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案(习题有答案)
初中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范本

初中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
2.学会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3.能够运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难点:溶液配制的计算及误差分析。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回顾溶液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关系。
2.提问:如何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占比呢?二、新课讲解1.概念介绍(1)介绍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2)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总质量×100%2.计算方法(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2)已知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总质量,计算溶质或溶剂的质量。
3.实例分析(1)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如盐水、糖水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2)讲解溶液配制的计算过程,如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4.误差分析(1)讲解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2)引导学生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课堂练习1.基本概念题:解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2.计算题:(1)已知10g盐溶解在100g水中,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配制150g质量分数为20%的盐水,需要多少克盐?3.实际问题题:(1)小王要制作一杯含糖量为10%的糖水,他需要准备多少克糖和多少克水?(2)实验室需要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15%的硫酸溶液,应如何操作?四、课堂小结2.强调溶液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五、作业布置1.复习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1.学生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是否到位?2.学生是否能熟练运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计算?3.学生在溶液配制过程中是否能注意到误差的产生及改进措施?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正确率、解题思路等。
3.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熟练。
九年级化学教案 溶质的质量分数9篇

九年级化学教案溶质的质量分数9篇溶质的质量分数 1教学目标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和难点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实验准备投影仪及相关图片。
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
课时安排共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教师:同学们,你们在夏天喜欢游泳吗?学生:喜欢。
老师:那你们到水里后,是漂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下呀?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沉入水里,有的说漂在水面上,但大数人认为会沉到水下)老师:请同学们看下面几幅图片:(死海图片)老师:这是死海里的景象,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吗?学生:盐份多,浓度大。
老师:说得好!下面我们来做下面的实验,来具体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景!活动与探究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
(在下面两个方案中自选一个进行探究并填写表格)①鸡蛋在水中漂浮取一个烧杯,加入250 ml水后放入一只鸡蛋。
按下面的步骤进行实验并如实填写下表。
分析,在此过程中所得的几种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次序清水量加入的食盐量鸡蛋小结1250 g不放食沉?浮?2250 g1匙(约5克)沉?浮?3250 g2匙(约10克)沉?浮?4250 g3匙(约15克)沉?浮?…………用死海图片导入,简明扼要。
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②硫酸铜溶解于水在三只试管中各加入10 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 g、1.0 g、1.5 g固体硫酸铜。
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编号溶液颜色清水量硫酸铜的质量溶液质量123师生一起归纳小结:①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颜色来粗略的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
②但对于像实验1中形成的无色溶液来说,显然就不能用颜色来判断溶液的浓与稀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这种溶液的组成呢?教师:其实,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教案)学生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溶质的概念及其质量分数的定义;2.掌握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方法;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溶质的概念及其质量分数的意义;2.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顾和梳理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如溶液的概念、溶解度、饱和溶液等。
2. 概念讲解1.引入溶质的概念:溶质是指能够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例如在水中溶解的盐、糖等;2.讲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比或百分比计数表示。
3. 计算方法示例通过示例演算,详细讲解如何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示例问题:若有一个含有100 g溶液,其中包含80 g的盐,请计算溶液中盐的质量分数。
解题步骤: 1. 计算溶液中溶质(盐)的质量:80 g; 2. 计算溶液总质量:100 g; 3. 计算质量分数: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溶液总质量)× 100% = (80 g ÷ 100 g)× 100% = 80%。
4. 实际应用通过探究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问题一:若有一个500 mL的含有10 g食盐的溶液,请计算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
解题步骤: 1. 将溶液总体积转换为质量,根据水的密度(1 g/mL):500 mL × 1 g/mL = 500 g; 2. 计算溶液中溶质(食盐)的质量:10 g; 3. 计算质量分数: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溶液总质量)× 100% = (10 g ÷ 500 g)× 100% = 2%。
问题二:某标称为6%盐酸的溶液,其中含有20 g盐酸,请计算该溶液的总质量。
解题步骤: 1. 假设溶液总质量为x g; 2. 计算溶液中溶质(盐酸)的质量:20 g; 3. 计算质量分数: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溶液总质量)× 100% = (20 g ÷ x g)× 100% = 6%; 4. 解方程:(20 g ÷ x g)× 100% = 6%;5. 求解得到:x g = (20 g × 100%)÷ 6% = 333.33 g。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

