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_分子与细胞_修订版与原教材的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部分变化总结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部分变化总结

• 第六章 • 增加:细胞分化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非洲爪蟾的核移植实验。 • 脐带血干细胞” • 细胞自噬 • 年龄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 改变:着丝点改称为着丝粒。 • 有丝分裂仅指分裂期 • 无丝分裂的知识:改为小字,弱化了这一知识点。 细胞衰老:将“自由基学
说”和“端粒学说”升级为正文内容,显示了这一知识的重要性。 细胞死亡: 明确指出包括凋亡和坏死两种方式。
• 细胞全能性的定义:修改为“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 分化成其它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并明确指出“受精卵也是具有全能性的。 龙胆紫:改称为甲紫溶液。
•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改为“思维训练
• 删减:细胞癌变(调整到了必修二)
一.《遗传和进化》教材总体变化
1增加了部分内容:表观遗传、生物进化的证据 2.删除了原教材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 删减: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
• 第4章
• 增加: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 变化:协助扩散:也叫易化扩散。

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明确水有两种运输方式,更多是协助扩散 胞吞与胞
吐:改为正文,强调其意义。明确胞吞胞吐属于跨膜运输,需要膜蛋白的参
与。
• 删减:删除了流动镶嵌模型,移到到了第三章—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 第一章变化部分:血浆成分表 • 血浆缓冲物质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相对稳定的机制的实验材料有变化 • 第二节标题由“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改为“内环境的稳态” • 增加:缓冲对、尿毒症
• 第二章 • 增加了外周神经系统并附一图片 • 新增一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 脑神经,脊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副交感神经 • 神经胶质细胞 •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 递质受体复合物 神经递质的降解和回收 • 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 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版教材的对比分析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新旧版教材的对比分析
分阐述了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 • 2、.蓝藻:更名为蓝细菌 • 第二章: • 增加:1. 增加水是细胞内良好溶剂的原因以及水的比热容较高的原因 • 2.增加几丁质内容,补充多糖的种类。 • 3.增加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内容,生产生活实际相关; • 4.磷脂的组成元素及与脂肪的分子结构区别,糖与脂肪的转化 • 5.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和二硫键 • 删掉部分:脂肪的检测(苏丹Ⅳ)和匀浆法。 • 变化部分:1细胞中中水的含量由85%~90%→70%~90%; • • 2.二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中“必须”改为“一般” • • 3.组成人体的氨基酸调整为21种
• 第五章 • 增加: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实验 • 以小字形式补充了细胞呼吸是代谢的枢纽 的一段
义。 • 线粒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思维训练的栏目)。 • 光合作用:新增光谱概念,及阳光穿过三棱镜图。
话,突出细胞呼吸的意
• 变化:ATP:更名为腺苷三磷酸,废除“~代表高能磷酸键”的说法,增加 ATP为主动运输供能的机制。
• 第六章 • 增加:细胞分化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非洲爪蟾的核移植实验。 • 脐带血干细胞” • 细胞自噬 • 年龄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 改变:着丝点改称为着丝粒。 • 有丝分裂仅指分裂期 • 无丝分裂的知识:改为小字,弱化了这一知识点。 细胞衰老:将“自由基学
说”和“端粒学说”升级为正文内容,显示了这一知识的重要性。 细胞死亡: 明确指出包括凋亡和坏死两种方式。
蛋白质:肽键更改为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 学键。
以图示的形式增加了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和二硫键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又称质膜。
糖脂也叫糖蛋白
植物细胞结构图不再出现溶酶体
游离核糖体也参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

