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地理概况
(完整版)天津市基本概况

黄崖关古长城, 亦称小雁门关, 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座落在蓟县城北30公里的黄崖关一带, 全长41公里, 始建于北齐时刘天保七年(557年), 明朝名将戚继光任蓟州总兵时, 对原有的长城进行了重新设计, 并包砖大修, 黄崖关两侧岩层峭壁陡立, 一落千仞, 于夕阳西照时, 东侧石英悬崖反射出金黄色霞光, 故名“黄崖”。1990年, 黄崖关被列为“津门十景”之首, 名曰“蓟北雄关”。
亚欧大陆桥
中国最大、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
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
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
天津港
华北地区最大的货运中心
滨海国际机场
油气资源: 天津有渤海和大港两大油田,是国家重点开发的油气田。
海盐资源: 长芦盐场
矿产资源: 锰、硼不仅为国内首次发现,也为世界罕见。
地下热水资源: 已发现的10个具有勘探和开发利用价值的地热异常区是中国迄今最大的中低温地热田
海河风景线, 始于三岔口, 止于大光明桥, 横穿繁华的天津市区。海河还被一些人称作"沽水"。于是, "沽水流霞"就这样传开了。
天津市基本概况

特产与美食
提到天津,很多人都会想到狗不理包子
特产与美食
天津美食
特产与美食
狗不理包子,麻花 贴饽饽熬鱼,崩豆张 耳朵眼炸糕,果仁张 锅巴菜,煎饼果子 塘沽海鲜
特产与美食
天津一绝---狗不理包子
主打产品狗不理包子是中国 灿烂饮食文化中的瑰宝,被 公推为闻名遐迩的 “天津 三绝”食品之首。
特产与美食
海河被称作是天津人的母 亲河,也是天津的象征。天 津人日常生活闲逛、休憩的 地方,都离不开海河两岸。
地理与气候
地理与气候
天津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春季多风,干旱少雨, 夏季炎热,雨水集中, 秋季凉爽,冷暖适中, 冬季寒冷,干燥少雪,
日照时间较长。
区划与人口
天津现辖15个区,一个县
交通与资源
1.充足的油气资源 2.取之不尽的海盐资源 3. 丰富的金属和非金属 矿产资源 4. 较为丰富的地下热水
资源
历史沿革
1. 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三会 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 2.唐朝中叶,成为水陆码头 3.元朝设“海津镇” 4.1403年,改元永乐 5.1404 ,正式设卫, 1405 设天津 左卫,1406设天津右卫 6.1652年,三卫合一,并归于天津 卫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水上公园
旅游资源
• 天津水上公园位于市区西南部,占地200公顷, 园内有三湖九岛, 南端有拥有上百种珍稀动物的动物园。水上公园位于天津市区的 西南,建于1950年。面积213公顷,是天津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也是津门十景之一。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天津文庙
道教、伊斯兰教、天主
天津的地理知识

天津的地理知识天津市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地处东经116°43'至118°04',北纬38°34'至40°15'之间。
以下是关于天津地理知识的详细概述:位置与区位优势:天津市位于北京市东南方向,两者直线距离约120公里,是“华北门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东临渤海(中国最大的内海),是北方最近的出海口,通过海路连接东北亚各国,同时也是首都北京通往东北、华东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
地形地貌:天津地势低平,主要由冲积平原构成,属于海河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大多低于200米,河流纵横交错,多洼淀。
北部有燕山山脉,包括蓟县地区的山前冲积扇平原和地质遗迹,如下营岩层地质剖面等。
滨海地区则存在海水倒灌形成的滩涂地带。
气候特征:天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适中,且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冬暖夏凉的程度较同纬度内陆地区更为明显。
水文特点:海河横贯市区,是天津的母亲河,也是华北地区的主要水系之一,其流域涵盖众多支流,对城市形成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行政区划:天津市下辖多个市辖区和市辖县,其中中心城区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和平区(金融)、河西区(商务)、南开区(科技)、河东区(金贸)和河北区(创意)等。
自然与人文资源:天津拥有丰富的海岸线资源和盐碱滩涂,对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既有古代海滨文化和运河文化,也有近代工业文明的痕迹,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
经济发展:天津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成为综合性工业基地,同时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港口物流等方面均有所建树,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交通条件:天津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国际航空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以及大型现代化港口——天津港,陆路、铁路、海运和空运交通网络发达。
天津地理知识点

天津地理知识点天津是中国的直辖市,位于华北地区,东临渤海,是中国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
天津地理上的特点使其在经济、文化和交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从天津的位置、地貌、气候和水系等方面介绍天津的地理知识点。
一、位置天津位于北纬38°34′至40°15′,东经116°43′至118°04′之间,地理坐标为北纬39°02′,东经117°12′。
天津市东与渤海相接,北与河北省相连,西与北京市相邻,南与河南省毗邻。
