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突击文学常识100道判断题

合集下载

公共基础课普测语文试题文学常识判断题

公共基础课普测语文试题文学常识判断题

文学常识1.《清塘荷韵》是季羡林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

2.《雷雨》是一部歌剧,作者是曹禺。

3.“乱石穿空”的下两句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4.论题`,论据和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

5.“念去去千里烟波”的下一句是“暮霭沉沉楚天阔”。

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与原文《我爱这土地》不一致。

7.《劝学》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孟子所著,他主张“性善论”。

8.白居易,宋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9.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以戴道,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

10.“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前一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11.《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1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秦汉时期的305首诗歌。

13.《论语》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由孔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制而成。

14.《边城》是我文学史上一部优秀长篇小说,它借湘北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15.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蔫哉!与原文《氓》一致。

16.《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散文,寄托的作者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抒发了热爱自然的美好感情。

、17.《我爱这片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克家。

18.“念如娇”、“雨霖铃”是词牌名。

19.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苏轼和柳永。

20.《清塘河韵》与《荷塘月色》两篇文章描写的重点都是荷花。

文学常识(前100题)测试(1)

文学常识(前100题)测试(1)

文学常识随堂测试100题(30分钟)北朝,定形于( )A.五代 B.唐朝 C.隋朝D.宋朝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来阐明为文立行主要以思想修养为本的道理,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 B.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 A.古体诗 B.律诗 C.乐府诗 D. 古体诗、律诗《爱情三部曲》指的是( ) A.《家》《春》《秋》 B.《幻灭》《动摇》《追求》C.《雾》《雨》《电》D.《春蚕》《秋收》《残冬》()A.艾青 B.闻一多 C.郭沫若 D.田汉人是()A.苏轼 B.苏辙 C.柳永D.李清照(春花秋月何时了)的作者是( )A.李璟B.李煜C.李清照 D.李商隐中引用《诗经》成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表达的心情是( )A.思慕贤才B.礼遇贤才C.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状元”誉称的是()A.王实甫 B.马致远 C.关汉卿 D.张养浩“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这个说法的提出者是()A.柳宗元 B.韩愈 C.欧阳修D.李翊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A.类比法 B.归纳法 C.演绎法 D.对比法“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语出自()A.《季氏将伐颛臾》 B.《召公谏厉王弭谤》C.《谏逐客书》 D.《秋水》下列各句中,“则”表示转折关系,可以译为“却”的是 ( )A.既来之,则安之 B.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C.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D.兵强则士勇“气,水也;言,浮物也”一句所用的修辞格是()A.层递 B.比拟 C.比喻D.对偶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左传》 B.《汉书》C.《史记》 D.《后汉书》“易安居士”是指()A.辛弃疾 B.李清照 C.王安石 D.苏东坡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的体裁是()A.诸宫调 B.套数 C.杂剧D.散曲的是()A.断肠人在天涯 B.枯藤老树昏鸦 C.古道西风瘦马 D.小桥流水人家用“巴金”作笔名的作家是( ) A.郭沫若 B.李尧棠 C.周树人 D.沈德鸿《渭南文集》与《剑南诗稿》的作者是( )A.杜牧B.李商隐C.陆游 D.苏轼《杜陵叟》是( )A.律诗B.绝句C.新题乐府诗 D.乐府旧题诗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及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 ) A.欧阳修 B.苏拭 C.陆游 D.辛弃疾善写羁旅行役之词的是( )A.李煜B.柳永C.苏轼D.李清照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一篇( ) A.骚赋 B.骈赋 C.文赋D.大赋孔子思想的核心是()A.严刑峻法 B.兼爱 C.自然无为 D.仁和礼唐代以新乐府诗大胆揭露弊政,抨击权贵,反映民间生活疾苦的诗人是()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D.杜牧《蒹葭》选自《诗经》中的()A.王风 B.魏风 C.秦风 D.卫风下列诗歌中属于绝句的是()A.陶渊明《饮酒》 B.王昌龄《从军行》 C.李白《行路难》 D.王维《山居秋暝》内容大都为歌颂母爱、赞美自然,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著名作家是()A.来自清 B.冰心 C.巴金D.闻一多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是()A.七言律诗B.七言排律C.七言绝句D.七言歌行司马迁《史记》中,用来记叙帝王事迹的是()A.世家B.本纪C.列传D.书苏轼《前赤壁赋》中运用“齐物”思想所说之理是( )A.儒家之理B.佛家之理C.道家之理D.法家之理无韵之离骚”的是()A.余秋雨 B.朱光潜 C.易中天 D.周树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下列哪位诗人诗风的评价( )A.孟浩然 B.李白 C.王维D.陶渊明下列著作属于“四书”的是()A.《尚书》 B.《论语》 c.《春秋》 D.《荀子》孟郊《游子吟》是一首()A.旧题乐府诗 B.七律 C.五律 D.新乐府诗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论语》 B.《孟子》 C.《韩非子》 D.《庄子》王维在《山居秋暝》诗中,流露出诗人隐居之意的诗句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判断题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判断题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判断题1.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作品?A. 《呐喊》B. 《彷徨》C. 《骆驼祥子》D. 《狂人日记》2. 