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2025年四川省聚焦中考物理 必备考点透析-第2部分 光学第2讲 透镜及其应用

2025年四川省聚焦中考物理 必备考点透析-第2部分 光学第2讲 透镜及其应用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距u/cm
30
20 15 6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5
① 倒立、缩小的实

像⁠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② 30 ⁠
倒立、放大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请根据实验序号4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③ 放大 ⁠
镜. ⁠
返回目录 19

(3)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一部 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 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选填“不完整的 像”“亮度相同的完整的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透镜

对光有 会聚 ⁠作用
对光有 发散 ⁠作用
投影仪、照相机镜头、远视 眼镜等
近视眼镜等
返回目录 4
2. 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透镜
入射光线 平行于主光轴 通过焦点
凸透镜
通过焦点 与主光轴平行
凹透镜
反向延长线经
过虚焦点
与主光轴平行
通过光心 方向不变
方向不变
返回目录 5
考点2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距u u>2f u=2f f<u<2f u=f
5.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物体成像在 视网膜后,因此远视眼需要戴 凸透镜 ⁠来矫正视力
返回目录 16
实验突破 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命题点 1. 蜡烛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线. 2.成像规 律及焦距的测量. 3.蜡烛燃烧变短时,像在光屏上的位置越来越高, 调整的办法:(1)将光屏向上移.(2)将蜡烛向上移.(3)将凸透镜 向下移. 4.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1)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 不在同一高度.(2)蜡烛在一倍焦距以内或蜡烛在焦点上. 5.用纸遮 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只会变暗些,像还是完整的.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知识点考点归纳—透镜及其应用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知识点考点归纳—透镜及其应用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知识点考点归纳—透镜及其应用考点一透镜知识点一:透镜1.定义: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2.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放大镜等等;3.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知识点二: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类凸透镜凹透镜别概念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图例性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对光具有发散作用质应放大镜、老花镜近视镜用注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或发散作用是和光线原来的传播方向相比的,并不是指光线的最终传播方向.知识点三:透镜的几个基本物理量(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2)光心:如甲、乙两图所示,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焦距用“f”表示。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考点二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一:照相机(1)原理:镜头由凸透镜制成,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构造:镜头(凸透镜)、胶片、调焦环、光圈环、快门等几部分组成。

(3)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像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两倍焦距;像距大于物距.知识点二:投影仪(幻灯机)(1)原理: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构造:凹面镜、光源、螺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

(3)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像距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大于物距.知识点三:放大镜(1)原理:镜片由凸透镜制成,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像距大于物距.考点三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识点一:【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目的: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成功的花儿,其间浸透了奋斗的泪水和汗水。

然而,用泪水和汗水就可以实现一切的美好。

无忧考网整理中考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汇总,今天你复习了吗?知识网络透镜1、凸透镜:(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如下图所示: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叫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点,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是光心。

4、凸透镜的焦点、焦距(1)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2)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要点诠释:1、凡是透光性能优良的材料都能磨制成透镜,如冰、水晶、金刚石、高分子透明树脂、有机玻璃等。

透镜是一种模型,常见的物体如近视镜、远视镜、放大镜,甚至一滴水都可以看做是一个透镜。

2、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并不是说光通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或一定是一束会聚光束。

会聚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

3、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并不是说通过凹透镜后的光束一定是发散的或延长不相交。

发散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考复习—透镜及其应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目的: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2、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3、实验步骤:(1)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3)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4)把蜡烛再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讲透镜及其应用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讲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讲透镜及其应用知识回顾考点梳理考点一透镜1. 透镜的类型(1)凸透镜:中间①________、边缘②________的镜片,对光有③________作用。

(2)凹透镜:中间④________、边缘⑤________的镜片,对光有⑥________作用。

2.透镜六大要素3.三条特殊的光路图考点二生活中的透镜1. 照相机:镜头是由一组透镜组成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所成的像是⑦________、⑧________的实像。

2. 投影仪:也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的,物体离投影仪镜头比较近,所成的像是⑨________、⑩_______的实像。

3. 放大镜:生活中常用的放大镜也是一个凸透镜,将放大镜放在物体与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可以观察到物体正立、放大的像。

4. 实像和虚像(1)实像:光屏⑪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所成的像,且物与像在⑫______侧。

(2)虚像:光屏⑬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所成的像,且物与像在⑭______侧。

考点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像的性质:倒立、缩小、⑮像,应用:⑯;2.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像的性质:⑰、⑱、⑲像,应用:确定凸透镜焦距;3.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像的性质:⑳、㉑、㉒像,应用:投影仪;4.物距与焦距的关系:,㉓像,光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5.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像的性质:㉔、㉕、㉖像,应用:㉗。

