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药敏试验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ppt演示课件
《细菌耐药性机制》PPT课件

• 4、影响主动流出系统:
• 某些细菌能将进入菌体的药物泵出体外,这种泵因需能量 ,故称主动流出系统。
• 细菌的流出系统由蛋白质组成,主要为膜蛋白。这些蛋白 质来源于4个家族:①ABC家族;②MF家族;③RND家族; ④SMR家族。流出系统有三个蛋白组成,即转运子、附加 蛋白和外膜蛋白三者缺一不可,又称三联外排系统。外膜 蛋白类似于通道蛋白,位于外膜(G-菌)或细胞壁(G+ 菌),是药物被泵出细胞的外膜通道。附加蛋白位于转运 子与外膜蛋白之间,起桥梁作用,转运子位于胞浆膜,它 起着泵的作用。
霉素。
• 2、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 由于改变了细胞内膜上与抗生素结合 部位的靶蛋白,降低与抗生素的亲和 力,使抗生素不能与其结合,导致抗 菌的失败。
• 如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高度耐药就是通过此机 制产生的;细菌与抗生素接触之后产生一种新的 原来敏感菌没有的靶蛋白,使抗生素不能与新的 靶蛋白结合,产生高度耐药。
目录
概念及分类 细菌耐药机制 防治措施
• 细菌耐药性(Resistanceto Drug )
• 细菌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指细菌对于抗 菌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 细菌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或敏感性降低, 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
• 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
• 固有耐药性
天然耐药性,是由细菌的种类特性所决定的, 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不 会改变。来自•1.灭活酶的产生
•
2.药物作用的靶位发生改变
2.耐药性机制: 3.细胞壁通透性的改变
•
4.主动外排机制
•
5.生物被膜的形成
•
6.交叉耐药性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与耐药检测ppt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课件

8.联合药物敏感试验
1)方法很多,其中纸片法最为常用。先将试验菌均 匀涂布于培养基表面,盖好平皿,放置5分钟,待 平板表面水分吸收后,将两种含药纸片贴于平板 上,两纸片中心距离2--4mm左右。然后35℃ 孵育 过夜,取出观察结果。
2)结果判断 联合药物敏感试验可出现四种结果: A.无关作用: 甲+乙=甲单或乙单 B.拮抗作用: 甲+乙<甲单或乙单 C.相加作用: 甲+乙=甲单+乙单 D.协同作用: 甲+乙>甲单+乙单
三、实验操作步骤
(一)纸片扩散法:
1. M-H平板:直径为90mm,厚度 4mm。 2. 菌悬液制备:无菌挑取菌落于无菌生理盐水中,校
正浊度至0.5 麦氏。 3. 用无菌棉签浸入细菌悬液中,将棉签在试管壁上轻
轻挤压以挤去过多的菌液,用棉签以连续划线的方 式均匀涂抹琼脂平板表面三次(每次转60℃)使 菌液均匀分布,最后沿平板内缘涂抹一周。盖上 平板的盖子,放置3~10min。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纸片扩散法(K-B法)的原理、操作方法、结 果的判读及临床意义。
2. 了解各种稀释法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的原理、操作 方法、结果判读和临床意义。
3. 掌握纸片扩散法的质量控制,了解稀释法的质量 控制。
二、实验原理
1.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是测定抗生素或其他抗 微生物制剂在体外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这 种能力可以通过稀释或扩散方法来测定。
六、影响因素:
1. 培养基:厚度,PH,离子浓度,成份,添加剂; 2. 抗菌药物的配制方法,纸片的含量,大小,
渗透性,保存方式等; 3. 细菌的接种量; 4. 培养的环境,温度与时间; 5. 结果的判断及解释标准等。
4.每个孔加入100ul浓度为105菌悬液(大肠或金 葡),混匀,胶布封口,37°C培养。
细菌药敏试验 ppt课件

3.所选药物具有代表性:实验室不 需要也不可能对每种抗菌药物均进 行测试。原则上在各类抗菌药物中 选择一种代表性药物作测试,可反 映一类药物的抗菌特性。如大环内 脂类选红霉素,喹诺酮类选环丙沙 星或氧氟沙星,头孢菌素选1、2、 3代头孢菌素的代表药物,同时还 应考虑价格因素。
细菌药敏试验
细菌药敏试验
3.需要修订的结果:耐庆大霉素的革兰 阳性菌即使出现对阿米卡星、奈替米星 敏感,也要报告耐药;耐甲氧西林葡萄 球菌,应报告对所有β-内酰胺类药物耐 药。
细菌药敏试验
用折点解释药敏试验结果的意义
1.预测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如果某种药物 敏感,则该药治疗可能有效。如果耐药,则可能 导致治疗失败。 2.指导临床医生选择使用抗生素,避免用药不当, 延误治疗,并诱导产生耐药菌株。 3.提供选择药物的依据。 4.监测耐药性,掌握耐药菌的流行趋势。
试验结果的评价与报告
由于细菌耐药机制的不同及试验中影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因素的干扰,药敏试验的表型可能出现 错误或矛盾,应加以注意!