天津市总面积为11916.85平方公里。
二、地貌天津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高度较低,平均海拔为3.8米。
天津市地貌类型主要有三种:平原、丘陵和河流。
平原主要分布在市区及沿海地区,占据了天津市总面积的60%以上。
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市区西南部,地势较高,海拔在30-150米之间。
河流主要有海河、大清河和新河等。
三、气候天津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潮湿。
年平均气温为12.3°C,年均降水量为589.9毫米。
天津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干爽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四、水系天津市水系发达,主要河流有海河、大清河、南运河等。
其中,海河是天津最重要的河流,是天津市的母亲河,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之一。
海河发源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经过天津市,最终注入渤海。
海河上有多座桥梁,其中最著名的是天津眼,是一座旋转桥,成为天津的地标之一。
五、经济天津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中国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
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是中国的外贸大通道之一。
天津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自2005年设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成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六、交通天津是中国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交通发达便利。
天津拥有多个铁路客运站和火车站,连接了全国各地。
天津还有多个民航机场,包括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和天津市武清机场,方便了国内外旅客的出行。
天津地理高三知识点归纳

天津地理高三知识点归纳一、地理位置天津位于中国华北地区,东临渤海,北靠河北省,西临北京市,南界滨海新区和河南省。
二、自然地理1.地形地貌:天津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由西北高,东南低。
主要地貌有山地、平原和滨海地区。
2.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3.水系:天津地区有滨海湾、海河、大清河等水系。
三、人文地理1.历史名城:天津历史悠久,被誉为“北方的历史名城”,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底蕴。
2.人口分布:天津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人口众多,主要分布在城区和滨海地区。
3.经济发展:天津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港口。
四、主要景点1.海河风光带:天津的海河风光带是天津的城市名片,包括了众多的河道、桥梁和建筑群。
2.意式风情区:天津的意式风情区是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建筑风格独特。
3.天津之眼:天津之眼是天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全球最大的摩天轮之一。
4.津门故里:津门故里是天津的古城区,保存了许多古建筑和历史遗迹。
5.五大道:天津的五大道是保留最完整的西式建筑群,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环境。
五、重要学府1.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是中国著名的学府之一,位于天津市南开区。
2.天津大学:天津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位于天津市南开区。
3.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是天津市重点大学,培养了大量的医学人才。
六、交通运输天津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拥有发达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交通网络。
七、环境保护天津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结:天津是中国华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
天津地理高三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主要景点、重要学府、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
了解天津的地理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座城市的特点和发展。
天津地质调研报告

天津地质调研报告天津地质调研报告一、地理概况天津市位于中国东北沿海,毗邻渤海,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
总面积约为11916.85平方千米,地形地势平坦,全市平均海拔4米,最高峰为蓟县冶茶岭,海拔854.4米。
天津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是主要特点。
二、地质概况1.地质背景天津地处华北地台东北边缘,地质构造复杂,属于华北地壳阳山期造山运动的东北边界地区。
地质时代上,天津地区主要由古生代地层构成,主要包括元古宙、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和石炭纪等。
2.地质特征天津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主要有北华山褶皱、花岗岩、玄武岩和沉积构造等。
北华山褶皱是天津市最重要的构造,是华北地台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带。
