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个数字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数学的魅力之数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电子科技大学微固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引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有些文化所蕴含的数学知识也十分丰富,例如洛书,河图,太极图等。
在中国漫长的文化发展史,数学就像天空中的繁星一般,熠熠生辉。
正文:记得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过宋代诗人邵康节的一首《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
”至今都忘不了这首诗,因为这虽然是一首语文诗歌,但是却可以说是我的数学启蒙诗。
当时年幼的我对这首诗有着极大的兴趣,这首诗短小精悍,将一至十这十个数字嵌入其中,而且意境很美,引起我的无限遐想。
这首诗使我认识到了数学的奇妙,也许这就是数学的独特魅力吧。
《山村咏怀》对我的影响很大,它使年幼的我第一次意识到数学原来是那么的奇妙,从那以后,我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我开始努力去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学亮点,到现在也有了不少的发现,将其整理如下:1.对联中的数学:(1)到来梅花扫腊雪细睨山势舞流溪这首对联乍一看是写冬天时梅花盛开,雪景迷人和山势奇峻,溪水蜿蜒不断,但是再仔细读几遍,会逐渐发现这幅对联并不那么简单,读着读着就会发现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总感觉似曾相识,闭上眼睛,冥想片刻,顿悟,原来这是个谐音联,上句是音乐中的简谱中的“多瑞迷发扫拉西”七个音,这七个音对应的就是”1234567”,而再细看下联,原来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多么奇妙!(2)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相传这是清朝乾隆时期设百叟宴时乾隆和纪晓岚所作的一副对联,说的是一位长寿的老者一百四十一岁。
花甲重逢,所谓花甲,即六十岁,重逢,即两个六十岁,也就是一百二十岁,增加三七岁月,三七,即二十一年,相加便得一百四十一;古稀双庆,所谓古稀,即七十岁,双庆,也就是两个七十岁,也就是一百四十岁,更多一度春秋,即再加一年,相加也得一百四十一。
(3)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这是民国时期一个人在自家门口贴的对联,仔细看看,可以发现,上联没有一,下联没有十,横批中只有南北,没有东西,好好一想,原来又是个谐音联,缺一(衣)少十(食)没东西,深深讽刺了旧社会的黑暗。
三年级数学传统文化故事稿

三年级数学传统文化故事稿中国传统数学文化拥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
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述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
一、九九乘法表的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一个重要的数字,被视为吉利之数。
九九乘法表是小学时期必须掌握的基础算术表。
这个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他们记住九九乘法表。
故事内容: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杨辉的老人,他非常聪明。
有一天,天空突然响起雷声,杨辉出去看到了一只长有九个翅膀的仙鹤。
仙鹤告诉杨辉,它是来教他九九乘法表的。
仙鹤对杨辉说:“九是一个很特别的数字,你只要掌握了九九乘法表,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于是,仙鹤开始对杨辉教九九乘法表。
首先,仙鹤对杨辉说:“1乘以1等于多少呢?”杨辉答道:“等于1。
”仙鹤赞赏地点点头,又问:“1乘以2等于多少呢?”杨辉回答:“等于2。
”仙鹤高兴地继续问下去,杨辉全都能答对。
最后,仙鹤兴奋地对杨辉说:“九九乘法表就是这么简单!你要记住这个表格,它对你以后做数学题非常有用。
”从那时起,杨辉开始学习九九乘法表,每天背诵、练习。
在练习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规律,比如任何两个相邻的数相乘,结果都是一样的。
最后,杨辉成功地掌握了九九乘法表,并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数学家。
他还把九九乘法表传授给了后人,为中国的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了解九九乘法表的来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九九乘法表的记忆和运用,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二、《三弄》的乐理故事中国传统音乐中,有一种叫《三弄》的乐曲,它独特的音调和复杂的乐理结构,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释。
通过讲述《三弄》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乐理知识,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故事内容:在古代,有一个天赋异禀的音乐家叫许逍遥。
他非常喜欢音乐,但是却对它的乐理一直感到困惑。