细菌药敏试验
1.由于方法对某些药物还不够精确,或由于没 有收集到足够的耐药菌株来制定折点,CLSI药 敏指南对这些药物除了“敏感”以外没有标明 任何其他分类,如果检测结果提示“非敏感”, 应确证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证实药敏 试验在控)随后送上级实验室证实其结果。 2.出现不可能的结果:如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 唑林、氨苄西林敏感;MRSA对青霉素敏感; 肠杆菌科细菌对第一代喹诺酮敏感而对环丙沙 星耐药等,此类结果须找出原因加以纠正。
细菌药敏试验
3.进行细菌耐药性调查和抗菌药物疗效时 需要进行药敏试验。
4.当引起感染的致病菌的种属特征提示其 对某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而从来未见有耐 药情况报告时,通常不需要进行药敏试验。
细菌药敏试验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赏M嚙就试絵及耐嚙机制姿徼省佃書耐希此枚屮皿姿徵德科女曇础床松险徐折曇教可寒妥徽底科丈曇第一附属医浣检脸科給无宏一.嚙敏试验种类1、歡片扩徽该次稀轉法稀轉法包括宏董肉汤稀眷眩(%衣观奴必如攸刃、徽量肉汤稀尊该(滋滋滋滋如te^t)>琼脂稀轉法(旳如cldatuM. te^t) o5\三・做雀细菌药敏试验■宏量稀释法•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Reference method. Add standard inoculum to dilutions of antibiotic. Incubate overnight. MIC is lowest concentration that inhibits growth (can also be performed by agar dilution). Interpretation (S or R) is based on achievable drug levels徽量液俸稀轉法细圉药敏试验・E・test法•E-test•Strips containing a gradient of antibiotic are placed on lawn of bacteria and incubated over night. MIC is determined at point where zone of inhibition intersects scale on strip・•Combines ease of KB with an MIC method・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S. pneumoniae.二、謠敬试验基凉条件试验条件培养基Mueller-Hinton 琼脂、CAMHB > Mueller-Hinton 琼脂接种物生长法或直接菌落悬液法,相当于0.5麦氏标准。
孵育35°C±2°C;空气;16・18小时推荐的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大肠埃希菌ATCC 35218 (为监控B ■内酰胺酶/B・内酰胺抑制剂纸片用)杆菌科一纸片扩散法、液体稀释法、琼脂稀释法(1)对于从粪便中分离的沙门菌和志贺菌属,常规仅测试和抿告氨茱西林,一种卩奎酮类药和甲氧节噪/磺胺甲噁哇。
细菌药敏试验ppt课件

10
试验结果的评价与报告
由于细菌耐药机制的不同及试验中影响 因素的干扰,药敏试验的表型可能出现 错误或矛盾,应加以注意!
