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强实验探究题T精编版
初中物理压强实验探究题S精编版

固体压强1.(6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压强实验探究题(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选填“正确”或“不正确”)(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2.(3分)(2015•武汉)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画出丙图中海绵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填序号)①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②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③书包要用宽的背带.液体压强1.小雨利用如图甲所示的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⑴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存在高度差。
要使U形管两边的液面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下调节方法正确的是_____。
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形管内加适量水⑵排除故障后,她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完成了图乙、丙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______有关。
⑶小雨继续进行实验,她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
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雨得出了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
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甲乙丙丁__________。
(完整版)液体压强实验探究题

液体压强实验、探究题1、在“研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中各图所示的操怍。
(1)为了顺利地完成该实验,除了图中画出的各种器材外,还需要用到。
(2)比较图中代号为的三个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 _____________ 比较代号为的两个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
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___ 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 比较代号为的三个图,可以知道: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用水、盐水、两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和指针式压强计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越大,表示压强越大。
(1)____________ 根据图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图(b)、(c)可验证:,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根据图(b)、(d)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4)若在图中的容器内轻轻放人- 木块,压强计指针偏转的角度会增大。
3、某小组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实验前,应调整U 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2)甲、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应选用两个图进行对比.5)在图丙中,固定U 型管压强计金属盒在盐水中的深度,使橡皮膜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的压强大小关系.4、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同学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将其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增加玻璃管浸入水中的深度,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7(a)、(b)和( c )所示。
中考物理《压强实验》专题训练(附含答案)

中考物理《压强实验》专题训练(附含答案)考点一: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1至图3所示。
(1)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发生___________(填“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来体现的;(2)通过比较图1和图2,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___________(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___________(填序号)和图3,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
2.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______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4)图甲、丙、丁中木块对海绵的压强分别为p甲、p丙、p丁,用等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3.如图所示,用一只矿泉水瓶和一块海绵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实验时,通过观察__________来比较矿泉水瓶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2)在图A、B、C的操作中,观察图A和图_________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观察图B和C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若将矿泉水瓶放在石块上,如图D所示。
图D与图A比较,矿泉水瓶对石块和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___________;(4)如图甲所示,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砖块放在水平地面上。
现将砖块切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乙所示,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为2000Pa;将图乙中的砖块倒置后如图丙所示,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为3000Pa。
初中物理压强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初中物理压强试题(有答案和解析)一、压强1.如图所示,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正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底对桌面的压力为a F ,压强为a P ,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盖对桌面的压力为b F ,压强为b P ,则A .a b F F =,a b P P <B .>a b F F ,a b P P =C .a b F F =,a b P P =D .a b F F <,a b P P <【答案】A【解析】【详解】放在水平面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不管怎样放置,饮料瓶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自身和液体的重力之和,即F a =F b =G 总;由于瓶盖的面积小于瓶底的面积,由p F s=知道,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强大,即p a <p b .2.以下关于压强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氢气球升到高空后会炸裂,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增大B .“蛟龙号”深潜器在海水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海水压强增大C .菜刀的刀口做得很薄是为了增大压强D .动车运行时,车厢附近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小【答案】A【解析】【详解】A .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氢气球升到高空后会炸裂,是气球内部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而造成的,故A 错误;B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蛟龙号”深潜器在海水中下潜的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大,受到的海水压强增大,故B 正确;C .根据p =F /S 知道,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受力面积,压强增大,菜刀刀口做的很薄,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故C 正确;D .动车运行时,车厢附近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小,故D 正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压锅较厚,要较高的温度才能沸腾B .高压锅传热快C .高压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的沸点升高D .高压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的沸点降低【答案】C【解析】【分析】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2022年中考物理实验题必考突破考点例题——专题17 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题(解析版)

