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期末考试第五次模拟练习
积极心理学考试答案

积极心理学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人类弱点B. 人类疾病C. 人类潜能D. 人类苦难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支柱?A. 积极情绪B. 积极个人特质C. 积极社会关系D. 消极社会关系答案:D3.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幸福感来源于什么?A. 物质财富B. 社会地位C. 个人成就D. 积极体验和积极关系答案:D4. 根据积极心理学,以下哪项不是个体积极特质的体现?A. 乐观B. 感恩C. 自私D. 韧性答案:C5. 积极心理学中的“心流”是指什么?A. 完全沉浸在一项活动中,体验到时间的流逝B. 感到极度无聊,无法集中注意力C. 感到极度焦虑,无法放松D. 感到极度沮丧,无法享受生活答案:A6. 积极心理学强调的“优势”是指什么?A. 个体的弱点B. 个体的劣势C. 个体的潜在能力D. 个体的消极特质答案:C7. 积极心理学中的“感恩”指的是什么?A. 对他人帮助的感激之情B. 对自己成就的自豪感C. 对自己失败的自责D. 对他人批评的不满答案:A8.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幸福感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提升?A. 增加物质消费B. 减少社交活动C. 增加积极体验D. 增加消极体验答案:C9. 积极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什么?A. 个体对自己能力的怀疑B. 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C. 个体对他人能力的怀疑D. 个体对他人能力的自信答案:B10. 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幸福感与以下哪项因素关系最密切?A. 物质财富B. 社会地位C. 个人成就D. 积极情绪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积极心理学关注的积极情绪包括哪些?A. 快乐B. 愤怒C. 感激D. 兴奋答案:ACD12. 积极心理学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可以促进个体的幸福感?A. 积极情绪B. 消极情绪C. 积极关系D. 消极关系答案:AC13. 积极心理学中的“优势”包括哪些方面?A. 智慧B. 勇气C. 正义D. 节制答案:ABCD14. 积极心理学认为,以下哪些活动可以提升个体的幸福感?A. 冥想B. 社交C. 工作D. 休息答案:ABCD15. 积极心理学中的“感恩”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表达?A. 写感谢信B. 口头表达C. 内心感受D. 物质回报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请简述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教育测试题答案

L积极共情——本讲提到共情的生物学基础是?()A.海马B.杏仁核C.镜像神经元D.白质2.活岀意义感一积极心理学“美好生活”的提出者是?()A.克里斯托夫-彼得森B.马丁 -塞利格曼C.彭凯平D.希斯赞特米哈伊3.福流一哪个是中国文化中的福流案例?()A.从游之乐B.据苗助长C.邯郸学步D.庖丁解牛4.认识情绪一一本讲介绍了多少种基本情绪?()A.10B.20C. 5D.75.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一一积极心理学之父是谁?()A.冯特3.艾宾浩斯C.塞利格曼D.皮亚杰6.改变自己一一本讲中出现的一个理论模型是?()A.三维模型B.金字塔模型C.冰山模型D.三色模型7.他人很重要一一谁提出“他人很重要"?()A.塞利格曼B.维果茨基C.克里斯托弗•彼得森D.希斯赞特米哈伊8.正心一本讲提到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有几个?()A. 1B. 2C. 39.坚持和毅力——积极心理学中的坚毅用哪个英文单词表示?<)A.gritB.greatC.interestingD.sand一枳极教冇标识(logo)的左边是什么?()10.幸福的科学-A.品格与幸福B.德育C.心理D.学业能力11.发现优势一- -六大美徳24项枳极品格优势是哪一年发布的?<)A. 1999B. 2001C. 2003D. 200412 .好故事的意义一怎样算好故事?()A.有细节B.冇感情C.有逻辑D.以上都是13.成长型思维一一成长型思维的提出者是?()A.普罗米修斯B.皮格吗利翁C.罗森塔尔D.卡罗尔•徳韦克14.枳极心理学的研究一一积极与消极的比例最好大于多少?()A.3: 1B.2: 1C.13: 1D.6: 115.枳极心理资本——枳极心理资本模型用哪个英文单词代表?()A.optimismB.hopeC.efficacyD.HERO 16 .管理情绪——动机的最佳水平是?()A.中B.低C.高D.不知道17.体验成就感一一本讲提岀成就感的公式是?()A.成就感二幸福感B.成就感=成就:期望C.成就感二自尊:希望D.成就感二自信:自尊18.提升积极情绪一一本讲介绍了几种枳极情绪?()A. 5B. 6C.7D.1019.认识自己——认识自我冇哪些偏差?()A.焦点错觉B.透明错觉C.乌比冈湖效应D.冰山模型20.心理韧性一以卜哪个不是“心理韧性”的別称?()A.心理反弹力B.心理复原力C.抗逆力D.心理动力。