课题教课媒体教学目标教课要点教课难点第九单元溶液课题 3 溶质的质量分数课型新授(第 1 课时)多媒体、实验器械1、掌握溶液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知识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技术3、初步学会配制必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1、经过着手实验、察看现象以及思虑问题使学生掌握一种表示溶液构成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过程 2、经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方法题方法,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3、经过练习必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
1、学会谨慎务实的科学学习方法,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感情2、培育详细问题详细剖析的能力。
态度3、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认识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宽泛联系,认识学习化学的最后目标是为社会服务。
溶质质量分数的观点、计算及配制必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配制必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教课内容及问题情境创建情境引入新课【展现】三饮料瓶的不同颜色的学生自配的红糖水【设问】你察看到了什么?由此你将作出哪些猜想?【设问】对怎样考证糖水颜色越深浓度越大的这一猜想,你有哪些好方法?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察看思虑讲话: 1、三瓶溶培育学生发散性液颜色深浅不同,颜色思想,提升自我解浅的没那么甜。
2、颜决问题能力,养成色最深的一瓶可能是自主学习,小组合饱和溶液,其余两瓶一作学习的习惯。
定是不饱和溶液 3、它们的浓度不同,颜色较深的浓度大,颜色较浅培育学生自我评的浓度小。
价能力议论沟通、互相怀疑几名学生做总结讲话成立溶质质量分数的观点【活动研究】(投影展现)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 mL ( 1 mL 水的质量大概为1 g)水,而后分别加入约 0.5 g、 1g、2g 固体红糖,振荡静置。
比较三种红糖水的颜色。
1、将三瓶糖水蒸干,比较获得糖质量的多少。
2、没有必需将整瓶糖水所有蒸干,只须取一部分等量的三种糖水蒸干,比较即可。
3、能够在等质量的水将书籍上的药品中,加入不同质量的CuSO4 溶液改成糖,制得的糖水的颜色红糖水,使学生更不同,加入糖多的颜色易和生活联系,亲深。
初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

初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方法。
3. 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学重点:1. 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 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1.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
2. 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死海图片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2. 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讲解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三、实验与探究(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2. 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溶质质量分数。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强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在讲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时,注意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实验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课堂小结环节,及时总结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
课后作业的布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有一定的掌握。
但在实验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规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的培训。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附答案(原创好题)

精品整理页脚内容第十一讲 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核心知识1、溶质质量分数定义:溶质质量分数就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其表达式为:%100⨯=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或2、溶解度与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由溶解度得到: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计算方法配制前的溶质质量=配制后的溶质质量,有两种情况: (1)用固体配制:固体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2)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浓溶液质量×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稀溶液质量×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分数计算,核心要点就是找准溶质,并算出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常用的方法就是质量守恒和由化学方程式计算。
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1、将10.8g 固体氢氧化钠完全溶于49.2g 水,配成密度为1.2g/cm 3的溶液,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要配制200g 质量分数为0.9%的NaCl 溶液,需要NaCl 多少g 和H 2O 多少mL ?3、配制980g 10%的稀硫酸需要多少mL 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 3)4、把200g 质量分数为10%的CaCl 2溶液稀释为4%的溶液,应该加水多少mL ?5、已知某物质的水溶液中有90g 水,取样5g 检测,发现其中有溶质2g ,则原溶液中有溶质多少g ? 溶解度与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6、已知在20o C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求20o C 时: (1)9g 氯化钠溶于25g 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2)12g 氯化钠溶于25g 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3)5g 氯化钠溶于25g 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7、已知50o C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g ,则此温度下1800g 氯化铵饱和溶液中含水多少g ?8、已知硝酸钾10o C 时的溶解度为22g ,80o C 时的溶解度为170g ,问:把一瓶10o C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到80o C 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9、已知硝酸钾10o C 时的溶解度为22g ,80o C 时的溶解度为170g ,问:把一瓶80o C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10o C 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有多少g 固体析出?10、已知硝酸钾10o C 时的溶解度为22g ,80o C 时的溶解度为170g 。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2)学会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3)能够运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过程;(2)利用实验数据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分享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的运用;(2)解决实际问题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天平、砝码、溶解剂等。
