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潜水位线判读专题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

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判读一、基本知识潜水等水位线图即地下水的等值线图。
要对其作出正确的判断,首先必须搞清潜水的几个基本要素。
如图1,潜水面即潜水的自由表面(B);潜水埋藏深度即潜水面至地表的距离(h);潜水位即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H);潜水含水层厚度即潜水面至隔水底板的垂直距离(m)。
图1二、判读方法1. 潜水的流向:潜水是在重力作用下,由潜水位高处向低处作下降运动的,所以潜水的流向就是与潜水等水位线垂直且由潜水位数值大的指向潜水位数值小的短线,如图2中的箭头指向。
图22. 潜水的埋藏深度:埋藏深度=某点地面标高-潜水位,即某点对应的等高线的数值(地表高度)与其潜水水位数值的差。
一般来说,地势越高,潜水的埋藏越深,如图2中P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5米,Q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10米。
3. 潜水与地表水(如河水)的补排关系:对照图示观察,若潜水等水位线图上的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潜水补给河水;相反,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河水补给潜水。
我们也可以通过确定地表水附近潜水的流向来确定彼此的补排关系,方法是在图上按潜水位数值从大到小方向作潜水等水位线的垂线,若垂线指向河流,说明潜水补给河水;若作出的垂线偏离河流,则说明河水补给潜水,如图3所示,①是潜水补给河水,②是河水补给潜水。
图34. 水井位置的选择:井是开采地下水的管状垂向集水工程的设施。
为增加开采补给量,保证水源地的长期均衡开采,水源地应尽可能选择在可以最大限度拦截区域地下径流的地段,接近补给水源和能充分夺取各种补给量的地段,如水源地尽量靠近补给地下水的河流岸边、区域地下径流的排泄区附近等。
如图2中,要获得充足的地下水资源,图示地区打井的最佳地点应是②处。
根据等值线的特点和有关知识可知,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该地的数值小,即该地是集水区。
四个地点中,②处的曲率最大,说明此处变化大,且③④等处的潜水流向②处,所以四个地点相比,②处的地下水资源最为充足。
高中地理:等潜水位线的分析与判读(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等潜水位线的分析与判读(附答案解析)一、潜水的特点二、等潜水位线的绘制等潜水位线是指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结成的线;等潜水位线的绘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绘制等潜水位线图时,必须利用同一时期的水位资料,因为潜水面是随时间变化的。
2.在绘制潜水等水位线图时,等潜水位线只能与地形起伏保持一致,在一般情况下绝不能与地形等高线垂直。
3.在沼泽地区,若地下水出露地表,则等潜水位线应与地形等高线重合。
4.等潜水位线不应直接穿过河床,只能连到两岸为止。
三、等潜水位线的应用1.判断某点潜水的埋藏深度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与地表的垂直距离。
它等于该点地表的海拔高度减去该点潜水面的海拔高度,因此任一地点潜水的埋藏深度即是当地等高线数值和等潜水位线数值的差值。
2.潜水位与地势的关系等潜水位线的数值大小可以反映地势的高低,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
等潜水位数值大,表明地势较高;等潜水位线数值小,表明地势较低。
3.判断潜水流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向都垂直于等值线,由高处向低处流动。
地下水从潜水位高处向低处渗流,若在等值线的转折点,流向与其切线垂直,由高处向低处流动。
4.潜水面的坡度确定潜水的流向之后,在流向上任取两点的水位高差除以两点的实地距离,即得潜水面的坡度。
5.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根据河流与等潜水位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
当河水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时,则河水补给潜水;当河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时,则潜水补给河水。
或者是先判断出河流两岸潜水的流向,若潜水流向指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水;若潜水流向背向河流,则河水补给潜水。
如下图所示。
A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流向河流,因此河流两侧潜水补给河流水。
在B图中河床两侧潜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水流向两侧潜水,因此河流水补给两侧的潜水。
6.利用潜水等水位线合理布置水井和排水沟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一般应沿等潜水位线布置水井和排水沟。
潜水及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专题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二为某地潜水等水位线 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潜水的流向主要是: A.自北向南 B.自东向西 C.自西向东 D.自南向北
12.在A. C.D. E.四点中可能 发育河流的是:
A.A点 B.E点 C.C点 D.D点
13.如果在BCDE四点打井,考虑地形及地下水水位离地 面的距离,最容易打到水是:
考点一:潜水的埋藏深度
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地面到潜水 面的垂直距离。因为等高线的数值代 表该线上各点对应的地面海拔高度, 等潜水位线的数值代表该线上各点对 应的地下潜水面的海拔高度,因此, 任一地点潜水的埋藏深度即是当地等 高线数值和等潜水位线数值的差值。
考点二:潜水的流向
