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
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肠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肠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兰文霞高丽媛吴丽娟张玉杰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本文旨在应用品管圈这种品质管理工具降低我院结直肠外科大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现报告如下。
员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山西省人民医院结直肠外科106例造口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5月至8月104例造口患者设为干预组。
纳入标准:①行回肠造口术、横结肠造口术、乙状结肠造口术后的患者;②有一定的读写能力;③无老年痴呆;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患、交流障碍;②有意识障碍或严重认知功能障碍;③语言沟通障碍。
对照组男性62例,女性44例;年龄41~82岁,平均(70±9)岁。
干预组男性72例,女性32例;年龄51~86岁,平均(73±5)岁。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应用日常造口护理用物及常规宣教法进行造口护理。
干预组采用品管圈即应用显色造口底盘及强化教育等方法进行造口护理,具体内容包括:(1)组建品管圈:确定小组活动的圈名为“玫瑰圈”,寓意为:让每一位肠造口患者学会自我管理,使造口宛如玫瑰一样美丽。
(2)主题选定: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列出了5个常规工作中需解决的问题,按照领导重视程度、重要性、可达成性、圈能力对每个主题进行打分,结果确定“降低住院肠造口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本次圈活动的改善主题,同时将肠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衡量指标确定为出现并发症的肠造口住院患者例数辕同期住院行肠造口患者总例数×100%。
(3)现状把握:绘制查检表统计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改善前106例肠造口患者,发生造口并发症患者51例,根据80/20原则,将降低粪水性皮炎及皮肤黏膜分离发生作为本次活动的改善重点问题。
品管圈在缩短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中的应用

食等因素 ,均会影响患者肠蠕动 的恢复 ,导致难 以恢复 正常排 观察组 ,采用 QCC标准化干 预 ,年龄 21—62(36.03±4.62)岁 。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B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7.12.060 文章编号 :1006—7256(2017)12一Ol17—03
腹胀 是妇科手 术患者术后最 常见的护理 问题 之一 肠 道功 能恢 复 障碍 的 发生 率 为 5% 一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5年 2~3月行妇科 手术 治疗 的 70例
S ̄ ca l site infection:Incidence and impact on hospital uti· lization and tremmem costs[J].Amer ican Jour na l of Infec— tion Control,2009,37(5):387—397. [2] 张红伟.手 术 室感 染 的相关 因素分析 及 控制 对策 [J].
及控 制对策 [J].护理 实 践 与研 究,2015,12(9):71—
72.
[8] 梁 飞龄.细 节护理 对手 术室感 染 的预 防作用 [J].国 际 护理 学杂 志,2013,32(4):861—862.
[9] 张 明霞.预 防手 术 室感 染 的护理 综 合管 理方 法 与效果 [J].医学信息 ,2016,29(24):212—213.
25% 。 研 究 发 现 ,缩 短 妇 科 术 后 排 气 时 间 可 促 进 腹 壁 切 口 患者 为对 照 组 ,采 用妇 科 护 理 常规 ,年 龄 18—58(35.89± 和手术吻合 口的愈 合 J。但 是 ,由于手术麻 醉、器械牵 拉及禁 5.86)岁 ;选取 2015年 8~9月行妇科 手术治疗 的 70例患者 为
品管圈在降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5-10-20T15:15:59.613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作者:赵玲周娟靳慧洁[导读] 宝鸡市妇幼保健院陕西宝鸡 721000 品管圈活动,阻断了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源头,使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准确、有效的进行.(宝鸡市妇幼保健院陕西宝鸡 721000)【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主题,设定目标,运用PDCA理念分析引起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
使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由活动前的4.40%下降到活动后的1.12%。
结论:品管圈活动,阻断了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源头,使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准确、有效的进行,提升了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品管圈;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739-01护理不良事件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学者认为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手术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医疗事故最容易发生的高风险科室,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高低对手术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作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手术之中,如果存在一点纰漏,将会影响整个手术进程。
为了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2014年1~6月我科开展了以“温馨圈”为圈名“预防和避免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开展品管圈活动前2013年7~12月,我科共完成手术1925例,其中妇科腔镜手术672例,妇科开腹手术192例,妇科阴式手术48例,产科手术1013例。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85例,占总手术的4.40%。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一、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的危害及发生率VTE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栓在深静脉或肺部动脉系统内形成,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妇科癌症患者常因肿瘤、手术和肿瘤相关的危险因素增加VTE的风险。
研究表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对于大型、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更高。
VTE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更严重的是会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的发生率是当前临床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品管圈活动对VTE预防的作用及意义品管圈活动是一种以PDCA(Plan、Do、Check、Action)的管理循环为基础的管理模式,通过持续改善和全员参与的方式,不断提高组织的质量水平。
在医疗机构中,品管圈活动常用于提高医疗安全、降低医疗事故率等方面。
对于预防VTE来说,品管圈活动具有以下作用和意义:1. 强调全员参与。
品管圈活动强调全员的参与和作用,可以有效地将全体医护人员的力量凝聚在VTE预防工作中,形成强大的合力。
2. 持续改善。
品管圈活动以不断改善的理念为核心,对VTE预防工作进行持续性的跟踪和改进,可以有效地提高VTE预防的效果。
3. 数据驱动。
