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案
儿童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案

儿童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
而儿童作为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健康问题更是备受重视。
儿童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案是针对儿童的特点和需求,结合中医药的理论和方法来制定的一套养生方案,目的是帮助儿童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健康的发展。
一、起居调理儿童的作息规律和充足的睡眠对于身体的发育和免疫功能的提升非常重要。
因此,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孩子的起居时间,保证他们每天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此外,应避免儿童过度疲劳,尽量减少看电视、玩游戏等与屏幕过度接触的时间。
二、饮食调养中医药认为“药食同源”,所以饮食调理在儿童中医养生方案中非常重要。
首先,要注意儿童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合理搭配主食、蔬菜、水果、蛋类、鱼类等营养食材,确保各类营养物质的摄入。
其次,要注意避免儿童暴饮暴食和偏食习惯,适量食用,尽量不吃零食和高糖、高脂肪食物。
再次,要注意饮食的卫生,保证食材的新鲜和清洁,避免食物中毒或细菌感染。
三、情志调理儿童的情绪波动较大,一些负面情绪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因此,家长需要引导儿童正确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
可以通过陪伴、沟通、玩耍等方式来缓解他们的情绪压力。
此外,适度的锻炼和运动也是调节情绪的有效途径。
四、环境调养儿童身体的健康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家长要注意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另外,避免让儿童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例如有害气味、甲醛等。
此外,儿童的居住环境应远离污染源,如工业区、高压电线和重度交通地区。
五、草药调理中医药对于养生保健有独到的方法和经验,草药调理是其中的一种。
中医认为,草药具有调整人体功能的作用,可以通过调理草药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和身体健康。
但是,使用草药调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并遵循剂量和使用方法的规定,切勿自行使用。
综上所述,儿童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案是一套综合性的养生方案,包括起居调理、饮食调养、情志调理、环境调养和草药调理等方面。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饮食养生:中医药认为饮食是维持健康的重要方面。
养生饮食要注重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的搭配,避免过度油腻、辛辣和煎炸食物的摄入。
中医推崇“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强调吃粗粮、杂粮、新鲜蔬果,适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保持饮食均衡。
2. 运动养生:中医认为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适度的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和调节情绪。
中医推崇适合个体体质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气功、散步等,避免过度运动或剧烈锻炼。
3. 穴位按摩:中医药养生中常使用按摩穴位来调理身体,促进气血运行。
比如按摩“涌泉穴”可
增强肾气,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头痛,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胃痛等。
4. 中草药保健:中医经常使用中草药来调理身体,改善各种身体不适。
例如,黄芪、党参可以提高免疫力,枸杞子可以明目,当归可以调经养血等。
5. 中医养生理论:养生理论是中医药保健的基础,包括阴阳平衡、五行调理等。
中医提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调节人体内外的平衡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总之,中医药养生保健注重个体差异的综合调理,强调平衡养生的原则,提倡以预防为主、调理为辅的养生观念。
在实践中,应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和具体需求,结合不同的方法和理论进行养生保健。
中医药传统保健养生活动方案

中医药传统保健养生活动方案中医药传统保健养生活动方案是一种全面的健康管理方法,旨在通过中医理论和方法,促进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中医药传统保健养生活动方案:1.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因此饮食调理是保健养生的重要手段。
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坚果、谷物等,避免过度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
此外,中医还提倡“食疗”,即利用食物的药用价值进行调理,如红枣、枸杞、黄芪等中药材可以用来煮粥或泡茶。
2.运动锻炼:中医认为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
运动时应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呼吸和运动的配合,以舒适为宜。
3.情志调养:中医认为情志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情志调养是保健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议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情绪,可以通过音乐、绘画、书法等方式来调节情绪。
4.起居调适:中医认为起居习惯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起居调适是保健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
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注意保暖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5.中药调理:中医认为中药具有调理身体、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在保健养生中,中药调理可以针对个人的体质和需求进行调理,如针对气虚、血虚、阴虚等体质类型进行调理。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药调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之,中医药传统保健养生活动方案是一种全面的健康管理方法,需要从饮食、运动、情志、起居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调理。