温馨提示: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㉘_____,像㉙_____;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距㉚______,像㉛______。

考点四眼睛和眼镜1. 眼睛(1)正常眼睛的成像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㉜_______,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相当于㉝________。

(2)成像特点:呈㉞___________、㉟ __________的㊱_______像。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B. 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 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 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答案】D【解析】【解答】解: A、根据甲图可以知道f=10cm,故A错误;B、根据乙图u>2f,应用应该是照相机,故B错误;C、挡住了透镜上半部分,光能通过下半部分会聚成像,只是光线变少了能成一个变暗的完整的像,故C错误;D、戴上近视眼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像会成在后面,光屏向右移动.故D 正确.故选:D.【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研究的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成像特点的变化与透镜的焦距有关.首先确定凸透镜的焦距;(2)然后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表格:物距(u)成像特点像距(v)应用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v=2f测焦距2f>u>f倒立放大实像v>2f投影仪/幻灯机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2.下列作图错误的是()A. 力F的力臂B. 判定螺线管的极性C.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D. 光的反射【答案】B【解析】【解答】A、由A图知,力F的力臂是正确的,A不符合题意;B、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B符合题意;C、由B图知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正确的,C不符合题意;D、由D图知光的反射的光路图是正确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画力臂的方法:找支点;沿力的方向画延长线;过支点向力的延长线做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力臂;B、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C、经过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射向虚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D、反射定律:反射线跟入射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课件: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课件: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点拨3】 找到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判 断成像性质及其应用. 规律小结: 一焦定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总倒立,虚像总 正立;(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 小. (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 实像异侧,虚像同 侧.
变式拓展3:(2019·鄂州)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 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11甲测出了 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11 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2. 投影仪是利用 凸透镜 来成像的,成像时,物体 到镜头的距离要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 它成的是 倒立 、 放大 的 实 像.
3. 放大镜是 凸透 镜,它成 正立 、放大 的 虚 像, 使用放大镜时,被观察物体必须放在凸透镜的 . 焦点以内.
四、 眼睛和眼镜(10年2考,2017、2011年考)
A. 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cm B. 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 成像原理
C. 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 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的原理
D. 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近视眼镜的镜片, 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一个清晰的像 C
回归课本
1. 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实验. 他在发光体和 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眼镜片,观察到了如下 现象. (1)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 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 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 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 线有 发散 作用,它应该是 凹 透镜. 由此 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 膜的 前方 (选填“前方”或“后方”).
探究焦距变化 对成像的影响

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中考聚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中考聚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23456
思路点拨:根据凸透镜成实像规律可知,物近像远像变 大,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更清晰的像,则需减 小物距,增大像距,即相机向前移, 纸筒向前伸。
123456
4. [2021·山西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23456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 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 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
123456
3. [2022·山西中考]如图所示的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 照相机。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 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 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更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 是( A ) A. 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 B. 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 C. 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 D. 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

(2)将蜡烛和光屏移动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 现了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 为 10.0 cm。
123456
(3)改变蜡烛位置,移动光屏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 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照相机 (填 “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样的 成像原理工作的。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 移动到10 cm处,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 屏向 左 (填“左”或“右”)移动。
123456
123456
5. 【物理与日常生活】汽车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的酒精, 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不适合 放在前挡风玻璃下的是哪种香水( B )

