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七制作标本--表内除法信息窗1补充习题2
巴彦县四小二年级数学上册 七 制作标本——表内除法智慧广场补充习题 版六三制

七制作标本——表内除法(智慧广场)1.妈妈用上面的材料做蔬菜沙拉,至少用一种蔬菜,最多用三种蔬菜,一共可以做多少种不同的蔬菜沙拉?2.校园科技运动会开幕了,同学要参加航空航模项目比赛,运动会设置以下三种航模飞行,同学们至少报1项,最多报3项,请你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一下,一共有多少种报名方法?手掷留空小飞机电动自由飞小飞机弹射留空小飞机3.校园读书节开幕了,二年级开展“小书迷”活动,老师给同学们规定了必读书目一本——《小猪唏哩呼噜》,选读书目三本——《小巴掌童话》、《夏洛的网》、《小布头奇遇记》。
活动要求同学们要读两本及两本以上的书,请你帮同学们算算,可以有多少种方法选择读书书目呢?必读书目:选读书目:参考答案:1.一共可以做7种不同的蔬菜沙拉。
2.3.第一种:《小猪唏哩呼噜》、《小巴掌童话》第二种:《小猪唏哩呼噜》、《夏洛的网》第三种:《小猪唏哩呼噜》、《小布头奇遇记》第四种:《小猪唏哩呼噜》、《小巴掌童话》《夏洛的网》第五种:《小猪唏哩呼噜》、《小巴掌童话》、《小布头奇遇记》第六种:《小猪唏哩呼噜》、《夏洛的网》、《小布头奇遇记》第七种:《小猪唏哩呼噜》、《小巴掌童话》、《小布头奇遇记》、《夏洛的网》第3课时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1.12个梨,每个小朋友分3个,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
用除法计算:()÷()=(),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
2.(1)每份2个,分成了( )份。
18÷()=()(2)每份9个,分成了( )份。
18÷()=()3.请写出除法算式答案提示:1.4 12 3 4 12 3 42. 9 2 9 2 9 23. 24÷4=621÷7=318÷3=66÷3=22.2.6 3的乘法口诀1.照样子,填一填。
2.细心算一算。
5×3= 9×3= 2×3= 7×3= 6×3= 3×5=3.(1)一共有多少只小鸟?(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解答出来。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7单元 制作标本——表内除法 第2课时乘除混合的运算

改正: 24÷6÷2=2 辨析:弄不清运算顺序。
四、回顾反思
五、课后作业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91页“自主练习”第3(第2 列)、4(剩余的题目)题。
QD 二年级上册
7 制作标本——表内除法
乘除混合运算业
一、情境导入
如果摆4行,每行摆几个 ?
二、你问我说
如果摆4行,每行摆几个 ?
先求一共有多少块?
再求每行有多少块?
2×8=16
16÷4=4
2×8÷4 =4(个)
16
二、你问我说
你会计算15÷3×5吗?
15÷3×5= 25 5
先算15÷3=5 再算5×5=25
试一试
21÷3×8=
56
7
6×3÷2=
9
18
二、你问我说
想一想,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有什么共 同的地方?
2×4×5= 24÷8÷4=
2×6÷3=
2+8+4= 12-8-3= 6+8-4=
二、你问我说
试一试
2.填空。
9
40
36
8
二、你问我说
归纳总结:
乘除混合运算顺序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三、自主练习
1.考考你。
40÷8×7= 35 5
4×6÷8= 3 24
三、自主练习
2.想一想,算一算。
56 ÷8 7 ×6 42 6 ×6 36 ÷9 4
三、自主练习
3.想一想,算一算。
把这些点心装4盒, 每盒装几个 ?
3×8=24(个) 3×8÷4=6(个)
24÷4=6(个)
三、自主练习
固始县中心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七 制作标本——表内除法信息窗1补充习题1 版六三制