专题17 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题抓住考点学一、探究液体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实验需要学通的基础知识1.由图1、图2可以知道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有流动性。
(因此在太空失重情况下液体不会产生压强)2.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采用了哪些方法?答:控制变量法、转换法3.通过观察什么开知道液体压强大小的?答“U型管内页面的高度差,高度差也大说明液体产生的压强也大”4.实验前的两个操作:(1)先检查U型管左右两边的液面是否相平。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U型管中液面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明显,则气密性良好)5.实验时发现U型管内高度差没变化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答:气密性不好,拆下来重新安装。
6.使用的U型管是不是连通器?答:不是7.此实验U型管内液体为什么要染成红色?答:使实验效果明显,便于观察。
8.比拟甲乙实验结论是: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比拟乙丙实验结论是: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9.如图甲乙,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和U型管内页面的高度差大小有何关系?为什么?答:相等,因为两侧产生的压强相等,液体密度相等,所以深度也相等。
如图丙,左侧金属盒的深度和U型管内页面的高度差大小有何关系?为什么?答:U型管内高度差比金属盒的深度大。
因为盐水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两边压强相等,所以U型管内高度差比金属盒的深度大10.测量出U型管内页面的高度差,能否算出金属盒在左侧液体中的压强?答:能,因为两侧压强相等。
二、压强计的使用方法把金属盒放入液体中,橡皮膜受到液体压强的作用,而向里凹,封闭在管内的气体把这个压强传递给液体,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此时右侧液面受到的压强仍是大气压,左侧液面受到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之和再减去橡皮膜单位面积弹力的平均值.如果橡皮膜的弹力很小,两侧液柱高度差所产生的压强就近似等于液体的压强.压强计也可以用来测气体的压强.把压强计的左侧管跟被测的气体相通,如果被测气体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压强计右侧液面比左侧的高,如果被测气体的压强比大气压小,左侧液面比右侧液面高,两侧液柱高度差产生的压强近似等于被测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的差.使用压强计需澄清和注意的问题(1)使用微小压强计研究不同方向液体压强的特点时要注意:压强计的金属盒应保持在同一深度。
压强实验探究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压强实验探究题1.(2020南充)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________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由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________的关系;(4)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
2.(2020扬州)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活动中:(1)如图甲,使用前用手指按压强计的橡皮膜,是为了检查实验装置的__。
实验过程中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__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2)比较图乙中的A、B、C,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__。
(3)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在同种液体的同深度处,使用不同的压强计时,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完全相同。
小明猜想可能是实验时U形管没有__放置;小强则认为可能是U 形管中初始液面没有在中间0刻度线。
这种说法是__(填“正确”或“错误” 的;小华认为可能与金属盒的橡皮膜安装时松紧有关。
小华将砝码放在水平放置的金属盒橡皮膜上,改变橡皮膜的松紧程度,发现橡皮膜较紧时,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__。
你认为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还与橡皮膜的__有关。
3.(2020朝阳)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中,小红选用液体压强计和两个透明圆柱状的容器,分别盛适量的水和盐水进行实验,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
(1)“小红将压强计的探头插入水中后,发现探头看上去变大了,这是因为容器和水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______,起到了放大的作用。
(2)通过比较A、B、C三个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同种液体的内部,_____________。
(3)小红比较C、D两个图得出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小明认为这样比较得出结论是不正确的,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 科学探究液体压强(含答案)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知识要点基础练知识点1 液体压强的特点1.如图所示,在瓶的a、b两处各扎一个小孔,并将孔封住。
在瓶中注满水,打开a、b两孔后观察到图示的情况,这说明水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则橡皮膜向瓶内凹陷得更多的是( B)A.第一次B.第二次C.两次凹陷的程度相同D.橡皮膜不会向瓶内凹陷知识点2 液体压强的计算3.如图所示,面积为S、高为h、密度为ρ的液柱质量为ρhS,液柱底面受到的压力为ρghS,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为ρgh。
4.如图所示的平底烧瓶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水,水的深度为10 cm,烧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则水对烧瓶底的压强是1000 Pa( g取10 N/kg )。
综合能力提升练5.如图所示,一瓶未装满矿泉水的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在桌面上,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矿泉水对瓶底的压强将变大,矿泉水对瓶底的压力将变小(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6.长颈鹿是世界上个子最高的动物,个子高了血压也要高,所以长颈鹿又是世界上血压最高的动物。
雌长颈鹿平均高度约4.3 m,血液密度约1.05×103 kg/m3,当长颈鹿的心脏收缩把血液压到比心脏高3.4 m的脑中时,压强至少是 3.57×104Pa( g取10 N/kg )。
7.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用相同的橡皮膜扎紧封住,分别放入水槽中的相同深度。
管内装的液体种类和装入液体的深度如图,请画出三个玻璃管下端橡皮膜凹凸的大致情况( ρ水>ρ煤油)。
答案:如图所示8.在探究液面下深度为h处的液体压强时,可以设想这里有一个水平面放置的“平面”,这个平面以上的液柱对平面的压力等于液柱所受的重力。
如图所示,设“平面”的面积为S,液体的密度为ρ,用压强公式就能求出该处的压强。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实验、计算》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实验、计算》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实验题1.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选填“有关”或“无关”)。
(3)乙、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结论是:。
(4)在图甲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图甲、乙、丙所示:(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海绵的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一定时,越大,越明显;(3)由实验乙、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不可以解释下列现象的是:(填字母);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C.汽车限重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丁。
