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 八年级下册第八课 绘画的构图
《绘画的构图》初中八年级第8课PPT课件

多样统一
1
——构图
构图是美术术语,中国画称 “布局”、“章法”或“经营位 置”。 它既是一种艺术手 段,也是绘画的骨架,对一幅绘 画作品的成败起着决定作用
2
3
1、水平线式构图:
让人联想到安闲、和平、宁静、稳定的感觉。 如图 :
4
《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
5
2、斜线式构图
斜线给人运动、不安定的感觉,因此斜线式构图, 能使画面产生动感。
6
《上帝创造亚当》 米开朗基罗
7
3、三角形构图
• 基中一条底边处于水平线上 • ——有稳定、坚实的感觉。
8
《岩间圣母》
达·芬奇
9
4、圆形构图
• 使人想到车轮,有旋转、滚动的感觉。 • 如图:马蒂斯的《舞蹈》
10
5、S形构图
• 优美流畅、有纵 深感。
11
6、V形构图
• 活泼有动感,也给人晃动不安的感觉。7、X形构图
• 有放射感,画面具有扩张力。 • 如图:高更的《午休》
13
• 欣赏图片,分析它们属于什 么形式的构图。(讨论一下)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你能用所学到的构图方法进行 绘画吗?
25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27
26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初中美术冀美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绘画的构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美术冀美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绘画的构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学习构图的定义及形式法则。
2、了解和学习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常见的构图类型。
3、尝试运用构图的形式法则欣赏美术作品和进行绘画实践。
2学情分析
学生对构图知识掌握不够,对构图的作用一知半解。
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构图的定义和形式法则。
2、常见的构图类型。
教学难点
学习体会不同的主题决定构图的不同形式。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绘画的构图
一、新课导入:
教师:绘画的构图在绘画中非常的重要。
构图可以使作品具有更加动人的艺术魅力。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绘画的构图》。
(板书)
二、新知讲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一段,了解构图、布局的定义。
教师:提问布局和构图的定义,并让学生结合生活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活动:回答教师提问。
冀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绘画的构图》教学设计附反思

学科:初中美术
所用教材: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八年极下册“绘画的构图”
知识与技能:
1、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几种较为典型的构图类型。
2、运用构图知识评价和欣赏艺术作品,并运用构图的形式法则进行绘画实践练习。
3、学生的构图意识、美学修养,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书馆、网络等丰富的学习资源,收集、整理构图知识、掌握运用信息的能力。
《绘画构图》作者:曹晓楠等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
《摄影构图学》作者:康大荃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
辅助材料:
电脑,网络,课件等。
网络资源:
/main/syjy/20011023192533.htm
/digital/dc/jiqiao/jq/0704/1000184_8.htm
2、通过学习,了解认识东西方构图艺术,激发学生对博大精深的民族艺术和哲学文化的学习热情,关注中华民族的艺术观。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参与美术实践活动,激发创造精神,体验成功的快乐,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印刷资料:
《绘画构图学教程》作者:蒋跃著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5、教师分发小组活动记录表,各小组按照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组内分工。
第二阶段:分组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2课时)
1、学生分组网络探究,自主学习构图知识,借助Internet以及图书馆收集本组研究学习的资料,开展对构图的研究性学习。
2、各组学生归纳、概括所收集的构图知识,根据单元问题进行分析解答,提出自己对构图的见解。
2、通过实验静物的摆放、赏析讨论名画等方法来掌握构图法则,通过运用Photoshop软件、手绘等方法进行构图创作活动。
八年级美术3《绘画的构图》冀美版

构图在作品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关系 着作品主题的展现、意境的创造和情趣的构成等。 谢赫提出的“经营位置”,指出了构图的重要性。
• 我们在绘画过程中,要精心布局,把所要描绘 的各类物象,按照一定的构图关系进行排列, 使欣赏者的视觉感受与创作作者的表现目的之 间形成共鸣。 • 画面内容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构图的主要内容。 1. 首先,要注意画面上形象的大小与位置安排; 2. 其次,要学习一些常见的构图类型,如三角形 构图、S形构图; 3. 最后,还应根据特殊的表现需要而有所变化, 灵活掌控。
四个水瓶静物
苏巴朗作品的写实性和井然有序的器物排列,显示了其作 品的艺术性。 你对画面上物体的排列有何感觉?这种构图本来是我们在 静物的摆设和构图对画家来说是十分讲究的,必须使其符 一般情况下要避免使用的,画家为什么要这样构图?这是否意 味着作品主题决定这构图的形式? 合一定的美学法则。而苏巴朗对此并不在意。他摆的静物是很 特殊的,随心所欲就像是一个古董商,或者更像是小摊贩。所 画的物体一个个互不遮挡地排列在画面上,它们各自独立互不 相干。他所塑造的静物特别注重形体的质量感,往往是运用深 暗的背景来突出物体,使每个形象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面貌: 或热烈或冷漠,或粗犷奔放,或玲珑细腻。
常见的构图类型
1. 2. 3. 4. 边角构图 S形构图 三角构图 对角线构图
午休(油画)1894 高更(法国)
高更的作品《午休》描绘的是大洋洲南部塔希提岛上 人们午休的一个情景。画面主要采用对角线式的构图方式, 加上三个贴近对角线方向的人物,使得画面轻松、活泼, 准确地反映出午后慵懒的休息场面,极富生活情趣。