有一天,许逍遥遇到了一位神秘的老人,老人告诉他:“你想要了解音乐的乐理吗?我可以教你。
”许逍遥高兴地接受了老人的教导。
数字与传统文化相关内容

数字与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数字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历史、文学、艺术还是宗教等领域,数字都有着深厚的涵义和象征意义。
本文将从古代的卜筮、历法、数字象征和数字谐音等方面,探讨数字与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
一、卜筮与数字卜筮是古代中国重要的占卜方式,其中数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卜筮中使用的六十四卦象征着天地万物的变化和运行规律,每个卦由六个爻组成,每个爻有阴阳两种状态,共有64种卦象。
这些卦象通过数字的排列和组合来解读,形成了一套复杂而精确的卜筮系统。
卜筮中的数字不仅代表着卦象的变化,也代表着人生的转折和命运的起伏。
二、历法与数字历法是人类社会记录时间的重要工具,而数字在历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古代中国的农历就是一种以数字为基础的历法系统。
农历共有十二个月份,每个月份有三十或三十一天,根据月亮的变化来确定月份的长短。
此外,农历还有闰月的概念,即在某些年份中增加一个月份,以使农历与太阳历相适应。
数字在农历中不仅用来表示月份和日期,还与节气、农事等紧密相关。
三、数字象征数字在传统文化中还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例如,数字一代表独立、唯一和完美,常用来形容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数字二代表对立和平衡,常用来描述夫妻、阴阳、左右等相对的概念。
数字三象征着完整和和谐,常用来形容天地人三才的关系。
数字八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为它与发财致富的谐音相近。
数字九则与长寿、福气等吉祥之意联系在一起。
这些数字象征在传统文化中广泛运用于艺术、建筑、服饰等方面,为作品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四、数字谐音在语言中,数字的发音与其他词汇的发音相近,因此数字也常常与吉祥和福气等概念联系在一起。
例如,数字六的发音与顺利、流利等词汇相近,因此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的数字。
在结婚和生子的喜庆场合,人们常常会选择与吉祥数字谐音的日子进行。
此外,数字四的发音与死亡的谐音相近,因此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不吉利的数字,人们会尽量避免与数字四相关的数字和事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科学成果,也是一种学术精神的象征。
数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几乎在所有的学科领域中可以见到它的踪迹。
自从古代伊斯兰科学家发现中国文化中的数学以来,它博大精深的理论和抽象几何形想不断激发着国际学术界的好奇心与智慧。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学。
一、古代数学1、古代天文学在古代,中国是以天文学和数学为基础,来追求宇宙航行和测量地球和太阳的。
古代的老子、庄子和荀子等思想家用天文学和数学来研究宇宙的秩序和运行,提出了数理化的观点。
古代的数学家用天文学运用一系列的计算,如求正玄计、三角计算,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2、《九章算术》古代数学经典作品之一是《九章算术》,它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数学科学的最高成就,主要涉及整数、分式、立方根和立方游戏等内容。
这本书被认为是中国数学的中瞻。
二、现代数学1、平面几何在现代数学中,几何学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主要研究平面和空间几何的概念。
现代几何学的核心是三角学,它研究三角形的性质,研究其角的相互关系和边的结构,以及角的等长或等弧度。
2、数论中国现代数学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数论,它研究数字以及数字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概念是数字论,它用来通过极限思想和数论定理来研究各种问题,如数论系统性质,质数性质等。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包括古代的天文学和《九章算术》,以及现代的平面几何和数论。
数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科学精神,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它的理论和抽象几何形式一直激发着国际学术界的智慧和好奇心。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数学是一种既实用又充满想象力的学术精神,对今天的学界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介绍你最喜欢的中华传统文化

介绍你最喜欢的中华传统文化我喜欢围棋我国传统文化有十大国粹,排名第十的是刺绣,第九是剪纸,第八是中国围棋,第七是中国瓷器,第六是中国茶,第五是丝绸汉服,第四是京剧,第三是中医,第二是中国武术,排名第一的是中国的书法。
我最喜欢的是排名第八的中国围棋。
中国围棋是五帝之一的尧这帝发明的。
来历是:尧帝有个儿子,他叫丹朱,他只知道打打杀杀,也不爱动脑筋,很笨。