谈人教版新教材_生物1_分子与细胞_与原教材的比较

谈人教版新教材_生物1_分子与细胞_与原教材的比较
2 实验内容方面的增减
下简称新教材 ) 与原教材第一册作一简单比较 。
1 教学内容上的增减
实验方面 ,新教材删去的内容有 : 使用高倍镜观察 细胞质的流动等 ; 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 植物向性运动 的实验设计和观察 (实验 ) ; 实习 ; 动物激素饲喂小动 物的实验 (选做 ) ; 研究性课题 ; 设计实验 : 观察生长素 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 。 增加的内容则包括 : 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 的分布 ; 观察线粒体 ;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 的 透性 ; 探 考、 高考的热点 ,而且可激发学生树立将来为生物科学 事业献身的崇高理想 。
原教材在习题的设计上 ,题型主要有填充题 、 选择 题和简答题 , 个别章节还有填表题或分析说明题 。其 中 ,不少选择题和分析说明题取材于往年的高考题 , 简 答题多紧扣课本内容 , 要求学生根据对教材内容的理 解进行作答 。
生物学教学
2005 年 (第 30 卷 ) 第 2 期
・15・
杂合体自交子代的纯合体 、杂合体比例问题
新的会考 、 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均较以往有所 提高 ,教学与复习中要注意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 特别是分析 、 综合 、 比较 、 抽象 、 概括为基础的思维能 力 ;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实验操作能力 、 自学能 力、 表达能力等等 。在能力的培养中思维能力是学生 能力结构中最核心的部位 ,更应加以重点培养 , 因为人 有了正确的思维 , 就可创造出无穷无尽的物质资源 。 人所以成人才 , 就在于热爱思维 , 善于思维 。巴尔扎克 说过 :“ 打开一切事物的钥匙是充满疑问的问号 , …… 智慧的光辉 , 大概就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 ” 。如果一个 人没有思维 , 没有目的 ,没有思考 ,没有探索 , 没有想象 力 ,不仅没创造 ,而且也没有一切 。思维能力的培养不 只是通过一种教学手段完成的 , 应在多种教学手段的 综合运用中都要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

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不同版本比较

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不同版本比较

胡庆、赵爱霞、刘桂婷:1 针对生物必修一模块“分子与细胞”教材进行分析与比较。

请分别分析人教版、苏教版、浙科版、河北少儿版和中图版五个版本教材的《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并对五个版本教材的必修一模块来比较。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五个版本教材研究报告一、国内高中生物必修一五个版本教科书简介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已于 2004 年 9 月起在全国四个省级实验区(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实施,与之配套的实验教科书也相继进入各实验区供学校使用,目前已经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 2004 年初审通过的新教材有五个版本:朱正威、赵占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张时新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汪忠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刘植义主编,河北少儿出版社出版;刘相钰、刘恩山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简介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主任赵占良老师指出人教版教材的特色主要表现如下:(1)人教版教材的素材选取重视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不仅仅局限于罗列知识点,而是注重介绍知识的发生或发现过程,以及在该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家们的智慧思想与科学方法。

包括研究问题的确立,实验材料的选取,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以及根据结果获取结论等。

(2)教材内容组织突出并再现了科学发展的逻辑,淡化了知识的系统性,而对知识的来龙去脉及逻辑联系明显给予了强化,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科学知识发现和科学研究发展的真实历程及逻辑顺序。

(3)教材在知识引入上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从而引出新知识,通过分析及解决这些问题,进而获取或掌握这些新知识。

人教版教材很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重视学生的思考、想象、讨论与尝试解决,进而引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并且更加重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

(4)教材的活动设计突出探究及探究性学习,不仅体现在诸如“探究”、“实验”、“模型建构”、“课后制作”、“资料分析”以及“资料搜集和分析”等外显栏目设置上,还内隐在正文的编写中,如每节中几乎都有的“思考与讨论”以及练习中,甚至有的节就是完全以探究的形式组织的。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教材与旧教材对比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教材与旧教材对比

生物新课标新教材的分析对比《分子与细胞》与必修一湖大附中陈晓方2009年9月湖北省也开始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而改革的直接举措是新教材的推广以及伴随着教师新课程理念的形成。

教师形成新课程理念的阵地之一就是钻研教材,熟练地把握好教材,从而能更好地创造性地应用教材。

因此,为了更好地交流,我根据本人在应用《全日制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的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体会,尤其是本教材与旧教材的变化与大家进行交流。

我认为本教材首先是改变了原书的结构,以模块分子与细胞为主题贯穿全书,环环相扣,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等各方面进行阐述。

从全书来看,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强,一气呵成,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把微观的知识和宏观相结合起来,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探究和学习本书的内容。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材内容的变化。

1、新教材删除的章节和内容:绪论(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科学的新进展;高中生物课学习的要求和方法;)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代谢;光合作用的意义;人和动物体内糖的代谢;人和动物体内脂质的代谢;人和动物体内蛋白质的代谢;新陈代谢的类型(化能合成作用移到光合作用一节);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殖的类型;生物的个体发育。