潜水是一种重力水,它的流动 性主要是因受重力作用而形成的, 其在流动时总是由高水位流向低水 位且沿最大坡度方向流动。因此有: 潜水的流向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 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读图,回答 1~2题。
1.关于该图的叙 述,正确的是
A.图中箭头正确表示了潜水的流向
B.图中P点潜水的埋藏深度为10米 C.图中Q点的潜水位为20米
A
D.图示地区地形主要为丘陵和山地
读图,回答 1~2题。
2.要获得充足 的地下水资源, 图示地区打井的 最佳地点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①
等潜水线最弯曲的最低处
B.② C.③ D.④
考点三:潜水的流速
因为潜水是一种具有自由水面的重 力水,其自由水面称潜水面,所以潜水 的流速取决于潜水面坡度的陡缓。在同 一幅等潜水位线图中,等潜水位线越密 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潜水流速 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的地方,潜水 面坡度越缓,潜水流速越慢。
如何判读潜水等水位线图

80 70 80 70 80 70 ab c 甲图二、如何判读等潜水位线图【知识归纳】1.潜水位线的概念:潜水的自由表面称潜水面;潜水面的高出海平面的垂直高度称为潜水位;潜水面距地面的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
2.等潜水位线的判读①潜水的流向。
潜水是沿着潜水面坡度最大的方向流动。
因此,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就是潜水的流向。
甲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潜水等水位线, 图中箭头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就是潜水的流向,所以图中箭头都正确表示了潜水的流向。
②潜水埋藏深度。
等潜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之点,二者高程之差即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乙图中①井埋藏深度约为10米; ②井埋藏深度为5米; ③井埋藏深度超过5米,介于5-10米之间;④井埋藏深度超过10米,介于10-15米之间。
③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关系。
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
实际上潜水和地表水特别是河水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主要是根据两者的水位高低对比。
乙图【例5】(09年湛江一中质检)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
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
读图判断。
①. 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②. 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③. 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④. 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A.①③B.②④C. ①④D.②③【解析】(1)①、②两选项是关于图中河流流向的判断,解题流程:图中等潜水位线数值大小分布→地势高低(两图均为北高南低)→河流流向(两图均为自北向南流)。
故选项①正确,选项②错误。
(2)③、④两选项为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判断。
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即可确定潜水的流向,看它与河流的补给关系,如下图所示,确定选③。
【答案】A右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皆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
读图回答12~14题。
等潜水位线专题(修改)

3、华北地区的河流:年径流 总量较多,雨水补给为主, 径流的季节变化随降水量 的变化而变化,7-8月进入 汛期,12-2月为枯水期。 4、南方地区的河流:流量大, 汛期长,无结冰期,水位 差较小。5月雨季来临进入 第一次汛期,8-9月受台风 的影响进入第二次汛期。
思考:潜水与承压水在位置 (埋藏条件)和水源补给方面有 什么区别?
等潜水位线图的 判读和应用
一、读数值大小,判断地势高低、 河流流向和潜水埋藏深度
(1)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潜水位高处地势高, 潜水位低处地势低。 (2)河流总是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 (3)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潜水海拔高度
二、读凹凸方向,判断潜水流向、潜 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
图四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米, 甲处为一口水井,回答下题: 9.甲处的水井埋藏深度可能是: A.1.5米 B.2.5米 C. 7.5米
D.8.5米
10.从图中可知,潜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A.潜水补给 B.河流补给潜水 C.潜水与地下水互补 D.潜水不犯河水
11.从图中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倾向 D.有荒漠化倾向
7、合理布置取水井和排水沟 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水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 等潜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取水井(或 排水沟)应布置在潜水汇流处;当等潜水位 线由密变疏时,取水井(或排水沟)应布置 在由密变疏的交界处 ,并与等潜水位线平行.
