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的构图
绘画的构图

塞尚.静物
三角形构图:
是静物写生中最常见的构图形式之一,具有稳定均衡之感
其他构图形式分析与欣赏
水平线构图 十 字 架 构 图
垂直线构图 弧 形 构 图
V
对角线构图 形 构 图
S形构图
绘画的构图
构图形式美的规律
多样统一 整体和谐 画面平衡稳定与结构均衡 对比调和 相互辉映 构图节奏感 韵律感
Hale Waihona Puke 多样变化 和谐统一的条件 形象的多样性 位置的疏散,聚散,上下左右的安排要多样,
轮廓要有高底起伏 方向要有区别,不得一顺 空间要有前后和远近中景的层次
平衡的定义
平衡:指画面承载的形象构成的力与画 面重心重合,使人对画面保持不产生倾 斜感得稳定
黄金分割律——
用0.618乘以画面空间的总长度,可以找到黄金分割点。黄金分割规律 既可以用意绘画的高度,也可以用于绘画的宽度。当两个部分交叉时,就 形成了黄金分割点,这一点被认为是放置绘画中主体形象的理想位置。
绘画构图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S形构图
总结词
S形构图是一种通过将主题元素以S形状 排列的构图技巧,以实现流畅感和动态 感。
VS
详细描述
S形构图在风景画、静物画和人物画中都 有广泛应用。通过将主题元素以S形状排 列,可以创造出一种流畅的视觉效果,使 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三角形构图
总结词
三角形构图是一种通过将主题元素放置在三角形内的构图技巧,以实现稳定感和层次感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绘画实践中,尝试运用不同的构图方式,如三角形构图 、S形构图、对角线构图等。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构图技巧 ,提高自己的构图能力。
通过创作提高构图能力
总结词
通过创作完整的绘画作品,综合运用构图技巧,提高自 己的构图能力。
详细描述
在创作过程中,注重画面的整体布局和局部细节的构图 处理。根据主题和情感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构 图技巧,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不断反思 和总结自己的构图经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构图能力。
绘画构图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绘画构图简介 • 构图基本原理 • 常见构图技巧 •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义与重要性
构图定义
构图是绘画中组织和排列视觉元 素的过程,以创造具有视觉吸引 力和意义的画面。
构图重要性
构图是绘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决定了画面的整体效果和氛围 ,影响观众对作品的感知和评价 。
详细描述
三分法构图在绘画和摄影中广泛应用,它有助于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特定的主题或焦点。通过将画面 分为三等分,可以创造出一种视觉上的和谐感,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对角线构图
总结词
对角线构图是一种通过将主题元素放 置在画面对角线上的构图技巧,以实 现动态感和张力。
小学美术《绘画的构图》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绘画构图的基本概念、构图原则和形式,以及它们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绘画构图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绘画创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激发学生文化理解,了解不同构图形式在历史与民族文化中的应用,增强民族自豪感。
5.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动手实践,提高解决实际绘画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与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构图原则:均衡、对比、统一、变化是绘画构图的核心内容。重点在于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原则在绘画中的应用,为创作美观、和谐的作品奠定基础。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构图原则和构图形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构图原则的灵活运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绘画构图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使画面均衡、主体如何突出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构图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构图原则和形式的基本原理。
举例:
-对于难点一,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示范讲解等方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不同原则在作品中的具体运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对于难点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现代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鼓励他们在创作中尝试不同的构图形式。