请判断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唐代诗人?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之涣3.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 《西游记》B. 《三国演义》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4. 请判断下列哪位作家不是英国作家?A. 莎士比亚B. 简·奥斯汀C. 乔治·奥威尔D. 查尔斯·狄更斯5. 请判断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唐代诗人?A. 白居易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6.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莎士比亚的作品?A. 《罗密欧与朱丽叶》B. 《哈姆雷特》C. 《傲慢与偏见》D. 《威尼斯商人》7.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西游记》D. 《水浒传》8. 请判断下列哪位作家不是法国作家?A. 巴尔扎克B. 雨果C. 莫泊桑D. 司汤达9. 请判断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唐代诗人?A. 王之涣B. 杜甫C. 孟浩然D. 李商隐10.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莎士比亚的作品?A. 《罗密欧与朱丽叶》B. 《哈姆雷特》C. 《傲慢与偏见》D. 《威尼斯商人》11.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西游记》D. 《聊斋志异》12. 请判断下列哪位作家不是英国作家?A. 莎士比亚B. 简·奥斯汀C. 乔治·奥威尔D. 查尔斯·狄更斯13. 请判断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唐代诗人?A. 白居易B. 杜甫C. 苏轼D. 王之涣14.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 《西游记》B. 《三国演义》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15. 请判断下列哪位作家不是法国作家?A. 巴尔扎克B. 雨果C. 莫泊桑D. 司汤达16. 请判断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唐代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17.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莎士比亚的作品?A. 《罗密欧与朱丽叶》B. 《哈姆雷特》C. 《傲慢与偏见》D. 《威尼斯商人》18.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西游记》D. 《水浒传》19. 请判断下列哪位作家不是英国作家?A. 莎士比亚B. 简·奥斯汀C. 乔治·奥威尔D. 查尔斯·狄更斯20. 请判断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唐代诗人?A. 白居易B. 杜甫C. 苏轼D. 王之涣21.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 《西游记》B. 《三国演义》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22. 请判断下列哪位作家不是法国作家?A. 巴尔扎克B. 雨果C. 莫泊桑D. 司汤达23. 请判断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唐代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24.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莎士比亚的作品?A. 《罗密欧与朱丽叶》B. 《哈姆雷特》C. 《傲慢与偏见》D. 《威尼斯商人》25.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西游记》D. 《水浒传》26. 请判断下列哪位作家不是英国作家?A. 莎士比亚B. 简·奥斯汀C. 乔治·奥威尔D. 查尔斯·狄更斯27. 请判断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唐代诗人?A. 白居易B. 杜甫C. 苏轼D. 王之涣28.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 《西游记》B. 《三国演义》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29. 请判断下列哪位作家不是法国作家?A. 巴尔扎克B. 雨果C. 莫泊桑D. 司汤达30. 请判断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唐代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31.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莎士比亚的作品?A. 《罗密欧与朱丽叶》B. 《哈姆雷特》C. 《傲慢与偏见》D. 《威尼斯商人》32.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西游记》D. 《水浒传》33. 请判断下列哪位作家不是英国作家?A. 莎士比亚B. 简·奥斯汀C. 乔治·奥威尔D. 查尔斯·狄更斯34. 请判断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唐代诗人?A. 白居易B. 杜甫C. 苏轼D. 王之涣35.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 《西游记》B. 《三国演义》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36. 请判断下列哪位作家不是法国作家?A. 巴尔扎克B. 雨果C. 莫泊桑D. 司汤达37. 请判断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唐代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38.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莎士比亚的作品?A. 《罗密欧与朱丽叶》B. 《哈姆雷特》C. 《傲慢与偏见》D. 《威尼斯商人》39.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西游记》D. 《水浒传》40. 请判断下列哪位作家不是英国作家?A. 莎士比亚B. 简·奥斯汀C. 乔治·奥威尔D. 查尔斯·狄更斯41. 请判断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唐代诗人?A. 白居易B. 杜甫C. 苏轼D. 王之涣42.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 《西游记》B. 《三国演义》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43. 请判断下列哪位作家不是法国作家?A. 巴尔扎克B. 雨果C. 莫泊桑D. 司汤达44. 请判断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唐代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45.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莎士比亚的作品?A. 《罗密欧与朱丽叶》B. 《哈姆雷特》C. 《傲慢与偏见》D. 《威尼斯商人》46.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西游记》D. 《水浒传》47. 请判断下列哪位作家不是英国作家?A. 莎士比亚B. 简·奥斯汀C. 乔治·奥威尔D. 查尔斯·狄更斯48. 请判断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唐代诗人?A. 白居易B. 杜甫C. 苏轼D. 王之涣49. 请判断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大名著之一?A. 《西游记》B. 《三国演义》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50. 请判断下列哪位作家不是法国作家?A. 巴尔扎克B. 雨果C. 莫泊桑D. 司汤达。