等潜水位线判读
1.定义: 将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2.数值: 表示潜水位的海拔高度。
总结
特 征
应
用
数
值
判断地势分布和河流流向:地势高处潜水位高 地势低处潜水位低 潜水埋藏深度= 地面海拔- 潜水海拔
届高三地理等潜水位线判读专题学习资料

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处指向低处
【例3】
看走向和弯 曲,判断潜水 流向及补给关 系:
画出河流左右 岸潜水的流向?
在正常年份,图中地区6月中下旬潜水位会如何变化?7月下 旬呢?(思考方向:潜水位上升或潜水位下降)
潜水位受降水影响:雨季—潜水位上升;旱季—潜水位下降
2.根据等潜水位线的数值确定潜水的埋藏深度
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 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
【例2】
看走向和弯 曲,判断潜水 流向及补给关 系:
河流的流向?
上图为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图,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
系是: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
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2017届高三地理等潜水位线判 读专题
等潜水位线判读专题
1.定义: 将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2.数值: 表示潜水位的海拔高度。
1.根据等潜水位线的数值确定地势的高低和潜 水的流向及相互之间的补给关系:
(1)潜水的流向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 水位。
(2)潜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看潜水的流向,通过作垂线 来确定。
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 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 线,等高距为5米,甲处有 一水井。读图回答1— 3题:
1、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1.5米
B.2.5米 C.7.5米
D.8.5米
2、从图中可知,甲处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倾向
D.大气污染严重
3、图中甲处现象最可能出现的时间是:
高中地理知识等潜水位线分析和判读

专题九:等潜水位线的判读和分析一、定义潜水: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潜水位:潜水面的海拔高度。
潜水的埋藏深度:地面到潜水面的垂直距离等潜水位线:将潜水面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潜水特点补给来源大气降水、地表水渗入排泄方式垂直排泄:蒸发水平排泄:出露为地表水或泉水运动状况有自由水面,且因重力作用,随地形起伏,由高处向低处渗流水质、流量受气候影响大,水量不稳定,易污染二、等潜水位线的判读1.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山高水高)读数值,判断地势起伏和河流流向(1)上图为某地两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正确反映河流流向的是:()A、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B、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2、潜水的流向。
潜水是沿着潜水面坡度最大的方向流动。
因此,垂直于等潜水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就是潜水的流向。
3、潜水埋藏深度。
等潜水位线与等高线相交之点,二者高程之差即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潜水海拔高度读数值,求潜水的埋藏深度下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
(2)钻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为()A、10米B、5米C、2.5米D、0米4、等潜水位线疏密:等潜水位线稀疏,潜水流速慢;等潜水位线密集,潜水流速快。
读疏密,判断流速、(3)图中地下水流速最大处是()A.甲B.乙C.丙D.丁5、潜水流向及潜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若潜水流向河流,则潜水补给河流;若潜水流向背向河流,则河流补给潜水。
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指向低处上图为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图,读图回答下题(4)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6)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
专题复习:潜水及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ppt 人教课标版

3.甲处水井的水面 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1.5米 C.7.5米 B.2.5米 D.8.5米
C
4.从图1中内容可知, 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 问题是:
A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趋势 D.有荒漠化趋势
5.甲地环境问题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A.4~5月 C.7~8月
B.6~7月 D.12~1月
考点六:人类活动对潜水的影响
潜水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内即 可恢复更新,属于可再生资源。人们只要合理开 采就可保证永续利用。但如果人类不合理地开采, 则会引发一些环境问题,如过度开采地下潜水、 开采速度超过潜水的自然补给和恢复速度,就会 引起潜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漏 斗区即是指地下水位明显低于周围地区,潜水面 呈现漏斗状曲面的地区,如图。更为严重的是, 超采地下水还会造成地面沉降、建筑物倾斜或倒 塌,如果在沿海地区,还会引发海水倒灌、地下 水变咸等。
