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陈述句反问句互换

合集下载

陈述句反问句把字句被字句的互换

陈述句反问句把字句被字句的互换

陈述句←→反问句
一、加上(去掉)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
二、加上(去掉)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
问号←→句号。

三、肯定词←→否定词。

(仅一次)
如: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又如: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令”改为“令”,去掉“怎么”,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

陈述句←→把字句
1、读句子,找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把动作词移到句子最后。

3、在句子空出的地方加个“把”字。

如:高修翼赶走狮子。

(赶走是动词)
高修翼把狮子赶走。

改为“把字句”时,动作的发出者得到强调
陈述句←→被字句
1、读句子,找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并在词下面加上点。

2、在句子开头上加一个“被”字。

3、把动作词后面的全部移到“被”字的前面。

如:高修翼赶走狮子。

(赶走是动词)
狮子被高修翼赶走。

改为“被字句”时,原来动作的接受着被放到了强调的地位。

把字句←→被字句
1、读句子,找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和“把”(被)字。

2、动词不动。

3、将“把”(被)两边的内容交换。

4、“把”←→“被”。

如:高修翼把狮子赶走。

改:狮子被高修翼赶走。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化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化

陈述句、反问句转换
一、陈述句变反问句。

1. 花生的品质很高尚。

2. 这件事让人很感兴趣。

3. 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4. 泪珠是人类内心纯真感情的升华。

5. 你们都在忙忙碌碌地干活,我不能袖手旁观。

6. 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7. 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不能忘记。

8. 我的时装展推迟了。

9. 信赖,往往能够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0. 这清白的梅花不能玷污。

二、反问句变陈述句。

1. 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2. 这难道不是天下奇观吗?
3.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4.这道题有你说的那么难吗?
5.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6.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不正像晶莹剔透的钻石吗?
7. 我怎么能忘记老师的关爱呢?
8. 他哪里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呢?
9. 这么简单的题你怎么能做错呢?
10. 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小学语文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详解及练习

小学语文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详解及练习

句型转换详解之陈述句与反问句陈述句:是指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的句型。

反问句: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

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一句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反问句表达。

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

如:“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真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这两句话中,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肯定句,两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一、陈述句变反问句1. 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

”变“?” 。

4. 公式:原句+疑问词(怎能;难道)+不+语气词(呢?;吗?)-句号+问号二、反问句变陈述句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4. 公式:原句-疑问词(怎能;难道)-不-语气词(呢?;吗?)-问号+句号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互换练习一、把下面句子改为反问句1. 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2. 六小开展的师生才艺表演活动很好看。

3. 顽强拼搏的运动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 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5. 这件事大家都同意。

6. 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

7. 这件事大家会同意。

8. 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9. 这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10.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11.你不能这样蛮横无理。

12.孙悟空的本领可真大。

13.听了老师的一席话,小刚脸红了。

14.我不会忘记我俩的友谊。

15.这场报告会使听众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小学二年级语文陈述句反问句互换演示教学

小学二年级语文陈述句反问句互换演示教学

小学二年级语文陈述句反问句互换句式转换的原则:①不改变原意;②不能增删改变内容;③可增删个别词语;④注意层次及逻辑关系;⑤尽量避免重复,可用指代词简化一、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

”变“?”。

练习: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小红画的。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二、陈述句与感叹句转换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可以把陈述句变为感叹句。

方法:要在句中加上表示强烈感情的“太”“真”一类词语,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换成感叹号。

示例: 1.美丽的草原让人陶醉。

(陈述句)美丽的草原真让人陶醉啊!(感叹句)美丽的草原难道不让人陶醉吗?(反问句)2.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陈述句)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啊!(感叹句)3.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

(陈述句)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啊!(感叹句)巩固题目:一、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感叹句。

例子:反问句:还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吗?陈述句:没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

感叹句:没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呀!1.这本书明明是我的,怎么能说是你的呢?2、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朋友吗?3、不好好学习,能取得好成绩吗?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能不闻不问吗?5、犯了错误,但是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吗?6、我们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吗?7、没有爸爸妈妈的支持和帮助,会有我们这次班级风采大赛的成功吗?8、我们能被困难吓倒吗?9、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10、大家都是朋友,这样做应该吗?11、父母辛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该伤他们的心吗?三、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 --- 陈述句与反问句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 --- 陈述句与反问句

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一)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1.有“不”去“不”,无“不”加“不”2.去掉“怎、怎么、难道”“呢、吗”3. ?变。

1.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2.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3.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4.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呢?5.这一池的荷花,不正像一大幅活的画吗?6.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7.还有比这叫声更好听的吗?8.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9.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难道不是张择端的画吗?10.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11.这顶香蕉形的帽子难道不好看吗?12.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13.从鹿身后追来的,不正是一头凶猛的狮子吗?14.海边上不是泛着白色的浪花吗?15.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16.难道方帽子戴着舒服吗?17.难道造纸术不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吗?18.缸里的小虾进行搏斗的样子不是很有趣吗?19.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不就像一颗颗珍珠吗?(二)陈述句改反问句方法:1.有“不”去“不”,无“不”加“不”2.加上“难道......吗”“怎么......呢”3. 。

变?1.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2.蜜蜂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3.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

4.海底的植物差异很大。

5.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

6.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7.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9.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10.不好好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1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1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答案1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没有什么可以代替。

2.你不敢和我相提并论。

3.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4.这个故事使我感动。

5.这一池的荷花,正像一大幅活的画。

6.人的聪明与愚笨,不是天生的。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

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或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2、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3、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

