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音乐一单元课件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丝绸之路课件苏少版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丝绸之路课件苏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丝绸之路”,使用的教材为苏少版。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大漠孤烟直”,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及音乐特点;第二章“驼铃声声”,学习有关丝绸之路的民谣和歌曲,如《月牙泉》、《丝绸之路》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感受丝绸之路的音乐魅力。
2. 学会演唱《月牙泉》、《丝绸之路》等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丝绸之路的音乐,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丝绸之路音乐风格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重点:歌曲《月牙泉》、《丝绸之路》的学唱及音乐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吉他。
学具:歌词单、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丝绸之路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关注音乐风格。
3. 歌曲学习:教唱《月牙泉》、《丝绸之路》等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5. 随堂练习:分组练习歌曲,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六、板书设计1. 丝绸之路2. 歌曲名称:《月牙泉》、《丝绸之路》3. 音乐特点:节奏、旋律、和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复习《月牙泉》、《丝绸之路》两首歌曲,选择一首进行演唱,并录制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丝绸之路音乐的理解和把握。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了解其他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音乐,增进对多元文化的认识。
推荐观看纪录片《丝绸之路》,进一步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音乐风格的理解和把握。
2. 教学重点:歌曲《月牙泉》、《丝绸之路》的学唱及音乐表现。
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丝绸之路课件苏少版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丝绸之路课件苏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主题为“丝绸之路”。
依据苏少版教材,具体内容包括:1. 章节:第一单元《丝绸之路》2. 详尽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音乐特点以及相关音乐作品。
其中包括歌曲《大漠孤烟直》、《月牙泉》、《在那遥远的地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感受丝绸之路音乐的风格特点。
2. 学会歌曲《大漠孤烟直》,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大漠孤烟直》的节奏和音准掌握,以及对丝绸之路音乐风格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歌曲《大漠孤烟直》的学习,以及丝绸之路音乐特点的讲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音响设备、丝绸之路地图。
2.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丝绸之路地图,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丝绸之路音乐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播放歌曲《大漠孤烟直》,让学生初步感受丝绸之路音乐的风格特点。
3. 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大漠孤烟直》,注意讲解节奏和音准,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歌曲。
4. 实践活动: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丝绸之路上的歌曲进行学习,并进行小组表演。
5. 例题讲解:针对歌曲《大漠孤烟直》中的节奏和音准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跟随音乐,独立演唱歌曲《大漠孤烟直》,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丝绸之路》2. 歌曲名称:《大漠孤烟直》3. 重点节奏和音准4. 丝绸之路音乐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歌曲《大漠孤烟直》,了解丝绸之路音乐的特点。
2. 答案:完成歌曲《大漠孤烟直》的演唱,并能简单描述丝绸之路音乐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欣赏其他丝绸之路音乐作品,了解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提高音乐素养。
六年级上册音乐课件-第一单元《我和我的祖国》|人教新课标(2014秋) (共21张PPT)

第8课时 我和我的中国
我和我的祖国
请欣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1、请大家想一想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2、歌曲是几拍子的?
作者简介
•
张藜简介:著名词作家,大连人。中
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作协、音协
会员,《词刊》编委。1932年10月8年进东北鲁
第三、四届理事和辽宁分会副主席。
•
秦咏诚的作品旋律清新,手法简洁,朴实抒情,通俗
易解。作品有管弦乐《欢乐的草原》,小提琴曲《海滨音
诗》,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我和我的祖国》、合
唱《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电影音乐《创业》等。声乐
协奏曲《海燕》1981年获第二届全国音乐作品(交响音乐) 优良奖,另有《秦咏诚音乐作品选》。
秦咏诚简介
•
作曲家,曾任旅大歌舞团创作员。1933生于大连。
1948年参加革命文艺工作,并开始学习作曲。1950年加
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入东北音专作曲系学习,1954年
进作曲研究生班及苏联专家配器班深造。1956年毕业于东
北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研究生班。后任辽宁歌剧院创作员,
辽宁乐团副团长,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院长,中国音协
艺戏剧系攻读文学,1950年毕业留校从事
文学创作,1955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从教,1957年调入吉林省歌剧舞剧院创作
室,1970年调入中央民族乐团创作室。
代表作品:
• 《我和我的祖国》、《亚洲雄风》、《苦 乐年华》、《篱笆墙的影子》、《命运不 是辘轳》、《不能那样活》、《不白活一 回》、《山不转水转》、《鼓浪屿之波》、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奥林匹克风》、 《千古一爱》、《等你来》、《久别的人 》、《北京组歌》等。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东方之珠》-人教新课标(14张)ppt课件