尧怕他长大了成不了才,所以苦思冥想,想出了一个教育儿子的好方法。
尧让丹朱各找一些黑白色的石子,又在地上画了许多交叉的横竖线,说:“我白,你黑。
石头是兵,我们是将,看谁把谁的兵围住,被围的兵就死了。
”后来,丹朱总是被围住,地盘越来越小,最后输掉了。
尧对丹朱说:“你输了,是因为你太不爱动脑筋了,这与战场一个样,如果这是真的战场你早就输了。
”后来围棋传到了很多地方,而且改变和添加了许多规则。
有黑先下,不可把对方棋子改变位置。
我也因为它不但好玩还可以增长智慧,而喜欢围棋。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围棋啦,你喜欢吗?篇二:我喜欢的中国传统文化作文我喜欢下围棋我喜欢下围棋。
它虽然只有黑白两种颜色,但却给我无穷的乐趣。
围棋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瑰宝,已有四千年的历史了,不得不承认,我想学围棋是受到一些职业棋手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李昌镐在一局比赛中直接计算到了七十步以后的一步棋,瞬间把对手下崩盘了,中国围棋协会直接说李昌镐的脑子是计算器,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天才,这样的战绩不得不让人心生敬畏。
我上了围棋班后,我的老师每天都给我们放一部叫《围棋少年》的动画片,里面讲述了一个中江流儿的男孩不断地进攻围棋的知识,最后一举成为围棋天才的故事。
江流儿的努力激发了我,我从此天天练棋,最终如愿以偿考上了一段,升到中级班了。
在中级班里,我的战绩比较差,才胜利八局。
但是,我在这个寒假里下了很多局,实力增强不少,我要争取考上二段,去学更多的知识!你们觉得,围棋有趣吗?篇三:我喜欢的中国传统文化作文我喜欢猜灯谜去年元宵节,妈妈带我去小区广场猜灯谜,听说猜对了有奖品,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数字与中华传统文化

11月11号 ——“光棍节”“网购狂欢
节”
现代社会数字新含义
数字“七”。这个数字,在俄罗斯、韩 国等,是吉利数字,但中国人不大喜欢 这个数字。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 化,“七”有了新的寓意。“七”同 “起”谐音,取“雄起”“崛起”之意, 特别是做生意的人,十分看好这个数字, 车牌号码、手机号码尾数,往往会选择 “七”
数字“八”
“八”是宇宙调和统一的标志,民间认 为“八” 常和喜庆、发财相联系;神话 传说中有 “八仙过海”、《周易》中有 “八卦”、兵法中有 “八卦阵”,日常 生活中人们笑迎 “八方客”,喜吃“八 宝粥”。
数字“九”
“九”是数的极限,中国古代的数字, 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在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且 “九”是龙形的图腾化文字,因此 “九”、“五”,成为帝王位置的象征
五湖四海
数字“五”
对于数字“五”,它的 崇高地位是由金、木、 水、火、土五行说决定 的,这是一个有待深入 探究的文化现象。音阶 有五音,伦理有五伦, 一夜为五更等等。
数字“六”
六”是统一与和谐的象征。在数学中, 数字“六”是一个完全数,就是说把能 够被除尽的数字(不包括它自身)加起 来,还等于它自身。能被六除尽的数为 一、二、三,它们的和恰好等于六。
现代社会数字新含义
日常生活中,我们被一个个数字包围着,身份 证号码、护照号码、手机号码、车牌号码、生日、 结婚纪念日……
现代社会数字新含义——谐音
数字本是计数的工具,因与汉语中某些字发 音相同或者相似,而具有了与谐音字相同的意 义。例如,人们在选择数字时,往往选择 “八”“九”等吉利数字,而不选择 “四”“七”等不吉利的数字,这是由这些数 字的谐音造成的。“八”的谐音是“发” , 取“发财”之意;“九”的谐音为“久”,取 “长久”之意;而“四”的谐音是“死”, “七”的谐音是“气”,从语音上听起来,是 不吉利的。
81在传统文化中的含义

81在传统文化中的含义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81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长久和永恒。
九九归一代表着天地和谐,万事万物皆有序。
九是阳数,九九归一即为九九归元,代表着永不止息、永远长存。
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对于长寿、健康和幸福的向往,希望家庭和睦、子孙昌盛。
81在传统文化中还代表着吉祥和幸福。
在中国文化中,一般认为数字“8”代表吉祥和好运,而81则是8的9次方,寓意着吉祥祺祺、幸福美满。
在婚庆、生日、开业等重要场合,人们常常希望“八十一”的好运,来祈求幸福、如意、顺心。
81在传统文化中也是一个表达敬意和尊严的数字。
在古代,帝王的寿辰往往会以81岁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因为81岁这个年龄不仅代表了长寿和尊贵,更代表了智慧和经验的积累。
在尊老敬老的传统中,人们对年迈者达到81岁时,会特别重视、尊敬,并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
81在传统文化中还有着象征和谐与团结的含义。
九九归一反映出了中国文化中的和谐观念,强调了万物皆有序、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人们希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团结,81便成为了这种理想的象征。
81在传统文化中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它代表着长久和永恒、吉祥和幸福、敬意和尊严、和谐与团结。
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81是一个神圣而美好的数字,带来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盼。