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

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2、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13、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4、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5、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16、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17、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18、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19、咱们早就分好了。

20、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21、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是一条道。

22、这个世界上应该有您最想要的东西。

二年级语文反问句、陈述句互换讲解及例题

二年级语文反问句、陈述句互换讲解及例题

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肯定句:对事物做出肯定判断的句子(肯定:承认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否定句:对事物做出否定判断的句子陈述句:表示事实或说话的人的看法。

反问句: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常见否定词:不、没有、不能、不可以、不会……..常见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莫非、难不成………陈述句变反问句:原句+反问词+否定词+语气词-句号+问号1、肯定句变反问句:在原句句首加上反问词,然后在句中加上否定词,句末加上语气词,句末句号变为问号。

例如:你应该去看他。

第一步加反问词:难道你应该去看他。

第二步句首加否定词:难道你不应该去看他。

第三步句中加语气词:难道你不应该去看他吗。

第四步句末句号变问号:难道你不应该去看他吗?2、否定句变反问句:句首加反问词,去掉原句中的否定词(或者再加上一个否定词),句末加语气词,句末句号变问号。

例如:他不应该去看她。

第一步句首加反问词:难道他不应该去看她。

第二步去掉原句中的否定词(或再加上一个否定词):难道他应该去看她。

(难道他不应该不去看她)第三步句末加语气词:难道他应该去看她吗。

第四步句末问号变句号:难道他应该去看她吗?练习:1、我们都喜欢看动画片。

——————————————————————2、花生的品质很高尚。

——————————————————————3、字典是我的朋友。

——————————————————————4、我买不起这么贵的书——————————————————————5、我不会忘记我的好朋友。

——————————————————————反问句变陈述句:原句-反问词-否定词-语气词-问号+句号第一步去掉原句中的反问词,第二步去掉原句中的否定词(原句中没有否定词就加上否定词),第三步去掉原句中的语气词,第四步将问号改为句号。

例如:难道读书不是为了明白更多道理吗?第一步去掉原句中的反问词:读书不是为了明白更多道理吗?第二步去掉原句中的否定词(原句中没有否定词就加上否定词):读书是为了明白更多道理吗?第三步去掉原句中的语气词:读书是为了明白更多道理?第四步将问号改为句号:读书是为了明白更多道理。

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口诀

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口诀

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口诀
以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口诀为题,以下是10个例子:1. 反问句:你真的认为这是正确的做法吗?
陈述句:你真的认为这是错误的做法吗?
2. 反问句:你难道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吗?
陈述句:你难道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吗?
3. 反问句: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陈述句:难道你明白这个道理吗?
4. 反问句:难道你不相信我吗?
陈述句:难道你相信我吗?
5. 反问句:你难道不觉得这个计划太冒险了吗?
陈述句:你难道觉得这个计划太冒险了吗?
6. 反问句:你真的不喜欢这个礼物吗?
陈述句:你真的喜欢这个礼物吗?
7. 反问句:你难道不明白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吗?
陈述句:你难道明白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吗?
8. 反问句:你真的不在意他的意见吗?
陈述句:你真的在意他的意见吗?
9. 反问句:你难道不知道这个消息吗?
陈述句:你难道知道这个消息吗?
10. 反问句:你真的不相信这个事实吗?
陈述句:你真的相信这个事实吗?
口诀: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意思不变问与答互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语文陈述句反问句互换
句式转换的原则:
①不改变原意;
②不能增删改变内容;
③可增删个别词语;
④注意层次及逻辑关系;
⑤尽量避免重复,可用指代词简化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3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3练习:
1
2
3
方法:“太”“真”一类词语,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换成感叹号。

示例: 1.(陈述句)
(感叹句)
美丽的草原难道不让人陶醉吗?(反问句)
2.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陈述句)
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啊!(感叹句)
3.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

(陈述句)
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啊!(感叹句)
巩固题目:
一、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感叹句。

例子:反问句:还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吗?
陈述句:没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

感叹句:没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呀!
1. 这本书明明是我的,怎么能说是你的呢?
2、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朋友吗?
3、不好好学习,能取得好成绩吗?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5
6、我们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吗?
7
8、我们能被困难吓倒吗?
9、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10
11
三、缩句
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

缩句有两种情况:
一)、去掉全部枝叶,只保留主干。

如:“精彩的表演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缩为:“表演结束”。

二)、去掉大部分枝叶,保留主干和小部分枝叶。

哪些枝叶必须保留呢?
1. 否定句中的否定词。

如“我绝对不同意你的这种无理要求”。

缩为“我不同意你的要求”。

“不”必须保留。

2. “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把”和“被”以及它们连带的重要词语。

3. 疑问句子中表达疑问的词语要保留。

如“五年级的运动员为什么会在运动会上夺走了好几项冠军呢?”缩为“运动员为什么夺走了冠军呢?”
4、“着”、“了”、“过”要保留。

“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

”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

”若缩成“赵老师上课。

”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

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

”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

”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

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的。

“我游览过桂林。

”是对的。

5、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

例如:“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

”应当缩成”不能缩成“我们在游泳”,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

6、句子的语气不能改变,如“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
7、固定词组的处理“自行车”“白杨树”儿保留。

此外,如“老校长”,“新同学”“大树” 巩固题目:
1、活泼可爱的小男孩蹲在地上仔细地捡树种。

2、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3、带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4、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

5、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67、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

8、皎洁的月光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

9、一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

10
11
12四、
1
23
4
1
2、农民伯伯把果园里的果子摘下来了。

3、家里的老鼠被我消灭了。

4、河滩上的小鱼被太阳晒干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