2019教育综合知识模考大赛(第五季)心理学【题干+答案】

2019教育综合知识模考大赛(第五季)心理学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1分,共35分)51.某综艺节目将经典流行歌曲以单音色旋律的方式演绎,需要选手正确回答出这些歌曲的名字。
这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52.一个学生考试的压力越大,其考砸的可能越大。
表明情绪具有()。
A.信号功能B.动机功能C.组织功能D.适应功能53.对于经常凭一时冲动,不考虑主客观条件和行动的后果,不负责任地做出决断的学生。
教师首先要培养他们意志的()。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性54.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观点,下列能力中,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和经验,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的是()。
A.对关系的认识的能力B.类比、演绎推理能力C.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D.获得语言知识的能力55.面对失恋的痛苦,有的人能够承受失恋的打击,以积极的心态来调整之前的失落情绪;有的人却因爱生恨,成为所谓的“负心人”。
这体现了人格的()。
A.独特性B.稳定性C.统合性D.功能性56.因为分数要求低,艺体生考上大学很简单,所以很多人认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会学艺体。
这种现象属于是()。
A.社会刻板效应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投射效应57.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是教育心理学发展成熟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布鲁纳的主要成就是()。
A.发起课程改革运动B.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C.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D.对人类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58.某幼儿认为只要是运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当他看到星星一闪一闪的,便认为这是星星在眨眼睛,认为星星也是有生命的。
可见该幼儿的认知发展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59.关于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B.随意机能不断发展C.各种心理机能之间形成直接的心理结构D.个性的形成是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60.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6-12岁的学生面对的是勤奋感对自卑感的冲突,解决这一冲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教程期末

大学生《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教程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1.以德西(Deci)和赖安(Ryan)为代表的研究者把目标分为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
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分别是指什么?A 内部目标指能直接带来内部回报的事情,即能直接使个体的自主感、胜任感或归属感获得满足的目标,比如让个体获得自我成长、建立情感上的亲密关系和自信等;外内部目标指能直接带来内部回报的事情,即能直接使个体的自主感、胜任感或归属感获得满足的目标,比如让个体获得自我成长、建立情感上的亲密关系和自信等;B 内部目标指能直接带来内部回报的目标,即能直接使个体的自信感、胜任感或归属感获得满足的目标,比如让个体获得自我成长、建立情感上的亲密关系和自信等;外部目标指那些不容易直接使个体的内在心理需求获得满足的目标,比如经济收入、名誉等。
C 内部目标指能直接带来内部回报的目标,即能直接使个体的自主感、胜任感或归属感获得满足的目标,比如让个体获得自我成长、建立情感上的亲密关系和自信等;外部目标指那些容易直接使个体的内在心理需求获得满足的目标,比如经济收入、名誉等。
D 内部目标指能直接带来内部回报的目标,即能直接使个体的自主感、胜任感或归属感获得满足的目标,比如让个体获得自我成长、建立情感上的亲密关系和自信等;外部目标指那些不容易直接使个体的内在心理需求获得满足的目标,比如经济收入、名誉等。