香 港
动感之城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俗称九七回归,有时称为香港主权移交,中国内地常称香港回归祖国 (中国),指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租借香港新界 99年的期限届满之时),英国将治权交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历史事件。同时香港 的华人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恢复其中国人的身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2.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稳定、发展和繁荣;
4.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欣赏
学唱
研究性作业: 1、了解更多香港资料。
2、积累以思乡爱国为主题的诗句和歌曲。
谢谢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 第1课 古风新韵 《但愿人长久》课件

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人们心间, 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 这一轮明月!
明月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 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 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
但愿人长久
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弟弟 父亲
zhé
苏辙
xún
苏洵
苏轼
“三苏”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
弟苏辙并称为“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写此词之时,他宦途失意贬官,心情抑郁。 这时他的弟弟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俩已有七 年多没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作者思念弟弟, 在醉意朦胧之中写下这首词。
无情的月亮啊,你为 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 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 呢?……
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 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 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 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 么亮呢?……
思念 埋怨
人有悲欢离 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 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 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 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 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 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 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 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 来,分别已有七个年头了。
小提问
当地的人们在过 节时的心情是怎 样的?而苏轼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心 绪 不 宁
1苏轼是怎样过中秋的?从哪能看 出来?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丝绸之路课件苏少版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丝绸之路课件苏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丝绸之路”,使用苏少版教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丝绸之路的传说》中的曲目《大漠孤烟直》、《阳关三叠》、《塞上曲》,通过学习这些作品,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音乐特色,感受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漠孤烟直》、《阳关三叠》、《塞上曲》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丝绸之路音乐特色的认识,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丝绸之路的文化背景,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曲目演唱技巧的掌握,对丝绸之路音乐特色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习《大漠孤烟直》、《阳关三叠》、《塞上曲》的演唱方法,了解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音响设备。
学具:歌词单、五线谱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中的曲目《大漠孤烟直》、《阳关三叠》、《塞上曲》,分析作品的演唱技巧和音乐特色。
a. 学习《大漠孤烟直》:教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节奏、音准,体会作品的大气磅礴。
b. 学习《阳关三叠》: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教唱歌曲,感受作品的美妙旋律。
c. 学习《塞上曲》: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教唱歌曲,体验丝绸之路的边塞风情。
3. 随堂练习:分组练习,互相评价,教师指导,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六、板书设计1. 丝绸之路音乐鉴赏2. 内容:a. 《大漠孤烟直》:节奏、音准、大气磅礴b. 《阳关三叠》:旋律、美妙c. 《塞上曲》:边塞风情、歌词含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演唱《大漠孤烟直》、《阳关三叠》、《塞上曲》中的一首,录制视频。
b. 写一篇关于丝绸之路音乐特色的短文。
2. 答案:a. 视频录制要求:清晰、音准正确、节奏感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送别》_课件1

送
别
选自电影《城南旧事》,于 1982年女作曲家林海英改编的同名 电影,《送别》因在影片中作为主 · 题曲而广为人知。
它是一首4\4拍,由美国人约 翰· 奥德威谱曲,李叔同填词的歌曲。
深情地
lu
lu
徘
lu
lu
lu
斛
lu
lu
lu
讨论:
影视中的歌曲在表现影视主题中起到了哪 些作用? 渲染气氛,点明主题,表达主人公 的心情,使影视作品更好看等。
最新苏教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1第一单元七彩桥》PPT课件

