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围绕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特性进行教学。
轴对称图形是指图形中存在一条直线(对称轴),图形的两侧关于这条直线完全相同。
教学内容包括:1. 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介绍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使学生理解对称轴和图形对称的含义。
2. 识别轴对称图形:教授学生如何观察和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3.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指导学生掌握通过已知的半边图形,准确地画出其轴对称的另一半。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画出给定图形的轴对称另一半。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培养对称审美观。
教学难点1. 对称轴的确定:学生在判断对称轴的位置时可能会出现困难,需要通过直观教具和实例来辅助理解。
2. 图形对称性的准确绘制:学生在绘制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可能会出现大小、位置不准确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直观教具:准备一些轴对称的实物模型,如剪纸、扑克牌等,以便直观展示对称轴和对称图形。
2. 画图工具:为学生准备直尺、圆规、铅笔等画图工具,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图形绘制。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实例,如蝴蝶、建筑等,引入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 新授:详细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并通过教具演示对称轴的位置和作用。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通过观察和讨论,识别和画出给定图形的轴对称另一半。
4.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轴对称图形的关键特征。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特征和实例进行设计,通过图示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清晰地展示教学内容。
作业设计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包括识别轴对称图形、画出给定图形的轴对称另一半等,以巩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阶段专项复习 《图形操作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阶段专项复习——《图形操作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画出下图从前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2.在直线上,分别找出点M,N,P,Q,使它们与A,B两点构成下列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
(2)钝角三角形。
(3)锐角三角形。
(4)等腰三角形。
3.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下面立体图形的形状。
4.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剪出如图图形。
6.在下面的方格纸上分别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7.画出指定底边上的高。
8.按要求画图,把下面的图形向左平移5格。
9.(1)先根据对称轴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
(2)然后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
11.先画出下面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再画出向右平移7格后的图形。
12.(1)画出以下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线段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一条直角边,请把这个三角形补充完整。
13.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14.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15.画出下图中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16.按要求画图。
(1)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把整个图形向右平移7格。
17.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18.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小数。
0.42 0.12 0.09 0.28 0.3519.画出图①向右平移10格后的图形,画出轴对称图形图②的另一半。
20.淘气用4个定制的骰子(每个骰子相对的面的点子数相加的和为7点)搭了一个立体图形。
(如下图)下面是淘气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结果。
想一想,从右面和左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会看到什么结果呢?请在下面方格中画一画。
22.下面的每相邻两个点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按要求画一画。
(1)画一个腰长6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2)画一个高8厘米的等腰锐角三角形。
(3)画一个钝角三角形并画出它的一条高。
23.在直线上标出0.07、0.13、0.25三个数的位置。
24.(1)方格图中的点A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请你画出这个三角形。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及画法

配乐朗读。
小结
当一个人的身和他的内心相统一的时候,我们叫做“身心合一〞,而此时的纳兰性德,一生跟康熙皇帝出巡无数次,他早已厌倦了这样的征途,所以这种离别是不得不忍的离别,这种跋山涉水是不得不进行了山一程,水一程,这种听风沐雪也是他不得不的。那当他的身和心分开的时候,此时,纳兰性德的身在哪里?心在哪里?〔身在征途、心系故园〕
〔1〕先让学生用一张纸连续对折3次,再画出一个简单图形,剪出一个图案来,并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剪出的是什么图案?是怎样剪出来的?
〔2〕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要求,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再互相交流。
3.动手画一画,完成练习二十第4题,分别画出下面两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4.拓展题,教材85页第6题,试着画一画稍复杂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四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想象,几何直观能力较弱,在对称轴不是水平或竖直的情况下就容易找错对称点。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直观的观察、思考、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通过课件演示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图案,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可能会发现这些都是轴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如果用一个词表达你读完这首词的感受,你想到了哪个词?
〔艰难、悲壮、思乡、危险、豪迈、思念〕
2.指名学生朗读〔读出自己体会〕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理解诗句。
〔1〕从哪一句词中读出了这种感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五年级下册数学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冀教版