参考答案:D2. 根据我国国情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时间指向(过去、现在、未来)、活动类型(生活、学习、工作、社交)、关系维度(对人、对事、对己)等,将哪十四项内容优先列为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A 减少幸福感、减低生活满意度、挖掘心理潜能、发挥智能优势、改善学习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加沉浸体验、培养创新能力、优化情绪智力、健全和谐关系、学会积极应对、充满乐观希望、树立自尊自信、完善积极人格B 增进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满意度、开发心理潜能、发挥职能优势、改善学习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加沉浸体验、培养创新能力、优化情绪志力、健全和谐关系、学会积极应对、充满乐观希望、树立自尊自信、完善积极人格C 增进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满意度、开发心理潜能、发挥智能优势、改善学习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加沉浸体验、培养创新能力、优化情绪智力、健全和谐关系、学会积极应对、充满乐观希望、树立自尊自信、完善积极人格D 增进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满意度、开发心理潜能、发挥智能优势、改善学习力、提升自我能感、增加沉浸体验、培养创新能力、优化情绪智力、健全和谐关系、学会积极应对、充满乐观希望、树立自尊自信、完善积极人格参考答案:C3. 情绪智力的发展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前期、儿童前期、儿童中期、青春期早期和青春期七个时期。
积极心理学期末考试

•2016-2017学年秋学期期末考试101' 16''题量: 55 满分:100.0 截止日期:2016-12-25 23:59一、单选题1《大学》是《礼记》的一篇,相传为________所作,为儒家经典•A、•孔子•••B、•曾参•••C、•颜回•••D、•仲由••我的答案:B2价值观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历史性••B、多样性••C、客观性••D、持久性•我的答案:C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用生活质量标准衡量生命的意义,实际上属于()。
•A、•社会取向生命观•••B、•个人取向生命观•••C、•积极取向生命观•••D、•消极取向生命观••我的答案:B4有追求幸福的人生目标,把不懈努力、创造机会、积极进取、合理管理时间等积极心理品质和行为结果视为评价幸福的先决条件是_________幸福观的体现。
•A、社会取向••B、个人取向••C、积极取向••D、消极取向•我的答案:C5•A、多血质••B、胆汁质••C、抑郁质••D、粘液质•我的答案:A6无意义章节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________。
•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詹姆斯•••D、•达伦巴赫••我的答案:B 7对已经发生但又不能接受的不愉快事件,认为根本没发生过,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A、否认••B、压抑••C、投射••D、合理化•我的答案:A8在洛伦兹的看来,人和动物的行为可归结为四种本能,下列不属于这四种本能的是()。
•A、•生殖•••B、•饥饿•••C、•攻击•••D、•睡眠••我的答案:D9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生命意义的积极取向称之为()。
•A、•生的本能•••B、•爱的本能•••C、•性的本能•••D、•建设的本能••我的答案:B10在心理学中,描述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关系的是______。
•A、耶基斯-多德森定律••B、韦伯定律••C、首因效应••D、马太效应•我的答案:A11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佛家以()修行营造和谐心境。
积极心理学试题(C卷)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积极心理学》试题(C卷)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1、把工作作为职业的人,不看重( C )A、薪水B、假期C、使命感D、权利2、( C )是发自内心最坚定的意识,或是最感兴趣的事情。
A、短期的目标B、长期的目标C、自我和谐的目标D、理想的目标3、( A )是指内心深处的幸福感。
A、幸福的深度B、幸福的高度C、幸福的含义D、幸福的广度4、认为结婚是一件“应该做的事情”是( C )的观点。
A、忙碌奔波型B、享乐主义型C、虚无主义型D、感悟幸福型5、( A )是指受损的创造力在压力过后仍然还保留着,甚至会渗透到以后的生活里。
A、压力宿醉B、压力弹性C、压力再现D、压力指数6、一个美满姻缘的第一要素是( D )A、经济基础B、门当户对C、找到合适的人D、用心经营的亲密关系7、人在( C )已经可以清楚地将工作和玩耍分开。
A、10岁B、11岁C、12岁D、13岁8、美国“心理学之父”是( A )。
A、威廉·詹姆斯B、马丁·塞利格曼C、泰勒·本-沙哈尔D、吉姆·洛尔9、信奉“快乐至上”的是( B )A、忙碌奔波型B、享乐主义型C、虚无主义型D、感悟幸福型10、( A )是指因为个性去爱。
A、无条件的爱B、有条件的爱C、无原则的爱D、有原则的爱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幸福的假象”来自于压力和焦虑的消除,无法长久维持,因为它本身就是与负面情绪共生的。