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地区,玄武岩主要分布于中北部和南部山地,而沉积构造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带。
3.灾害情况天津地处受地震、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带。
过去的几年里,天津经历了多次地震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事件。
特别是2015年8月天津港爆炸事故,使天津的地质和环境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
三、矿产资源天津市地下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盐矿等。
其中,煤炭资源最为丰富,位居全国前列;铁矿资源也较为丰富,但大多为中低品位铁矿;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但在部分地区的海域有潜力开发。
四、环境问题天津市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主要的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天津地区的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导致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排放严重。
水污染主要是因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问题。
土壤污染则主要是由于工业废物的堆放和工地污染所导致。
综上所述,天津地区地质概况复杂,具有丰富的地下资源,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保护天津的地质环境,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合理开发利用地下资源,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天津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

天津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天津市是中国的一座重要城市,位于中国的东北沿海地区。
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和港口城市,天津市的地理特点和知识点是高三学生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下面将对天津高三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一、天津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点天津市位于中国北方的沿海地区,东临渤海,毗邻京津冀地区。
天津市的地势较为平坦,地势起伏不大。
天津市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
由于地处沿海地区,天津市还有较为丰富的海洋资源。
二、天津市的人文地理特点天津市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有着丰富的人文地理特点。
天津市的市区内有许多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迹,如天津古文化街、天津市博物馆等。
同时,天津市也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拥有现代化的交通、工业和商业设施。
三、天津市的经济地理特点天津市是中国的沿海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天津市的港口是中国重要的海陆联运枢纽,连接着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天津市还是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
四、天津市的旅游地理特点天津市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
天津市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和现代建筑景观。
例如,天津市有海河风景区、古文化街、天津之眼等著名景点。
同时,天津市还举办了许多国际性的活动和展览,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参观者。
五、天津市的环境保护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天津市也面临着许多环境保护问题。
例如,天津市的空气质量受到严重污染,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天津市还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水污染和水资源的过度开采。
六、天津市与京津冀地区的关系天津市与京津冀地区的联系紧密,共同构成了中国北方的重要经济和交通区域。
天津市作为京津冀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与北京市和河北省相邻,通过高速公路和铁路相连。
天津市与京津冀地区的合作和互动对于推动整个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天津高三地理知识点的总结包括了天津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点、人文地理特点、经济地理特点、旅游地理特点、环境保护问题以及与京津冀地区的关系。
关于天津的地理知识点

关于天津的地理知识点天津,位于中国东北部的沿海城市,是中国的直辖市之一。
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天津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点。
本文将介绍天津的地理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地理背景。
天津地理位置天津位于中国的华北地区,东临渤海,南濒黄河,与北京毗邻,是中国的重要海港城市。
天津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9°02'至41°06',东经116°43'至118°04'。
天津地形地貌天津地势东高西低,从北向南逐渐升高,地形起伏不大。
主要的地形特点包括平原、丘陵和海岸。
天津的北部是平原地区,主要由渤海平原和津南平原组成。
