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_科学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复习.doc

合集下载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干湿球湿度计的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的示数差距越大,表示()A.空气的绝对湿度越大B.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C.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实际压强离饱和程度越近D.空气中的水蒸气的绝对湿度离饱和程度越近2.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期,“负压救护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负压救护车”是因为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气压而得名。

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A.吹足气的气球B.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C.吸饮料过程中的吸管D.漏气的足球3.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15日成功发射。

空间实验室内适宜宇航员工作生活的气压约为( )A.100Pa B.1000Pa C.10000Pa D.100000Pa4.乒乓球前进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旋转方向会沿不同的径迹运动。

运动员用三种不同的击球方法把乒乓球击出,请判断,图中1、2、3三条径迹分别表示上旋球(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下旋球(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不转球中的哪一种()A.上旋球、下旋球、不转球B.不转球、下旋球、上旋球C.上旋球、不转球、下旋球D.下旋球、不转球、上旋球5.如图是一艘水翼船,它的船身下方有两个水翼,使船在高速行驶时船身能离开水面,从而减小来自水的阻力,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表示水翼船行驶状态的是()A.B.C.D.6.小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气压与海拔的关系,小科将该装置从一楼拿到五楼,忽略温度的变化,玻璃管内液柱会()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判断7.为改善地铁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小应设计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

为提高抽气效果,管道上方迎而盖的形状应设计成下列图中的()A.B.C.D.8.如图所示的是“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如果活塞与针简摩擦过大,会导致大气压的测量值偏小B.测量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时,利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C.测量注射器最大刻度对应的长度,是为了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D.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是为了排尽空气9.小温暑假乘飞机旅行。

八上科学知识点

八上科学知识点

八上科学知识点
纲要:
1.生物学
–细胞
–遗传:简介基因和遗传规律
–进化: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
–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2.物理学
–物质的结构和运动:物质的基本性质和运动规律
–光学: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规律
–力和压力:力的作用和压力的概念
–简单机械:杠杆、轴、绳的简单机械原理
3.化学
–物质的结构: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特性
–物质的分类:化合物、混合物和纯物质的区别
4.地球科学
–地球构造和运动:地球内部结构和地球的运动
–地理环境:气候、水文、地形等地球的自然环境
–地质与矿产资源:地球上的各类地质现象和矿产资源分布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科学课程涉及的主要知识点,通过深入学习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奥秘,拓展科学视野,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愿每位学生在科学的海洋中探索出自己的风帆,驶向更广阔的知识天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至第三单元总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至第三单元总复习

第一单元复习内容:(一)重要字词:1、《新闻两则》:绥(suí)靖(jìng)鄂(â)豫(yù)阻遏(â)锐不可当(dāng)2、《芦花荡》:尖利能耐悠闲寒噤(jìn)阴惨仄(zâ)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huáng)失措3、《蜡烛》:拂(fú)晓瓦砾(lì) 地窖(jiào)鞠(jū)躬(gōng)颤(chàn) 巍巍(wēi)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赃物箱箧(qiâ)制裁荡然无存5、《亲爱的爸爸妈妈》:肃穆荒谬健忘(二)作家作品:作家国别地位作品毛泽东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孙犁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孙犁文集》雨果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文集》西蒙诺夫苏联作家,获1974年列宁奖金《阅读与欣赏》聂华苓美国华裔作家、文学翻译家《百花文集》(三)课文比较:课文及出处作品主题写作特点文体《新闻两则》(第一则选自《人民日报》;第二则选自《东北日报》)第一则:本文通过全面报道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和各路军指挥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挥才能,表现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所向无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第二则:毛泽东亲自撰写的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告知广大军民,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上的主动权,蒋介石全军败局已定,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第一则:详略得当、叙议结合、语言精练;第二则:用词准确、及时、真实、准确新闻《芦花荡》(孙犁文集)作者通过写抗日战争时期一位“老头子”痛打鬼子、讨还血债的传奇故事,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说明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通过言行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小说《蜡烛》(阅读与欣赏)文章通过写一位饱受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的老妇人不顾个人安危掩埋烈士的动人事迹,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军民的战斗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八年级上1--14课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1--14课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中国近代史史起止时间:1840-1849年,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年一、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鸦片战争: 1、原因:根本原因: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时间:1840-1842年3、结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和启示: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②具体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松弛、指挥失误。