2、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它们之间是当下利益与未来利益的关系,其中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先决条件。
3、衡量一个人个性的方法是根据其个性所反映出来的行为来判断。
4、心流是指个体完全沉浸于体验本身,而体验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和动机。
5、享乐主义者根本的错误在于将努力与痛苦、快感和幸福等同化。
6、人对待工作的态度有三种:任务、职业、使命感。
把工作看成使命感的人,工作本身就是目标。
7、MPS模式指的是意义、快乐、优势。
积极心理学试题(D卷)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积极心理学试题(D卷)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第一篇:积极心理学试题(D卷)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积极心理学》试题(D卷)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1、信奉“快乐至上”的是(B)A、忙碌奔波型B、享乐主义型C、虚无主义型D、感悟幸福型2、(A)是指个体完全沉浸于体验本身,而体验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和动机。
A、心流 B、成瘾 C、沉迷 D、陶醉3、被过去的阴影所笼罩的人是()A、忙碌奔波型B、享乐主义型C、虚无主义型D、感悟幸福型4、一个美满姻缘的第一要素是(D)A、经济基础B、门当户对C、找到合适的人D、用心经营的亲密关系5、通常(D)天之内,一个新的习惯就可以被固定下来。
A、11B、16C、18D、306、把工作作为职业的人,不看重(C)。
A、薪水B、假期C、使命感D、权利7、衡量一个人个性的方法是根据其个性所反映出来的(A)进行判断。
A、行为 B、动机 C、情绪 D、情感8、(C)是发自内心最坚定的意识,或是最感兴趣的事情。
A、短期的目标B、长期的目标C、自我和谐的目标D、理想的目标9、人在(C)已经可以清楚地将工作和玩耍分开。
A、10岁B、11岁C、12岁D、13岁10、(D)是进行深刻地自我探索是保持爱情和热情的必要条件。
A、想被认可B、想被认同C、想被肯定D、想被理解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意义来自目标,一种未来的利益。
2、拥有心流体验的前提是具有清晰的目标。
3、信念是一种会自我实现的预言。
4、“感悟幸福型”和“享乐主义型”的差别在与适当的享受和无上境的放纵。
5、人对待工作的态度有三种:_任务__、_职业__、使命感,把工作看成使命感的人,工作本身就是_目标__。
6、“忙碌奔波型” 来自压力和焦虑的消除,无法长久维持,因为它本身就是和负面情绪共生的。
7、“溺水模式”的特点,有从_痛苦__中解脱的强烈愿望;一旦解脱,常会把那种__舒适_误认为是_幸福__。
高考积极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高考积极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是:A. 追求幸福B. 避免痛苦C. 获得成功D. 达到完美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积极心理学的五个基本要素?A. 积极情绪B. 投入C. 人际关系D. 消极情绪答案:D3. 积极心理学认为,以下哪个因素对个体的幸福感影响最大?A. 金钱B. 健康C. 社会地位D. 个性答案:D4. 根据积极心理学,以下哪种心态有助于个体面对挑战?A. 悲观主义B. 乐观主义C. 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的平衡D. 现实主义答案:B5. 积极心理学中的“心流”状态是指:A. 完全沉浸在一项活动中B. 感到极度焦虑和压力C. 持续的消极情绪D. 无法专注于任何事物答案:A6. 以下哪项不是积极心理学提倡的应对策略?A. 感恩B. 正念C. 逃避现实D. 社会支持答案:C7. 积极心理学认为,以下哪种特质有助于个体实现自我超越?A. 自私B. 勇气C. 依赖D. 怀疑答案:B8. 积极心理学中的“希望”包括以下哪些元素?A. 目标、路径、动力B. 目标、计划、执行C. 目标、策略、行动D. 目标、资源、行动答案:A9. 积极心理学认为,以下哪个因素与个体的幸福感关系不大?A. 社会关系B. 经济状况C. 个人价值观D. 个人兴趣答案:B10. 积极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优势”的组成部分?A. 智慧B. 勇气C. 人道D. 消极情绪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特质、积极机构、积极改变、积极关系和积极意义。
它关注个体的优势和潜能,以及如何通过培养这些优势来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2. 描述积极心理学中的“感激”如何影响个体的幸福感。
答案:在积极心理学中,感激被认为是提升个体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通过感激,个体能够认识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增强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提高生活满意度,并促进社会关系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C D E教师评语:
4.
