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材料吸声性能的因素

合集下载

矿棉吸声板的成分及其原理

矿棉吸声板的成分及其原理

矿棉吸声板的成分及其原理矿棉吸声板是一种常见的吸声材料,主要成分是矿物纤维。

矿棉是一种由特殊的矿石经过高温煅烧后形成的纤维状材料。

其制备过程中主要通过高温熔融并拉丝形成纤维束,经过乳化润湿处理后,再经过高速旋风或气流作用被纤维分离和扩展。

最后通过喷涂、干湿成型等工艺制成矿棉吸声板。

矿棉吸声板的主要原理是“吸声”,即通过材料的吸声系数来吸收声波的能量。

这是由于矿棉吸声板的多孔结构造成的。

当声波进入多孔材料时,会发生多次反射、折射和散射,同时在纤维之间和孔隙之间发生摩擦和粘滞耗散。

这些过程相互作用,导致声波能量转化为热能,从而起到吸声的效果。

矿棉吸声板的吸声性能与多个因素相关。

其中,密度是影响吸声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矿棉吸声板的密度越大,吸声性能越好。

这是因为高密度能使材料具有更大的质量和平均自由路径长度,从而增加声波进入和通过材料时的吸声损耗。

另一个影响吸声性能的因素是孔隙结构。

矿棉吸声板的孔隙结构对声波的传播、反射和吸收都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较小的孔隙可以增加声波在材料内部的传播路径,从而增加声波与材料的接触面积,提高吸声效果。

同时,适当的孔隙结构还可以增加声波在材料内部的多次反射、折射和散射,增加声能耗散,提高吸声效果。

除了密度和孔隙结构,材料的厚度也是影响吸声性能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矿棉吸声板的厚度越大,声波经过材料时的反射和折射次数越多,吸声效果越好。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对厚度的要求往往由具体的场景和需求来决定。

此外,矿棉吸声板还具有其他一些优点。

首先,矿棉吸声板是一种无机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火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其次,矿棉吸声板经过特殊处理,还具有较好的抗霉、防腐和抗菌性能,能够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最后,矿棉吸声板具有较好的可加工性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切割、粘贴和组装,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总之,矿棉吸声板是一种常见的吸声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矿物纤维。

它通过其多孔结构以及密度、孔隙结构和厚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实现声能的吸收和耗散,从而达到吸声的效果。

铁的吸声系数

铁的吸声系数

铁的吸声系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铁的吸声系数是指铁材料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对声音的吸收能力。

在很多应用场景中,我们希望能够减小噪音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所以需要了解铁的吸声系数以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隔音处理。

本文将介绍铁的吸声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如何提高铁的吸声效果。

一、铁的吸声特性一般来说,铁的吸声系数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在低频率范围内,铁的吸声系数比较低,主要是因为铁是一种金属材料,对低频声音的吸收能力较弱。

随着频率的增加,铁的表面形成了越来越多的界面,这些界面对高频声音的吸收起着重要作用,所以铁的吸声系数会逐渐增加。

铁的吸声系数还受到材料厚度、表面处理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铁的厚度越大,吸声系数越高。

这是因为厚度较大的铁材料含有更多的界面,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声波。

表面处理也会影响铁的吸声效果。

表面粗糙的铁材料比表面光滑的铁材料吸声效果更好,因为表面粗糙度可以增加声波与材料之间的阻抗匹配。

二、提高铁的吸声效果的方法1. 添加吸声材料:在铁的表面覆盖一层吸声材料,如吸声泡沫、吸声棉等。

这些吸声材料能够有效地吸收声波,提高铁的吸声效果。

2. 增加铁的厚度:选择较厚的铁材料可以增加界面的数量,提高吸声系数。

3. 改善铁的表面处理:对铁的表面进行粗糙处理,可以增加声波与材料的接触面积,提高吸声效果。

4. 使用复合材料:将铁与吸声材料结合使用,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整体吸声效果。

5. 调节铁的结构:通过改变铁的结构,如添加微孔、凸起等,可以增加声波与材料间的反射和散射,提高吸声效果。

铁的吸声系数是影响铁材料吸声效果的重要参数,了解铁的吸声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对于选择合适的隔音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铁的吸声效果,减小噪音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共计700字左右】铁的吸声系数实际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例如在建筑领域中,隔声板、隔墙和隔音窗等隔音设备往往采用铁材料作为主要材质,以达到减少噪音传播的效果。