文化常识判断题100题答案

文化常识判断题100题答案

文化常识判断题100题答案1. 文化常识判断题文化常识判断题1.什么叫文化常识判断题1.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即,文化常识判断题主要考查“文化”方面的常识。

2. 公务员笔试行测文化常识积累,比如:1)古代主要节日比如,寒食:清明前一日,禁火三日(介子推)。

2)年龄称谓比如,①孩提:指2-3岁的儿童;②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等。

3)生肖①我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②埃及牝牛、山羊、狮子、驴、蟹、蛇犬、猫、鳄、红鹤、猿、鹰。

3. 公务员考试,考生可参考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夯实行测理论基础。

2.什么叫文化常识判断题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即,文化常识判断题主要考查“文化”方面的常识。

公务员笔试行测文化常识积累,比如:1)古代主要节日比如,寒食:清明前一日,禁火三日(介子推)。

2)年龄称谓比如,①孩提:指2-3岁的儿童;②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等。

3)生肖①我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②埃及牝牛、山羊、狮子、驴、蟹、蛇犬、猫、鳄、红鹤、猿、鹰。

公务员考试,考生可参考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夯实行测理论基础。

3.文学常识选择题加答案 10道1、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 )。

A、射B、御C、礼D、武 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 )。

A、阮籍 B、嵇康C、刘伶D、向秀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C )。

文学常识判断试题及答案

文学常识判断试题及答案

文学常识判断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朝的曹雪芹。

A. 正确B. 错误2.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该书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A. 正确B. 错误3. 唐代诗人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以豪放派著称。

A. 正确B. 错误4.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复仇而陷入精神挣扎的故事。

A. 正确B. 错误5.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呐喊》。

A. 正确B. 错误6.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小说中的人物卡西莫多是该教堂的敲钟人。

A. 正确B. 错误7.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这部小说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