)2、新教材增加的内容: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简述细胞膜系统得结构和功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细胞凋亡;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3、实验内容的变化:删减的实验内容有: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有的实验内容和题目做了更改,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类和蛋白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增加的实验内容有: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DNA 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细胞大小于物质运输的关系。

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比分析

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比分析

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比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比分析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差异,探讨了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特点、旧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优缺点、以及新旧教材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揭示了教材更新对生物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比分析的启示。

文章旨在提供对教材更新的深入思考和对未来教材研发方向的展望,为提升生物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比分析、内容特点、优点、不足、方法、应用、教学效果、评价、启示、展望未来。

1. 引言1.1 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比分析的重要性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比分析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教材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对比新旧教材的内容、结构、重点和难点等方面的差异,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更新和变革,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更贴近学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对比分析还可以促使教师重新审视教材的设计和编写,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

通过这种对比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的革新与提升,推动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进行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比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高中生物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

作为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主要教材之一,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在教材更新换代的过程中,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相继问世,而旧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也一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实践。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人们开始关注新旧教材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探讨它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进行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比分析,对于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特点、理清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比分析

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比分析

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比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也在不断更新。

本文将比较分析新旧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差异,以便对教材的演进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与旧版相比有哪些不同?一、内容广度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内容广度上更加全面。

它扩展了生物的概念和生物的活动范围。

它还通过更多的文件、图像和实例来介绍生物体系。

尤其是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方面,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

二、特点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创新精神。

这意味着教材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而非被动地接受。

此外,教材也特别注重Ethics 和 education,提高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信息整合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通过更多的实例来整合信息,并将知识点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此外,教材对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也更加注重,增加了相关的生态技能和常识。

四、视觉呈现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也注重视觉呈现。

相比于旧版,新版通过更加生动的图像和更加细致的解释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此外,教材还特别注重注释教材中的关键概念,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概念,并保证他们可以掌握重要的信息。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新版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相对于旧版更加完善、全面、系统、科技,更符合当代生物学的发展趋势和学生的需求。

新版教材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身心素质。

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比分析

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比分析

新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比分析1. 引言1.1 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简介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是以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为核心,围绕生命的起源、结构和功能展开教学内容。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

教材内容涵盖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包括生物分子、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进化论等,旨在全面提升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结构清晰,知识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教材采用“突出重点、深化延伸”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实验,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学思维,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实践性教学方面都颇具特色,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生物学知识体系和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1.2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简介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是根据国家最新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制定的一套全新教材。

其编写团队由经验丰富的高中生物教师和专业教育教学专家组成,旨在深化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教材在内容选材上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结构更加系统完整,知识点的呈现更加清晰简洁,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重点知识。

与此同时,新教材还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交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整体框架,有助于知识的综合性运用和拓展。

总的来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提升,更符合现代生物教育的要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2. 正文2.1 内容涵盖范围对比内容涵盖范围对比是评价两个版本生物教材的一项重要内容。

旧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内容涵盖范围上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涵盖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等内容。