愿81这个数字在传统文化中的含义,也能传承下去,一代一代的人们能够铭记在心,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共计545字】第二篇示例:81在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具有独特含义的数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传统文化中,81代表着吉祥、好运和富贵,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
81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之数。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被赋予各种吉祥的含义。
81这个数字的每一位数字都寓意着各种吉祥之物,比如“八”代表发财,寓意着财源滚滚;“一”代表着首领、第一、独立,象征着成功、胜利。
所以81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人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数字来带来好运。
数学的魅力之数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欢迎阅读电子科技大学微固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引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有些文化所蕴含的数学知识也十分丰富,例如洛书,河图,太极图等。
在中国漫长的文化发展史,数学就像天空中的繁星一般,熠熠生辉。
正文:记得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过宋代诗人邵康节的一首《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也许1.识,妙!(2)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相传这是清朝乾隆时期设百叟宴时乾隆和纪晓岚所作的一副对联,说的是一位长寿的老者一百四十一岁。
花甲重逢,所谓花甲,即六十岁,重逢,即两个六十岁,也就是一百二十岁,增加三七岁月,三七,即二十一年,相加便得一百四十一;古稀双庆,所谓古稀,即七十岁,双庆,也就是两个七十岁,也就是一百四十岁,更多一度春秋,即再加一年,相加也得一百四十一。
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
大鼠日一尺,小鼠亦一尺。
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
问:何日相逢?各穿几何?这道题是我国古代数学着作《九章算术》中“盈不足”中的一个问题,翻译过来便是:有垛厚五尺的墙壁,大小两只老鼠同时从墙的两面,沿一直线相对打洞。
大鼠第一天打进1尺,以后每天的进度为前一天的2倍;小鼠第一天也打进1尺,以后每天的进度是前一天的一半。
它们几学习(1)三角几何共计九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这是一段没有标点符号的话,现在要做的就是给这句话加上标点符号,使其成为一句通顺的,意思明确的话。
高一时,数学老师给我们出了这道题,当时我一看这道题既和数学有一些关系,还和传统文学有关,一下子来了兴致,冥思苦想十来分钟,终于想出了答案:《三角》,《几何》,共计九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一旦加上标点符号,便可轻松算出《几何》的价钱是六角,的确很奇妙。
除了以上我整理出来的几点,中国传统文化与数学有关的还有很多,我所整理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数学是那么的美妙,那么的迷人,再加上它与传统文化擦出的火花,更使它具有无限的魅力,只要我们怀有一颗发现数学之美的眼睛,数学就会像天空中的点点繁星,熠熠生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十个数字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数字,是表示数目的文字、符号或数量,是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词。
人类从最早用来计数的工具是手指和脚趾、小石子和豆粒和打绳结、刻画记数,到后来发展到刻画记数,乃至使用今天的文字数字。
所以说数字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承载者,通过数字的内涵与外延,可以知悉古代先贤智者为我们留下的思维模式、哲学思想、宗教理念等宝贵的精神遗产。
后来,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并在文化生活中普遍使用。
其数字由0、1、2、3、4、5、6、7、8、9等十个字母组成,万变不离其宗。
但在中国人的字典里,这几个数字不单单包括计数,让模糊的事物清晰可见,让一切变的如此简单。
而且还有丰富的哲学内涵。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数字文化更是无比深奥。
在中国道家传统文化里,那些玄妙又神秘的数字又代表了什么?【0——无极】在我国道家文化中,零代表无极,“无”是零和空的意思,“极”是无思无念的意思。
零也代表代表圆满,无缺陷才能圆。
零是根本,是本源,一切由本源生,一切从零开始。
'无极'出自《道德经》,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指称道的终极性的概念。
无边际,无穷尽,无限,无终。
'无极'一词在文言文中是表示'没有中心'的意思。
代表着上古华人对事物产生之前状态的抽象理解。
既没有中心又没有边界,这种状态当然是无穷无尽'混沌'。