英国制度先进,经济发达、武器先进、准备充分。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要坚持科教兴国,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956年10月—1960年10月。

国家:主凶:英法,帮凶:美俄2、列强的罪行:(1)英法: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2)沙俄——趁火打劫,强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瑷珲条约》割占领土面积最大)3、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军占领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1862年9月,在慈溪的战斗中,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1 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去。

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4、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且发生挤压作用时就有压力产生。

当物体放置在水平面上时对支撑物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即F=G=mg 。

●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且指向被压的物体,而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两者不可混为一谈●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是用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物理量。

●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S F p =,其中受力面积S 是指两者实际接触的面积.......,计算时F 的单位一定为N ,受力面积的单位一定为m 2,这样求出的压强单位才是Pa(帕斯卡)。

●当固体是规则性物体时(柱体),可以使用gh p ρ=来计算压强或者进行定性判断。

●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者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者增大受力面积。

●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所处的深度成正比,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计算液体内部压强只能使用公式gh p ρ=(其中ρ的单位为kg/m 3,h 的单位是m)进行计算,其中h 是最高液面到所处位置的垂直距离。

计算液体内部压力往往是先计算压强再使用公式pS F =进行求解。

●连通器:上部开口,下端联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当连通器内装有同种液体且不流动时,各容器中页面高度总是相同的,生活中的应用:锅炉外的水位器,牲畜的自动饮水装置,茶壶,u 型排水管,船闸等●扩口、缩口和柱形容器题目中出现液体质量相同时,我们先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关系 ●托里拆利实验计算出大气压的值为760mm 水银柱产生的液体压强,大小为Pa 510013.1⨯。

在试管密封性良好且试管不离开液面的情况下,不管试管上提或者下降,亦或者倾斜都不会影响水银柱的高度。

●虹吸现象:用一条灌满液体的管子,一端放入液体中,另一端放置在低于液面的地方,容器中的液体会源源不断地流出,直到流尽。

●虹吸原理:外侧管口低于内侧液面时,外侧管口与内侧液面就形成高度差,这段液体的高度差就会形成压强差,就是虹吸现象的动力源。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重点总结(精选)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重点总结(精选)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重点总结(精选)
本文档总结了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的重点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复和理解课程要点。

第一单元:生物多样性保护
-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 物种灭绝和濒危物种的保护措施
-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
-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和意义
第二单元:物质的分子构造
-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变
- 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 原子和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 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第三单元:声与光
- 声的传播和性质
- 光的传播和性质
- 光的反射和折射
- 声光信号在通讯中的应用
第四单元:力及其作用
- 力的概念和测量
- 力的合成与分解
- 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 力对物体的作用和影响
第五单元:机械能与能量转换
- 功、机械能和能量的概念
- 动能和势能的转换
- 能量的守恒定律
- 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第六单元:生物的组成与发展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分裂和有性生殖
- 进化与生物发展
- 遗传与遗传工程的基本原理
以上是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的重点内容,希望对学生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请同学们认真复并理解这些重点知识,提高科学研究效果。

> 注意: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学习,请自行核实教材内容。

八年级历史上册一、二单元复习提纲(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一、二单元复习提纲(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一、二单元)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一、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1、签订: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2、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签约:《天津条约》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二、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

三、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外交主张,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代表人物: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起止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2、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八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进度安排表

