍停车位等设施也应该得到充分考虑和配置,以方便身体残障人士的使用。

除了以上的具体设计要点,建筑物无障碍通行设计指南还应该关注一些细节问题。

例如,地面的材质应该平坦且不滑,以避免轮椅用户的滑倒。

标识牌和指示牌应该清晰易懂,以帮助行动不便的人士正确导航。

此外,建筑物内部的照明也需要充足,以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

在建筑物无障碍通行设计指南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无障碍通道施工方案

无障碍通道施工方案

无障碍通道施工方案无障碍通道施工方案摘要:无障碍通道是为行动不便的人士提供便利的通行方式,以满足他们需求的重要施工项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障碍通道的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确定无障碍通道位置根据场地情况和资料研究,确定无障碍通道的最佳位置,满足行动不便人士的需求。

2.设计无障碍通道图纸根据实地勘测和相关要求,绘制无障碍通道的详细施工图纸,包括各个施工节点的尺寸、高度、坡度等。

3.材料准备根据无障碍通道的设计要求,准备所需的材料,包括水泥、砖石、钢筋等,并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二、主要施工过程1.清理现场在施工前,清理现场,确保施工地点的平整和干净,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施工路基根据设计图纸,修建无障碍通道的路基,包括挖土、填土、压实等工作,以确保路基的稳固和平整。

3.铺设材料根据设计图纸,铺设无障碍通道的材料,如水泥、砖石等,通过精确的测量和施工,确保材料的平整和牢固。

4.施工道路标识在通道两侧的砖头或其他材料上,标识出无障碍通道的位置和方向,以帮助行动不便人士正确找到通道。

5.安装无障碍设施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无障碍设施,如扶手、坡道、护栏等,确保行动不便的人士能够安全、便利地使用无障碍通道。

三、施工质量控制1.检测施工质量在每个施工节点完成后,进行检测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2.材料质量控制对所使用的材料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并能在长期使用中保持稳定的性能。

3.安全措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措施的执行,确保施工人员和周围人员的人身安全。

四、沟通与配合1.与相关部门沟通在施工前,与相关部门沟通,确保施工计划和方案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

2.与当地居民沟通在施工过程中,与当地居民沟通,告知他们施工计划和进度,以减少对他们生活的干扰。

3.与行动不便人士沟通在施工过程中,与行动不便人士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建议,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结:无障碍通道的施工方案需要综合考虑设计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沟通配合等因素,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通道的质量与安全。

无障碍设计施工方案

无障碍设计施工方案

无障碍设计施工方案1. 简介无障碍设计旨在提供一个包容性的环境,为所有人提供无障碍的使用体验。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无障碍设计施工方案,帮助开发者和建筑师在项目中融入无障碍设计的原则和标准。

2. 设计原则无障碍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1.可接近性:确保所有人可以接近并使用空间、设备和服务。

2.可操作性:确保设备和控制方式易于操作。

3.确认性:提供明确的提示和反馈,确保用户可以确认和理解其操作。

4.灵活性:提供灵活的使用方式,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5.容错性:设计应具备容错能力,使误操作时能够纠正或回退。

6.简单性:简化设计和操作,降低使用门槛。

3. 施工方案3.1 建筑物设计•入口设计:提供无障碍入口,如无阶梯坡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通道等,确保轮椅和行动不便的人可以自由进出建筑物。

•门设计:使用宽敞的门框,以便轮椅可以通过。

门应装备自动开关装置,以便行动不便的人可以方便地进出。

•路径设计:设计宽敞、平滑的通行路径,确保轮椅和行动不便的人可以自由移动。

避免设置障碍物和高低差,如门槛、台阶等。

•标志标识:采用大号、醒目的标志标识,确保视力有障碍的人可以清晰看到。

3.2 设备和设施设计•电梯设施:提供无障碍电梯,确保轮椅和行动不便的人可以方便地上下楼。

•卫生间设计:设置无障碍卫生间,确保行动不便的人可以方便地使用。

卫生间内应设有扶手、紧急呼叫按钮等辅助设施。

•停车位设计:设置无障碍停车位,确保轮椅车可以方便地停放和进出。

3.3 信息传达设计•文字信息:使用清晰、易读的字体和排版,避免使用小字体和过于花哨的排版。

在必要时,提供大号字体和放大镜等辅助设备。

•语音信息:提供文字到语音转换设备,以便视力有障碍的人可以听到信息。

•视觉标示:使用颜色、形状和图案等视觉标示,以便视力有障碍的人可以理解。

3.4 培训和意识提升•培训人员:培训项目相关人员,如设计师、建筑师、施工人员等,提高他们对无障碍设计的认识和意识。

•宣传活动:开展无障碍设计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无障碍设计的认知和理解。

无障碍建筑设计规范

无障碍建筑设计规范

无障碍建筑设计规范无障碍建筑设计规范是指为了让残疾人能够更加方便的进入和使用建筑物而进行的设计规划。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建筑物能够满足残疾人的需求,提供平等的使用权利和机会。