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
A.兴趣
B.气质
C.动机
D.性格 满分:2.00分 得分:0分
你的答案:A D正确答案:B D教师评语:
5.心理生理学流派认为;心身疾病的发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
A.
心理--神经中介途径
B.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
C.
性行为受神经、内分泌的系统调节
D.
性器官及其他器官相互协同的有序生理过程 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A B C D正确答案:A B C D教师评语:
3.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包括
A.
B.
安全需要
C.
归属与爱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D正确答案:
D教师评语:
20.三希堂;是乾隆皇帝的书房;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原因是阁中藏有三位 著名书法家的稀世珍品;以下不属于“三希堂”由来的作品是( )。
A.
王殉的《伯远帖》
B.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C.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D.王献之的《中秋帖》 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教师评语:
6.
性心理和性行为具有( )
A.
排他性
B.
互利性
C.
互惠性
D.
道德性
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7.
人格四个特性中;最能反映人格是否健康的特征是
A.
独特性
B.
稳定性
C.
统整性
D.
功能性
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前景理论的提出者是(
A.泰勒
B.西蒙
C.卡尼曼
D.梅约 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C正确答案:
C教师评语:
9.遗忘进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毫无规律
D.均衡发展 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A正确答案:
A教师评语:
10.
价值观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历史性
B.多样性
C.客观性
A.人的认识发展进程
B.人的追求目标
C.人的现实社会境遇
D.人的生命周期规律 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C正确答案:
C教师评语:
16.根据洛萨达模型;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临界点一般为( )
A.2:1
B.4:1
C.3:2
D.
3:1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D正确答案:
A.
生理信号
B.情绪信号
C.思想信号
D.行为信号 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
5.
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与强、平衡、灵活相对应的是下列那种 气质类型。
A.多血质
B.胆汁质
C.抑郁质
D.
粘液质
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D教师评语:
17.
根据( )可以将对言语美的表达分为浅入浅出型、 浅入深出型、深入深 出型和深入浅出型四类。
A.言语和思维的同步性
B.言语的内涵
C.思维的质量
D.
话题的深入 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18.下列哪一种人的幸福感体验与其他三种人不同?( )
A.
C正确答案:
C教师评语:二、多选题(共40.00分) 1.
我们为什么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
A.
群体生存的需要
B.获得群体归属感
C.获得成就感 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A B C正确答案:A B C教师评语:
2.
关于人类的性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性是人类的本能之一
B.性的构成要素众多
C.人活着就是受罪
D.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D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13.
对已经发生但又不能接受的不愉快事件;认为根本没发生过;以逃避心理上的 痛苦;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 )
A.
否认
B.
压抑
C.
投射
D.
合理化
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D.持久性 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
11.将性格区分为内向和外向型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伊德
B.弗洛姆
C.荣格
D.阿德勒 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C正确答案:
C教师评语:
12.下列属于积极的取向的是: ( )。
A.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B.生命没有意义; 生即是死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3.
个体认为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更高;而坏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的 概率更高;这种现象被称为。
A.
风险的悲观偏差
B.从众心理
C.概率估计
D.风险的乐观偏差 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D正确答案:
D教师评语:
4.感觉精力枯竭是哪种压力信号?
A
教师评语:
14.
对幸福的体验更多来自于家庭、团体和他人的共情;强调在对别人表示同情或 爱的过程获得幸福体验幸福观的体现。
A.社会取向
B.
个人取向
C.
积极取向
D.
消极取向
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15.顺境时觉得生命美好;蹉跎时觉得生命多难;逆境时觉得生命枉然;这说明人 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受制于: ( )。
善于捕捉生活美的人
B.追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想主义和完美主义的人
C.具有乐观人格的人
D.合理运用情绪记忆、善待自己智力的人 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B正确答案:
B教师评语:
19.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体现了下列哪一种行为逻辑?( )
A.
选择逻辑
B.人格逻辑
C.
行为方式逻辑
C.时间逻辑 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积极心理学期末考试第五次模拟练习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属于消极的文化心理倾向的是()。
A.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C.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满分:2.00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2.
佛教遁世观念在汉文化中相当普遍;原因很多;但当今这种观念的泛滥;与()的著名与普及不无关系。
A.
《西游记》
B.
《红楼梦》
C.
《三国演义》
D.
《水浒传》
满分:2.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