B
C
D
123456
6. [科学推理]小赵同学在家进行光学实验,他找来一个圆柱 形玻璃杯,在玻璃杯后紧靠玻璃杯的白纸上面水平方向的 箭头如图甲所示,慢慢向玻璃杯中注水至水面高过箭头位 置,透过玻璃杯看纸上的“箭头”,则乙、丙、丁、戊图 所示情景中,不可能看到的一幅图是 丁 ,将白纸逐渐 远离杯子的过程中,依次观察到的情景是 戊、丙、乙 。 (均填标号)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课件(共48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课件(共48页)
第一板块 声、光、热
第3课时 透镜及其应用
CONTENTS
目 录
过基础 过易错 过实验 过考点 过 中考
过基础
一、透镜(9年6考,202X、202X、2015、2013、2012、2011 年考)
图1
1.原理:光的___折__射_。 2.凸透镜:中间______厚、边缘______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老花镜(远视镜)。 凹透镜:中间______薄、边缘_____厚_的透镜叫做凹透镜。应 用:近视镜。 图1-甲是______凸透镜,图1-乙是______凹透镜。
图8
在问的基础上,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 cm刻度线处, 在凸透镜位置不变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楚的像,光屏应向 __远__离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直到烛焰在 光屏上成清楚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倒选立填“倒立”或“正立”)的 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就是投利影用仪这个规律制成的。
知识点睛: 实验过程中,无论怎样移动透镜和光屏都得不 到像,原因可能有两种:凸透镜、光屏、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 同一高度;蜡烛在1倍焦距内或焦点上。在焦点上时移动光屏, 光屏上的光斑大小不变。
过考点
1.B 2.凸 会聚 3.如图4所示
图4
4 . B 5.D 6.A 7. 缩 小 减小 变小 8.甲 实
8. 15 不能。因为物距小于1倍 焦距,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 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 用光屏接收 倒立 放大 能 左
2.近视眼、远视眼及其改正
特点 成因
近视眼
远视眼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
强或眼球的前后径太长 弱或眼球的前后径太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5、无人售票车上都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该装置中的摄像 凸
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透镜成实像。
例6、风景秀丽的眉山森林公园内严禁游客随地丢弃饮料瓶。这不仅 是为了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因为透明圆塑料瓶装水后相当于一个 凸 会聚 _____镜,它对太阳光具有______作用,可能引起森林火灾。
演 稿
示 1
第四课时 透镜及其应用
一、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例1、下列各图中是属于凸透镜有: ACD , 属于凹透镜有: BEF 。
例2、远视镜片是 凸 近视镜片是 凹
透镜; 透镜。
二、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例1、画出下列各图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例11、物体在照相机底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 、缩小的 实 像。
例12、在幻灯机银幕上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 的 实 像。 例13、物体从8f处向2f处移动的过程中,像始终是实 像, 但像逐渐 变大 。 例14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
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
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C ( A、凸镜 B、凹镜 ) D、凸透镜 C、凹透镜
例15、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明把物体放在距离凸
透镜4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D ) A.30cm B、25cm C.20cm D、15cm
四、正常的眼睛看物体时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看远处 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刚好会 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楚远处的物体;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 体收缩,晶状体比较厚,近处物体射来的光线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 眼球可以看清楚近处的物体。
例2、请根据光线的折射规律确定透镜的类型。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物体到凸透镜的 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这是照相机的原理。 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 条件是: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 距,即u>2f。
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 离等于2倍焦距时,成
倒立、等大的实像。
2倍焦距是成缩小实像 和放大实像的分界点;
例2、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
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
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 B 是( )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A、 2倍焦距是成缩小实像和放大实像的分界
点; B、 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C、 物距增大,像距减小, 像也减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也增大。 例1、在凸透镜成像的观察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 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则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 A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 3 后 等
澳门夜场招聘 心甴夻
例7、用放大镜观察小蚂蚁的形体时,蚂蚁到放大镜的距离 小于 放大镜的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应______ 虚 于”),透过放大镜看到的蚂蚁是正立、放大的 ___像。 例8、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焦距为5cm,则物体通 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 倒立 、放大 的 实 像。
例3、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
6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A 可能是 ( ㎝ 例4、某同学用焦距为10㎝的凸透镜去观察书上的文字,所成的像如 C 图1所示,则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A、25㎝ B、15㎜ C 、 6㎝ ) D、12㎝ ) A 、20cm B、30cm C 、60cm D、80
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 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 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 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
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 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 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远处 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
例1、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右图中表示某二人看物
近视 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甲 ______眼,需 远视 凹透 凸透 配戴 ____ 镜矫正,乙 ______眼,需配戴 ____镜矫正。
例2、立竿见影、小孔成像、日食、月食是光的 直线传播 , 倒影、平面镜成像是光的 反射 ,水中的筷子变弯、池 。
水变浅、放大镜成像、海市蜃楼是光的 折射
课时作业: 1、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2、画出下列各图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3、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焦距为5cm,则物体通过凸透镜所 成的像为 、 的 像。
4、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右图中表示某二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 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甲______眼,需配戴____ 镜矫正,乙______眼, 需配戴____镜矫正。
3、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在2倍焦距与焦距之间时,
4、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 于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成正立、放大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这是幻灯机的原理。 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条
的虚像,这是放大镜的原
理,凸透镜成放大虚像的 条件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
离小于焦距,即u<f。
件是:物体到凸透镜的
距离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 间,即f<u<2f。
例9、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离凸透镜10cm的纸上得到
一个很小的亮点,那么当一物体位于此凸透镜前2.5m 处, 则从另一侧光屏能得到 倒立 、 缩小 的 实 像。
例10、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呈圆孤形,
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 因为圆 孤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 虚 柱放大后的 像。 凸透镜 ,使我们能看到水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