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最新)
(完整word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
为加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工作,规范教学行为,提高培训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包括: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志。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的学时安排见下表。
学时安排表
每个学员的理论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6个学时,实际操作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2个学时。
轮式自行机械车(M)、无轨电车(N)、有轨电车(P)三种准驾车型的培训教学大纲,由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和地方特点自行制定,并报交通部备案。
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
注:本阶段理论部分可采用多媒体教学。
第一阶段实际操作
注:本阶段实际操作可采用驾驶模拟器进行教学.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理论
第二阶段实际操作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理论
注:本阶段理论部分可采用多媒体教学。
第三阶段实际操作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理论
注:本阶段理论部分可采用多媒体教
学。
第四阶段实际操作
注:本阶段实际操作可采用驾驶模拟器进行教学.
说明:1、标注“*"部分为本车型不要求的教学项目和内容;
2、按照培训车型使用教学日志。
C1、C2/C3、C4
标注“C1C2"者-—仅作为C1、C2的教学项目。
No.
本阶段实际操作可采用驾驶模拟器进行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理论)教学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理论)教学大纲
为了加强机动车驾驶培训与考试管理工作,规范驾驶培训机构教学行为,提高驾驶培训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
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科目一)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
教学大纲
注:1、本阶段理论知识应当采用课堂多媒体教学
2、本阶段所有车型综合复习及考核不计学时
第二阶段(科目二)场内驾驶
教学大纲
理论知识
第三阶段(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
教学大纲
理论知识。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为了加强机动车驾驶培训管理工作,规范驾驶培训教学行为,提高驾驶培训质量,制定本大纲。
一、制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主要包括: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和驾驶培训教学日志。
二、学时安排1.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的学时安排见下表:学时安排表备注:每学时为60分钟。
其中,有效教学时间不得低于45分钟。
2.本大纲的学时为各车型基本学时要求。
3.增加考试内容和项目的,须相应增加学时。
4.每个学员课堂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实际操作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
三、教学要求1.本大纲分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基础和场地驾驶”、“道路驾驶”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四部分内容。
每部分内容培训结束后,应对学员的学习进行考核。
“基础和场地驾驶”、“道路驾驶”两部分考核不合格的,由考核员提出增加复训的内容和学时建议。
鼓励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以下简称驾培机构)聘用二级及以上教练员担任考核员。
2.“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可采取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学、交通安全体验等多种方式,倡导课堂教学与远程网络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不得低于6学时,其中,“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不得低于4学时,“安全文明驾驶常识”不得低于2学时。
3.“基础和场地驾驶”中“操纵装置的规范操作”和“起步前车辆检查与调整”教学内容,应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道路驾驶”中“恶劣条件下的驾驶”、“山区道路驾驶”、“高速公路驾驶”等内容,可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
模拟教学学时为4学时。
4.“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应与“道路驾驶”教学交叉融合;“基础和场地驾驶”与“道路驾驶”可交叉训练。
四、其他1.驾培机构应根据本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倡导根据学员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一、引言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是为了规范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活动,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而制定的。
本大纲明确了机动车驾驶培训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和要求,为驾驶培训机构和教练员提供教学指导,为学员提供学习参考。