重点围绕生物的分类、细胞、遗传、进化等核心内容展开,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高倍显微镜 ”的提法更准确 。 ②操作更科学 。
①表达更明了 。 ②突出这一过程是脱水缩合 ,而非 化学合成 。 ③描述更富动态性 。
两个氨基酸是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 结合在一起的 。
两个氨基酸是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 聚合在一起的 。
“结合 ”这一专业术语更为准确 。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
低倍显微镜观察 。
·12·
生物学教学 2009年 (第 34卷 )第 7期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分子与细胞 》 修订版与原必修教材的比较分析
方伟奇 (广东省南雄市第一中学 512400)
摘 要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分子与细胞 》2007年修订版是在原 2004年版必修教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本文比较了 以上两版本的教材 ,并对必修教材中修订的内容进行了评价分析 。 关键词 生物学教材 修订版 比较分析
① (必需氨基酸 )婴儿有 9 种 ,比成 人多的 1种是组氨酸 。 ②箭头改为虚线 。 ③几条多肽链盘曲折叠形 成 蛋白 质。
①换高倍镜观察 , ②用试管取 2 mL待测组织样液 。
① (必需氨基酸 )婴儿有 9 种 ,多出 来的 1种是组氨酸 。 ②由三肽形成多肽的箭头为实线 。 ③几条多肽链折叠形成蛋白质 。
的 DNA 复制 ,数目倍增 ,分裂期在 的 DNA 复制导致染色体倍增 ,以及
纺锤体作用下将复制后的亲代细胞 在纺锤体作用下将复制后的亲代细
染色体 ,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 胞染色体 ,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②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 中 。
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 化 的过 ②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和
修改评价
第 8页 第 9页
第 16页
转动转换器 ,换成高倍物镜 。
淡水水域污染 、富营养化 ,会长出讨 厌的水华 。
①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 , ②在 (人体细胞 )干重中 C 的含量 达到 55. 99%。
用转换器转过高倍物镜 。
水域污染 、富营养化 ,会长出讨厌的 水华 。
①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 ②在 (人体细胞 )干重中 C 的含量 达到 48. 4%。
沿 ”、“相关信息 ”等栏目 。
1 修订内容统计
2 修订版教材与原教材的比较及修改评价
与原 2004版教材相比较 ,修订版教材修改的内容
对修订版教材与原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具体比较 ,
计有 58处 (表 1) 。
并提出了评价 (表 2) 。
表 2 修订版教材与原教材的比较及评价
教材页码
修订版教材内容
原必修教材内容
①肌质网 。 酶 ②C6H12O6 + 6H2O + 6O2→6CO2 + 12H2O +能量
①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 ,放入 试管下端 ,并在这一端 1cm 处用铅 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 ②将 3mL层析液倒入试管中
同位素标记法 : 放射性同位素可用 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
生物学教学 2009年 (第 34卷 )第 7期
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 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
第 113页 位置的变化 : 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 位置的变化 :一组中心粒位置不变 , 修改陈旧的概念 ,利于理解 。
细胞两极 。
另一组中心粒移向细胞的另一极 。
第 129页
①有丝分裂最重要的变化是 ,间期 ①有丝分裂最重要的变化是 ,间期
与水不同 ,无机盐是细胞中含量很 少的无机物 。
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中含量最 多。
与水不同 ,无机盐是细胞中含量少 的无机物 。
补充了“一般地说 ”,更符合事实 。 一个“很 ”字更能使人加深印象 。
利用不同的显色剂检测细胞中的糖
类 、脂肪和蛋白的方法 ,并用显微镜 观察了经显色处理 DNA 和 RNA 在 细胞中的分布 。
教材
表 1 修订版修改内容统计
修改内容及数量
正文 内容
网站 地址
插图
旁栏
实验
习题
总计
《分子与细胞 》 16 22 8 5 4 3 58
教材 ,笔者将修订版教材《生物 》(必修 1 )《分子与细 注 :旁栏包括“资料分析 ”、“与生活的联系 ”、“科学前
胞 》对原教材的主要修改之处 [3 ]进行了比较分析 。
操作更到位 。
第 28页
磷酸分子
磷酸基团
修改了原错误图示 。
生物学教学 2009年 (第 34卷 )第 7期
·13·
第 34页 第 35页
第 37页
第 46页 第 51页 第 52页 第 53页 第 62页 第 66页 第 74页
一般地说 ,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成 分中含量最多 。
删除此句 。
工矿企业常见的职业病 ———硅肺 。
帕拉德及其同事设计了用同位素示 踪技术证实蛋白质合成过 程的 实 验。
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 ,全部是黑色 的。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的 、也是 最重要的细胞器 。
表达对象更加明确 。 叙述更为科学 。 表述更为科学 ,使人明白易懂 。 删除后不会使人产生误解 。
①提法更具时代性 。 ②修改后的“有氧呼吸 ”反应式更 具科学性 。
①避免与下面操作重复 。 ②“适量 ”更符合实际 。
严密性增强了 。
第 108页
能否利用光能 ,是光合作用和化能 合成作用的根本区别 。
能否直接或间接利用光能 ,是光合 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根本区别 。
提炼后的文字更精辟 。
·14·
强调操作的先后顺序 ,更为科学 。
叙述对象更明确 。
①一个“最 ”字 ,反映了编者实事求 是的态度 。 ②新数据更可靠 ,反映生命科学研 究新成果 。
第 17页
图示更加美观 ,极富立体感 。
第 19页
第 21页 第 24页 第 27页
①换高倍显微镜观察 , ②向试管内注入 2 mL 待测组织样 液。
观察 记 录 的 表 格 左 上 角 增 加“试 剂 ”、“现象 ”。
观察记录的表格左上角无说明 。
标识更为更为专业 、明了 。
罗伯特森 (J. D. Robertson)
罗伯特森 (J. D. Robertsen)
通道蛋白包含两大类 : 水通道蛋白 和离子通道蛋白 。
通道蛋白包含两大类 : 水通道和离 子实 。
3 对修改内容的分析 3. 1 磷酸与磷酸基的区别 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 简写成 A—P~P~P,其中 P代表磷酸基团 。一个核苷 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 、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 酸组成的 ,所以核苷酸中的 P是代表磷酸分子 。因此 在写化学式时 ,磷酸基团的氧原子应写成 O― ,而磷酸 分子的氧原子应写成 OH。修订版教材中 ,对这一问题 做了明显的区分 。 3. 2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的的细胞器 事实上 , 有些成熟的植物细胞的中央大液泡比细胞核还要大 , 如大白菜 、白萝卜等 。此外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以 及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都是没有细胞核的 。 3. 3 同位素的定义 修订版教材把原先的“放射性同 位素 ”改为“同位素 ”,这不禁让人想到了即使不带放 射性的同位素是否也具有有示踪的功能呢 ? 查阅资料 发现 ,有些稳定性同位素虽然不释放射线 ,但可以利用 它与普通相应同位素的质量之差 ,通过质谱仪 、气相层 析仪 、核磁共振等质量分析仪器来测定 。放射性同位 素和稳定性同位素都可作为示踪剂 ( tracer) , 但是稳 定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其灵敏度较低 ,可获得的种类 少 ,价格较昂贵 ,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而用放射性同 位素作为示踪剂不仅灵敏度 ,测量方法简便易行 ,能准 确地定量 ,准确地定位及符合所研究对象的生理条件 等特点 。 3. 4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1998 年上海高考题 曾考过“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 ,占细胞重量 50% 以上的物质是什么 ”,给出的答案为“水 ”,当时就答案 的问题引起了争议 ,一位中学教师曾在《生物学教学 》 杂志上发表文章对“脂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什么 ” 进行过探究 [5 ] 。事实上 ,猪的板油 、边油 、肥油等处的 脂肪细胞是猪油最集中的地方 ,出油率高 、油渣少 ,炸 出来的一半以上都是油脂 。再如 ,水稻成熟种子 ,细胞
第 88页