在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时,应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求进行定制化的安排。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保健养生时,应遵循中医理论和方法,避免盲目跟风或滥用药物。
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工作的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目标设定1.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2.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推广中医药养生理念。
3.降低人民群众患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4.积极推广中医药的养生保健知识,提供科学、有效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三、工作计划1.加强宣传教育(1)开展中医药养生知识讲座和培训活动,面向不同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中医药养生的认知程度。
(2)组织撰写与出版健康手册、宣传册,广泛传播中医药健康知识。
(3)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造中医药养生保健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序,方便群众随时获取中医药健康信息。
2.完善养生保健服务体系(1)建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站点,为群众提供养生保健服务、中药调理等服务。
(2)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开展中医健康体检,为人民群众提供个体化的养生保健建议。
(3)推动中医医院与西医医院的对接,互相借鉴经验,共同推进综合医疗保健服务。
3.加强中医药的科研与创新(1)建立和完善中医药养生保健相关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加强科研力量,深入研究中医药养生保健的理论与实践。
(2)鼓励中医药院校和科研机构与其他领域的学科进行交叉研究,促进中医药的创新与发展。
(3)制定中医药养生保健新产品的研发计划,加快推广应用。
4.加强监管与管理(1)建立健全中医药养生保健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确保中医药养生保健的质量和安全。
(2)加强对中医药养生保健机构和人员的考核与监管,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3)建立中医药养生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科学管理。
四、工作实施1.明确责任分工,组织相关部门、机构和专家参与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工作。
2.设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全面指导和协调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工作。
五脏调和中医药养身秘籍

五脏调和中医药养身秘籍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其中,五脏调和是中医药养生的重要理念之一。
本文将介绍五脏调和的概念、方法和相关的中医药养生秘籍。
一、五脏调和的概念五脏调和是中医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通过调整五脏功能的平衡,达到身体的健康和谐。
中医认为,五脏分别为心、肝、脾、肺、肾,每个脏器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生理作用。
当五脏功能失调时,就会出现各种身体不适和疾病。
因此,调和五脏功能对于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五脏调和的方法中医药养生中,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调和五脏功能,以下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1. 饮食调理饮食调理是中医药养生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根据五行学说,食物的味道与五脏相应,可通过不同味道的食物来调和相应的五脏。
如苦味食物有助于调和心脏功能,酸味食物有助于调和肝脏功能,甘味食物有助于调和脾脏功能,辛味食物有助于调和肺脏功能,咸味食物有助于调和肾脏功能。
因此,合理搭配不同味道的食物,可以实现五脏的平衡调和。
2. 中药调理中药是中医药养生中常用的调理工具之一。
根据五脏的功能特点,中医药可以选择相应的药物来调理五脏的功能。
例如,可选择具有安神补心作用的中药来调和心脏功能,选择具有清肝明目作用的中药来调和肝脏功能,选择具有健脾益胃作用的中药来调和脾脏功能,选择具有润肺止咳作用的中药来调和肺脏功能,选择具有补肾壮阳作用的中药来调和肾脏功能。
3. 气功调理气功是中医药养生中常用的调理方法之一。
通过练习气功,可以调整人体内部的气血流动,达到五脏调和的效果。
有些气功练习注重调和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太极拳》中的五行运动、《八段锦》中的五脏调理等,都可以很好地帮助调和五脏功能。
4. 情志调理情志是中医药养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中医认为,情志与五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情绪会对五脏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过度的悲伤会伤及肺脏,过度的愤怒会伤及肝脏,过度的忧思会伤及脾脏,过度的喜悦会伤及心脏,过度的恐惧会伤及肾脏。
重点人群中医药保健方案

重点人群中医药保健方案针对重点人群的中医药保健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保健计划,旨在帮助这些人保持身体健康并预防潜在的健康问题。
以下是一个适用于重点人群的中医药保健方案。
第一部分:饮食保健1.增加膳食纤维:饮食中应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如谷类、蔬菜和水果。
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其他消化问题。
2.平衡饮食:合理搭配各种食物,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