二、培训目标机动车驾驶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安全、文明、合法驾驶技能的驾驶员。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驾驶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安全驾驶规范,提高驾驶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为成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训任务机动车驾驶培训的任务包括:1. 培养学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规意识,使其了解并遵守交通法规,养成文明驾驶习惯。
2. 培训学员掌握机动车驾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包括车辆操控、驾驶技巧、应急处理等。
3. 培养学员的安全驾驶意识,提高其在复杂道路条件下的驾驶适应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4. 培训学员了解机动车维护保养知识,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培训内容机动车驾驶培训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两部分。
1. 理论教学包括:(1)交通法规知识:学习交通法规、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等相关知识。
(2)交通安全知识:学习安全驾驶、安全行车、安全行车规则等相关知识。
(3)车辆基本知识:学习车辆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和驾驶操作等相关知识。
(4)道路驾驶知识:学习道路类型、交通流量、驾驶技巧和应急处理等相关知识。
2. 实际操作包括:(1)基础驾驶操作:学习车辆的启动、停车、换挡、转向、制动等基本操作。
(2)场地驾驶训练:学习倒车入库、侧方停车、曲线行驶、直角转弯等场地驾驶技能。
(3)道路驾驶训练:学习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山区道路等不同道路条件下的驾驶技能。
(4)应急处理训练:学习车辆故障处理、事故处理、紧急避险等应急处理技能。
五、教学方法机动车驾驶培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理论教学、模拟教学、实践教学等。
1. 理论教学:采用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启发学员的思维,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理论)教学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理论)教学大纲
为了加强机动车驾驶培训与考试管理工作,规范驾驶培训机构教学行为,提高驾驶培训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
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科目一)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
教学大纲
注:1、本阶段理论知识应当采用课堂多媒体教学
2、本阶段所有车型综合复习及考核不计学时
第二阶段(科目二)场内驾驶
教学大纲
理论知识
第三阶段(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
教学大纲
理论知识。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必考)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教学项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了解教学大纲目的、意义,教学日志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分阶段教学内容,教学日志的填写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大纲培训学时规定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手段:计算机,演示教学场所:理论教室一、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1、目的:加强机动车驾驶员素质教育工作、规范驾驶培训机构教学行为、提高培训质量2、意义:机动车驾驶培训工作,以“安全第一、珍爱生命”为准则,注重培养驾驶员树立安全意识,规范驾驶和文明行车;以“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驾驶员素质”为目标。
注重培训内容和实效,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节约资源,提高培训效率,以案例和情景教学为手段。
提高培训效果,着力推进机动车驾驶员素质教育。
3、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分类:⑴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⑵道路客货运输驾驶从业资格教学大纲⑶教学日志4、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按车型分七大类,十二个车型特点:教学大纲按计时制要求和培训阶段性特点,分阶段教学,分阶段把关,注重理论教学,以理论指导实际操作,实施目标化教学。
按计时制培训:理论时间每天不得超过6个学时,实际操作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个学时每个学时按时间60分钟计算学时安排:C1、C2总学时:86个学时B2总学时:96个学时A1、B1总学时:96个学时、A2总学时:90个学时D、E、F总学时:53个学时道路客货运输:42个学时教学日志:教学日志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培训车型和学时,培训机构名称,学员姓名,要求,记录,核实,特殊标注教学时教学日志由教练员填写每次教学完成后,必须经学员本人签字确认教学日志存入学员的毕业档案、。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精华版)

第一阶段
阶段目标 :掌握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及安全驾驶知识;树立良好的驾驶道德和遵章守 法的安全意识;了解车辆整体结构;掌握基础操作要领;培养规范操作的安全意识。