完整版课件
11
1.由于方法对某些药物还不够精确,或由于没 有收集到足够的耐药菌株来制定折点,CLSI药 敏指南对这些药物除了“敏感”以外没有标明 任何其他分类,如果检测结果提示“非敏感”, 应确证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证实药敏 试验在控)随后送上级实验室证实其结果。 2.出现不可能的结果:如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 唑林、氨苄西林敏感;MRSA对青霉素敏感; 肠杆菌科细菌对第一代喹诺酮敏感而对环丙沙 星耐药等,此类结果须找出原因加以纠正。
感染的可疑病原菌,又不能从该菌的种属特征 可靠地推测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时,则需要 进行药敏试验。
2.从同一患者体中同部位连续分离到相同的菌株, 为检测它们是否已经发展为耐药,应重新进行
药敏试验。尤其是在第四代头孢菌素治疗肠杆
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沙雷氏菌属,所有抗菌
药物治疗铜绿假单胞属,喹诺酮类治疗葡萄球 菌属3-4天后,起初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的菌株 易发展位耐药。
完整版课件
2
完整版课件
3
敏感性分类(CLSI的定义)
敏感(Susceptible):指受试菌株能被测定药物 推荐剂量给药后在感染部位所达到的浓度所抑 制或杀灭。
耐药(Resistance):指受试菌株不能被常规剂 量抗菌药物达到的剂量所抑制。
完整版课件
4
• 中介 (Intermediate):指抗菌药物MIC 接近血液 和 组织中通常可达到 的浓度,疗效低于敏感药。还表
完整版课件
9
3.所选药物具有代表性:实验室不 需要也不可能对每种抗菌药物均进 行测试。原则上在各类抗菌药物中 选择一种代表性药物作测试,可反 映一类药物的抗菌特性。如大环内 脂类选红霉素,喹诺酮类选环丙沙 星或氧氟沙星,头孢菌素选1、2、 3代头孢菌素的代表药物,同时还 应考虑价格因素。
细菌药敏试验 ppt课件

8
4
2
重要误差
12
258
1
1
12
小误差
敏感 5
1 0.5
1
25
9
0.25 6
8 10 12 细1菌4药敏1试8 验2p0pt课件22 24 26 28 30 32 349
不同国家的判定折点 -可能不同
原因:
用药剂量不同,服药的间隔不同 评价敏感时较保守 更强调检测出耐药株(即特定的耐药群) 技术因素:接种、培养基
* M100 每年更新一次
**M2, M7 每三年更细新菌一药敏次试验 ppt课件
123
药物分组
判断折点
标准菌株质控范围
特殊的耐药监测
细菌药敏试验 ppt课件
13
细菌药敏试验 ppt课件
14
敏感性分类(CLSI的定义)
敏感(Susceptible)
用常规用量治疗有效 常规用药时达到的平均血药浓度超过细菌的
缓冲区:防止操作的系统误差造成重 大结果的判定错误
细菌药敏试验 ppt课件
16
药敏试验的方法学
半定量…纸片扩散法 (抑菌圈直径) MIC法:
稀释法(肉汤、琼脂) 自动化仪法 抗生素连续梯度法 (Etest ) 流式细胞仪
细菌药敏试验 ppt课件
17
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 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收琼脂中水分溶解后 不断向纸片周围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 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无 菌生长的透明圈即为抑菌圈。
细菌药敏试验 ppt课件
7
MIC与抑菌圈直径的线性关系
Log2. MIC R I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耐药性检测ppt课件

8
判读抑菌浓度
(MIC ug/ml)
016
完整最新版课件
28
E test 法特点
优点
连续浓度梯度,与琼脂稀释法相关性好 (相关系数为0.9).可测MIC。
操作简单,影响因素少,稳定性高。
缺点:E试条较昂贵; 不适用于生长缓慢的苛养菌。
完整最新版课件
31
四、联合药物敏感试验
联合药物意义
盖有15--20个对倍稀释浓度的宽度范围。
016
将E试条放在细菌接种过的琼脂平板上,经孵育,围
绕试条明显可见椭圆形抑菌圈,圈的边缘与试条交
点的刻度浓度即为抗菌药物抑制细菌的MIC。
依照CLSI标准判断其敏感、耐药、中介。
完整最新版课件
26
有菌生长区 无菌生长区
完整最新版课件
27
椭圆形细菌 生长抑制区
完整最新版课件
40
四种方法
比例法 放射同位素法 绝对浓度法 耐药率法