A. 正确B. 错误8.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该作品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A. 正确B. 错误9. 《史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由东汉的司马迁所著。

A. 正确B. 错误10.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作品,它们是古希腊文学的代表作。

A. 正确B. 错误二、答案1. B. 错误(《红楼梦》的作者是清朝的曹雪芹)2. B. 错误(《百年孤独》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3. B. 错误(杜甫的诗作以现实主义风格著称,而非豪放派)4. A. 正确5. A. 正确6. A. 正确7. A. 正确8. B. 错误(《老人与海》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海明威获得的是195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9. B. 错误(《史记》由西汉的司马迁所著)10. A. 正确请根据上述内容进行学习和复习,以确保对文学常识有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文学常识100试题及答案

文学常识100试题及答案

戴南、张郭学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2次月度联考八年级英语试题(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 150分)请注意:1.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 所有试题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共85分)听力部分(每小题1分,满分20 分)一、根据所听到的对话内容,选择正确的选项。

(每小题1分)1. What sign can they see?A. B. C.2. Which organization does Jack’s sister work for?A. B. C.3. How will the woman go to Los Angeles?A. B. C.4. Where are they going tonight?A. B. C.5. When will the plane take off?A. 7:15.B. 7:00.C. 7:30.6. What kind of weather doesn’t the man like?A. Cloudy days.B. Hot days.C. Rainy days.7. Why is the boy still in the library?A. Because the book is interesting.B. Because he forgets the time.C. Because the bad weather prevents him from leaving.8. How long has the woman been here?A. For 5 minutes.B. For 20 minutes.C. For 15 minutes.9. How much more money does the man need to buy the book?A. 15 yuan.B. 10 yuan.C. 5 yuan.10.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film?A. Wonderful.B. Boring.C. Interesting.二、根据所听到的对话或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选项。

文学常识知识竞赛试题大全及答案

文学常识知识竞赛试题大全及答案

文学常识知识竞赛试题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1. 被誉为“诗经”中的“国风”之首的是哪一首诗?A.《关雎》B.《蒹葭》C.《桃夭》D.《汉广》答案:A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静夜思》B. 杜甫《月夜忆舍弟》C. 苏轼《水调歌头》D. 王维《相思》答案:C3.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代表作?A.《狂人日记》B.《阿Q正传》C.《朝花夕拾》D.《子夜》答案:D4. 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的是谁?A. 易卜生B. 萧伯纳C. 贝克特D. 莎士比亚答案:A5. 《百年孤独》是哪位作家的作品?A. 加西亚·马尔克斯B. 卡洛斯·富恩特斯C. 胡里奥·科塔萨尔 D. 奥克塔维奥·帕斯答案:A二、填空题6. 唐代诗人_______被誉为“诗仙”,其代表作有《将进酒》、《庐山谣》等。

答案:李白7.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_______所著,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答案:曹雪芹8.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_______。

答案:《麦克白》9.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雨果10. 现代派文学的代表作家弗朗茨·卡夫卡的代表作是_______。

答案:《变形记》三、判断题11. 《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属于中世纪文学。

()答案:错误(《神曲》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12. 《儒林外史》是清代讽刺小说,作者是吴敬梓。

()答案:正确13.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作品《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

()答案:正确14.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答案:正确15.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属于现实主义文学。

()答案:正确结束语:文学常识是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通过本次文学常识知识竞赛,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经典,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中国文学常识必考100道测试题(含答案)

小学语文中国文学常识必考100道测试题(含答案)

1.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

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2.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

A、法律条文B、美德善行C、圆规曲尺D、道德准则3. 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C、10米D、30米4. 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5.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 )。

A、宣纸B、湖笔C、徽墨D、河砚6.“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 )。

A、历史研究B、风水勘探C、政治事件D、经商规律7.“小李杜”指( )。

A、李白、杜甫B、李白、杜牧C、李商隐、杜牧D、李商隐、杜甫8.司马迁的史记共有多少篇( )。

A、130B、120C、140D、1609.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哪方面的典型表现( )。