教学项目
第一阶段 理论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熟练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
》
安全法》相关内容
货台
进侧靠货台
到位
12. 停靠 站台
13. 综合 驾驶及考
核
倒车侧靠站台;前进侧靠站台 综合练习
熟练掌握停靠站台的方法,准确停靠 到位
综合运用本阶段所学内容,能够在场 内熟练驾驶
第三阶段
阶段目标 掌握车辆通行、行驶、停放的相关规定;掌握车辆优先通行的原则;了解行 人(尤其儿童)和非机动车的动态特点及险情的预测和分析方法;熟练掌握一般道路驾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实施条例》及相关地方法规
熟练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 安全法实施条例》及相关地方法规相
关内容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理解和掌握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相关 内容
1. 道路 交通法律
、法规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 规定》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事故 现场处理办法
了解违法处理程序的有关规定
驶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交通状况安全驾驶;培养预见性的安全驾驶意识。
第三阶段 理论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
1. 道路 通行的规
定
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标线的遵 守;禁止通行的规定;交叉路口、 铁路道口的通行规定;环岛的通行
规定
教学目标 掌握并遵守道路通行的各项规定
2. 车辆 行驶的规
定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大纲旨在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确保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技能。
二、教学内容1.交通安全法规:学习交通法规,了解机动车驾驶相关法规和规定。
2.驾驶理论知识:学习机动车原理、操作方法、交通标志和标线等知识。
3.驾驶技能训练:学习场地驾驶、道路驾驶等技能,包括起步、加速、刹车、转向、并线等操作。
4.应急情况处理:学习应对突发情况的措施和处理方法,如紧急制动、避让等。
5.车辆维护知识:学习车辆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更换轮胎、检查油水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讲解、图示、影像等多种方式,生动形象地讲解理论知识。
2.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不断熟悉驾驶技能。
3.模拟训练:利用模拟器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安全环境下体验真实驾驶感觉。
4.道路训练:在符合规定的场地内进行实际道路驾驶训练,提高驾驶技能。
四、教学评估1.理论考试:进行书面理论考试,评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技能考核:进行实际操作考核,评估学生的驾驶技能水平。
3.教练评估:教练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表现进行评估。
五、教学安排1.理论教学:占总课时的30%,分阶段进行讲解和复习。
2.实践教学:占总课时的50%,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进度。
3.模拟训练:占总课时的20%,在模拟器上进行训练,提高驾驶技能。
4.道路训练:占总课时的20%,在符合规定的场地内进行实际道路驾驶训练。
六、教学资源1.教学场地:提供符合规定的驾驶训练场地和模拟训练场地。
2.教学车辆:提供符合规定的机动车,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3.教练人员:聘请有经验的教练员,负责教学和训练工作。
七、教学管理1.学生管理: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确保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安全。
2.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3.教学质量: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检查,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驾驶操纵机构的作用
掌握转向、加速、变速、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等操纵机构的作用
掌握离合器操纵机构的作用
A1、A2、A3、B1、B2、C1、C3、C4、D、E、F
车辆性能
了解车辆性能与安全行车的关系
A1、A2、A3、B1、B2、C1、C2、C3、C4、C5、D、E、F
熟练掌握变更车道、跟车、超车与限制超车、会车、避让行人和非机动车、掉头与倒车、停车等的规定
驾驶行为
熟练掌握法律法规中有关驾驶行为的规定和要求
违法行为处罚
熟悉主要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情形和驾驶机动车的禁止行为;
掌握交通事故责任承担原则,交通肇事罪和危险驾驶罪的含义;
掌握法律责任的基本知识
机动车登记
了解机动车登记的有关规定
第二部分基础和场地驾驶
教学目标:掌握基础驾驶和场地驾驶理论知识;掌握基础的驾驶操作要领,具备对车辆控制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基础操作和场内驾驶的基本方法,具备合理使用车辆操纵机件、正确控制车辆运动空间位置的能力,能够准确地控制车辆的行驶位置、速度和路线。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适用车型
1.基础驾驶
基础驾驶操作理论知识
3.各省应当根据实际对各准驾车型培训里程做出相关要求,但最低不得少于300公里。