品管圈活动强调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运用,可以更加科学地了解VTE的发生情况和规律,为预防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中的应用在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方面,品管圈活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和方法:1. 制定VTE预防指南。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品管圈活动,制定符合本机构特点和实际情况的VTE预防指南,包括VTE风险评估、预防措施和处理流程等,保证所有患者都能得到规范的预防和处理。
2. 进行VTE风险评估。
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建立和完善VTE风险评估的体系,包括对妇科癌症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品管圈降低妇科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管理模式的应用

品管圈降低妇科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管理模式的应用摘要】目的:对应用QCC管理方法,降低妇科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以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前、后二时段,进行分组,将影响因素进行降序排列,制作柏拉图。
结果:以医院感染的规范防治为目标,找出妇科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关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结论:QCC活动的实施,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观察和创新力,发挥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持续改善服务品质,降低妇科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品管圈;医院感染;护理【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320-02品管圈(Quality Controi Circle,QCC)管理原理,即通过QCC活动的实施,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发现,进行讨论、分析,采用科学的统计技术和工具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我院妇科2014年1月,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应用QCC管理方法,来降低妇科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
通过对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以医院感染的规范防治为目标,找出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降低了妇科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了医疗质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活动期间我科收治243例手术患者,年龄17~67岁,平均41.20±11.35岁。
以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前、后二时段,进行分组,两组性别、年龄、病史等临床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1.2.1品管圈管理小组的建立组织成员16人,其中:主治医师以上5人,主管护师以上11人,活动时间2014年1月—2014年10月,共计10个月。
选题意义:降低妇科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管理措施。
1.2.2术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和程度分级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病原学诊断明确,即分泌物培养阳性,切口红、肿、热、痛及针孔有脓性分泌物溢出或发热≥380c。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中的应用作者:王清芳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13期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7月~12月我科化疗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1月~7月我科化疗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
关键词:品管圈;化疗;静脉炎静脉炎是化疗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以是同一根静脉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静脉感染。
它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同时也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1]。
品管圈是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质量改善小团体,全体合作,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圈手法,通过定期的活动提出、讨论、发现并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从而改善品质、提升效率、降低作业成本,使一线重地成为品质管制的核心[2]。
2014年1月~7月我科化疗患者30例开展品管圈活动,以降低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发生,取得满意成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7月~12月我科化疗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7~70,平均51.2岁。
选择2014年1月~7月我科化疗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35~68岁,平均53岁。
两组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成立品管圈小组我科按自愿原则由7人组成品管圈。
选出圈长一名,辅导员一名,经脑力激荡法投票决定圈名幸妇圈及圈徽。
1.2.2选定主题分析现阶段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质量控制检查,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和评定法进行主题评价,共7人参与选题过程,采用5、3、1分标准选定主题:“降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率”。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妇科癌症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了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多种类型。
对于妇科癌症患者来说,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
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的康复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成为了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质量管理的方式,通过对医疗流程、治疗操作等方面的管理,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并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
对于妇科癌症患者来说,手术是治疗的重要环节,手术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
品管圈活动可以通过规范手术流程、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减少手术相关的感染和并发症等方式,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了患者手术后VTE的风险。
品管圈活动可以优化术后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对于降低手术后VTE的发生率尤为重要。
品管圈活动可以通过规范术后护理流程、加强患者的康复指导、提高对患者的关注度等方式,优化术后护理措施,减少患者出现VTE的可能性。