吸声与隔声材料

吸声与隔声材料

对固体声的隔绝
最有效措施是隔断其声波 的连续。即在产生和传递 固体声的结构(如梁、框架、 楼板与隔墙以及它们的交 接处等)层中加入具有一 定弹性的衬垫材料,如软 木、橡胶、毛毡、地毯或 设置空气隔层等,以阻止 或减弱固体声的继续传播。
吸声与隔声材料
吸声材料: 一种能在很大程度上吸收·由空 气传递的声波能量的建筑材料。
影响材料吸 声性能的主 要因素?
影响材料吸声性能的主要因素
1.材料的表观密度 对同一种多孔材料,表观密度越小,对低频声音吸 收效果越好,对高频声音的吸收有所降低。 2.材料的孔隙特征 材料开口孔隙越多、越细小,则吸声效果越好。若材 料的孔隙多数为封闭孔隙,则因声波不能进入,从吸声 机理上来讲,不属于多孔吸声材料。当多孔材料表面涂 刷油漆或材料吸湿时,则因材料表面的孔隙被涂料或水 分所封闭,使其吸声效果大大降低。
多孔吸声材料
• 薄膜、薄板共振吸声 结构 • 空间吸声体
共振吸声材料
• 穿孔板组合共振吸声 结构 • 帘幕吸声体
多孔吸声பைடு நூலகம்料的主要材料
膨胀珍珠岩装 饰吸声制品 • 矿棉装饰吸 声板 • 槽木吸声板
钙塑泡沫装 饰吸声板
• 泡沫塑料 • 木丝吸声板
穿孔板和吸 声薄板
• 铝纤维吸声 板
吸声材料的选用
注意事项 1. 吸声材料必须是气孔开放且互相连通的材料,开放连通的气孔越多, 吸声性能越好。为充分发挥材料的吸声性能,应安装在最容易接触声 波和反射次数最多的表面上,而不应把它集中在天花板或一面的墙壁 上,应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室内个表面上。 2. 吸声材料强度一般较低,应设置在护壁线以上,以免碰壁破损。 3. 多孔吸声材料往往易于吸湿,安装时应考虑到湿胀干缩的影响。 4. 选用的吸声材料应不易虫蛀、腐朽,且不易燃烧。 5. 应尽可能选用吸声系数较高的材料,以便节约材料用量,降低成本。 6. 安装吸声材料时应注意勿使材料的表面细孔被油漆的漆膜堵塞而降低 其吸声效果。 7. 注意吸声材料与隔声材料的区别,不要把隔声材料当作吸声材料用, 因材料吸声和隔声原理不同。

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

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

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多孔吸声材料是一种用于降低噪声和改善声学环境的材料。

它通过利用多孔材料的结构特点,使声波在材料内部发生多次反射、散射和吸收,从而起到吸声的作用。

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主要包括孔隙结构、声波的传播和散射过程以及材料的吸声特性等方面。

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与其孔隙结构有密切关系。

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是指材料内部存在的孔隙的形状、大小、分布等特征。

这些孔隙可以分为连通和非连通两种类型。

连通孔隙是指孔隙之间存在通道,使声波能够在材料内部传播;非连通孔隙是指孔隙之间没有通道,声波无法在材料内部传播。

多孔吸声材料通常采用连通孔隙结构,因为它可以使声波在材料内部发生多次反射、散射和吸收,从而增强吸声效果。

声波在多孔吸声材料中的传播和散射过程也是吸声机理的重要方面。

当声波传播到多孔吸声材料中时,一部分声波会被材料吸收,转化为热能而消失;另一部分声波会在材料内部发生散射,改变传播方向。

这些散射和吸收过程导致声波能量的衰减,从而减少了声波的反射和传播,达到吸声的效果。

此外,多孔吸声材料的孔隙结构也会对声波的散射过程产生影响。

当声波的波长与孔隙的尺寸相当或接近时,声波会被孔隙阻挡或散射,增加了声波能量的损失,提高了吸声效果。

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特性也是其吸声机理的重要方面。

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特性是指材料对声波的吸收能力。

吸声特性取决于材料的吸声系数,即材料吸收声波能量的能力。

吸声系数越大,材料的吸声效果就越好。

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特性与材料的孔隙率、孔隙结构、孔隙大小等因素密切相关。

孔隙率越高,孔隙结构越复杂,孔隙大小越适中,材料的吸声系数就越大,吸声效果就越好。

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主要包括孔隙结构、声波的传播和散射过程以及材料的吸声特性等方面。