2. 教学课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关知识讲解、计算方法演示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溶质和溶剂的概念;(2)引导学生思考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探究新知:(1)教师讲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过程,并记录数据;(3)学生利用实验数据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交流分享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
4. 应用拓展:(1)教师给出实际问题,学生运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知识解决;(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和练习中的收获;3. 教师强调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3. 练习作业:教师批改学生的练习作业,了解学生对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掌握情况。
初中化学溶质质量分数教案

初中化学溶质质量分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 能够通过实验验证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结果。
二、教学内容:1. 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2.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3. 实验验证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结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引入:如果有一杯盐水,我们想知道其中盐的含量如何表示呢?盐的含量和盐水的总质量有什么关系?2. 讲解(10分钟)(1)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总质量之比。
(2)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溶质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 × 100%。
(3)举例说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自行计算几个溶质质量分数的例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 实验演示(15分钟)(1)准备一个称量杯、称量器、搅拌棒、水杯和蔗糖等材料。
(2)称取一定质量的蔗糖,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中,搅拌均匀。
(3)用称量器称取溶液的总质量和蔗糖的质量,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验证计算结果。
5. 总结(5分钟)回顾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总结实验过程的结果。
提醒学生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溶质质量分数的情况。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题。
2. 思考并记录日常生活中应用溶质质量分数的案例。
五、教学反馈:通过作业的批改和讲解,检查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在下节课中进行进一步的应用与拓展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要点】一、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浓稀、有色溶液的颜色都可以粗略的表示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准确地表示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
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数学表达式:特点:无单位、是个比值、一般不受温度的影响等。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其中S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2.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以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为例分析:(1)计算: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
(3)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4)溶解:将量好的水倒入盛有称量好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5)装瓶、贴签: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备用。
操作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说明:如果用液体溶质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其步骤为:计算→量取→溶解→装瓶、贴签。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二、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几种类型1.根据定义式的基本计算(只要已知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例如:20克硝酸钾完全溶解在60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可得==25%注意: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其中S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2.溶液的稀释和浓缩问题的计算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运算,无论是用水或用稀溶液来稀释浓溶液,都可计算。
(1)用水稀释浓溶液设稀释前浓溶液的质量为m,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时加入水的质量为n,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则可得m×a%=(m+n)×b%(2)用稀溶液稀释浓溶液设浓溶液的质量为A,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溶液的质量为B,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两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
则可得A×a%+B×b%=(A+B)×c% (3)蒸发水进行浓缩设浓缩前稀溶液的质量为m,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蒸发水的质量为n,浓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则可得m×a%=(m-n)×b%说明:如果采用加入溶质的方法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那么可以根据:(1)后来溶液中溶质的量=加入溶质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加入溶质的质量;(2)溶剂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
设加入溶质前稀溶液的质量为m,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入溶质的质量为n,加入溶质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
则可得m×a%+ n=(m+n)×b% 或者m×(1-a%) =(m+n)×(1-b%)课堂练习:1、农业上通常使用16%的食盐水来选取谷种,若用食盐水加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水,如何配制100克16%的选种液?(1)计算:需要食盐____g,水____g。
计算过程:解:(2)____。
用____准确称取____食盐,倒入____中。
(3)____。
把水的密度近似看做____。
用量筒量取____mL水,倒入盛有食盐的____中,用____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使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4)把配好的溶液_____,盖好____并______。
