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教学中关于音名-唱名和音级标记的关系探究
七个基本音级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七个基本音级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内容:音级是音乐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音高的级别或等级。
在音乐理论中,有七个基本音级,它们分别是do、re、mi、fa、sol、la、ti。
这七个音级是音乐的基础,构成了音阶和音乐的基本结构。
本文将探讨七个基本音级之间的关系。
了解这些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构成和演奏技巧。
通过深入研究每个音级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音乐表达的技巧和风格。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逐一介绍每个基本音级,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每个基本音级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同时也与其他音级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学习这些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编排和和声,并在音乐创作和表演中灵活运用。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这七个基本音级之间的关系,并展望它们在音乐中的应用前景。
这些基本音级是音乐的基石,掌握它们的关系对于音乐创作和演奏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能够对音乐的基本结构和和声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自己在音乐领域的表现能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2. 正文本部分将分为七个小节,分别介绍七个基本音级的关系。
每个小节将包括要点1和要点2。
2.1 第一个基本音级第一个基本音级是指......(在这里介绍这个音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要点1:要点1是......(在这里详细介绍该要点)。
要点2:要点2是......(在这里详细介绍该要点)。
2.2 第二个基本音级第二个基本音级是指......(在这里介绍这个音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要点1:要点1是......(在这里详细介绍该要点)。
要点2:要点2是......(在这里详细介绍该要点)。
(继续介绍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和第七个基本音级的内容,按照相同的格式进行编写)3. 结论本文对七个基本音级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总结如下:3.1 总结通过对每个基本音级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这里总结文章中提到的主要观点和发现)。
钢琴基础乐理知识入门

钢琴基础乐理知识入门一.基本音级:在乐音体系中,具有独立名称的7个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这7个音级表就是现在钢琴上白色琴键所发出的声音。
基本音级的名称有音名和唱明两种标记方法,每个音级的音名是用字母来标记的。
唱名则利用读音来表示。
(关于音名和唱名的关系,我们将在后面的调式与调性的部分具体讲解。
)以C大调为例:C大调基本音级的音名从低到高分别标记为:C、D、E、F、G、A、B与其对应的唱名则是do、re、mi、fa、sol、la、si 七个读音。
9 B) [9 H. r0 W# p+ u% b0 w 在乐音体系中7个基本音级的标记(音名和唱名)是循环使用的。
即C、D、E、F、G、A、B之后又回到c、d、e、f、g、a、b或do、re、mi、fa、so l、la、si之后还是do、re、mi、fa、sol、la、si……如此循环往复。
但是,每一个循环中的音级是音高不同的,也就是说,虽然音名(或唱名)相同但音高是不一样的。