•
让我们在纸上画个矩 形代表画幅,再用色纸 剪一个圆点,代表画面 中的主题形象。多次变 换圆点在矩形内的位置, 细心体会:画面主要内 容与边框的位置关系变 化时,会给你的视觉心 理带来哪些相应的影响? 把它们生动地形容出来。 进一步尝试用多个点或有 方向的小物品摆在矩形 框内,感受“经营位置”的 乐趣。
初中美术_构图的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构图的作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作品的赏析了解美术作品的构图形式,感悟不同的构图形式给作品带来的美感以及主题表达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感受---思考探究----交流评述---实践拓展中鉴赏、分析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的构图形式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鉴赏中感悟构图形式美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提高鉴赏能力及美术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画面空间的构图分析。
难点:各种构图形式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策略结合教材以及教师收集的古今中外美术作品,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的形式及创作意图进行鉴赏分析,思考探究构图的形式美以及构图在作品的作用。
教学中以欣赏感受---思考探究---交流评述—实践拓展展开教学。
通过学生的欣赏、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生体验的同时感受艺术家从不同角度、形式对构图的理解、运用。
四、教学过程、1.图片导入:明星海报图片,使学生对构图有初步的认知。
2.认知发展:(1)以《自由引导人民》为例,思考:构图的含义。
(2)相继分析、讨论《自由引导人民》《露气》《舞蹈》《阳关三叠》《舞蹈》。
(3)结论:三角形构图,圆形构图等。
3.练习:根据画作,判断作品的构图。
4.归类分析:将本节课学习的六种构图进行归类:几何形,线条,均衡构图5.扩展:(1)构图的作用,将《自由引导人民》、《阳关三叠》进行处理,与原作品进行比较,学生讨论,如此构图的作用。
(2)学生作业,将花瓶、苹果进行简单的构图处理。
6.总结构图的作用学情分析1.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美术接触时间较短,动手能力有待提高。
2.本课教学设计作品较多,形式丰富,尤其是外国作品(如《自由引导人民》、《舞蹈》),学生理解认识稍有难度。
可以采用习题的方式巩固学习。
3.本课属于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需要结合前两课内容共同学习。
4.可以运用简单的花瓶、苹果等,让学生实际练习体会构图的作用。
构图的作用效果分析1.本课-- 重点:画面空间的构图分析。
八年级美术下册3绘画的构图绘画教程:绘画的构图素材冀美版

绘画教程:绘画的构图很多朋友希望能够在学画画之初就掌握很多的绘画根底知识,一遍尽快提高自己的画画水平。
但是,有鉴于学画画是一门长期性、繁杂性的学科,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前提下,务必要掌握正确的绘画根底知识,才能够将自己的水平不断提高。
首先,绘画的构图便是必须要了解透彻的绘画根底知识学科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在此,我爱画画网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有关绘画的构图。
这其中包括:构图的含义、构图的原那么、构图的特殊性三个方面。
一、构图的释义构图的名称,来源于西方的美术,其中有一门课程在西方绘画中,叫做构图学。
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国画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
也就是说,摄影构图是从美术的构图转化而来,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称它为取景。
不管是国画中的布局,还是摄影中的取景,都只涉及到构图的局部内容,并不能包括构图的全部含义。
因此,统一用构图这个称呼是较科学准确的。
研究构图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研究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好三维空间——高、宽、深之间的关系,以突出主题,增强艺术的感染力。
构图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新颖,是否简洁,对于摄影艺术作品的成败关系很大。
从实际而言,一副成功的摄影艺术作品,首先是构图的成功。
成功的构图能使作品内容顺理成章,主次清楚,主题突出,赏心悦目。
反之,就会影响作品的效果,没有章法,缺乏层次,整副作品不知所云。
二、构图的原那么:均衡与对称、比照和视点。
1、关于均衡与对称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根底,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
均衡与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稳定。
稳定感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
因此,凡符合这种审美观念的造型艺术才能产生美感,违背这个原那么的,看起来就不舒服。
均衡与对称都不是平均,它是一种符合逻辑的比例关系。
平均虽是稳定的,但缺少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美感,所以构图最忌讳的就是平均分配画面。
对称的稳定感特别强,对称能使画面有庄严,肃穆,和谐的感觉。
第8课绘画中的空间--绘画的构图教案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

学
生
分
析
学生60人,在教学中学生座位没变、也没有分组,这样也可以完成教学任务。
教
学
目
标
1、学习和了解构图在绘画中的作用、以及较为典型的构图。
2、运用构图知识评价和欣赏艺术作品。
3、运用构图的形式、法则进行绘画实践。
4、培养构图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
1.分析构图的基本法则和形式。
2.培养学生的绘画构图能力。
作业要求
对自己过去的习作进行构图分析,并用学过的知识完善作品构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课前设计]视听同在、美感享受
师播放一幅构图新颖的国画,配以优雅、平静的音乐。
二、[导入设计]鼓励学生、激情引趣
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你们想要吗?拿出三个苹果展示给大家。别怕,我们在座的“神笔马良“每人画三个不就够分了吗?
