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性分析

合集下载

我院13000张门诊处方点评与用药合理性分析

我院13000张门诊处方点评与用药合理性分析
2.0 , 7 2 % 注射 剂 使 用 率 由 2 . 0 降 至 1. 0 , 30 % 6 1 % 不合 理 用 药 比 例 由 1 .0 降 至 6 3 % 。 论 采 取 多种 处方 点评 干预 措 施 后 , 理 07% .0 结 合 用 药整 体 水 平 得 到提 高 。 关 键 词 : 方 点评 ; 药分 析 ; 理 用 药 处 用 合
A s a t Ob et e T o d c te p ec p o o m n a d te du s a a s f o r h si l o ta e t d p r n o p o t b t c : jci o c n u t h r r t n c m e t n h rg ue n l i o n opt u t n e at t t r e r v s ii ys a p i me mo
De r m e o pa t nt f Ou o pia r H s tl
ln u zi a e Y an h,M Ya i a n
r itA l t o i lK n ig Mei lC lg, u mn ,Yn a ,C ia 6 0 3 ) r f i e H s t , u mn dc ol e K n ig un n hn 5 0 2 Fs f ad i pa a e
rt o n c o s rt a e u e o 3 0 % t 6 1 % . h n es nbe u e rt a eu e f m 0 7 % t 6 3 % . ae f i e t n a w s rd c d f m 2 . 0 j i e r o . 0 T e u r o a l s a o w s d cd r 1 . 0 1 a i r o o .0

我院门诊处方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的评价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的评价分析

[2]陈莲珍,王淑洁.王青,等.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现场调查研究 [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2,2(6):352.354, [3]赵语,魏莹,刘贵娟.门诊处方的评价方法[J].中国药业,
2009。18(3):41.42.
[4]王延虹,冯国旗.我院门诊处方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9,4
(5):211.212.
求同类错误在同一医师身上以后处方时不会再出 现;每月对百张处方合理用药评价的结果显示,抗 菌药物使用率为21%,低于我国卫生部的规定及 WHO的标准,注射药物使用率15%,符合wHO规 定的范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菌药物院内使用 率是30%,我国卫生部规定的50%;世界卫生组织 确定平均处方注射剂使用率是13.4%一24.1%)。 药品通用名使用率达100%是我院根据《处方管理 办法》的相关规定,从2007年5月1日起,逐步对 药物品种进行规范控制,规定同一通用名称药品注 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并在HIs系统 中进行强行控制,使所有开有非通用名的处方无法 录入电脑。 总体来看,我院对随机抽取的6 000张处方统 计结果表明,各数据值都比较稳定,表明我院用药 习惯没有突然的变化;其他项目的评价结果也基本 体现了我院处方基本规范、用药基本合理。
・45・
诊成人处方每月500张,共计6 000张;每月对随机 抽取的处方进行评价与分析,评价后取平均值。 1.2处方评价标准 根据2007年5月1日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 及我院关于合理用药的相关规定,不合格处方问题 包括:①处方的格式及书写不规范,包括前记、正文 和后记:如自然项下有缺项、不正确、简写或涂改不 清的,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书 写不清的,科别、I临床诊断、开具日期、诊断、品名、 剂型、剂量、规格、单位、用法用量及医师、调剂人员 签名书写不清的。②处方用药不合理:用药与临床 诊断不符、有配伍禁忌、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品、药 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及再次签名、用法、用量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成为了医疗卫生领域的热点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在门诊就诊,而门诊处方的合理用药问题成为了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关注的焦点。

一、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现状在我国,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医生用药行为的控制不足,一些医生在开具处方时依赖于经验和传统观念,忽视了药物的风险和潜在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用药不合理。

其次是患者对药物的认识不足,缺乏对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疗效预期的认识,容易出现药物滥用和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再次是药品流通环节缺乏有效监管,存在着假冒伪劣药品、次标准药品和不良药品流入市场的情况,给患者用药安全带来了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在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改进举措。