2、若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选种液,需要水和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各多少克?所需食盐水的体积为多少毫升?如何配制?(16%的食盐水的密度大约为1.03 g/L)(1)计算:需要水的质量为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为 mL。
计算过程:(2)____:用量筒量取水____mL,倒入一只干净的烧杯中.(3)____:然后用量筒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____mL,加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4)装瓶,贴上标签。
3.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室常用较稀的硫酸。
要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多少?如何配制?4.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江同学收集到如下标签:若5%的葡萄糖溶液的密度为分数计算的题目,设计好后与同桌交换练习。
完成后交由同桌批改。
3.溶质的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例如:将200 g硫酸溶液恰好跟一定量的锌反应,生成氢气0.4 g,试求:(1)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2)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3)将此硫酸溶液100 g稀释成5℅的硫酸溶液,需加水多少克?(4)反应后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此题比较综合的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的稀释问题”等知识点。
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z,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相关的量:(1)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13 g(2)200 g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H2SO4) =(3)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a,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以列式:100 g×9.8 % = (100 g + a)×5 %∴a = 96 g(4)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为ZnSO4溶液,首先溶质ZnSO4的质量为32.2 g而溶液的质量的计算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方法一(采用质量守恒):m(溶液)=(200 g + 13 g)―0.4 g = 212.6 g方法二(通过计算溶剂的质量进行计算):m(溶液)= m(溶质)+ m(溶剂)=32.2 g +(200 g ―19.6 g)= 212.6 g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H2SO4) =答: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13 g;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96 g;最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1%【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5℃时,向100g质量分数为26.5%的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5gNaCl粉末,溶液中NaCl 的质量分数将()A.增大 B.不变C.减小D.无法判断2.现有W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A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30%,可采取的方法有()A.蒸发掉溶剂的二分之一 B.蒸发掉0.5Wg溶剂C.加入0.15WgA D.加入3gA3.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中,再加入5 g氯化钠和95 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5% B.15% C.20% D.无法判断4.将100 g不饱和食盐水恒温蒸发水,直到有少量的晶体析出,在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下列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5.某同学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中加入10 g葡萄糖,完全溶解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葡萄糖溶液100 g,则原葡萄糖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9% B.11% C.15% D.18%6.家用漂白水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其浓度大小直接影响漂白水杀灭病毒的效能。
已知含5% 次氯酸钠的漂白水和水以1:99的比例稀释后,用于家居消毒效果最佳。
若某同学购买的漂白水中次氯酸钠含量为2.5%,则此漂白水的最佳稀释方案应为(由于漂白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很小,其密度可近似看成1g/cm3)A.0.5:99 B.0.5:99.5 C.1:49 D.1:49.57.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溶解度/gKNO3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下列说确的是A.10℃时,将40g NaCl固体加入l00g水中,可得到l40gNaCl溶液B.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都很大C.将3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2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二、填空题1.发酵葡萄糖(C6H12O6)经过发酵生成乙醇,可以用此方法来酿酒。
(1)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 2C2H5OH + __________↑(2)已知水和乙醇的密度分别为1.0 g/cm3和0.8 g/cm3,将30体积乙醇和70体积的水混合,即成为30℃的酒。
则30℃的酒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2010南安)2010年4月14日,省县发生震,某护士为在帐篷里的一位病人滴注500 mL的生理盐水(NaCl的质量分数为0.9%,溶液的密度约为1g/mL)。
计算500 mL的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为________g,水的质量为________g三、计算题1.(2010)如图是某医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部分文字说明。
(1)该注射液中含有的阳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
(2)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则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3)在人体组织中,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4)若该注射液的密度为1.0 g/cm3,配制500 mL该注射液需氯化钠________g。
某同学欲在实验室中配制一定质量的该溶液,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________2.将一定量的 Na2CO3固体加足量的水溶解,配成59.2 g 溶液。
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反应后的溶液温度为20℃)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相关资料:不同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见图2)图2(1)反应完全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________。
(3)当滴加了73 g稀盐酸时,通过计算说明烧杯中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 B B A B B C C二、填空题1.(1)2CO2(2)25.5%2.4.5 495.5三、计算题1.(1)Na+(2)180 40%(3) 6O2+C6H12O66CO2 +6H20(4)4.5g 玻璃棒2.(1)8.8 g(2)NaCl HCl(3)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