4.大型客货车驾驶员职业教育,参考本大纲,按有关规定另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五、培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掌握法律、法规和规章中与道路交通安全有关的相关规定;熟练掌握各类道路条件下的通行规则;熟练掌握道路交通信号的含义和作用;掌握地方性法规的重点内容;了解机动车基本知识,掌握机动车主要仪表、指示灯和操纵机构、安全装置的基本知识。
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
为了加强机动车驾驶培训管理工作,规范驾驶培训教学行为,提高驾驶培训质量,制定本大纲。
一、制定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大纲,主要包括: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和驾驶培训教学日志。
掌握基础驾驶操作的要求及作用
A1、A2、A3、B1、B2、C1、C2、C3、C4、C5、D、E、F
驾驶姿势
掌握正确的驾驶姿势,合理使用安全带
操纵装置的规范操作
掌握转向盘、变速器操纵杆、驻车制动装置、行车制动装置、加速操纵装置的正确操作方法;
交通事故处理
了解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置方法,事故现场保护、事故报警与求助
地方性法规
掌握地方性法规的重点内容
2.机动车基本知识
车辆结构常识
了解车辆的基本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
A1、A2、A3、B1、B2、C1、C2、C3、C4、C5、D、E、F
车辆主要安全装置
掌握安全头枕、安全带、安全气囊、灯光、喇叭、后视镜、逃生出口、仪表、报警灯、防抱死制动系统、儿童安全座椅的作用;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适用车型
1.法律、法规及道路交通信号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与使用
了解法律法规中关于机动车驾驶证申领与使用的规定
A1、A2、A3、B1、B2、C1、C2、C3、C4、C5、D、E、F
道路交通信号
熟练掌握道路交通信号灯、道路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线、交通警察手势的含义和作用
道路通行规则
熟练掌握各类道路条件下的通行规则;
车辆检查和维护
掌握车辆日常检查和维护的基本知识
车辆运行材料
了解轮胎、燃油、润滑油、冷却液、风窗玻璃清洗液等运行材料的使用常识
客车制动与安全装置
熟悉客车行车制动装置、缓速器、驻车制动装置及客车乘客门、安全出口、安全窗、安全锤等的作用
A1、B1
公交车制动与安全装置
熟悉公交车行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装置及公交车乘客门、安全出口、安全窗、安全锤等的作用
4.“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应与“道路驾驶”教学交叉融合;“基础和场地驾驶”与“道路驾驶”可交叉训练。
四、其他
1.驾培机构应根据本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倡导根据学员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2.轮式自行机械车(M)、无轨电车(N)、有轨电车(P)三种准驾车型的培训教学大纲,由各省根据需要和地方特点自行制定,并报交通运输部备案。
20
22
33
32
24
24
16
10
24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
16
16
20
20
10
10
8
8
10
备注:每学时为60分钟。其中,有效教学时间不得低于45分钟。
2.本大纲的学时为各车型基本学时要求。
3.增加考试内容和项目的,须相应增加学时。
4.每个学员课堂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实际操作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4学时。
2.“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教学可采取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学、交通安全体验等多种方式,倡导课堂教学与远程网络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不得低于6学时,其中,“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不得低于4学时,“安全文明驾驶常识”不得低于2学时。
3.“基础和场地驾驶”中“操纵装置的规范操作”和“起步前车辆检查与调整”教学内容,应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道路驾驶”中“恶劣条件下的驾驶”、“山区道路驾驶”、“高速公路驾驶”等内容,可采用驾驶模拟设备教学。模拟教学学时为4学时。
二、学时安排
1.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的学时安排见下表:
车型
学时安排表
内容
学时
A1、B1
A2
A3
B2
C1
C2
C3
C4、D、E、F
C5
总学时
82
88
120
1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
10
10
14
12
12
12
12
10
12
基础和场地驾驶
36
40
53
54
16
14
14
10
16
道路驾驶
三、教学要求
1.本大纲分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基础和场地驾驶”、“道路驾驶”和“安全文明驾驶常识”四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培训结束后,应对学员的学习进行考核。“基础和场地驾驶”、“道路驾驶”两部分考核不合格的,由考核员提出增加复训的内容和学时建议。鼓励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以下简称驾培机构)聘用二级及以上教练员担任考核员。
A3
汽车列车制动系统、连接与分离装置
了解汽车列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作用;
了解汽车列车连接与分离装置的结构
A2
3.综合复习及考核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
熟练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道路交通信号等相关知识;
掌握车辆的主要安全装置及作用
A1、A2、A3、B1、B2、C1、C2、C3、C4、C5、D、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