-对于难点三,教师可以设置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如何处理画面中各元素的主次关系,提高画面层次感和表现力。同时,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绘画的构图名词解释

“构图”是一个外来语,原意为组合、构成,是一个专用的美术术语。
在美术创作中,构图一般是指在平面的空间中安排和处理表现对象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和局部的形象组成画面整体,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艺术形象和审美效果。
构图是美术传达的第一步,还是对构思的检验和修正(这在前面“预成练习”中已涉及)。
在中国传统画论中,构图称为“章法”或“布局”,并被认为是“画之总要”。
还应指出的是,构图还是绘画特有的艺术语言之一,是绘画美的构成要素之一。
不同的构图形式会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意向性和审美气氛。
一般说,构图涉及各种形式法则,其基本原理主要是对变化统一法则的应用,由此产生对比、均衡、同一、节奏、韵律、数比等等构图的基本规律。
同时,构图还涉及许多表现因素,如透视法则,平面构成法则,空间法则,色、形、线的对比与呼应,人物形象之间的呼应关系,画面的动态关系等等。
恰当运用和处理这些因素,才能构成所需的艺术整体。
绘画的构图教案

绘画的构图教案绘画的构图》教学设计与反思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八课,属于“欣赏·评述”研究领域。
研究本课首先要弄明白“构图”的含义,即布局、章法的意思,是在平面美术创作中安排和处理审美物体的位置和关系。
构图是绘画中的艺术语言,是检验画面效果的具体依据。
作为一个美术基本知识,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构图知识为出发点,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浅显易懂的构图知识。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研究和了解构图的重要性;二是学会运用构图知识评价或欣赏美术作品;三是让学生能够用构图法则进行绘画。
其中,构图法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构图知识,我采用了对比法、展示法和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希望能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等参与进来,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学到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构图的重要性和应用。
然后,我板书“绘画的构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题。
接着,我让学生浏览教材中的图片内容,让他们对构图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学生们讨论后,我提出问题,帮助他们总结构图中的形与线。
形在构图中主要是指关系形,人们把作品的构图框架归纳为三角形、圆形、S、V、X等类型,并指出各有不同的特征。
三角形是一种具有稳定性的构图形式,代表作品有《自由引导人民》等。
圆形有一种旋转滚动的感觉,又感觉饱满充实,代表作有《枫丹白露的黄昏》。
S形具有运动、优美、纵深的感觉,是我们中国画传统的、常用的构图形式,代表作品有《清明上河图》。
V形具有活泼、富有动感的、还给人以晃动感觉的构图形式,代表作有《希阿岛的》。
X形是一种既有稳定感,又有放射感的构图形式,代表作有《林间小路》。
学生们研究了以上构图的种种形式后,应该在平时的绘画中活学活用,在实际绘画中,恰当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法则为我们的绘画服务。
5、教师在课上引导学生讨论构图的认知,学生们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多媒体展示来深入理解构图的概念。
绘画构图

· 如果要进行高度的概括,就是变化统一。 · 即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其 他规律,一般都是属于这个规律。
1、三角构图————底、饱满、完整、团实。
3、S构图————深远、平远。
1.“黄金分割律”也叫“黄金律”。“黄金分割律”(golden section)是意大利画家达· 芬奇引入的,19世纪德国 美学家柴侬辛又做出了进一步的计算,而他的思想萌 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到了文艺 复兴时代,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大师都花了大量精 力寻找所谓美的形式,才有了现在的“黄金分割原理”。 5比3、8比5,或13比8。现实生活中的照片、银幕、 电视荧幕和很多艺术品也都呈现这种比例。
根据黄金分割律找出画面 上的四个点,如图所示。 这四个点我们称为视觉刺 激点。把主体形象安排在 上述任意一点上或者临近 处,就能产生主体位置合 适的美感作用。
古代绘画大师大都遵循“黄金 分割律”作画。黄金分割律在 构图中被用来划分画面的安 排和安排视觉中心点。画面 中理想的分割线需要按照黄 金比例0.618来寻找,这样就 会得到四个点。这四个点常 被画家用来安排画面的主体 物象,使之形成画面的中心 点。如委拉斯开兹的《崇拜 耶稣》,其中小耶稣的头部 正好处在黄金分割线的一个 点上。
“构图”一词是借用西方的外来专业术语,而在中国的 传统绘画当中,构图又被称为“布局”、“章法”或是“经 营位置”。构图是绘画艺术技巧的一个组成部分,又 是创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更是将作品各个部分组合 成一个整体的形式。构图的形态要服从作品内容和作 者的内心感受,并根据构图形式美的法则来决定。