现代科学认为:在大约150亿年前,宇宙还未诞生,虚无缥缈,宇宙还处于一种没有前后,没有左右,没有上下,没有中心,没有边界的混沌状态。
这与上古华人对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状态的抽象理解不谋而合。
古代哲学范畴认为,无极亦指派生万物的本体,以其无味、无臭、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
《老子·第二十八章》:“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在我国古代文字中,“零”字出现很早。
不过那时它不表示“空无所有”,而只表示“零碎”、“不多”的意思。
如“零头”、“零星”、“零丁”。
“一百零五”的意思是:在一百之外,还有一个零头五。
“0”这一数学符号的发明应归功于公元6世纪的印度人。
他们最早用黑点(·)表示零,后来逐渐变成了“0”。
这种数字符号传到阿拉伯国家,被命名为阿拉伯数字,至今印度人还耿耿于怀。
随着阿拉伯数字的引进,“零”字与“0”恰好对应,“零”也就具有了“0”的含义。
由于这一记数法简洁明了,而被使用至今,成为世界数学的通用语言。
难怪恩格斯称它为“最美妙的发明”。
【一——无极生太极】太极,是天地未开、混沌未明之前的状态。
老子《道德经》第42章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
道生一,一是太极,就是无极生太极;一生二,二是阴阳,就是太极生两仪;二生三,三是阴阳配合,就是阴阳交感化合;三生万物,万物是万事万物,就是太极含三为一, 因万物由阴阳而化生, 故万物各具一太极。
在这里,没有把这一、二、三这几个数字看作具体的事物和具体数量。
只是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
《说文解字》:“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
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古人认为,“一”不仅是数的开始,是万物之始,而且是生成万物的元素,是世界的本源。
《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旨在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中国古代哲学对“一”推崇倍至。
老子是中国古代最早用数来认识和阐释宇宙起源的先哲之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论述,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他的天地始于“道”、万物之本生于“一”的观点。
数字1,既是最小的数字,在正整数中找不到比它更小的数;又是最大的数字,意味着“一切”。
在中华词典里,以一字打头的成语和词语就有2千多个。
始终如一的字形,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稳定与持久。
【二——太极生两仪》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两仪是什么?阴阳,天地,昼夜,男女,乾坤,动静,刚柔等等,万事万物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说文解字》:“二,地之数也。
从偶一。
”《汉书·律历志》:“地之数始于二。
”《周易》:“天一地二。
“一阴一阳之谓到。
”《乾坤凿度》:“地数二。
二者,有偶也。
”这几处引文都表明了古人对“二”的哲学认识。
《吕氏春秋·大乐》:“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
”两仪是阴气与阳气的合称,指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阴阳相反相成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根源。
【三——两仪生三才】三才:指天、地、人。
《易经》:“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天地人三才,代表易经道法的世界观,组成了中国的风水学最高思想内容。
老子的'三生万物'思想,实质就是三才生万物的思想。
所谓”三才之道',即天道、地道和人道。
就是高扬人道旗帜,人与自然休戚与共、和谐发展之道。
三才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可谓源远流长。
到了《易经》的时代,人们终于发现,人可以向天、地学习,人道可以与天道、地道会通,通过法天正己、尊时守位、知常明变,以开物成务,建功立业,改变命运,成就了'三才之道'的伟大学说。
三的发现大大促进了人类的抽象思维。
天、地、人,这三类物质皆包含两种相互对立的因素,而卦,则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系列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而成,三个爻组成一个卦。
“兼三才而两之”成卦,即这个意思。
天地人,三才,在五格剖析法中位天格、地格、人格。
讲人的内在运势,讲人类与天地的自然和谐,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中国文化中,数字三是很有讲究的。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土金;人有三宝:精气神。
三是上中下;三是过去、现在和未来。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家级别最高的尊神是“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佛家级别最高的是三宝:佛、法、僧;大乘教有横三世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中央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东方玻璃世界的药师王佛;还有竖三世佛:过去佛燃灯古佛,现代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佛。