A、虚短实长B、虚实相生C、心物对应D、虚实相抑10.古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

A、注重线的作用B、注重光的作用C、注重色的作用D、重视材料的运用11.中国民间的“冬九九”是从哪一天开始的( )。

A、立冬B、冬至C、大寒D、小寒12.“变脸”是哪个剧种的绝活( )。

A、京剧B、豫剧C、川剧D、粤剧13. “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 )A、湖北B、河南C、河北D、湖南14. “黄梅戏”是哪个省的地方戏( )。

A、河南B、安徽C、四川D、河北1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 )。

A、《论语》B、《庄子》C、《孟子》D、《大学》1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

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17.“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 )。

A、《周易》、《论语》、《孟子》、《大学》B、《老子》、《庄子》、《孟子》、《墨子》C、《老子》、《庄子》、《孟子》、《孙子》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18.宣纸得名于它的:( )A、用途B、材质C、产地D、使用人群19.“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当时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前突击|高考古文化常识100 道判断题一)学校与科举1.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国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2.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3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4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5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山书院等。

(6.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7.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

“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8. 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9.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10.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二)山川与地理11 .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1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 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

(1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16.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 反之为卑位, 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

(17.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18.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

(19.“路”是宋代时期区域的名称, 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 如福建路、 广东路。

(20.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

(三)天文与历法21.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如甲子、乙丑等,一个循环下来共有六十种排列组合。

22.十二天干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

(23.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时,其中子时是指 23点至 1点,辰时是指 7 点至 9点,午时是指 点至 13 点。

( )南。

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 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 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 ,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

(1124.古人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寅为虎,午为马,戌为狗。

(25.十二生肖排第一的是鼠,排最后的是狗。

(26.古人根据月亮的圆缺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候等情,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27.二十四节气中排第一的立春,排最后的是除夕。

(28.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

(29.古人把农历每个月的十五称为“望”,每个月的十六称为“既望”。

()(注:本题读者留言说答案有争议,请自己语文老师帮助解决)30.古人把每个季节三个月顺次称为孟、仲、季,仲夏就是夏季的第二个月。

(四)政区与官职31.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外交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的是礼部。

(32.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官吏任免与考核的是吏部,主管军事的是兵部。

(33.封邑是指古代君主把自己国土的某一块地方作为奖励赐给功臣,如淮阴侯韩信所在的淮阴就是刘邦赐给他的封邑。

(34.成语“下车伊始”中的“下车”最初是借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是官员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致仕”也有辞官或者退休的意思。

(35.在唐代的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司法刑狱的是刑部,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的是民部。

36.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的是户部。

(37.在唐代,官员官服的颜色因官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高级官员一般是紫色或红色,有“大紫大红”“红得发紫”等说法,官阶低的一般是青色或黑色,从《琵琶行》“司马青衫”可以看出,李白当时的官阶比较低。

(38.三公是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和司空。

(39.“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具体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右迁”一词。

(40.“出”在古代一般是指地方的官员到朝廷担任要职,如《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五)节日与习俗41.古人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或元旦,正月十五称为上元或元宵。

(42.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形成的传统节日。

43.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和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

(44.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辛弃疾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正是写于中秋之夜。

(45.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古人有重阳节带老人家登高的习俗,以示对老人家的尊敬。

46.腊日,农历十二月廿八,年廿八,洗邋遢”,这一天,古人有清洗家具、大搞清洁的习俗。

( )47.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因此也叫“年三十”,那一天人们往往通宵不眠,有除旧迎新的意思。

(48.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的一天或两天。

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

(49.社稷:“社”,古代指谷神,即农业之神;“稷”,指土地之神。

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象征。

( )50.旦日:太阳初出、天亮时,或指第二天、明天,也特指农历正月初一。

(六)宗庙与祭祀51.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如牛羊猪;色杂为“牲”,如鸡鸭鹅。