通过合理设计和选择多孔吸声材料的孔隙结构和材料特性,可以实现对声波的吸收和散射,从而达到降噪和改善声学环境的目的。

多孔吸声材料在建筑、交通工具、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声学中的声音的吸收和反射

声学中的声音的吸收和反射

声学中的声音的吸收和反射在声学中,声音的吸收和反射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声音是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当遇到不同的材料或物体时,会发生吸收或反射的现象。

本文将讨论声学中的声音的吸收和反射,并探讨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声音的吸收声音的吸收是指声波遇到物体或材料时,一部分能量被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或机械能。

吸收程度取决于物体或材料的吸声特性。

吸声特性与材料的密度、厚度、表面形态以及声波的频率有关。

1.1 影响吸声特性的因素- 材料的密度:一般来说,密度较大的材料更容易吸收声音。

例如,海绵具有较高的吸声特性,因为其多孔的结构可以让声音通过孔隙进入材料内部,并通过碰撞和摩擦转化为热能。

- 材料的厚度:通常情况下,材料的厚度越大,吸声效果越好。

这是因为较厚的材料可以提供更长的路径供声波传播,从而增加能量转化的机会。

- 表面形态:具有多孔结构或粗糙表面的材料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声音。

多孔结构可以增加声波与材料之间的接触面积,而粗糙表面可以分散声波,减少反射。

- 频率的影响:不同频率的声音在材料中的吸收能力也不同。

一般来说,低频声音更容易被吸收,而高频声音更容易被反射。

1.2 吸声材料的应用吸声材料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例子:- 建筑领域:吸声材料可以用于隔音墙、天花板、地板等,以减少建筑物内部的噪音污染。

例如,在音乐录音室中,使用吸声板可以减少噪音的反射,确保音质的清晰度。

- 汽车工业:吸声材料可以用于汽车内部,减少引擎噪音和路面噪音对车内的干扰。

许多车辆都采用了隔音玻璃、吸音毡等材料来提高乘坐舒适度。

- 工业设备:吸声材料可以用于减少机器设备的噪音,保护工作人员的听力健康。

例如,在发电厂或工厂中使用吸声罩来降低机器的噪音水平。

二、声音的反射声音的反射是指声波遇到物体或材料时,一部分能量以相同或不同的角度从物体表面反射回去。

反射程度取决于物体或材料的反射特性。

反射特性主要与物体或材料的表面形态和声波的入射角度有关。

多孔材料影响吸声性能的因素

多孔材料影响吸声性能的因素

多孔材料影响吸声性能的因素理论和试验两方面都表明,对多孔吸声材料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例如,改变其密度、厚度等都可以影响材料的吸声特性。

同样,不同的环境条件,例如,温度、湿度和变化也可能改变材料的吸声特性。

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材料厚度、密度、背后空气层、护面层、材料表面处理、温度和湿度等。

(1)材料厚度的影响大多数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是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中、高频区域的吸声性能一般要优于低频区域。

当材料厚度增加时,高频区域的吸声系数没有增加而中、低频区域的吸声系数却有明显提高,扩大了材料的有效吸声频率范围。

这和前面的理论分析也是一致的,即是改善低频区域吸声效果,需要增加材料厚度。

在实际选用多孔材料厚度时,应主要考虑中、低频区域吸声特性。

(2)材料密度的影响吸声材料密度的变化,也要影响到材料的吸声特性。

低中频范围,容重大的,吸声系数要稍高一些;而在高频区域其结果相反,容重小的,吸声系数稍高,在其他厚度条件下做类似试验,其变化趋势也是如此。

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容重过大、过小对材料的吸声特性均有不良影响。

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每种材料的容重有一个最佳值范围。

(3)材料背后空气层的影响材料背后有无空气层,可使材料的吸声性能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材料吸声性能的比较,其变化趋势和材料增加相应厚度所引起的吸声性能的变化相近似,可以提高低、中频区域的吸声效果。

通常,空气层厚度为1/4波长的奇数倍时,相应的吸声系数最大;而当其厚度为1/2波长的整数倍时,吸声系数最小。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为了兼顾声学性能和安装等方面的可能性,一般空气层厚度为70-100mm,如果需要进一步增加改善低频频的吸声特性,可进一步增加空气层厚度。