一方面,加强了医生药物处方的管理,实施了处方点评制度,医院设置了药物管理评审委员会,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重点治疗药物进行了统一规划和管理,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推行抗菌药物点评系统。

积极开展了合理用药宣传和教育工作,普及患者用药知识,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用药管理,规范慢性病患者的配药和用药行为。

加强了药品监管,建立了完善的药品流通追溯制度,加强了对药品的质量和安全监管,净化了药品市场,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安全。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是医疗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

通过不断加强点评与合理用药的工作,提升医务人员的用药管理能力,普及患者用药知识,加强药品监管,共同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我院门诊抗生素处方点评分析及安全用药合理化建议

我院门诊抗生素处方点评分析及安全用药合理化建议

我院门诊抗生素处方点评分析及安全用药合理化建议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并探讨改进对策。

方法采用分层等比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门诊抗生素处方2000例,根据《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对抗生素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并分类统计。

结果 2000例抗生素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515例,主要包括无指征用药、重复用药、临床诊断书写不全、联合用药不当、用法用量不当、适应症不符合。

结论通过对我院门诊515例抗生素不合理处方点评分析及改进对策探讨,可强化门诊医师合理应用抗生素理念,为抗生素药物合理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抗生素;不合理处方;改进对策抗生素广泛应用于预防、治疗感染性疾病,随着医疗技术水平提高,抗菌药物种类逐渐增加,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也随之增多。

据统计,全世界约50%抗生素存在滥用现象,中国抗生素滥用比例达80%,不但延误患者病情、增加不良反应,还加重患者经济负担[1-3]。

处方点评是近年来在中国医院管理系统中发展起来的用药监管模式,是医生处方用药过程中对临床处方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反映医疗机构处方工作的整体和细分情况,为医疗机构管理层进行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以达到合理用药,用药监测、管理的目的。

处方点评能够提高医院处方的质量,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促进药师提高专业技能,协助医生提高临床用药水平[4-6]。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患者医药费用,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笔者根据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对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门诊抗生素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从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装订整理的处方中,每月抽取备用点评处方张数不少于350张,再从中随机抽取150张处方进行点评。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门诊中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随之而来的是处方滥开和用药不当的问题。

因此,门诊处方点评和合理用药的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

门诊处方点评的目的是对医生开出的处方进行审核,发现和纠正处方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滥用,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和效果不佳的情况。

因此,在门诊处方点评方面的改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完善的审核体系医院应该建立门诊处方审核工作体系,并根据各门诊科室的特点确定审核标准和审核流程,制定严格的审核程序和操作规范。

同时,应配备专业的药学人员,对处方的开立和审核进行全面的监管和指导。

2、加强医生的教育培训门诊医生是处方写作的第一责任人,因此需要提高医生对药物使用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对常见病和多发病药物治疗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医生开药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增强患者意识患者应意识到自己对于用药安全的责任,并遵循医嘱规定,正确使用药物,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药师应提示患者注意用药方法和药品副作用。

加强患者安全用药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可以有效地减少用药不当的风险。

二、合理用药的改进门诊合理用药是指适宜药物的使用,包括药物的种类、剂量、使用时机、疗程、疗效与安全性等方面的合理选择。

门诊合理用药的改进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还可以提高药效的显著性,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合理用药的改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药品质量监管门诊合理用药的前提是药品的品质稳定可靠。

因此,药品质量监管应该得到重视,并建立统一的药品质量控制体系,对药品的生产、质量、储存、运输和销售进行全面监管,确保药品符合标准和规范。

2、建立药品使用观察系统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药品使用观察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可以根据患者使用病历形成的详细行为数据,建议医生更改治疗方案。

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健康域用药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于翠丽(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江苏徐州221011)【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我院门诊处方点评情况及用药合理性。

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1月~6月我院门诊药房的2472张处方,依据药品说明书、《2010年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对门诊处方的规范性、适宜性进行点评,统计不合理用药类型。