一、入口设计规范:1. 提供无障碍入口通道,通道宽度应不小于1.2米,不设门槛,便于轮椅、助行设备等进入。

2. 入口处应设置易于寻找的标识,如无障碍入口标志、手触标示等。

二、通道和楼梯设计规范:1. 通道宽度应不小于1.2米,尽量避免狭窄和弯曲的通道。

2. 通道地面应平整、无障碍,并且不设门槛。

3. 在楼梯上应设置扶手,扶手高度不低于85厘米,同时应设有易于识别的楼梯踏步材料和边缘标志。

三、厕所设计规范:1. 提供无障碍厕所,并设置易于识别的标示。

2. 厕所的门宽度应不小于0.9米,配备易于开关的门把手。

3. 厕所内应设置扶手,高度不低于85厘米,便于残疾人使用。

四、电梯设计规范:1. 提供无障碍电梯,并设置易于找到和使用的标示。

2. 电梯内应设有易于操作的按钮,按钮高度应适宜残疾人使用。

3. 电梯内部的操作面板应有明确的标示和指示,便于残疾人操作。

五、设施配备规范:1. 提供残疾人停车位,停车位宽度应不小于3.6米,且靠近主要出入口。

2. 室内设施应配备易于使用的设备,如易于打开的门把手、易于识别的标示等。

3. 设施设备的操作面板和按钮应易于使用,如易于操作的开关、按键等。

六、视觉辅助设计规范:1. 提供易于寻找、识别的标示,如明显的指示牌、标识图案等。

2. 确保通道、门口等设施有足够的照明,避免黑暗和闪光的光线。

3. 提供易于辨认的颜色和对比度,以方便视觉障碍人士识别和辨认物体。

以上是无障碍建筑设计规范的一些基本要求,其目的是为了让残疾人能够更加方便的进入和使用建筑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障碍建筑设计日益受到关注,希望能够让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权益和机会。

无障碍通道设计规范

无障碍通道设计规范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一、无障碍通道1、坡道和升降平台1)建筑的入口、室内走道及室外人行通道的地面有高低差和有台阶时,必须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坡道和两级台阶以上的两侧应设扶手。

2)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形,不应设计成弧线形和螺旋形。

按照地面的高差程度,坡道可分为单跑式、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

3)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0m。

在坡道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4)建筑入口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m,室内走道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00m,室外通路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0m。

5)建筑入口及室内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室外人行通路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6。

6)坡道高度的限定每段坡道的高度,其最大容许值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 每段坡道高度与长度的限定坡度(高/长)1/12 1/16 1/20容许高度(m)0.75 1.00 1.50水平长度(m)9.00 16.00 30.007)在坡道两侧和休息平台只设栏杆时,应在栏杆下方的地面上筑起50mm的安全档台。

8)供轮椅通行的坡道面层应平整,但不应光滑。

也不应在坡面上加防滑条和作成礓礤式的坡面。

9)自动升降平台占地面积小,适用于改建、改造困难的地段。

升降平台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50m X 1.00m,平台应设栏板或栏杆及轮椅进出口和启动按钮。

2、出入口1)大、中型公共建筑入口的内外应留有不小于2.00m X 2.00m轮椅回旋面积,小型公共建筑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m X 1.50m轮椅回旋面积。

2)建筑入口设有避风阁,或在门厅、过厅设有两道门,在两道门扇开启后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

3)供残疾人使用的门,首先应采用自动门和推拉门,其次是平开门。

不应采用旋转门和力度大的弹簧门。

4)轮椅通过自动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1.00m,通过推拉门与平开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0.80m。

高层建筑无障碍设计施工方案

高层建筑无障碍设计施工方案

高层建筑无障碍设计施工方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社会包容性的重视,无障碍设计在建筑领域中备受关注。

为满足所有人群的需求,高层建筑也需要考虑无障碍设计。

本文将提出一套高层建筑无障碍设计施工方案,确保建筑物的无障碍通行和适配性。

一、入口设计在高层建筑的入口处,我们应考虑到不同身体状况的人士的需求。

首先,入口处应设置无障碍坡道,使行动不便的人士能够方便进入建筑物。

其次,入口处应设置自动门或轻触式的门开启机制,便于行动不便的人士进出。

二、电梯设计电梯对于高层建筑的无障碍设计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所有人都能方便使用电梯,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电梯按钮应设置在合适的高度,方便使用轮椅或者身高较矮的人士。

其次,在电梯内部应设置清晰易懂的显示屏,方便观察楼层信息。

此外,电梯应保证足够宽敞的空间,以适应行动不便人士和轮椅的进出。

最后,电梯出口处应设置门廊或凸出的平台,以减少进出电梯时的不稳定因素。

三、楼梯设计对于行动能力较好的人士,楼梯是主要的通行方式。

然而,我们应为行动不便人士提供相应的无障碍设施。

首先,在楼梯旁设置无障碍坡道,方便使用轮椅的人士进出。

其次,在楼梯上方安装明亮而均匀的照明设施,以确保所有人都能够清晰地看到楼梯和台阶。

此外,在楼梯的扶手上应设置一系列的凸起点,以提供触觉提示,帮助视力不好的人士。

四、卫生间设计在高层建筑的卫生间内,我们应为行动不便人士提供无障碍设施。

首先,卫生间的门应宽敞,并且使用自动门或轻触式开启机制。

其次,卫生间内应设置足够的空间,以方便使用轮椅的人士活动。

卫生间内的洗手盆、马桶和护栏高度均应符合无障碍设计的标准,以满足不同身体状况的人士的需求。

此外,在卫生间的灯光设置上,我们应选择柔和而光线均匀的照明设施,以确保所有人在使用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五、紧急疏散设计紧急疏散是高层建筑无障碍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保证所有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我们应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应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以便行动不便人士能够清晰地找到疏散通道。