A.
. A′
B.
C.
.
C′
.B′
将轴对称图形沿虚线对折,发现:
(1)点A′和点A ′、点B′和点B ′、点C ′和 点C ′ 都是对称的。
(2)点A′和点A ′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小格。
(3)点B′和点B ′ 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4小格。
(4)点C 和点C ′ 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1小格。
将轴对称图形沿其对称轴对折后,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在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先想象一下:这 个图形像什么?
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A
A'
B
B'
C
D D'
C'
E E'
步骤:
1、找出已知图形的关键点A、B、 C、D、E。
2、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描出关键点
的对应点 A'、B'、C'、D'、E'。
五年级数学·下 新课标[冀教] 第1单元
1 轴对称图形
第2课时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材P4~5)
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张对折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观察下面画在方格纸上的轴对称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A.
. A′
B.
C.
.
C′
.B′
虚线所在的直线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观察下面画在方格纸上的轴对称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4、按顺序连接各点。
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有4步:
找关键点
数格 描对称点 连线成形。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学设计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经历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2.能比较熟练地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在画图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难点:在画图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2.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平面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今天我们就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板书课题:轴对称再认识(二)〕二、新授1.画小房子图形的另一半。
师:图中画了什么?完整吗?(出示课件)生:是小房子的一半。
师: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画出了整座房子,他画得对吗?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淘气画好的房子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所以淘气画的房子不对。
师:如果要你画,你在另一半里都要画什么?生:画屋顶、房体、门。
师:怎样画出小房子的另一半?小组讨论后回答。
生:房子下边最左边一点到对称轴有2格,最右边也应该到对称轴有2格;房子的门左边到对称轴有1格,右边到对称轴也应该有1格。
学生在图上画出轴对称小房子的另一半。
2.画出轴对称图形树的另一半。
出示课件,方格纸上画了轴对称图形的一半。
师:图中画了什么?完整吗?借助我们学过的轴对称的知识,你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吗?怎样画得又快又好?小组讨论,汇报。
生1:想象左边的图形是沿对称轴对折后的图形,把对折后的图形展开。
生2:先找到每条线段的端点,看每个端点到对称轴是几格,再找到和这些点对称的点,按照左边图形的形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小组汇报中,教师边听边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如果有说得不到位的地方,提出质疑。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想出的方法画出小树的另一半。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提醒学生画图时用直尺。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精选3篇)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1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2—4页。
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我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我能运用对称的方法设计美丽的图案。
学习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学习难点:能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新课二、独学检测1、互动分享收获。
2、质疑探讨。
三、合作探究(一)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1、自主学习课本第3页例1。
根据自学内容,我发现:(1)A点与()点重合,B点与()点重合,C点与()点重合。
A点与()点,B点与()点,C点与()点,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
(2)每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小组交流后,代表汇报交流。
3、师生小结归纳。
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互相重合的点叫做________点;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两侧的图形完全________,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________。
(二)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
1、自主学习课本第4页例2,并与组内同学交流自己的画法。
2、小组合作,讨论:怎样画得又快又好?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归纳。
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是:(1)找出所给图形的________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的关键点到对称轴的________。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________点。
(4)按所给图形的________连接各点,画出所给图形的另一半。
北师大版数学 五年级上册 轴对称再认识(二)

第2课时 轴对称再认识(二)
认真观看下面的图形动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A
C
E
F DB
像这样把图形对折后,图形 的上下两侧能够完全重合,折叠 重合的两点叫对应点也叫对称点。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这 就是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见图①)画出了 整座房子(见图②),他画得对吗?
1.以虚线为对称轴,分别画出下面各点的对称点。
●
● ●
● ●
●
2.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中式建筑中的对称之美
古人对于中型布局的推崇,使其对于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 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种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体现在古代建筑上就是建筑的平面作对 称均齐布置,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作 用。从皇家宫殿、公共官署、佛道庙观以及一般民宅,都依严格的中轴 线分布:从群体组合到一室布局都呈现出中轴线的特征。
先找到每条线段的端点, 再找到和这些点对称的 点,最后把它们连起来!
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1. 以虚线为对称轴,分别画出下面各点的对称点, 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2.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列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在下面的方格纸上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4.看一看,想一想,如何把“9”变成“6”。
出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①
②
淘气画好的房子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 他画的不对。
房子下边最左边一点到对称轴有2格, 最右边也应该到对称轴有2格。
说一说,做一做
你能帮淘气改正吗?
《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学设计

《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隶属于图形与几何的模块范畴。
教材在编排上,通过出示方格纸上的台灯图形,让学生寻找左右对称的点。
紧接着,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等数学活动,了解和掌握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同时,教材通过学生先想象再补全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归纳得出补全轴对称图形的画图步骤——“一找、二数、三描、四连线”。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画图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节课已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以及学会找对称轴,本节课补全轴对称图形,学生更多地偏向于生活经验。
而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以及运用性质补全轴对称图形,并且归纳作图步骤。
难点在于会找关键点并理解补全轴对称图形时找关键点的根本原因。
在找性质中,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的过程,深化知识的理解。
在补全轴对称图形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以小组XXX讨论的形式得出找关键点的根本原因。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数一数等数学活动,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
会找关键点并理解找关键点的根本原因。
3.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XXX思维能力;在欣赏补全图形所创造出美的过程中,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能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并归纳作图步骤。
教学难点:会找关键点并理解补全轴对称图形时找关键点的根本原因。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在生活情境中引入课堂。
出示生活中的图形①观察: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前3个都是,第4个不是)②提问:第4个为什么不是?(对折之后,左右两边不会完全重合)③追问:你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吗?(学生上来比划并把所有对称轴找到)【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情境中的轴对称图形引入,引导学生回顾交流已有的经验,学生更加感兴趣,积极性更高,在课堂的一开始,抓住注意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要想顺利地画出另外一半的图形,你有什么方法?根据什么?〔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怎样找点,所有的点都找吗?〔不用,只要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点出关键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描述的各个点即可。
〕
(3)学生动手在发个纸上画一画。
(4)总结方法:
定:确定图形的关键点;
数: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描:确定对应点位置;
连:连接对应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难点,提出关键问题,引导思考,让学生的记忆更深刻。
〕
课堂练习〔难点稳固〕三、夯实根底
2.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吗?〔教材85页第6题第一图〕
首先让学生观察第一幅图与前面出示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通过发现不同引导思考画图方法不变,重点一定要抓住:对应点间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这一特点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