在标记音名时时采用大写、小写,或者是在大写字母后加入下标、小写字母后加入上标的方法加以区别。
如:C、a、a1(后面的数字“1”应为上标形式)、B3(数字“3”应为下标形式)。
其中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的关系叫做“八度”。
二.变化音级:在七个基本音级中,除了E和F(C调唱名为mi和fa)、B和C(C调唱名为si和do)之外,其他的两个相邻的音级之间还可以得到一个音,也是人耳可以明显分辨出来的。
" ]/ N; j3 J% o Q5 O 我们举一个例子——在C音和D音之间还可以得到一个音高既不同于C又不同于D的音,也就是说这个音要比C音高但是又比D音低。
我们可以认为这个音是升高C音或者说是降低D音得来的。
这种升高或降低基本音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
变化音级表现在钢琴上就是黑色琴键所发出的声音。
变化音级的标记方法是在基本音级的前面加入#(升号)或b(降号)。
如C音和D音之间的音,我们可以说它是升高C音而得来的,这样就把它标记为#C(读做“升C”),同时,我们也可以认为它是降低了D音而得来的,因此也可以把它标记为bD(读作“降D”)。
乐理基本知识(2)

乐理基本知识(2)乐理基本知识(不要小看他们你能背完整吗)一、音的属性(性质)音的属性有音高、音值、音量、音色四个。
1、音高:由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2、音值:即音的长短,由发音体振动持续的时间决定。
3、音量:即音的强弱,由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
4、音色:由发音体振动方式、形状、成份、发音体品质决定。
二、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1、基本音级:CDEFGAB。
分唱名(以意大利文do re mi fa sol la si)和音名(乐音体系中各音级的名称)两种。
2、音组: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小字一组为中音组,c1为中央C。
3、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所产生的音级叫变化音级。
4、变音记号:有三种,升记号、降记号、还原记号。
三、节奏、节拍1、节奏:各种相同或不同时值的音符或休止符有机的序列组合。
它表达的是音的长短关系。
2、节拍:强拍或弱拍以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
节拍表达的是音的强弱关系。
3、节奏型:乐曲中某部分典型的反复再现的节奏叫节奏型。
4、单位拍:节拍中的每一时间片断。
强拍:指带重音的单位拍。
弱拍指不带重音的单位拍。
小节线指节拍重音前面的垂直线。
小节指两条小节线之间的部分。
终止线指乐曲结束的双纵线。
段略线指段落结束的双纵线。
5、拍号:表示拍子的记号叫拍号。
6、拍子种类:分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变拍子、自由拍子。
(1)单拍子:每小节有两拍或三拍的拍子叫单拍子。
如二二拍、四二拍、四三拍、八二拍、八三拍等,它的特点是只有强拍和弱拍。
(2)复拍子:由同类单拍子组合而成的拍子叫复拍子。
如四四拍、八六拍、八九拍、八十二拍等。
特点是既有强拍、又有弱拍,还有次强拍。
(3)混合拍子:由单位拍相同的二拍子和三拍子按不同的次序组成的拍子叫混合拍子。
如四五拍(四二+四三或四三+四二)、四七拍(四三+四二+四二或四二+四二+四三或四二+四三+四二)。
钢琴基础乐理知识

钢琴基础乐理知识一.基本音级:在乐音体系中,具有独立名称的7个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这7个音级表就是现在钢琴上白色琴键所发出的声音。
基本音级的名称有音名和唱明两种标记方法,每个音级的音名是用字母来标记的。
唱名则利用读音来表示。
(关于音名和唱名的关系,我们将在后面的调式与调性的部分具体讲解。
)以C大调为例:C大调基本音级的音名从低到高分别标记为:C、D、E、F、G、A、B与其对应的唱名则是do、re、mi、fa、 sol、la、si 七个读音。
在乐音体系中7个基本音级的标记(音名和唱名)是循环使用的。
即C、D、E、F、G、A、B之后又回到c、d、e、f、g、a、b或do、re、mi、fa、so l、la、si之后还是do、re、mi、fa、sol、la、si……如此循环往复。
2 ]9 p: M# Q+ `5 Q 但是,每一个循环中的音级是音高不同的,也就是说,虽然音名(或唱名)相同但音高是不一样的。
在标记音名时时采用大写、小写,或者是在大写字母后加入下标、小写字母后加入上标的方法加以区别。