这些平原地区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津南平原是天津市重要的农业基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天津的中部是丘陵地区,主要由大沽丘陵和蓟州丘陵组成。
这些丘陵地区地势较高,地形较为起伏,是天津市的自然屏障。
蓟州丘陵地区景色秀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登山。
天津的东部是海岸地区,拥有长达153公里的海岸线。
这一区域的地势较为平坦,沿海地带形成了一系列优美的海滩和海岛,成为游客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天津的气候特点天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域,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夏季(6月至8月)是天津最炎热的季节,平均气温在25°C至30°C之间,高温多雨。
冬季(12月至2月)寒冷且干燥,平均气温在-5°C至3°C之间,偶尔会有降雪。
春季(3月至5月)和秋季(9月至11月)气温适宜,是游览天津的最佳时间。
这两个季节的气温较为宜人,平均气温在10°C至20°C之间,天气晴朗,非常适合户外活动和观光游览。
天津的水系和港口天津拥有丰富的水系资源,主要包括黄河和海河。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流经天津市的南部边缘,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灌溉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地理概况天津市是中央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素有“渤海明珠”之称。
介于北纬38°34ˊ至40°15ˊ,东经116°43ˊ至118°04ˊ之间。
属于国际时区的东八区。
北起蓟县古长城脚下黄崖关附近,南至大港区翟庄子以南的沧浪渠,南北长189公里;东起汉沽区盐场洒金坨之东陡河西排干大渠,西至静海县子牙河畔的王迸庄以西滩德干渠,东西宽117公里。
总面积11919.7平方公里。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
天津市疆域周长约900公里,其中海岸线长152.8公里,陆界长700多公里。
天津距北京120公里(从天津市中心向西北行137公里即达北京),历来是拱卫京畿的要地和门户。
天津区位优势明显,地处中国北方黄金海岸的中部,不仅毗邻首都,还是华北、西北广大地区的出海口,是中国北方对内外开放两个扇面的轴心,是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距离最短的东部起点。
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保持着贸易往来。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有多条国际国内航线,是华北地区最大货运中心。
天津铁路枢纽是京山、京沪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
天津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目前,天津已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空相结合、立体式的综合性的现代化的运输网络。
天津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地处渤海西岸,海河水系与蓟运河水系尾闾,是海陆交互作用强烈地带,为典型的粉砂淤泥质平原海岸。
其范围东起陡(涧)河口,南至岐口,从最高潮线向陆域推进10公里,至海域负20米等深线。
位于北纬38°20'~39°30',东经117°17'~118°20'。
海岸线延伸方向是呈西北弯凸的弧形,全长153.33公里。
海岸带总地势自北、西、南向渤海缓倾,坡降0.1‰~0.6‰,面积6867.44平方公里。
海岸带主要由陆域堆积平原、潮间带(滩涂)、水下岸坡3个地貌基本单元组成。
天津海岸带是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黄金海岸”。
海岸带是联系东北、西北、华东的咽喉要道及枢纽,是对外开放的门户,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广阔的海岸环境容量,丰富的渔业、矿产、海水等资源;以京津两大城市为依托,有雄厚的海洋化工、石油化工、港口海运、机械加工、电力、化学纤维等工业基础,是推动天津经济发展,发挥首都门户作用的重要条件。
天津市总面积为11919.7平方公里,疆域周长900公里,海岸线长153公里。
天津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有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种地形。
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94%。
流经天津的河流有海河干流及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蓟运河等,构成丰富的天津水系。
天津最高峰八仙桌子海拔1052米,最低处大沽口海拔为零。
地貌类型可划分为山地、丘陵、平原、海岸带四类。
山地面积约65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75%,主要分布在蓟县北部。
丘陵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高度50~100米,分布在蓟县的燕山南侧。
平原是天津陆地的主体部分,有1066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4%,分布在燕山之南至渤海之滨的广大地区。
天津市地理概况(2011-05-07 10:31:41)转载▼分类:工程概念标签:杂谈天津市是中央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素有“渤海明珠”之称。
介于北纬38°34ˊ至40°15ˊ,东经116°43ˊ至118°04ˊ之间。
属于国际时区的东八区。
北起蓟县古长城脚下黄崖关附近,南至大港区翟庄子以南的沧浪渠,南北长189公里;东起汉沽区盐场洒金坨之东陡河西排干大渠,西至静海县子牙河畔的王迸庄以西滩德干渠,东西宽117公里。
总面积11919.7平方公里。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
天津市疆域周长约900公里,其中海岸线长152.8公里,陆界长700多公里。
天津距北京120公里(从天津市中心向西北行137公里即达北京),历来是拱卫京畿的要地和门户。