七制作标本——表内除法(信息窗1)1.看图列算式。
2.看图解决问题。
2元 3元 4元 6元(1)买2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2)8元钱能买几个文具盒?(3)明明花了12元钱只买了一种物品,他可能买的什么?买了几个?3.(1)小猴自己运,需要运几次?(2)小猪自己运,需要运几次?参考答案:1.2 × 4 = 88 ÷ 2 = 48 ÷ 4 = 22.(1)2×3=6(元)(2)8÷4=2(个)(次) == (次)(3)答案不唯一,只要总钱数是12元就行。
3.(1)8÷2=4(次)(2)8÷4=2(次)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有: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用口算解决问题。
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对100以内的数有了初步认识,并会进行两位数的加减法计算了。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既是认识100以内数的延伸和扩展,又是今后学习大数计算的基础,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这部分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扎扎实实地学好,为学生切实打好基础。
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按照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段编排。
先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学10000以内数的认识并整理出数位表,使学生加深了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教材安排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和用估算解决问题,一方面巩固了对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作准备。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并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铜山区XX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七 制作标本——表内除法信息窗1补充习题1 版六三制

七制作标本——表内除法(信息窗1)1.看图列算式。
2.看图解决问题。
2元 3元 4元 6元(1)买2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2)8元钱能买几个文具盒?(3)明明花了12元钱只买了一种物品,他可能买的什么?买了几个?3.(1)小猴自己运,需要运几次?(2)小猪自己运,需要运几次?参考答案:1.2 × 4 = 88 ÷ 2 = 48 ÷ 4 = 22.(1)2×3=6(元)(2)8÷4=2(个)(次) == (次)(3)答案不唯一,只要总钱数是12元就行。
3.(1)8÷2=4(次)(2)8÷4=2(次)第4课时乘加乘减▶教学内容教科书P58例5,完成教科书P58“做一做”和P59“练习十二”中第1~5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乘加、乘减算式的具体意义及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地运算。
2.经历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问题意识。
3.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并进行乘加、乘减之间的改写。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的智慧游乐园吗?在这个游乐园里我们解决了一些数学问题,还有很多问题我们没有解决,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解决这些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58例5旋转木马图(先隐藏坐了两名同学的旋转木马)。
师:仔细观察课件展示的图片,每个转盘上有几个人?(3个人)师:一共有多少个人?你能列算式解答吗?【学情预设】学生列式:加法算式:3+3+3=9(个);乘法算式:3×3=9(个)。
师:看来大家真的很聪明,都做对了。
这些题既可以列成加法算式,也可以列成乘法算式。
那谁知道为什么可以列成乘法算式呢?【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它们的加数都相同”。
师:说到了关键之处。
陕西省汉中市XX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七制作标本__表内除法信息窗1补充习题1版六三制9

七制作标本——表内除法(信息窗1)1.看图列算式。
2.看图解决问题。
2元 3元 4元 6元(1)买2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2)8元钱能买几个文具盒?(3)明明花了12元钱只买了一种物品,他可能买的什么?买了几个?3.(1)小猴自己运,需要运几次?(2)小猪自己运,需要运几次?参考答案:1.2 × 4 = 88 ÷ 2 = 48 ÷ 4 = 22.(1)2×3=6(元)(2)8÷4=2(个)(次) == (次)(3)答案不唯一,只要总钱数是12元就行。
3.(1)8÷2=4(次)(2)8÷4=2(次)第3课时解决问题(1)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创设“我是优秀导购员”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找到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体验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2.实现“问题情境”向“数学情境”的转化。
利用多媒体使问题呈现的方式多样性,引导学生解读丰富的数学信息,尝试用数和数量表示有关信息,用语言叙述问题的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动中突破教学难点。
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1.熟记2~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2~8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
3.积极参与数学学习,能进行小组合作,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学习重点1.运用所学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根据条件选取恰当的信息解决问题。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价格标签跳绳羽毛球毽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引入新课。
1.看一看,说一说。
课件出示超市一角:文具区,引导学生描述获取的信息。
2.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3.这节课我们学习用乘法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学生认真观察,自由发言。
2.思考后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桌交流。
3.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涟水县中心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七制作标本__表内除法信息窗1补充习题1版六三制