构图是指一幅画如何安排好物象的位置以及几 种物象的组合关系。
苹果8个 杯子1个(装有果汁) 水果盆1个 其他水果若干
冀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课件-3.绘画的构图 (共22张PPT)

静物 塞尚 (法国)
枫丹白露的黄昏 卢梭(法国)
扎波罗什人复信给苏丹王 列宾(俄国)
构图的原则是“多样统一”, 是指既要注意画面形象的变化, 也要处理好画面主次、大小、虚 实、均衡、疏密等关系,使画面 具有整体统一的效果
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洛瓦(法国)
感知构图
请在下面照片中任意挑选4 或5种物品,自己安排它们在画 面中的位置、大小、远近、层次、 虚实,按照构图的形式和原则完 成构图练习。
探究构图
构图的形式也就是 指构图的框架。人们习惯 上把构图归纳为S形、△角 形、 ○形、V形、X形(也 称对角线形)。
吴 淞 春 水 图
张 中 ( 元 代 )
三角形构图
有烟斗的静物 夏尔丹(法国)
瓶花 卫天霖
V形构图
希阿岛的屠杀 德拉克洛瓦 (法国)
X形构图(或称对角线形构图)
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意大利)
赏析下图你对画面上物体 的排列有何感觉?这种构图本 来是我们在一般情况下要避免 使用的,画家为什么要这样构 图?这是否意味着作品主题决 定着构图形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题决定形式
四个水瓶 苏巴朗(西班牙)
绘画的构图
认识构图
构图也称“布局”“章法” 或“经营位置”,是指在绘画创 作中,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 求,将所要表现的形象及其色彩、 明暗和轮廓等加以组织、安排和 处理,使之构成协调完整、具有 视觉美感的画面。
请你任意选取下图中的三 个苹果进行自由组合,安排 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画面位 置,完成构图练习。
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2课《绘画的构图》课件3 人美版

2019/7/13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3
谢谢欣赏!
2019/7/13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4
作品赏析:你比较喜欢那幅作品?为什么?
图3 图1
图2
绘画的构图
什么是构图?
书中P10页
在画面中遵循形式美法则, 安排和处理形象与位置的关系, 将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整体的艺术作品, 达到表现主题思想、增强审美效果的目的。
作品赏析
观察达芬奇作品《蒙娜丽莎》, 作品中人物形象大致呈什么样的形状? 这种构图形式给人的感受?
课堂小结
构图不仅存在于绘画当中,而且也可以运用到生活 中去。希望这堂课的学习会对下节课:用相机记录 北京风情,有所帮助。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1、3---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品 2、三角形构图形式 3、按多样统一的原则
练一练
选取你喜欢的物品,运用三角形构图组织画面
实践要求
1、确定纸张横式与竖式 2、定出上少下多,左右适中。 3、 整体定位,具体画出每个物体
的位置和前后关系
4、按照“多样统一”的原则组织画面,用线条 形式表现形体。
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
立三角形构图
稳定感
描绘的是一位端庄、典雅的普 通女性的形象。
作品赏析
狼牙山五壮士---詹建俊
芭蕾舞女---德加
分析两幅作品分别使用了哪种三角形构图形式? 这种表现手法给你感受如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构图?
★ 在美术创作中,构图一般指在平面 的物质空间中,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 位置和关系。 ★ 构图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和 布局,也称“经营位置”,被认为是 “画之总要”。
分组分析构图方式
★你试着任意在16开的纸上摆放三个苹果, 看看他们的外轮廓形成什么型?
绘画构图
八年级下册第三课
学习目标
1、学习和了解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以 及常见的构图类型。 2、尝试运用构图知识评价和欣赏美术作品。 3、尝试运用构图的形式法则进行绘画实践。
名作赏析
你认识这张绘画 作品吗?它讲述的是什 么故事呢?请你试着画 出它的构图,看一看作 者是怎样安排构图的。
中西方构图比较二
“笔记式”构图: “笔记式”中国画, 即“笔记式”观察 法,没有固定视点、 视向和视线。画家 随着身体的移动对 对象进行多方位的 观察,故采用的是 散点与移动的透视 法。
静物
夏尔丹
(法国)
《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
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研究构图,并不是制定各种 条条框框,而是启发我们的 思想,从有法到无法,从知 法到变法又不为法所囿。
四、均衡、 藏露
形不见 而意现
山水画构图的特点
一、动静相依 二、整体气势 三、内外联系 四、立意含蓄 五、变异奇险 六、诗意入境
中西方构图比较一
“照相式”构图: 西画“照相式”构 图即采用焦点透视, 如同照相按快门一 般,把对象的造型、 明暗、色彩、体积、 空间及对象之间的 结构关系等瞬间感 觉记忆在脑海里以 及画面中——此之 谓“照相式”观察
三、构图的原则 多样统一实例
这三幅构图哪一张最符合多样 统一原则呢?说说看为什么?