八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进度安排表

八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进度安排表第一单元:物理学基础- 第一课:物理学概述- 第二课:测量物理量- 第三课:长度和面积的测量- 第四课:质量和重量的测量- 第五课:时间和温度的测量- 第六课:速度的测量- 第七课:实验方法和过程- 第八课:实验设计与实验误差第二单元:运动的描述- 第一课:运动的基本概念- 第二课: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第三课:匀速运动- 第四课:变速运动- 第五课:自由落体运动- 第六课:斜抛运动- 第七课:复合运动- 第八课:实验与探究第三单元:力与压力- 第一课:力的概念- 第二课: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三课:力的效果- 第四课:动力学第一定律- 第五课:动力学第二定律- 第六课:压力的概念- 第七课:压力的应用- 第八课:实验与探究第四单元:物体的平衡与浮力- 第一课:物体的平衡- 第二课:力的平衡条件- 第三课:浮力的概念- 第四课:物体的浮沉与浮力- 第五课:物体的浮力与水位的关系- 第六课:物体的浮力与密度的关系- 第七课:实验与探究第五单元:光的传播- 第一课:光的传播- 第二课:光的直线传播- 第三课:光的反射- 第四课:光的折射- 第五课:光的色散- 第六课:光的图象- 第七课:实验与探究第六单元:电的概念与性质- 第一课:电的概念和电荷- 第二课:电荷守恒定律- 第三课:电的传导- 第四课:电的绝缘- 第五课:电的导体- 第六课:电流的概念- 第七课:实验与探究第七单元:简单电路- 第一课:导体上的电流- 第二课:电源和二极管- 第三课:电阻和伏特定律- 第四课:连续稳定的电流- 第五课:串联和并联- 第六课:动态电阻- 第七课:实验与探究第八单元:能源与能量转化- 第一课:能量的概念- 第二课:能源的分类和来源- 第三课:机械能- 第四课:能量转化与守恒- 第五课:能和功- 第六课:热能- 第七课:实验与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水在哪里1、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 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o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 5L,主要供水途径是和o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循环、内循环和内循环3利L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地下径流f、下渗(还可以有蒸腾作用)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和o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而变化。

第2节水的组成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O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刍7明水是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纯净的水是一•种,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沸点是二£水在_C 时密度最大。

水结成冰时密度,质量,体积,所以冰能淫在水面。

第3节水的浮力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竖宜向上的浮力。

2、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原I大1是液体上下表血受到的压力无。

3、阿基米德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浮力只跟有关,公式:F浮二G抖液=P拌g v作((p液指液体密度,v抨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计算时,单位要统一(S取千克/米' V抖取米3)〉浮力只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重力、形状及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丢J4、物体的浮沉条件: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1下沉,注意例外情况当物体与液体底部紧密接触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堕牛,如=%1F/G上浮③F旷G悬浮此时V *i=V物④卢旷6•漂浮此时V 4)|<V物练习:某物体的质量为10千克,当它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No5、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①P汝〉P狗,上浮②P液〈P物,下沉③P液=P^ ,悬浮6、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①因为漂浮时,F旷G ,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不变②根据F洋=P^g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P押减小,所以V拌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2)潜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3)密度计:因为F浮捂,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也就不同,其刻度值上比下尘7、计算浮力:M巡土,(称量法)F吁Pwgv g (阿基米德原理)F十=&物(悬浮漂浮)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1、溶液是的混合物,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可以是—体(—)、—体()或—体(),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丙酮、汽油等。

溶液一定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

2、悬浊液: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等)。

3、乳浊液: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

第5节物质的溶解1、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力不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判断方法:a、溶液底部有未溶解的溶质b、加入少量溶质,发现溶质不溶解c、析出晶体后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一土不饱和溶液:a、加溶剂b、升高温度(熟石灰降低温度)。

3、不饱和溶*L饱和溶液:a、加溶质b、蒸发溶剂c、降低温度(熟石灰升高温度)。

4、溶解度(一定温度、100g水、饱和溶液、单位:g )的影响因素:a、内因:溶质和溶剂的种类b、外因:温度(气体还包括气压)。

5、溶解等级: 小于0.0lg(难溶)、0.01g—lg(微溶)、lg—10g(可溶)、大于10g (易溶)。

6、溶解曲线:a、曲线上的点:在相应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b、交点:在某温度下,某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等于。

c、曲线:某种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减小)。

7、质量分数(用小数或者百分数表示)=ni溶质/m溶液=m溶质/ (m溶质+m )38、用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a、计算b、称量c、溶解。

9、稀释溶液计算的关键点: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即浓X浓=稀乂稀第6节物质的分离1、晶体特点:固定熔点、规则几何外形。

2、常见的晶体:硫酸铜晶体、云母晶体、食盐晶体等常见的非晶体:沥青、松香、玻璃等。

3、结晶方法:a、蒸发溶剂(食盐):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溶质、溶剂质量都减小)b、冷却热饱和溶液(硫酸铜):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1.水净化方法:a、沉淀法:需加入凝聚剂(一般有明矶和活性炭两种,作用:吸附颗粒,加速沉淀)b、过滤法操作注意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的下端轻靠三层滤纸的一边。