①高能磷酸键断裂时 ,大量的能量 会释放出来 。
② (ATP水解时 ) ,远离 A 的那个 P 就脱 离 开 来 , 形 成 游 离 的 Pi (磷 酸 ) ,同时 ,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
①A TP分子中大量的能量就储存在 高能磷酸键中 。
② (ATP水解时 ) ,远离 A 的那个 P 就脱 离 开 来 , 形 成 游 离 的 Pi (磷 酸 ) ,同时 ,储存在这个高能磷酸键 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
人教社于 2007 年对高中 3 本生物学必修教材进 行了修订 (以下简称“修订版 ”[1 ] ) ,与 2004 年出版的 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 [2 ]相比 ,共有 86 处修改 。修改后 的教材 ,无论是概念的阐述和实验的分析 ,还是文字的 表达 ,都更加严谨 、规范和科学 ,更具有时效性 。为了 帮助为广大生物学教育教学工作者更好地使用修订版
①、②严密性增强 。 ③修改了结构式 ,更具科学性 。
第 93页 第 98页 第 102页
①肌质体 。 酶 ②C6H12O6 + 6H2O + 6O2→6CO2 + 12H2O +能量
①删除“放入试管下端 ”, ②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 。
同位素标记法 : 同位素可用于追踪 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
使定义更完整 。
第 77页
循环的方向更为科学 。
①0℃左右时 ,酶的活性很低 ,但酶 的空间结构稳定 ,在适宜的温度下 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
①0℃左右的低温虽然使酶的活性 明显降低 ,但能使酶的空间结构保 持稳定 ,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 可以恢复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