如:C、a、a1(后面的数字“1”应为上标形式)、B3(数字“3”应为下标形式)。
其中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的关系叫做“八度”。
二.变化音级:在七个基本音级中,除了E和F(C调唱名为mi和fa)、B和C(C调唱名为si和do)之外,其他的两个相邻的音级之间还可以得到一个音,也是人耳可以明显分辨出来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在C音和D音之间还可以得到一个音高既不同于C又不同于D的音,也就是说这个音要比C音高但是又比D音低。
我们可以认为这个音是升高C音或者说是降低D音得来的。
这种升高或降低基本音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
变化音级表现在钢琴上就是黑色琴键所发出的声音。
变化音级的标记方法是在基本音级的前面加入#(升号)或b(降号)。
如C音和D音之间的音,我们可以说它是升高C音而得来的,这样就把它标记为#C(读做“升C”),同时,我们也可以认为它是降低了D音而得来的,因此也可以把它标记为bD(读作“降 D”)。
原创音乐乐理基础知识笔记

原创音乐乐理基础知识笔记一、音高与音名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音高的高低可以用音符来表示,而音符则对应着一个特定的音名。
在西方音乐中,音名由A、B、C、D、E、F、G七个字母表示,它们对应着音阶上的不同音符。
中央C通常被认为是音阶的起点,其他音符则通过升号和降号来表示。
二、音符与节拍音符是用来表示音符时值的符号,它们决定了音符的持续时间。
在音乐中常见的音符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节拍是音乐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音符之间的时间关系。
节拍一般通过拍号来表示,例如4/4拍表示每小节有四个四分音符长度。
三、音阶与调式音阶是一系列有序的音高排列,包括了全音阶、大调音阶、小调音阶等。
在音乐中使用不同的音阶可以创造不同的音乐情绪和风格。
调式是一种特定的音阶模式,常见的调式包括了自然大调、和声大调、自然小调、和声小调等。
不同的调式对应着不同的音符组合和音程关系。
四、和弦与和声和弦是由若干个不同音高的音符组成的音程组合,具有稳定的音响效果。
在音乐中常见的和弦包括了三和弦、四和弦、七和弦等。
和声是多个音符同时发出时产生的声音效果,它由和声音程、和弦进行等要素组成。
和声可以创造出音乐中的和谐感和层次感。
五、节奏与速度节奏是音乐中时间的组织方式,它通过音符时值的排列和强弱的变化体现出来。
不同的节奏可以给人以不同的节奏感和音乐风格。
速度是音乐演奏的快慢程度,它用音乐术语“速度记号”来表示。
常见的速度记号有grave、andante、presto等,不同的速度给人以不同的音乐效果。
六、和声进行的规则和声进行是指多个声部在音乐中进行的规则化移动。
在进行和声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和声法则和和声原则,以保持音乐的和谐感。
常见的和声法则包括平行五度、平行八度、声部配时、避免不和声音程等。
通过遵循这些和声法则,可以创造出稳定而富有层次感的和声。
七、音乐符号和记谱法音乐符号和记谱法是音乐中的一种符号系统,用于表示音高、音符时值、节奏以及其他音乐信息。
钢琴乐理基础知识

钢琴乐理基础知识钢琴乐理基础知识钢琴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由88个琴键(52个白键,36个黑键)和金属弦音板组成,那么钢琴的基础乐理知识有那些呢?欢迎阅读下面的文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基本音级:在乐音体系中,具有独立名称的7个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这7个音级表就是现在钢琴上白色琴键所发出的声音。
基本音级的名称有音名和唱明两种标记方法,每个音级的音名是用字母来标记的。
唱名则利用读音来表示。
(关于音名和唱名的关系,我们将在后面的调式与调性的部分具体讲解。
)以C大调为例:C大调基本音级的音名从低到高分别标记为:C、D、E、F、G、A、B与其对应的唱名则是do、re、mi、fa、sol、la、si 七个读音。
9 B) [9 H. r0 W# p+ u% b0 w 在乐音体系中7个基本音级的标记(音名和唱名)是循环使用的。
即C、D、E、F、G、A、B之后又回到c、d、e、f、g、a、b或do、re、mi、fa、so l、la、si之后还是do、re、mi、fa、sol、la、si……如此循环往复。