13.如果在BCDE四点打井,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仅考 虑地下水水位离地面的距离,最容易打到水是: A.E点 B.B点 C.C点 D.D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五:水井和排水沟位置的选择
①水井位置应选在地下水埋藏较浅的地点 ②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集区。 ③水井位置应选在潜水汇水面积较大的地点。 ④一般沿等水位线布置水井和排水沟。
在解决此问题时,首先要判断潜水的埋藏深度, 其次标出潜水的流向,以确定潜水的汇集区和各 地点汇水面积的大小,最终确定取水点(即水井) 的最佳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 一、定义:将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
二、数值:表示潜水面的海拔高度。
展示图片,据图设问:潜水位与地势有何关系
(学生分析得出:潜水位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
应用1:读数值,判断地势起伏和河流流向
1、上图为某地两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图
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正确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
关系的是: ( A )
A 、a 图河流和b 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
B 、a 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 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小结:潜水位线与地势起伏相一致:地势高处潜水位高;
地势低处潜水位低
学生看图:①了解潜水位数值的含义;②并推断出潜水埋
藏深度的公式=H —h 应用2:读数值,求潜水的埋藏深度 Q 处的海拔高度:H Q 处潜水位的海拔高度:h
下图中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单位:米),读图回答。
2、钻井甲的潜水埋藏深度约为: ( B )
A 、10米
B 、5米
C 、2.5米
D 、0米
2、井乙的潜水埋藏深度可能为:C
A 、3米
B 、4.5米
C 、8.5米
D 、15米
小结: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高度—潜水海拔高度
回顾等压线疏密与风速的关系,得出等潜水位线疏密与流速的关系。
三、疏密:
应用3:读疏密,判断流速
3、图中地下水流速最大处是 ( D )
A.甲
B.乙
C.
丙 D.丁
小结:潜水位线间距大的地方流速慢,间距小的地方流速快
回顾风向,引出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指向低处
四、走向和弯曲: 应用4: 看走向和弯曲,判断潜水流向及潜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
地势高——潜水位高 地势低——潜水位低
潜水是沿着潜水面坡度最大的方向流动的,因此,垂直于潜水等
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就是潜水的流向,如图中箭头所指
的方
上图为某地区1月
份等潜水位线图,读图
回答4—5题
4、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 C )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D.河流右岸地
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小结: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处指向低处
5、在6月份,下列关于等潜水位线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B )
A.河流两侧的等潜水位线都向南弯曲
B.河流东岸的等潜水位线将向北弯曲
C.河流东岸的等潜水位线向北弯曲,西岸向南弯曲
D.河流两侧的等潜水线不会发生变化
小结:潜水位受降水影响:雨季,潜水位上升;旱季,潜水位下降
考点三:河流水与潜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潜水等水位线上的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潜水面H h L 海平面
Q
方向凸出,说明河流水位低于潜水水位,则潜水补给河流水;相反,河流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河流水补给潜水。
如下图中,a 为潜水补给河流水,b 为河流水补给潜水,c 为右岸潜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潜水
应用4:判断潜水流向及补给关系
右图为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D
A 、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B 、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 、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D 、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总结】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
处指向低处
6、在正常年份,图中地区6月中下旬潜
水位会如何变化7月下旬呢
(潜水位上升或潜水位下降)
【总结】潜水位受降水影响:雨季—潜水
位上升;旱季—潜水位下降
考点四 潜水井、排水沟的位置
A 、地下水汇集
(潜水位线类似于山谷处)
B 、埋藏深度小处
考点5.人类活动对潜水的影响
思考:分析图中甲图等潜水位分
布规律 1、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 大量开采地下水;水利工程
建设及引水灌溉 ;城市三废排
放等,
2、利用地下水产生的环境问题 地下水位下降,
形成地下水漏斗区,造成地表沉降等
沿海地区,引发海水倒灌,地下水变咸。
总结:
特 征 应 用
数 值 判断地势分布和河流流向:地势高处潜水位高
地势低处潜水位低
潜水埋藏深度= 地面海拔—潜水海拔
疏 密 潜水的流速:等潜水位线密—流速快;疏—流速慢
走向和弯曲 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处指向低处
闭 合 中心潜水位低:地下水开采过度
中心潜水位高:降水多或大水漫灌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504030
甲乙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