结果:2472张门诊处方中,合理处方2287张,处方合理率为92.52%(2287/2472),不合理处方185张,不合理率为7.48%(185/2472), 185张不合理处方共存在231个不合理原因,占比22.51%。

结论:我院2022年1月~6月的门诊处方不合理率较高,不合理类型以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为主,临床药师需进一步加强对门诊处方的审核及点评力度,以保证门诊部合理用药。

【关键词】门诊处方;处方点评;用药合理性门诊处方是门诊部医生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用药凭证,在医疗行为中,是承载医疗信息的主要载体[1]。

药师根据处方为患者调配药物,所以处方的用药合理性及规范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2]。

近年来各级医院逐渐建立规范化、系统化及持续性改进的门诊处方点评制度,不断加强处方点评工作,提高门诊处方的质量,从而保证门诊患者的用药安全性[3]。

近年来,我院门诊药房持续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减少,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本研究对2022年1月~6月我院门诊处方的点评情况及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旨在促进门诊部合理用药。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从医院的信息系统中随机抽取2022年1月~6月我院门诊药房的电子处方,其中1月抽取389张,2月抽取417张,3月抽取433张,4月抽取406张,5月抽取397张,6月抽取430张,共计2472张处方。

其中剔除体检中心处方、便民门诊处方及中医科门诊处方,处方包括门诊部所有科室,其数据具有代表性。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背景信息我所在的医院是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提供多个科室的门诊服务,其中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作为门诊医生,我们需要开具处方,以帮助患者治疗疾病。

在门诊结束后,我们需要对所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以确保处方合理、规范。

问题描述然而,在门诊处方点评的过程中,我院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如下:1. 处方用药不规范在点评处方时,我们发现一些医生的处方用药不规范。

考虑到个体差异等因素,每个患者的处方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医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选择适当的药物。

然而,一些处方中出现了不合理的药物搭配,或者是选择了不适合患者病情的药物。

这会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甚至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2. 处方开药数量过多除了药物选择不当外,一些处方还出现了开药数量过多的情况。

一方面,这会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另一方面,过量、过长地服用药物也可能导致身体问题,例如对肝肾等器官的损伤。

因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处方开药数量过多。

3. 处方关键信息缺失不少医生在处方中缺少一些关键信息,例如药品用法用量、药品品牌等。

这样会给药房人员带来诸多麻烦,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用药效果。

因此,在开具处方时,必须确保关键信息齐全且准确。

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医生可能缺乏足够的医学知识,无法选择合适的药品;另一方面,医生也可能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开药量多一些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

此外,医生还可能受到一些外部压力的影响,例如医保政策等,这些压力可能会影响医生开具处方的行为。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提高医学素养首先,我们需要提高医生的医学素养。

医院可以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加强医生的药学知识、药理学知识等方面的学习,让医生了解更多的药物信息,提高开药的水平。

2. 严格控制用药数量其次,我们需要严格控制用药数量。

通过医疗信息化系统等技术手段,可以监控医生开药的情况,并及时对处方进行点评,以避免过度用药的情况发生。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治疗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是医疗服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医生在门诊处方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用药的现象,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对于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进行分析。

一、门诊处方点评的现状当前,门诊处方点评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医生在门诊处方中存在过度开药、滥用抗生素等问题。

有的医生为了迎合患者的需求或者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会不顾患者的实际情况,盲目地开具药品。

一些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用药、药不到病不治等问题。

有的患者只注重药品的名称和价格,而忽略了药品的作用和适应症,导致用药不当,甚至是产生药物滥用的情况。

目前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监管力度不够,一些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

二、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方案为了提高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水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案。

完善门诊处方点评制度,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评价制度和激励惩罚机制,对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监管和点评,通过点评结果来考核医生的绩效,促使医生规范用药,提高处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加强患者用药指导,提高患者的用药自觉性和合理用药能力,通过对患者进行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和用药指导,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药品,提高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

