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朱子治家格言

合集下载

朱子治家格言语录80句

朱子治家格言语录80句

朱子治家格言语录80句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3.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4. 德行天下,贤良国家。

5. 论道不倦,治事无疆。

6.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7.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8. 以智者虑,以仁者行。

9.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1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2. 执言于衡,是非之心。

13. 绳绳以治,穷则变。

1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7.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8.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9. 安不忘危,存己忘人。

20. 治国有道,齐家有官。

21. 习礼以有教,有教以朝德。

22. 忍耐为功,学而后知不足。

23. 彼既取之,亦无所取。

24. 知易行难,易事难成。

25. 用心专一,行事有素。

26. 勤学苦思,日有所长。

27. 随遇而安,守正而行。

28. 无谓而辞,无好而舍。

29. 四海之内皆兄弟,爱人如己。

30. 对内宽严有度,对外宽容有度。

31. 才气腾跃,笃志力行。

32. 继往开来,执迷不回。

33. 正己修身,改过自新。

34. 学贵勤奋,为贵有为。

35. 化百善而为圣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36. 少谈多干,实干多谈。

37. 寡欲知足,方能持久。

38. 先正己而后正人,克己复礼亦预防。

39. 曲学阿世,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40.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1. 知识就是力量,实践就是明证。

42. 领导者,善用人才才能出众。

43. 不负时代,不辜负自己。

44. 自勉自励,日新月异。

45. 一日一钱,积少成多。

46. 将心比心,体谅他人。

47. 雷厉风行,成事不拖延。

48.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9. 自由不等于放任,遵守规则才能发展。

50. 讲信修睦,和谐共处。

51. 力行仁爱,落实公平。

52. 恭敬谨慎,言行一致。

53. 不耻下问,虚心学习。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及解释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及解释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及解释
(最新版)
目录
1.朱子治家格言的背景和作者
2.朱子治家格言全文
3.朱子治家格言的解释
4.朱子治家格言的现代意义
正文
朱子治家格言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家训,作者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

他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教育理念,为后人留下了这宝贵的精神财富。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朱子治家格言全文及解释。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如下: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解释】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意味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起打扫卫生,保持家庭环境整洁。

2.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强调要早睡早起,睡前要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确保家庭安全。

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教育人们要
珍惜食物和衣物,知道它们的来之不易,时刻保持节俭之心。

4.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意味着要在事情发生之前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出现问题再去解决。

5.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强调个人生活要节俭,对待客人要热情,但不要让客人久留,影响家庭安宁。

朱子治家格言的现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我们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家庭卫生;二是要珍惜食物和衣物,培养节俭的美德;三是做事要有预见性,提前做好准备;四是生活中要节俭待客,保持家庭和谐。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 朱子治家格言解释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 朱子治家格言解释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朱子治家格言解释《朱子治家格言》又称《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为清代学者朱柏庐所着,是我国古代的家教名篇。

全文仅五百多字,却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其中主张的勤俭持家、不贪便宜、公平厚道、诚实待人、与人为善、力戒色1欲和浮华,反对见利忘义、谄媚宝贵等观点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朱子治家格言》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子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与宋朝朱熹的《朱子家训》是不同的,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朱子治家格言》的作者是朱用纯(1617-1688),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