天津区位优势明显,地处中国北方黄金海岸的中部,不仅毗邻首都,还是华北、西北广大地区的出海口,是中国北方对内外开放两个扇面的轴心,是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距离最短的东部起点。
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保持着贸易往来。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有多条国际国内航线,是华北地区最大货运中心。
天津铁路枢纽是京山、京沪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
天津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目前,天津已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空相结合、立体式的综合性的现代化的运输网络。
天津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地处渤海西岸,海河水系与蓟运河水系尾闾,是海陆交互作用强烈地带,为典型的粉砂淤泥质平原海岸。
其范围东起陡(涧)河口,南至岐口,从最高潮线向陆域推进10公里,至海域负20米等深线。
位于北纬38°20'~39°30',东经117°17'~118°20'。
海岸线延伸方向是呈西北弯凸的弧形,全长153.33公里。
海岸带总地势自北、西、南向渤海缓倾,坡降0.1‰~0.6‰,面积6867.44平方公里。
海岸带主要由陆域堆积平原、潮间带(滩涂)、水下岸坡3个地貌基本单元组成。
天津海岸带是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黄金海岸”。
海岸带是联系东北、西北、华东的咽喉要道及枢纽,是对外开放的门户,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广阔的海岸环境容量,丰富的渔业、矿产、海水等资源;以京津两大城市为依托,有雄厚的海洋化工、石油化工、港口海运、机械加工、电力、化学纤维等工业基础,是推动天津经济发展,发挥首都门户作用的重要条件。
天津市总面积为11919.7平方公里,疆域周长900公里,海岸线长153公里。
天津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有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种地形。
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94%。
流经天津的河流有海河干流及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蓟运河等,构成丰富的天津水系。
天津最高峰八仙桌子海拔1052米,最低处大沽口海拔为零。
地貌类型可划分为山地、丘陵、平原、海岸带四类。
山地面积约65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75%,主要分布在蓟县北部。
丘陵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高度50~100米,分布在蓟县的燕山南侧。
平原是天津陆地的主体部分,有1066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4%,分布在燕山之南至渤海之滨的广大地区。
天津市地质环境概况(2011-05-07 10:33:33)转载▼标签:杂谈一、构造单元的划分:天津市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北准地台的一部分,根据传统构造地质学的观点,结合板块构造理论,参照“天津市区域地质志”及“中国石油地质志”(卷五华北油田)的资料,将天津市构造单元划分为两个二级构造单元:燕山台褶带和华北断坳;四个三级构造单元:蓟宝隆褶、沧县隆起、冀中坳陷、黄骅坳陷;十五个四级构造单元。
二、构造单元基本特征:(一)燕山台褶带(Ⅱ1):燕山台褶带位于华北准地台的东北部,天津市处于台褶带中段,仅划出一个三级构造单元,命名为蓟宝隆褶。
蓟宝隆褶:为三级构造单元。
其南以宁河—宝坻断裂为界。
太古界仅在东北部少量出露。
中上元古界普遍发育,是燕山台褶带强烈下陷中心区,最大沉积厚度近万米,并伴有玄武岩、粗面岩的滨海喷发。
古生代有近2000米碳酸盐岩沉积和海陆交互相的含碎屑岩(夹火山岩)沉积。
中生代强烈隆起,新生代晚期宝坻一带发生断陷,形成100—200米第四纪沉积。
根据地质发展的差异,蓟宝隆褶可分为蓟县穹褶、宝坻凹褶两个四级构造单元。
1、蓟县穹褶:位于蓟县北部,主要由中、上元古界组成。
受印支—燕山运动的影响,形成北西向府君山向斜、盘山背斜、庄果峪向斜以及杨庄断裂、黄崖关断裂等。
印支期有盘山花岗岩、石臼花岗岩侵入,燕山早期有朱耳峪正长岩侵入。
中、新生代一直处于隆起状态。
2、宝坻凹褶:位于蓟县南部及宝坻北部,主要由寒武奥陶系和石炭二迭系组成,二迭系含中酸性火山喷出岩。
受印支—燕山运动的影响,形成北西向的下仓向斜和落差为200—300米的工部断裂。
燕山晚期有流纹斑岩侵入。
(二)华北断坳华北断坳是华北准地台的二级构造单元,为新生代以来的裂陷区。
天津市处于华北断坳的东北部,其中包括沧县隆起、黄骅拗陷和冀中坳陷三个三级构造单元。
1、冀中坳陷 (天津段西侧):冀中坳陷位于华北断坳的西北部,由中、上元古界、古生界和巨厚的中、新生界组成。
其中中、上元古界和古生界主要形成北东向的背斜、半背斜和断裂构造。
冀中坳陷(天津段)包括武清凹陷、杨村斜坡和里坦凹陷三个四级构造单元。
(1)杨村斜坡:位于坳陷的东北角,东以下第三系缺失线或断裂与大城凸起、王草庄凸起分界,以西以第三系底面深线为斜坡与凹陷两者的界线。
北以宝坻断裂与宝坻凹褶分界。
(2)里坦凹陷:位于坳陷的东部,周围以下第三系缺失线与沧县隆起、大城凸起分界。
2、沧县隆起:沧县隆起位于冀中坳陷东侧,以下第三系缺失线及断裂为界,其东以沧东断裂与黄骅坳陷为邻。
主要由中、上元古界和古生界组成。
中生界大多缺失。
新生界厚度1000—1600米,缺失下第三系。
近年来在一些地热钻孔中发现缺失下马岺组。
推测其在下马岭期曾处于隆起状态。
航磁解释其结晶基底为下、中太古界和花岗岩带。
沧县隆起(天津段)划分为王草庄凸起、潘庄凸起、双窑凸起和白塘口凹陷四个四级构造单元。
(1)王草庄凸起:位于沧县隆起北段,东北以宁河—宝坻断裂为界,西以下第三系缺失线及汉沽断裂为界,与冀中坳陷为邻,东以沧东断裂为界。
主要由中上元古界和古生界组成,缺失中生界和下第三系,沉积厚度约1400米左右。
(2)潘庄凸起:北以汉沽断裂为界,与王草庄凸起为邻,西以天津断裂与武清凹陷为界,东以沧东断裂与黄骅坳陷为邻,南至海河断裂。
主要由中、上元古界和古生界组成,缺失中生界和下第三系,沉积厚度为1400—1600米。
(3)双窑凸起:位于静海斜坡带之东,以天津断裂为界,白塘口凹陷之西,以大寺断裂为界,主要由中、上元古界和古生界组成,缺失中生界和下第三系,沉积厚度为1400—1600米。
(4)白塘口凹陷:位于大寺断裂之东,与双窑凸起为界,其东以白塘口断裂与小韩庄凸起分界,主要由上古生界和中生界组成,新生界下第三系有几百米沉积,上第三系和第四系沉积厚度约1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