但是,每一个循环中的音级是音高不同的,也就是说,虽然音名(或唱名)相同但音高是不一样的。
在标记音名时时采用大写、小写,或者是在大写字母后加入下标、小写字母后加入上标的方法加以区别。
如:C、a、a1(后面的数字“1”应为上标形式)、B3(数字“3”应为下标形式)。
其中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的关系叫做“八度”。
二.变化音级:在七个基本音级中,除了E和F(C调唱名为mi和fa)、B和C(C 调唱名为si和do)之外,其他的两个相邻的音级之间还可以得到一个音,也是人耳可以明显分辨出来的。
" ]/ N; j3 J% o Q5 O 我们举一个例子——在C音和D音之间还可以得到一个音高既不同于C又不同于D的音,也就是说这个音要比C音高但是又比D音低。
我们可以认为这个音是升高C音或者说是降低D音得来的。
小学音乐乐理知识点梳理

小学音乐乐理知识点梳理音乐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而乐理作为音乐的基础理论,对于学习音乐和欣赏音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文将从基础的音高、音符、节奏以及音乐表现等方面梳理小学音乐乐理知识点。
一、音高音高是音乐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决定了声音的高低。
在小学音乐中,我们通常使用简单的数字来表示音高。
例如,1代表最低的音,7代表最高的音。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字母A到G来表示不同的音名,其中A代表最低音,G代表最高音。
学生在学习音高时,可以通过听音辨高、唱歌等方式来提高对音高的感知和准确掌握。
二、音符音符是音乐中表示音高和音长的符号。
在小学音乐中,我们主要学习和使用的是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四分音符通常用实心的圆形表示,八分音符则是四分音符的一半,用一个空心的圆形来表示。
学生需要通过练习和演奏乐曲,掌握不同音符的演奏技巧和准确读谱的能力。
三、节奏节奏是音乐中音符的排列和组织方式,它决定了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在小学音乐中,我们可以通过拍子来感知和表现节奏。
常见的拍子有2/4拍、3/4拍和4/4拍。
拍子的上下分别用“上拍”和“下拍”来表示。
学生在学习节奏时,可以通过拍子的方式,配合唱歌或演奏乐器,培养自己的节奏感和掌握不同拍子的能力。
四、音乐表现音乐是用声音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而音乐表现则是描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在小学音乐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音乐元素,例如音调、节奏、乐器声音等来表现音乐。
学生可以通过欣赏音乐作品、表演音乐等方式,培养对音乐表现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五、乐理综合运用在小学音乐中,乐理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掌握,更需要学生将其应用到音乐实践中。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合唱团、乐团等集体演出活动,将乐理知识与实际演奏相结合,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乐理知识点的梳理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和音乐素养的培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乐理教学中关于音名唱名和音级标记的关系探究-8页文档资料

乐理教学中关于音名唱名和音级标记的关系探究经过长期音乐理论教学实践和多年探索后,我发现学生之所以感觉音乐理论知识枯涩难懂而导致学不好,是源于一个基础性的、同时也是关键性的知识点即音名、唱名和音级标记之间的关系问题没有弄清楚。
有关音名、唱名和音级标记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许多教师忽视而学生迷茫的问题――说教师忽视,是因为专业人士认为这三个概念极其基础而简单,似乎与“1+1=2”无异,不值得细致入微地学习;说学生迷茫,是因为由于教师的不解疑释惑而导致学生始终弄不明白三者之间的相同点、区别点和其间的纽带关系,从而造成很多乐理知识上的障碍和误解,尤其是在判断旋律的调式、调性上一直难以取得突破和满意的成效。