增加材料厚度和在材料后设置空气层都可以改善材料在低、中频区域的吸声特性。

(4)材料护面层的影响从声学角度讲,要求吸声表面具有良好的透声性。

从声阻抗讲,就是希望表面上的声阻抗率接近空气的特性阻抗。

一般常用的护面层有金属网、穿孔板、玻璃布、塑料薄膜等。

多孔材料的吸声原理以及影响吸声系数的因素

多孔材料的吸声原理以及影响吸声系数的因素

多孔吸声材料多孔吸声材料是普遍应用的吸声材料,其中包括各种纤维材料:超细玻璃棉、离心玻璃棉、岩棉、矿棉等无机纤维,棉、毛、麻、棕丝、草质或木质纤维等有机纤维。

纤维材料很少直接以松散状使用,通常用胶黏剂制成毡片或板材,如玻璃棉毡(板)、岩棉板、矿棉板、木丝板、软质纤维板凳。

微孔吸声砖等也属于多孔吸声材料。

泡沫塑料,如果其中的空隙相互连通并通向外表,可作为多孔吸声材料。

一、多孔材料的吸声机理多孔吸声材料具有良好吸声性能的而原因,不是因为表面的粗糙,而是因为多孔材料具有大量内外两桶的微小空隙和空洞。

图12-1(a)表示了粗糙表面和多孔材料的差别。

那种认为粗糙墙面(如拉毛水泥)吸声好的概念是错误的。

当声波入射到多孔材料上,声波能顺着微孔进入材料的内部,引起空隙中空气的振动。

由于空气的黏滞阻力、空气与孔壁的抹茶和热传导作用等,使相当一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而被损耗。

因此,只有孔洞对外开口,孔洞之间互相连通,且孔洞深入材料内部,才可以有效地吸收声能。

这一点与某些隔热保温材料的要求不同。

如聚苯和部分聚氯乙烯泡沫塑料以及加气混凝土等材料,内部也有大量气孔,但大部分单个闭合,互补连通(见图12-1b),他们可以作为隔热温饱材料,但吸声小郭却不好。

二、影响多孔材料吸声系数的因素多孔材料一般对中高频声波具有良好的吸声。

影响和控制多孔材料吸声特性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孔隙率、结构因子和空气流阻。

孔隙率是指材料中连通的空隙体积和材料总体积之比。

结构因子是有多孔材料结构特性所决定的物理量。

空气流阻反应了空气通过多孔材料阻力的大小。

三则中以空气阻留最为重要,它定义为:当稳定气流通过多孔材料时,材料两面的静压差和气流线速度之比。

单位厚度材料的流阻,称为“比流阻”。

当材料厚度不大时,比流阻越大,说明空气穿透两就小,牺牲性能就下降,但比流阻大小,声能因摩擦力、黏滞力而损耗的效率就低,吸声性能就会下降。

所以,多孔材料存在最佳流阻。

当材料厚度充分大,比流阻小,则吸声就打。

影响材料吸声性能的因素

影响材料吸声性能的因素

影响材料吸声性能的因素离心玻璃棉的建筑声学特征及应用离心玻璃棉内部纤维蓬松交错,存在大量微小的孔隙,是典型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特性。

离心玻璃棉可以制成墙板、天花板、空间吸声体等,可以大量吸收房间内的声能,降低混响时间,有利于提高语言清晰度,也有利于减少室内噪声。

在轻体隔墙的空腔内填入离心玻璃棉,不但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还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墙体的隔声性能,有利于隔绝噪声,也有利于保证室内谈话的私密性。

使用离心玻璃棉制成管道或风机罩的衬里可以起到消声作用,有利于降低管道中气流和机械振动产生的噪声,使空调系统更加安静。

离心玻璃棉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作为楼板减振垫层的主要材料,显著地降低楼上的脚步、奔跑、拖动物品等撞击产生的噪声对楼下房间的影响。

离心玻璃棉的声学特性不但与厚度和容重有关,也与罩面材料、结构构造等因素有关。

在建筑应用中还需同时兼顾造价、美观、防火、防潮、粉尘、耐老化等多方面问题。

本文将就离心玻璃棉相关的建筑声学基本概念、建筑吸声应用、建筑隔声应用、建筑消声应用、国内外不同声学产品对比,以及相关的国家规范标准等方面近可能详细地讨论离心玻璃棉的建筑声学特性及应用。