3.避免暴饮暴食:尽量避免食用高热量、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以预防肥胖、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4.定时进食:养成定时进食的习惯,并避免过度进食和夜宵,以保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第二部分:运动保健1.适度运动: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和改善体质。
2.避免剧烈运动:对于年龄较大或身体较弱的人群,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引发意外伤害。
3.保持适度的运动量:根据自身情况适度地增加运动量,避免久坐不动或长时间过度运动。
第三部分:养生保健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与修复。
2.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来放松身心。
3.中医药调理:适当地使用中医药调理身体,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材或中成药,例如人参、黄芪等进行调养,提高免疫力,调理气血,防治疾病。
4.经络保健:通过按摩、针灸、拔罐等手段刺激经络,促进气血通畅,加强身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5.定期体检: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及时发现体内的潜在问题,并进行及早治疗。
第四部分:环境保健1.室内空气净化: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避免长期暴露在有害气体和灰尘中。
2.避免劣质食品和化学物质:尽量选择天然食材,避免食用过多的加工食品,减少暴露在化学物质中的可能性。
中医药养生保健 措施

中医药养生保健措施引言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和养生。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宝贵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理论。
中医药养生保健措施是一种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草药、食疗、气功、按摩等方法,通过调理身体和心理,达到养生保健、延缓衰老、预防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措施,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
一、食疗食疗是中医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面,它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和食材选择,来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疗措施:1. 温补温补食疗是冬天养生的重要方法。
我们可以选择温热性的食物,如姜、葱、羊肉等,来帮助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同时注意不要过食辛辣和油腻的食物,以免损伤身体。
2. 凉补夏天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季节,因此可适当选择凉补食物,如绿豆、西瓜、冬瓜等,来清热解暑,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3. 补血中医认为血液和气血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因此,补血是一项重要的保健措施。
常见的补血食物有红枣、黑米、石斛等。
4. 调理脾胃中医强调脾胃的健康对整个身体的运转至关重要。
良好的脾胃功能可以帮助消化吸收,增强体质。
姜汤、山药、山楂等食物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
二、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中医药养生保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以中草药为基础,通过煎煮、泡制等方式进行中药调理,以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
1. 饮片泡水最常见的中药调理方法之一是将中药饮片用开水泡水。
不同的中药对应不同的功效,泡制后的汤水可以帮助调理身体,改善一些常见的健康问题。
2. 中药煎煮煎煮是将中药与水一起煮沸,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煎煮时间。
煎煮后的中药汤液可以直接饮用或外用,具有调理身体和促进健康的效果。
三、气功调理气功是中国古老的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
通过练习气功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
1. 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优秀的气功形式,它以柔和、缓慢的动作为特点,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达到调理身体、舒缓精神、提高灵敏度的效果。
中药养生中医养生保健的五大经典方剂

中药养生中医养生保健的五大经典方剂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中医养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经过千百年积累,中医养生保健形成了许多经典的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养生领域。
本文将介绍其中的五大经典方剂,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药养生和中医养生保健。
一、四神汤四神汤是由黄芪、白术、茯苓和人参四味药物组成的养生方剂。
四神汤能够补充人体气血不足,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
对于乏力、容易疲劳、消化不良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服用方法是将四味药物一同加水煎煮,温热饮用。
二、桂枝汤桂枝汤是由桂枝、白芍、甘草和生姜四味药物组成的养生方剂。
桂枝汤能够舒缓人体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体内湿气和血液瘀滞问题。
特别适合肢体冰冷、经期不调等症状的人群。
服用方法是将四味药物煎煮,取汤温热饮用。
三、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由当归、白芍、干姜和细辛四味药物组成,是一种温中散寒的养生方剂。
该方剂能够活血化瘀,温暖体内,改善寒凉症状,特别有效于女性经期不调、痛经等问题。
服用方法是将四味药物煎煮,取汤温热饮用。
四、加味八珍汤加味八珍汤是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白术、茯苓、枸杞和人参八味药物组成的养生方剂。
该方剂能够补血养气,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适用于气血不足、面色苍白、容易疲劳的人群。
服用方法是将八味药物一同加水煎煮,温热饮用。
五、十全大补汤十全大补汤由黄耆、党参、白芍、川芎、当归、熟地、枸杞、茯苓、山药和牛膝十味药物组成,是一种全面滋补的养生方剂。
该方剂能够调理气血,强身健体,改善体质疲劳等问题。