所以,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些心得与大家共同探讨,仅属个人浅见,不当之处,望前辈和同仁批评指正。
一、音名、唱名和音级标记的概念1、音名:如同人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样,音乐中的每个音级也应有它们各自的名称来加以区别和认知,这就是“音名”。
钢琴键盘上的白键和黑键是按照固定规律排列的,在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也叫自然音级),基本音级用“C、D、E、F、G、A、B”七个英文字母来表示,这就是基本音级的“音名”。
在乐音体系中,音名只有这七个,其它各组音级的名称循环使用或变化使用这七个音名。
我们知道,在乐音体系中,除了基本音级“C、D、E、F、G、A、B”外,还有其它的非基本音级。
也就是说,当“C 、D、 E、 F、 G 、A 、B”这七个基本音级发生半音变化时,因它们是由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包括重升高和重降低)变化而来,因而叫做变化音级。
变化音级分五种:1、将基本音级升高一个半音得来的音级,叫做“升音级”,用“#”记号(读作“升记号”)记写在基本音级的左上方来表示升高一个半音后得出的音级,如 # C,读作“升C”;2、将基本音级降低一个半音得来的音级,叫做“降音级”,用“b”记号(读作“降记号”)记写在基本音级的左上方来表示降低一个半音后得出的音级,如bD,读作“降D”;3、将基本音级升高一个全音(或两个半音)得来的音级,叫做“重升音级”,用“×”记号(读作“重升记号”)记写在基本音级的左上方来表示升高一个全音(或两个半音)后得出的音级,如×E,读作“重升E”;4、将基本音级降低一个全音(或两个半音)得来的音级,叫做“重降音级”,用“bb”记号(读作“重降记号”)记写在基本音级的左上方来表示降低一个全音(或两个半音)后得出的音级,如bbF,读作“重降F”;5、如果将升过的、降过的、重升过的、重降过的音级要恢复到原来的基本音级,则以“□”还原记号(又称“本位号”)记写在音级的左上方来表示将变化音级还原后得出的基本音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理教学中关于音名\唱名和音级标记的关系探究【摘要】在长期的音乐理论教学实践中,有关音名、唱名和音级标记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许多教师忽视而学生迷茫的问题,从而造成很多乐理知识上的障碍和误解,尤其是在判断旋律的调式、调性上一直难以取得突破和满意的成效。
所以,本文从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些心得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音名唱名音级标记关系经过长期音乐理论教学实践和多年探索后,我发现学生之所以感觉音乐理论知识枯涩难懂而导致学不好,是源于一个基础性的、同时也是关键性的知识点即音名、唱名和音级标记之间的关系问题没有弄清楚。
有关音名、唱名和音级标记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许多教师忽视而学生迷茫的问题——说教师忽视,是因为专业人士认为这三个概念极其基础而简单,似乎与“1+1=2”无异,不值得细致入微地学习;说学生迷茫,是因为由于教师的不解疑释惑而导致学生始终弄不明白三者之间的相同点、区别点和其间的纽带关系,从而造成很多乐理知识上的障碍和误解,尤其是在判断旋律的调式、调性上一直难以取得突破和满意的成效。
所以,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些心得与大家共同探讨,仅属个人浅见,不当之处,望前辈和同仁批评指正。
一、音名、唱名和音级标记的概念1、音名:如同人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样,音乐中的每个音级也应有它们各自的名称来加以区别和认知,这就是“音名”。
钢琴键盘上的白键和黑键是按照固定规律排列的,在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也叫自然音级),基本音级用“C、D、E、F、G、A、B”七个英文字母来表示,这就是基本音级的“音名”。
在乐音体系中,音名只有这七个,其它各组音级的名称循环使用或变化使用这七个音名。
我们知道,在乐音体系中,除了基本音级“C、D、E、F、G、A、B”外,还有其它的非基本音级。
也就是说,当“C 、D、E、F、G 、A 、B”这七个基本音级发生半音变化时,因它们是由基本音级加以升高或降低(包括重升高和重降低)变化而来,因而叫做变化音级。