一、建筑声学的基本概念1)声音?物体的振动产生“声”,振动的传播形成“音”。

人们通过听觉器官感受声音,声音是物理现象,不同的声音人们有不同的感受,相同声音的感受也会因人而异。

美妙的音乐令人陶醉,清晰激昂的演讲令人鼓舞,但有时侯,邻居传来的音乐声使人难以入睡,他人之间的甜言蜜语也许令人烦恼。

建筑声学不同于其他物理声学,主要研究目的在于如何使人们在建筑中获得良好的声音环境,涉及的问题不局限于声音本身,还包括心理感受、建筑学、结构学、材料学甚至群体行为学等多方面问题。

人耳的听觉下限是0db,低于15db的环境是极为安静的环境,安静的会使人不知所措。

乡村的夜晚大多是25-30db,除了细心才能够体会到的流水、风、小动物等自然声音以外,其他感觉一片宁静,这也是生活在喧嚣之中的城市人所追求的净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心玻璃棉的建筑声学特征及应用离心玻璃棉内部纤维蓬松交错,存在大量微小的孔隙,就是典型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特性。

离心玻璃棉可以制成墙板、天花板、空间吸声体等,可以大量吸收房间内的声能,降低混响时间,有利于提高语言清晰度,也有利于减少室内噪声。

在轻体隔墙的空腔内填入离心玻璃棉,不但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还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墙体的隔声性能,有利于隔绝噪声,也有利于保证室内谈话的私密性。

使用离心玻璃棉制成管道或风机罩的衬里可以起到消声作用,有利于降低管道中气流与机械振动产生的噪声,使空调系统更加安静。

离心玻璃棉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作为楼板减振垫层的主要材料,显著地降低楼上的脚步、奔跑、拖动物品等撞击产生的噪声对楼下房间的影响。

ﻫ离心玻璃棉的声学特性不但与厚度与容重有关,也与罩面材料、结构构造等因素有关。

在建筑应用中还需同时兼顾造价、美观、防火、防潮、粉尘、耐老化等多方面问题。

本文将就离心玻璃棉相关的建筑声学基本概念、建筑吸声应用、建筑隔声应用、建筑消声应用、国内外不同声学产品对比,以及相关的国家规范标准等方面近可能详细地讨论离心玻璃棉的建筑声学特性及应用。

一、建筑声学的基本概念1)声音?ﻫﻫ物体的振动产生“声”,振动的传播形成“音”。

人们通过听觉器官感受声音,声音就是物理现象,不同的声音人们有不同的感受,相同声音的感受也会因人而异。

美妙的音乐令人陶醉,清晰激昂的演讲令人鼓舞,但有时侯,邻居传来的音乐声使人难以入睡,她人之间的甜言蜜语也许令人烦恼。

建筑声学不同于其她物理声学,主要研究目的在于如何使人们在建筑中获得良好的声音环境,涉及的问题不局限于声音本身,还包括心理感受、建筑学、结构学、材料学甚至群体行为学等多方面问题。

ﻫ人耳的听觉下限就是0db,低于15db的环境就是极为安静的环境,安静的会使人不知所措。

乡村的夜晚大多就是25-30db,除了细心才能够体会到的流水、风、小动物等自然声音以外,其她感觉一片宁静,这也就是生活在喧嚣之中的城市人所追求的净土。

城市的夜晚会因区域不同而有所不同。

较为安静区域的室内一般在30-35db,如果您住在繁华的闹市区或就是交通干线附近,将不得不忍受40-50db(甚至更高)的噪声,如果碰巧邻居就是一位不通情达理的人,夜深人静时蹦蹦跳跳、高声喧哗,也许更要饱受煎熬了。