我国儒家对三也是推崇备至,地位最高者称为三尊:君、亲、师。
在数学几何中,三点形成的平面图最稳固;在力学中,以三点为支撑的无题平衡性最好。
在一定程度上,数字三代表了稳定、牢固、和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四——两仪生四象】'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最先出自伏羲的《易经》。
什么是四象?即太阳、太阴、少阴、少阳。
而又名少阳、老阳、少阴、老阴。
从数学角度论,四象为七、九、八、六;从方位角度论,四象为东、南、西、北;从一年季节论,四象为春、夏、秋、冬;从人的名字论,四象为孟章、执名、监兵、陵光;从飞禽走兽论,四象为青龙、玄武、白虎、朱雀。
先民最初可能从对东南西北的方位识别中,逐步建立起四方、四时乃至四象等自然观念,并无一例外地加以崇拜。
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源于中国古代的对星宿的信仰。
古时人们将天上的星座分为二十八宿,由于不好记忆,便将其分为四部分,以动物的形象代替,称为四象,也称四神、四灵。
中国数字文化中的“四”:四邻:指东南西北四个邻居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季:春、夏、秋、冬;四声:平、上、去、入,又称平仄;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库:经、史、子、集四部;文房四艺: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笔、砚、纸、墨。
【五——四象生五行】何谓五行?《尚书》解释说:“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战国末期,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们把五行与阴阳、日月星辰、乾坤八卦结合起来,进一步发展为五行学说,渗透于天文、历法、医学等各个领域,盛行于汉世,从此五行才变得神秘起来。
大自然由这五种要素构成。
这五种要素的兴衰,关乎大自然的变化,关乎宇宙万物的循环,影响到人的命运。
这五种因素相生相克,相对立而存在,相制约而发展。
中国数字文化中的“五”,是一个代表阴阳平衡的数字。
《说文解字》中解释: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在象征天地之气的洛河图里,5在中心,足见5是一个支配天地之气的数字。
后天之相,基于五行。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我们的祖先又衍化出更多的“五”之数。
中国真是一个神秘数字的王国。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灵——天、地、人、神、鬼;五方——东、南、中、西、北;五色——青、赤、黄、白、黑;五时——春、夏、四季、秋、冬;五谷——稻、黍、稷、麦、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气——风、热、湿、燥、寒;五音——角、徵、宫、商、羽;五蕴——色、受、想、行、识;五常——仁、义、礼、智、信;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义——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经——《易》、《尚书》、《诗》、《礼》、《春秋》。
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是生性仁善且宽和烦恼、安详。
五帝:东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和北方黑帝,即五位天帝。
另有一种说法,是指上古时的五位帝王: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六——五行生六合】六合,一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二指古代用于记时、记月的十二地支,选择吉日良时,考虑“冲(不利)”或“合(有利)”。
“合”指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称十二地支六合。
历来古代人们认为,“六”是个象征顺利的数字,也因为《易经》的坤卦有三个阴爻“- -”重叠而成,是三个“六”组成的纯阴之卦。
《坤传》:“坤道其顺乎。
”《说卦传》;“坤,顺也。
”坤卦代表了顺利,重叠的“六”也就代表了顺利,所谓“六六大顺”是也。
在中国数字文化中,“六”象征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中国自先泰以来就有崇尚“六”的传统观念,许多事物都用“六”这数字来概括。
六部儒家经典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诸子六家:阴阳、儒、墨、名、法、道;周代兵书太公六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古代把亲属关系归纳为“六亲”:父子、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六十年为一周期,称“六十甲子”;妇女怀孕称为“身怀六甲”;民间还有“六六大顺”的吉语。
【七——六合生七星】七星,可用于表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八宿中的天罡,即北斗星。
北斗七星从“天璇”通过“天枢”向外延伸一条直线,大约延长5倍多,就可见到一颗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这就是北极星。
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