适用于气血不足、体质虚弱的人群。
服用方法是将十味药物一同加水煎煮,温热饮用。
总结:中药养生中医养生保健的五大经典方剂,分别是四神汤、桂枝汤、当归四逆汤、加味八珍汤和十全大补汤。
这些方剂通过补充人体不足的气血、调理体质,以及改善各种症状,保持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
在使用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症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剂,并按照正确的服用方法进行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养生保健方案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08-11-03 视点我国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源远流长,养生保健手段多种多样,在老百姓的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崇高地位。
如今,各大小医院和诊所常可见到中医药膳师、针灸师、推拿师在执业,也常可见到针灸推拿科、康复科、社区养生保健室等专业科室。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正呼唤着具有良好的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业人员出现,其关键任务是为老百姓设计个体化的、系统的、古老而现代的集中医预防、养生、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养生保健方案。
健康长寿需要个体化、系统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案由于中医药的养生保健手段主要是实践着生命与自然融于一体的生命观、健康与长寿寓于和谐的方法论、生理和心理综合养护的辩证法,而且传统中医理论主张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互涵和协调平衡的养生康复理念,这是非常符合现代人们越来越顺应自然、追求自然的,因此,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已经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
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的原则是整体辨证,这是基于中医的体质学说。
王琦教授认为,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
这种特质反映在生命过程中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方面,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方面,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等方面。
王琦教授经过调查研究后,认为我国居民的主要9类体质是:平和、气虚、湿热、阴虚、气郁、阳虚、痰湿、血瘀、特禀体质。
因为个体的体质不同,所处的自然、社会、家庭环境不同,各自的知识和经验背景、个性和兴趣爱好等不同,所以,职业中医养生保健师设计的方案应该是个体化的、系统的,符合整体、辨证、社区化和家庭化等原则。
中医养生保健师的知识结构和培养方法作为一个专业的中医养生保健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系统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具有一定临床经验,对社区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较为熟悉的医师。
其中,尤其是中医的体质理论和运用,如果不掌握和熟悉儿童、中老年、妇女等人群的体质特征,那么就无法为他们设计出个体化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其次,就是中医养生保健师必须掌握中医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的相关专业方法和手段,这是其核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由于中医在食疗、情志疏导、针灸推拿、动静结合、传统保健术等方面的养生保健文化博大精深,这就需要中医养生保健师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虔诚的职业精神和体恤民众的博大胸怀。
再次,就是作为一个现代的职业中医养生保健师,应该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对现代的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知识和技能都要有所涉猎,在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营养知识、心理学知识、理疗康复知识,那么所设计的方案将会更为全面和实用。
中医养生保健师的培养,应该主要从从事过临床工作的中医师或中西医结合医师中选取人员,这样可以保证其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前提基础,职业素养主要靠专业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
随着社会需求的扩大,人们对中医养生保健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高等医学院校设置该专业、建立中医养生保健师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建立该专业的技术职称评定制度等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都应该相应出台。
中医养生保健方案的设计要设计出个体化、系统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案,前提基础就是对该居民进行规范的中医体质和健康状况的调查,因此,这个调查表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对目前的中医体质分类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提取分类的主要因素,条理化后再设计中医体质调查表。
健康状况调查表的设计可以根据医院的中西医结合大病历的项目进行调整。
某些涉及居民隐私,但又与方案设计有关的项目,应该允许居民不填。
舌脉等医学专业性很强的项目应该由医师观察后填写。
整个调查表的设计要通俗易懂,不可太复杂太啰嗦,要做到方便、简洁、实用。
通过对调查表的填写,中医养生保健师要能掌握该居民的体质类型,主要疾患,主要的自然、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等。
中医养生保健方案的设计,涉及到许多方面,如环境、起居、服饰,食养食疗,性生活保健,娱乐疗法,沐浴疗法,心理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中药疗法,传统保荐术,中医运动疗法,康复护理,戒烟酒、偏嗜、过劳和情志刺激等,还要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设计的关键是要结合居民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到个体化,量力而行。
系统性体现在对居民的生活起居、饮食、运动、精神心理、工作等方面全面地细致地提出整套有机的建议和方案。