人们正常讲话的声音大约就是60-70db,大声呼喊可达100db。

在中式餐馆中,往往由于缺乏吸声处理,人声鼎沸,声音将达到70-80db,有国外研究报道噪声中进餐会影响健康。

人耳的听觉上限一般就是120db,超过120db的声音会造成听觉器官的损伤,140db的声音会使人失去听觉。

高分贝喇叭、重型机械、喷气飞机引擎等都能够产生超过120db的声音。

ﻫ人耳听觉非常敏感,正常人能够察觉1db的声音变化,3db的差异将感到明显不同。

人耳存在掩蔽效应,当一个声音高于另一个声音10db时,较小的声音因掩蔽而难于被听到与理解,由于掩蔽效应,在90-100db的环境中,即使近距离讲话也会听不清。

人耳有感知声音频率的能力,频率高的声音人们会有“高音”的感觉,频率低的声音人们会有“低音”的感觉,人耳正常的听觉频率范围就是20-20khz。

人耳耳道类似一个2-3cm的小管,由于频率共振的原因,在2000-3000hz的范围内声音被增强,这一频率在语言中的辅音中占主导地位,有利于听清语言与交流,但人耳最先老化的频率也在这个范围内。

一般认为,500hz以下为低频,500hz-2000hz为中频,2000hz以上为高频。

语言的频率范围主要集中在中频。

人耳听觉敏感性由于频率的不同有所不同,频率越低或越高时敏感度变差,也就就是说,同样大小的声音,中频听起来要比低频与高频的声音响。

ﻫ2)频率特性ﻫﻫ声音可以分解为若干(甚至无限多)频率分量的合成。

为了测量与描述声音频率特性,人们使用频谱。

频率的表示方法常用倍频程与1/3倍频程。

倍频程的中心频率就是31、5、63、125、250、500、1k、2k、4k、8k、16khz十个频率,后一个频率均为前一个频率的两倍,因此被称为倍频程,而且后一个频率的频率带宽也就是前一个频率的两倍。

在有些更为精细的要求下,将频率更细地划分,形成1/3倍频程,也就就是把每个倍频程再划分成三个频带,中心频率就是20、31、5、40、50、63、80、100、125、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k、1、25k、1、6k、2k、2、5k、3、15k、4k、5k、6、3k、8k、10k、12、5k、16k、20khz等三十个频率,后一个频率均为前一个频率的21/3倍。

在实际工程中更关心人耳敏感的部分,因此,除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以外,大多数情况下考虑的频率范围在100hz到5khz。

如果将声音的频率分量绘制成曲线就形成了频谱。

对于各种建筑声学材料来讲,不同频率条件下声学性能就是不同的。

有的材料具有良好的高频吸声性能,有的材料具有良好的低频吸声性能,有的材料对某些频率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不一而同。

隔声等其她声学性能也就是如此。

ﻫ 3)分贝与a声级ﻫ分贝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讲就是最难理解的,然而对于专业人士来讲分贝又就是再熟悉不过了。

分贝(db)就是以美国电话发明家贝尔命名的,因为贝的单位太大,因此采用分贝,代表1/10贝。

分贝的概念比较特别,它的运算不就是线性比例的,而就是对数比例的,例如两个音箱分别发出60d b的声音,合在一起并不就是120db,而就是63db。

如果某种吸声材料吸收了80%的声能,声音降低了不就是0、8db也不就是80db而就是?10lg(1-0、8)=7db。

如果某种隔墙隔声量为50db,那么透过去的声音为0、00001。

分贝的计算较为复杂,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才能完成。

ﻫﻫ使用分贝描述声音时需要同时给出频率。

任何一个声音,不同频率的分贝数可能就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说在某频率时,声压级就是多少,或吸声系数就是多少,或隔声量就是多少等等。

ﻫ a声级的概念会使普通人感到迷惑。

声级就是将各个频率的声音计权相加(不就是简单的算术相加)得到的声音大小,a声级就是各个频率的声音通过a计权网络后再相加得到的大小,a声级反映了人耳对低频与高频不敏感的听觉特性。

例如,如果100hz的声压级为80db,在计算a声级时,将按计权减去50、5db,即按29、5db来计算;而1khz的声压级为80db,计权值为0db,即仍按80db计算。

a声级的目的在于,a声级越大,则表明声音听起来越响。

a声级分贝通常计为dba。

许多与噪声有关的国家规范都就是按a声级作为指标的。

4)吸声吸声就是声波撞击到材料表面后能量损失的现象,吸声可以降低室内声压级。

描述吸声的指标就是吸声系数a,代表被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声能的比值。

理论上,如果某种材料完全反射声音,那么它的a=0;如果某种材料将入射声能全部吸收,那么它的a=1。

事实上,所有材料的a介于0与1之间,也就就是不可能全部反射,也不可能全部吸收。

ﻫﻫ不同频率上会有不同的吸声系数。

人们使用吸声系数频率特性曲线描述材料在不同频率上的吸声性能。

按照iso标准与国家标准,吸声测试报告中吸声系数的频率范围就是100-5khz。

将?100-5khz的吸声系数取平均得到的数值就是平均吸声系数,平均吸声系数反映了材料总体的吸声性能。

在工程中常使用降噪系数nrc粗略地评价在语言频率范围内的吸声性能,这一数值就是材料在250、500、1k、2k四个频率的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值,四舍五入取整到0、05。