无障碍通道设计规范

无障碍通道设计规范

一、无障碍通道1、坡道和升降平台1)建筑的入口、室内走道及室外人行通道的地面有高低差和有台阶时,必须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坡道和两级台阶以上的两侧应设扶手。

2)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形,不应设计成弧线形和螺旋形。

按照地面的高差程度,坡道可分为单跑式、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

3)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0m。

在坡道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4)建筑入口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m,室内走道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00m,室外通路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0m。

5)建筑入口及室内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室外人行通路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6。

6)坡道高度的限定每段坡道的高度,其最大容许值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 每段坡道高度与长度的限定坡度(高/长)1/12 1/16 1/20容许高度(m)0.75 1.00 1.50水平长度(m)9.00 16.00 30.007)在坡道两侧和休息平台只设栏杆时,应在栏杆下方的地面上筑起50mm的安全档台。

8)供轮椅通行的坡道面层应平整,但不应光滑。

也不应在坡面上加防滑条和作成礓礤式的坡面。

9)自动升降平台占地面积小,适用于改建、改造困难的地段。

升降平台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50m X 1.00m,平台应设栏板或栏杆及轮椅进出口和启动按钮。

2、出入口1)大、中型公共建筑入口的内外应留有不小于2.00m X 2.00m轮椅回旋面积,小型公共建筑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m X 1.50m轮椅回旋面积。

2)建筑入口设有避风阁,或在门厅、过厅设有两道门,在两道门扇开启后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

3)供残疾人使用的门,首先应采用自动门和推拉门,其次是平开门。

不应采用旋转门和力度大的弹簧门。

4)轮椅通过自动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1.00m,通过推拉门与平开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0.80m。

5)乘轮椅者开启推拉门或平开门时,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0m的墙面宽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无障碍通道设计方案
无障碍通道是指为了方便行动不便人士、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人
群而设计的通道,旨在提供平等的使用权和便利。

设计无障碍通道的
目的是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自主、安全地进出建筑物,实现无障碍的城
市环境。

本文将介绍建筑无障碍通道的设计方案。

一、斜坡设计
斜坡是无障碍通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能够帮助轮椅用户和行动
不便人士顺利进出建筑。

在设计斜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坡度角度:斜坡的坡度要符合国家标准,通常建议坡度在1:12至1:20之间。

2. 斜坡长度:斜坡的长度应该足够长,以避免过陡的坡度对行动不
便人士造成困难。

3. 坡道材料:坡道表面应使用防滑材料,例如纹理地板或橡胶材质,以确保行人在湿滑条件下的安全。

二、通道宽度
为了确保通行的流畅性和通行人群的安全,无障碍通道的宽度也需
要特别考虑。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设计要点:
1. 最低宽度要求:根据国家标准,通道的最低宽度应为1200mm至1500mm,以确保轮椅用户和行动不便人士能够顺畅通过。

2. 通道门的设计:如果设计需要经过门洞,门的宽度应达到标准宽
度的最低要求,并配备便于开启和关闭的门把手。

3. 通行空间:通道两侧应保留适当的空间,以容纳行动不便人士或
轮椅用户旋转、停留和等待。

三、标识和导引
无障碍通道的标识和导引系统对于行动不便人士和视觉障碍人群尤
为重要。

以下是需要考虑的设计要点:
1. 地面标记:在通道入口和斜坡周围,使用明显的地面标记,如对
比色斑马线或凹凸地面标记,以引导行人注意。

2. 视觉标识:在通道入口处使用清晰的标识牌,标志着无障碍通道
的入口,并指示通行方向。

3. 盲道引导:对于视觉障碍人群,应提供触觉可察觉的盲道,并确
保盲道与无障碍通道的连接性。

四、照明设计
良好的照明设计对于所有使用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行动
不便人士和视觉障碍人士来说尤为重要。

以下是照明设计的一些要点:
1. 充足的亮度:通道和斜坡应有足够的照明,以确保行人能够清晰
地看到前方的道路和障碍物。

2. 色彩对比:照明和墙体的颜色对比应明显,以便行人能够更好地
感知空间和方向。

3. 应急照明:在紧急情况下,应提供备用照明设备,确保通道的安
全使用。

通过以上设计方案,我们可以为建筑物提供无障碍通道,使得所有
人能够自由、平等地进出建筑,创造一个更加无障碍的环境。

建筑无
障碍通道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用户需求和国家标准,确保通道的功能、安全和美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