教学理念
本课教材的意图仅仅在于从人类丰富的绘画构图经验和知识中,概括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要领(构图的基本原则、法则、形式),使他们结合绘画作品欣赏和分析,对构图有个初步的认识和领会,以后再在实践中逐步加深认识。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其中存有国内外几幅名画、教师构图草稿、和谐的背景音乐。
学生准备:美术课本。
(采用的是类似对称式的均衡。以画中间的人物为中心,左右两边画了差不多数量相同形象不同的人物。黑白、长短、方圆、刚柔、色彩、虚实、疏密、静动……)
*《吴淞春水图》张中。存在哪些对比?属于什么类型的构图(虚实对比:远处的树虚,近处的牛和人实。深浅对比:树干墨色浓重,树枝墨色浅。疏密对比:树枝有的地方疏有的地方密,树与牛人……)
冀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课件-3.绘画的构图 (共38张PPT)

❖ 4、肌理型 ❖ 物体表面特定的纹理变化所呈现出的抽象肌理美,
是绘画艺术所追求的艺术效果。肌理在绘画艺术中 运用得当,能丰富画面的表现力和审美力,所以肌 理在绘画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有着与其它表现手 法相同的地位。肌理不仅时时存在于绘画的基本语 言——点、线、面中,而且它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和其特定的审美因素,各种绘画的笔触美,实际上 也是一种肌理美。
6、十字均衡构图
❖ 十字均衡构图有凝滞感,交叉点会成为视觉 的中心。十字形构图一般会显得比较死板, 但也容易让画面产生条理的感觉和秩序的感 觉。
7、X形构图
❖ X形构图能使画面产生丰满而深远的感觉。其 变体的三角形构图具有稳固感。
六、常见构图形式
❖ 不管是古时的大师还是现在的画家,不分中西,构 图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总不过最基本的几 何图形。
❖ (三)藏露得宜:画面的处理该藏什么,该露 什么很有讲究。
❖ (四)虚实相生:中国画在处理虚实方面有相当大 的回旋余地。在中国画中以纹代水,以白代云,以 月代夜,以势代风,也是一种虚拟手法。
❖ (五)疏密有致:讲究疏密,如画几个人物组合, 要两三个集中一些,另一两个距离稍远,这样处理 就有了疏密聚散。另外是疏密互衬,疏密对比。有 些是以疏衬托密,有些是以密衬托疏。疏的地方有 所点缀是疏中有密,密的地方留“活眼”(小空 白),是密中有疏。
❖ 丰子恺的构图轻重说是一大创见,反映了中国画构 图的普遍原理,对中国画的创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 义。
七、中国画的取形用势:九势法
❖ 势密则疏、势分则破、势险则扶 ❖ 势促则伸、势泻则回、势左先右 ❖ 势右先左、势上先下、势下先上
❖ 3、装饰型
❖ 装饰型构图的画面更加强调和突出其“装饰” 性,其制作上也更加趋于精和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均衡、 藏露 均衡、
形不见而意现
中西方构图比较一
照相式”构图: “照相式”构图: 西画“照相式” 西画“照相式”构图 即采用焦点透视,如 即采用焦点透视, 同照相按快门一般, 同照相按快门一般, 把对象的造型、明暗、 把对象的造型、明暗、 色彩、体积、 色彩、体积、空间及 对象之间的结构关系 等瞬间感觉记忆在脑 海里以及画面中—— 海里以及画面中 此之谓“照相式” 此之谓“照相式”观 察法。 察法。
取势、 一、取势、开合 1.气势回旋——S形构图
2.一波三折——Z(之字)形构图 一波三折 Z 之字)
波浪式构图
三角形构图
三叠两段式构图
“三叠”是指 “一层地,二 层树,三层 山”。所谓 “两段”是指 “景在下,山 在上,俗以云 在中,分明隔 做两段”。
天地位置与边角处理
二、虚实、疏密 虚实、