三、构图的原则 多样统一实例
苹果间的聚散、叠压、朝 三角形的骨架和苹果间 苹果的距离、方向完全相 向都形成多样的变化,又统一 距、朝向的不同使画面有了 同,骨架呈一条直线,绝对的 在三角形骨架中 。多样统一使 变化,但又缺乏主次与统一。 统一,显得呆板没有生气。 画面生动而又谐调。
(1)使形象突出,构图中心明确
构图中心不是画中央,是指表现内容的中心,构成观众注意的焦点。
(2)使结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
表现的是开阔而宁静的意境,利用长方形画幅和水平线给 人以平静舒展的心理作用 。
(3)使色彩与表现内容的统一
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构 成一种坚实、敦厚、沉 重的宏大气势,用红色 与将太行山作为抗敌的 历史丰碑立意相吻合。
狼牙山五壮士
詹建俊
名作赏析
为表现壮士们的英雄形象,作者 将五个人物聚合成不规则三角形的骨 架,形成庄重、雄伟的态势,突出体 现五壮士的凝聚力与坚定的信念。 严谨的构图安排,使人物主次分 明、层次清晰,巧妙地突出了主题并 塑造出英雄人物视死如归、同仇敌忾 的艺术形象。
一、认识构图
通过对《狼牙山五壮士》这幅作品的 赏析,你认为到底什么是构图,它在绘画 作品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有烟斗的静物》 夏尔丹
画面由烟斗、水 瓶和桌子边缘构 成一个三角形, 使得画面稳定, 庄重,又富有不 对称的变化美感。
《午休》高更,画面主要采用对角线式的构 图方式,加上三个贴近对角线方向的人物, 使得画面轻松、活波,准确地反映出午后 慵懒的休息场面,极富生活情趣。
从欣赏的角度,构图的目的是什么呢?
天地位置与边角处理
二、虚实、疏密
三、对比、呼应Fra bibliotek
1.结构对比:主从、疏密、聚散、虚实、详略、藏露、隐显、 纵横、高低、开合、争让、呼应、动静、阴阳、向背、起伏等。 2.形态对比:大小、长短、薄厚、方圆、软硬、曲直、曲伸、 凹凸、反正、多少、粗细、钝锐、滑涩、偶奇、动静等。 3.笔墨技法对比:轻重、强弱、浓淡、干湿、枯润、刚柔、 顺逆、收放、松紧、精粗、虚实、繁简等。 4.色彩对比:包括色相、色温、色度和纯度的对比,黑白、 明暗、冷暖、深浅、进退、张缩、清浊、强弱、远近、鲜晦等。 呼应 山水画的“呼应”,是指画面中的物象彼此联系, 前后、左右、上下相互关联。也称“顾盼”。
三、构图的原则
多样统一具体来 讲就是在构图时,对 画面中物体的聚散、 主次、大小、错落、 节奏等要素的合理运 用。
中画构图之形式美----山水画形式法则
一、取势、开合 1.气势回旋——S形构图
2.一波三折——Z(之字)形构图
波浪式构图
三角形构图
三叠两段式构图
“三叠”是指“一 层地,二层树,三 层山”。所谓“两 段”是指“景在下, 山在上,俗以云在 中,分明隔做两 段”。
《北平解放》 叶浅予 《有烟斗的静物》 夏尔丹 《午休》 高更
《北平解放》是中国革 命历史的重大题材,叶 浅予以传统的工笔年画 形式加以表现,达到了 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的 艺术效果。画面表现北 平解放,人民子弟兵进 城,万众欢腾的热烈场 面。画家以勾线平涂的 形式,吸收了民间年画 的设色特点,艳丽厚重 具有浓厚的装饰意味。 整个画面构图壮阔,气 势雄伟,充满了普天同 庆的节日气氛。
(4)构图给人以形式美感
西画构图之形式美----多样、统一
三、构图的原则
“多样统一”是构图时需遵循的基本原 则。多样指形象间的差异以及于构图中位置 距离的不同。统一是指构图中各因素符合一 定的规范和秩序。 多样统一就是指构图中的形象多样而不 繁杂,有变化又不零乱,有中心的统一性而 不单调刻板,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