七制作标本——表内除法(信息窗1)1.看图列算式。
2.看图解决问题。
2元 3元 4元 6元(1)买2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2)8元钱能买几个文具盒?(3)明明花了12元钱只买了一种物品,他可能买的什么?买了几个?3.(1)小猴自己运,需要运几次?(2)小猪自己运,需要运几次?参考答案:1.2 × 4 = 88 ÷ 2 = 48 ÷ 4 = 22.(1)2×3=6(元)(2)8÷4=2(个)(次) == (次)(3)答案不唯一,只要总钱数是12元就行。
3.(1)8÷2=4(次)(2)8÷4=2(次)八休闲假日——解决问题第1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信息窗1 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教学目标:1、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技能。
2、能运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能够选择合适的算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出示情境图。
二、知识新授1、引导看图,提出问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什么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师:解决我们刚才提出的"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先自己试试看。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商量后再交流。
(2)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吗?(3)交流:生1:9+9+9+9+5=41(人),把每个组的人数加起来;生2:9×4=36(人),36+5=41(人),先算4个组共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先算乘法)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为什么?(4)师:我们来看"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这个问题吧。
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师:谁愿意把你计算的结果拿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看?7×3=21(辆) 21-9=12(辆)或者:7×3-9=12(辆)强调:在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
宁晋县XX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七制作标本__表内除法智慧广场补充习题版六三制

七制作标本——表内除法(智慧广场)1.妈妈用上面的材料做蔬菜沙拉,至少用一种蔬菜,最多用三种蔬菜,一共可以做多少种不同的蔬菜沙拉?2.校园科技运动会开幕了,同学要参加航空航模项目比赛,运动会设置以下三种航模飞行,同学们至少报1项,最多报3项,请你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一下,一共有多少种报名方法?手掷留空小飞机电动自由飞小飞机弹射留空小飞机3.校园读书节开幕了,二年级开展“小书迷”活动,老师给同学们规定了必读书目一本——《小猪唏哩呼噜》,选读书目三本——《小巴掌童话》、《夏洛的网》、《小布头奇遇记》。
活动要求同学们要读两本及两本以上的书,请你帮同学们算算,可以有多少种方法选择读书书目呢?必读书目:选读书目:参考答案:1.一共可以做7种不同的蔬菜沙拉。
2.3.第一种:《小猪唏哩呼噜》、《小巴掌童话》第二种:《小猪唏哩呼噜》、《夏洛的网》第三种:《小猪唏哩呼噜》、《小布头奇遇记》第四种:《小猪唏哩呼噜》、《小巴掌童话》《夏洛的网》第五种:《小猪唏哩呼噜》、《小巴掌童话》、《小布头奇遇记》第六种:《小猪唏哩呼噜》、《夏洛的网》、《小布头奇遇记》第七种:《小猪唏哩呼噜》、《小巴掌童话》、《小布头奇遇记》、《夏洛的网》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学习目标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知道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估量物体的质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1.会给日常事物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2.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会运用质量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环节1:单元知识归纳知识点具体内容认识克及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用字母“g”表示,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来称。
认识千克及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千克=1000克。
2.用以“千克”为单位的秤称物体重量时,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的物品有几千克。
兴和县第一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七制作标本__表内除法信息窗1补充习题2版六三制

七 制作标本——表内除法(信息窗1)1.夺红旗。
2.看谁跳得快。
参考答案: 1.2 9 32 26 56 40 3 26 2.4 12 6 42 9 3 24 6÷2 ×3 24÷66×3 + 8 2×2×8 27÷3÷3 6×6÷4 56÷7×54×2×764÷8÷44.夺红旗:×7×8 ÷363÷7÷45.4 整理与复习一、想一想,填一填。
1.7个8相加的和是( );45里面有( )个9;72是9的( )倍。
2.计算8×6和6×8时,计算时用到的同一句口诀是( )。
3.63÷7=,想:七( )六十三,商是( );42÷7=,想:( )七四十二,商是( )。
4.两个相等的数相乘的积是49,这两个数相加的和是( )。
5.8个5可以说成是( )的( )倍;9的7倍是( )。
6.从54里面减去6,连续减( )次后得数为0。
7.根据口诀“三九二十七”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
8.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3×()=21 ( )×9=4554÷()=3×363÷()=7 32÷()=4 18÷()=29.圈一圈,填一填。
(1)的个数是的( )倍。
(2)的只数是的( )倍。
10.(1)第一行: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
第二行有( )个正方体。
(2)的只数是的5倍。
有( )只。
11.56颗珠子,每8颗穿一串,可以穿成( )串;如果穿成7串,每串穿( )颗。
二、在里填上“>”“<”或“=”。
20÷518÷214÷242÷724÷642÷615÷510÷249÷728÷436÷436÷9三、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