变化音级分五种:1、将基本音级升高一个半音得来的音级,叫做“升音级”,用“#”记号(读作“升记号”)记写在基本音级的左上方来表示升高一个半音后得出的音级,如# C,读作“升C”;2、将基本音级降低一个半音得来的音级,叫做“降音级”,用“b”记号(读作”降记号”)记写在基本音级的左上方来表示降低一个半音后得出的音级,如bD,读作“降D”;3、将基本音级升高一个全音(或两个半音)得来的音级,叫做“重升音级”,用“×”记号(读作“重升记号”)记写在基本音级的左上方来表示升高一个全音(或两个半音)后得出的音级,如×E,读作“重升E”;4、将基本音级降低一个全音(或两个半音)得来的音级,叫做“重降音级”,用“bb”记号(读作“重降记号”)记写在基本音级的左上方来表示降低一个全音(或两个半音)后得出的音级,如bbF,读作“重降F”;5、如果将升过的、降过的、重升过的、重降过的音级要恢复到原来的基本音级,则以“□”还原记号(又称“本位号”)记写在音级的左上方来表示将变化音级还原后得出的基本音级。
2、唱名:为了便于发音和与音名加以区别,人们在演唱乐谱时所使用的名称就是唱名,是用七个拉丁文的音节即“do、re、mi 、fa 、sol 、la、si”来表示自然音阶中的七个音级唱法的名称。
常用的唱名法有“首调唱名法”和“固定调唱名法”两种——1、“首调唱名法”(又称“移动唱名法”):指以相对音高为基础的唱名法,其特点是以“调”的不同为准则而致使唱名的书写位置不固定,唱名位置随“调”而变,如:C调以C唱do,D调以D唱do等;2、固定唱名法:指以绝对音高为基础的唱名法,其特点是无论何调,唱名书写位置永远不变,如:C的位置永远唱do、D的位置永远唱re、E的位置永远唱mi等。
3、音级标记音乐中的音级标记是用罗马数字来标注的,而罗马数字是欧洲在阿拉伯数字传入之前使用的一种数码。
在中文出版物中,罗马数字主要用于某些代码,如产品型号等,而在音乐使用中,我们只选择“I、II、III、IV、V、VI、VII”七个罗马数字来标志每个音级在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称为音级标记。
二、音名、唱名和音级标记的区别点1、音名的特点是在键盘上和五线谱各种谱表上位置“永远固定不变”,它是键盘不同排列的位置名称或各种谱表不同线、间的位置名称,与该位置唱名、音级标记无关。
2、唱名有“首调唱名法”和“固定调唱名法”两种。
我国各高师音乐系所用的教材大多源自法国《雷•卡视唱教程》和前苏联的视唱练耳教程,这些教材几乎全部采用固定唱名法编写,且以西洋大、小调的音乐为主体,由此引发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未停止过的“关于唱名法优劣”的讨论。
其实,五线谱和简谱、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各有优劣和用途,我们不应当因为其中的某种谱式就提倡一种唱名法而贬低另一种唱名法,应根据不同的需求灵活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即音乐专业人士应当学习五线谱、努力学习固定唱名法,而首调唱名法则更符合中国人的心理感知特征,因为首调唱名法最善于反映声学的和情感的特质。
中国音乐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柯达伊学会”副会长杨丽梅教授曾指出:“调式感成为人们接受音乐时的一种自然感觉,首调唱名法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和听觉的自然规律,因此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基于人们的审美心理特征和民族音乐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首调唱名法必然会成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和主动选择。
”文章还提到,首调唱名体系运用得最完美、最广泛的是匈牙利的音乐教育。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多伯索依•拉兹罗在阐述柯达依的理论时说明,在音乐中有一个比声音的绝对高度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声音’的功能和各个声音之间的顺序与相互关系。
由于这种关系的构成形式不同而形成了音乐的丰富多彩和不同风格。
实际上,人们对声音在音乐中的感知有两个要素,(一)是从声学角度观察声音,即能够清晰地感知声音的高度,并能把它们从连续运动的频率中分离出来;(二)是声音的作用以及声音之间的关系,这是构成声音情感的要素。