品管圈活动还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对VTE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VTE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但由于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因此医护人员对VTE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品管圈活动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培训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对VTE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从而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后VTE的发生率。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提高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优化术后护理措施、提高医护人员对VTE的认识和预防意识等多种方式,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各大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品管圈活动,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的预防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的应用37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的应用方法。
方法:由科室6名成员组成一个品管圈,针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这一主题,遵循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各项活动。
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从68.8%降至31.25%。
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
关键词:品管圈;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品管圈(QCC)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所创,由工作场所相近或互补的工作人员自发组织的小团队,按照特定的科学程序解决工作现场,管理和文化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全面持续的质量管理改进[1]。
腹腔镜手术是在密闭的盆腹腔内进行检查治疗的内镜手术操作,具有创伤小、损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在妇科疾病治疗领域中广泛应用。
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也称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症,是指患者腹腔镜术后出现的肩部酸痛、肋间刺痛、上腹部胀痛等切口之外的疼痛[2]。
其发生率高达70-80%[3],尤其是出现肩背酸痛和膈下胀痛约35-60%[4]。
术后疼痛是机体由疾病和手术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性生理反应,随着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对术后舒适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如疼痛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科于2017年8月成了品管圈,对腹腔镜术后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以降低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品管圈活动方法1.1成立品管圈我科于2017年8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共6名组员,圈长1人,圈员5人。
平均年龄28.8岁,学历均为本科。
全体圈员经过头脑风暴,投票决定“呵护圈”为圈名,并设计了圈徽。
希望通过“呵护圈”成员的共同努力,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带给患者摆脱病魔的勇气!1.2制定活动计划本期活动时间计划为2017年8月-2018年2月,历时6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妇科癌症患者的生存率逐渐提高。
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也在增加,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健康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的发生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品管圈活动是一个在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对临床流程的持续监测和改进,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文将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的危险因素
妇科癌症患者由于手术和肿瘤本身的影响,存在着较高的VTE发生风险。
一方面,手术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液流动减慢,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肿瘤本身会释放出一系列促血栓的物质,如凝血酶原激酶、血小板活化因子等。
癌症患者通常处于肿瘤本身和治疗的双重影响下,营养状态不佳,粘滞度增加,也会加剧VTE的风险。
2.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VTE发生率中的作用
品管圈活动的核心理念是“PDCA”,即计划、实施、检查、行动。
在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中,品管圈活动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 制定并优化临床护理方案:品管圈活动可以对临床护理方案进行详细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特点和手术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如通过利用护理评估工具对患者的VTE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包括促进患者早期活动、定期转换体位、并发症监测和预防等。
- 持续监测并改进临床流程:品管圈活动通过对VTE相关临床流程的持续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短板,并据此优化护理措施。
例如对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护理流程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手术室内外VTE预防措施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 培训和交流:品管圈活动可以组织相关护理人员参与VTE预防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使他们了解最新的VTE预防知识和技能,提高对VTE预防的重视程度和有效性。
- 患者教育和管理:品管圈活动注重患者的参与和合作,可以通过定期的患者教育、宣传和管理,提高患者对VTE风险的认识和合作度,增加他们对VTE预防措施的依从性。
3. 解决方案和建议
为进一步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和建议:
- 强化团队合作:医院各部门应加强合作,建立多学科的团队,加大对妇科癌症患者VTE预防的重视,共同制定更加科学和系统的护理方案。
- 完善VTE的评估工具:制定适用于妇科癌症患者的VTE评估工具,根据患者的特点
和手术情况进行个性化评估,更准确地预测VTE风险。
- 强化患者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如宣传、讲座、书面资料等,向患者和家属普及
VTE的预防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和主动性。
- 建立VTE预防数据库:建立医院的VTE预防数据库,对所有VTE事件进行追踪和分析,为品管圈活动提供依据和指导,促进临床流程的不断优化和改进。
- 加强持续监测:定期对VTE预防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保证VTE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癌症患者手术后VTE发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全面而系统
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VTE的发生。
医疗机构应该充分重视品管圈活动在VTE预防
中的作用,将其纳入日常管理中,为妇科癌症患者提供更为安全和高效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