(52.古代帝王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只有羊豕没有牛为“少牢”。

53.顿首,古代的一种见面礼,行礼时点点头以示问候。

( 54.稽首,古代的拜礼,行礼时头碰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常用此大礼。

55.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加冠礼并取字取号,故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56.斋戒,古人祭祀或做重大事情前,为表虔诚,往往要沐浴更衣并忌荤,不喝酒,不吃肉。

57.古代的座次有时以左为尊,成语“虚左以待”就是最好的证明。

( 58.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礼节,多由皇帝亲自到华山主持。

( 59.嗣位是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60.九宾:古代祭祀活动中最隆重的礼节。

(七)礼仪与风俗61.垂髫:借指三岁到九岁的儿童。

总角:八岁到十四岁的少年。

(62.及笄之年:古代把十五岁的女子称为及笄,所以及笄之年是指女子十五岁。

在古代,女子十五岁成年,表示可以出嫁了。

(63.而立之年:男子三十岁。

不惑之年:男子四十岁。

(64.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帝后之死曰崩,诸侯、太子之死曰薨,大夫之死曰卒,庶人之死曰不录。

(65.“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

“召幸”特指皇帝对妃嫔的召见、宠幸。

66.赐姓:古代天子给有功之臣赐予天子的姓氏以示褒宠。

(67.冠族是指当地最有钱、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

(68.象笏:用大象的脚趾甲做的笏。

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可以做备忘记事。

69.古人成年取字,名和字使用有别,名供晚辈呼唤,字供长辈或平辈呼唤。

(70.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表示尊重。

八)人名与称谓71.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用“令尊” ,称呼对方的父亲用家父”72.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73.对皇帝的称呼,有谥号、年号和庙号,谥号最早,年号自汉武帝始,庙号自唐太宗始,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则自朱元璋始。

(74.古人对于父母的死有委婉的称谓,父亲去世曰内艰” ,母亲去世曰“外艰” 。

75.对于皇帝的称谓,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法,有称庙号的,如“汉武帝”,有称年85.84. 左传》,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86. 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

(87. 孔雀东南飞》和《长恨歌》合称为“乐府双璧”。

号的,如“唐太宗”,有称谥号的,如“康熙”。

76.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者尊辈一般称字,如“苏东坡”。

(77.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如成语“如丧考妣”。

(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79.谥号,专指有功之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表扬性质的称号。

(80.谥号专指皇帝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

谥,厉帝、炀帝属于恶谥。

( 九)文集与典籍81.“风骚”:风,《诗经》里的“国风”;骚,《楚辞》里的“离骚”。

后来用“风骚”借指文采。

(8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易》《左传》78.古代对已婚妇女的称呼因身份不同而有别,天子之妃曰后, 诸侯曰夫人, 大夫曰孺人,如文帝、 武帝等属于褒83.四书五经: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 《书》《礼》88.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清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 89.《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班固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 90.“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

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即正史。

十)另类与其它91.按照一般说法,“五谷”是指稷(小米)、黍(黍子)、麦(大麦小麦)、菽(豆)、麻(大麻子)。

(92.桎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在手上的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

( 93.棺是古代盛放尸体的盒或柜,椁是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 94.“陛下”原来指的是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后来引申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 )95.“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其中“黜”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陟”官吏的降职或罢免。

( 96.“徒流”是古代刑法。

“徒”是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流”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

( 97.仓廪在古代是指储藏谷物的仓库, 它是专为灾荒之年用于赈济百姓而设立的。

98.黥,文中指古代的一种刑法, 即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 再涂上墨, 因此也称作 “墨刑” 。

99.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

“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100.“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孤、孺人都指对是将“博士”是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教授”一开始也是学官名)应该是选那些“有才德之人”,此外,“孝廉”不是荣誉称号,而是察举制的科目 除了针对“孝顺父母”,也选那些“办事廉正”之人) 7.对有百姓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