加强门诊处方点评的监管力度,定期对处方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行点评,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促使医务人员加强用药规范,提高就医的质量和效果。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工作,我们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8-07-08T15:46:44.41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下第8期作者:丁伟江[导读] 医院开展门诊处方点评工作,可及时发现医师处方中的不合理现象,督促医师能够规范书写处方。

(江苏省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目的:通过门诊处方点评,提高门诊处方质量,促进医师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院1至12月门诊处方1200张,内容涵盖门诊各科室,对处方合理用药进行处方点评。

结果:在抽查的处方中,发现其中不规范处方数为35张,占2.92%,用药不适宜处方数为19张,占1.58%,超常处方数为17张,占1.42%。

结论:医院开展门诊处方点评工作,可及时发现医师处方中的不合理现象,督促医师能够规范书写处方,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发挥医院药师的积极作用。

关键字: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从我院2017年1至12月门诊处方中,每月随机抽取处方100张,共计1200张处方,内容涵盖全院门诊各科室[1]。

1.2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药品说明书及各治疗指南等资料,查阅所选门诊处方各项内容,包括每张处方的药品数量、诊断与药品适应症是否相符、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注射剂型使用比例等,将不合理处方结果以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等三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2],进行门诊处方的合理性评价分析。

2 结果
120张门诊处方中,有1129张为合理处方,占94.08%。

不合理处方71张,占5.92%,其中不规范处方35张(2.92%)、用药不适宜处方19张(1.58%)和超常处方17张(1.42%)。

不合理处方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无诊断或诊断不规范,处方修改处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无适应症用药或超常处方等,有关不合理处方类型及构成比见表1。

3讨论
3.1 不规范处方
主要体现在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难以辨认[3]。

医师签名、盖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留样不一致,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处方修改未签名,有的处方开具的药品品种超过五种,有的门诊处方药品用量超过7日量,慢性病、老年病需要延长处方用量而没有注明理由,现在医院已基本实行处方电子化,处方质量大为提高,但仍然有手写处方出现,容易出现不规范处方。

3.2 用药不适宜处方
3.2.1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4]:比如医师给患者开具甲硝唑片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用普通片剂作阴塞用,而不是选用与适应症相关的阴道栓剂或阴道泡腾片,因片剂有一定的硬度,崩解需要一定的条件,在阴道不能产生有效药物浓度。

3.2.2 适应症不适宜:比如医师处方诊断关节炎,开具抗菌药物头孢地尼胶囊,患儿处方诊断为病毒性感冒,开具头孢克肟颗粒,因抗菌药物对病毒不起作用。

3.2.3 联合用药不适宜:比如医师处方诊断高血压,处方开具珍菊降压片及氢氯噻嗪,因珍菊降压片中含有氢氯噻嗪成分,属于相同成分,不宜联合用药。

3.2.4: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5]:比如医师处方诊断水肿,开具甘露醇及地塞米松,甘露醇中加入地塞米松后,会引起甘露醇溶液结晶,影响药物疗效。

3.2.5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医师处方诊断急症高血压,开具硝苯地平舌下含服,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可使血压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但其降压幅度和速度难以控制,可能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可导致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液灌注压明显下降,血流量明显减少,诱发缺血事件。

3.3 超常处方:无适应症用药或超说明书用药,主要表现为诊断与用药不符,比如医师诊断高血压,处方开具格列吡嗪片,超说明书用药会给患者产生用药疑惑,另外有可能造成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症、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保障患者安全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赵秋萍,程慧玲.张家港市妇幼保健所1500张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5):686-688
[2] 曹向光.门诊处方点评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3):119-121
[3 ]布瓦吉尔?哈得西,胡西旦?玉素莆,绕咸古丽?热西提.门诊处方点评与典型处方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23):181-182
[4] 张美凤.我院2014年门诊处方点评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102-103
[5] 饶春浓.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8):174-1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