《中国花鼓》唱一唱,并尝试在旋律中找一找具有五声 音阶特点得音列。拍一拍旋律得节奏,找出节奏中得重音 标示位置,并拍出重音,加入民族打击乐器,如:小鼓敲 击主旋律节奏,小锣只在重音处敲击,试着感受作品中模
返回 主页 关 总听 唱 动奏
《唱着跳着走近你》 歌曲得齐唱部分是由四句节奏完全相同得短乐句组
返回 主页 [德]克莱斯勒 曲
看波兰古典音乐动画《中国花鼓》,感受旋律得发展与画面
变化之间得联系,并做一做“听一听,连一连”。
听一听,连一连。
小提琴 连续不断得鼓声
钢 琴 中国风格得旋律
中国花鼓
返回 主页
边唱着旋律或和着音乐,边加入小鼓和小锣得敲击,体验
“中国花鼓”得热烈气氛。
简线谱转换
中国花鼓
《手拉手,地球村》 这首具有三拍子韵律得合唱歌曲轻快、活泼,在第
一乐段中大家可以找出富有动感得节奏型:休止符与切 分节奏以及句尾得击掌声势得运用,使得旋律显得富有
总听唱
动
返回 奏
主页
集体舞《唱着跳着走近你》 这首四二拍得歌曲欢快活跃,歌曲结构为三段体。 第一乐段节奏规整、富有动感,可以参考教材上第一幅
音乐得旋律让你产生了怎样得联想?请根据拍号,一边 划拍一边哼唱。
中国花鼓
返回 主页 关
小提琴独奏
[德]克莱斯勒 曲
简线谱转换
返回 主页
听一听、唱一唱下面得旋律,再与音乐主题比较,你 能发现其中得变化吗?
简线谱转换
返回 主页
听一听、唱一唱下面得旋律,再与音乐主题比较, 你能发现其中得变化吗?
中国花鼓
《迎宾曲》 《丝绸之路》 《中国花鼓》
《唱着跳着走近你》 《手拉手地球村》
返回 主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唱歌:《小鸟小鸟》
听一听,找出你不会的节奏。 跟着音乐,逐句学唱。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唢呐(意大利语:suona),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也是中国各 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由波斯传入,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 成圆椎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 所以俗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广东地区亦将之称为“八音”。 唢呐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 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 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鸟的歌唱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欣赏:《百鸟朝凤》
你都听到了什么动物的叫声?你们能模仿两 种吗? 猜一猜,老师模仿的是什么动物。
我爱祖国,但的是奇异的爱情!
《百鸟朝凤》
这首民族传统的唢呐独奏曲,曾在“第四届 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民间音乐比赛银 质奖”。作品通过唢呐音色不同的变化把鸟 儿的千姿百态表现得惟妙惟肖。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欣赏:《空山鸟语》
你能从曲中听到“空山”和“鸟语”吗?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作 曲 家 : 刘 天 华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成就与贡献:
1、刘天华的音乐创作成就,主要在民族器乐曲方面,共作有十首二胡曲:《病 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 《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三首琵琶曲:《歌舞引》、 《改进操》、《虚籁》。 一首丝竹合奏曲《变体新水令》。 2、在乐器的制造改良上,他对于他所擅长的二胡、琵琶进行改革。他在二胡制 造的材料、技术上进行改变及定制,以期达到好的音色及音量,对二胡二根弦的 音准进行调整,又增加了二胡的把位,以提高其演奏的表现力。 3、当时国人仍惯用旧有的工尺谱,他将五线谱中一些记谱法如节奏、指法、强 弱等记号融入工尺谱之中,成一套较完善而能通行的记谱方法。 4、他认为身为一个中国音乐家,不仅要守住自身的传统,更要把中国音乐的好 处发扬光大到世界。他提倡国乐要改革而不能完全以西方音乐取代中国音乐。 5、刘天华认为音乐的重要目的,便是在表达人的感情以使听者感动,希望音乐 能够普及于大众并提升水平,因此对音乐的推广及教育十分地重视。他在一定程 度上推广了国乐的教育。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二胡(拼音:Erhu) 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因为它只有两根弦所以取名为二胡。 过去民间多称它为“南胡”“胡琴”等。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 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它虽然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它经过不同的演奏 人员在技术和艺术上加工,呈现出多样的变化,《空山鸟语》就是最有代表 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