这些建议要分清楚是短期还是长期实行的。
如果是有疾患,应该对其相关的护理、康复措施制定长期计划。
职业中医养生保健师主要是制定整套方案,某些普通技术性的操作可以亲自执行,但某些高技术要求的专业性手段可以转由其他专科医师执行。
建立良好的长期的医患(民)关系,彼此信任,是中医养生保健方案执行的前提基础,因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实施中医预防、养生、保健和康复是最切实际的。
中医养生保健方案时间:2009-12-14 10:49:36 阅读:59 次责任编辑:乔俊弘如今,各大小医院和诊所常可见到中医药膳师、针灸师、推拿师在执业,也常可见到针灸推拿科、康复科、社区养生保健室等专业科室。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正呼唤着具有良好的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业人员出现,其关键任务是为老百姓设计个体化的、系统的、古老而现代的集中医预防、养生、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养生保健方案。
健康长寿需要个体化、系统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案由于中医药的养生保健手段主要是实践着生命与自然融于一体的生命观、健康与长寿寓于和谐的方法论、生理和心理综合养护的辩证法,而且传统中医理论主张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静互涵和协调平衡的养生康复理念,这是非常符合现代人们越来越顺应自然、追求自然的,因此,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已经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
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的原则是整体辨证,这是基于中医的体质学说。
王琦教授认为,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
这种特质反映在生命过程中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方面,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方面,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等方面。
王琦教授经过调查研究后,认为我国居民的主要9类体质是:平和、气虚、湿热、阴虚、气郁、阳虚、痰湿、血瘀、特禀体质。
因为个体的体质不同,所处的自然、社会、家庭环境不同,各自的知识和经验背景、个性和兴趣爱好等不同,所以,职业中医养生保健师设计的方案应该是个体化的、系统的,符合整体、辨证、社区化和家庭化等原则。
中医养生保健师的知识结构和培养方法作为一个专业的中医养生保健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系统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具有一定临床经验,对社区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较为熟悉的医师。
其中,尤其是中医的体质理论和运用,如果不掌握和熟悉儿童、中老年、妇女等人群的体质特征,那么就无法为他们设计出个体化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其次,就是中医养生保健师必须掌握中医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的相关专业方法和手段,这是其核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由于中医在食疗、情志疏导、针灸推拿、动静结合、传统保健术等方面的养生保健文化博大精深,这就需要中医养生保健师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虔诚的职业精神和体恤民众的博大胸怀。
再次,就是作为一个现代的职业中医养生保健师,应该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对现代的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知识和技能都要有所涉猎,在传统中医养生保健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营养知识、心理学知识、理疗康复知识,那么所设计的方案将会更为全面和实用。
中医养生保健师的培养,应该主要从从事过临床工作的中医师或中西医结合医师中选取人员,这样可以保证其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前提基础,职业素养主要靠专业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
随着社会需求的扩大,人们对中医养生保健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高等医学院校设置该专业、建立中医养生保健师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建立该专业的技术职称评定制度等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都应该相应出台。
中医养生保健方案的设计要设计出个体化、系统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案,前提基础就是对该居民进行规范的中医体质和健康状况的调查,因此,这个调查表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对目前的中医体质分类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提取分类的主要因素,条理化后再设计中医体质调查表。
健康状况调查表的设计可以根据医院的中西医结合大病历的项目进行调整。
某些涉及居民隐私,但又与方案设计有关的项目,应该允许居民不填。
舌脉等医学专业性很强的项目应该由医师观察后填写。
整个调查表的设计要通俗易懂,不可太复杂太??嗦,要做到方便、简洁、实用。
通过对调查表的填写,中医养生保健师要能掌握该居民的体质类型,主要疾患,主要的自然、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等。
中医养生保健方案的设计,涉及到许多方面,如环境、起居、服饰,食养食疗,性生活保健,娱乐疗法,沐浴疗法,心理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中药疗法,传统保荐术,中医运动疗法,康复护理,戒烟酒、偏嗜、过劳和情志刺激等,还要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设计的关键是要结合居民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到个体化,量力而行。
系统性体现在对居民的生活起居、饮食、运动、精神心理、工作等方面全面地细致地提出整套有机的建议和方案。
这些建议要分清楚是短期还是长期实行的。
如果是有疾患,应该对其相关的护理、康复措施制定长期计划。
职业中医养生保健师主要是制定整套方案,某些普通技术性的操作可以亲自执行,但某些高技术要求的专业性手段可以转由其他专科医师执行。
建立良好的长期的医患(民)关系,彼此信任,是中医养生保健方案执行的前提基础,因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实施中医预防、养生、保健和康复是最切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