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

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

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

康熙曾多次征召,然均为先生所拒绝。

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和《愧纳集》。

《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

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朱子治家格言》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
2020-xx-xx
朱子治家格言
目录
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又称《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为清代朱柏庐编撰,是我国古代一 部著名的家教文献。全文约一千五百字,五十九句话,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是集儒家做 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是待人接物、操行立身之典范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做个踏实人 黎明时分就起床,打水从厅堂门前经过,心思虑度 如果整天起得早,可以看到邻居家里的人拿着簸箕端着扫帚清扫街巷庭院 有这样勤快的人家,主人家的富贵气象就初露端倪了 如果起得晚,只看到隔邻人家晒簸谷物,飘散糠屑,那穷困寥落的景象立时显现出来了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
因为某件事情而与别人发生争执时,怎么能肯定对方一定有错而自己一定没错呢?在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 突。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某些事情与别人发生争执甚至互相指责对方。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认为自己一定正确而别人一定错误就 会导致矛盾激化甚至升级为更大的冲突。因此我们在遇到矛盾时要冷静下来先反省自己有没有错的地方并且主动地去道歉和沟通这 样才能化解矛盾和冲突达到和谐相处的目的
居家之道:不宝厚葬,而贵不私;不重服殓,而厚祭祀;不妄求非分,而薄身外;不尚多积聚财货金银;不嫌于施惠追思子孙自食 其力不为苟得而常得安乐也!
朱子治家格言
居家过日子的道理在于不把积蓄钱财看作是宝物而把不私心贪念看作是贵重的东西;不把 厚葬当作重要的事情而把重视祭祀祖先看作是厚重的礼仪;不追求非分的欲望而把财物看 得很淡;不积聚很多财富而注重施舍和恩惠,追思子孙自食其力,不苟且得利而常得安乐
朱子治家格言
比如一个学生如果平时能够认真听课、及时复习,考试的时候就不会感到困难 相反如果平时不努力,等到考试来临的时候才开始担心自己的成绩 因此要想做成事情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谋划在先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如果用的器具讲究实用而干净整洁,即使是瓦做的也可以胜过金玉做的;饮食节约而讲究 精美,即使是普通的蔬菜也胜过珍贵的佳肴。节俭是一种美德。虽然拥有财富可以让人生 活得更加舒适和自由,但是过分地追求物质享受只会让人变得浮华和虚荣。因此我们应该 注重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不要被物质所迷惑,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只有心态平和 才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勿谄富 勿骄贫

勿谄富 勿骄贫

勿谄富勿骄贫钟茂森博士:勿谄富勿骄贫“勿谄富,勿骄贫。

”这一条也是在“泛爱众”里面,我们知道要把那些阻碍我们爱心的这些习气毛病把它去掉。

人往往有一种高慢之心,看到富贵,他就生起阿谀奉承,巴结的心,看见贫贱,他往往生骄慢,这两种都是不好的,都是烦恼。

《朱子治家格言》上讲,“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看见富贵的人满脸笑容,跟他们非常客气,阿谀奉承,一种巴结谄媚的态度,叫君子看到觉得这是很可耻。

所以要知道知耻,“知耻近乎勇”,懂得知耻的人,他就自然不会造这些可耻的事情。

对富贵也好,对贫贱也好,对一切人,我们都要用恭敬,不可以说对富贵的人特别的恭敬,甚至巴结,对贫贱的人理都不理,那都是谄富。

骄贫就是看到贫穷他理都不理,有时还故作骄态,那谁贫贱?自己是贫贱,自己成了一个贱人。

真正有涵养、有道德品行的人,绝对不会做这个事情,他绝对守住自己的本分。

因为他能够守住自己的本分,他见到富贵就不会巴结,见到贫贱他也不会起骄慢之心。

所以安分守己这个心,它就是合乎道。

你看《中庸》,四书里的《中庸》都讲,“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他自己什么样的地位他就做什么样的事情,安分守己,决定不会攀缘。

所以“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自己是个富贵的人,他就做富贵人的那种本分的事情,如果是贫贱的人,他就做贫贱中本分的事情。

富贵的人能够好礼,讲究礼貌、恭敬,懂得判断是非善恶,能够择善而行,这种人就是圣贤君子。

在贫贱的人他也懂得好学,而不以贫贱为耻,安分守己,能够在自己的位子上进德修业,这都是可以成圣成贤。

所以圣贤不分贫富贵贱,就在你自己的地位,就在你的本分上面,你就可以成就完美的品德。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80句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80句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80句1. 人有志不立,无志则废。