只有当声学的声音和情感的要素相融合和统一的时候,才会产生对音乐的感知。
”因此,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杜亚雄教授也曾精辟指出,“一个人能否‘以内心听觉感应音乐’,和他使用何种乐谱和何种唱名法根本没有关系。
实际上,任何一种乐谱都是用来记录音乐的符号,把符号当成它所代表的事物是一种错觉,它不是、也不可能是音乐本身”。
3、音级标记看似属于一些简单的罗马数字,事实上“I、II、III、IV、V、VI、VII”不是“do、re、mi 、fa 、sol 、la、si”,也不是“C、D、E、F、G、A、B”。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作品旋律中“谁是主音,谁就是‘I’级音” , 也就是说要标记“I”必须首先找到旋律的主音,找到了主音才能标记为“I”;由于“V 、IV”属于主音上、下两个方向距离均等的纯五度音级,更重要的是它们对主音具有强烈的支持作用和色彩的一致性,所以音级名称分别为属音和下属音;“I、V”中间的“III” 即主音和属音中间的音级名称为中音;“I、IV”中间的“VI” 即主音和下属音中间的音级名称为下中音;“II”由于在“I” 也就是主音的上方二度,所以叫做上主音;“VII”由于在“I” 也就是主音的下方二度,所以叫做下主音,又因“VII”对于“I”的倾向性和导入感更强烈,所以形象地称之为导音。
主音、属音和下属音对整个音乐起着领导核心、骨干和支撑性作用,因此属于正音级;中音、下中音、上主音和导音则属于丰富旋律流动的“被领导”的副音级。
理解了这些,不仅可以快速记住音级标记与音级名称的对照,更重要的是洞察了每个音级标记在音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三、音名、唱名和音级标记的关系音名、唱名和音级标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直观讲授法、生活举例法和反复锤炼法得以学习和掌握。
比如,从以下六种调式音阶就可以直观地学习和了解(注:音阶一词源自意大利语“scala”,中文意义是“楼梯”,就是递增或递减的音的排列;而调式音阶就是从主音开始到下一个主音结束的音列):1、C自然大调音阶(无升、无降号调):音名排列顺序为: C、D、E、F、G、A、B、 C首调唱名法排列对位为: do、re、mi、fa 、sol、la、si、do固定调唱名排列对位为: do、re、mi、fa 、sol、la、si、do音级标记对位为:I、II、III、IV、V、VI、VII、I;2、B和声大调音阶(升号调):音名排列顺序为: B、#C、#D、E、#F、□G、#A、 B首调唱名法排列对位为: do、re、mi、fa 、sol、bla、si、do固定调唱名排列对位为: si、#do、#re、mi、#fa 、□sol、#la、si 音级标记对位为:I、II、III、IV、V、b VI、VII、I;3、#f和声小调音阶(升号调):音名排列顺序为: #f、#g、a、b、#c、d、#e、#f首调唱名法排列对位为: la、si、do、re、mi、fa 、#sol、la固定调唱名排列对位为: #fa 、#sol、la、si、#do、re、#mi、#fa音级标记对位为:I、II、III、IV、V、VI、#VII、I;4、bD和声大调音阶(降号调):音名排列顺序为: bD、bE、F、bG、bA、bbB、C、bD 首调唱名法排列对位为: do、re、mi、fa 、sol、bla、si、do固定调唱名排列对位为: bre、bmi、fa 、bsol、bla、bbsi、do、bre 音级标记对位为:I、II、III、IV、V、bVI、VII、I;5、#A自然大调音阶(重升号调):音名排列顺序为: #A、#B、×C、#D、#E、×F、×G、#A 首调唱名法排列对位为: do、re、mi、fa 、sol、la、si、do固定调唱名排列对位为: #la、#si、×do、#re、#mi、×fa 、×sol、#la音级标记对位为:I、II、III、IV、V、VI、VII、I;6、bg自然小调音阶(重降号调):音名排列顺序为: bg、ba、bbb、bc、bd、bbe、bf、bg首调唱名法排列对位为: la、si、do、re、mi、fa 、sol、la固定调唱名排列对位为: bsol、bla、bbsi、bdo、bre、bbmi、bfa 、bsol 音级标记对位为:I、II、III、IV、V、VI、VII、I.通过以上六种调式音阶的对照和观察,我们不难发现,“I、II、III、IV、V、VI、VII”不是“do、re、mi 、fa 、sol 、la、si”,也不是“C、D、E、F、G、A、B”,音名、唱名和音级标记三者之间绝非是等同或可以相互替代的关系,而应理解为它们是在不同作品中搭建起来的不同对应的临时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