•直接法:直接采用图片阳 性的体液标本。(须经充 分消化五杂菌)
•间接法:经分离纯培养后 的次代培养菌。
完整最新版课件
41
间接比例法(WHO推荐)
Middlebrook7H10琼脂 培养3周
无药
药1
药2
药3
不含药的对照格菌落数应为50~150 敏感:含药格无结核杆菌生长,
抗菌药物与细菌 纸片含量 抑菌圈直径:mm 相应MIC μg/ml 耐药 中介度 敏感 耐药 敏感
丁胺卡那霉素 氨苄青霉素
测肠杆菌 测葡萄球菌 测嗜血杆菌 测肠球菌
30μg ≤14 15-16 ≥ 17 ≥32 ≤16
10μg 10μg 10μg 10μg
细菌药敏试验及其耐药表型检测课件

药敏试验的分类
纸片扩散法
将抗菌药物纸片贴在接种了待测 菌的琼脂平板上,通过测量抑菌 圈大小来确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
程度。
稀释法
通过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与细菌在 琼脂平板上接触,观察细菌生长情 况,以判断药物的抑菌浓度。
E-test法
将抗菌药物浓度梯度试纸贴在接种 了待测菌的琼脂平板上,根据抑菌 圈边缘与试纸条的交汇点读出最低 抑菌浓度值。
点,是临床常用的药敏试验方法之一。
04
药敏试验的结果解读
结果判读标准
敏感(Susceptible)
01
表示细菌对药物敏感,通常为≤2μg/ml或≤10μg/ml,具体标
准根据药物种类和实验方法而异。
中介(Intermediate)
02
表示细菌对药物中度敏感,通常为2μg/ml<MIC<10μg/ml或
某些细菌可以产生酶类,将药物分解 或灭活,从而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抗菌 作用。
抗菌药物作用靶点的修饰
细菌通过增加或改变靶点蛋白的数量 或修饰状态,降低药物与靶点的结合 能力。
03
药敏试验的方法
纸片扩散法
总结词
一种常用的药敏试验方法
详细描述
纸片扩散法是一种简便、快捷的药敏试验方法,通过将含有一定浓度的抗菌药 物的纸片贴在接种了待测菌的琼脂平板上,观察细菌周围的抑菌圈大小,判断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
细菌药敏试验及其耐药表型检测课 件
目录
• 细菌药敏试验概述 • 细菌耐药性及耐药表型 • 药敏试验的方法 • 药敏试验的结果解读 • 耐药表型检测的应用 • 展望与未来发展方向
01
细菌药敏试验概述
药敏试验的定义
• 药敏试验:指通过实验室方法检测细菌对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为临床医生提供抗菌药物选择依据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g/ml 4
2
1
0.5 0.25 0.12
0
4
微量液体稀释法
5
细菌药敏试验- E-test法
•E-test •Strips containing a gradient of antibiotic are placed on lawn of bacteria and incubated overnight. MIC is determined at point where zone of inhibition intersects scale on strip. •Combines ease of KB with an MIC method. Particularly
8
2.铜绿假单胞菌纸片扩散法、液体稀释法、琼脂稀释法
试验条件
培养基 接种物 孵育 推荐的质控菌株
Mueller-Hinton 琼脂、CAMHB、Mueller-Hinton 琼脂 生长法或直接菌落悬液法,相当于 0.5 麦氏标准。 35℃±2℃;空气;16-18 小时 大肠埃希菌 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 大肠埃希菌 ATCC 35218(为监控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抑制剂纸片用)
2
3
细菌药敏试验-宏量稀释法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Reference method. Add standard inoculum to dilutions of antibiotic. Incubate overnight. MIC is lowest concentration that inhibits growth (can also be performed by agar dilution). Interpretation (S or R) is based on achievable drug levels
useful for S. pneumoniae.