一般认为nrc小于0、2的材料就是反射材料,nrc大于0、4的材料才被认为就是吸声材料。

当需要吸收大量声能降低室内混响及噪声时,常常推荐使用高吸声系数的材料。

离心玻璃棉属于高nrc吸声材料,5cm厚的24kg/m?的离心玻璃棉的nrc可达到0、90。

ﻫﻫ多孔吸声材料,如离心玻璃棉、岩棉、矿棉、植物纤维喷涂等,吸声机理就是材料内部有大量微小的孔隙,声波沿着这些孔隙可以深入材料内部,与材料发生摩擦作用将声能转化为热能。

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特性就是随着频率的增高吸声系数逐渐增大,这意味着低频吸收没有高频吸收好。

与墙面或天花存在空气层的穿孔板,即使材料本身吸声性能很差,这种结构也具有吸声性能,如穿孔的石膏板、木板、金属板、甚至就是狭缝砖等,它的吸声机理就是亥姆霍兹共振,类似于暖水瓶,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通过窄的瓶颈连接,声波入射时,在共振频率上与颈部的空气及内部空间之间产生剧烈的共振作用而损失声能。

亥姆霍兹共振吸收的特点就是只有在某些频率上具有较大的吸声系数。

薄膜或薄板与其她结构体形成空腔时也能吸声,如木板、金属板等,这种结构的吸声机理就是薄板共振,在共振频率上,由于薄板剧烈振动而大量吸收声能。

薄板共振吸收大多在低频具有较好的吸声性能。

ﻫ 5)混响与混响时间ﻫ混响就是房间中声音被界面不断反射而积累的结果,混响可以使室内的声音增加15db,同时会降低语言清晰度。

对于音乐演奏的空间,如音乐厅、剧场等,需要混响效果使乐曲更加舒缓而愉悦。

对于语言使用的空间,如电影院、教室、礼堂、录音室等需要减少混响使讲话更加清晰。

因此,不同使用要求的房间需要不同的混响效果。

ﻫ描述混响效果的指标就是混响时间,它就是室内声源停止发声后,声压级衰减60db所经历的时间,单位就是秒。

混响时间与室内吸声存在数学关系,也就就是建筑声学中著名的塞宾公式:t=0、161v/(s×a)?,其中t就是混响时间,v就是房间体积,s就是房间墙面的总表面积,a就是房间表面的平均吸声系数。

由塞宾公式可以瞧出,房间体积越大混响时间越长;平均吸声系数越大,混响时间越短。

如体育馆等体积巨大的空间,如果不进行吸声处理的话,混响时间会很长,将严重影响语言清晰度。

由于室内吸声与频率有关,不同频率的混响时间也有所不同,房间音质指标常指的就是中频混响时间。

据研究,就较理想的混响时间而言(中频),音乐厅为1、8-2、2秒,剧院为1、3-1、5秒,多功能礼堂为1、0-1、4秒,电影院为0、6-1、0秒,教室为0、4-0、8秒,录音室为0.2-0、4秒,体育馆为低于2、0秒。

在建筑设计中正确地应用吸声材料可以控制混响时间,保证音质效果满足使用要求。

ﻫ6)隔声为了保证室内环境的私密性,降低外界声音的影响,房间之间需要隔声。

隔声与吸声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好的吸声材料不一定就是好的隔声材料。

声音进入建筑维护结构有三种形式。

1)通过孔洞直接进入。

2)声波撞击到墙面引起墙体振动而辐射声音。

3)物体撞击地面或墙体产生结构振动而辐射声音。

前两种方式为空气声传声,第三种方式就是撞击声传声。

ﻫ描述空气声传声隔声性能的指标就是隔声量,隔声量的定义就是r=10lg(1/τ),其中τ就是透射声能与入射声能的比,隔声量的单位就是d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