3.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1)实验前,先检查U形管压强计探头、胶管和U型管之间是否漏气,小露用手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同时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出现;若漏气调节的方法是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U型管两侧液面高度差(选填“等于”或“反映”)探头处受到的压强大小;(3)比较乙图和丙图,可得到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4)比较丙图和丁图,可得到结论:.(5)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液体内部的压强p与深度h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①该液体50cm深度处的压强是Pa;①该液体的密度是kg/m3.4.小李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图的操作:(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A.拆除胶管重新安装B.直接从U形管右侧倒出适量液体C.往U形管右侧加入密度更大的液体D.往U形管右侧吹入一些空气(2)通过观察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小李探究的问题是液体压强与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实验探究题
固体压强
24.(6分)(2015•桂林)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控制变量法、转化法D、E E、F 正确增加受力面积减少受力面积15.(3分)(2015•武汉)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画出丙图中海绵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填序号)
①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②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
③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①
液体压强
1.小雨利用如图甲所示的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⑴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存在高度差。
要使U形管两边的液面处在同一水
平线上,以下调节方法正确的是_____。
①从U 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 形管内加适量水
⑵排除故障后,她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完成了图乙、丙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______有关。
⑶小雨继续进行实验,她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
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雨得出了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
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⑷通过实验探究,小雨得到了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小圆认为通过理论探索也可以得出结论。
于是小圆给小雨进行了下面的理论推导。
容器中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在距液面h 的某处,液体内部的压强,可以这样计算:设想液体中有一高度为h 、截面为S 的液柱,其上表面与液面相平。
那么,这个液柱的重量G =______(用给出的物理量符号和g 表示),液柱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可以认为是该液柱对其底面的压力产生的,利用压强的定义式,可推导出液柱对其底部的压强P =_____。
(用给出的物理量符号和g 表示)
⑸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比较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
如果所用的压强计U 型管中可以选择装染色的酒精、水,以及水银中的一种液体(ρ水银>ρ水>ρ酒精),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小雨应该选择三种液体中的______装入U 形管中。
1.(1)②; (2)液体深度; (3)不可靠。
没有控制液体深度相同;(4)ρgsh ρgh;
(5) 酒精
31.(6分)(2015•邵阳)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等因素有关。
(1)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实验探究方法称作 法。
(2)下图是小芳同学设计的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三个实验装置:
甲 乙 丙
①要探究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甲和装置____(选填“乙”或“丙”)来进行研究;
②要探究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乙和装置甲 乙 丙 丁
____(选填“甲”或“丙”)来进行研究。
(1)控制变量法(2)①乙②丙
29.(6分)(2015•巴中)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选填“有关”或“无关”).
(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结论是:.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两图进行对比.
(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U型压强计无关深度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乙丙相等
大气压强和流体压强
19.(4分)(2015•淮安)某小组用塑料瓶做了以下实验:
(1)将塑料瓶装满水,覆盖一张硬纸片后倒置,水和纸片均不会下落,如图甲所示,该实验说明了的存在.
(2)将塑料瓶装满水,在瓶侧面扎两个小孔,水从小孔流出,如图乙所示,该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有关.
(3)如图丙所示,将一个完好的空塑料瓶横放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个小纸团放在瓶口处,正对着瓶口用力迅速吹气,此时小纸团将会(选填“飞出瓶外”、“原地不动”或“进入瓶中”),判断的理由是.
大气压强深度飞出瓶外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24.(3分)(2015•南京)利用吸管可以做物理小实验.
(1)用吸管“取”水,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动作:
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c.将吸管插入水中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填字母).这个实验的成功说明了的存在.(2)如图乙所示,往吸管B中吹气,可以看到吸管A中的水面上升,以下现象中涉及的物理原理与之不同的有(填序号)
①在火车站的站台上,人要与行驶的列车保持适当距离
②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尘
③平行于岸边航行的船不能靠岸太近.
Cabd 大气压②
13.(3分)(2015•呼和浩特)小梁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值.她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
(1)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她通过数据计算得出大气压的值为Pa.(2)如果我们将此装置拿到海平面去测量,则测量结果将她测量的值.(选填“大于”或“小于”)
(3)小杨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测量小梁同学所在地大气压的值,他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发现管中的水柱不会下降.如果你来测量,且能够测出,则玻璃管长度.(选填“必须大于10m”或“可以小于10m”)
9.52×104 大于可以小于10m
18、(2015•佛山)晓宇设计了用吸盘测量大气压值得实验,请帮助晓宇做好以下
工作
(1)请补充完整该实验相关步骤:
①如图所示,将蘸水的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水平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
②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注入细沙,直到恰好
脱离版面;
③用天平测出细沙和小桶的质量M;
④用刻度尺;
⑤大气压强表达式为:。
(2)本实验存在误差的原因是(写出两个)
①;
②。
(3)晓宇和同学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改进,找来约12m长的透明细软橡胶管、水盆、足够长的卷尺、细绳、铁夹及足量的水,用这些器材测出了当天的大气压值,请你简述实验过程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丙写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
(1)④测量塑料吸盘的半径r;⑤;(2)吸盘内有空气;测量塑料吸盘的半径r有
误差;(3)①将橡胶管注满水,用两个铁夹夹紧橡胶管的两端,一端浸没于装有水的水盆中,另一端用细绳提至10m以上高处;
②松开橡皮管底部的铁夹,待橡皮管内水面下降至静止时,用卷尺测出水盆内水面至水柱上表面的竖直高度,计为h;
③表达式:p=ρ水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