(1)使形象突出,构图中心明确 )使形象突出,
构图中心不是画中央,是指表现内容的中心,构成观众注意的焦点。 构图中心不是画中央,是指表现内容的中心,构成观众注意的焦点。
(2)使结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 )
表现的是开阔而宁静的意境, 表现的是开阔而宁静的意境,利用长方形画幅和水平线给 人以平静舒展的心理作用 。
俄国) 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的信 列宾 (俄国)
静物
法国) 夏尔丹 (法国)
无法而法, 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研究构图,并不是制定各种条条框框, 研究构图,并不是制定各种条条框框, 而是启发我们的思想,从有法到无法, 而是启发我们的思想,从有法到无法, 从知法到变法又不为法所囿。 从知法到变法又不为法所囿。
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
★你试着任意在16开的纸上摆放三个苹果, 看看他们的外轮廓形成什么型?
答:通常的要求简约,概括为基本的几何形。 绘画构图中,主体物及其所构成的基本形, 中心一般靠近画面的最佳比例分割线。
三角形
在其中一条边处于 水平时,有稳定、 坚实的感觉;有两 条边成多倍地大于 第三条边时(长三 角形),有飞驰、 向上、崇高的感觉。
三、对比、呼应 对比、
1.结构对比:主从、疏密、聚散、虚实、详略、藏露、隐 显、纵横、高低、开合、争让、呼应、动静、阴阳、向背、 起伏等。 2.形态对比:大小、长短、薄厚、方圆、软硬、曲直、曲 伸、凹凸、反正、多少、粗细、钝锐、滑涩、偶奇、动静等。 3.笔墨技法对比:轻重、强弱、浓淡、干湿、枯润、刚柔、 顺逆、收放、松紧、精粗、虚实、繁简等。 4.色彩对比:包括色相、色温、色度和纯度的对比,黑白、 明暗、冷暖、深浅、进退、张缩、清浊、强弱、远近、鲜晦 等。 呼应 山水画的“呼应”,是指画面中的物象彼此联系, 前后、左右、上下相互关联。也称“顾盼”。
圆形
在圆形的构图中, 在圆形的构图中, 圆形的边线无首 尾之别, 尾之别,形状无 方向的变差, 方向的变差,张 力均匀, 力均匀,给人以 流动、饱满、 流动、饱满、完 团实的感觉。 整、团实的感觉。 物象结构成团形, 物象结构成团形, 具有凝聚的整体 感。
从欣赏的角度,构图的目的是什么呢? 从欣赏的角度,构图的目的是什么呢?
(3)使色彩与表现内容的统一 )
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构 成一种坚实、敦厚、 成一种坚实、敦厚、沉 重的宏大气势, 重的宏大气势,用红色 与将太行山作为抗敌的 历史丰碑立意相吻合。 历史丰碑立意相吻合。
(4)构图给人以形式美感 )
西画构图之形式美----多样、 西画构图之形式美 多样、统一 多样
中画构图之形式美----山水画形式法则 中画构图之形式美 山水画形式法则
绘画构图
八年级下册第八课
什么是构图? 什么是构图?
在美术创作中, ★ 在美术创作中,构图一般指在平面 的物质空间中, 的物质空间中,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 位置和关系 ★ 构图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和 布局,也称“经营位置” 布局,也称“经营位置”,被认为是 画之总要” 极受重视。 “画之总要”,极受重视。
中西方构图比较二
笔记式”构图: “笔记式”构图: 笔记式” “笔记式”中国 笔记式” 画,即“笔记式” 观察法, 观察法,没有固 定视点、 定视点、视向和 视线。 视线。画家随着 身体的移动对对 象进行多方位的 观察, 观察,故采用的 是散点与移动的 透视法。 透视法。
山水画构图的特点
一、动静相依 二、整体气势 三、内外联系 四、立意含蓄 五、变异奇险 六、诗意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