口%1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L ♦C、蒸儒法(所得的蒸儒水为纯净水)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昼夜温差很大;E:地球上无生命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 层:、、、、。

、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利生产关系最密切的-•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 有强烈的运动,空气对流的运动规律是:冷空气,热空气。

据此,冰箱冷冻室的冷凝管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都发生在对流层;因为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第二节天气和气温1.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各夭气要素的综合状况主要要素:阀,气压,湿度,风,降水等2.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天气是指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的大气平均状况。

描述天气:短时间如阴转多云晴空万里鹅毛大雪描述气候:长时间如四季如春秋高气爽终年高温冬暖夏凉3.-------------- 气温即空气的温度,即大气的冷热程度测量气温的工具::为什么温度计一般放在百叶箱中,A保护作用,以免风吹雨打B防止太阳直接照射(门朝北)C通风,受地面辐射影响不大,能真实反映大气温度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摄氏度。

C4.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o5.人体最感舒适温度在第三节大气的压强1、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现象表明,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的单位是,简称,用字母表示。

2、1654年,德国奥托•格里克表演的实验,有力证实了和_________________ 的存在。

3、大气压的大小可以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测量。

空盒气压计一行以为单位,水银气压计一•行以为单位,1毫米汞柱约为帕。

水银气压计的细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会随的变化而变化。

4、大气压强是山于而产生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有关。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密度将,因此,海拔越高,大气压强就o5、在海平而附近,大气压强的数值接近于,通常把这个大气压称为:6、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气压高的区域叫做,气压低的区域叫做07、高气压中心的空气流动,天气;低气压中心的空气流动,天气,常形成天气。

8、人在晴朗的天气,一般心情;在阴雨天,却往往感到,这跟晴天和阴雨天的高低变化有关。

9、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外受到的压强是的,当外部大气压变化时,人体有一个的过程。

低海拔地区的人进入高原地区后,会出现,这是山于高原地区气压明显以及氧气供应不足引起的。

10、液体的沸点和气压的大小有关,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会,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o高压锅就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11、气体压强与气体流速有密切的关系,气体流速越大,气体压强,当气体流速越小,气体压强,汽车上的化油器,喷雾摇等就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12、液体压强也会随着流速的增加而,随着流速的减少而-13、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o14、飞机的机翼在上凸下平的,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压强,下方空气流速而压强,这一压强差,就使飞机获得了向上的升力。

第四节风和降水1、在同一水平高度,如果一个地方的气压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就会形成风。

风是从区流向区的,是空气的运动。

2、风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和,风向是指的方向,天气观测和预报中常使用种风向。

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根据风速的大小,风可以分为个等级。

气象观测中常用和来观测风向和风速的。

3、一-般用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04人们常用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观察湿度的仪器称为,其中是最常用的湿度汁,它是支和支为成。

有包徉5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方法:先读出干球温度计刻度,再读出湿球温度计刻度,然后计算它们的,最后通过查相对,得出o6、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就不再容纳更多的水汽,如果此时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就会,空气中的水汽就会附在上形成细小的,就发生了07、空气中凝结的水珠和冰晶很小,形成云以后在空中,并不一定形成降水,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渐,最终形成降水。

降水包括、、等,最常见的降水是。

8、降雨量一般用来计,它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气象观测中常用来观测降水量。

第五节天气预报1、怎样看天气预报(1)“阴”指天空的总云量在8/10以上,“多云”指天空总云量在5/10到7/10,“少云”指天空的总云量在5/10到3/10, “睛”指天空总云量在3/10以下(2)小雨:12小时内降水小于5毫米,中雨:12小时内降水5-15毫米大雨:12小时内降水大于15亳米。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2、(1)常见的天气系统: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锋系统、暖锋系统。

(2)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A、高压系统:天气晴好,B、低压系统:阴雨天气;C、冷、暖锋面系统:锋面上天气变化比较复杂冷锋:冷空气向暖空气-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大风、降温天气;暧锋:暖空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升温天气(3)特殊的天气系统:台风------ 实际上是属于强低压系统第六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1、气候(1)气候的含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内的夭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和。

(2)天气与气候:区别:短时间与长时间;联系: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就是气候2、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纬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

我国的纬度位置:主要在北温带,南部少部分地区在热带(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A、比热:我们把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1°C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为比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