6
二、药敏试验基本条件
1.肠杆菌科-纸片扩散法、液体稀释法、琼脂稀释法
培养基 接种物 孵育 推荐的质控菌 株
试验条件
Mueller-Hinton 琼脂、CAMHB、Mueller-Hinton 琼脂 生长法或直接菌落悬液法,相当于 0.5 麦氏标准。 35℃±2℃;空气;16-18 小时 大肠埃希菌 ATCC 25922; 大肠埃希菌 ATCC 35218(为监控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抑制剂纸片用)
四环素类
B 米诺环素 30μg ≤14 15-18 ≥19 ≥16 ≤4
叶酸代谢途径抑制剂
A
甲氧苄啶 /磺胺甲
1.25/23.7 5μg52
≤ 2/38
12
(2)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液体稀释法、琼脂稀释法解释标准
试验/
报告 抗微生物药
S
分组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抑制剂
MIC 值(μg/ml)
I
R
B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16/2 32/2-64/ ≥128/2
2
头孢类(注射药物)(包括头孢菌素Ⅰ,Ⅱ,Ⅲ和Ⅳ代)
B
头孢他啶
≤8
18
≥32
碳青霉烯类
B
美洛培南
≤4
8
≥16
四环素类
B
米诺环素
≤4
8
≥16
氟喹诺酮类
B
左氧沙星
≤2
4
≥8
phenicols
B
氯霉素
叶酸代谢途径抑制剂
11
(1)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纸片扩散法解释标准
试验/ 报告
抗微生物药纸片含药量 抑菌环直径(mm)
相对应 MIC 值 (μg/ml)
注释
分组
RIS
R
S
头孢类(注射药物)(包括头孢菌素Ⅰ,Ⅱ,Ⅲ和Ⅳ代)
B 头孢他啶 30μg ≤17 18-20 ≥21 ≥32 ≤8
碳青霉烯类
B 美洛培南 10μg ≤15 16-19 ≥20 ≥16 ≤4
7
(1)对于从粪便中分离的沙门菌和志贺菌属,常规仅测试 和报告氨苄西林,一种喹酮类药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此 外对于胃肠外分离的沙门菌属还一定要测试并报告氯霉素及 其某一种Ⅲ代头孢菌素的结果。 (2)所有确认产ESBLs的菌株应当报告为耐所有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 (3)出于对流行性,治疗及感染控制方面的考虑,应该把 从尿中分离的所有菌株做ESBLs 筛选试验作为一个基本制度。 (4)仅当被认为与临床有关时(如菌血症)才进行奇异变 形杆菌ESBLs筛选试验 (5)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沙雷菌属可发展为耐药。 最初分离的敏感菌株在开始治疗3~4天内可变为耐药,因此 对重复分离菌株应重新进行药敏试验。 。
A
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
≤8
16
≤2/38 -
用纸片扩散法能可靠地测定分离于囊性纤维化病人的铜 绿假单菌的敏感性,但在作为敏感结果报告前,应将孵育 时间延长至24小时。
9
3.不动杆菌属纸片扩散法、液体稀释法、琼脂稀释法
培养基 接种物 孵育 推荐的质控菌株
试验条件 Mueller-Hinton 琼脂、CAMHB、Mueller-Hinton 琼脂 生长法或直接菌落悬液法,相当于 0.5 麦氏标准。 35℃±2℃;空气;20-24 小时 大肠埃希菌 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 大肠埃希菌 ATCC 35218(为监控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抑制剂纸片用)
10
4.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纸片扩散法、液体稀释法、琼脂稀释法
培养基 接种物 孵育 推荐的质控菌株
试验条件 Mueller-Hinton 琼脂、CAMHB、Mueller-Hinton 琼脂 生长法或直接菌落悬液法,相当于 0.5 麦氏标准。 35℃±2℃;空气;20-24 小时 大肠埃希菌 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 大肠埃希菌 ATCC 35218(为监控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抑制剂纸片用)
细菌药敏试验及耐药机制 研究进展
安徽省细菌耐药监控中心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教研室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徐元宏
1
一、药敏试验种类
1、 纸片扩散法 2、稀释法 稀释法包括宏量肉汤稀释法(macrodilution test)、微 量肉汤稀释法(microdilution test)、琼脂稀释法(agar dilution test)。 3、E-test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