2. 事不二,则能一;心不散,则能成。

3. 家有顺,事有序,国有正,天下宁。

4. 囊萤照书,不如蜡炬;已有求财,不如人德。

5. 学贵由心,名贵由义,福贵由善。

6. 人谋事者,先陈其意;事成后,自谢尔罪。

7. 浅浅则不得,深深则不失。

8. 居家宜小心,贤达功更震。

9. 谦瞻庄肃,即能容身;气可抑扬,即能惠事。

10. 知己优友,乃人生之富贵。

11. 家道不康则难治天下。

12. 饮食之节,曰不泄气;言行之节,曰不失体。

13. 以礼处人,乃为人之本分。

14. 从弟之道,莫如养诚;病难之事,莫如用心。

15. 为人不苟,则事无不成;为人有心,则利终无悔。

16. 居家宜和,事人宜忍;治心宜守,兵法宜谨。

17. 人有美德,外情自逆。

18. 良心不可废弃,良训不可忘却。

19. 心境平和,则众人愿随;行事果断,则万事亨通。

20. 谦恭和顺,则言必有据;决断干脆,则事必有成。

21. 言之不信,则事不立;事之不诚,则功不彰。

22. 事之小者细心可处,事之大者磊落可为。

23. 人有恶德,如盗如贼。

24. 举止有礼,人人欣悦。

25. 大节不可丧,小礼不可离。

26. 行止顺道,百事亨通。

27. 虚怀若愚,乃真智也。

28. 敦品退伪,正心明志。

29. 无外诈内,所行自一。

30. 孝亲有礼,尊长有度。

31. 交友以诚,尔所求皆遂。

32. 积居以福,光宅自来。

33. 圣人不为才,为德设心。

34. 不进则退,事事所是。

35. 守分卑宜,忠心常在。

36. 好学强问,养气养仁。

37. 仁慈敬恭,天下敬仰。

38. 勤劳治国,得失顺手。

39. 沉默厚道,事事顺利。

40. 慎独慎戒,事事无悔。

41. 忍耐守信,识机卸任。

42. 家道兴国,风俗好正。

43. 忠言劝谏,朝野一治。

44. 客礼待人,友爱无疆。

45. 勤劳力行,家道兴隆。

46. 厚望从宽,守之以宽。

47. 眼观颜色,胸怀大志。

48. 勇与智相配,成大事之利器。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详细解析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详细解析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详细解析朱子治家格言全文详细解析《朱子家训》又名《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朱子治家格言全文详细解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详细解析1【《朱子治家格言》介绍】《朱子治家格言》又称《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为清代学者朱柏庐所着,是我国古代的家教名篇。

全文仅五百多字,却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其中主张的勤俭持家、不贪便宜、公平厚道、诚实待人、与人为善、力戒色欲和浮华,反对见利忘义、谄媚宝贵等观点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朱子治家格言》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子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与宋朝朱熹的《朱子家训》是不同的,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朱子治家格言》的作者是朱用纯(1617-1688),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

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

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

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

康熙曾多次征召,然均为先生所拒绝。

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和《愧纳集》。

《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

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
9指导思想编辑
《朱子家训》从治家的角度谈了安全、卫生、勤俭、有备、饮食、房田、婚姻、美色、祭祖、读书、教育、财酒、戒性、体恤、谦和、无争、交友、自省、向善、纳税、为官、顺应、安分、积德等诸方面的问题,核心就是要让人成为一个正大光明、知书明理、生活严谨、宽容善良、理想崇高的人,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贯追求。大家如果真正依此践行,不仅能成为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更能构建美满家庭,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朱子家训》之所以三百年间在中国有这么大的影响,除了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修身齐家的理想与追求,更重要的是它用了一种既通俗易懂又讲究语言骈偶的形式。通俗易懂则容易被广大民众接受,语言骈偶则朗朗上口,容易记忆。骈指两马相并,骈文就是用作对联的方式写的文章,每句都两两相对,讲究平仄对仗,铿锵有韵,是最能展现汉语独特魅力的一种文体,在魏晋南北朝时最为兴盛,后世也不乏佳作。《朱子家训》就是以骈文形式写成,每句都对仗。 家训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蒙书,一般多悬于厅堂屋室,以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弟起警戒的作用。但《朱子家训》影响巨大,脍炙人口,几乎家喻户晓,自然也就成了旧时人人必读的蒙书之一。今将《朱子家训》放在《蒙书讲义》之首,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启蒙教育,对小孩子的教育必须从家中的点点滴滴小事教起。比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我从小就见我外公是这样做的,他也是这样教我的。外公每天总是早早起床,将屋里连同门前的小院子扫得干干净净,边扫地边教我这“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道理。渐渐的我也这样做起来,以后外公搬了家,我住进那老院子的时候,也是早起将屋里院外扫得干干净净,直到老院子被拆迁。一个人的品行人格往往就是从这些点滴生活小事中培养起来的,这就是《朱子家训》的影响,家庭教育的作用。所以《朱子家训》尤需家长和子弟一起读。做家长的读了,知道怎样管理家庭、怎样教育子女、怎样在家庭生活小事中去教育;儿童读了,知道怎样做人、怎样在具体生活中要求自己,将来也更知道怎样管理自己的生活与家庭。大家细细去体会,就会感受到《朱子家训》的独特魅力和永恒价值。《朱子家训》音像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2、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3、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5、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6、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7、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8、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9、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10、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装。

11、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12、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13、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14、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15、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16、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17、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18、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19、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20、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21、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22、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23、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